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验教训总结(通用6篇)
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质量与效益。20xx年,西攀路P19合同段项目部在集团公司和机械化分施工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相关制度,严走精细化管理道路,通过项目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使项目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客观条件差异等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上也存在一些疏漏,现将项目管理上较为突出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一、施工经验总结
为加强项目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与以往项目管理经验相比,本项目加强了试验管理、工程与机材台帐细化管理、纪检检查控制力度管理三大方面的工作,主要经验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更新施工工艺,以试验指导施工,用科学方法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部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沥青砼面层施工时,按照新工艺要求,试验室通过反复试验,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进行施工,沥青混合料采用Superpave设计,有效的降低了水泥和沥青用量,这样既满足了施工要求,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试验室采用动态质量管理办法来指导施工,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整改,达到施工质量适时控制与监测的目的,确保施工质量。
2、细化项目工程、机材台帐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加大了对工程、机材工作施工过程细节控制,并建立相应的台帐管理,以便于工程成本适时分析与控制,突出表现在:
①工程管理方面:对每天的工、料、机均要求进行登记后汇总;对人工费结算和运费结算建立台帐管理,避免超结算或漏结。
②机材管理方面:对主材的加工进行每天登记汇总,经常与工程消耗情况进行核对;对机车的油耗、修理按要求进行登记汇总;对每台机车额定耗油量、每天实际耗油料进行核定并进入台帐,每月检查是否超耗;库房进出材料建立台帐,每月盘存检查,避免抛毛、漏、滴等浪费现象发生;每月月底工程与机材进行核对盘存,进入台帐,并核算成本,测算盈亏。
3、充分发挥项目纪检小组的监督作用,加大制度实施力度,促进项目的规范管理。
项目部加大了纪检检查工作的控制力度,使细化到各队、科、室的相关精细化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主要表现在:
①、加强组织纪律执行监督,以铁的纪律管理保障制度执行到位;
②、严格执行七至十天内报账制度,加强报账审批和报账时间的监督,防止账务不清;
③、严格结算情况监督,没有正式结算的必须要求有预结算。
2、以利每月成本核算,避免超支付情况发生;
④、每月进行一至二次的外购材料价格询价,以预防采购价格出现问题;
⑤、严格执行奖惩制度逗硬,对于较好的.实行奖励,个别极差的进行处罚,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二、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与建议
1、对材料准备不足,工期拖延,导致成本增加:
首先,管理人员、油路施工人员经验少,对材料组织工作管理力度不够;其次,我部水稳材料全是自采、自轧。自采本身没经验,导致开采成本增加。自轧这方面,因项目主要使用集团碎石机,设备陈旧老化,管理人员现学现用,走了弯路,所以材料加工缓慢,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建议以后碎石加工尽量找协作队伍或公司设备更新。
2、库房管理不到位:
虽然库房管理采用库房管理软件进入了电算化管理,也建立了材料进出库台帐,但随着零配件等材料的增加,库房又不够大,导致部份零星材料乱堆、乱放,不利于每月盘存时的清点;特别是对施工队的管理不到位,导致部份材料浪费或丢失。建议以后库房修大一点;材料分门别类的堆放;对机械配材的领用做好以旧换新;对废旧物品也要求建立台帐集中处理或利用。
3、基层顶面高程控制不好,导致油面层无法合理节约成本,基层有些地段还存在超耗现象:
首先,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到位,明知有些地段平整度不够,却未处理,经工程科复测后出现问题的也没有及时处理;其次,公司摊铺机设备老化陈旧;另外,对原材料级配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导致松铺系数变化,平整度差。建议:
①、对设备进行更新;
②、加强技术人员责任心,发现有问题待压路机碾压后及时处理;
③、加强对原材料和混合料的检测,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总之,本项目路面施工管理的主要控制点在于加强试验对工程施工的指导力度,加强工程、机材施工过程的细节控制,强化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以期达到促进企业的发展目的。竟管本年度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施工中走了一些弯路,但这当中获取的经验也不少。通过对本项目施工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找准项目施工管理中优点与不足,用以指导生产,以待项目施工管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本人做项目经理工作多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以下是本人一些做项目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指点,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提高水平。
