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评价方法(通用14篇)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主要指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学生评价。我们针对发展性学生评价方式与策略作了如下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围绕一定教学目标进行交流、合作和沟通活动。其间不仅有认识、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情感、态度的交流、碰撞和体验;因而,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评价对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及时评价要实施以下策略:
1、充分理解学生的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异的反映,因此,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学生,要读懂学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
2、鼓励质疑和不断提高质疑水平的策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发问是鼓励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其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寻求答案,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当堂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让学生去选择判断,或者引导学生评价答案,并将知识进行拓宽和发展。
3、合理评价学生应答的策略: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二、课程进行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抓好对知识、能力的单元形成性评价,并着重抓好单元测试后分层次教学。即对尚未达标的学生实施成功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宽"教学。
三、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对有的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或分项考试,如语文的写作、英语的口语可单独组织考试,对更多的学科则增强题目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坚决杜绝当众公布所有学生考试成绩和考试名次的做法,视部分学生的成绩和名次为个人隐私加以保护。
具体操作应实施如下几点策略:
1、自我评价的策略:在自我评价中让每位学生都喜欢自己,喜欢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喜欢自己,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勇气,喜欢自己的能力,喜欢自己具有做事以做到底的信心。
在小学生自修擅长情况调查表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最近,我在家里扫地、擦桌、喂猪、洗衣乃至做饭、做菜我都试着去做的。虽然我两只小手忙的不亦乐乎,甚至希望自己长出8只手来,但心理仍高兴得很。因为我不需要像昨天那样,完全依靠父母来完成这些事了!当父母早晨起来到田里干活回来,看到我为他们做好了饭菜以及收拾干净的房间时,他们高兴地说:"孩子,你今天真的挺行呀!"我心理自豪地说对我说:"不,从今天开始,我样样都要行!"
2、评价他人的策略:在评价他人中,让学生明确世界上不能没有他,班级里也因为有他而光荣。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自己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快乐,自己的朋友就会有很多。
有个淘气的男孩儿将自己黑黑脚印,印在教室洁白的墙壁上,班级的小干部"圣洁史者"明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没有说。一天她主持了一次特别的班会,让同学们都说说"长大我想干什么"。那个男孩儿说他想当警察。"圣洁史者"立刻肯定地说:"太好了!这是个伟大的理想。今天我就让你当一回警察,请你调查一下咱班的墙壁上的脚印是怎么来的。"第二天男孩就把脚印案查清了。"圣洁史者"当众表扬他的侦察能力高,问他为什么调查得这么快?他神秘地说:"同学们,我打入‘敌人’的内部了。"从此,那个男孩儿再也没有搞过类似的恶作剧。
3、家长和老师评价中策略: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学生,学生最大的渴望是得到他人肯定。没有肯定也就没有教育,给予孩子和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小学生王明刚上学时字写得很难看。低年级的老师常常说他笨,不如别的孩子有灵气。一天,老师把妈妈找到了办公室,当着王明说:"您的孩子字写得像狗爬的!请你好好管管吧。"当天晚上,她的儿子一边写作业一边问:"妈妈狗爬的字是什么样的?"从那天开始,王明的字就真的"狗爬的"了。王明读三年级时,换了另一位班主任。一次,在孩子写得乱七八糟的字中,老师挑了一个写得比较好的字,画了一个"大红圈",还写上一个"好"字,孩子兴奋异常,拿回家来给予妈妈看。妈妈兴奋地说:"我早就知道你很行!瞧你这个字写得就是好!"从那天起,迷上了练字,"大红圈"在他的作业本中越来越多。她的儿子小学毕业时,已写得出一笔好字了。
4、写好评语的策略:老师和家长应明确,孩子是敏感的,但又说不清自己。他们对自己是"行"还是"不行"的判断,往往不是通过自身的感受,而是通过老师或父母的评价而确立。因此,老师、家长正确地激励性评语,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孩子朝什么方向发展。
王老师在仔细观察了一名学习平平且一向默默无闻的郭明同学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小家伙,你的自行车管理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礼物"——一幅摆放整整齐齐的自行车照,我至今还压在书桌上的玻璃中间。每当看到它时,就似乎看到你那天真可爱的大眼睛。
每天中午,我总在默默地观察中,看到你在摆放自车时那不太灵巧的动作,那认真的表情和那穿梭于操场与班级间忙碌的身影。每天放学后,你总是最后一个才离开学校。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王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像摆放自行车那样地专心,成绩也像摆放自行车那样地出色;那么,你那每天辛勤耕种在田里的父母该是多么的高兴呀!
四、对学生日常行为、情感的发性评价:
包括品德、兴趣、动机、意识、精神、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按以下程序进行评价:学生自定目标和制定自我发展的实施计划——学生努力实施计划——建立并充实成长档案——阶段性自评和学生之间互评——期末(或期中)自我评价(写出自评总结)——小组(家长)评议——教师收集评价信息与评价对象面谈——多元化评价标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写出鼓励性评语。
总之,发展性学生评价实施总体策略是:要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在重视施教过程中静态常态因素的同时,更加关注施教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要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重视指标量化的同时更加关注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强调用定性评价取代定量评价。
1、创设适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氛围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都是构成自我评价氛围的要素,其中教学内容起着定向作用,它决定自我评价氛围的基本性质和情调,教学方法则是调控自我评价氛围的调节剂,教师是经营学生自我评价氛围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因此,教师应研究教材内容,运用灵活多变、富于启发性的开放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顺着作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研究作者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生疑,质疑,组织他们于评价中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评价氛围的形成。其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创造自我评价氛围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努力把自己放在既是评价氛围的经营者,又是评价问题的探讨者的身份上,注意语言的亲切,态度的和蔼,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对教师,也敢于提出意见,从而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开拓性思维的发展。
2、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
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应该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了灵性、生成性和丰富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加以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品尝阅读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课标语)。
3、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在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评价问题时,应预先估算出对关键问题的评价时间,使学生在评价时能放开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致于草率匆忙。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决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小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因为小学生在自评学习中常常会采取小组学习,尤其以议论、交流、争辩等方式见长。而小学生在议论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在学习中的情况,却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更多地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不要一味地追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而应引导学生:“你自己试读一读”“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作出自评,不要急着自己单一地评价学生。当学生在自评时语言受阻、感到困窘时,老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允许其“再想想”“慢点儿说”,使之有勇气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参与的兴趣。
一、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
“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阶段向抽象逻辑阶段过渡时期,感知形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很大,因此还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不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因而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乐于进行自我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感悟中自评
即教师引导学生对原作本身进行评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评价问题引出后,教师应允许不同看法、观点并存,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字、词、句叙述的前后关系、借助插图和联想、采用由因导果或由果推因、由虚想实、由外表想内心、由点想面,依据判断、推理,去寻找答案。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应带着问题在教材中勾勾划划,批注说明,慢慢感悟,然后由众多学生当众评述自己感悟的结果,求得观点看法的统一,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主旨。例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文中有“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一句,课文没有明确谁在前、谁在后,但是,一前一后对表达寓意很重要;为了启发学生更好地阅读,可设计评论性问题,“这一前一后,谁在前谁在后呢?根据是什么呢?”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通过课文中的关键字句,如“狐狸带着老虎,中的“带”字,引导学生将另一句“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的“带”字,通过换词法,将“带”换上“跟”,让学生从语意上体会。学生会发现如果“带”换成“跟”,狐狸的诡计很快便会被戳穿,由此进一步理解了狐狸的狡猾本性。
