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热门【优秀2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

一、活动内容:

课本第110页111页 活动1和活动3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演练、合作探究,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以上重点也是难点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了和一个支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n件,讨论下面问题:

这个人买了n件商品需要多少元?

教师活动:

(1)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参入学生中一起探究。

(2)教师对学生在发表解法时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 学生活动:

(1)分组后对活动一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并发表解法。

解: 2.2n n100

2.2100+2(n-100) n100

问题转换: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这种商品多少件?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教师活动:同上 学生活动:同上

解:(1) n220

100+ n220

(2) =0.48n n=0

100+ =0.48n n=500

(二)、活动2:

本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

2、分组:(4人一组)

开始做下面的实验:

(1)把直尺的中点放在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直尺还是保持平衡吗?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然后记下支点到两端距离a 和b,(不妨设较长的一边为a)

(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面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再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5)在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根据统计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以上实验过程可以由学生填写在预先设计的记录表上

实验次数 棋子数 ab值 a与b的关系

右 左 a b

第1次 1 1

第2次 1 2

第3次 1 3

第4次 1 4

第n次 1 n

根据记录下的a、b值,探索a 与b的关系,由于目测可能有点误差。

根据实验得出a、b之间关系,猜想当第n次实验的a 和b的关系如何?a=nb(学生实验得出学生代表发言)

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直尺的长为L,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提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

此问题由学生合作解决并派代表板演并讲解,教师加以指正。

解:设支点离n枚棋子的距离为 x得:

x+nx=L x= 答:略

(三)、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

1、课后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活动问题,并举出几个例子。

2、课本,第110页活动2。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 2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了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方程的解等知识,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但这个过程没有给“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准确的理性的概念。学生在小学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简单方程的简答、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解方程的能力。这时解方程的操作依据为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简单算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感悟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对列出的方程进行对比、归纳,最后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数学教科书的人文色彩。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多种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感受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的意义,列出方程。重点是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问题:我的年龄乘2减5等于65,你知道老师多大了吗?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编题,做猜年龄的游戏,每个小组会有几个不同的等式。结合小学学过的等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对所列等式进行观察分析。(一)小组得出如下的结果。1、我的年龄的2倍减5得232、我的年龄的2倍减5得213、我的年龄的2倍减5得194、我的年龄的2倍减5得17

(二)小组接着算出了以上四位同学的实际年龄为14、13、12、11.并由此得出了四个等式:设某人的年龄为X岁,2X-5=23 2X-5=21 2X-5=19 2X-5=17

二、情境引入一元一次议程的概念

1、引入情境

要求

1、找出每个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

2、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设出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出相等的量。

4、列出你所要的方程,解决问题。

目的: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列方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关键又是什么?

(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2)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和宽之差为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3)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如果设1990年6月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_____。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X-5=23 2X-5=21 2X-5=19 2X-5=17 40+15X=100 , 2[X+(X+25)]=310 X(1+153.94%)= 3611

上面情境中的几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由学生对比,观察,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χ(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三、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 ①、某数的20%减去15的差的一半等于3,求此数。②、x为何值时,互为倒数。

③、长方形的周长是30,且相邻两边的差为5,求长方形 的长和宽。

2、若2x3-a-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3)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4)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四、课堂小结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五、作业布置

作业:(P132)习题1,3

六.教学反思

1. 让学生在简单的背景问题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分析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列方程的帮助,其正做到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目的。2. 授课时要设法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将能使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自觉选择。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_教学设计_教案 3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用数学符号表达;

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它们来解方程;

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严密性。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们来解方程 难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那么方程的解是怎样获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小学学过的简易方程的解法吗?比如x+2=4.生1:x+2-2=4-2,x=2.生2: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所以x=4-2,x=2.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板书课题)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你能否通过加、减天平两边的重量,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大家动手实验一下。(组织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利用天平进一步探索、体会这种等式的变化。这次要求学生把研究的结果分成几种情况,并试着用精炼的语言叙述出来,或分组推荐代表回答。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新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和获取知识的欲望。然后提供实验器材,通过天平实验,形象直观的展示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丰富教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要求学生除了在操作时注意记录个人获得的成功体验外,还要多了解他人的想法,把在试验和观察中获得的直观感受,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多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实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下图:

教师:通过以上这两个图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同样的量,天平保持平衡;反过来,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天平仍保持平衡。教师:你们能够根据天平的性质归纳出等式的性质吗? 学生: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后,其结果仍相等。教师:如果扩大范围,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呢?结果还是等式吗?请大家试一试。组织学生小组内列举,交流,得到肯定答案。教师:上述性质该怎么样叙述呢?

学生: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教师:你能试着用数学符号表达出这个性质吗?

学生:若x=y,则x+c=y+c(c为代数式);x-c=y-c(c为代数式).教师再让学生观察下图: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幅图片,它反映的问题和第一幅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这里的物品数是成倍增加的。教师:如果天平两边的物品的重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仍平衡。教师:你能模仿性质1总结一下吗?

(这里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出现了像“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不正确的结论,教师要把握好,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确定性质2所必需的限制条件。)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用数学符号可以表示为:

若x=y,则cx=cy(c为一数值);(c为一数值,且c≠0).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从活动中总结规律,经历知识形成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天平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多次演示,能够收集到许多和等式的性质有关的信息,而把这些信息先梳理,再分类,最后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应特别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也要及时修正表述中不确切的语句,特别要突出性质2中对于除法运算中零不能作除数这个限制条件,反复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我们今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例1:解下列方程(1)x+2=5;(2)3=x-5.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分别得到x+2-2=5-2,3+5=x-5+5,于是分别可得解x=3于是8=x,习惯上,我们写成x=8.(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解方程,然后请他们讲解每一步的步骤,并说出依据,体会等式的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教师:你们解得的答案对不对呢?怎样验证你的答案? 学生:将解得的答案带入原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是否相等。教师:怎样检验呢? 学生:把 =3入原方程 左边= +2=3+2=5,右边=5,因为左边=右边。所以 =3是原方程的解。设计意图:在实际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等式基本性质一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进及有理数运算的介入,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相比小学的逆运算更具理性思维。在经历等式变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学理性思维问题的意识,规范的数学书写格式。实际效果:学生习惯于用加法和减法逆运算的算理求出这两个方程的解,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读书能看懂,但有点思维不习惯,学生都能理解将未知数写在等号左边,值写在等号右边。有同学提出:检验方程的解。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例2:解下列方程(1)-3x=15;(2).解:(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化简得x=-5(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化简,得,方程两边同时乘-3,得n=-36.本例题有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示范性板书解题过程,对于学生不同的解法和思维,教师予以肯定,错误的及时纠正,并强调书写的格式。设计意图:在实际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等式基本性质一、二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数学书写格式。实际效果:学生在感受了例1的思考过程后,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例的解答。学生习惯于用乘法和除法逆运算的算理求出这两个方程的解,有点思维不习惯,学生对等式性质中的限制性条件理解不深刻。如“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运用不够好。教学建议:讲授以上两例时,创设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此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并给予恰倒好处的点拨。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对等式基本性质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如:解方程 时,整理得。有同学说方程两边都乘以-3,得n=-36;也有同学说方程两边都除以,得n=-36.以上两种思考方式教师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要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来的方程变形成 =a(a为常数)的形式即可。)

四、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33页的随堂练习和134页2、3两小题,做完后同学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指导。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困惑?你还希望在哪方面老师给你再进行指导?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主要内容: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注意事项。通过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归纳,一方面清晰地梳理出本课学过的基本知识及数学思想;另一方面,习惯地将新学的知识及方法构建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出“承前启后”的“承接点”、“启发点”。)

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会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诱导

同学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重124t,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t,你能计算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吗?

如果设大象的体重为x t,蓝鲸的体重应如何表示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们把这个式子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14页-115页练习前的内容,对照课本找出自学提纲里问题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请你帮帮没有完成的同学,不会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同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并完成自学提纲。老师可以先进行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是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未知数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

3、在课本“例1”中,你知道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个是方程x+3=2的解?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归纳

1、请有问题的同学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生说师写;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题口答,要求说理由;其它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请同学评价、完善,然后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附:变式练习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 1+3x ;

(3) x2=4+x ;

(4) x+y=5 ;

(5)3m+2=1-m ;

(6)x+2>1

2、请你说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解是x=-2的一元一次方程: 。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 +3=0为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

4、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5、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数比它的2倍小3;

(2)某数与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数增加它的10%后恰为80

6、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则k=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本83页习题3.1 第1题。

元一次方程教案 5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4、巩固练习。

(1)解方程(2)当y为何值时,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解5(x+2)=2(5x—1)。

(巩固练习,抽两个同学上黑板去完成,其余的同学在演草纸上完成,待同学们完成后给予点评。)。

5、小结: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6

第一节:从问题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第三节: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1)审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7

知识技能

会通过“移项”变形求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体会方程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解决问题

能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实验计算、交流等活动,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通过移项解 “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知识回顾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问:解这些方程时,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这些题你采用了那些变形或运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请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问题(幻灯片)。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2、4题,板演同学讲解所用到的变形或运算,共同讲评。

教师提问:(略)

教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运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列项求解方程。

(2)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利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变形,再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不为0)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等运算,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 问题探究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教师:出示问题(投影片)

提问:在这个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现有经验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尝试提问)

学生:读题,审题,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1.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数和已知条件。(独立回答)

2.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3.列代数式:x参与运算,探索运算关系,表示相关量。(讨论、回答、交流)

4.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学生回答,教师追问)

5.列方程:3x+20=4x-25(1)

总结提问: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时,要经历那些步骤?书写时呢?

教师提问1: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解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教师提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2)

教师提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等式的性质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教师提问5:解这个方程,我们经历了那些步骤?列方程时找了怎样的相等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关注:

(1)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在参与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究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 解法运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师:出示问题

提问:解这个方程时,第一步我们先干什么?

学生讲解,独立完成,板演。

提问:“移项”是注意什么?

学生:变号。

教师关注:学生“移项”时是否能够注意变号。

通过这个例题,掌握“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验“移项”这种变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规范解题步骤。

活动四 巩固提高

1.第91页练习(1)(2)

2.某货运公司要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拉6吨,则剩余15吨;如果每辆拉8吨,则差5吨才能将汽车全部装满。问运送这批货物的汽车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时走6千米,则比规定时间迟到1小时;若每小时走8千米,则比规定时间早到0.5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师按顺序出示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而生练习。

教师关注:

1.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x�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困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

巩固“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馈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掌握情况和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

2、3题的重点是在新情境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活动五

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那种变形?它有什么作用、应注意什么?

提问2:本节课重点利用了什么相等关系,来列的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补充。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不能,教师则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布置作业:

第93页第3题

元一次方程教案 8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目标内容。

(2)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2.目标分析。

(二)过程目标。

1.目标内容。

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

2.目标分析。

(三)情感目标。

1.目标内容。

2.目标分析。

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9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其特征,并且能从现实情境中提炼等量关系,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方程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运用方程呢?我的教学策略是:第一步,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第二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归纳出新知识。第三步,介绍新知识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同时为学习有关概念进行铺垫。第四步,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成功之一:教学的总体策略,我利用kitty与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决定本月16号要去离家很远的游乐场旅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层层引入,逐步引出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特征及方程解的概念。

成功之二:能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我没有直接采用课本的引题,而是用一个更有趣的、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引入。一开始上课,我就跟同学们说:“kitty与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决定本月16号要去离家很远的游乐场旅行。问题

一、今天是12号,再过几天是16号呢?