项目开始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项目经理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 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在国内很多客户都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根据项目的名称望文生义地去想象项目的目标。一个名为“办公自动化”的项目很有可能在你进场以后一个月才发现客户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计算机生产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系统。前期了解情况的工作越详细,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 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具体业务干系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技术监督方等等,很多项目里除了业主单位的结构很复杂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单位也会牵涉进来,如项目监理公司、业主的行业主管机构等。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经理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你在需要资源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想赚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公司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很多项目要求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要尽早预定,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现在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么做),而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得很透彻。也就是说它不仅说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也让客户的业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知道项目做成什么样就算完成了。简单地说,项目说明书描述项目做哪些事情和每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查每一个结果。
6. 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经理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7. 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现在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自己选择组员的权利,那么,就尽量发挥你的影响力
去寻找那些你想要的人吧。成员的组成根据项目不同,相差较大,很难有什么具体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精通客户业务的人,很多小项目里,这个人就是项目经理本人,大项目里会配备行业专家(Industry expert),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才不会鸡同鸭讲,双方才可以相互理解。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交谈时满口的专业术语,结果搞得客户一头雾水,反过来,他还指责客户不懂技术。其实,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客户已经是很好的客户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懂怎么做还要指手画脚的客户到处存在,但是要明白,是客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客户,有了客户你才有工资拿,心平气和一点吧;
8.现在你要面对三群人:你的领导、你的组员和你的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要他们做什么准备这些事情将是你的主要工作。既然沟通这么重要,那些事先定义一下沟通的原则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很多沟通原则都是潜规则,如果你在一个部门时间做长了,对这些规则的运用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你现在面对的是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不把沟通规则说清楚,你以后就会吃亏。下面的'东西看起来无聊,其实还是很管用的:第一个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和介质,是推还是拉。推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通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达到每个人。这种情况适合小项目,人少;拉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就是一个类似web服务器,你自己需要什么信息就去问他。当然,没有项目经理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他会用发布信息到公共介质的方式公布信息,简单的是白板,复杂一点的是项目的公共信息交互区,潜规则就是我发了你没去看就不要说我没告诉你。说这些看似很无聊,其实里面牵涉信息传达不完全的责任问题。