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推荐3篇)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精选3篇)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我们坐着叔叔的小轿车回老家祭祖。

一路上,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公路两旁,往常常见的清明花,如今已是寥寥无几。我们先来到了镇上,在镇上,我们买了:馒头、猪肉、纸钱、蜡烛、香、黄纸……之后我们又乘汽车沿着乡间公路到达了老家。

到了老家后,我们顾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来到祖坟前,爷爷把准备好的馒头和猪肉都贴上了红纸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后我们把许多的纸钱放在后面,用火点燃,让祖先也用得上钱。我们又把香点燃,磕头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学习和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风顺,全家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祭拜完以后,爷爷再把蜡烛插在两旁,把两张黄纸用石头压在墓碑之上。再把猪肉和馒头拿走,进行下一个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于年代太久远,上面长满了花草,无奈,爷爷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机点燃花草。火助风威,风借火势。火浪卷着黑烟扶摇直上,下面则是纸钱飞舞。在这种情况下祭拜,别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寒食野望吟》: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祭拜完后,爷爷他们灭了火,提着篮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后,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遗像前,爷爷把剩余的纸钱等祭拜用品都烧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饭后,我们就乘车回去了。

清明节祭祖给我留下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忧伤。因此,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难忘,也无法忘怀。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说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后,气温回暖,是耕种的好时节,俗语有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也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国家的法定假日,并且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足见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肯定、重视和传承。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讲究品德教育和个人修养。文明礼仪之风浓郁而淳朴,古代文明美德的佳话也比比皆是: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六尺巷….都告诉我们关于诚实、谦让、孝顺的传统文明美德。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礼仪和文化凝聚成了以爱国为中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尊重他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为新一代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将这种文明礼仪传承下去,实践下去。文明礼仪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学习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我们不尽要学会做人,也要学会做文明人。

中国有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传承,甚至很多都已经化为乌有,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好好的保护现有的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传承至今的祭祖扫墓活动,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全体师生给烈士扫墓,这正是体现了我们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但是清明节并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它是一个庄严、肃穆、感恩、怀古的.节日。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扫墓,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承感恩中华民族的精神。于是我们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每一位帮助我们,爱我们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就是孝顺父母,听从父母的管教,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父母健康。感恩老师就是尊敬师长,听从师长的教育。我们要大力地提倡、参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为有着独特的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行列,健康的文明礼仪,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努力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关怀他人,在校团结友爱、创新进取,以实际行动把中华传统文化和感恩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守护共同精神家园》。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这对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手中除夕的爆竹带来了新年的期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中秋的明月下,将思念织成锦帛。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昨天我们刚刚过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不知你对端午节的了解有多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夏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可见,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节日,而更是一种文化。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很多的传统节日已经被新生代忽略了。同学们对西方的节日过分偏爱:平安夜摇曳的烛光,黯淡了除夕夜盛放的烟火;情人节浪漫的气息,吞没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的哀伤。现在,还有谁记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寒食节?又有谁留心“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的少女节?正当“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提高时,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悄然退回幕后,这种局面,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忧虑。前些年韩国人要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我们骂他们不要脸,骂能掩饰得了我们的尴尬、难堪吗?感叹是没有意义的,我想从我们做起,从我们青少年做起,共同来传承传统文化才是实在的。因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还是一种尊严。我们不能看着传统文化一点点消亡。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父母亲和祖辈们;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我们过着洋节日的时候,不要忘记和亲人们一起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