2、颂读中自评
读,尤其是朗读,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小学生语感积淀贫乏,识字有限,朗读长句时就显得拖拉难听。如何让他们明白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声调的低昂等,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尤其是古诗的朗读,他们读起来像唱歌一样。我总是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评价,让心灵与语言碰撞出火花。如教古诗《春晓》的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注意老师的停顿,并根据老师的停顿在诗中画出斜线来,再教他们用“二三二三”的节奏去读,如“春眠/不觉晓”,读出停顿的节奏,在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等该生读完后,我让他们评评自己,我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生1:我觉得自己开始读时没有停顿,好象唱歌一样,不好听,现在我学会了读时有停顿,好听多了。生2:我觉得以前我读古诗不像朗读,像唱歌那样,现在有了停顿,就有了节奏,读出像朗读的样子了。于是,我再次进行了范读,再让学生练读,再读时,学生读得更投入,更出色。
3、拓展中自评
学生理解了所阅读的教材之后,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课文内容某一感人点或文章中心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渗透和情感参与,能由小见大,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联想生发,从而多侧面,多力度地理解课文主题。这种评价有的是从原文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有的是受原文中内容启发而引起的联想,也有的是因原文而引起对社会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如教学《滥竽充数》一课后,根据课文思想结合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多向评价,这样学生思维活跃,评价场面激烈。有的学生抓住南郭先生的不学无术,联系现实,表达了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的道理;有的学生则不抓原文的宗旨,而是从故事中引发出齐宣王上当的根源是他好讲排场,抨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现象;还有的学生则抓住齐缗王对乐队成员的严格要求,阐明没有本事的人,在今天的社会是混不了“饭”吃的,从而要求自己学好过硬本领,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拓展性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受到的教育更广泛、深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实现其文道结合的教学原则。
4、自我展示中自评
实施自我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能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语文课堂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鼓励学生不寻常地回答,大胆地想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培养参与学习、超越自我的信心,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如教学《三亚落日》,我首先给孩子们看了一组三亚风光图。“真美呀!”一个孩子忍不住叫了起了。我说:“如果你们把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一读,一定会发现作者笔下的三亚比这些图片更美。”孩子们开始读书:“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我问:“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我让孩子对照书中的描写,看谁画得好,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几分钟之后,黑板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这时我让学生对自己作品展开评价。
“我觉得我把‘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融成一体’表现出来了。”
“我觉得我把白鸥画得太高了,课文中说‘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我没有把‘低翔’这个词表现出来。”
“我的椰子树画得有些矮了,也有些粗了,课文中说‘挺拔俊秀的椰子树’,应该是细细高高的。”
孩子们在自我评画的过程中学会了“咬文嚼字”。我又说:“你们读书读得还是不够仔细!”他们诧异地看着我,我说:“书中有几个词你们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摇曳’、‘软软地’、‘暖暖地’这几个词,画中表现了吗?想想看,可以怎么表现?”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一时间,小手林立:
“可以把椰子树的树叶画得往一边斜,像有风吹过。”
“可以在海面上画一轮红日,表现温度。”
“可以在沙滩上画一串脚印,让人感觉细沙的柔软。”
二、适时调控学生自我评价的进程
1、设计好评价性问题
教师对评论性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要照顾“量力性原则”,不能降低或拔高要求,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学生展开评价,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绝不能故作姿态,哗众取宠。
2、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冲突
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对每一次评价都要精心的作好教学预设,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煽风点火”,激化学生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完善、不准确的地方,也应由学生自己补充、纠正。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加以点拨、诱导,以开阔学生思路,从而活跃评价的气氛。
3、宽容学生丰富多彩的表达
课标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在对同一个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带上自己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在这多元化的理解中,既会有正确的认识,也会有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规”的想像、违背“逻辑”的“阔论”。对于学生众多的独特感受,我们就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给予呵护和包容性评价。但也应呵护、宽容有度,在展开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求在各抒己见时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据”,表达时做到“言之有序”。否则学生就不能深入理解课文,就会出现信口开河,盲目瞎编,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4、延迟对学生的终极评定
课标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动、热烈的自我评价结果不应立即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或有所回答或交代。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以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它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延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给予评价,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和感悟,那么学生将从这开放阅读的时空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顿悟”。
学生的阅读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学中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我们教师要用智慧,开放、科学、艺术的引领,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一定会让我们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捕捉到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
新课标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我们知道,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突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即体现了评价体系的改变,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过程与方法,三要评价情感与态度。
那么,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评价。如对学生阅读、板演、讨论发言、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是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它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的技能的形成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评价反馈,验证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结果是否准确。
二、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数学教学中的口算,不单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怎样想;应用题教学及计算教学中不但要看结果是否正确,而且要看学生计算和思维的过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创新性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是否科学简便。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项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就很难谈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反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采取描述性评价,也可采取会意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即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语言描述,如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性的语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发展方向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会意性评价即是教师用表情、眼神或某种表示赞许肯定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的评价形式。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点头,伸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等。
在课堂教学中,描述性评价用的较多。但从听有些公开课来看,有些教师为了力求体现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花费好大精力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给人一种无病呻吟之感。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描述性评价应适时,适量,不能过频。