当然,这些都是指一般的方式,而且不要绝对化,一般情况下,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对领导,项目经理更加应该主动去和领导沟通。第二个问题就是文档问题,很多人怕写文档,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有理有时候为什么会说不清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项目经理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项目经理的项目日志,每个星期至少让客户签字,另外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甚至领导的讲话记录,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记住:说了的就和没说一样,只有写下来大家签字后才算真正发生了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提交的报告,给领导(包括本方领导和客户领导)做一个选择题,结果领导压住不批,让你无所适从,结果拖延了进度。这时候,你可以等,但是注意要留记录,标明是谁的责任;另外,如果你在开始阶段就和领导商定:如果批示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再比如不同事件的审批流程问题:什么等级的事情记录在项目日志里、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项目经理专门签署备忘录、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领导出面签署合同附件等等。事先想得越周到,以后的工作就越主动。
9. 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定义了一些游戏规则,现在是坐下来做计划的时候了。这一节,任意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都会说得比我好,所以我就少写一点,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就是了。首先是找几个关键组员,比如客户业务专家、系统分析员等等,做一下项目模块划分工作。项目分成几块去做,每一块完成什么,模块之间的信息如何交换等等。需求定义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这里说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这里要强调一点:完成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式,你要选一种你最熟悉的,而不是看上去最完美的,这个思路会让你的项目减少很多风险。有时候客户会被某种新技术打动,坚持要你采用那种新技术,你就应该告诉他:你选我做这个项目,就应该容许我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做事情,新技术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吃亏的人还不多,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一批受害者。采用一个计划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明确,比如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你填写完表格以后,就可以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件事情要做,每件事情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如何,消耗的时间有多长,完成后有什么标志等。所有的结果最后用一个叫做甘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做完这个表以后会惊奇地发现,甘特图上项目的结束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你的计划结束时间(签合同的人永远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的)。当
然,学过项目管理的人会大谈什么WBS、优化路径之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经验是你再优化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安排到计划的时间结束。如果你没碰到这个问题,在我恭喜你挑了一个轻松活之前,请你再去确认你是否罗列了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正确评估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这时候,你就要考虑牺牲一些任务的时间(也意味着质量)了。按照什么标准牺牲?这个项目的战略!我们在第三节提到过的战略。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什么都赶进度,其结果可能就是十件事情你一件也没做好,想想多么失败啊。所以,把资源投到你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最后的结果是十件事情,你有三件做成了精品,三件完成,还有四件因为某些原因延误,成绩单是否靓丽了很多呢?战略决定优先级,而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是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主要体现。
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了解了项目的目标、搞清楚了手上的资源,制定了项目的策略,然后编制了项目的整体计划,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反而是项目经理比较空闲的时候,不像前期的时候项目经理要象记者一样到处和不同的人接触,搞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努力猜测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的真正目的,那才是最累人的事情。当然,小项目的项目经理往往自己也是一个资源,要做很多事情,这时候反而比谁都苦。项目经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和客户领导以及自己领导的沟通。和客户领导沟通时特别要注意,除非你需要对方给你支持,那么你才需要讲得具体一点,否则,告诉他一切正常就可以了,而且态度要积极一些,千万不要说一些领导不懂的细节,比如:“王局长,最近项目进度还算正常,就是JVM经常发生一些内存泄漏的情况…”
