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主题征文范文(通用32篇)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又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这都归功于中国人民的素养,中国人民讲究体面,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有素养,有讲究的家庭,不论穷与富,每一个纯朴的家庭,都会有那么几条不变的家训,教育后人怎样做人,人生在世的责任。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几条好家训,塑造好家风,我家也不例外,我爸总是会告诉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奶奶说,爷爷长得一表人才,是村里的干部,为人一生正直廉洁,而且又聪明,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所以我一直都很骄傲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我要学爷爷乐于助人的精神,像他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爸爸也经常跟我说起爷爷的事,爸爸说,爷爷表面上很严肃,其实在姑姑和爸爸之间,爷爷最疼的便是爸爸,爷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一直都很关心爸爸,爸爸小时候上学的路很远,又没有公交车,爷爷装作不在意,结果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却包含了爷爷对爸爸无声的爱,爷爷自己勤俭节约,把好的东西都留给身边的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好的东西也要和别人分享。
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因为在很早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爸妈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从小到大,对于我的爷爷,我都只是听说,虽然对于爷爷,我仅仅只是听说,可是爷爷已经成了我心中的NO.1。爷爷在世时希望爸爸能好好读书,可爸爸只读到高中就没读了,现在也成了爸爸心里的一个遗憾,所以爷爷那些好的品质全被保留下来,作为我们的家训。
从我懂事起,爸爸每年都会带我去给爷爷上香,但是那时候小,不懂,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一个人虽然走了,但他依旧活在我们心中,爷爷便就是这样,而且爷爷为人的精神也从此影响我们这些后辈人,培养我们做一个正直、无私奉献、不卑不亢的人。
爷爷一直都是我们家做人的警钟,我爸爸每次在我做错事的时候,都会告诉我一些关于爷爷的事情,告诉我其中的道理,教我做人,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我也从这样的家训中慢慢长大,他们都说我是我们家里最像我爷爷的人,要我长大成为一个和爷爷一样的人,向爷爷看齐。
可是我却没有,我犯了一个错,也许是在青春期里的迷茫,突然觉得很惭愧。我没有牢记爸爸告诉我的家训,没有像爷爷一样,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只要肯改。现在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会改,并且不会再犯,我会把爸爸的训导和爷爷的精神牢记在心,我以后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正是因为我家有一个榜样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是以和为乐,帮助左邻右舍,不卑不亢,有了好的家训,塑造好的家风家气,一家人和和乐乐,虽然平凡,但是很充实。
这样的家训便一直从爷爷身上留下来,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后的子子孙孙,家训记我心。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品质。不但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掩埋,越来越精粹,越来越引人注目。
常言道“没有家规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是要求人们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美国的心理学家艾琳.卡瑟曾说过:“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见了这样一幕:
妈妈买了一个鱼缸,外观非常精致和漂亮,而且价值不菲。妈妈非常宝贝,恰巧这天爸爸公司里有上级领导受邀来家做客,所以妈妈很小心的把它放在书柜上,并且买了两三条金鱼,放在里面养,因为妈妈需要离开家到外面去买菜,所以叮嘱儿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光顾着玩耍,碰到书柜,要不然,鱼缸会掉下来,不仅鱼缸会摔坏,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看着儿子信誓旦旦的保重,妈妈相信了,放心的外出,刚开始,儿子也是谨记妈妈的叮嘱,不向书柜那边靠,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玩耍的兴奋,逐渐忘了妈妈的话,为了接住在半空中降落的飞机,脚步不由自主随着飞机的移动而后退,只听见“啪”的一声如风铃在风中晃动的清脆,精巧的玻璃像折翼的蝴蝶一样,孤独的躺在地板砖上,儿子的脸一下子刷白了,想起妈妈那严肃的神情和叮嘱,泪水在眼眶内不断闪烁,这时,从屋里跑出一只家养的波斯猫,来回在自己身边打转,“叮铃铃......”门铃不断响起,不一会儿妈妈就进来了,刚进屋想问问儿子问什么不开门的妈妈抬眼望去,却看见她刚买的鱼缸孤零零的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两三条鱼在翻滚着,看着一旁的儿子和那只波斯猫,平静的让儿子有点不知所措,紧张得不得了,终于,妈妈张口问道:“鱼缸谁打碎的?儿子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主动承认错误,实话实说。第二条就是把责任推到猫身上,反正猫是有口说不出。主要她是想看看一直以来培养儿子诚实守信的家风起到作用吗?在刚进门,她就知道那鱼缸是儿子打碎的,因为他那惊慌的表情和躲闪的眼神。显然,儿子也想到了这两条路,问题是如何抉择,不一会儿,儿子紧握的双手和紧皱的眉头,都舒展了,并抬起头说:“妈妈,对不起,浴缸是我砸碎的。儿子正等着妈妈的责备,却不料被妈妈那温柔的双手抱住,听着妈妈高兴的说:“这才是妈妈的好儿子,诚实守信的好儿子。儿子睁大眼睛说:“妈妈,你在进门时就知道鱼缸是我打碎的对不对?妈妈微笑的解释道:“我只是想知道我们的家风对你有没有起到作用,只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人”。
诚实守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一种令人倾佩的高尚品质。从这个小剧场来看,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家风家规,让良好的家风家规伴随自己一生。
我们家的家训是“团结邻里乐助人,和谐小家暖大家”。对于我们这一家来说,与邻里和谐共处很重要,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每到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出许多美味可口的粽子,然后让我提着篮子给附近的邻居每家送一提,当然热情的邻里乡亲们也会拿出自家包的粽子和我们分享,每每拿到这些粽子,我总能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情。
奶奶常常跟我说,解放初期,每一户人家的日子都十分困难,但她却经常帮助邻居,丝毫没有因为贫穷而吝啬,可见家训对奶奶的影响之深。我渐渐地懂事起,奶奶常常教育我要和邻居们友好相处。奶奶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上。我可爱的弟弟,你也快上小学了,希望你能牢记我们家的家训,在家训陪伴下成长。王家的一把韭菜,李家的一碗茼蒿,张家一壶米酒,薛家的半瓶香醋,平时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交往,你可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正是奶奶带领我们全家谨守家训的结果。他人待我如手足,我待他人如兄弟,这样邻里关系才能更加和谐。这些都是我们家几代人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我们作为家中的新一代,不单要记住它,更要遵守它。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之风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礼仪在我们家的家风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在餐桌上,礼仪处处可见。当一家人坐在餐桌上时,只有最年长的长辈动筷后,小辈们才可以动筷,一直以来我们家都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妈妈就不允许我吃完饭的碗里残有米粒。小的时候会觉得委屈,但后来渐渐养成了良好习惯,倒是要感谢妈妈。如果有客人来我们家吃饭,我们作为主人,在餐桌上一定要等客人吃好饭后,才可以离开餐桌。这是餐桌上的礼仪。当然,我们家的家风还有很多,与善良的人交朋友,生活中做事要有恒心,家中再不宽裕,也要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与人为善……爸爸妈妈平日的言传身教成为传承这些家风的关键,他们一直是锻造良好家风的有心人。
他们经常说培养、传承好的家风会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终身受益。甚至爸爸妈妈还一直认为培养良好的家风,能使社会和谐、国家昌盛。每家每户都能有良好的家风,他们的子女今后走上社会,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国家良好的家风。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善良当成了我们的家风。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当听到儿子第一次叫我妈 妈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心里说,孩子妈 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潜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当成了我家庭的家风。
记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手语《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稳的脚步,唱不清的歌词,却让孩子成了我的老师。我爱孩子的认真,但我更想让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颗心用行动去实现的。从那一天开始,感恩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里发芽。
孩子四岁,我就开始领着他参加所有的公益活动。在敬老院,说话并不清楚的他却能大方的为爷爷奶奶唱《小燕子》,义工宣传现场,他是跑得最快发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现场,他会在众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对面捡垃圾的老爷爷走去。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有了一颗向善的心。
言传身教。参加活动越多,孩子的认识也越强烈。有一次在市场买菜,一转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寻找,才发现他在不远处一位卖菜的老大爷摊前。他把一张义工的联系卡给了老大爷,并告诉爷爷如果需要衣服和钱就找临淄义工帮忙。······我拉着他离开后问为什么这么做,儿子的回答让我很感动。“妈 妈,你没看到爷爷脚上穿的鞋都破了个洞,衣服破破烂烂的吗?他家里一定很穷,义工不就是帮助穷人的吗?我是小义工,当然得帮他们了。”一刹那感觉儿子真的长大了。三天后,我和儿子再次见到老爷爷,给老人买了一双棉鞋,那位大爷激动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给我才能表达他的谢意。
一个人的真诚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孩子走进小学,成了一名一年级的孩子。攀比心也愈发的重。有一天他回来告诉我,让他当小义工的领导。我问为什么,儿子回答,因为我已经告诉同学,我是小义工的领导。我说,为什么呢。孩子说,因为义工是好人,小义工更是好人,我想当好人。我笑着告诉儿子,好人不是你当什么官,而是你做什么事。首先一个不诚实的人不配当义工。再说,并不是所有的义工都是领导,他们都默默地奉献爱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为此,我罚儿子写拼音表两遍,因为他向同学撒谎了。而就在两个小时前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的现场,他把这番话讲给了同去的小孩。并严肃的告诉他,“如果撒谎会剥夺你当义工的权利”。
