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
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
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
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
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
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
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我们──(焦急紧张)
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嘲鸫──(突然啄拉到)
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
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
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
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
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2、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由读文。
3、指名逐段朗读全文,相机正音、评价。
(1)从同学们的表情,郑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岛”。理解“筑巢孵化”)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生。.。.。
(2)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生:。.。.。.
(3)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老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师: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救幼龟”)
(4)第5自然段让谁来读呢?你听得最认真,你来决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生:。.。.。.
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害”幼龟。)
(6)第7、8段连在一起读,这么多同学啊,那这样吧,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轻轻地读,好吗?生读
4、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5、指名汇报。生: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旅游、幼龟、嘲鸫、沙滩、侦查、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离巢而出、稍不留心、踌躇不前、极不情愿、结伴而出、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颓丧、震惊、悲叹。
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正音。小组齐读。(强调“踌躇、嘲鸫、愚蠢、气喘吁吁”等的读音。)
2、理解难点词语。
在这么多的词,哪几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探讨。
3、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记忆生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
4、提醒易错字的写法:
幼(与“幻”比较)、啄、帽;指导书写:愚、滩。
板书:我和同伴: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若无其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3)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4)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 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设计理念】
本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引导学生去品词、品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还设计小表演、小采访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认识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⑴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⑵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⑶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⑴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⑵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初解“道”
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9、自然之道(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规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规律)
3、那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吧。
[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理解,适时的质疑,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的飞机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课件出世界地图)
趁这空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飞机前,向导告诉你们,此趟旅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一下南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内容简洁明了,以观看课件的直观演示轻松巧妙带过。]
2、你了解太平洋绿龟吗?
(课件出示绿龟图)
⑴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名交流。(学生有的交流的是书上讲的,有的是课外搜集的)
过渡:你们真棒,能了解这么多绿龟的知识。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从课外搜集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在得意中丰富了见闻。]
3、同学们,美丽的加拉巴哥岛到了!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上岛吧:
(课件出示嘲鸫咬啄幼龟图后故作惊讶)咦,你们怎么了?一个个露出那么惊讶的表情!你们看见了什么?
⑴赶紧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老师也知道你就读懂课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鸫和幼龟的动作。
⑵指名表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突出幼龟“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嘲鸫“突然飞、啄、拉”等动作
[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读文本、活用文本。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感悟课文的内容,课文可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
⑴学生交流。我们“紧张、焦急”,向导却“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⑵你读懂了“若无其事”吗?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无其事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⑶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我和同伴的指责,向导只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⑷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相机就学生的发言为以下的问题。
⑸教师相机采访“向导”扮演者:
XX向导,我们这么紧张,你却若无其事,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XX向导,你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情况十分紧急、用实践来教育他们)
⑹齐读,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紧张。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的小采访让学生在轻松中思考,充分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自主拓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过渡: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是干了一件伟大的事吗?(不是)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课件出示这句话)谁读懂了“愚不可及”,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⑵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食肉鸟咬啄幼龟的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侦察兵进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进入大海了;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要好好游个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嘲鸫,它们又会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些美味了……)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飞了学生的灵性,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⑷我们失落地走在沙滩上,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个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课件出示)向导为什么悲叹?(心里难过)你能读出向导悲叹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让“情”由心生,由品词、品句中感悟,让语文课永远姓“语”,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拓展,升华“道”
1、同学们,天黑了,我们要回宾馆休息了,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在学生的感慨中,总结了全文,感悟了课文内涵,升华了对“道”的理解。]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 ]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
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评析】
1、凸现学生主体。整节课,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旅游,感受紧张、震惊、与失落,洋溢着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2、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学有兴趣。教师创设如:“和学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龟……”等许多生动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语言、发展语言,在这其中,教师还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励性的过渡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3、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突现个性化体验如:教师的相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幼龟、食肉鸟等。引导说出感受,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4、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深入学习海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就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一件发生在一群旅游者身上的具体事例来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从四年级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科整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设计:
遵循 救
人 自然之道 龟
违背 害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故事情节。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自然之道,(板书:自然之道)
2、师:听写(旅游 侦察 欲出又止 嘲鸫 若无其事 鱼贯而出 愚蠢)
3、对照投影检查,师范写“愚蠢”,把写错的改正过来,愚蠢两个字再写一遍。
出示词语:愚蠢 欲出又止 ……
4、师:根据这些词语,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师:看来,我们真的是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齐读一遍)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假设我们就是这一群人,跟着向导一起上岛,看看在岛上我们都做了什么蠢事。
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关句子,把你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3、把你的体会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领悟“道”
(一)推敲关键词,感受小绿龟的处境。
1、从哪看出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出示: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蹰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1)指名读这段话。
(2)哪些词句让你有特别的感受?(探、欲出又止、侦察)
师:你们能演一演小幼龟的动作吗?(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做动作)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幼龟?(机警、可爱、聪明)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出幼龟的机警、可爱、聪明。
(3)与欲出又止意思相近的词是哪个词?(踌躇不前)幼龟踌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4)师:你们看见过嘲鸫吗?嘲鸫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候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又是啄又是拉,处境多么危险啊,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紧张、担心)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指名读!