总之,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各种角度给学生以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等手段,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地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的评价机制。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评价要“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适应地理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地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地理教学课、活动课、课外活动等等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地理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如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如:我的制陶和造纸作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画的大运河示意图、地理长河中我的画卷、我出的一期地理专刊等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及时予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档案袋评价方式的推广很有意义,它能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此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档案袋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和片面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特别是对那些爱动手的学生,则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地理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地理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类装订成册。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课后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平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依据。坚持个人学习资料册的使用,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从中锻炼了学生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合作,使学生学会比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
第四:课堂纪律评价。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第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参加校、区、市期中、期末统一考试,并且把期末成绩折合成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的各种评价方式,特别是档案袋评价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坚持实施之后,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又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评价。如对学生阅读、板演、讨论发言、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是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它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的技能的形成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评价反馈,验证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结果是否准确。
二、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数学教学中的口算,不单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怎样想;应用题教学及计算教学中不但要看结果是否正确,而且要看学生计算和思维的过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创新性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是否科学简便。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项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就很难谈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也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反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可采取描述性评价,也可采取会意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即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语言描述,如用激励性的语言,赏识性的语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发展方向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会意性评价即是教师用表情、眼神或某种表示赞许肯定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的评价形式。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点头,伸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等。
在课堂教学中,描述性评价用的较多。但从听有些公开课来看,有些教师为了力求体现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花费好大精力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给人一种无病呻吟之感。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描述性评价应适时,适量,不能过频。
总之,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各种角度给学生以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主要指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学生评价。我们针对发展性学生评价方式与策略作了如下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围绕一定教学目标进行交流、合作和沟通活动。其间不仅有认识、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情感、态度的交流、碰撞和体验;因而,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评价对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及时评价要实施以下策略:
1、充分理解学生的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异的反映,因此,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学生,要读懂学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
2、鼓励质疑和不断提高质疑水平的策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发问是鼓励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其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寻求答案,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当堂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让学生去选择判断,或者引导学生评价答案,并将知识进行拓宽和发展。
3、合理评价学生应答的策略: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二、课程进行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抓好对知识、能力的单元形成性评价,并着重抓好单元测试后分层次教学。即对尚未达标的学生实施成功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宽”教学。
三、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发展性评价:
对有的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或分项考试,如语文的写作、英语的口语可单独组织考试,对更多的学科则增强题目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坚决杜绝当众公布所有学生考试成绩和考试名次的做法,视部分学生的成绩和名次为个人隐私加以保护。
具体操作应实施如下几点策略:
1、自我评价的策略:在自我评价中让每位学生都喜欢自己,喜欢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喜欢自己,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勇气,喜欢自己的能力,喜欢自己具有做事以做到底的信心。
在小学生自修擅长情况调查表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最近,我在家里扫地、擦桌、喂猪、洗衣乃至做饭、做菜我都试着去做的。虽然我两只小手忙的不亦乐乎,甚至希望自己长出8只手来,但心理仍高兴得很。因为我不需要像昨天那样,完全依靠父母来完成这些事了!当父母早晨起来到田里干活回来,看到我为他们做好了饭菜以及收拾干净的房间时,他们高兴地说:“孩子,你今天真的挺行呀!”我心理自豪地说对我说:“不,从今天开始,我样样都要行!”
2、评价他人的策略:在评价他人中,让学生明确世界上不能没有他,班级里也因为有他而光荣。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自己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快乐,自己的朋友就会有很多。
有个淘气的男孩儿将自己黑黑脚印,印在教室洁白的墙壁上,班级的小干部“圣洁史者”明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没有说。一天她主持了一次特别的班会,让同学们都说说“长大我想干什么”。那个男孩儿说他想当警察。“圣洁史者”立刻肯定地说:“太好了!这是个伟大的理想。今天我就让你当一回警察,请你调查一下咱班的墙壁上的脚印是怎么来的。”第二天男孩就把脚印案查清了。“圣洁史者”当众表扬他的侦察能力高,问他为什么调查得这么快?他神秘地说:“同学们,我打入‘敌人’的内部了。”从此,那个男孩儿再也没有搞过类似的恶作剧。
3、家长和老师评价中策略: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学生,学生最大的渴望是得到他人肯定。没有肯定也就没有教育,给予孩子和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小学生王明刚上学时字写得很难看。低年级的老师常常说他笨,不如别的孩子有灵气。一天,老师把妈妈找到了办公室,当着王明说:“您的孩子字写得像狗爬的!请你好好管管吧。”当天晚上,她的儿子一边写作业一边问:“妈妈狗爬的字是什么样的?”从那天开始,王明的字就真的“狗爬的”了。王明读三年级时,换了另一位班主任。一次,在孩子写得乱七八糟的字中,老师挑了一个写得比较好的字,画了一个“大红圈”,还写上一个“好”字,孩子兴奋异常,拿回家来给予妈妈看。妈妈兴奋地说:“我早就知道你很行!瞧你这个字写得就是好!”从那天起,迷上了练字,“大红圈”在他的作业本中越来越多。她的儿子小学毕业时,已写得出一笔好字了。
4、写好评语的策略:老师和家长应明确,孩子是敏感的,但又说不清自己。他们对自己是“行”还是“不行”的判断,往往不是通过自身的感受,而是通过老师或父母的评价而确立。因此,老师、家长正确地激励性评语,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孩子朝什么方向发展。
王老师在仔细观察了一名学习平平且一向默默无闻的郭明同学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小家伙,你的自行车管理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礼物”—— 一幅摆放整整齐齐的自行车照,我至今还压在书桌上的玻璃中间。每当看到它时,就似乎看到你那天真可爱的大眼睛。
每天中午,我总在默默地观察中,看到你在摆放自车时那不太灵巧的动作,那认真的表情和那穿梭于操场与班级间忙碌的身影。每天放学后,你总是最后一个才离开学校。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王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像摆放自行车那样地专心,成绩也像摆放自行车那样地出色;那么,你那每天辛勤耕种在田里的父母该是多么的高兴呀!