如今我们一家都在从事公益事业,每次儿子都会以能参加义工活动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总是爱不释手的摆弄我获得的道德模范奖杯。他说,妈 妈,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为我长大了也会得到这个奖杯。在他的心里,他也正在以做一个好人而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乐善良。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爸爸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有时候做错事情,爸爸妈妈反而不会打我,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要么给我讲道理,要么比较严厉的.进行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妈妈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说的一个词是“掷地有声”,就是告诉我,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妈妈说,我是个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担。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自己敢于承担。
家教,我自己觉得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妈妈教育我讲礼貌,主动跟认识的长辈和邻居打招呼。他们不仅这样教育我,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姥姥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厨房忙活,让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听到姥姥的朋友夸奖妈妈真是个好姑娘,家教真好,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姥姥脸上骄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妈妈,姥姥怎么会这么骄傲的样子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夸奖孩子有家教,其实就是在赞赏家长的教育。每逢过节,家里聚会,亲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别有家教,此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骄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觉得就是一个字——孝。
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爷爷奶奶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
在我们家,爷爷和奶奶差十几岁,爷爷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对爷爷的印象只停留在6岁之前,现在也已经和模糊了。而我的奶奶自从我记事开始就因为中风导致左手和右腿不能动了,偏瘫。只能依靠拐杖勉强走路,那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还要负担奶奶每个月的医药费,但是爸爸和叔叔始终十年如一日,每天做好饭先给奶奶端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照顾奶奶,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一直坚持。一晃就是快二十年。后来奶奶因为病情严重,导致整个人瘫痪在床,不能动不能说,大小便都必须有人伺候,这时候奶奶没有任何行动能力,一天24小时都需要有人在身边,没办法爸爸和叔叔商量两人分担,每人一个月不干活,专门在家照顾奶奶,可是奶奶可能是因为生病的原因,脾气越来越大,白天只要爸爸在身边她就坐在轮椅上睡觉,爸爸稍微有一点动静要离开,她就大喊着让他回来,晚上不睡觉,把我爸熬得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但是爸爸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每次放假在家的时候就说:“爸,我帮你看一会儿,你去睡会儿”。可我爸就是不离开,躺在奶奶旁边睡,还不敢睡着。有一次,大冷的天,奶奶拉肚子,爸爸没看住,就拉裤子上了。大冬天,爸爸两手冻得通红,但他一句话也不说。有时候我和妈妈看着爸爸那样老心疼,总是劝他说你就离开一会儿,她不会有事的,但是爸爸就是不舍得。这一照顾又是三四年,虽然爸爸和叔叔照顾的比较细心,但是奶奶还是离开了。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的父母家人在我的眼中都是孝顺长辈的儿女,他们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却使用实际行动教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也像爸爸妈妈孝顺爷爷奶奶一样,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把孝心回报给我的父母。
谢谢大家!
爸爸妈妈常说:“有了好家训才有好家风。”可是什么是家训呢?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对我说“要尊敬师长和帮助弱小,要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钱来趁到手,毋通大虾配烧酒)吃饭不要说话,不要留碗底;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要踏踏实实做人(细汉偷割瓠,大汉偷牵牛),勤勤恳恳做事。”等等,这些常常环绕在耳边的话,回忆起来这就是家训。
不过令我真正了解家训的还是小时候那次经历,那一次的经历至今使我难以忘怀:记得小时候我不懂事,不懂勤俭节约,总是铺张浪费,终于有一次,吃完饭的时候,爷爷看着碗里剩下的残羹剩饭,被我弄得一片狼藉的桌子,严厉的对我说:“宝贝你已经长大了,要懂得勤劳节约,不能那么铺张浪费!”我听了,不以为然的说道:“有什么不就是浪费一点点的粮食吗?”结果爸爸听到了表情更加严肃了,他对我说道:“你怎么能有这种态度呢,你难道忘了小时候背过唐诗《悯农》吗?他都讲了一些什么?每一粒的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你怎么可以这样糟蹋他们的成果呢?再说了,要是出去吃饭吃成这个样子,别人会认为没有教养。”
我听了爸爸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从困难年代过来的祖辈们节俭意识已深入到骨子里了,他身体行动让我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道理。
现在长大了,在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我学会了一些家务活。吃完饭会自觉收拾碗筷去洗碗,看到地板脏了会拿起扫把,扫地会把自己换下的脏衣服洗干净等等。每当妈妈看见我自己在干一些家务活时,总会欣慰的笑了。
记得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过:“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爷爷说,家训家风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正是有了家风和家训家族才能开枝散叶,是家风让家族传承下去,是家训把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人连在一起。
好的家风会使人茁壮成长;坏的家风可能会使人走上歧途。好的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所以我们要培训好家风,传承好家训。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有着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优良家风。我们要在前辈的教导下继承及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导我要传承这些优良传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七色的光芒汇成耀眼的白亮,蔚蓝长空之上,游荡着几只雪白的绵羊。举目四望,一片明亮中,点缀着几许阴凉。妈妈带着6岁的我到市场上市。市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来到一处卖菜小摊,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询问价钱。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当我给了那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后,他却找给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窃喜:嘻嘻!太好了,多赚了十元。得快点离开,不要让老伯伯发现。我连忙拿起老伯伯找还的钱和三把油菜花,牵着妈妈离开市场。妈妈问我:“怎么这么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钱拿给妈妈看。妈妈却拽着我,告诉我:“孩子,你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做诚实的人。诚实,就是要正直而真实。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家风。不能因贪小便宜而不讲诚信,快把钱还给老伯伯,知道了吗?”我愧疚地点点头。妈妈带我来到刚才那处小摊。我拿出刚刚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并对老伯伯说:“伯伯,对不起。您刚才多找给我十元,可我因为贪小便宜,没能及时还给您。对不起,希望您能原谅。”说完,我把十元还给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孩子,没关系。只要知错就改,你就是个好孩子!”就在这一瞬间,我被深深感动。
因为有好家风,我在生活中渐渐养成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看重亲情、拾金不昧、勤奋好学等良好的性格与习惯。这将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的前提是无数个家庭的和谐,家庭要和谐离不开良好的家风。让我们一起传承美德,让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学向上、尊老爱幼等良好家风飘进各家各户,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开展了“家风、家规”调研活动。我本人认为,此活动开展的非常好!中央电视台新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风向标,这说明国家在抓道德规范,抓国风民风,抓法制法规。是啊,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风尚和道德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约束;一个家族,也有一个本家族传承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家教、行为规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门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传下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家规是严厉的、强制的。家教,是围绕本家族的家风和家规而采取的引导、教育、约束的方式方法。
作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已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文明孝行的国风、民俗。
作为我的家庭,虽几代人都没有总结、归纳、明确家风是什么,家规是什么,家教怎么做。但是,以我从记事到我现在五十多年的感染和体会,我总结认为,我们的家风就是:勤劳节俭;我们的家规就是:正道守法;我们的家教就是:孝老诚实。
“勤劳俭朴”的家风。我的姥姥、姥爷早年带着我母亲姊妹五人(母亲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当时大姨十五岁嫁人未随行),从山东老家徒步逃荒要饭到东北、进而到朝鲜,在朝鲜定居多年,后来返回老家——山东沂蒙山区。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苦难,教育我们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要把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处!他们从小养成的非常勤劳和特别节俭的习惯也言传身教给了他们的子女们。