问题

四、kitty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是21, kitty今年几岁了? 问题

五、kitty与小熊射击游戏,每人射击两次,kitty两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6.5环,其中第二次射击成绩为9环,问kitty第一次射击为多少环?“初一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小学生一样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游戏的形式在小学课堂上经常用,初中的课堂仍然可以使用,这样有助于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之三:学生回单问题,采用了部分试题分学号回答与部分试题抢答想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事有调动了学生回单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的活跃性。

成功之四: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方程的概念在小学已经出现过,初一再次学习方程应该让学生们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因此通过介绍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文化背景,在文化层面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展示数学的文化魅力。

成功之五:分层次设置练习题,逐步突破难点,恰当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件制作上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了许多卡通动画效果,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容量,而且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课堂练习的解答),及时纠正学生书面表达的错误,规范解题格式,改掉小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解题格式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

成功之六: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本节课的教学从始至终,教师都是面带笑容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消除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里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不足之一:问题2设置的难度过高。因为问题2是课本的一个引题,课前我考虑到这一题虽然有一点难度,但是这题的解法有很多种,既可以用算术解法,也可以用方程解法,还可以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是一道很好的引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用非常形象的动画(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题目的含义,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面对题目的一大堆文字表述不知所措,这表明初一学生的数学阅读与数学理解能力还不强。

不足之二:教学容量偏大,以致没有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如何找相等关系进行总结归纳。本节课在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后,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辨析。课后我想到这节课的难点是如何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应该淡化概念,如果删去这道练习题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总结归纳找相等关系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不足之三:对学生情况不够熟悉。因为本节课是初一学生入学后一个月进行的,所以我对许多学生还叫不出名字,虽然课堂上可以用手指着某某同学回答问题,但是课后仔细想来,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上的衔接,而应该是多方位的衔接,其中就包括教师应尽快了解、熟悉学生,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刚升入初中的许多不适应。

三、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初中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是小学知识的延续与提高,因此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真

正意义上的衔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熟悉并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教材体系,而且我们还要认识到处理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并非只是小学与初一老师的事情,其实整个中学阶段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在小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如初二学习的“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在小学都出现过。

(2)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小学到初中,教学内容更抽象,更加符号化,有一些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这主要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技巧的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使数学学习越来越枯燥无味,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一进入中学的课堂,就展现给学生一个多姿多彩的数学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体现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魅力,保持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达到师生和谐、融洽的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高。

(4)在保持小学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

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但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对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独立思考、概括整理数学学习笔记等往往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书面练习还要加强规范化书写,改掉小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解题格式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

元一次方程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熟练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学生来说解方程已不是问题了,本节课是以上一节课为基础,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学生读懂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用一元一次方程会解决就行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

讨论交流:按怎样的解题步骤解方程才最简便?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动手解方程。

自主探究。

问题一:

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问题二:

问题三: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配合表演。请看大屏幕,这是20xx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

师:2,3,9,10

生2:84

师:17,18,24,25

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

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2。突出主题,突出主体

(1)师:看大屏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A、 x的2倍与3的差是5

B、长方形的的长为a,宽比长少5,周长为36,则=36

C、 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乙车得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经过t小时相遇,则=180

生:(1)2x—3=5(2)2(a+a—5)=36(3)30t+1.5(30t)=180

师:这些式子小学学习过,它们是()?

生:方程。

师: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号的两边分别叫做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现实,学生齐读)

2、师:小学我们学过简易方程,并用简易方程解决应用题,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际应用题,用方程解答起来更加方便。请自己阅读课本P/79—81,(课本内容略)并把课本空空填写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学交流。还要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3)什么是的解?你找到验证的方法吗?

师:在阅读P/80例题1时老师做出友情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x

(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用含x的未知数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男、女生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生讨论出上述答案后

师:大屏幕显示上述问题的答案

三、体现新时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本阅读和解答好课本问题、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请几名代表学生汇报所列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师:(强调)

(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数;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这一小小的点拨,有画龙点睛之作用,突出方程的实质性含义,为以后列出更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精彩的舞台

师:本节知识也学完了,你能解释课前老师魔术中的几多秘密?

设任意框出的四个数字的第一个为x,则:

生1:x+(x+1)+(x+7)+(x+8)=24;

生2:x+(x+1)+(x+7)+(x+8)=84

师:很好!如何算出x的值,是我们下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继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老师想当堂检测一下谁掌握的最多,最好,请看大屏幕。

五、基础巩固与知识延伸

(1)基础练习见同步练习册

(2)拓展练习如下;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2+3+4>8

B、2x3

C、x=1

D、|10.5x|=0.5y

2、已知关于x的方程ax+b=c的解是x=1,则=

3、下面有四张卡片,请你至少抽出三张卡片编写两道一元一次方程,并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你和谁不谋而合!

六、小结作业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2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解方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基本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等积变形”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形语言分析复杂问题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的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与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变胖了”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内容:同学们自己预习的基础上,用已经备好的橡皮泥,自制“瘦长”与“矮胖”的圆柱,观察分析个中现象。

考虑几个问题:

1、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

2、在你操作的过程中,圆柱由“瘦”变“胖”,圆柱的底面直径变了没有?圆柱的高呢?

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量?是什么没变?

目的: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等体积变化的现象中蕴涵的不变量。同时分析出不变量与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学生能够认识到: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变胖了,变矮了。即高度和底面半径发生了改变。手压前后体积不变,重量不变。

环节二:运用情景,解决问题

内容:例1、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目的: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效果:学生解答过程布列方程很顺利,有的学生还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

锻压前锻压后

底面半径5cm 10cm

高36cm xcm

体积π×25×36 π×100x

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

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由题意得

π×25×36=π×100x。

解之得x=9。

此时有学生将π的值取3.14,代入方程,教师应在此时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到好处!