四、 对学生日常行为、情感的发性评价:包括品德、兴趣、动机、意识、精神、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按以下程序进行评价:学生自定目标和制定自我发展的实施计划——学生努力实施计划——建立并充实成长档案——阶段性自评和学生之间互评——期末(或期中)自我评价(写出自评总结)——小组(家长)评议——教师收集评价信息与评价对象面谈——多元化评价标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写出鼓励性评语。
总之,发展性学生评价实施总体策略是:要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在重视施教过程中静态常态因素的同时,更加关注施教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要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重视指标量化的同时更加关注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强调用定性评价取代定量评价。
关于课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九年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标准。《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就课外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评价和大家交流。
一、推荐作品的依据和方法
向学生推荐作品可依据《课标》选择推荐。要把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结合起来。既要有教师把关,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坚持学期授课季统一阅读和假期自选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上好作品推荐导读课。授课季由教师统一推荐作品,假期由学生根据同学的推荐自选作品。
推荐课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如由影视作品导入,由精彩情节人物故事导入,由作品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导入等。总之,教师要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如对于《三国演义》的阅读,可以将影视作品截取出来播放给同学们。选取影视资料时不必在意是否忠于原著,能激发兴趣足矣。
二、确定阅读进度并完成读书笔记
学生阅读全书,还要完成阅读笔记。可以积累字词,语句,重点人物,阅读体会,内容概要等。每周一篇。
三、周评价和月读书汇报
中学生名著阅读必须配以相应的检测评价,没有评价的阅读是不会有质量的。周评价形式多样。演讲式:讲情节,讲感受,讲喜恶的人物。也可以笔试,与语文基础知识和课内阅读测评结合起来,重点考查本周阅读内容,分数比例为10%为宜。
要将名著阅读活动和其他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每月可举行读书汇报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全班交流。展示个人读书的阶段成果和体验,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期待。要在汇报中紧紧结合读者的生活实际。
四、教师的专场辅导和对作品的理解交流
欣赏水平和能力决定对作品的认知深度。初中生读完了作品,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结局、人物命运上。每部作品读完,教师都要有一节专门的理解交流课,使学生、教师和作品之间有一个对作品的深层认识和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如读《骆驼祥子》,学生很少能全面看待祥子这个人物,也不能理解作品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作者对个人主义的否定。甚至有的学生会说出向祥子的学习的话,因为青年时期的祥子踏实肯干,勤劳上进,有理想有目标。这样理解显然是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五、终结评价和表彰激励
读一部作品,要有最终的评价,总结读书经验,弥补不足,指导下一步的读书实践。终结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笔试,由教师编写考查试题,学生独立完成。除了考查人物、情节、主题、特色等方面,还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改写、改编、续写等。对学生的个人读书作出评价后,要进行表彰和奖励。既要有精神的鼓励也要有物质的奖励,表彰的面要广,督促后进,保护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下一轮阅读蓄势。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笔者愿意向同行请教并一起探讨更好的方法,使语文教学能更上层楼。
过去乃至现在,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方式方法无非就是通过考试来评定,成绩好就是优等生,成绩不好就是所谓的后进生,虽然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很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而且还可能被认为很公平,可事实上,它的危害性颇深。它根据成绩把学生进行了分类,评定为优、良、中、差,传统的教育评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排出名次,都很少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或如何多花些时间来帮助他们。这样一来,后进生可能因为教师的评价定势永远成为后进生,而得不到成绩的提高。所以我们可以将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归结为以下几点:评价功能上注重甄别和选拔,忽视发展;评价内容上片面强调文化知识领域,忽视能力测试;评价主体显得单一,只是教师担负主要责任,学生个体只是参与者;评价方法也十分简单,除考试与测验外再无其它……
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培养出自信、乐观,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发展性学生评价便应时而生。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它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主要在于:传统评价注重结果,而发展性评价则注重过程,它是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与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思与能力的展示,都纳入了评价范围;它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再者,传统评价注重教师的意志取向,而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意志取向,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互相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
到底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这是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它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份记录袋,里面记录了学生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乃至每一年的成长叙事。叙事内容可以是学习中的得与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苦与乐,成长中的喜与忧。记录袋里还可以装进自己每学期、每学年的奖励证书或照片。学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翻阅、充实自己的记录袋,随时做自我反思以此来激励自己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
其二,建立“家校评价互联网”。
这一方法是指采用定期召开家长交流会、网络联系、手机联系等方式进行家校互访。教师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了发展性评价,孩子有没有新的收获等;家长也可以通过家校“互联网”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也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的收获;学生也可以从中看到学校与家庭的一致做法,从而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如果学校、家庭和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能够很科学地融合在一起,并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那么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事半功倍了。
其三,采取丰富多样的检测方式来完善学生评价。
这里所说的检测方式是指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测,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就会比较全面,而不会像试卷检测那样单一而片面。我是教语文的,我就会从多方面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提升。比如:除笔试这一评价项目之外,我还设定了口试,口试主要测试口头表述与应答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再有就是让学生每个月办一期手抄报,写出自己一个月来的收获与感悟,然后进行评比并奖励。这种方式既能检测学生的总结概括与表述的能力,也能检测出学生的编排、书写与绘画能力。还可以通过瞬间记忆、搜集资料、整理材料、课堂反馈、完成作业等方面的检测来评价学生。
这些丰富多样的检测方式,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更重要地是这些方式的评价还可以激励笔试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人与人之间必定会有个性差异,有些学生长于抽象逻辑思维,有些学生长于直观动作思维,有些学生长于直观形象思维,这些不同的差异就会让他们在学习的各方面产生差异。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这些差异。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全新的评价,其优势在于:
1.发展性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勤于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运用使学习不再是繁琐的分析,机械的讲解,而变成了在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驱使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等,从而使高效课堂的实施落到实处。
2.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判断推理思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发展性教学评价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无论是哪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然要关注到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于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多元化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发挥特长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如何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具体的方法我在前面已经谈过,就不再赘述了。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反思、调控等发展性的功能,在评价中努力发掘有利于评价对象发展的因素,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得到发展,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有五种理念:即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发展性课程评价观,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新课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是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年的探索实践,期待与大家共同分享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成果。
一、课前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
新课程强调“课前预习,重视资料信息的获取,促进学生正确认知。”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时常确定讨论主题,让学生积极搜集材料,精心准备讨论方案。在讲述《百家争鸣》时,我运用小组辩论的方法,预习新教材的基础知识。
(一)辩论主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校管理有两种方法:依法治校(法治)、依德治校(德治),假如你是校长助理,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二)组织方案:1、主持人:教师 2、分为两队:甲队和乙队,分别由两队队长担任主辩,对辩手两人。辩手的挑选依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3、辩题确定:抽签
4、辩论方案:(1)表明观点:两队主辩先分别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例陈述理由。(2)有序质疑:甲队辩手按次序任选乙队一辩手发问,对方辩手应答。 乙队辩手按次序任选甲队一辩手发问,对方辩手应答。
(3)唇枪舌战: 甲队一辩手对乙队观点质疑,乙队队员限时回答。乙队一辩手对甲队观点质疑,甲队队员限时回答。
(4)总结发言:两队主辩进行总结性发言。
(5)主持人引导学生体会:争鸣的目的在于吸收优点,避免劣势,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功自己。
设计意图: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模拟“百家争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思想文化发展史相关的个人经验。从思想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感悟人只有不断吸收别人长处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与此同时,我布置了预习题纲,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在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还做出哪些贡献?
2、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李悝和商鞅变法内容有哪些?比较二者的相同点?