“正道守法”的家规。祖辈们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纪守法。偷鸡摸狗的行为决不允许;吃饭时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饭时,吃零嘴不许!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诚守信、不甘落后。
“孝老诚实”的家教。父亲常说,要孝敬长辈,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俭用,一口饭、一把尿的照顾养育子女,把你们养大成人很不易,到老来,父母的经营能力降低了、身体条件变差了、精神状态欠佳了,这时的老人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这些就要子女们自觉去做到。对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诚实友善。不能贪图别人的利益、好处,对他人不能有坏心,要用善良的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我会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承下去的,也期盼我们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并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家风、家规和家教能留芳后世,为国家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做点滴贡献!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它一定有着最动人的风景,最优良的家风,范子涵的小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范子涵的爸爸妈妈都是出生农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这种特殊的身份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但他们知道范子涵并非天赋异禀,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积月累的稳扎稳打,所以在平时他们特别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早上利用早餐前的时间督促孩子进行半小时的晨读,每天晚上检查完孩子家庭作业之后,全家人不约而同的进行睡前阅读。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了范子涵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夫妻俩达成共识,着重培养孩子“无需提醒的自觉”,他们平时工作非常的忙,为了别人的孩子,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但是作为孩子的引路,让他们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身教大于言传,范子涵也永远记着父母的叮嘱:“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操心。”每天放学他会在姐姐的陪伴下自觉主动的去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并放在案头等待父母忙完手头的工作再去检查。
范子涵的爸爸妈妈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且特别在意孩子品行的培养,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体欠佳,因舍不得离开故土,便留守老家,夫妻俩每周工作之余,总会抽时间携儿带女捎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老家探望老人,协助他们以及村里的留守老人料理生活日常。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范子涵和他的姐姐范婧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两位老人更是依恋。除了节假日跟随父母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承欢膝下,让他们先享受天伦之乐之外,平时也经常打电话打视频给他们,嘘寒问暖,耍呆卖萌,排遣他们独居的孤寂。崇学向善传家风,好的家风是子孙后代受用一生的宝藏。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爸爸妈妈是我传承良好家风的启蒙人,他们时刻提醒我,不依赖别人,不安于现状,坚强、勤奋,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在他们的熏陶与影响下,我学会了勇敢、坚强、独立。
我从小就胆小怕事,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特别是晚上,爸爸妈妈去哪儿我都要跟着。那是我刚上一年级时,爸爸不在家,妈妈刚好也要出差学习,当时妈妈跟我说,让我跟爷爷奶奶在家,还特别叮嘱晚上让我自己睡一个房间,眼看着妈妈整装待发,我十分不情愿,眼含着泪水,心中充满着对妈妈的不舍,对夜晚的害怕,对生活的无奈。这时,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到:“阿炜,你要勇敢点!要从小学会坚强,学会自己处理事情,学会照顾好自己。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你身边,照顾你,你要自立!妈妈相信你能做到的。”我点点头,勉强答应了。晚上,我打开所有的灯躲在房间里,说实在,我真的很害怕,怕黑,怕窗外的声响,可妈妈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勇敢点,勇敢点!对,我是男孩,我一定要勇敢!那一晚,我第一次关掉了所有的灯,美美地睡了一觉。从此,我学会了勇敢、坚强、独立。
在学习、生活中,我渐渐地懂事了,虽然平时爸爸妈妈只是简单的提醒,但我慢慢地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做事不依赖别人,要勇敢面对,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断进取,的确,绕檐家燕永远飞不上蓝天,绕膝孩儿永远不会奔向远方。
爸爸妈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让我健康茁壮成长。
我们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向重视家教。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有明文规定的,有约定俗称的,它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我们家也有许多家规,比如生活上的“食不言,寝不语”了,东西衣物不能乱扔乱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学习中的多读书、读好书,作业及时了……其实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行为上,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孝敬,对父母要孝顺,做人做事要讲诚信。
记得从三年级开始,妈妈就给我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求我坚持写观察日记。这对于三年级的我来说,刚开始很困难,有时候会跟妈妈抱怨:“妈妈,我实在写不出来啊,我能看到很多东西,但是回到家动笔的时候我会发现,能记在脑子里的只有几句话而已。”每当这时妈妈总是坚定地对我说“那不是还有几句话么,你就把这几句话写出来,数量我可以不要求,但是质量必须要有保障,你记不住,不会写就是因为你看的书太少,所以你要都多看书,才能够积累好句子。”在妈妈的要求下,我把写日记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我从不担心上作文课,更不怕写不出好作文。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这是妈妈给我定的第二条“家规”,从我懂事开始,妈妈就教育我要尊重长辈,做人要诚实,不干坏事,不说脏话。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因为小事就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做一个宽容、有涵养的孩子。到现在我都不会骂人,因为我骂不出口。实在有事把我惹急了就瞪大眼睛大声嚷嚷。同时我觉得爸爸妈妈做的也很好,因为在家里,我没看见过爸爸妈妈吵架,相反的,我觉得他们是那么温柔、那么善良。
此外,妈妈还要求我要节俭,不能攀比浪费。在妈妈的教育影响下,我的衣服穿出去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不弄得皱皱巴巴、黑乎乎的。回到家脱下来的衣服要么挂好,要么叠好,从不乱放。
家风家规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家训好,这个人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遇到各种困惑。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愿我们都能在良好的家风中成长,听爸爸妈妈教诲,长大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题记
家风往往体现在家训中,家训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每个家族甚至每个家庭都一定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也是一样。
诚信
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做人要守信”。当然,不止是说说,我们家人都能做的到。记得有一次,我借了同学一本书,说好了下午去还,可是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心想“雨下这么大,算了,明天再还吧”。然后就躺在沙发上睡觉,这时,爸爸叫醒我问借同学的书还了吗?我摇摇头说:“没有呢”。“那你怎么还不去还书呢,不是跟同学说好了今天还给她吗?”爸爸满脸疑惑的问,“可是雨下那么大,根本出不了门,而且明天还也没什么吧?”我回答说,这时爸爸坐下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别人借了你的书,她说用5天,结果到10天后才还给你,你会怎么想她呢?”我听后,受到了启发,立刻穿上雨衣带着书出门了,同学看到我冒着雨去还书,她的脸上露出了暖暖的微笑!虽然回到家时身上湿了,但因为守信我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孔子说过:“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一颗星,一颗天幕中最小的星,但他却努力地绽放出最闪亮的光;诚信是一杯热茶,它让疲惫的人们感到慰藉,以至于沁人心脾,守信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笔无价的财富。
友善
友善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词,可就是这个熟悉的词,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在这个对门见面都不打招呼不认识是谁的时代,我们家和邻居的关系却十分和谐亲密,端午节奶奶包了粽子会送给邻居们,今年我们家忘了买艾草,结果爷爷正准备出门邻居奶奶就拿着艾草给我们送来了,说见门口没有插艾草想着都没有买,奶奶接过艾草开心的不得了。
记得在我幼儿园的时候,爷爷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我放学后没有人接我,等了好久,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邻居奶奶来接我了,我跑过去抱着她的腿,奶奶心疼的抱起了我,在那段时间里,都是邻居奶奶照顾我,让我在她家吃饭,休息,接送我上下学,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友善是什么?友善是和睦的家庭,和睦的邻里关系,和睦的祖国大家庭。
不止是我们家,我希望每家每户都形成好的家风家训,每个人都能恪守良好的家风家训,让我们的祖国实现真正的和谐。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我的家风是“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在大人的正确引导之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开朗、乐观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我觉得我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陪同孩子一起练习游泳和书法,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同时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家风与校风共同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向着目标前进,拥有美好的品格。我们又以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美好品格对他人进行影响。家风校风,让我们乘风破浪,乘“风”而长。