(1)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已约去,无须带具体值;

(2)若是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

过程感悟:本节内容通过一幅几何图形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同学将圆柱体变成了长方体,需要教师把握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分析:锻压前锻压后

底面半径5cm长acm,宽bcm

高36cm xcm

体积π×25×36 abx

环节三:操作实践,发现规律

内容: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40厘米长的铁丝,以小组作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边长,近似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小组内六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我们知道,感知到的东西往往没有自己亲手经历操作后的感受来得实在。所以设置此环节,让学生手、眼、脑几个感官并用,在操作中体会,在计算中验证,在变化中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学习中不备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同时让学生感悟最复杂的问题中的道理,就在我们玩的过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实际效果:

长(cm)宽(cm)面积(cm2)

长方形1 15 5 75

长方形2 13.6 6.4 86.4

长方形3 12.8 7.3 93.44

长方形4 11.6 8.4 97.44

长方形5 11 9 99

长方形6 10 10 100

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到的近似值已反映出来一个很好的规律。

学生:由操作的过程,同学们作出的长方形形状有“胖”有“瘦”,反映到表中数据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逐渐变短,宽随之逐渐变长,面积在逐渐变大。当长与宽一样长时面积最大。

过程感悟:不要把学生逼太紧,不要怕完不成进度,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学生对课本设置相关内容就剩下规范解题过程了。学生的理解远比直接先讲教材的例题效果要好的多。

环节四:练一练,体验数学模型

内容:课本例题

目的:体验“数学化”过程,进一步理性地感受上一个环节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判断推理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例2、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

(1)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1)相比,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2)相比,有什么变化?

实际效果:学生掌握很好。课本已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留做课后作业。

环节五:课堂小结

1.通过对“我变胖了”的了解,我们知道“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变形前周长等于变形后周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其中也蕴涵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辨证的思想。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解的检验。

3.学习中要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再由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六:布置作业

元一次方程教案 13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一)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一)、复习提问。

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2、解方程:4(x—)=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x—=。

两边都加,得x=。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x—=2。

两边同加,得4x=。

两边同除以4,得x=。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x+2x+4x=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x表示2x,4x表示4x,x表示1x。

根据分配律,x+2x+4x=(1+2+4)x=7x。

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

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

2x+3x+5x=60。

合并,得10x=60。

系数化为1,得x=6。

所以2x=12,3x=18,5x=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9页练习。

(1)x=3、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x=7。

即2x=7。

系数化为1,得x=。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

合并,得4x=14。

系数化为1,得x=。

(3)合并,得—2、5x=10。

系数化为1,得x=—4。

2、补充练习。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

列方程3x+2x=32。

合并,得8x=32。

系数化为1,得x=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x+2)页,第二天读了(x—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x+2+x—1+23=x。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1)、(2)、4、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合并同类项习题课(第2课时)。

1、(1)3x+3—2x=7;(2)x+x=3;

(3)5x—2—7x=8;(4)y—3—5y=;

(5)—=5;(6)0。6x—x—3=0。

二、解答题。

3、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4、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二、2、705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x人,列方程320=x—150。

3、(1)4小时,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列方程60x+48x=460。

(2)3小时,设b车开出后x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60x+48x=460。

4、3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

5、1分钟,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x—250x=400。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它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渗透了函数与不等式的思想,为以后内容学习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领悟到“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是十分很好的素材,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方程的建模思想学生还是初步接触,寻找相等关系对学生来说仍相当困难,所以确定“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相等关系”为本节的难点之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方程的解对客观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二。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目标内容

(1) 结合生活实际,会在独立思考后与他人合作,结合估算和试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节的三个实际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

(2) 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2.目标分析

(1) 本节的内容就是通过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估算与试探的思维方法也很重要,这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 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建模还比较陌生,建模能突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又是课标所大力倡导的,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过程目标

1.目标内容

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

2.目标分析

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有用的数学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数学活动中,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是更接近生活,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合作,探索解决

三)情感目标

1.目标内容

(1) 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2)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2.目标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品质,这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关键

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拟定两课时完成,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探究Ⅰ、探究Ⅱ)。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课中以设疑提问、分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5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学实录及反思

临沂高都中学 王兴玲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它的原理、方法及实质则显得十分重要。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为什么要列方程、怎样列方程、怎样简捷地列方程等来阐明列方程的优越性、实质性及规律性。具体设计如下:

一、引言——故事的开端(为什么要列方程)问题1:临沂高都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小埠东橡胶坝和沂河大桥(多媒体展示小埠东橡胶坝的图片、沂河大桥的美图等)

师:在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一起解决。在参观小埠东橡胶坝时,朋朋感叹道:“这座橡胶坝真是宏伟壮观,不知道刚才参观的沂河大桥有多长”?小波马上说:“我知道,小埠东橡胶坝长1135米,是沂河大桥的2倍还多55米。”朋朋想:那么沂河大桥有多长呢?同学们能帮朋朋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

1、小埠东橡胶坝长1135米,是沂河大桥的2倍还多55米,那么沂河大桥有多长?

生1:沂河大桥长为

(米)(师板演)师:除了列算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可以列方程

师: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设哪个未知数为x? 生2:设沂河大桥的长为x米。

师:根据怎样的相当关系来列方程?方程的解是多少?

生2:根据小埠东橡胶坝长1135米,是沂河大桥的2倍还多55米,列方程1135=2x+55,解得:x=540(教师板演)

师:以上两种方法,大家比较、体会一下,我们为什么有时要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列方程有什么优越性?

生3:列方程就是直来直往。

师:非常棒,列方程是顺向思考,而算数方法是逆向思考,较繁琐,且有时易出错,所以才需要学习:一元一次应用题(教师板书课题)

师:有的同学习惯了算数方法,不愿意列方程,但有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用算数方法不易解决,如下面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本节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学内容并不陌生,关键是要学生清楚问什么要用列方程来解决问题,列方程比直接算数列式有何优越性,小学中的算术可以吗?问什么要换个角度研究呢?)

二、故事的发展——怎样列方程

师:参观完大桥后,在途中我们遇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大米和面粉的手推车上坡,几位同学立即上前帮助。有个同学问道:车上的面粉一袋重量为多少呢?(引出问题)

问题2:一辆手推车装满时,可装半袋面粉加180斤大米,或者4袋面粉加5斤大米,求一袋面粉的重量?

师:谁能很快的用算术方法解决?(生思考)

师:能否通过列方程解决呢?生1:设一袋面粉的重量为x斤,则(教师板演)

师:请问等式的左边表示什么量?等式的右边表示什么量?(引导学生解释题意)

生1:都表示手推车满载时的重量 师:这就告诉我们怎样列方程? 师:列方程的实质—分析题意的过程中,先随便“拽出”一个量,根据题意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它”中间用“等号”连接即可。能理解吗?

