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教学目的: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口算
师:同学们准备好上课了吗?那现在我们放好笔和书,端正坐好,上课。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口算非常快。
0.9×6 7×0.08 1.87×0 0.24×2
1.6×5 4×0.25 60×0.5 7.8×1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 ×1.2)
(1)引导学生审题后指名列式:0.8 ×1.2
(2)请学生估一估0.8 ×1.2的积。 (约等于1)
(3)提出问题:0.8 ×1.2的积到底是多少呢?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 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 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方法二: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 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 (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画线并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0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总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第2页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0.8 ×1.2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课本第86—87页例1、“试一试”以及相应的练习。【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小数乘小数的算式,加深对小数乘法含义的理解。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材呈现了“小明”家房间的平面图以及阳台的平面图,并标出了相应的数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列出相应的小数乘小数的算式。在练习中,让学生利用每米布料的售价58.5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5.2米布料的价钱。通过这些安排,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逐步丰富对小数乘法含义的理解成为可能。2、提示探索计算方法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分别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在让学生初步估计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可以把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计算,再通过适当的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根据因数里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方法,从而得到计算结果。教材尽可能地呈现学生在探究中具有个性特点的多样算法,意图是引到学生开展思考、交流、比较、选择等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既能保证学生探索活动的有效性,又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计算策略。3、将小数乘法的学习融入解决问题之中。本单元是在解决小明房间与阳台面积的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法的知识。教材突出了小数乘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非常哟益。【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也许仪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小数乘法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 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内容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题1呈现的是“小明”房间连同阳台的平面图。教材在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出乘法算式后,要求先估计,再计算。这里的估计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让学生初步估计乘积后,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启发学生理解: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10,得到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再乘10,即乘100。由此,得到原来的乘,应该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后面的“试一试”让学生继续利用例题的情境,求平面图中的阳台面积。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继续呈现了计算的思考过程,但把其中的关键步骤留给学生填空,并在填空的基础上完成计算,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练一练”第1题针对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直接在乘积中点上小数点。第2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巩固刚刚学习的计算方法。小数乘小数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现有: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题(3.6×2.8)时,学生能流利的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100倍;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3、计算上的失误: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8×1.15的竖式下直接写出3.22,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面对学生容易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设计思路】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时代要求,如何从生活出发把计算课上出新意,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呢?本篇教学设计作了一些大胆构想,主要有以下特色:1、以生活为依托,创设情境小明搬了新家,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计算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15 3.6 2.7 阳 2 2.8 台 卧室 厨房 客厅 3.21 3 书房 4 3 (单位:米)在设计中选择小明家建筑平面图这一情境,引发思考:“阳台、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引出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教学,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2、注重开展自主学习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条件,提供充分探索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自己。首先进行估算,激发学生验证估算结果正确与否的需要,引出小数乘小数的笔算。猜想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进而在小组内验证猜想,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把估算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来教学,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重要价值,还会让学生感受到估算是活生生的,就在自己的身边。“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教法、学法的应用】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明家房间分布图的介绍,使学生之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例题1时,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图中的数据能求出哪些问题。提出求房间面积的问题后,可以先指名列出算式,并要求说说列式的依据。让学生估计“3.6×2.8”的乘积时,适当指导估计的方法:根据整数部分的乘积估出结果一定比6大;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成较为接近的整数,估出结果一定比12小;也可以根据一个因数比3大,另一个因数比3小,估出结果在9左右。探索“3.6×2.8”的笔算方法时,可先告诉学生:要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后,乘得的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板书使学生认识到:3.6看成36是把3.6乘10,2.8看成28是把2.8乘10,两个因数分别乘10,乘得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呢?启发学生把整数相乘的积除以10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最后,让学生比较笔算和估计的结果,使学生确认按上面的方法算出的积是合理的。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计算方法,将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3、运用转化思想,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小数乘法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变化转化成整数乘法来研究,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学习。教学例题和“试一试”后,引导学生比较:例题中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试一试”中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从而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并由此进一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思路。组织小组交流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发言与倾听的习惯,学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学生完成“练一练”时,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每道练习题的积里点上小数点,再说说两道题的因数各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以巩固对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关系的理解。同时,要提醒学生:积的末尾有0时,要在点上积的小数点后才能化简。练习十五的第2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每道竖式的计算过程,分析错误原因,然后让学生自己订正。第3题估计得数时,可以把“58.5元”看作“60元”,把“5.2米”看作“5米”,估计得数是“300元”。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情境图
小明搬了新家,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这是他家部分房间的平面图。
1.153.6 2.7
阳 2
2.8 台 卧室 厨房
客 厅 3.21
3 书房
4
3 (单位 :米)
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
你能列出算式吗?