好家规创造好家风,好家训创造好家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让一个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的家规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经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让老人称心如意,老人说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老人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吃饭时,长辈没有动筷子,我们晚辈绝对不可以先吃,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到齐了,才可以吃,长辈生病了,我们小孩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照顾老人,虽然你们可能听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规定,但是只要你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一点也不死板,反而觉得这是必须的。
我们的家训体现在诚信上。诚信,也是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的一个词,奶奶因为诚信,在她们的广场舞队里,大家对她的印象都特别好,爷爷因为诚信,在他的工作单位上,交到了许多的好同事,爸爸因为诚信,在工作中,与他们公司合作的人日渐增多。妈妈因为诚信,在家里有急事的时候,她的同事和领导也都会帮它干活,现在,这个品质传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学校里,我找同学们借书,约定好了什么时候还,一定按时归还,绝不失约,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们一起玩,和家人约好了几点回家,也绝不会误点,在我看来,诚信是从每一件小事中看出来的,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这些家风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虽然这个愿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愿望。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只要问我家风指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家风?听到这些问题,我们似乎都傻眼了。于是我翻开词典,才知道家风的含义——家风就是指家庭或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其实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人的风气。
家风的好坏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影响呢?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管教非常的严厉。每次上学时。妈妈总是叮嘱我:“记住,在学校时不要和别的同学吵架或打架,要是有人欺负你,就告诉老师!”有时候。妈妈怕我和同学有矛盾,就在我有时间的时候,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故事或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来教育我和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并经常用“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来提醒我朋友的重要性,不要动不动就和朋友发生冲突。在妈妈的教诲下。我渐渐变得宽宏大量,基本上没有和同学发生矛盾。
虽然妈妈的教诲有时候可以使我收敛一下自己的坏脾气,但毕竟我那时还是个孩子,所以偶尔也很任性有一次吃早饭的时候,因为我贪睡,所以起来的比较晚,在我洗漱的时候,发现他们早已先吃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怒气。于是我走到饭桌旁,但并没有吃饭,妈妈和爸爸似乎都看出了什么。“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爸爸说到,“干嘛不吃饭啊,肚子都饿得受不了……所以再怎么赌气也不能和自己赌气啊……”爸爸的“政治课”似乎又要开始了,但是我听上去,句句都是道理。渐渐地,感觉自己似乎是在无理取闹,我开始慢慢的冷静下来。
除此之外,爸爸还经常教导我:“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经历的困难,品尝到苦的味道,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得到意外的收获。
父母之间如果不合,那么子女也必然感染着同样的气氛。父母与我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而家风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风。
家风可以助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做事,所以我们要弘扬家风,树立家风!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而家因为家风而得以世代延续、传承发展。
记得有这样一则广告,镜头中一位劳累一天的年轻母亲,在给孩子洗完脚后,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洗脚。小男孩看到后,就仿效着妈妈的样子,步履蹒跚地也端来一盆水说道,“妈妈,洗脚”。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那不太稳健的脚步,微微荡起的水花,一脸纯真微信,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每一个细节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光荣传统。
很久以来,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家风的建设,不论是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还是感人至深的岳母刺字,再到广为流传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这些优良家风教诲,无不汇聚了社会好风气、传递发展正能量。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却承载了家国天下发展的重任,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社会,沟通着过去和未来。而每个家,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都形成了各自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家风,承载着长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好的家风,照亮自己,辐射他人,不但有利于自身成长、家庭和睦,也对构建社会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关涉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我们家的家风则是诚信做人、干净做事、孝老敬亲之风。说起我们家的家风,还得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在文化知识方面教会我的不多,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如何做人,行胜于言、润物无声,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
还记得,我刚刚进幼儿园,父亲不论再忙,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也会抽出时间给我讲故事,而且讲的最多的事就是《狼来了》的故事。并且父亲告诉我,一定不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否则“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也没有人会相信你。这也许是我们家诚实守信的启蒙教育。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长大,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善良正义的种子早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说起诚实守信,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记得多年前的某一天,父亲的一位供货商,在与父亲做好货物交接之后,由于金额较大,父亲一时拿不出全款,于是,在付了一部分钱后,尾款就打了一个欠条。供货商拿着钱和欠条就匆匆离开了。怎料,供货商在与其他商家交涉过程中,不小心把欠条弄丢了。凭条还钱,天经地义,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行规。几天后,供货商打来了电话,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在电话中安慰他到,“请放心,尽管欠条丢了,但是我们做人的信用没有丢,欠你的尾款,我会一分不少的尽快还给你。”电话那边的供货商听到后,感动的直抹眼泪。
在平日工作中,父亲还有另一个标签,那就是助人为乐。作为老板,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做高人一等,在父亲眼里,他始终把自己同店员一视同仁。在他看来,人人平等,这么多年来,他不仅没有克扣过任何一个店员的工资,反而店员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相助,他总是尽自己一切所能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类似的事情,在父亲身上发生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后来,这些事成了我们家乡生意人饭桌上一段佳话。正是父亲“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理念,家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越做越好。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也是我们家的家风。说到孝顺,我的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的父母对爷爷奶奶照顾周到、无微不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亲母亲不仅对我的爷爷奶奶孝顺,还对身边的老人都很尊敬,这让所有的亲朋邻里都赞不绝口。父母还时常告诫我,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上,教会我们走路、说话,培养我们成长、成才,付出了太多艰辛。任何一个父母都值得尊敬,因此见到长辈要有礼貌,尊敬他人,孝敬长辈,爸爸妈妈的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受益终生,在和睦友爱的大家庭里,我学会了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深深地感染了我。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我选择把工会工作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参加工作后,父亲总时常叮嘱我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要珍惜岗位、爱岗敬业、清正廉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自重、自警、自省,千万不能违规操作,坚决杜绝用公权来谋私利。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在每天与人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懂得了父亲对我严格教育的良苦用心。
行胜于言,成风化人。回忆这么多年走过的点点滴滴,我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恩和敬意。正是他们,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将好的家风悄悄融入我的血液,一直对我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渐渐明白,家风给予我的不仅是处世之道,正是在诚实守信、敬业勤干、敬老尊亲的家风滋养下,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内心仍能获得安宁,汲取不竭的力量,让我的人生受益匪浅。
春去秋来,岁月更迭,但我们的家风始终不变。如今,我已为人母,我坚信,传承诚实守信、恭敬孝顺是我们家族恒久不变的初心。我也相信,这种无声的教诲一定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湾,是温馨的爱巢。我的丈夫马军前用坚实的身体为我们六口人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蓝天。