生2:随便“拽出”一个可以吗?

师:嗯,那我们来试一试。你说一个量吧!生2:4袋面粉的重量? 师(板演):4袋面粉的重量可以用4x表示,也可以用 表示,所以可得方程

师:能否用这种方法来列方程呢?小组合作,列出方程越多越好。(生合作,讨论,得出下了方程)

生(众):表示半袋面粉的重量,得:表示180斤,得:

表示5斤,得:

表示一袋面粉的重量,得:

(师板演,共列出7个方程)

师:黑板上的方程中,那思维快捷,方便? 生3:表示:“满载”

师:这表明,随便“拽出”的一个量是否恰当,对方程的快捷有很大的影响,刚才老师说的“方程的实质”应怎样改进?谁试着说说?

生4:可以把随便“拽出”一个量改为:“选择一个合适的量” 师(板演):归纳总结:“选择一个和适量,两种方法来表示,后用等号去连接。”

师:下面同学们独立求解本题答案,然后小组长检查。

(设计意图:设计随便“拽出”一个量,变式出了问题的一系列不同解法,最终归纳出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在解题中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故事延伸——参观景点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临沂市展览馆,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3:有5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临沂市展览馆,教师按全票价每人7元,学生只收半价。如果门票总价共206.5元,那么有多少名学生?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写出过程

(等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后,提问学生解题过程,师板演,引导:怎么设未知数?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用的是哪两种方法表示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现在同学们能否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呢?组内讨论。

生4:先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生5:选择一个合适的量,设未知数

生6: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用等号连接 生7:最后解答

师补充:很好,但有时我们要检查一下所求得的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然后作答。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①审②设③列④解⑤验⑥答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较自然的引入新问题,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效的拓展了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回程途中

师:在回程中,同学们坐在车里,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问题4: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经3小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1小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师:这是哪种类型的应用题? 生1:相遇问题

生2: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师:很好,行程问题,在行程问题中3个基本数量是什么? 生(众):路程、速度、时间 师:有什么关系? 生(众):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师:对于行程问题,我们通常借助什么数学工具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生3:画线段图

师:好,那么我们一起画出此题的线段示意图吧!(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

师:如何设未知数?

生4: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时。师:恩,乙的速度如何表示呢?

生4:因为3小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所以1小时比甲多行了30千米,即乙的速度可表示为(x+30)千米/时。

师:非常好,可是选择哪个量,列方程呢?路程?速度?还是时间?

组1:我们组选择A、B两地之间的路程,得:4(x+30)=3(x+x+30)(师板演)组3:我们组选择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3x=1×(x+30)(师板演)组4:我们组选择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3(x +30)=4(x+30)-3x(师板演)(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师:解完此题,看看有何启发?小组讨论。

师总结:①在本题中,线段图可以使我们更简明地理清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②一题多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③此题,速度为所求,用x表示,时间给出具体值,是已知;则可用路程来列方程。即在行程问题中:已知一个量,设出一个量,剩下一个量列方程。

反思:以故事为主线,对问题进行拓展,变式练习,拓展视野,同题归类。

问题5:学习了以上知识,你是不师想大展身手呢?

将学生分成两组:组

1、组

3、组5为一大组,组

2、组

4、组6为一大组(也可男生、女生)以竞争的形式完成课后三道练习题。

过程略„„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竞争的形式完成习题,目的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通过习题的讲评,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五、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惊醒归纳,总结

使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列方程的实质,掌握其中的规律。

教后反思:

① 小学里,学生接触过应用题,在初中阶段,有的学生还是钟情于算术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真正领略方程的代数思维不同于算数思维。

② 以外出游览的故事为主线,突出课堂的故事性 ③ 一题多解,同题归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④ 渗透助人为乐的德育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熟悉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

2.通过具体的例子,归纳移项法则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重点是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

重点是移项法则

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解方程:5x-2=8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求解,再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分析。

方法1: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

也就是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所以,x=2

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比较方程5x=8+2与原方程5x-2=8,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

5x-2=85x=8+2

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教学建议:关于移项法则,不应只强调记忆,更应强调理解。学生开始时也许仍习惯于利用逆运算而不利用移项法则来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题、练习题使相互逐步体会到移项的优越性).

方法2;

解:移项,得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

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例1]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

教学建议: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方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例2]解方程:

教学建议:①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中的解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②在移项时,学生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等。这时,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必要时,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两种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将两者加以对照,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5.小结回顾: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强调:移项法则。

6.布置作业:(略)

元一次方程教案 17

1.通过对典型实际问题的分析,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在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指引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1.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以积极的态度与同伴合作,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18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卫城中学

罗艳琴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基础上接触有关方程的知识,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学生体会数学价值观、增强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

本课内容设计切合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探究情境中包含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教学目标

本节课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数学教学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根据问题情境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能够分析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数学思考:本节课提取学生切身体会的例子,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和归纳、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在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增进师生情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教师只有进行诠释方可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在小学已经习惯了列算式解应用题.本节课在学生没有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之前,只能通过比较算式法与方程解法的优劣来引出方程建模思想,提升学生运用方程建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策略分析

1、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本节课将采取“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实际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抽象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整个数学活动生动活泼,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有色彩、有动感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一方面要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把握.本着这种新理念,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情趣,快乐学习

通过刘谦变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并师生合作游戏:

1.一位同学从牌中抽出一张牌,展示给全班看,并用牌面数字乘2再加5报出得数,教师从中找出牌来.

2.(课件展示)教师从牌中抽出一张牌,也用牌面数字乘2再加5得27,学生猜出牌面数字是“11” .

问题:你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回答:方法1:(275)211;

学生回答:方法2:设牌面数字为x,则2x527,得到x11. 问题:两种方法得出的两个等式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并指出判断方程应具备的两个条件:①等式;②含有未知数.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生通常会更主动.