还有不同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板书: 33= 2.72= 2.83.6=
3.244= 1.152.8=
2、比较:
师:比较这三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第一组算式是整数乘整数,第二组算式是小数乘整数,而第三组算式是小数乘小数)
师:你能计算哪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 我能求出书房的面积: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 33=9平方米 书房的面积是9平方米。
我能求出厨房的面积:2.72=5.4平方米。我是这样算的: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272=54,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1位,点上小数点。
我能求出客厅的面积:3.214=12.84平方米。我也是 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3.21中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
师:刚才大家很快算出了书房、厨房和客厅的面积,那么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有多大呢?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乘小数》
二、初窥端倪
(一)估计
1、估一估
(1)、师:我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把估计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
师: 你的同桌是怎样估算的? 你的方法呢?
(3)、全班交流:
方法一:我的同桌是这样估算的(我是这样估算的 ): 把3.6和2.8分别看成跟它
方法二:我的同桌是这样估算的(我是这样估算的):把3.6和2.8分别看成跟他们最接近的较小的整数3和2,23=6,把两个数都看小了,所以面积大于6平方米。
方法三:我的同桌是这样估算的(我是这样估算的): 把3.6和2.8分别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3和3,33=9,把3.6看小,2.8看大,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方法四:我的同桌是这样估算的(我是这样估算的):把3.6看成4,把2.8看成2,24=8,把3.6看大,把2.8看小,所以面积在8平方米左右。
2、确定积的范围
师: 现在,你能说一说3.62.8的积的范围吗?
(二)猜想
1、质疑:
那3.62.8的积到底是多少?这需要我们去计算。
2、猜想: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3.62.8可能会怎样算?
学生猜: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板书:猜想 并画箭头指向整数乘整数)
师: 它们的积里可能会有几位小数?
学生猜:(积里可能会有一位小数;积里可能会有两位小数 )
(三)实验
1、尝试计算
师: 请同学们动手用按你们自己猜想的方法尝试计算。
2、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3.6 3.6
2.82.8
2 8 82 8 8
7 2 7 2
10.0 8 1 0 0.8
(四)验证
师:这仅仅是我们用猜想的方法算出来的结果,正确与否还需要我们来验证。
你们有办法验证吗?请小组验证并交流验证方法。
《小数乘小数》教学实录1、 学生验证。
2、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验证方法:
方法一:我是用刚才估算的结果来验证的:小明房间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所以,10.08这个结果比较合理。
方法二:我们组是用计算器验证的。3.62.8 =10.08(平方米),没错
方法三:我们组是把3.6米和2.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008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有没有和他们组的方法一样的?如果这样做,一定要注意什么?)
方法四:我们组是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验证的:把3.6看成36,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也就是把3.6扩大了10倍,把2.8看成28,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了一位,把2.8扩大了10倍,算出3628=1008,1008比原来的积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除以100,小数点应向左移动2位,所以3.62.8 =10.08(平方米)。
(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推理过程)
三、再探明理
1、 提出问题:
师: 刚才,我们通过猜想 ---验证的方法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那是不是也能算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学生独立计算
2、 交流推理过程:
(挑选一些学生的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1 1 5
2 8
9 2 0
2 3 0
3 2 2 0
1.1 5
2.8
9 2 0
2 3 0
(学生自行解释计算过程)
3.220可以化简吗?根据是什么?
3、师:你是怎样检验的?
四、归纳方法
过渡语: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善于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好样的。接下来,徐老师还要看看同学们是否善于发现和总结)
1、比较明晰: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并把它们重重地读出来。
学生汇报。
师:能运用你们的发现来画龙点睛吗?