一、言传身教良好家风育春苗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眨眼间,儿子马浩腾一天天长大了,现在是一名x年级的学生了,马军前既当爹又当妈,既是丈夫又是“保姆”。他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儿子,下雨天有时儿子回不了家,他就一定会穿着雨衣出现在学校门口,任雨水在他的脸庞滑落但难掩那份笑容,为儿子带去衣物和家里做的好吃的。在家中,他提倡“讲爱”,用“爱”来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邻里讲的是“礼”,凡事礼让三分。如果他家的孩子与外面的孩子发生了口角和矛盾,可别指望家庭中的人为其“出气”和“帮忙”,因为他们首先是找自己家中孩子的问题。因为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使得儿子德才兼备村民邻里都夸马军前的儿子有教养。
二、热心公益勤勤勉勉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思想、做实事,积极为镇里争取各类项目建设,修渠铺路,架设路灯,建文化广场,丰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村干部们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现在全镇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变,群众素质显著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马军前谦虚好学,平时特别爱看书,博闻多识,邻居都特别喜欢和他聊天。而且他为人热心善良,无论谁家有困难还是矛盾纠纷,他都会尽力去帮忙解决。常家河镇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军前纷纷伸出了大拇指,说他是个好丈夫、好男人、好干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才是爱的真谛,十年光阴,从最初的守护到现在的始终不渝,青丝变白发,他用真情让这个小家安然无恙,用一双坚强的臂膀,为所爱的人撑起了一片晴空。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训也自然就必不可少。
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长辈,这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就可以发现,例如:父母给爷爷奶奶买吃的和用的,这一件小事就能让我们看出孝的表现,同时父母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孝”,这还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看到爷爷奶奶脸上灿烂的笑容,我感到心中泛起温暖,我也知道了我也应该孝敬父母。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它。
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任何成功都是在勤奋的根上长出来的果实,所以说勤是很重要的。在我家中,我爸爸就能给我做出一个好榜样:他早上很早就能起来,这已经形成习惯了,这让赖床的我也就不由自主地起来了,因为我知道我要像爸爸学习,养成一个勤奋的好习惯:在生活上早上不赖床,养一个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学习上,要肯刻苦、努力,养成一个勤奋的好习惯。
天道酬勤,我们要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俭
勤俭节约是文明社会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水资源不是用之不竭,可是有的人就有浪费现象:在洗脸用肥皂时,水龙头不关,让好多水都白白流失,这些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我们家就提倡勤俭节约,节约用水,不浪费一滴水;节约用电,不浪费一度电。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做到勤俭节约,是我家的家风。
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树立这种勤俭节约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好家风会带动好社会风气,好家风传递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只要坚持下去社会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文明程度就会进步提高。
良好的家风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道德力量。良好的家风需要大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都能能树立良好的家风意识,那么社会的不良行为就能遏制住,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种傲立于几千年的风气,才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富强、更欣荣。大家是这样,小家也亦是如此。
我家的家风简言盖之可为严、宽、劳、德。
何谓“严”:对事严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我曾经以身试法。我特别喜欢种花。有一天,奶奶带来一袋凤仙花种子。乐乎的干起活来,眼看花已经种下去了,重要的是每天的耐心了。前几天,我还每天坚持施肥浇水。但是,后几天那种勤奋好像断了,花似乎没有以前精神啦。其实这己引起奶奶的愤懑了。我虽然每天都按时,但其质量是怠慢的,不能符合“严”这一特点,无形中我不得不改变轻慢这种懒散态度。此后,“严”真是一直跟着我呀,简直是形影不离。
何谓“宽”:遇事宽容、大度。有宰相之肚量。好像每一个事例,其实这就是事实。我有倔强的性子,属于我的我以不与别人分享。六岁那年,姨弟来我家窜门,他很喜欢我的玩具车,可我不理会他,依若自得其乐。直到他哭了,姨妈把小姨弟抱走了。这一次,没有任何人指导我仅凭六岁的智商思索犯什么错了。噢,我没与别人分享,“宽”被我埋没了。哦,家风我一直遵崇的,可我并没有融会贯通。嗯,要怒力
和别人分享。
何谓“劳”:就是家务统统秃会干。为了这个,我曾经被逼过烧饭呀!女孩子一定得重烧饭,这是中国人所认可的。“劳”我可想多说了,因为这个我到现在还没会呢?
何谓“德”:道理都明白,识大体。不论你多大年纪,必须懂理。“德”就我爷爷那辈就是江湖道义之类的吧。到了我这辈又升级了,见到长辈笑呵呵,就算长辈错了也不能当面指出。我从小就学着德,如今总是笑呵呵。
就我家这四种家风,都约束着我放荡的思想,让我成了知书达理的学生。家风亦是如此国风岂不更厉害!我感谢家风,感谢你伴我成长,感谢你给我带来的教育。
你若问我,什么是家风?我会说:我的家风是一本无言的书。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浑然不觉中潜入我们的内心,滋润着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和行动准则。
我的家风首先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诚实,作风要朴素。
从我懂事起就懂得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离开家和回家后一定要先和父母打招呼。若外出一定会告知父母去向并在规定的时间回家。小的时候我总会看到家中来客时,父母热情起身相迎,递茶倒水端水果,还会准备一桌家中最好的饭菜盛情款待,我知道了与人为善,善待他人便是善待自己的道理。父母的言行示范让我懂得了尊重他人从尊重家人做起。至今,这些习惯在我的三口之家仍然延续着。
自我记事起,父母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和热情,就已经开始对我今天整个人生的成长、成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从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玛纳斯,毕生致力于玛纳斯县农业种子培育和繁育工作。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基层蹲点很少回家,我们只有在每月发工资时才能见到父亲一面。而我的母亲一人承担着家中所有的事务,工作也极其繁忙,经常是回到家中我们早已进入梦乡。那时的我们,还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拼命工作,感觉较少关心教育我们。我上初一时,妈妈住院了,在做午饭时我的左食指被切伤,在送饭的途中,骑着黑色加重28式自行车,急驶在通往医院的路上,然后,狠狠的摔倒在明晃晃的冰面上,饭菜撒了一地,看着满地狼藉的饭菜,那一刻,一股强烈的无助感奔涌而出,我在空旷的巷道中,放声大哭,那一刻,所有的委屈无助全部迸发出来,哭完,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再次带饭给妈妈送去,仿佛曾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事情虽然过去了,但那时的我一直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只是一味的工作,却总是忽视我们。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尤其是后来成为一名党员之后,才逐渐发现作为党员的父母虽然说的少,却用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身体力行教育、影响着我们,示范了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用无声的行动告诉我们心中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是什么。理解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父母给我们树立了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同时我也渐渐感受到,原来小时候父母什么事情都让我自己做主,是在给予我充分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锻炼了我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了我更加完善的人格,对我以后,不管是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的整个人生、人格的成长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在我们的家中,父母说教不多,并不是他们对子女不关心,不教育,放手不管,而是父母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健康、独立、乐观地成长起来。
我的家风再就是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劳动者。
从我记事起,就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工作之余,尽管工作很累,也在坚持学习、读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76年的秋天,我的父亲在基层工作中,腰部摔伤导致骨折,在床上的3个月,仍天天坚持看报、读书。如今,我的父亲82岁高龄,仍然每天按时收看中央新闻、海峡两岸节目,拿着放大镜看报、读书、做笔记,思维依然敏捷,记忆力依然很好,对我们谈起政治、历史、国事,依然思路清晰,兴奋开心。如今,我们都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们家族中的3个孩子也依然喜欢读书,家人之间遇到好书会互相推荐、传阅。我曾在“我喜欢这样书香弥漫的家庭”一文中写道:“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十日不读书,面目全非。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流于平庸,不会缺乏思考,更不会人云亦云。”父母的身教,让我懂得了一个人总要有点信仰和精神追求。我家的家风,早已经内化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化成我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一个家庭的家风要正,首先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灯塔,需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成为一种习惯,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随着时代变化,其核心价值没有改变,衍生出今天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的美丽和谐,需要千千万万家的努力。
树立良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
古有岳母为儿刺字名流千古,尽显岳氏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要义,彰显曾门家风;现有卢永根心存大教育,甘愿化作护花的春泥,英雄杨科璋以速度书写青春,用怀抱护住花朵。这是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这是代代相传的民族之风!
