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该片透过讲述冯志远同志支援西部基层教育事业43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敬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一部加强师德教育的优秀教材。本文是细心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5篇冯志远观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2月11日上午,学校**我们去艺都电影院观看电影——《冯志远》。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58年,年仅28岁的冯志远来到了宁夏腾格里的'中宁县鸣沙中学教书。后来,他又被分配到了较远的关帝中学。有一天,他在上语文课时突然间失明了,但他的心,仍旧被学生牵着。冯志远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精神坚持教书育人,直到70岁
那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得不离开已经教了40多年的讲台,住进了医院。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冯志远的敬业精神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冯志远把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献给了西部的孩子们。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他爱教育事业,他更爱自己的学生,他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默默地为学生耕耘着……
想想我们身边的老师,不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例如我们的班**——林老师。她为了学生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她为了学生想方设法,操碎了心;她为了学生**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后进生开小灶……一节语文课上,林老师声道发炎讲不出声来,可她用粉笔写,用手势教,用可亲的微笑示意,她上得那么自如,那么投入,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们的教室出奇的安静,因为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充满了对老师的爱。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赞颂吗?
老师,谢谢您,您把青春奉献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将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骄傲。
师者,冯志远
当张嘉译演绎的冯志远在独居的房子里,抚摸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对他事迹的报道,手指摸索着将自制沙漏缓缓挪到自己耳边的时候,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在宁夏的四十二年。四十二年西部风沙在他脸上留下深深沟壑,四十二年的日出日落带走了他最美好的年华。他后悔过吗?一定没有。因为此刻,他带着满心的欣慰和踏实,坐在安静的小房间里,听着录音机里清脆的声音,讲述他留在宁夏的四十二年的光阴与爱。
有时候我想,什么是大爱?也许没有什么“大爱”,大的是人心,是责任心,是天性的善良与厚重的责任感。责任感源于一颗正直和理智的心。很多时候,冯志远不想回上海吗?不想见到妻儿吗?但是他更想看着这些贫穷的孩子,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识字读书,走出沙漠,走上一条不同于父辈的光明道路。上海大城市,有很多教师,但遥远的西部宁夏这里,缺一个担当起重任的教师。以自己微薄之力,去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让他们脱离贫苦与蒙昧,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这样的人,他不需要功名利禄,巨大的成就感就是生活给他最好的报答。按照我的理解,冯老师是带着“苦一个不算什么,耽误孩子一生却会使我不能原谅自己”与“我不能离开,没有我学生们怎么办”的信念留在宁夏,而不是我们空谈的“我们要奉献自己„„”之类云云。
再看冯老师的教学手段。一个人空有一腔爱学生的心,却没有好的教学与沟通手段,当然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冯老师有太多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东西。比如面对孩子的逃课偷偷烤东西,他拿出自己的口粮给学生吃,然后温和又严肃地为他们补课,整个过程中,并无半句语言批评,却让学生深深感到了愧疚与感激。比如教学生高尔基的《海燕》时,创造条件带学生走进文章场景,增强学生对文章内思想感情的理解。学生退学了,他找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这本是很普通的事情,影片中简单带过。其实作为一个教师与家长交谈沟通,同样是需要下工夫的。
爱,温和的爱,影片中他面对学生的眼神,与学生对话的语气,他对事对人的耐心,都让我想起一个比较俗套的比喻:如坐春风。是的,真正属于教师的爱是如春风般温和的,如细雨般滋润的,一点点渗进那些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内心。
他是一个令学生拥戴的教师,还在于他的博学与细心。他初入宁夏时,一个人一口气呆了四门课,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并且俄语是他为孩子们新开的课程。原来一个人的精力是那么有弹性,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看着多么难的事情似乎都能完成。乡村没有钟表,他就自制了沙漏来计时。试想一下,一个老师,他学识渊博,课堂活跃,他待人温和,宽严并济,能说得动顽固的家长,能发明“沙漏”这种小东西来计时,让孩子在学习中张弛有度,能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研究“石蜡灯”,另外他在日常生活中行得正,走得直,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这样的老师,孩子怎么会不敬仰,不喜欢?家长更是对他净重有加。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备这样完善的人格与过强能力的老师才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让人敬佩的远远不止这些。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失明后坚持任教。当他的眼睛面临失明时,让他停下教学,回上海静养?自知眼睛已经治不好的他不可能同意。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充满正直和理智的灵魂会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刻作出最准确的的衡量和最利人的选择,他选择放弃对眼睛的治疗,选择把最后的光明都留给孩子,留给宁夏这片急需教育滋养的土地。眼睛,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冯老师不是这样一个坚定负责,对学生割舍不下的人,他也许早就回到上海清清静静好好养着自己的眼睛去了。后来读完冯志远的真实材料才知道,冯老师于55岁为学生上课时失明,后来坚持又做了5年的盲人教师,直至60岁退休。五年的盲人教师是怎么当的呢?他凭着记忆为学生讲历史课。以说评书的方式教学生历史,他的历史课也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看到这里也受启发。现在,太多课堂成了“应试课堂”,使许多本来趣味盎然的课程变得枯燥无
味。我们能否从冯老师的“评书讲课法”中得到某些启发呢?