4、墨家思想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5、 百家争鸣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前,教师仔细的分析了教学内容、深入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剖析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围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别小看这一步骤,他的地位相当重要。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书,找出重点、难点,采用圈、点、评、注等不同方法,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或符号对预习情况作出记录,消化基础知识、重点内容,找出理解上的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这一阶段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于科学设计好课本提出的问题;在于预习提纲的设计与完成情况,在于学生的未来课堂表现,这一阶段做好了,学生的发展
目标就有的放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编写预习题纲,作为学习档案存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真正体现课前系统的重要性。时常评出最佳提问奖,鼓励学生质疑、释疑。
二、课堂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
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指导意见提供了三个方面的评价改革理念,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有借鉴意义。
(一)、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改革
1、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建立学生自己的学习档案。学校评价应根据注重发展、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系统、动态的历史学习档案,做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价值评估,综合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体现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设计,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表现性评价尤其适用于对历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可在学生的社会调查、专题研究、作品创作等学习情境下进行,设计科学的表现任务,采用非测验型的评价工具,有条件的配以音像设备记录学生的全程表现,并包括了对结果质量的评定。这是本文略讲的内容。
3、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评价改革促进考试改革。(关注教学过程考试。毕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历史教学过程考试主要有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种,基本形式有笔试、口试、开卷试、答辩、现场测试、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互评、活动表现、成长记录、平时小结、操作评语、家长反馈、学科获奖等。一定有要注意评语的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优势与进步,明确学生的不足与发展方向,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关爱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教师自评为主、多元参与、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历史教学评价的元评价研究。这两个问题与本文关系不大,也是略讲的内容。
三、课堂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
在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时,我首先展示百家争鸣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了解和掌握基本史实;了解和养育史学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提炼与运用历史材料;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历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国际意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的说就是关注具体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注意“了解、理解、应用、技能、独立操作、迁移、感受、思考、反应、领悟等动词的运用,在发展中完成导入环节的设计。一步一步完成学科学习目标。只有坚持这样的学习评价,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下面结合《百家争鸣》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结合预习,进行课堂第一环节:组织辩论获得体验
教师根据预案组织辩论,辩论有序进行、争论激烈,经过辩论,大家发现单纯使用德治或法治都不能很好地管理学校。经过激烈辩论,大家统一了思想,认为单纯法治、德治都不能治理好学校,只有综合运用两种办法,才能克服单个方法的弊端,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理智的争论。最后,教师适时适度引导学生思考:从两种不同思想的争鸣到合流,你能总结出争鸣的意义吗?学生依据体验总结出争鸣能够辨明各自观点的优势和缺陷,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完善自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小组协作活动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历史讨论、演讲”;“创作表演历史小话剧”;“历史游戏小活动”等。我运用“活动表现评价法”,让学生在争鸣中享受发展的永恒魅力。此外“学生自我评价法”、“档案袋评定法”、“研讨式评定法”均是理想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二)、情境创设,进行课堂第二环节:解析历史概念。
为了解决教材知识的难题,我通过师生互动,自主建构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教师强调百家争鸣的历史概念。学生探究形成的原因。
1、概念呈现:(1)概念呈现:“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教师强调,因为教材正文没有阐述,属于知识的盲点。)
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师生合作探究,提高综合能力)
①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②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③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④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为了总结百家争鸣的意义,我让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依据学生所获体验,适当解释。在师生的互动中,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评价中,学生的发展性表现得很到位。学生活动积极,课堂精彩纷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材料、时间、空间,解剖百家争鸣的教学难点;通过辩论,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讲百家争鸣时,运用原始资料让学生理解诸子的思想。追述他的时代含义。
(三)合作探究,激活思维,进行教学第三环节。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在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还做出哪些贡献。 教师强调:孔子思想内容:①政治思想:德、仁、礼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②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③整理古籍: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让学生阅读史料和图片,总结孟子思想:
材料一:苛政猛于虎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
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民贵君轻 材料四: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人性本善。
评价:孔子的仁爱思想过于宽泛,孟子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教师点拨:孔子的仁爱过于宽泛,孟子运用“仁”的观念来调节阶级关系,这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展。
3、阅读史料,总结荀子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仁义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舟民水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恶
荀子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治(法家) 荀子曰:“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规律(道家)
教师点拨: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同时还吸收道家和法家观点,避免了孔孟儒学思想的缺陷(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法律作用的倾向),成为早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从孔子、孟子到荀子思想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即多元发生、多元组合、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材料学习法理解历史,享受发展的成果。此外“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均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4、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李悝和商鞅变法内容有哪些?比较二者的相同点?
6、墨家思想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7、百家争鸣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最终完成了孔子和早期儒学的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主体性品质令人欢喜。通过学习,学生不断感受历史的主体意识(能够结合思想性的特征,创造地思考历史);自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再现陈述性知识,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与辩论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验;通过共享学习资源,组建合作小组,学生合作和分享教学实践,领悟创造性思维的主体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关爱生命、进而得出重要的历史结论。本环节我运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典型事例分析等质性评价方法评估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评价方式基本上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侧重自我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侧重定性评价。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我把他计入个人的学习档案,让学生体会发展的乐趣,体会成长的兴趣。通过口试、学生互评、活动表现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细胞。
对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性判断除了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情景、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试题测量的方式来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和判断。这里包含了基于观测法、活动法的表现性评价、基于试题考查的考试评价和基于问卷调查的调查性评价三种方法。(问卷略)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做调查,得到的回答可能千差万别。请同学们梳理孔子思想的精华,剖析早期儒学的特点。通过不同题型的设计,体现学生的不同层面,彰显学生的发展理念。
(四)合作探究,激活思维,进行教学第四环节。
8、材料一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宇)中有四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老子思想和庄子思想。(见教材)
材料2、“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摘自《墨子》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墨子的思想主张。(见教材)
材料三: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课文,分析法家思想的内容。(见教材)
这一环节,我用量化的方式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性品质,主要通过史料的理解和解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来考查,题型应该以材料和问答为主。无论是面对史料的提问还是探究问题的选择和设定,都要遵循适中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法”,检验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学生的发展轨迹的把握,注意培养学生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通过笔试与口试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完整统一。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在动态的发展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感悟历史,升华情感。进行教学第五环节。
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请同学们说出各代表哪一个思想家,说出你的理由。(甲是道家;乙是儒家,丙是墨家;丁是法家。)在进行这部分的研讨时,我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加深对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此外“创作历史文学作品、创作历史音乐作品、绘制美术作品、编辑历史报刊、历史资料收集、历史遗存调查、历史制作均属于个人代表作品,将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展示个人的发展成就。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交替采用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课后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
1、课后作业设计:运用教材的学习思考与自我检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课后活动建议:我选择了课后“阅读与思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试评重义轻利的观念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3、教学反馈设计:每堂课后,我经常设计几个小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你认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紧贴“教学课标要求”?有什么需要改进的?(2)、你是否能完成和完全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在完成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教师的讲解是否清楚明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4)、你认为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时间足够吗?教师的语速快吗?(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4、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完成后,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课下完成。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设计了一道拓展试题: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由于没有讲述文艺复兴的知识,我指导学生积极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资源。只有这样因地制宜的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样的课后实践,我重视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提高对信息加工、运用能力。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历史戏剧、小论文的研究,更能显示学生的综合实力。
五、新课程评价的几种方法
传统评价存在评价功能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维度单一、评价方法单一等缺点。新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方案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既关注评价的结果,也关注评价的过程;既关注量性的评价,也关注质性的评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提供了五种评价方法: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和考试。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学习档案,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这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使学生发展理念的终极目标。学习档案一定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与“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均是深受学生、教师青睐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他将记录“模块的闭卷考试成绩、个人代表作品成绩、小组协作活动表现”等内容,最终以学分认定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2、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例如《百家争鸣》中的历史感悟。
3、历史制作: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考查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让学生结合教辅资料《金版教程》,运用漫画的形式再现诸子百家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4、历史调查: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调查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让学生调查孔子杏坛讲学的事情;调查国内的“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化内涵;同时我让学生调查国外中国的孔子学院,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以“扬弃”的态度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新课改,新理念,提供了新的探索机遇;新教材、新实践,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站在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围绕课改的航船,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有五种理念:即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发展性课程评价观,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新课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是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年的探索实践,期待与大家共同分享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成果。
一、课前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
新课程强调"课前预习,重视资料信息的获取,促进学生正确认知。"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时常确定讨论主题,让学生积极搜集材料,精心准备讨论方案。在讲述《百家争鸣》时,我运用小组辩论的方法,预习新教材的基础知识。
(一)辩论主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校管理有两种方法:依法治校(法治)、依德治校(德治),假如你是校长助理,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二)组织方案:
1、主持人:教师
2、分为两队:甲队和乙队,分别由两队队长担任主辩,对辩手两人。辩手的挑选依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3、辩题确定:抽签
4、辩论方案:(1)表明观点:两队主辩先分别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例陈述理由。(2)有序质疑:甲队辩手按次序任选乙队一辩手发问,对方辩手应答。乙队辩手按次序任选甲队一辩手发问,对方辩手应答。
(3)唇枪舌战:甲队一辩手对乙队观点质疑,乙队队员限时回答。乙队一辩手对甲队观点质疑,甲队队员限时回答。
(4)总结发言:两队主辩进行总结性发言。
(5)主持人引导学生体会:争鸣的目的在于吸收优点,避免劣势,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功自己。
设计意图: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模拟"百家争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思想文化发展史相关的个人经验。从思想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感悟人只有不断吸收别人长处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与此同时,我布置了预习题纲,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在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还做出哪些贡献?