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辛穆存心。记得,在七年前的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外婆突发重病,在住院期间,爸爸妈妈放下所有的一切,就这样交替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外婆,每每看到他们疲惫不堪的身影,就让我心疼不已,这段记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这些就是孝心吗?长大后才知道,爸爸妈妈是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现在的我,在家人吃过饭后,我会主动的洗碗,在妈妈下班后,我会主动给妈妈倒杯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父母的付出,珍惜幸福的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孝”。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节俭之人,爸爸妈妈也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在我的家里穿衣服从不讲究穿大牌。爸爸妈妈总说:穿衣只要大方得体就可以。我也是节俭之人,铅笔用到握不住再换新的。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都是让我吃多少盛多少,不允许掉剩饭。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是:不浪费,不攀比。时间长了,我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完全来自于我严格的家教。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之长眠。在我家“勤”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了在生活中。奶奶用它勤劳的双手把我家的空地整成一个小菜园,让我们吃上了纯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姥姥姥爷更是勤奋之人,姥姥除了睡觉好像没有一刻是闲着的,好像她的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还有我的爸爸,他在工作上也很努力,每天早出晚归,总是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总之,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一定也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长辈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幅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我们的国家是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家训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题记“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家风的重要性,但是,何为家风呢?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问何为家风?家风即为勤俭。
黄福荣,一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某年4月14日晨在玉树结古镇地震救援现场不幸遇难。他是在玉树地震现场救援中牺牲的首个志愿者。多年来,黄福荣一直热心内地公益。某年4月8日,他到达玉树县一家孤儿院做义工。地震时,孤儿院的楼房倒塌,三个孩子和三个老师被埋。大家协力救出了三个孩子和一个老师,正在救援另外两个老师时,余震袭来,阿福不幸遇难。为何为家风?家风即为乐于助人。
南宋名将岳飞,其母岳母在他临行时,在其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勉励其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终换来“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千古佳话。他的精神一样传给了儿子岳云,父子二人惩奸除恶,保护了宋朝的江山。问何为家风?家风即为爱国。
“勤俭,乐于助人,爱国……”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华夏五千年来文明的结晶,如春雨般沐浴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愿这些美德,这些家风,成为彼此行事的准则,做人的信条,引领着伟大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进步,社会就会向前发展。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几代人传承的道德规范。我家的家风就是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我愿意传承好这一家风。
提到我接受的家风,不得不提我的爸爸。
他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爷爷奶奶从小就教导他做人一定要勤劳节俭。爸爸小时候经常参与家务劳动,农忙时更是忙得很。爸爸跟随着爷爷奶奶等长辈一起收麦子、掰棒子、刨花生、摘棉花等农活都干过。虽然很劳累,有时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但家人靠自己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开心的总是不得了。除了经常参与家庭劳动,我爸爸还非常爱惜粮食,每次我掉了饭菜在地下时,爸爸就罚我背诵?悯农?古诗。这就是我家勤劳节俭的家风,从小爸爸便让我懂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只有节俭,家庭才能兴旺。爸爸的话一直这样教导着我。
在家中爸爸不仅教导我要勤劳节约,他们还特别在我们小辈面前注重尊老爱幼。我家族人多,大大小小几十号人,比我爸爸大很多的堂姐堂哥也有,比我爸小的堂弟堂妹也有。我爸与这些堂兄妹相处融洽,很少红过脸,对堂弟堂妹更是爱护有加,这些堂弟堂妹们总喜欢闹着要我爸爸讲故事等,一有好吃的,他们一定就会分享给他们。我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也很是尊重孝顺,从不顶撞。每次见到爷爷奶奶,我爸爸妈妈总是和颜悦色,哪怕自己工作再忙甚至遇到烦心事,也从不把不开心带给爷爷奶奶。至今为止,我没有看到爸爸妈妈顶撞过一次爷爷奶奶。至于爷爷奶奶生病什么的,爸爸妈妈更是上心,虽经常很忙,但还是尽心尽力照顾。这就是我家尊老爱幼的家风,尽管我有时做得不够好,但相信有了爸爸妈妈的身教,我一定会传承好的。
爸爸经常说:“勤劳节俭,家庭才能兴旺。尊老爱幼,家庭才能和睦。”尽管幼小的我似懂非懂,但我相信这是个理。我要传承好这一家风,相信我吧!
