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要要多掌握一些牙齿日常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爱牙、护牙,才能长期“享用”它们。那么,牙齿保护有哪些小常识呢?
近日,澳大利亚人类口腔健康研究中心的一项针对该国青少年牙齿健康的研究表明,自来水相对于瓶装矿泉水和桶装纯净水等来说,在促进青少年牙齿正常发育和对牙部整体保护等方面起到的正面作用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饮用水。
针对这一发现,相关的青少年牙科医学专家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自来水与瓶装矿泉水和桶装纯净水等存储类饮用水在氟化物含量上的巨大差别,而氟 化物正能起到帮助绝大多数青少年坚固并修复他们牙齿牙釉质的作用。
与此同时,参与项目研究的工作人员也发现,坚持使用加有氟化物的牙膏刷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牙齿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效果并没有坚持长期饮用自来水明显。
然而,相关人士也特别提出,由于该项研究是在澳大利亚进行并完成的,而该国自来水的洁净程度完全符合当地饮用水的强制标准,因此当地民众可以直接饮用从水管中接出的自来水。对于在直接饮用自来水有顾虑的地方,还是饮用白开水最为保险。总而言之,仍处于生长发育期间的青少年应尽量避免单纯地饮用存储类饮用水。
1、每天必做的保养功课,有效刷牙。
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
牙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的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刷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电动牙刷也是不错的选择,其高速旋转产生的轻微振动,不仅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也有按摩效果。
牙膏:为了预防蛀牙,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防蛀牙膏,配方中含有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齿表面的游离氟成分,牙齿发生裂纹的地方特别容易吸收游离氟,因此游离氟能起到定向修复的作用,有效修补破损的牙釉质,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
3、多吃“爱牙食品”。
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4、洗牙不能少。
利用超声洁治等手段及时清洗口腔内的牙菌斑、牙结石就是人们所说的“洗牙”,它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因为牙齿在彻底清刷后的数小时内即可有新的菌株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方法不够正确,牙齿表面就会有大量菌斑积聚,特别是牙刷刷不到的部位,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如果牙齿表面有牙菌斑、牙结石,而又没能及时消除,就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疾病。
时尚理由:电视广告不断地宣称:拥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更能使人在社交场合充满自信。吃完工作餐,当别人忙着打“拖拉机”或者结伴逛街的时候,你从容不迫地拿出牙刷来。够时尚、够另类!
颠覆理由: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因此,口腔学专家提醒,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1、牙齿少于25颗中风危险增加
美国最新的研究表明,牙齿越少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越高。据研究人员对4万多名男性医务人员进行的为期长达12年的健康跟踪调查显示,和有25到32颗牙的。人相比,有17到24颗牙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要增加50%,而只有1到16颗牙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高达74%。
科学家们在排除了其他容易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像年龄状况、吸烟、糖尿病、收入低等之后,结果仍然显示缺牙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牙病可能引发心脏病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联可能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种是由于形成缺牙的原因是久拖不治的牙周炎可以使细菌得以袭击人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出现中风。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牙齿稀少后,人的咀嚼能力受到影响,吃蔬菜、水果的机会大大减少,而这种减少会直接引起中风危险的增加。
人类的杀手之一心脏病也和牙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人认为,牙病是小病,但事实上,牙病可能成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3、爱护牙齿需要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经常存在于牙龈病灶处的幽门螺杆菌等会引起持续性的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发炎,而从血管壁的炎症部位脱落下来的组织聚集成块,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出现冠心病。对牙齿损坏最大的坏习惯包括:经常咬过硬的食物、刷牙用力过大、只用一侧咀嚼、把牙齿当工具、紧咬牙齿、剔牙等等。常咬过硬的食物、紧咬牙齿和把牙齿当工具会使牙齿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磨耗、牙隐裂。牙齿本身有一些发育沟、融合线,总咬过硬的食物牙齿会从这些薄弱的地方裂开,导致牙齿折裂。
有的人使牙刷很用力,牙刷在两到三个月就会出现刷毛弯曲的现象,这种坏习惯容易使牙齿出现过敏、牙龈退缩、牙髓暴露。而剔牙形成习惯后,柔软的牙龈只能退缩,使牙颈和牙根暴露,牙齿感觉敏感,让龋齿和牙周炎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4、牙膏也要经常换
人们可以尝试着改变早晚刷牙的习惯,而采用现在一些牙医建议的“三三制”刷牙方式,即在每天吃完三餐后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要足够(3分钟)。
顺着牙齿的生长方向上下刷,而不是用力横着来回拉,免得损伤牙龈,减少把食物残渣刷进牙缝的机会。刷牙要在吃过饭的3分钟内进行,避免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防止龋齿。其他时间用清水、盐水或漱口水清理口腔。牙刷的头要小、刷毛要软、刷牙力度要轻,不能把牙齿当成地板用力擦。
牙膏也要经常更换,免得喜欢使用药物牙膏的人长期使用其中一种,口腔中的菌群失去平衡,更容易引发龋病。
如果你爱吃葡萄干,却又担心吃坏了牙齿,那么现在可以放心了,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牙科中心ChristineWu教授认为吃葡萄干不仅不会吃坏牙齿,而且还有健齿杀菌的作用。
Wu教授是在本周二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大会上公布的实验结果。实验室的植物化学分析显示,葡萄干中的某些化合物能抑制两种主要的口腔细菌的生长,而这两种细菌就是导致蛀牙和牙周炎的罪魁祸首。在每毫升200到1000个细菌浓度的环境下,这种化合物的防治作用最为有效
不久前,全国85个城市、1078家医院的1万多名牙医,联合向公众推荐了一套简便有效的护齿方法。
1、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菌斑是产生龋齿的主要原因,它含有大量的细菌,与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酸。久而久之,牙釉质被酸破坏,形成小的龋斑,进而形成牙洞,即龋齿。而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帮助牙齿利用唾液中的矿物质,修补被菌斑酸侵蚀的'牙齿。刷牙时,要清洁每个牙面,甚至唇面、舌面、咬合面。注意:应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因为牙刷容易滋养细菌引发感冒。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医建议你至少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
3、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应尽量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特别是晚上睡觉前,如果你爱好在餐间吃零食,建议选择松脆的蔬菜(如胡萝卜、芹菜)、普通的爆米花、不含糖饼干、低脂点心、不加糖的酸奶等。果汁或果汁饮料因为带有糖或酸性,也会引起龋齿和牙齿过敏。
牙齿虽小,但如果不好好保护,不仅不能使你享受到美味食品,而且还影响你的美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爱护牙齿,做到每天起床后与睡觉前刷牙。如牙齿不够白洁,可用干净的纱布蘸上苏打粉擦牙齿。发现牙齿上有黑黄色积污,可用牙签缠些药棉,蘸些滑石粉,在牙齿上抹擦;千万不要用刀片或砂纸之类刮擦。另外,在吃完糖果、蜜饯等糖类含酸性食物后,应尽快刷牙漱口。总之,为了保护好牙齿,就要时刻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