问题:刚才得出牌面数字是11,把x11代入方程2x527,左边的值与右边的值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

师生共同总结: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设计抢答题:①x2是方程2x4的解吗?

②x3是方程2x18的解吗?

【设计意图】:加深“方程的解”定义的理解,为今后解方程检验起到铺垫作用,同时抢答能活跃气氛.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境一: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只列方程)

问题:上面的问题中包含哪些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

学生回答:已知量:数苗开始的高度、将来的高度、每周长高的高度。

未知量:周数(长高的高度)

等量关系:树苗开始的高度+长高的高度=树苗将达到的高度.

问题:等量关系中有已知量、未知量,未知量用什么表示呢?

学生回答:字母x表示,即设x周后达到1米,则可列出方程: 4015x100 问题:根据情境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一般步骤是什么?此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到,教师引导回答,这是为后面环节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的关键及一般步骤.

情境二:某种足球现价200元,比原价上涨了15%,请问原价为多少元?(只列方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在学案上做出答案. 解答:设原价为x元,由题意得:(115%)x200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该题,让学生熟练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情境三:某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00m,长比宽之多50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只列方程).

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m,那么长为(x+50)m,由此可得到方程:

2(x+x+50)=400(课件展示)议一议:

1、以上情境中,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一般步骤是什么?

关键:找等量关系

一般步骤:①找等量关系;②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③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的关键与一般步骤,不仅解决了本节的难点,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102、几个情境得到方程:2x527

401x 0x)

(115%2 0

2(x+x+50)=400 问:这几个方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课题: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不仅能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至此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

《三》.挑战自我,拓展学习 一.填空:

1.在下列方程中:①2x13;②y22y10;③2ab3;④26y1; ⑤2x256;属于一元一次方程有;

2.方程3xm2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m_

_ . 二.根据条件,列方程:

1.某数x的相反数比它的2.一个数的3大1. 41与3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 7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保持了不败的记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重难点. 《四》.归纳总结,收获学习

1.方程的概念与方程解的概念;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1)关键找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3)列出方程。《五》.布置作业,巩固学习

1.习题5.1

2.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3.思考题:《代数之父—丢番图的年龄》

1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再活

611了他生命的,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又度过了一生的,他结婚了;再过5年,他有127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痛苦中度过了4年,与世长辞了。”则他的年龄是多少?

【设计意图】:作业1的布置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作业2的布置是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数学应用到与自己相关的事件中去,将本节课的学习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台阶;作业3的设计师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解题能力,也是了解数学相关历史的一个机会!

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 19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重点:

1.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2.解决打折销售中的有关利润、成本价、卖价之间的相关的现实问题。

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学习指导:

一、知识准备

1.通过社会调查,亲历打折销售这一现实情境,了解打折销售中的成本价、卖价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谈一谈:

请举例说明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及削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算一算:

(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

(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

(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元。

二、学习新课

一、思考:

1、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九折八八折七五折

2、你是怎样理解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的?

二、问题:1、说说“打折销售”中自己有过的亲身经历。

2、假设你是一个商店老板,你的追求是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商品的利润?

三、新知探讨

1、� 这种画册按原价打了几折?

(3)、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书店所有儿童读物一律八折优惠,小明花了24元买了一套读物,请问这套读物原价是多少?

(4)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卖出,已知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125元,每件服装获利多少?

2、例题: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

(1)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2)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3)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4)列出方程,并解答: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0

一、课题名称: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比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洁明了,省时省力;

(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慨括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分母解方程。

难点:去分母时,不含分母的项会漏乘公分母,及没有对分子加括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我手中有6,x,30三张卡片,请同学们用他们编个一元一次方程,比一比看谁编的又快有对。

学生思考,根据自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编题。

问题2:解方程5(x-2)=8

解:5x=8+2,x=2,看一下这位同学的解法对吗?相信学完本节内容后,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问题3: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2、探索新知

(1)情境解决

问题1: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____度;上半年共用电____度,下半年共有电_____度。

问题2:教室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列方程,得6x+6(x-2000)=150000

问题3:怎样使这个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问题4: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

设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6x+6(x+2000)=150000

(学生自己进行解决)

归纳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率和去括号法则化简。(见“+”不变,见“—”全变)

去括号时要注意:

(1)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

(2)若括号前面是“—”号,记住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例题、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2x=—10

系数化为1,得x=5

3、变式训练,熟练技能

(1)解下列方程:

(1)10x-4(3-x)-5(2+7x)=15x-9(x-2);

(2)3(2-3x)-3[3(2x-3)+3]=5;

(3)2 (x+1)+3(x+2)-3=-4(x+3)

(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3)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400米跑测试时,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的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1分零5秒,问小刚在冲刺以前跑了多少时间?

4、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①本节主要学习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②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转化思想。

③注意的问题: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在实际问题中,要会找等量关系。

5、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98页习题3.3第

1、2题。

(2)选做题:

①解方程:3x-2[3(x-1)-2(x+2)]=3(18-x)。

②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学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学刚好坐满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实际问题引入课题,然后逐步给出解答。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

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在设计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尝试得到解决,归纳出去括号解方程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得出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

从设计上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尝试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元一次方程教案 21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3、积累活动经验。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9,则=;如果2=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

(5)如果,则()。

a、,互为倒数b、,互为相反数c、,都是0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热门【优秀28篇】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a、b、c、d、

a、b、c、d、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场,平了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p151习题5.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2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均是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情境引入教师提出教科收第66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同进出现下图: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用多媒体演示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匀速”的含义,为后面寻相等关系做准备。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

这样既可以复习小学的算术方法,又为后面与方程的比较打下伏笔。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学习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理解题意是寻找相等的关系的前提。

考虑到学生寻找关系的难度,教师在此处有意加以引导。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灵活处理,不能把学生的思维硬往教材上套。

举一反三讨论交流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如果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

如果设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据各路段的车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车到达翠湖的时刻:再列出方程=60

说明:要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们在以后几节课中再来学习。通过比较能使学生学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问题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时间。

初步应用

课堂练习

1、例题(补充):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x与18的和等于54;

(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建议:本例题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教师点评。

解:(1)x+18=54;

(2)(27-x)=4x.