2、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李悝和商鞅变法内容有哪些?比较二者的相同点?
4、墨家思想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5、百家争鸣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前,教师仔细的分析了教学内容、深入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剖析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围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别小看这一步骤,他的地位相当重要。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书,找出重点、难点,采用圈、点、评、注等不同方法,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或符号对预习情况作出记录,消化基础知识、重点内容,找出理解上的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这一阶段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于科学设计好课本提出的问题;在于预习提纲的设计与完成情况,在于学生的未来课堂表现,这一阶段做好了,学生的发展
目标就有的放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编写预习题纲,作为学习档案存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真正体现课前系统的重要性。时常评出最佳提问奖,鼓励学生质疑、释疑。
二、课堂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
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指导意见提供了三个方面的评价改革理念,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有借鉴意义。
(一)、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改革
1、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建立学生自己的学习档案。学校评价应根据注重发展、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系统、动态的历史学习档案,做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价值评估,综合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体现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设计,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表现性评价尤其适用于对历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可在学生的社会调查、专题研究、作品创作等学习情境下进行,设计科学的表现任务,采用非测验型的评价工具,有条件的配以音像设备记录学生的全程表现,并包括了对结果质量的评定。这是本文略讲的内容。
3、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评价改革促进考试改革。(关注教学过程考试。毕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历史教学过程考试主要有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种,基本形式有笔试、口试、开卷试、答辩、现场测试、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互评、活动表现、成长记录、平时小结、操作评语、家长反馈、学科获奖等。一定有要注意评语的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优势与进步,明确学生的'不足与发展方向,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关爱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教师自评为主、多元参与、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历史教学评价的元评价研究。这两个问题与本文关系不大,也是略讲的内容。
三、课堂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
在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时,我首先展示百家争鸣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了解和掌握基本史实;了解和养育史学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提炼与运用历史材料;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历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国际意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的说就是关注具体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注意"了解、理解、应用、技能、独立操作、迁移、感受、思考、反应、领悟等动词的运用,在发展中完成导入环节的设计。一步一步完成学科学习目标。只有坚持这样的学习评价,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下面结合《百家争鸣》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结合预习,进行课堂第一环节:组织辩论获得体验
教师根据预案组织辩论,辩论有序进行、争论激烈,经过辩论,大家发现单纯使用德治或法治都不能很好地管理学校。经过激烈辩论,大家统一了思想,认为单纯法治、德治都不能治理好学校,只有综合运用两种办法,才能克服单个方法的弊端,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理智的争论。最后,教师适时适度引导学生思考:从两种不同思想的争鸣到合流,你能总结出争鸣的意义吗?学生依据体验总结出争鸣能够辨明各自观点的优势和缺陷,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完善自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小组协作活动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历史讨论、演讲";"创作表演历史小话剧";"历史游戏小活动"等。我运用"活动表现评价法",让学生在争鸣中享受发展的永恒魅力。此外"学生自我评价法"、"档案袋评定法"、"研讨式评定法"均是理想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二)、情境创设,进行课堂第二环节:解析历史概念。
为了解决教材知识的难题,我通过师生互动,自主建构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教师强调百家争鸣的历史概念。学生探究形成的原因。
1、概念呈现:(1)概念呈现:"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教师强调,因为教材正文没有阐述,属于知识的盲点。)
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师生合作探究,提高综合能力)
①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②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③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④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为了总结百家争鸣的意义,我让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依据学生所获体验,适当解释。在师生的互动中,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评价中,学生的发展性表现得很到位。学生活动积极,课堂精彩纷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材料、时间、空间,解剖百家争鸣的教学难点;通过辩论,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讲百家争鸣时,运用原始资料让学生理解诸子的思想。追述他的时代含义。
(三)合作探究,激活思维,进行教学第三环节。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在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还做出哪些贡献。教师强调:孔子思想内容:①政治思想:德、仁、礼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②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③整理古籍: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让学生阅读史料和图片,总结孟子思想:
材料一:苛政猛于虎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
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民贵君轻材料四: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人性本善。
评价:孔子的仁爱思想过于宽泛,孟子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教师点拨:孔子的仁爱过于宽泛,孟子运用"仁"的观念来调节阶级关系,这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展。
3、阅读史料,总结荀子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仁义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舟民水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恶
荀子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治(法家)荀子曰:"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规律(道家)
教师点拨: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同时还吸收道家和法家观点,避免了孔孟儒学思想的缺陷(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法律作用的倾向),成为早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从孔子、孟子到荀子思想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即多元发生、多元组合、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材料学习法理解历史,享受发展的成果。此外"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均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4、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李悝和商鞅变法内容有哪些?比较二者的相同点?