先介绍下背景,项目类型是集换式卡牌游戏,平台是SNS。接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品了,大约在产品上线一个星期左右venjet作为一名产品策划加入,负责后续部分系统与数值。
游戏的核心玩法不错,作为一个卡牌游戏在SNS平台上也不会显得很重度,所以产品刚上线的时候势头很猛,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日渐滑落的DAU说明产品本身和后续的工作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几点是venjet认为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经验教训1.时间-游戏首日
venjet做过最重度的客户端,相对轻度的WebGame,然而SNS还是头一遭。SNS游戏比起客户端及WebGame更轻度,进入门槛更低。用户可以在SNS平台的几十几百个游戏应用中随意挑选,几次点击即可进入一个游戏,连帐号注册这个步骤都不需要。同时,因为没有较高的进入成品,意味着更低的忠诚度。在开始的几分钟内,玩家立即就会因为画风不喜欢,玩过或正在玩同类的游戏,不喜爱的游戏类型,不明确的操作等等原因离开游戏。与花了几个小时下载的客户端游戏相比,SNS教低的推广成本与次日留存是成正比的。
所以,第一个时间就是游戏首日了,在有限的几分钟内吸引住玩家,将尝鲜的玩家留住,尝试过适量的游戏内容后保持足够的兴趣,次日继续进入游戏,这将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用户数量基础。前期的努力增加1%的用户,可能可以为后期带来10%的用户增长。这项内容需要在游戏初期做好,随着游戏的运营,用户的质量会逐渐的下降,此时做这项工作,多少有点事倍功半,这也是教训之一。
之前游戏首日内容不足的几点:
画面精细度不够;
用户体验细节上需提高;
新手引导略显生硬,内容过多且说明不足;
新内容的节奏把握不佳;
初期游戏难度过高,有过高挫折的关卡;
兴奋点缺乏引导。
经验教训2.时间-游戏七日
除了纯对战类的网游,一般而言网游前期总是会提供玩家一定时间的“单机”游戏内容(PVE)。这段时间主要的作用是让玩家熟知游戏内各个系统与游戏世界,提升自身实力,为将来的互动内容(PVP)打下基础。当然,也存在只注重PVE内容的设计,玩家互动的内容只是点缀。通常来说,越轻度的游戏,PVE的比重越大。我将这部分内容定义为第二个时间:PVE的七日。一旦过了这个时间,这名玩家就转化成了一名忠实玩家,进而转化为付费玩家。在这段时间里,既需要给予玩家新鲜感,兴奋点,让其不断的进行游戏;又不能给予玩家太多门槛,打断玩家的成长。如何取舍,需要结合项目具体的设计来看。
就之前的项目而言,不足的几点:
内容单调,关卡卡牌布置缺乏新意,仅仅是难度的提高。
缺乏指导性的成长内容,玩家不知道如何成长。
关卡难度过高,部分关卡挫折感极强。
设计的漏洞导致玩家无法进行游戏。
经验教训3.还是时间-更新时间
以上两个时间的游戏内容虽然重要,但是在项目已上线的情况下,如果仅花一些时间做调整,所获得的成效不会太大。而之前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没能把握住第三个时间:更新时间。venjet以往的概念里,游戏的内容更新最快也得一个星期吧,往往大版本的更新,那直接奔两三个月而去啊…但是SNS平台不同,前面已经说过,SNS平台的用户忠诚度相对较低,一旦失去新鲜内容的刺激,单纯依靠PVE内容,玩家很快就会流失。因此,SNS一个理想的更新频率是一周2~3次,哪怕更新的内容再小,也能明显的看到提升。而这个更新速度,不仅需要整个开发团队衔接的很紧密,效率很高,就产品策划本身而言,需要有将设计内容尽量拆分,模块化,并且尽量简单,易于开发和玩家理解。venjet在这个方面没能适应这个节奏,给予了开发的同学们很多较大,较难的系统,导致功能开发周期较长,DAU流失严重,在这里向他们说一声抱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铭记于心。
经验教训4.摆脱玩家心态
一般而言产品策划本身就是游戏玩家,也有自己喜爱的游戏类型甚至钟情的几款游戏。在游戏设计过程中,玩家心态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将自己认为好玩的,喜欢的系统加入到游戏中,很可能会与某些游戏系统,甚至整体游戏设计冲突。“看起来很美“的系统,往往结果十分惨烈。之前因为较为喜欢某游戏的好友攻防系统,因此在设计好友互动的时候,引入了这个系统,而忽视了游戏本身的.类型及受众。所幸及时刹车,不然会给开发的同学们及玩家带来巨大的麻烦…今后设计每个系统,默念并回顾设计目的一百遍=。=
经验教训5.小额消耗品Vs高价固定资产
之前游戏上线时,所有的消费内容几乎只有卡片,高价固定的消费内容带来的是较高的ARPPU及不那么高的PR,之后对游戏的商城进行了一次改造,细分了卡片类型,使玩家购买时更具有目的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这一个多月的过程中,消费内容让venjet感觉最佳的调整来自于增加了小额的消耗品(不是我想的…消耗品名字就不透露了…),虽然ARPPU降低了许多,然而PR取得了成倍的增长。玩家从付费0元到付费1元比玩家从付费1元到付费10元的意义要高出很多。这不仅提高了营收,更重要的是使游戏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依赖少数高付费的用户,而是有着大量的中小额付费用户,简而言之,细水长流。因此,如何合理布置消费点和消费区间也是游戏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消耗品远比固定资产来的实惠,玩家购买固定资产后,消费的动力将明显降低,只能通过推出更高性价比或更强的固定资产来拉动消费,这将压榨游戏的生命周期,并拉大付费玩家与免费玩家间的差距,这在之前的项目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而消耗品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固定资产不可少,玩家的成长感及沉没成本主要依赖于它,可以考虑通过分段消费,将消耗品与固定资产的成长结合,比如,装备强化= =当然,这也是卡牌游戏的软肋.