列出方程后教师说明:“4x"表示4与x的积,当乘数中有字母时,通常省略乘号“X”,并把数字乘数写在字母乘数的前面。

2、练习(补充):

(1)列式表示:

①比a小9的数;

②x的2倍与3的和;

③5与y的差的一半;

④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补充例题(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列式的机会,另一方面介绍列代数式的有关知识。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本课作业1、必做题:阅读教科书上70页的《阅读与思考》;第73页习题2.1第1,5题。

2、选做题: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3)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突出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引人课题,然后运用算术的方法给出解答。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2、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本设计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对列算式与列方程的比较,分别归纳出它们的特点,从而感受到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得出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方法、注意点等进行归纳。

3、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尝试用算术方法解决间题,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在寻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及作业的布置等环节中,教师都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4、渗透建模的思想。把实际间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建立一种数学模型,教师有意识地按设未知数、列方程等步骤组织学生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3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

——你几岁了

一、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 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3、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阅读章前图

内容1:请一位同学阅读章前图中关于“丟番图”的故事。(大约1分钟)

丢番图是古希腊数学家.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得很少,但流传着一篇墓志铭叙述了他的生平: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其所经历的人生旅程.上帝赐予他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他两颊长出了胡须,再过七分之一,点燃了新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喜得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入黄泉.悲伤只有用数学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出自《希腊诗文选》第126题

目的:通过阅读章前图中的故事,激发同学们探索丟番图年龄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感受利用方程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地模型。效果:学生对丟番图的故事很感兴趣,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他的年龄是多少呢?教师借机也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求解丟番图的年龄呢?紧接着呈现内容2。

内容2:回答以下3个问题:(大约4分钟)1、你能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2、你对方程有什么认识?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目的: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对于解方程这里不做要求。第二个问题意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程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问题强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实际效果: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完成问题。如下: 解:设丟番图的年龄为x岁,则: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表述合理即可,教师可以用规范的语言再次强调: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地模型。第三个问题学生回答较好。

内容3:阅读学习目标:

学习本章内容,你将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

目的:通过阅读学习目标,学生了解了本章知识的学习内容共有两部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实际效果:学生通过阅读,目标明确了,学习更有针对性。尤其是认识了“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环节二:自主阅读、学习

内容:让学生阅读本节教材P132-P133随堂练习之前的内容。结合课本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内容的特点,粗读并完成书上的填空题。(大约10分钟)

目的:通过读书的过程,首先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过的等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对课文所设置的较简单又熟悉的实例中的各种量的关系分析清楚,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不同类型的方程。实际效果:通常,多数学生能够分析教材实例中所蕴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书写不规范,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环节三:情境引入

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完成课本呈现的三个情境:(1)如果设小红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2x-5=21 组织活动:四人小组做猜年龄的游戏,每个小组会有几个不同的等式。如:我的年龄乘2减5等于91,你知道老师多大了吗? 学生算出老师48岁了

(2)小丽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40+5x=100(3)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千米?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km,可以得到方程:

目的:通过准确列三个方程,感受: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2、三个方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事项:学生在列方程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让学生读题、审题,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2、(2)中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等量关系为:最后树高=初始树高+每周生长高度;

3、(3)中单位换算:12分=小时。等量关系为:原计划所用时间-现在所用时间=提前时间;

环节四: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含义

内容:议一议

(1)由上面的问题你得到了哪些方程?其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与同伴

进行交流。共得到三个方程。其中(1)、(2)都只有一个未知数,在小学学习时常见。

(2)方程2x-5=21,40+5x=100,(1+147.30%)x=8930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目的:由(1)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所列的五个方程的特点:未知数的次数、位置不同;由(2)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效果:逐步引发学生对方程特点的研究,由此让学生自己说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并判断上述五个方程只有三个一元一次方程。结论的得出源于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不断地综合总结,体现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内容2:方程的解得含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完成(1)3x+(10-x)=20;(2)2+6=7x 目的: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判断是否为方程的解的方法:将解带入原方程,分别计算左和右,看是否相等。相等则为原方程的解。

实际效果:1、学生有小学的基础,能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

2、学生熟练将方程的解带入方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环节五:达标检测

内容1:完成教材上的随堂练习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

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 解:设“它”为x,则:

(2)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赢了x场,则乙队赢了(10-x)场。则: 2、达标练习:

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只填序号)①2x=1②5-4=1③7m-n+1④3(x+y)=4 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只填序号)①x-3y=1②x2+2x+3=0③x=7④x2-y=0 a的20%加上100等于x.则可列出方程:.某数的一半减去该数的等于6,若设此数为x,则可列出方程

一桶油连桶的重量为8千克,油用去一半后,连桶重量为4.5千克,桶内有油多少千克?设桶内原有油x千克,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颖的爸爸今年44岁,是小颖年龄的3倍还大2岁,设小明今年x岁,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3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求父子今年各是多少岁?设3年前儿子年龄为x岁,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 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实际效果: 1、学生基本能很好地对随堂练习的问题给出准确的解答。2、由同学选自己组的代表发言,对P133随堂练习1中的各个量及所表示的意义进行说明,加深对背景下的数学模型的理解。

3、达标练习中的题可以有选择的做。环节六:课堂小结

内容:师生互动,梳理本节内容。(本节课你的收获,你的疑惑)

目的:鼓励学生结合学习本节课本内容及课前的预习,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包括如何调整自己的读书方法。实际效果:

学生一方面总结出了:

本节给出了四个知识点:等式(回顾巩固),方程(给出描述性定义),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的解(根).感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列方程相比小学算术法,给出的思维方式与途径更具普遍性。列方程的核心:实际问题“数学化”,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另一方面:每位同学都在现有程度上,适当调整自己的读书预习方式及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途径。环节七:布置作业 1、习题5.1 2、思考:如何得到所列三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五、教学反思:

此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主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教师只有进行得当合理的诠释方可得到学生的认可。授课时要设法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将能使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自觉选择。

让学生在简单的背景问题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分析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列方程的帮助,其正做到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目的。

元一次方程教案 24

4.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探索1。

等式一边的项可以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吗?