(二)想象补充,体会游客与向导截然不同的态度。
(1)师:如果你就在现场,面对这样紧张的一幕,你会怎么做?那么同伴,向导又是什么反应?
同伴——焦急(那焦急地来读读同伴说的话)
向导——若无其事
(2)师:沙滩上真的没有事吗?(不是)是啊!我们着急,担心,揪心,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
师:在我们眼里向导是个什么样的人?(无动于衷、铁石心肠、无情、残酷)那我就要采访一下向导,看他怎么说?(我是中央台记者,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这么说?)
(3)此时,我和同伴对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是怎么理解的?(不要管它,随它去吧……)
(4)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
(5)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四:
生:不能不见死不救啊
师: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6)在大家的劝导下,向导(极不情愿)的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向导是个生物学家,可他的话我们并没有信任,我们却认为应该救(板书:救 龟 )这只小幼龟,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
(三)图文结合,比较分析,体会结局的残忍。
(1)师:然尔愚不可及的事远远不止这些,师范读5、6自然段。(边读边打开画面)
(2)师: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请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看看我们真的是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啊!此时此刻小幼龟们心理在想些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他们的心情。
(3)师:这些幼龟将要面临什么灾难?我们又是怎么做的?默读七自然段。
(4)这样做是补救吗?对于绿龟,这样的做法,弥补得了付出的代价吗?
(师引读:看,)
不一会,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理解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的心情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好心办了坏事)向导的心情呢?
(5)是啊,向导心理难受极了,我们救了一只,却伤害了无数只。(板书:害)
出示课件六:(师引读,学跟读)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想想,如果不用“悲叹”,行不行?为什么?(齐读)
(6)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之前说的那句话(出示向导的话,齐读)还会指责他吗?现在你该如何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写话练习
出示课件七:
写话练习:
假如我是葬身嘲鸫之腹的一只小幼龟,我想说……
假如我是一只吃得饱饱的嘲鸫,我想说…
假如我是亲身经历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说……
请选择一个写一写。
小结:我们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会保护幼龟,如果人违背自然之道,就会伤害幼龟。(板书:人 违背 遵循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们好心办坏事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内化“道”
师:你还知道哪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吗?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拔苗助长》《我要的是葫芦》《“打扫”森林》,都是讲自然之道的课文。
五、回归升华,真诚解“道”
师总结:其实,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存的规律,如果我们违背规律做事,就会得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六、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探讨有关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关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的资料。
一、感悟“蠢事”,理清脉络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读读这句话,� )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令作者如此后悔呢,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
(作者他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许多只幼龟。)
概括板书“救龟”──“害龟”。
“救龟”与“害龟”分别是哪几段?(3~4,5~8)
二、抓关键词,学习“救龟”(3~4)
读读第三段,你觉得这一段里值得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找到这两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用你的动作来说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指名表演)
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幼龟非常谨慎,写出了“侦查”之意。)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幼龟很谨慎,你知道是哪个么?(突然,说明其动作快。)
齐读第三段。
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啊,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啊,咱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找找游人和向导不同反应的词语。
1、游人:紧张焦急呼喊
2、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冷淡
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游人和向导不同的态度。
三、体会句子,学习“害龟”(5~8)
自由读5~7段,划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
汇报,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最深?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5~7段──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板书】
自然之道
救害
游人:紧张焦急呼喊──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极不情愿──悲叹……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师:同学们,请看着提示写出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纠正书写)
2、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二、换位思考,把书放进心里。
(一)学生自主学习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
(1)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
(2)如果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
2、师: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如果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当时的'情景,哪些行为让你们觉得愚不可及?