2、画龙点睛 (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8.7 7 2.9 16. 5
0.9 0. 0 40. 6
7 8 3 2 9 1 6 9 9 0
3、概括方法:
师: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你的同伴是怎样说的?你呢?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跟我们刚才的猜测是吻合的,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五、运用
1、牛刀小试
根据14823=340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2.3= 1.482.3= 0.14823=
2、明辨是非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5 1
3.54.5
1 2 5 8 2 0
7 5 6 5 6
8 7.5 7.3 8 0
3、 我是小判官。
(1)3.25*8=4 () 意图:估算
2、生活小主人
(1)星期天,小伙伴们要去小明家去参观他的新房间,小明去超市买一些食品来招待他的好朋友们。
商品名称
苹果
饼 干
香蕉
单价
4.5元/千克
10.4元/千克
3.46元/千克
数量
1.8千克
2.5千克
1.2千克
一、教学目标:
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9 ×(935-875÷ 25)[51÷(120-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3:4.38 ÷ (36.94 + 34.3×0.2)
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4.38 ÷ (36.94 + 34.3×0.2)
= 4.38 ÷(36.94 + 6.86)
= 4.38 ÷ 43.8
= 0.1
例4 : [(5.84 - 3.9 ) ÷0.4 + 0.15] ×0.92
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
= [1.94 ÷0.4 + 0.15] ×0.92
= [4.85 + 0.15] ×0.92
= 5 ×0.92
= 4.6
d、巩固练习:
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
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业:
p - 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练习十一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基础是四年级因数的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和五年级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赵老师以这两点为突破口,可以看出她是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的。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在不断产生疑问中,自然而又流畅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1、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生活即教育”,数学的知识只有来源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积极的主动的。通过校园生活换玻璃,从小数乘整数引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从学生个体的内心产生急于需要弄明白怎样计算的冲动,而自然过度到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
2、尝试计算、自主探索,主动获得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原有的学习经验独立尝试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重点放在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的理解上,做到了不仅让学生学会怎么计算,更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计算。在这一环节中,有个人独立自学尝试,有同桌交流相互探讨,有大组合作动手实践。学生的思维在这段教学中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3、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体现教师的情绪,而教师的情绪更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对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很容易看到,老师的课学生的情绪是饱满的,上课是积极的,学生的回答发言既探究活动是活跃的,这和老师的语言调动是分不开的。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工具
白板课件
一、引入尝试
1、出示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要刷油漆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油漆吗?怎么列式?
2、尝试计算
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
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课后小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习题
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设计说明
1、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生活即教育”,数学知识只有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积极的、主动的。本节教学设计从给学校的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初步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小数乘法来解决,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尝试计算、自主探索,主动获得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本节教学设计联系原有的学习经验,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独立尝试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重点放在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的理解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么计算,更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3、运用计算法则,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然又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与算理的基础上,应用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与巩固,并不断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巩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我们的。校园多美呀!有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课件出示教材5页例3)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从给学校的宣传栏刷油漆的场面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理解题意。
师:要想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宣传栏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预设 生:因为宣传栏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
(2)尝试列式。
师:怎么列式呢?(2.4x0.8)
(3)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因数都是小数)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
(4)合作探究。
师: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应该怎么计算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可以利用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将“m”改写成“dm”。
2、4m=24dm 0.8m=8dm
用竖式计算:
将积的单位“dm2”改写成“m2”:192dm2=1.92m2。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初步学会通过验算检查小数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3.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验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9.66=
8.47=
300.3=
1.54=
0.180.3=
12-0.9=
369=
84+7.8=
8.5100=
0.042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人步行每小时4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4倍。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主题图引入。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小结】在倍比关系中,倍数也可以是小数。
2.学习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独立尝试验算。
(2)汇报交流,典型方法板书。
【小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6页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第7题。
3. 课本第8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提高练习】
5. 课本第9页第10题。
6. 课本第9页第11题。
7. 课本第9页第12题。
8. 课本第9页第13题。
【拓展练习】
9. 课本第9页第14题。
(四)全课总结
在乘法中,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不计算,判断下面各算式中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9.80.7( )
4.90.18( )
900.05( )
0.320.85( )
2.一个皮球的价钱是2元,一个小足球的价钱是皮球的9.6倍。一个小足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
6 + 4.4 = 0.01×80 = 7.4-0.9 = 6.3÷0.63 =
2.3×5 = 0.4×0.5 = 0.2÷0.04 = 5÷0.02=
18.6-6 = 5.4 + 6 = 9-1.35= 0.3×0.05 =
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
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b、比较训练:
8-0.8 ÷5 + 0.24 ×9
8-(0.8 ÷5 + 0.24) ×9
[8-(0.8 ÷5 + 0.24)] ×9
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2、括号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数:
7.2 + x = 15.4 x-0.8 = 3.6
1、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2、说一说每题求x的依据什么?
d、应用题:
p - 53第五题:
1、说一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两人相互讨论。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 42 ÷1.5表示什么?42 + 42 ÷1.5表示什么?
e、布置作业:
p - 53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同学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