每个单位或每个人在项目管理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但我认为他们最终的项目管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的提升客户满意度,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那么我们做的项目多少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管理项目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下面就我实施过的资产管理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希望为其他项目提供思路和帮助。 为了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不仅仅需要我们按要求顺利完成项目工作,还需要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我在这里总结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与客户建立铁杆关系;
2. 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计划;
3. 组建成熟的团队并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
4. 不断的对项目经验进行总结。
相信这几方面无论对哪个项目经理都是重点关注的部分,但具体如何去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就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与客户建立铁杆关系。我认为与客户建立友好关系是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呢?
我们在做项目时本身就应该有意识,不要把客户仅仅定位在工作上往来的关系,要以朋友的定位来与客户相处。在与客户沟通的前几次非常重要,直接确定你在客户心中的印象,所以在与客户前期几次沟通交流时,我们要认真准备沟通资料,为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性的与客户沟通、交流,不断的加深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同时也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通过这些知识和能力确定我们在客户心中的专家地位,让客户对我们所要做的事放心。
除项目上的工作事项之外,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为客户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做一些小事,这样也能让加强客户与我们之前的关系,使他们信赖我们、依赖我们。
在资产管理项目中,我就深刻体会到与客户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我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使我更快的得到了财政厅资产处各位领导的信赖和认可。
在工作中与资产处的王伟东科长经常进行沟通、交流,除了帮助他解决一些资产管理工作上的问题,还常常帮助完成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助编写一个通知文件、帮助修理电脑等),使我和王科长之间建立了铁杆的关系,也通过王科长让我与资产处其他人员的友好关系逐步加深。正是这种铁杆关系,客户在工作中也替我们考虑,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帮助我们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这也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计划。项目成功的三大法宝是计划、计划、计划,凸显项目计划的重要性。不仅是项目管理,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计划,只有合理、可行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进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那么应该如何制定计划呢?有的项目经理认为计划制定是不切实际的,其实不然,如果计划都不知道怎么做或觉得没有意义,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项目计划是在项目前期根据时间、资源和各种因素进行制定的,并且需要与客户进行确认达成共识。另外,项目计划制定不仅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也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来支撑。
资产管理项目的计划制定也是项目顺利完成的一个要素。在项目计划制定时:第一,考虑到项目中具体工作内容、时间和资源的约束性,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制定了初步的实施计划;第二,与客户进行确认。在初步计划形成后,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计划是否可行,从客户方考虑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是与客户确认工作的环节,保证客户对我们每个环节工作的熟知和认可;第三,公司内部专家评审。在最终与客户敲定计划后,由公司内部项目监管组和专家对项目计划进行评审,以保证项目计划中的时间、资源和成本上达到要求,以确保项目计划的可行、合理和完整性。经过以上三个环节的确认,形成了最终的项目计划,为后期项目工作提供基线和指导,同时也能对项目的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项目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
组建成熟的团队并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人力资源短缺一直是我们资产管理项目的一个问题,但并不是说人员充足就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不能说人员短缺肯定造成项目失败,关键还需要有成熟、成型的团队,这样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完成。那么这样的团队应该如何建立、如何管理呢?如何才能保证良好的团队氛围呢?