我的父亲,是一个竹匠,爱喝茶,喜养蜂。
年轻的时候,父亲学艺三年,仍然只会编织农村一些简单实用的竹制品,手脚还很慢,常被母亲称作“破霉竹匠”。虽然父亲没有匠师的精湛技艺,却有匠人的那股执着,竹子的那个部位适合那个用途,他总是心中有数,绝不将就。春天砍的竹子是用不得的,容易被虫蛀。簸箕挑把子的部位,一定要选用粗壮肉厚的竹子。每次他都要亲自上去挑选适用的竹子,因为慢工出细活,父亲编制的竹货经常是私人上门定做的。
一条竹笕通水0年
因为是竹匠的缘故,父亲习惯用竹笕穿过屋后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引泉水进一口方塘,清沙遍底,红黑相间,活了一群鱼。这眼泉水冬暖夏凉,在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的农村,夏天能喝上一大碗冷水是最酣畅淋漓的。父亲总是把大门和后门都敞开,接冷水解暑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个由40多根竹笕衔接起引水工程,管理起需要非常勤快,要不定期的更换腐朽的竹笕,要经常巡查线路,防止有树叶掉落在竹笕里,阻断水流,或有动物路过,带翻了水路。若一两天不到,水流量就会变小,甚至断流。后,我建议在泉水口建个水池,用塑料管接水,可是父亲对这些旧的方式近乎偏执,历经岁月,竹笕流水至今未曾断过。
一句老话说了0年
父亲不善言语,总把农村夜校学的那句“勤有工,戏无益”挂在嘴边,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竹匠。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用竹制品的地方越越少,他就开始种田,养母猪,养蜜蜂,养鱼,竹匠渐渐就成了副业,成了雨天农闲、夜晚灯下的“加班”。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从三十夜忙到初一朝”,因为他大年初一都不会参加打牌这些娱乐活动。每当我闲玩的时候,父亲也会安排一些任务,小时候的我也多有埋怨。放学回家,我只能想着怎么尽快割好一篮鱼草,才有时间去和其他发小玩耍。如今,早已懂得农村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的我,有一天在翻看给儿子买的《三字经》时,才第一次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父亲有所执着,也有所爱好,他的生活自得其趣。
一把茶壶烧水0年,一个杯子喝茶0年
喝茶是父亲的一种生活态度,父亲不用自水泡茶,在他眼中那些不是“活水”,也许这也是父亲不替换竹笕接水的原因吧。好水配好茶,即便是夏天,他也会生一炉炭火,拿起那把牌旧水壶,接半壶水,等水沸腾声响,再等两三分钟响声淡去,这时候才抓一把茶叶,沏一杯浓茶。喝茶的杯子边沿已经有些碎痕,略带泛黄,杯面印着闲云孤鹤,这是父亲结婚时候,景德镇的一个亲戚送的。茶叶则是到的阴面,在“天荒地不荒”地段采制的林生野茶。喝茶时,父亲有着小农特有的一种节俭,如果拿出自己喝的茶,客人没有加水喝一泡以上,他会觉得这是对茶叶的一种不珍惜。
一本旧书读了0年
父亲读初一时,因为家里兄弟多,劳力少,就辍学回家,学了竹匠。大伯父外出当兵时带回的一本书,他圈圈点点,小心翼翼的看了0多年。有时候回家,父亲还会欣喜的告诉我,又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些养蜂经验。我想这才是书本真正的魅力,有些兴趣和读书一样,开始并不会发现他的价值,当机遇临时,才知道一切并不是命运安排。我读小学的时候,蜂蜜1元每斤都无人问津,那时候白糖已经要2元每斤。当市场经济渗透农村,婺旅游人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商品的价值已经完全反转,当村里人也开始重视,开始模仿养蜂的时候,因为没有一点的积累,没有时间的沉淀,他们似乎无从下手。
岁月不见波澜,我已到而立之年。父亲用他0年简单而又重复的生活告诉我,人这一辈子要力行勤俭节约,也要有点品质追求。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了,我却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亲见状,忙问我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诉父亲冰箱里只剩下一根了。父亲听后让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热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忙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别人呢?”见到父亲这样,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当时的我哪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才渐渐懂得,不得不说,因为父亲的训斥,使我做事时想着他人,这种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儿,都会忘记父母规定回家的时间,玩得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着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单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个人耐不住寂寞,便约同学出去玩,而我却没有告诉父母,心里本想着与同学玩一会儿就回家,可是我们在一起玩的高兴就忘记了时间,天渐渐的黑了,我们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催她回去,我们才各回各家。我刚到家楼下,就撞见父母,他们问我去哪了,我说玩去了。母亲用严厉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不是已经和你讲过了吗?出去玩也要有时间观念,要按时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诉父母,你这样让我们有多着急呀!”说的我低下了头,很是惭愧,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与父母打招呼”也成为了我家的家规。
“孝”也是我家的家风,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家庭里生活。校有校风,家,当然也有家风啦。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我们家的家风则是:吃苦耐劳,做事认真,对人友好。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吃苦耐劳,做事认真,对人友好的人。他的口才也很好,嘴里总能蹦出一些大道理来,犹如一碗碗“心灵鸡汤”,让我在学习中懂得了许多。当我考试不理想时,爸爸都能针对我不足的地方,对我进行指点。
小时候,我总会觉得爸爸真啰嗦,这些话讲了一次又一次,有什么好讲的。现在的我,慢慢的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知道了爸爸是为我好,他告诉了我怎样做题,怎样学习,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足这些话在我的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想问:“你爸爸说得那么有道理,给了你那么大的帮助,以前肯定学习很好吧!”我以前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爸爸说:“我才读到初中,就去帮你爷爷干活了,我现在可以教你怎样学习,都是把以前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他还不忘打趣说:“要是你爸爸当年好好学习,早就上清华北大了!我听了后,笑了笑,爸爸也是。
爸爸是一个对人友好的人。爸爸的性格很好,笑容几乎都挂在脸上,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爸爸的朋友很多,他也很善于交朋友,也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来熟”吧!同样,他还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爸爸的工作不是特别地悠闲轻松。每天7点左右出去,晚上大概6点左右回来,爸爸从来没有说过累。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眼角也有了一丝皱纹。我知道,爸爸这样都是为了我和弟弟。而我也应该在学习上多下功夫。
在学习中,我吃苦耐劳,不轻易放弃,认真学习。在生活中,我爱笑,性格开朗,也很爱交朋友。参加一些比赛是,例如科学小论文,我也会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样一个良好的家风塑造了一个这样的我。我从爸爸妈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良好的品质,不断汲取他人的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家风会让我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这样的家风会随时伴随着我,伴随着我成长,伴随着我的一生!
勿要以强凌弱,要尊老爱幼。
勿要穷奢极侈,要勤俭节约。
勿要好逸恶劳,要亲力亲为。
勿要心有旁骛,要勤奋好学。
勿要出尔反尔,要言而有信。
老话有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即是家训,就是祖辈用以训诫子孙立身治家,为学进取之言。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本无字的典籍;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它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育着我的心灵。
我家也有家训。我家的家训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样,要我引用孔子的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是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知与?在我家尊老爱幼就是做人的根本。
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们去给爷爷拜年。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话题议论到了我的身上。爸爸老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最后我忍无可忍和他吵了起来,一时口不择言骂了我爷爷的名字,顿时全家人沸腾了起来。
大爸爸严肃地说:“爷爷的名字是你可以叫的吗?”
“小孩子真没规矩。”大妈妈也不屑地说道。
爷爷好像没事人似的,笑着说:“名字不就是用来叫的吗?没啥大惊小怪的。”
爸爸二话不说,挥手就是一巴掌。
奶奶则心疼地说:“父慈才子孝,你动手打人也不对。”
这时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平时教你那么多的做人道理,你这么连做人的根本也忘了呢?那你将来还会有啥成就呢?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按规矩该怎么做。”
听了妈妈的话后,我走到爷爷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个躬,说:“爷爷我错了,我不该骂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我愿背《弟子规》以示惩诫。”
爷爷摸了摸我的头,开心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这件事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时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家训是尺,丈量着我的心灵;家训是圃,蕴育着我的思想;家训是雨,滋润着我健康长大。
我生活在农村的新时代,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风祖训,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对我唠叨:做人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之类的话。唠叨长了,我也就只当耳旁风,现在想想这几句话大概应该是我们的家风祖训吧!