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出幼龟的犹豫,其实它正在侦查情况,而我们却不知道。
师:请你们再仔细读一读这段话,你还能读懂什么?
(1)从“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幼龟的机警、小心、谨慎。
A、幼龟出的是为了什么?“止”呢?
B、词语辨析:“探出”和“伸出”
C、学生表演幼龟的动作
师小结:看来幼龟是多么会保护自己,多么神奇啊!
(2)从“啄、拉”感受到嘲鸫的凶狠。
(3)朗读体验。
3、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看出我们这些游客是愚不可及的。
(1)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 。为什么会若无其事?
(2)指导朗读:读出向导的漠然
(3)划出文中我们和向导的态度的词语。
(4)指导朗读。
4、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看到的场景吧!最好能用上积累的四字词语。
师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
5、向导和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A、(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B、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心情十分焦急)
C、指导朗读。
6、(1) 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比较句子: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向导的心里会是怎样的自责?
(没有抵住舆论压力,没有坚持到底,没有胆量与错误的观点相对抗。)
三、回归“道”,提升文本理解。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这“道”不是我们第一节理解的简单的“规律”概念化的两字,而是——。(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2、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
【设计理念】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
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
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
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
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我们──(焦急、紧张)
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嘲鸫──(突然、啄、拉到)
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
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学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学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
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
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
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2)基于阅读
指导朗读、默读,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
2、教材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学生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差,他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的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概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3、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联系实际的例子、谈感受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明白道理,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评价任务
1、通过听教师范读、默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课文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10分钟活动
一、说教材
《自然之道》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一个小岛去旅游。他们的目的是观察幼龟怎样离巢入海,在观察中为救一只幼龟,没想到这是龟群的“侦探兵”,成千上万的龟群也爬向大海,因来了许多食肉鸟,造成幼龟的伤害。描写了众人与向导对此事的后悔之情。
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我准备了两个讲授,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生字;理清脉络,讨论段落划分。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朗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学课文,理解词语,总结全文。
我着重讲第二课时,针对可是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以下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反之则会弄巧成拙;
2、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词语,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意;
3、基本技能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是重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本科选用了“细读,精读,默读整体感知;讨论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什么寻用这种方法呢?本课是一篇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受到启发的文章。精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默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思考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这节课可知导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学习方法,知导学生以朗读来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说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大自然,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借助本课的学习,对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有很好的帮助。
六、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a、指名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拼读生字;b、进行默写填空
you( )龟 zhen( )察 tui( )丧 qi ( )图
我用这个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a 默读课文 带着以下的问题:
这个故事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一边读一边动笔划出
成语
,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b 再次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精读
我这里要求学生再次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在读中把握理解字词。
问题:在朗读中注意刚才不理解的字词
当向导救起那只幼龟,发生了什么事情?从中体会到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响彻云霄、踌躇、愚不可及、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预习,提出疑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
(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多媒体出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大屏幕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⑴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
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五、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练习复述课文。
【设计理念】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
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
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
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
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
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
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
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我们──(焦急紧张)
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嘲鸫──(突然啄拉到)
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
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
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
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
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课前准备:
搜集大自然的启示故事
一、问道文题
1、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什么意思?
2、平时父母怎么讲道理?本文作者也通过一个故事讲道理,从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对故事有什么要求?(板书:关注细节)
二、问道文章
1、复习读词语。
2、故事中哪几个自然段藏着自然之道?(4、8自然段)
三、悟道细节
(一)学第4自然段。
1、出示4自然段,自由读,道藏在哪儿?(藏在对话细节里)
问:我们为什么着急甚至呼喊?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为什么向导不坚持自己的想法?
2、分角色读。
(二)学第8自然段。
1、出示8自然段。
2、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自由读8自然段。
你此时心情怎么样?