所以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实施人员投入,但是吉林省没有人力资源进行投入,所以前期我们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人员招聘、团队组建和团队的管理,虽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工作量,但后期证明前期的投入在后期是有明显的效益的。在团队初步形成时,一方面加强人员业务、技能及工作方法的培训,制定完整的培训体系、考核体系及工作规范,保证团队成员个人能力迅速提升,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另一方面,让团队成员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让团队成员承担一定的工作,并给予实际的工作指导,使他们找到自己工作位置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能力。
通过以上重点培训、建立规范和工作实践,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整体实力,进而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项目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于成熟团队的管理,我是以身作则,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去带领组员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在工作技能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在生活中也与他们成为兄弟,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也正因为形成这样成熟的、富有热情的团队,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是客户对我们的工作放心,提高了客户对我们公司的总体印象和满意度。
不断的对项目经验进行总结。项目实施不仅需要项目组成员有精通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从项目管理角度来说,现在项目经验越来越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在做完项目时需要进行经验总结,对项目过程较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分享,对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对项目过程文档进行整理归档,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
资产管理项目的开展,我也是吸取了在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经验,对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虽然项目顺利的完成,但在项目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教训,但我们在项目过程和结束后,对项目的总体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对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即加强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管理知识和流程的掌握,又形成了可参考的过程文档和项目经验。也正因为这些过程文档和项目经验,为吉林省各市、县(区)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参考,保证了其他项目的顺利完成。所以在我们实施项目时,不仅要参考其他项目的经验和过程资产,也要对实施过的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经验分享,使我们在后期实施项目时有所依据、有所参考,保证实施项目的顺利完成。
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质量的服务越发重要,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应该是我们项目管理的最终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是防止客户流失的最大屏障、可以带来良好的口碑和树立牢固的服务品牌。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要以此为目标,注重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努力不断的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上就是我根据实施项目经验总结的几个重要方面,希望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从其他项目学习更多的经验,以保证我们的项目越做越好,以实现持久拥有更多满意的客户。
对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虽然项目顺利的完成,但在项目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教训,但我们在项目过程和结束后,对项目的总体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对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即加强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管理知识和流程的掌握,又形成了可参考的过程文档和项目经验。也正因为这些过程文档和项目经验,为吉林省各市、县(区)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参考,保证了其他项目的顺利完成。所以在我们实施项目时,不仅要参考其他项目的经验和过程资产,也要对实施过的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经验分享,使我们在后期实施项目时有所依据、有所参考,保证实施项目的顺利完成。
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质量的服务越发重要,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应该是我们项目管理的最终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是防止客户流失的最大屏障、可以带来良好的口碑和树立牢固的服务品牌。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要以此为目标,注重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努力不断的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上就是我根据实施项目经验总结的几个重要方面,希望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从其他项目学习更多的经验,以保证我们的项目越做越好,以实现持久拥有更多满意的客户。