如果把“3”变号后移到的另一边呢?

换一个等式-6-7=-13试一试。

任写一个等式再试一试。

探索2。

(1)方程x+3=-1的解是多少?

探索3。

怎样求方程x-7=5的解?

有的学生可能还是乐意用算术解法,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甲的解法是:这是一个表示减法运算的式子,x是被减数,7是减数,5是差。所以有x=5+7(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x=12.

乙的解法是:这是一个等式,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________,结果仍相等,把方程的两边都加7,得x-7+7=5+7,于是x=12.

丙的解法是:把方程左边的项-7,变号(即变成+7)后移到方程的右边,得x=5+7,于是x=12.

议一议,三种解法,你乐意用哪一种?

归纳。

解方程时,把方程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注意:移项的要点不在移动,而在于变号。

想一想:�

以下各方程的“移项”对不对?为什么?

(1)x+5=7,移项得x=7+5;。

(2)3-x=7,移项得-x=7-3;。

(3)2x=7x,移项得2x+7x=0;。

(4)2x=7x-6,移项得2x-7x=-6.

探索5。

(1)3x+6=0,移项得0=-3x-6;。

(2)3x=5x-7,移项得3x+7=5x;。

(3)3-x=5x,移项得3-x-5x=0;。

(4)3x+20=7x-18,移项得-7x+18=-3x-20.

例题学习。

p81.例1。

练习。

p81.练习。

作业。

p84.习题2,3,9。

补充作业。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到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

解:设原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为x,。

那么,根据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得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

则原两位数记为___________.

因为对调后所得到的新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为______,个位上的数为______,新两位数应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得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2.掌握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知识复习

(二)引导探究:带括号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样才能将所给方程转化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请学生回答)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遇有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三)练习:(A)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若不对怎样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2)2-(1-z)=-2;

(B)组

(1)2(3y-4)+7(4-y)=4y;(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都教学哪些内容?

哪些思想方法?

应注意什么?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6

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③经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导语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实际上,一次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的一种互相对应,互相依存。它与我们七年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着用函数的观点去看待方程(组)与不等式,并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形象地看待方程(组)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思想方法。

注:点明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

(1)函数与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有着必然的联系;

(2)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是我们学数学应该掌握的思想方法。给学生一个本节内容的大致框架。

引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零?

问题:

①对于2x+20=0和y=2x+20,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从问题本质上看,(1)和(2)有什么关系?

③作出直线y=2x+20(建议课前作出,以免影响本节课主题),看看(1)与(2)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注:用具体问题作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科书38页揭示:(1)与(2)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探讨归纳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与解某个相应的一次函数问题相一致。�

练习巩固

1.以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个问题

序号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一次函数问题

1、解方程3x—2=0当x为何值时,y=3x—2的值为O?

2、解方程8x+3=0

3、当x为何值时,y=—7x+2的值为O?

解:(略)

注:第4题为开放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如“解方程3x+5=8”与“当x为何值时,函数y=3x+5的值为8”是同一个问题等等

2.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方程的解?

解:5x=0的解是x=0;x+2=0的解是x=—2;—3x+6=0的解是x=2;

由图象可得函数关系式是y=x—1,从而得出x—1=0的解是x=1。

注:此处练 可以帮助学生在积累了一些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形象

了解。

综合应用

教科书P.139例1(略)

对于解法2,还可以拓展成:对于函数y=2x+5,当y=17时,求x的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

注:例1可看成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一个直接应用。

归纳提高

框图化小结:

从数的角度看:

求ax+b=0(a≠O)的解x为何值时y=ax+b的值为0

从形的角度看:

求ax+b=0(a≠0)的解确定直线y=ax+b与x轴的横坐标

从数和形两方面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观念。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45习题11.3第1、2题。

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7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 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掌握移项法则

3.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 次昂成(数字系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 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初步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解方程、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难点: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结合课本112页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 考中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巩固重点知识

二、典 例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试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1).x=5

(2). x2+3x=2

(3) .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

判断下列x值是否为方程 3x-5=6x+4 的

(1).x =3 (2)x=3

3.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基本 思路 :

4.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5:整理一批 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 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 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 的工作效率下共同, 具体 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 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 =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 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 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本题的关键是 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 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基础训练:课本第113页第1.2.3题。

四 、综合训练:课本113页至114页4.5.6.7.8

五、达标训练:3.7

五、课堂小结: 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再学习?

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 问题明确 知识要点

学生练习基础上,教师点拨

元一次方程教案 28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二、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2.解方程:4(x-)=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x-=。

两边都加,得x=.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x-=2。

两边同加,得4x=。

两边同除以4,得x=.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x+2x+4x=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x表示2x,4x表示4x,x表示1x.

根据分配律,x+2x+4x=(1+2+4)x=7x.

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

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

2x+3x+5x=60。

合并,得10x=60。

系数化为1,得x=6。

所以2x=12,3x=18,5x=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9页练习。

(1)x=3.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x=7。

即2x=7。

系数化为1,得x=。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

合并,得4x=14。

系数化为1,得x=。

(3)合并,得-2.5x=10。

系数化为1,得x=-4。

2.补充练习。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

列方程3x+2x=32。

合并,得8x=32。

系数化为1,得x=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x+2)页,第二天读了(x-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x+2+x-1+23=x.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1)、(2)、4、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合并同类项习题课(第2课时)。

1.(1)3x+3-2x=7;(2)x+x=3;。

(3)5x-2-7x=8;(4)y-3-5y=;。

(5)-=5;(6)0.6x-x-3=0.

二、解答题。

3.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4.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二、2.705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x人,列方程320=x-150.

3.(1)4小时,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列方程60x+48x=460.

(2)3小时,设b车开出后x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60x+48x=460.

4.3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

5.1分钟,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x-250x=40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