道藏在哪儿?有感情读向导说的话。
文章所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
如果我们早知道这个道,会怎么说怎么做?
3、学5-7自然段。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就全靠作者的描写。作者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教训,对这个惨痛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⑴自由读5-7自然段,哪些让你过目难忘,给你心灵震撼,或许一个词,一个句,一段经历。
⑵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提出反衬的写法。出示:食肉鸟的欢乐与小海龟的惨状对比。
四、说道出文
1、本文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呢?(板书:不违背自然的规律)
2、说你了解的跟自然之道有关的故事。
3、文章怎样才能让读者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呢?
总结写法。
五、道出细节。
树上,蜗牛爬得慢极了,我
蜗牛摔下来了。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不违背自然规律细节描写反衬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设计理念】
本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引导学生去品词、品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还设计小表演、小采访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⑴ 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⑵ 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⑶ 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⑴ 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⑵ 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初解“道”
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9、自然之道(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规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规律)
3、那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吧。
[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理解,适时的质疑,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的飞机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课件出世界地图)
趁这空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飞机前,向导告诉你们,此趟旅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一下南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内容简洁明了,以观看课件的直观演示轻松巧妙带过。]
2、你了解太平洋绿龟吗?
(课件出示绿龟图)
⑴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学生有的交流的是书上讲的,有的是课外搜集的)
过渡:你们真棒,能了解这么多绿龟的知识。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从课外搜集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在得意中丰富了见闻。]
3、同学们,美丽的加拉巴哥岛到了!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上岛吧:
(课件出示嘲鸫咬啄幼龟图后故作惊讶)咦,你们怎么了?一个个露出那么惊讶的表情!你们看见了什么?
⑴ 赶紧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老师也知道你就读懂课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鸫和幼龟的动作。
⑵ 指名表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突出幼龟“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嘲鸫“突然飞、啄、拉”等动作
[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读文本、活用文本。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感悟课文的内容,课文可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
⑴ 学生交流。我们“紧张、焦急”,向导却“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⑵ 你读懂了“若无其事”吗?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无其事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⑶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我和同伴的指责,向导只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⑷ 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相机就学生的发言为以下的问题。
⑸ 教师相机采访“向导”扮演者:
向导,我们这么紧张,你却若无其事,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向导,你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情况十分紧急、用实践来教育他们)
⑹ 齐读,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紧张。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的小采访让学生在轻松中思考,充分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自主拓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过渡: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是干了一件伟大的事吗?(不是)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课件出示这句话)谁读懂了“愚不可及”,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 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⑵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食肉鸟咬啄幼龟的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侦察兵进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进入大海了;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要好好游个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嘲鸫,它们又会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些美味了……)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飞了学生的灵性,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 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⑷ 我们失落地走在沙滩上,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个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课件出示)向导为什么悲叹?(心里难过)你能读出向导悲叹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让“情”由心生,由品词、品句中感悟,让语文课永远姓“语”,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拓展,升华“道”
1、同学们,天黑了,我们要回宾馆休息了,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在学生的感慨中,总结了全文,感悟了课文内涵,升华了对“道”的理解。]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 ]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 违背
保护↘ ↙伤害
海龟
【教学评析】
1、凸现学生主体。整节课,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旅游,感受紧张、震惊、与失落,洋溢着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2、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学有兴趣。教师创设如:“和学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龟……”等许多生动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语言、发展语言,在这其中,教师还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励性的过渡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3、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突现个性化体验如:教师的相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幼龟、食肉鸟等。引导说出感受,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4、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
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三、学习“救幼龟”
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焦急
(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五、小争辩。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六、启示。
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教学本体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强调“啄”易写错的地方,教学“鸥鹭”和“愚蠢”两个词),理解词语。(重点)
2、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来写事物特点的方法。(难点) 教学非本体目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视频《动物世界》引入。
在自然世界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给了人们不少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动物世界的课文。(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道”的意思。
学生说。老师出示课件,建议学生赶快做批注。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齐读课题。
二、自学检测生字新词
引:昨天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同学们预习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课件)
(1)读本课的7个生字,练习组词。出示多音字“吁”
师:海鸥和嘲鸫都是一种海鸟。生活在大海边上的叫它海鸥,生活在内陆湖的叫“沙鸥”。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写了一首词“如梦令”这首词中就有这个“鸥”字,“如梦令”和我们第一课学过的白居易的《忆江南》一样也是——(学生答词牌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出“惊起一滩鸥鹭”中的鸥是指沙鸥。
师:鹭也是一种水鸟
教学生词:“鸥、鹭、鸫”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字,他们都有“鸟字旁”可以看出
大多数有鸟字旁的字都和鸟儿有关系。
师: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把这首词背下来。
这一课还有许多四字词语,让我们一起来积累吧!。
课件出示本课四字词语。读生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形式为:课堂练习)
三、生字书写:
师:同学们对词语的理解十分准确,老师给同学们点个赞。这一课中还有一个比较难写的词。
出示课件。指导书写“愚蠢”。(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争当写字小状元。)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提醒。
蠢:上部是“春”字,一撇一捺要写长些,盖住下面的两个虫字。 愚:部首是“心”,上部的第七画“丨”要通下来。
四、看来同学们的生字新词掌握的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轻而快的打开书35页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师:最先读完的同学有奖励哦!