我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从我上学前班的时候,爸爸就叮嘱我上课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不要和同学打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不许撒谎,做诚实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记爸爸的话,在学校谨遵老师的教诲,团结同学,认真学习,从不和同学闹矛盾,每当同学有困难如没有笔写字、没有笔擦等,我都会主动帮忙;当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时候,我总是笑笑说:“那就那么办吧!如果不行,再采取别的办法。”就这样,班级同学都很愿意和我交流问题。到头来,常常还是我的办法好,同学们都说我是“乐于助人的小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笔擦丢了,我就帮他找,正在这时,一名同学说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里,是呀,我的笔擦和他的一模一样,可是我的是爷爷早上新给我买的,不是他的,后来老师经过仔细调查,真相大白了。老师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听,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并鼓励我今后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诚实的孩子。
记着有一次,爷爷来学校接我,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张开双臂奔向爷爷,此时爷爷手中正好拿着几个被人乱扔的塑料瓶,于是,我疑惑不解的问:“爷爷,捡塑料瓶有什么用?”爷爷不慌不忙地回答“卖钱,给你买雪糕呀!”我当时就愣住了,爷爷看到我此时的情境,就笑眯眯地对我说:“勤俭节约,才能有吃有穿吗。”我和你奶奶就是这样勤劳节俭才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当我乱扔纸张、还有半截铅笔时,爸爸也总是这么说我:“不要浪费,要勤俭节约。”从此以后,我就慢慢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到尊老爱幼,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去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特别想吃一根雪糕解解凉,正在这时,从南边的胡同口走过一位饱经风霜奔波劳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爷爷来接他的“心肝”放学回家,他看到别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买雪糕,他也从兜里掏出一张旧的一元钱,也买了一颗递给了我,当我接过雪糕送到他的嘴边,爷爷轻轻地舔了一下说:“你快吃吧!回家好写作业。”我的这一举动被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情不自禁地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现在的孩子能有几个这样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美德给丢了,您老人家为有这样的孙子多自豪呀!”听了别人的夸奖,我高兴极了,爷爷也笑了。从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我在吃,现在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紧着她吃。我的行为不仅受到家人的夸奖,也受到老师同学及亲朋好友的赞许。
好的家风,能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能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印证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让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更强大。作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用来衡量自家人的道德水准,如同毛巾一样普通,又像水一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家风有很多种,比如不怕吃苦、勤劳、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爱时间、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家风的一种表现方式。
俗话说:小小的树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阳光的照射下,春风地抚摸下,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那么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成为人中龙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并且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庭的教育,而家风家训更为重要。
记得在小时候,我在做作业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就想着一定是小伙伴们在外面玩游戏,于是我的心一点都静不下来,就想着要快点写完作业,和同学们去玩,我越想越激动,索性就不想写了。
这时,爷爷走了过来,他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桃子啊,写作业呢,就要认真写,玩的时候就不要有什么顾虑,放开的玩,现在你既然在写作业,就不应该管别人在干什么,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要心静。以后长大了也是一样,不管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要认真工作,仔细思考,要懂事,要礼貌待人……
妈妈告诉我,要学会自理,不要老是依靠长辈,他们虽然是我的避风港,但不会永远的陪在我身边,以后还是要靠我自己才能生活下去。和以前相比,我们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你妈妈我七岁就会帮你外婆干活,你爸爸更加,你奶奶爷爷白天出去干活,就留你爸爸和你姑姑在家,留几个饼什么的就走了,旁晚才回来,你姑姑还小,所以干活什么的就是你爸爸一个人做。
所以要靠自己,要会自理。
奶奶对我说,做人要勤劳善良。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你付出了汗水,才可能会有所收获,如果你不付出汗水是不可能有收获的。奶奶也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
所以说,好的家风就像一所好的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的教诲,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的关系。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助我们学会做人,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规范,是家庭风范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理论的体现。如果想要一个美好的家庭,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留给每一个成员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之思,良好家风的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新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尽事,诚信待人,友善待人……这些,都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家人,让子女终生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家也有家训——本分做人,诚实守信。
良好的家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风。古代就有好多诚实的人,孔子就是其中一个。孔子早在20xx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守信,正如它说过的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就是讲曾子是一个讲诚信的人。故事主要讲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要跟着去,妻子不答应便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子从市集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捉猪来杀,连忙上前阻止道:“我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妻子听了,便让曾子作文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诺失信不杀猪,那么家里的猪保住了,却在一个纯洁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我们不能欺骗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讲信用的品质。
这些故事我看过许许多多,爸爸妈妈也常常告诉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老师播放了听力题的录音,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听,认认真真的答卷,教室里一片沙沙的写字声与电脑发出的声音。很快,听力播完了,该开始笔试题了,因为我的疏忽与不认真,一道题我没听清,碰巧我同桌听清了,她也看出了我的忧虑,她碰碰我的桌子,意思是说想告诉我答案。我当然也想得到这道题的分数,但我一想,不能抄袭,所以我摇了摇头,说我不需要,我又低下头开始做笔试的题目。在此过程,她来问过我单词的意思,但我还是摇摇头,不告诉她。做好后,我走上了讲台,把试卷交给了老师。那次我有幸把那题蒙对了,而我同桌却错了,这让我很高兴,因为我赢得了那道题的分数,且没有作弊,整张试卷的分数是真实的。通过这次考试,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自欺欺人。
是啊!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风气好,社会风气才会好,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和谐,才能实现全世界的和谐,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稷安。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学到好家训,树立好家风,用自己那微薄的力量带动大家,让所有微薄的力量结合在一起,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谐、更灿烂。
读毕淑敏的《家问》,有这样一句话令我感受颇深: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长久以来,我在这个小小的蛹壳中被呵护着长大。但同样的,我也被这个温暖的蛹壳框定了形状。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对我的管教,更多的体现在生活的琐事上:“不许臭美!”“要有上进心!”“头发不要太长,要露出额头、扎成马尾!”
但最为严格的一条,便是“不许贪小便宜”。甚至直到25岁,我交男友时,也仍在被父亲淳淳叮嘱不要接受对方的礼物,“需要什么自己去买”,生怕我受不住一件衣服、几顿饭的诱惑,就忘了“大是大非”。
其实家风,也就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严厉训诫,使得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是因为父亲的身体躬行,让我时刻牢记在心。
记得刚考上大学那一年,一位与父亲有业务往来的阿姨,特意送来一款当年最新款的三星手机,说是祝贺我顺利通过高考大关。父亲当面拒绝了,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我更是不会伸手讨要的。为了不让那位阿姨尴尬,父亲解释,他已经为我看中了一款更适合学生的手机,并买下了了。过后,父亲确实也兑现了承诺,给我买了一款比较平价的手机。面对父亲的这些做法,我心里并未有过一丝不快。因为在他的教育下,我并不那么看重物质上的奢华,也一直都懂得他就是这样的人,也感恩于他是这样一个以身作则的父亲。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更加感受到,家风在岁月的沉淀中,俞显醇厚,愈加香甜。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发现“不贪小便宜”这一训诫虽然微小,却具有指导自己用踏实的劳动换取人生价值的巨大力量。若常常盼着天上掉下块馅饼,谁知道会不会是块铁饼?用现在时髦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着实话糙理不糙。
家是我成长的蛹壳,家风何尝不是淬炼我、保护我的一种精神传承?正因为良好的家风引领了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才能在迈出象牙塔的人生中立得正、行得稳。相信在我有了孩子之后,我也会将这份宝贵的财富,传递给他(她),让我自己的小家庭,也常常“飘香万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雅称。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文化融入每个华夏儿女的血液,铸成了我们的民族的品格。
家庭是祖国的细胞,正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品格一样,千千万万个组成国的小家,也有自己的家风。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二刺字“精忠报国”名流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就是曾门的家风。好的家训、家风,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必然会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传承好家风,可以弘扬廉洁正能量。在我们党的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行清正家风的楷模,他们严于律己,以优良的家风带动社会风气。焦裕禄的大儿子曾借父亲的名义看戏逃票,焦裕禄知晓此事后,对大儿子进行了严格的教育,还以此为契机制定了“领导干部十不准”。后来,焦裕禄的那句“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成了儿女们一生的信条。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临终前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门分配给他的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正是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潜移默化中集成优良品格,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党风廉政的建设。
传承好家风,离不开“孝”道。还记得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效仿着也端了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正的笑脸,和那声稚嫩的“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广告里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一位贤惠;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影响,年级小小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家风的传承。
传承好家风,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家风虽然是无形的、潜在的,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承至8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市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导致残疾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人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在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家家户户都有好的家风,传承美德,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