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500字精彩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观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是漂亮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500字精彩10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篇1

就在今天,苏老师带领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精彩的太空课堂。

在上面有老师带领做讲解,对我们讲述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物理与太空的知识。有微重力、万有引力等。然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授课环节。由王亚平老师作为主讲,翟志刚老师来摄影,叶光富老师当助手,在太空站,老师们都做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油水在太空里快速摇动可不可以造成分离等,然后还讲同学和网友在线问答……

看完了之后,我深有感触:通过这次授课,我懂得了非常多的科学知识,拓展开了我的眼界,领略了太空的知识,也让我感到了祖国的强大,就如一开始老师说的,月球上的一小步是科学上的一大步。起初的中国人人喊打,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已是全世界第一了,中国是慷慨的,它要做出伟大的决策,空间站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也就是说,我们的空间站,谁都可以使用,中国就是这样的伟大与无私。

有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我们不能老呆在摇篮里,要走出去,探索太阳系,这句话说得好,可是我们该如何走出去呢?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只有好好学习!“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名言时刻在我的心里徘徊荡漾,所以我一定会努力拼搏向上,争取为国家出一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早日争光添彩!

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篇2

第一次提到太空,我就有许多疑问,比如说:火箭与卫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卫星为什么能够抵挡辐射和地球引力?制成卫星有哪些重要过程?空间站里的氧气可以坚持几个月?但自从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后让我豁然开朗。

在解释我那些问题前,航天员们给我们演示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在这几个实验当中最吸引我的是水油分离实验。

它是通过演示失重的环境下,水油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分层。在地球上,他们拿出一个有食用油和水的瓶子,然后用力摇晃使水和油混合,但是没过多久、水和油又重新分层了,但在太空中,混合在一起的水和油是不容易分开的。王亚平老师在太空中给我们展示了太空离心机,它是利用高频率点震动、使得两种液态物质产生分层,这样便可以使原本在太空中混合后就不再分层的油水重新分层了。

这堂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平时那些枯躁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不仅看得见、也摸得着,让我明白一滴水中蕴含着多个科学原理,一次航天员称重、蕴含了简便的科技应用、不仅让我们青少年对探索科学兴趣盎然、也让观众们更加喜欢科学。

我曾想过、要是我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在辽阔无边的太空中遨游,探索宇宙的奥妙,想想就刺激!理想在于实践,我想现在我有了目标,那就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在以后的某一天让理想成为现实。

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篇3

今天下午的天空课堂,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其中,主持人引用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说的一句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这个摇篮里,他们一开始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便开始征服整个太阳系”让我记忆犹新,我为人类勇于挑战的信念所折服。

将近45分钟的课堂,三位宇航员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实验和水油分离实验,让我看到了神奇的宇宙。最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液桥实验。宇航员叶光富用一个水袋挤出了2个晶莹剔透的小水球,然后宇航员王亚平用一个玻璃板把这两个小球接住,接着把两块玻璃板合在一起,结果水竟然没有落下来而是形成了一座水桥,在我震撼的同时,我也感觉很疑惑。于是,我也拿了两块玻璃板,然后在上面滴了两滴水,可是为什么和宇航员们做得不一样呢?经过宇航员的细心讲解“是因为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才能将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我们在太空地面上是无法用纯净水做出液桥的”,我才恍然大悟。

观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宇航员叶光富所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追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 篇4

星光璀璨,奥秘无穷。继两次天宫课堂后,今日再次由神舟十四号三位宇航员进行太空授课。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是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作实验。当我们正翘首以盼,它已位于南海上端,以每秒268千米的速度运动着视频一开始,天际中有遥远处有光亮,映亮周围渺茫一片。地面主课堂是平常监测管理太空中运动着的神舟人员真实工作场所。本次授课我最感兴趣的是: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的行为与地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水是最常见的流体。航天员准备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并把他们插入有颜料的水里,可以看见,管内的液体以很快的速度向上运动着。与地面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由于在太空没有了重力的影响,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的明显,会驱动液面不断上升,最终页面都会上升到管顶。这节课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实验,比如:陈冬借助MR眼镜进行拟南芥样本采集;宇航员的水稻试验实现从种子到种子全寿命周期培养,水球变“懒”实验,在太空中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始于青春年华,满腔热血;醉于浩瀚星空,日月星辰。也成长在清风中,与光同在。国之栋梁唯少年,青春你我正当时!让我们努力拼搏,争做栋梁之材!

