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大部分人中的印象是什么(通用4篇)
《三国演艺》里令我最伤感的人物是诸葛亮,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落得个“星辰陨落、秋风五丈原”的凄凉下场,让人不胜唏嘘。到现在才悟出其中道理。诸葛亮到底是个悲剧人物还是成功人物?历史上看他是成功人物,现在的人都把诸葛亮看成道德和智慧典范。但他是悲剧人物,因为他预定的目标没有完成,而他本该有可能完成的。
诸葛亮之败,固然有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我认为他本人培养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用兵点将的时候,一般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的绝对依赖,广大谋臣及将领缺乏决策的实际锻炼。
影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尽管夸张、溢美是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惯用手法,并不能作为“史实”而采信。但在历史文献中,对于诸葛亮的记载却也同样体现出其忠臣之本色。《三国志·诸葛亮传》十分清楚地记载着:当刘备兵败于陆逊,仓皇逃至人生的终点站——永安白帝城后,其于弥留之际,特向前来接应的丞相诸葛亮说出了那番著名的“托孤之语”:“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我儿子刘禅如果成器,你便好生辅佐;如果是个败家子的话,就请你取而代之。面对如此重托,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后,诸葛亮诚如其言,对内尽心尽力辅佐刘禅治理蜀汉;对外六出祁山,征伐魏国,力图匡复汉室;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殒身于北伐军中,从而成为一代忠臣的典范。
值得说明的是,《三国志》的撰著者陈寿本就是蜀汉人,《三国志》中《蜀志》的大多取材,正是基于蜀汉建国以来,史官的如实记载。所以从史料的真实性而言,“白帝托孤语”应是对刘备临终之言论的如实记载。也正因为此,陈寿才将这段感人的故事放置于严肃的历史记载之中,陈寿之后,无论西晋常璩撰《华阳国志》,还是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也都将此事记于史文,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与表彰;元代胡三省于《通鉴》此事后注云:“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代学者何焯、桂馥也都分别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义门读书记》与《晚学集》中,称刘备此举近乎“尧舜”禅让,是“英雄之士之大略”的绝好体现。显然,根据古代学者的理解,刘备对诸葛亮可谓肝胆相照、信赖有加,正是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关系,因而才会有如此肺腑之托。
现当代以来,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结合魏晋南朝时代“托孤”现象,认为所谓“君可自取”实际上是当时普遍流行于世的一种特殊的激励之词,是君主对于臣下的勉励,诸如同时代的孙策,在身故之际也曾对作为顾命之臣的张昭说过“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刘备托孤语》)。另一位史家田余庆先生则更具体地指出,刘备此语表面是说给诸葛亮听,而实际则是针对与诸葛亮一同接受托孤遗命的李严。彼时蜀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李严所代表的“东州士人”大有威胁刘备荆襄旧部之势,故而刘备需要通过托孤之语,凸显诸葛亮的特殊地位,使其他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见《秦汉魏晋史探微》)。由于现当代学者基本都摆脱了古代政治伦理的束缚,从而能够以更加理性与客观的心态面对历史,但根据以上分析依旧能够看到,学者既对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加以肯定,同时也依旧相信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的忠心。
按照我们对三国历史的一般认识,诸葛亮早已是世所公认的千古名臣——究其个人而言,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有“隆中对”与“联吴抗曹”之战略远见,而且忠心辅佐蜀汉两代君主,有“六出祁山”“鞠躬尽瘁”之忠臣义举;究其历史地位来看,最为孱弱的蜀汉政权,得以在魏、吴之夹缝中求得生存,离不开诸葛亮“东和北拒”之功效。所以,无论是刘备创业阶段,还是刘禅为帝时期,诸葛亮与蜀汉政权之关系可谓休戚与共、互相成全。此外,得益于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使得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智慧与忠诚的形象,也被无限拔高,代代传颂。
得益于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我们知道尚在距离蜀汉未远的西晋时代,那位善发惊世之语的大评论家孙盛,认为“备之命亮,乱孰甚焉”,如果“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途”,因此刘备这套看似饱含信任的诚挚之语,实际是从侧面提醒诸葛亮不要觊觎刘禅的皇权。所以,孙盛认为刘备之语是“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而之所以没有引起政治风波,则是因为“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孙盛评语)与孙盛观点相近者亦不乏其人,如清代所修《通鉴辑览》亦以刘备所谓“君可自取”之语是猜忌之辞,是对诸葛亮忠贞之心的亵渎(见《三国志集解》)。如果按照以上论调的思维看,看似饱含君臣之情的白帝托孤语,其实应是刘备以退为进,施加于诸葛亮头上的一道“紧箍咒”,正是通过“君可自取”这一充满诱惑而又难以实操的远景,迫使诸葛亮无法产生二心,从而必须得恪守人臣之道,一心辅佐刘禅。当然,持此论调者,恐怕多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现实经验得出的认识,进而以之揣度作为历史人物的刘备的心态,故难免有诛心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