2、提学生轮读课文,提出要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训练。
五、品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师: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好。课件出示: 品读文段: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这段话写了一只小海龟和一只嘲鸫,同学们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抓住什么来描写小海龟和嘲鸫的?
师:在本册课本中有许多文段都是抓住动词来描写事物的。比如说13课《夜莺的歌声》就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写的也是非常好。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作者又是抓住了什么来描写的。
品读文段: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六、学习抓住动作描写描写事物的写法写一段话。 (出示课件)
引入:抓住动作描写,是许多作家写好文章的法宝。今天也请同学们写几句话,也用上描写动作的词语,注意把意思表达完整。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推荐话题:①自己早晨起床晚了;②胆小的小狗听到了鞭炮声;③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都行。
交流习作片段。
出示:学生评价的标准。
1、 语句是否通顺;
2、 是否有把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否准确;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找出文中其他描写动作的相关语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找出“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是指什么?
2、把读了本课的体会或者感受和家长一起聊一聊。
3、推荐阅读沈石溪小说《鸟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2、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读出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象,感知惨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因(救了一只海龟)而(伤害了许多海龟的事)。这就是课文的插图。
(二)探究原因,逐步悟道
一、从图片上我们感受到许多的小海龟受到了海鸟的袭击,这真是惨不忍睹的一幕,造成这一惨状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文中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是什么?(救了一只幼龟)
二、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三、整理学生的问题
a、我们救幼龟的原因是什么?
b、为什么说救一只幼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现在,就请你们打开书,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四、交流,汇报以上问题。
读完了课文,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1、“我们”救幼龟的原因是什么?谁来读读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a:看见探头幼龟遇险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龟巢,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在读的过程中,哪些词语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2、点拨:“欲出又止”是什么意思?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请从这段话中找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踌躇不前。
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完全是有道理的。因为: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3、你们了解嘲鸫吗?它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不仅捕捉体型小的动物,有时甚至攻击跟狗一样体型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处境多么危险,这个场面多么令人紧张、担心啊!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心情会怎样?(紧张、揪心)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不顾向导的劝阻
师:(过渡)此时此刻,面对一只可爱、鲜活的幼龟,而它正危在旦夕,人们怎能无动于衷?如果你在现场,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你会怎么做?
那文中的我和同伴的反映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读第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
课文是怎样描写我和同伴的反映的?——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文中是用哪些词语形容我们的心情吗?紧张、焦急
是啊,我们着急,我们揪心,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向导的态度怎样?可是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的话。文中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冷淡,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到这里,你对向导说的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不要管他,随它去吧……) 板书: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看来,我们救它的态度很坚决。
师:向导在我们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是怎样做的?