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 篇5

”天宫课堂”第3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 篇6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在神舟13号上的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绝伦的天空课堂。在堂课里我了解到祖国的空间实验站的丰富和太空环境的神奇。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令我瞠目结舌,印象最深觉得最简单也最不可思议的是王亚平阿姨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的一个实验。

首先王雅萍阿姨把一个罐子里灌满水,把乒乓球用吸管怼下去,乒乓球不仅没有浮在水面也没有沉入水底,而是定格在了中间。此时我们全班都表现出了一副震惊的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太空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使乒乓球定格在了中间吗?我的天啊!接下来王亚平阿姨解答了我们的疑惑,原来是因为乒乓球在地球中有重力的作用所以会漂浮或下沉,而在太空中重力消失了,乒乓球就不会自主的做动作了。

接下来的一幕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王作文吧亚萍阿姨将装满水和乒乓球的罐子不封口的情况下递给叶光富叔叔的时候,罐子在空中旋转360度,可是一滴水都没有落下,完好无损的落到了叶光富叔叔的手里!这让我们更加的不可思议!这样其实也是因为重力的原因,水才不会滴落下来。

通过这节有趣而神奇的太空实验课,我体会到了祖国是那样的强大,科学是那样的神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也要到太空中去发现新的奥秘。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 篇7

12月9日下午3点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一课。

课程开始,王亚平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航天员的太空家园。首先,她带着大家来到了睡眠区、卫生区、健身区。她告诉我们之所以航天员的脸看上去胖胖的,是因为微重力导致血液上涌。为了保持健康,对抗失重,航天员就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运动处方”进行在轨锻炼,她还向大家示范了如何使太空跑步机。接着,王亚平老师带着大家参观了太空厨房。她告诉大家,太空厨房功能全,还能吃到新鲜苹果呢。

在王亚平老师介绍完后,叶光富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在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有关研究。他向大家展示了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非常神奇。

两位航天员讲完后,邀请了北京和香港的同学进行提问,回答了大家关于在太空中能正常行走吗?在天上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等问题。同时,王亚平和叶光富还结合同学们的提问,给大家进行了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这些充满趣味的实验。王亚平还用泡腾片做欢乐水球比喻地球,寄语中国航天美好祝愿。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篇8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让我深受启发,“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讲解的声音依然徘徊在耳边,她之前为全国6000多万学生太空授课,如今她又飞上太空,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原来神秘的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在讲解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多种实验,如: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还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我最喜欢的实验是泡腾片实验,王亚平老师用色素把水球染成蓝色,随后将半片泡腾片放进球里,只见水里升起了许多小气泡,看起来十分活泼,水球还呈现出了蓝色、黄色、绿色等,看起来就像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一样,蓝色的大海、黄色的土地、绿色的草原、森林等,让我至今难忘。

谈论了这么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正应该去学习“百折不挠”“斗志昂扬”这些精神吗?在学习的路上,不乏艰难险阻。让人头疼的数学题、困倦的早晨、总是居后的成绩,这些我们都会遇到,我们也许会退缩,想放弃,但我们仍在坚持、努力,苦苦拼搏,这不就是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人生很短,学习很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伟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 篇9

2022年10月12日,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位宇航员为我们教授了一节太空科普课。

在课堂开始之前,主持人和宇航员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了之前天宫课堂的讲述内容,包括浮力消失实验,以及太空冰雪实验等等。同时,也提到了神舟十四会开展多次医学实验,并检测宇航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充分体现了对宇航员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视。

随后我们便与空间站中的三位宇航员取得了联系,他们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原理。比如在水球变“懒”的实验中,加入小球会使流体的速度变慢;毛细效应实验表明在不同重力下,液柱的上升速度不同;太空中喝水的方式因重力等因素而和地球上截然相反;旋转实验中,扳手会因为不同方式、不同质量分布而在旋转时出现调头的现象。同时,我们也近距离地观摩了利用MR眼镜进行拟南芥样本的采集,从而对宇航员的工作及工作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

在之后的解惑环节,同学们都踊跃提问,很多问题都问出了我的心声。有人问道:植物的生长周期是否会改变?对此,宇航员们的回答是,在微重力的条件下,一些植物的生长周期会发生改变,如拟南芥。关于植物能否接受充分自然光照,答案则是,植物可以接受充分的人工光照,而自然光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次课堂中,我了解到了空间站宇航员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境,也清楚地认识到了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 篇10

今天上课,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宇航员给我们介绍了那里的环境,给我们讲了他们在太空上很难做到我们地面上的动作,讲了在那里乒乓球是可以沉在水底的,讲了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后那一部分做水膜和水球的实验。

王老师在一个很像放大镜的框框里面滴了许多的水,就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晶莹剔透,穿过它可以看到后面的东西,王老师又往里面注了许多水,水膜又变厚了,王老师躲在了水膜的后面,从水膜前面看王老师是倒着的,王老师继续往里面注水,水膜越来越大越来越粗,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圆圆的水球,王老师又往大水球里弄了一个小水球,王老师又躲在水球后面,从正面看王老师一正一反,我们感到非常的神奇,掌声哗啦啦的响了起来。王老师往里面又注了蓝色,蓝色慢慢的散了开来,像一个蓝蓝的水晶球。王老师又往里面放了一小半黄黄的泡腾片,泡腾片居然可以进水球里,而且水球还不会破,这也太神奇了吧,水球里鼓满了泡泡,我们在外边还可以看到黄色的泡腾片,这真的是太有趣了。

观看完天宫课堂,我知道了太空和我们的地面完全是两个样子,我感觉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知道了,在太空生活非常的有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