6、墨家思想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7、百家争鸣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最终完成了孔子和早期儒学的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主体性品质令人欢喜。通过学习,学生不断感受历史的主体意识(能够结合思想性的特征,创造地思考历史);自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再现陈述性知识,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与辩论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验;通过共享学习资源,组建合作小组,学生合作和分享教学实践,领悟创造性思维的主体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关爱生命、进而得出重要的历史结论。本环节我运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典型事例分析等质性评价方法评估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评价方式基本上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侧重自我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侧重定性评价。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我把他计入个人的学习档案,让学生体会发展的乐趣,体会成长的兴趣。通过口试、学生互评、活动表现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细胞。
对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性判断除了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情景、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试题测量的方式来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和判断。这里包含了基于观测法、活动法的表现性评价、基于试题考查的考试评价和基于问卷调查的调查性评价三种方法。(问卷略)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做调查,得到的回答可能千差万别。请同学们梳理孔子思想的精华,剖析早期儒学的特点。通过不同题型的设计,体现学生的不同层面,彰显学生的发展理念。
(四)合作探究,激活思维,进行教学第四环节。
8、材料一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老子思想和庄子思想。(见教材)
材料2、"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摘自《墨子》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墨子的思想主张。(见教材)
材料三: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与课文,分析法家思想的内容。(见教材)
这一环节,我用量化的方式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性品质,主要通过史料的理解和解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来考查,题型应该以材料和问答为主。无论是面对史料的提问还是探究问题的选择和设定,都要遵循适中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法",检验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学生的发展轨迹的把握,注意培养学生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通过笔试与口试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完整统一。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在动态的发展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感悟历史,升华情感。进行教学第五环节。
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请同学们说出各代表哪一个思想家,说出你的理由。(甲是道家;乙是儒家,丙是墨家;丁是法家。)在进行这部分的研讨时,我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加深对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此外"创作历史文学作品、创作历史音乐作品、绘制美术作品、编辑历史报刊、历史资料收集、历史遗存调查、历史制作均属于个人代表作品,将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展示个人的发展成就。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交替采用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课后系统与发展性学生评价
1、课后作业设计:运用教材的学习思考与自我检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课后活动建议:我选择了课后"阅读与思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试评重义轻利的观念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3、教学反馈设计:每堂课后,我经常设计几个小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你认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紧贴"教学课标要求"?有什么需要改进的?(2)、你是否能完成和完全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在完成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教师的讲解是否清楚明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4)、你认为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时间足够吗?教师的语速快吗?(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4、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完成后,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课下完成。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设计了一道拓展试题: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由于没有讲述文艺复兴的知识,我指导学生积极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资源。只有这样因地制宜的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样的课后实践,我重视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提高对信息加工、运用能力。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历史戏剧、小论文的研究,更能显示学生的综合实力。
五、新课程评价的几种方法
传统评价存在评价功能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维度单一、评价方法单一等缺点。新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方案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既关注评价的结果,也关注评价的过程;既关注量性的评价,也关注质性的评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提供了五种评价方法: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和考试。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学习档案,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这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使学生发展理念的终极目标。学习档案一定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与"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均是深受学生、教师青睐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他将记录"模块的闭卷考试成绩、个人代表作品成绩、小组协作活动表现"等内容,最终以学分认定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2、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例如《百家争鸣》中的历史感悟。
3、历史制作: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考查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让学生结合教辅资料《金版教程》,运用漫画的形式再现诸子百家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4、历史调查: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调查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学完《百家争鸣》后,我让学生调查孔子杏坛讲学的事情;调查国内的"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化内涵;同时我让学生调查国外中国的孔子学院,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以"扬弃"的态度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新课改,新理念,提供了新的探索机遇;新教材、新实践,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站在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围绕课改的航船,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进程,更全面、合理地考核、评定学生,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评比内容:
(一)文明星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认真规范地参加升旗仪式,无故不缺席。
2、待人文明礼貌,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问好。
3、关注自己的礼仪,上学戴好红领巾,家长的接送车不驶入校园。
4、热爱学校,关心班级,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得到同学的爱戴。
5、课间文明游戏,不追逐奔跑,不高声喧哗,不爬高,不践踏绿化带,上下楼梯靠右行。
6、放学时排队出校门,不吵闹,不逗留。
7、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校园内一草一木。
8、诚实守信,知错就改,拾金不昧,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9、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珍惜劳动成果。
10、在家孝敬长辈,听从长辈教导,每周为家长做一件“孝心事”。
具体操作:
1、学生在五星争冠文明守纪星中为班级扣分的,不得这颗星。
2、本星由班主任具体评比,可通过平时记载,同学考核与推选相结合。
(二)洁美星
1、认真及时做好值日工作,每天带好手帕或纸巾,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3、整理好自己的抽屉、书包,并保持课桌整洁,离开教室能做到桌椅对齐。
4、不在校园内公共场所乱扔乱丢,不从窗口倒水扔东西,不随地吐痰。不乱涂画墙壁。
5、不到校外购买、食用无卫生防疫证的商贩店家的食品。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摆放整齐,会整理收拾自己的房间。
具体操作:
1、学生在五星争冠卫生保洁星中为班级扣分的,不得这颗星。
2、本星由班主任具体评比,可通过值日工作、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桌椅抽屉卫生的抽查等平时记载,同学考核与推选相
(三)勤学星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有病及时请假。
2、在校坚持说普通话,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习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遵守课堂常规。
3、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勤奋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态度考核为优,一、二年级平时、期末成绩评定须为全优,三-六年级学生以上三科成绩总评需优。
5、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6、积极参加学校等组织的各种学习比赛活动,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在校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的可优先考虑。
具体操作:
1、根据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来定。
2、在校智慧数学、作文比赛、英语竞赛等学科类比赛中获奖的;在上级各类作文比赛比赛中获奖的;在县级以上发表文章两篇以及上的同学,并成绩总评至少有二门达到优的直接获勤学星。
3、本星由各任课老师提供成绩,班主任具体评比.