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着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想一想,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语进一步说明了向导的冷淡?“极不情愿”,向导不情愿是为什么?是不想救海龟吗?——是因为他知道“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再来回读这一段的内容,通过不同颜色的词来比较一下作者及同伴的态度。
2、看来救海龟是理所当然的,是人之常情,那为什么说救一只幼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过渡)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出示: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幼龟多、爬行的速度快)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成群、鱼贯而出)
师:为什么它们会成群的出来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龟,侦察兵出去好一会儿了还没回来,你会怎么想?(哇,外面很安全,快爬呀,机不可失……)
师:是啊,带着一份向往,一份期盼,海龟们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海龟之所以结伴而出的原因的?
出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师:成百上千的幼龟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奔赴大海,成了黄昏海岛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只食肉鸟。如果你是海滩上的上海龟们,你会怎么想?此时此刻,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金色的沙滩上满是小龟的血迹……)
师:是啊,幼龟遇险,游人怎能见死不救?救它是人之常情,而正是这人之常情,却给幼龟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三、设法补救,深化认识
1、师:由于我们的无知,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于是无遮无拦的一大段沙滩顿时变成了食肉鸟的天堂。想象一下,食肉鸟是怎么饱餐一顿的?(引导学生从动作、眼神、声音、气势等方面说,可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食肉鸟当时的动作、叫声、还建议大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来描绘。
2、面对这样的惨况,向导是怎么做的?体会到什么?我和同伴呢?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比较不颜色的词语:摘、抓、奔、奔跑/ 赶紧、迅速、气喘吁吁)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能弥补我们带给幼龟的伤害。
3、出示: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此时向导又怎样?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向导为什么而悲?为什么而叹?
(2)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事情前后他们的态度,一开始我和同伴的态度是焦急、紧张,现在是震惊、后悔,向导一开始是冷淡、而现在是悲叹。
(3)师: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说的那句话: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你还会劝告吗?你还会哀求吗?你还会指责吗?现在你对向导的话,有更深的理解了吗?(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
4、写话练习:假如你是那只被叼走的小海龟,你想说 ;假如你是那只吃饱了的海鸟,你想说 ;假如你是亲身经历这件事的作者,你想说 。
(四)回归升华,真诚解“道”
1、师:我们本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自然处处有规律,要遵循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作者经历这件事,回来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来告诫人们: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伯罗蒙塞尔 其实作者的这句话也是原自向导的这句话: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向导那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是那么意味深长。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人类也曾因为不了解自然之道,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你了解哪些?(《拔苗助长》《被喂饱的熊是死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五)走出文本,内化“道”
1、完成小练笔。
2、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遵循 保护
违背 伤害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谈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青岛的海底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个龟岛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依据学情纠正出现的错误,着力指导难写的字。
(2)学生能发现各组词语的特点并分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题目的浅层次理解。检查预习,了解学情,针对学情进行重点指导,以学定教;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内容做准备;发现词语特点并分类,进行词语积累的归类训练,同时也为概括主要内容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自主质疑。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清主要内容,掌握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引发质疑,找出质疑点,以点突破。这样设计旨在找准教学的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探究体验,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本部分紧紧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结合四年级学生实际,一步步进行深入探究。
1.学习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内容。
(1)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
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们救幼龟的原因。
(2)抓住重点词“探”和“若无其事”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师小结:总结内容,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预设学生质疑点,借助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会通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词语并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学段的特点;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教师创设情境,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教师指导配乐朗读,读中感悟。
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写话练习,通过“语言表达”丰富原文画面,以写促悟。
(3)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突出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写促悟,写中生情。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理解内容,受到震憾,触动心灵,提高朗读能力。利用写话练习,实现写中动情、感受“害”的惨烈场面,提高运用词语的表达能力,也为深入探究原因、领悟道理做好铺垫。】
3.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
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1)探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言,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坚持已见,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容易办“坏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在表达交流中,解决疑问,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启示,在入境体验与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触动心灵,受到启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的疑问,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内容?推荐阅读内容。
2.探究写作: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等,看有什么新发现?把新发现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由家乡青岛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秘迷人,激发了探究兴趣;课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龟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们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启迪;课后拓展,再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进行新的发现和探究。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构思,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读题质疑。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
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注意提醒学生读准下面字音:巢、踌、躇都是翘舌音,“颓”的韵母是uí,“鸥”是零声母。“吁(xū)”不要读成“yū”,“啄”不要少写一点。
(2)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注意:“孵”“嘲”字可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穴”字的最后一笔是捺,“餐”字要着重指导写准、写好上半部。
三、学习“救幼龟”
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焦急
(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五、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1)同学们,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 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六、总结拓展,升华“道”
(一)如果幼龟会说话,它会如何谴责人类?