看完影片,又读完一系列材料,我的眼睛湿润了,肃然起敬——师者,冯志远!最近,我们都在谈梦想。遥想当年,年轻的冯老师,也一定带着最诚挚的梦想,远离妻子,奔赴宁夏,一腔热血教书育人,甚至在双目失明之后,也不想放弃去圆满自己的梦想。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到最后,教书已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人老了,他回忆自己一生时,回忆的主体就是那一群群如今已走向社会各地孩子吧,回忆的感受也满满的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激昂或悲喜吧,那么多回忆,充实也踏实,心酸也欣慰。他也一定一次次梦回宁夏,因为那是他的生命燃烧得最辉煌的地方。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孩子和社会来说,是一个太重要的角色。他日我若为人师者,愿如冯志远。
电影《冯志远》讲述的是盲人教师冯志远40余载坚守讲台的感人故事。冯志远教师支教边疆,舍弃妻子与儿子,只身在外地教书。故事感人至深,在此,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
冯老师抛家舍业,扎根边疆,与黄沙为伴,与艰苦为伍,在一片浩瀚的黄沙上用自己一生的默默付出为自己学生的人生中开辟出了片片绿洲。古人云: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冯老师把边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化成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了那一颗颗会发光的星星。《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范仲淹的内心呼唤,更是冯志远老师人生的真实写照与至高追求。当冯老师白发坐在桌前,他是否还记得那个叫张建华的孩子“我要上学呢”的渴求,是否记得调动工作前夜孩子们含泪捧着的煤油灯,是否记得自己慷慨激昂地指挥同学们朗诵《海燕》……我想,在讲台上的冯志远老师是幸福的,和学生在一起的冯志远老师的是幸福的。
但是,冯老师退休前也曾说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在家庭方面,冯志远老师是极其不幸福的。可能会有人说,为了大爱,冯老师只能舍弃小爱;为了大家,冯老师只能舍弃小家。可是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要带给别人幸福,教会别人幸福。我们能要求所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人生幸福从而放弃自己全部的幸福与生活么?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教师只有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才配叫做好教师呢?
很多人将好教师定义为一心为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诚然这样的教师确实担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但他们在将自己完全为国家付出时,对自己的家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冯老师40余载没有家人的陪伴,少有感受家庭的温暖,直到退休之后仍旧不得妻儿理解,心中充满愧疚。让这样鞠躬尽瘁,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
《冯志远》观后感
中至镇中心小学 胡焕明
看过了电影《冯志远》我才深深的了解了什么叫做辛勤的园丁,才懂得了什么叫做蜡烛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去到我国西部偏远贫困山区支教,新婚一年,选择离别,难道就没有眷恋?不!在他的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依恋,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则是爱祖国,甚至爱祖国胜于爱自己呀!要知道响应祖国的号召就是冯志远的毕生理想啊!
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从此以后就把他的满腔热情和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这荒凉的沙漠中……艰苦的工作条件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但是冯志远却在这里整整工作了42个年头!把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冯志远由于长期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眼睛严重受损,最后双目失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冯老师仍然让学生搀扶着,坚持给学生上课!他爱生如子,那暖暖的师生情,烫慰我们每个人的心。
在他的心目中,宁夏的学生就是最重要的!
年界70的冯志远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讲台,离开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宁夏时。大街上满是送行的人群,主题曲《遗爱》在耳边一直清晰,歌声中,我是越发渺小。
深受感动的我泪水一次一次的夺眶而出,我控制不住自己!
冯志远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年,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名利。他只是一个平凡人,和世人一样有血有肉;是的,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领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意义。
“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事迹让每一个观众坚信他真的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执行。有人告诉我像冯志远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西部有很多!我想: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冯志远一样的老师,才支撑起西部教育的一片天空!
看完影片,我又看了看有关冯志远的相关的报道,冯志远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他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感动,真的是感动,也许他的事迹如今还鲜为人知,也许他的事迹还没能感动中国!但是这个大漠里的老师!是真真正正的感动了我!可能他将影响我往后的一生那么长久……
老师,一个多么神圣而又伟大的字眼?一个影响着多少学子毕生前途的职业?冯志远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篇最为平凡,但却极为感人的执教生涯,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千千万万学生,老师的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典范。
看罢影片和相关报道,除了感动,还有些许惭愧!我也是一名教师,为自己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而惭愧,为工作稍微多点就喊累惭愧……冯志远像盏明灯,他告诉我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献身教育事业,什么叫真正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以冯志远老师为楷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尊重和热爱学生,将教育教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是大雁口中的一粒草籽,从遥远的江南飘落到这片生长着红枸杞的地方。澎湃的黄河涛声激荡着我的情怀,肥沃的黄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上苍给了我这份崇高的职业,我从此走**三尺讲台。我的身边亮起了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的'心就在这纯洁的时空里游弋。我愿做一束照亮童心的烛光。
看完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大漠红烛冯志远的高大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每每看着班里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身影。我钦佩他的博学多才、他的谈吐非凡、他的刚正不阿、他的卓越奉献……
无独有偶,正值青春的他第一次走进鸣沙课堂的那一瞬间,我几乎分不清他是冯志远还是我前阵子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一位是教育学家李振村的启蒙老师。这三者都毅然放弃了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偏远落后的小村庄从教,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这会承受怎样的压力?红烛的亮度可能不同,但是红烛的高度绝对相同。
红烛,只燃烧在需要它的地方!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回上海时冯志远说,上海不需要我这样的老师。上海真的不需要他这样的老师吗?不,任何地方都需要,但是宁夏更需要他的支援!他带给宁夏孩子的不仅仅是别开生面的语文、历史、地理、俄语知识,也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树人的学问,而是他无愧于心的高尚师魂!
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孩子们上高尔基的《海燕》,用简陋的风琴、蓝布、铁板就营造出了一个激昂万分、振奋人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会感受,更用自己顽强勇敢的意志亲身诠释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红烛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他的家人是幸福的,因为拥有一位如此伟大高尚的亲人;他自己也是幸福的,因为在三尺讲台上,他挥洒的青春汗水浇灌出了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