(四)健体星
1、认真上好体育课,上课态度为优,达标成绩为优。(体育成绩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且达到目的良的可破格考虑。达标内容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活动,认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3、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各级各类运动会,为班级、学校争光的同学可优先考虑。
具体操作:
1、各年级学生达标项目由学校规定,每个学生任选两项,两项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的为优。即获健体星。具体项目:一、二年级:50米、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三、四年级:50米、立定跳远、垒球、仰卧起座、一分钟跳绳;五、六年级:50米、立定跳远、垒球、仰卧起座、一分钟跳绳、400米。
2、校各类体训队的成员直接获健体星。
3、参加校田径运动会个人比赛获前6名者直接获健体星。
4、本颗星由学生自由申报,体育老师主要负责在体育课测定,班主任做好配合工作。
5、被校体训队选中的,无正常理由拒绝加入,不得评为健体星。
6、体育老师把数据提供给班主任后,班主任定星之后再由体育组审核。
(五)才艺星
1、认真上好美术课、音乐课和其他特色活动课,学科态度均需为优,音乐、美术、书法期末成绩等级考核至少有一科优,另两科良好及以上。
2、会唱国歌、队歌、校歌和其他一些健康的儿童歌曲、校园歌曲。
3、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文艺类、技艺类活动或比赛。
具体操作:
1、参加校舞蹈队、合唱队、集体舞等在校级及以上表演或比赛的经辅导老师认可的直接获该学期的才艺星。
2、在校级及以上各项才艺类现场比赛中(棋类、演讲、讲故事、小歌手、书法、美术、小制作等)获奖的直接获才艺星。
3、学生书法、绘画等作品在县级及以上发表两幅的直接获才艺星。
6、其余学生可以自由申报一个项目(如唱歌、书法、美术、舞蹈等)根据分类由各老师在课堂内进行考核,优秀的获才艺星。
二、补充说明:
1、在校级“五星争冠”评比中,在某一方面给班级扣分的,则相应的星级评定不能得星。
2、不少条例是在班级内评定的,班主任必须有具体的措施,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抽查,检查结果要在班级内公示。如卫生星第一条,要请值日组长每天记录同学做值日情况。
3、涉及到任课老师考核的内容班主任要尊重任课老师的意见,任课老师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公开公平,要把考核成绩公布于全班同学。
4、尽量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星级,各班学生的星级情况需在班内公示,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四星级、五星级的学生须填写申请表上报政教处和大队部考核。
5、评定结果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并记载到学生的素质报告单中。
6、学生如有品德问题或有较严重的违返校纪行为的经政教处审核属实取消评星资格。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及手段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荣誉卡或是大红花等多少形式,从某种程度讲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要把形式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我认为,一般地运用以下评价方式:
1.赏识性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这些
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它是以教育为目的,希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能找到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老师一句平常的评价,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小学生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小学生们都喜欢听到老师赏识的话语,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比如,评价学生朗读情况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很有感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但如果能把字音调读准就更好了。你读的很流利,若速度放慢一些感情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来,你愿意再为我们读一遍吗?"等等,我相信小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进步以及独特的闪光之处,都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这不仅会使学生在赞美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厚爱,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期待式评价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相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它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在老师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积极奋进,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时地告诉你的学生"你能行你会成功老师相信你",借助期待,帮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与时俱进。
3.互换角色式评价
很多时候,教师经常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颐指气使,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同学之间的平等。如果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若评价学生时肯定会是负面的。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如果教师不理解学生,就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错误的判断,就会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不理解,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同的失落感、无助感,进而造成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对于教师对自己的猜测感到反感,最终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影响师生情感的正常交流,这时不妨自己当一回学生,与犯错误的学生角色互换,事情往往会顺利解决。
4.朋友式评价
有的父母经常向老师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与父母有代沟,那是父母不懂得与孩子沟通。小学生依赖心理比较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严师,还需要"益友",能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所担任的科目,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反感某位老师,才对他所教授的科目心存抵触,甚至厌学。教师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用真诚与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学生所信赖的挚友,使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无声"式评价
教师要善于利用体态语,传达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点燃学生们学习的火花,如"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关注而专心听讲。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
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某学生对一个问题犹豫不决而教师又无法用语言指导时,可以用眼神及其他形体动作鼓励其积极行为。积极的体态信号不仅会引起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激活和促进其智力发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成绩优劣,始终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渴望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迫切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但是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是为了激发孩子对学习,对发展特长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在积累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一个阶段内的进步,从而激起孩子寻求更大进步的动力。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及手段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荣誉卡或是大红花等多少形式,从某种程度讲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要把形式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我认为,一般地运用以下评价方式:
1. 赏识性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这些
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它是以教育为目的,希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能找到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老师一句平常的评价,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小学生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小学生们都喜欢听到老师赏识的话语,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比如,评价学生朗读情况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很有感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但如果能把字音调读准就更好了。”“你读的很流利,若速度放慢一些感情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来,你愿意再为我们读一遍吗?”等等,我相信小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进步以及独特的闪光之处,都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这不仅会使学生在赞美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厚爱,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期待式评价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相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它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在老师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积极奋进,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时地告诉你的学生“你能行”“你会成功”“老师相信你”,借助期待,帮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与时俱进。
3.互换角色式评价
很多时候,教师经常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颐指气使,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同学之间的平等。如果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若评价学生时肯定会是负面的。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如果教师不理解学生,就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错误的判断,就会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不理解,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同的失落感、无助感,进而造成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对于教师对自己的猜测感到反感,最终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影响师生情感的正常交流,这时不妨自己当一回学生,与犯错误的学生角色互换,事情往往会顺利解决。
4.朋友式评价
有的父母经常向老师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与父母有代沟,那是父母不懂得与孩子沟通。小学生依赖心理比较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严师,还需要“益友”,能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所担任的科目,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反感某位老师,才对他所教授的科目心存抵触,甚至厌学。教师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用真诚与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学生所信赖的挚友,使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无声”式评价
教师要善于利用体态语,传达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点燃学生们学习的火花,如“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关注而专心听讲。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
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某学生对一个问题犹豫不决而教师又无法用语言指导时,可以用眼神及其他形体动作鼓励其积极行为。积极的体态信号不仅会引起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激活和促进其智力发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成绩优劣,始终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渴望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迫切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但是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是为了激发孩子对学习,对发展特长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在积累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一个阶段内的进步,从而激起孩子寻求更大进步的动力。
对上述问题,全国科学教育专家路培琦老师曾不假思索地回答,模糊好。我们都知道,要想清晰准确地评价学生是多么困难,而评价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又是多么复杂的感受!总是企望着我们给学生的期末评价能给他们带来前进的动力,而模糊的评价可能最有利于形成这种力量。
过去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的期终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
《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由这一系列的新建议可以看出,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课程标准》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教学相长。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考试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
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围绕三种形式四个方法三大任务来开展。通过评价方法的改革,摒弃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这在现今全国部分《科学》课程实验地区,编制和使用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也都体现了崭新的评价方案。
三种形式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侧重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完成本册安排的一系列活动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此项活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2.学生互评主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本项活动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完成。
3.教师评价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和观察。通过日常观察、阶段评价的做法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以上三种形式的评价主要围绕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块内容来展开,根据三块内容的具体标准进行评价,当然,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我们也不必拘泥于上述三种形式,如可以附加家长评价等其他形式的评价。(见教科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四个方法即:评议法、杰出表现记录、平时活动记录和教师观察
1.评议法即先由学生按指标要求自评,然后组成四人小组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结论,参照观察记录等情况,做出综合评定。
2.杰出表现记录即根据平时上课中提问、发现、精彩回答、突发奇想、带活动材料等方面有星级记录的学生,记入最后评定成绩。
3.平时活动记录即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活动前准备记录、活动中发现记录、活动后的延伸记录等进行评定。
4.教师观察即在平时上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询问一些涉及推理和理解的问题,关注课堂学习事件,布置实践性作业收集信息,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三大任务即:评价科学探究能力任务、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和评价科学知识任务
评价科学探究能力任务主要方法已经渗透到平时每个探究活动中,根据活动记录情况完成评价。
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主要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
评价科学知识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上课的表现及提问、回答,教师观察进行。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贯穿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并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在期末阶段,我们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阶段评价进行综合,统计。如平时每项活动记录星级情况进行综合有几颗星;平时记在封面上的杰出表现星有几颗;平时在小组活动,上课表现方面互评有几颗星(五星制)等,综合评定就是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给出学业成绩(见教科版《科学》教材同步辅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