(二)为了保护加拉巴哥群岛上的幼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你给岛上游客写一份“旅游须知”。
师: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通过学习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也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的规律。
七、拓展延伸------小辩论。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八、启示。
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长文短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启示”的方法自主学习,渗透借助解决关键问题来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
2、根据学段要求,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遵循课标中提出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领悟文本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出示加拉巴奇岛的风景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简介加拉巴奇岛名称的来历,海龟产卵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被证明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这里我将借助美丽的风景图片、抑扬顿挫的解说词来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2、设疑激趣:加拉巴奇岛上除了雨水没有淡水来源,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岛未被人类打扰,动物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有一天,这种平静被一群旅游者打破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板书课题。
3、学习单元导读:看到课题,你们猜猜第三组课文将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大自然)这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呢?请自读单元导读,划出要求。
4、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回答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求后,教师归纳,出示小黑板:
学习要求:
①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②了解大自然的启示;
③开展综合性的活动。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有了解行动的目的,产生一定的指向性后,行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很有必要读一读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的。
二、检测生字
1、默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文章讲了哪些内容?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2、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
(2)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分组读,齐读。总之,要落实生字的读音,要求人人会读生字新词。
(3)理解词义: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已经读懂了的词语意思。
三、把握大意
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的内容不作限定,知道什么说什么)
2、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这是篇写事的文章,写事的文章就离不开“四要素”,请找出这篇文章的“四要素”。
学生回答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教师板书。教师再让学生把黑板上的内容串起来说一说,文章大意就归纳出来了。
【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最重要的训练点,许多教师往往只借助“课文讲了什么?”这单一问题来落实,却不重视教给学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办法。我认为不同文本有不同的解决办法,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找出文章‘四要素’”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7、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处事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 人 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认读生词: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出示图片)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4、初读交流: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在文中的哪几小节?(3—5小节)
2、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3、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师:要演好第四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4、有了我们的帮助,那只幼龟顺利地到了大海。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齐读: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师引读:我们很快明白:------生接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自然之道》。
2、 谁还记得老师在上节课的最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二、 精读课文
1、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2、 交流
课件出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 从哪些词中看出我们确实干了蠢事?
侦查、争先恐后、结伴而出、错误信息
(2)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1) 从哪些具体词中体会到?
(2) 指导朗读
(3) 想象:食肉鸟是如何“饱餐一顿”的?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出示课文插图并给出一些词语:争先恐后、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侦查、响彻云霄)
师:用上老师给出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写一写。
3、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事先知道吗?向导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预设:
我们事先不知道。
句子一: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句子二:“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什么!”
句子三: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向导知道的。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4、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5、 从这些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划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三、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并说说“道”的意思。
2、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谁能来更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
2、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懂得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当你看到一只艰难出壳的小鸡或刚出生睁不开眼睛的小狗时,你会做些什么?(扒开蛋壳帮小鸡出壳,帮小狗扒开眼睛。)当你这样做时,你是否知道你是在帮倒忙吗?已经违背了“自然之道”。板书题目
二、初步感知课文
听录音。
1、在听中标注你不认识的字或生词。
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听完课文你有什么疑惑?
a、为什么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b、为什么向导知道这是“自然之道”,还“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c、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d、“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里在想着什么?
e、向导为什么发出“悲叹”?他“叹”的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为了解决“什么是自然之道”这个难题,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做了什么样愚不可及的蠢事?
(一)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后与伙伴说说感受。
(二、)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1、请学生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幼龟”“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食肉鸟“响彻云霄”它们又会想些什么?“颓废”。
2、在汇报中重点点拔以下问题:孩子们救下的幼龟肩负什么重任?如果不救它结果会怎么样?大家怎样做能既救小幼龟,又能避免悲剧,让蠢事,变好事(如把幼龟抱回巢穴)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再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
4、“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尊重学生独特见解。
7、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
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四、感悟提升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