一个总成本花费100W的失败项目的小小反省 这个项目开始到几个月前基本暂停,总共差不多花费100人月,总成本应该也差不多是100W吧。
在几个月收获的产品只有一堆中间代码。当然,参与成员对某些技术还是有进步的。我稍微对项目作一些总结吧。要想不好了伤疤忘了疼,需要总结经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成功是一个模式,(失败就是反模式)。
没有开始的开始,一个噩梦的开始
前期没有任何固定的严格项目可行性分析
老板指哪儿打哪儿,就算是老板一种模糊的感觉,下属只能全力以赴了。这在我们这类企业里面应该算是很普遍的。当一次回头看,这100W算是做了一个可行性的探讨。风险管理,尤其当你使用一个有新的/先进/陌生的技术,使用一个陌生技术,风险是很多的,不管宣称它有多先进。
如果在项目初期没有进行风险的管理探讨,最后,这些风险不会凭空消失,一部分会出来,Block你的项目,毁了你前面做的工作,最后毁了你的项目。
需求,没有远景,没有边界
当项目走了很远的时候,当需求好像无穷无尽的时候。经验丰富的领导总算想起要做一个边界定义了。
如果没有一个边界,需求是做不完的,满天的麻雀,都想要抓,团队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市场也是不会等人的,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来的软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软件。
需求,脱离用户的需求
当需求只是凭空猜测的需求,自然会让人觉得无穷尽,因为人类想象力总还是比我们能做到的要多的。但是,这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没有尽头,脱离用户的需求,仿佛就是在修炼屠龙绝技。修炼出来是没有市场的。
需求,隔靴搔痒的需求
如果软件的最终用户是经过培训、积极配合软件开发过程的,这个软件的成功机率大概可以提高好几成。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很多一部分都不是这样的。(项目自己尚且对过程没有什么控制,谈何对用户代表做出要求呢)。我所见到的是,用户代表往往仿佛一开始就是等着验收软件,不想参与详细需求的制定,大部分都是靠需求采集人员的'猜想,猜想往往和实际有差距,往往只能像挤牙膏那样从用户那里得到一些提示,或者片言只语的判断。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往返交流,需求还是雾里看花。需求采集人员在繁琐中失去耐心,索性天马行空猜测一番了事,不再去麻烦用户。
走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需要勇气和资源
走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有时候是必须的,就像众多企业的多元化之路。非常不巧的是,也是众多企业的多元化之路一样,软件要想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领域,也是一条艰辛之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机遇,所谓东风是也。但是还需要资源作为支持。如果低估了艰辛程度,可能就低估里所需的资源。没有必要的资源,也许你走了90%的路了,你要走不完剩下的路,也许你从沙漠中央走到了离沙漠边界只有数里之遥的边界,没有了那最后的补给,你还是出不了沙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垮你的最后稻草。
没有结束的结束
没有人会承认失败,尤其当没有人要求你这么多的时候。我们的项目也是,我们几乎听不到有人出来说项目失败了,我们听到的是延期、暂停、取消等等形容词,但是其实,我们其实应该承认,我们有做了一个失败的项目。
过程,没有过程,没有积累
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开始的开始到没有结束的结束,整个过程一切都在我们脑海中,剩下几个残缺的需求文档和无法投入使用的中间代码。
或许过不了多久,一切的记忆都会从我们脑海消失,尤其像这种失败的记忆,我们会自然选择一种选择性失忆。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得到该有教训,花了钱,还是没有买到教训。如果我们有过程记录,也许我们可以知道,哪一条路径是走不通的。我们不需要走一条失败的老路。
项目的成败是变数多多,既有技术的,也有管理的,也有关系的,既有自身的,也有客户的,但是只要我们把我们可以控制的做好了,至少这个项目成功了一半。
项目的需要变化是肯定有的,而且变化一般都很频繁,我们怎么应对客户的这种需求变化呢,以不变应万变。首先在前期的需求调研要做好,尽可能的替用户考虑,达到功能质量满足最大化。需求调研前期的《目标与范围》和需求调研末期的《功能规格说明书》都要跟客户签字确认,这样既能保证我们所理解的需求就是客户所要的,也使得项目末期跟客户验收时有据可依。根据我自己做项目的经验,由于客户一般对计算机不是很了解,和他们交流用我们行业的话,他们根本就不懂,如果用文档也很难把需求写的那么明白,而且文档很多的话,客户都看烦了,很不直观。如果让客户一看就可以看出这个就是他们想要的,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系统原形。系统原形应该在需求分析的时候开发人员在分析师
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环境中的开发,当然开发只是界面的功能模拟,没有底层代码的实现。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好处,一是客户很直观的看到他们的系统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怎么操作,二是这些开发的成果是可以二次利用的,三是可以更好的激发客户的需求。
在项目中期是发生需求变更是很常见的,这时要做好需求变更管理流程。需求变更表,小的变更自己掌握,客户要求的变更有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商讨后提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预估变更损耗工程时间,在一定阶段一起提交给客户,大的变更直接提交客户,并且要把需求变更对项目产生的影响让客户知道,把球尽可能的踢给客户,让客户在进度、功能、资源三者中取舍出一个平衡来。对需求进行分类评级,关键部分不能改动的做特别确认(如系统架构等,如果改变等于从头再来)。同时完成客户签字确认,当然如果能将这部分写成合同细节中去是最好,但国内的合同好像都是在打单时是基本上都承诺,也不会到细节,在合同签订后启动后才发现问题。但合同中可以写明如果需求变更什么级别的怎么样,多少钱等;签订合同也是一个很高的技巧,建议把系统的边界及功能范围和解决方案与合同一起签署,这样客户提出的新功能就可以暂且搁置。当然这就需要项目经理很高的经验和技巧了,不是光通过学习就能掌握的。
下面我结合我的项目开发经验说下在项目开发中的失败原因:
一、需求调研阶段我们做的不够细,调研的时候几乎是一个单位半天的时间,收集一些报表,根本就没有了解用户的需求。
二、对客户现有系统分析和研究重视不够,我们开发的系统是客户已有的系统,他们已经用了多年,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习惯。而且他们的老系统也有他存在的优点,也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可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完全忽略了老系统的存在。
三、签订合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内容我在上面已说过了。
四、没有《功能规格说明书》,这个是我们项目中最大的失误,致使后来客户的改动让我们很被动。 《功能规格说明书》反映了客户提出的所有需求功能,我们也是按照《功能规格说明书》来开发的。后期客户的变化都可以和《功能规格说明书》对比,具体怎么变更按照我们的变更流程来做。经验教训:《功 能规格说明书》作为产品需求的最终成果必须具有综合性:必须包括所有的需求。开发者和客户不能作任 何假设。如果任何所期望的功能或非功能需求未写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那么它将不能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并 且不能在产品中出现。并且注意以下几点:完整性、正确性、 可行性、必要性、划分优先级、无二义性、 可验证性、一致性、可修改性和可跟踪性
五、前期项目开发人员投入过少,项目周期越长,对我方越是不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越长,客户的需求越多,变化也越多,我们的风险就越大。
2、在长周期中往往会有政局的变动,例如客户领到的变动等。
3、项目周期太长容易造成人员流动的扩大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经验教训:前期多投入人力,尽早完工,降低我方的风险。
六、项目管理人员是项目成败的关键人员,尤其是我们的这样的公司,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更高,对这个职位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我们公司项目经理所做的工作说起,在我们公司中项目经理要承担项目的前期调研、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质量的保证、计划的安排执行和跟踪、掌握行业知识、人员的管理、技术支持、风险的预测以及数据库的设计等等工作。而在大型软件公司中这些工作至少是有3年以上本专业经验的2人来做,一个项目经理和一个软件架构设计师。一个项目在前期的这些工作就是一个错误的话,后面有再强大的开发团队也是白搭。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很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公司来培养,如果遇到项目,再招人员来担当这样的工作,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桥梁新建项目经验教训总结会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公司总经理汪云峰,副总经理韩家武、吴红波,总工程师李孝林及各部门、各项目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汪云峰总经理主持。
本次会议的议题为:一是对刚刚结束的桥梁新建、改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管理经验;二是针对公司目前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进一步提高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会议首先听取了桥梁新建、改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汇报,并对今后改进方向达成如下共识:建立项目风险防范控制体系,从经营投标阶段开始做好各项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的项目策划制度,在项目实施前期做好项目人员配备、材料采购、机械设备使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策划,保证项目实施的可控性、科学性;严格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上报制度;加强项目安全管理,提高项目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健全人员岗前培训及各级安全交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合作单位登记及资信等级分类制度,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单位,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加强项目部与公司后勤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各职能部门要实际深入到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做到有据可依,公司综合部负责为各项目部提供所需的各项制度、流程等相关文字资料。
会上,公司各职能部门结合部门管理职能,检讨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措施,汪总做了相关指示:综合管理部在制定项目经理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人员岗位职责,并做好人员调动、离职交接工作;项目每月资金计划拨付款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财务部要根据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流程和制度,制度中应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其中项目出纳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
项目资金计划拨付表会签过程中,各部门要做到权利义务对等,对签字同意或者不同意拨付的款项给出具体原因,以帮助项目部进行改进;材料管理工作要加强材料过程控制,完善材料管理手续,降低材料使用中的损耗和消耗,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审计部门要做好过程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会上,公司副总经理韩家武、吴红波,总工程师李孝林根据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加强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健全项目策划制度、加强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发言,并指出,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是工作的方向,正视和解决问题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企业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会议最后,公司总经理汪云峰要求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会议讨论的内容,结合公司及项目实际情况,于五月份完成公司现有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有效性、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