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检查制度(精选7篇)
1.0 目的。
1.1 为了使公司各分厂的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的管理符合5S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2.0 范围
2.1 公司的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料箱均属于。
2.11 生活垃圾箱仅供倒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垃圾。
2.12 废料箱可存放生产中产生的不重复使用的边角余料。
2.13 铁屑箱可存放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切屑。
2.14 焊渣箱可存放生产中产生的焊渣。
2.15 危险废料箱可存放探伤使用后的剂罐及废布,机床使用的废旧油布、拖布及含油物品。
3.0 各单位管理职责
3.1 生活垃圾箱由保洁公司负责日常维护、清运,保洁人员定时清理,生活垃圾箱由安技环保部定置定位,将生活垃圾箱进行编号。
3.2 废料箱按属地化进行管理,由使用单位定置定位,由使用单位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日常维护,盛满后由行政事务部分类存放、处理。
3.3 铁屑箱按属地化进行管理,由使用单位定置定位,由使用单位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日常维护,盛满后由行政事务部分类存放、处理。
3.4焊渣箱按属地化进行管理,由使用单位定置定位,由使用单位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日常维护,盛满后由行政事务部处理。
3.5危险废料箱按属地化进行管理,由使用单位定置定位,由使用单位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日常维护,盛满后由安技环保部统一申报处理。
3.6使用单位不得擅自移动垃圾桶位置,如果需要先向安技环保部提出申请,由安技环保部现场考察,确定位置后方可移动。
4.0 考核分工
4.1 各单位对所属区域的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月度考核,并对违纪班组、个人按制度规定进行处罚。
4.2 安技环保部负责对各单位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执罚。
4.3 行政事务部负责将安技环保部报送的单位、个人违纪罚款在责任单位的月度工资总额中核减。
5.0 考核处罚
5.1 对不按规定乱倒、乱扔者罚款30元。
5.2 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外壁有污染、悬挂物等不洁现象,对责任人罚款30元。
5.3 无故更换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的位置,对责任人罚款50元。
5.4 发现不按规定存放生活垃圾箱、废料箱、铁屑箱、焊渣箱、危险废弃箱的责任人罚款30元。
5.5 严禁将包装箱上的木方乱扔,乱扔者罚款50元。
6.0 附则
6.1 本制度解释权属安技环保部。
6.2 公司所属单位外聘人员违纪,参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6.3 本制度自20xx年4月1日起执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部署,坚持依法治理、严格落实责任,注重实践创新、科学实施完善,推进我校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范围
我校西门校区、象园校区按此方案实施。
三、主要目标
规范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20xx年底,全校生活垃圾分类普遍实行,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典型经验模式。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资源环境和垃圾分类意识,营造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生活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根据《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榕教综〔20xx〕70号),我校按照“2+3”方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是指将生活垃圾主要分为湿垃圾(易腐垃圾)和干垃圾;“3”是指将干垃圾根据成分不同分为可回收物、特殊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
(一)湿垃圾(又称“易腐垃圾”)
主要是学校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如米饭、面食、过期食品、鱼肉虾(含壳)类、蔬菜、瓜果、皮核等,使用绿色垃圾桶进行收集。
(二)干垃圾
1、可回收物。主要指生活垃圾中具有资源回收利用价值的,如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使用蓝色垃圾桶进行收集。
2、特殊垃圾
(1)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使用红色垃圾桶进行收集。
(2)大件垃圾(含绿化垃圾)。主要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后再处理或利用的家居废弃物(如沙发、橱柜、床铺)及各种废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居民小区、城市绿化养护作业等产生的树枝枝干等园林绿化垃圾。
(3)建筑(装修)垃圾。指居民日常装修产生的建筑(装修)垃圾,一种是混凝土、砖块、粉刷层、渣土、钢筋等,另一种是各类木制品及边角料、废塑料、废金属料等,分类后堆放在小区专门设置的收集区域或投放在分类收集设施内。
3、其它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特殊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包括一次性纸尿布、烟头、无汞电池、陶瓷制品、一次性不可降解用品、渣土、卫生间废纸等废弃物,通常采取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快设施设置
1、设置分类指导牌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导牌原则上设置在校园内分类垃圾桶设置点醒目位置;指导牌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垃圾桶布局、管理责任人姓名和电话等。总务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指导牌的设置数量。
2、配置分类垃圾桶
(1)每栋楼一层设置一个垃圾分类宣传栏和“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类垃圾分类桶;每层应设“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二类垃圾桶;每间教室、办公室等房间应设置连体“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桶一个;特殊场所如理化生实验室等可视情增设“有害垃圾”垃圾桶。
(2)设有食堂的学校应在食堂公共区域设置“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类垃圾桶,其中“厨余垃圾”桶数量按需增加。
(3)校园露天场所按需设置若干“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
3、垃圾桶设置要求
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数量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学校设置的垃圾分类收集桶应分布合理、标识统一、数量足够、方便投放与收集,并做好垃圾分类收集桶的日常养护和清洗工作,确保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位置固定,外观整洁干净。分类垃圾桶样式可参照《福建省(市)直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宣传册》的要求,由总务处负责采购实施,采购经费从学校办公经费中列支。
4、垃圾的`收集转运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清运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教室、办公室的垃圾要及时投放到分类桶中,并由专门人员将分布在各区域的分类垃圾桶采用推桶形式汇集至垃圾收集屋/暂存点内,定时由各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进行收集转运。两校区总务处负责做好分类收集转运工作。“有害垃圾”按《福建省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暂行)》妥善处理。“建筑(装修)垃圾”由施工单位负责,按照建筑垃圾相关法律规定收运处置。
(二)抓好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充分运用《福州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纳入环境教育课程,根据有关要求和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课堂;利用主题班、队、团会课、国旗下演讲、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等阵地进行专题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发挥家委会、家长会功能,让家长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亲子进社区、进农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教师、学生、家长齐抓共管,家庭、学校、社区有效互动的良好氛围。各处室要将垃圾分类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定期报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三)抓好教职工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
校党委牵头,办公室、总务处与工会配合,面向教职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重要意义宣传培训,普及和推广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知识,及时分发《福建省(市)直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宣传册》,制作专题宣传栏,利用LED屏、网站、微信群等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校党委编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倡议书,号召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头减少生活垃圾,带头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六、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福州第十八中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处室为小组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学校明确1名联络员和若干名志愿者。联络员主要负责本校垃圾分类的宣导、督查和联络工作。
联络员和志愿者名单报备市教育局。
(我校要确定一名联络员,市教育局联系处室:规划建设处,联系人:蔡芳芳,联系电话:)
(加强督促检查。学校制定《福州第十八中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从工作机制、设施配置、分类投放、宣传教育、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评,形成校内“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学校要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激励制度,确保全校师生养成良好习惯。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垃圾分类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才能持之以恒。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
一、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2、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人。环境保护教育是让少年儿童从小懂得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结合创建[节约型学校"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二、校园垃圾的分类:
1、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人人有责,加强管理,重在实效,持之以恒
2、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
(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指: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建筑垃圾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3、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两种垃圾箱,一种为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种为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按有关要求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箱内。
(4)食堂垃圾:剩饭剩菜等废物由食堂指定专人集中处理,废弃油脂由相关证照齐全的专业人员集中回收。菜根、菜叶等食品废弃物集中处理。
(5)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处理。
(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政教处处、团委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真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及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提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3、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处理,焚烧垃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并造成一定影响的给予相关处理,并追求有关责任。
4、对本制度执行良好的集体或个人,学校每学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
(1)各班均设垃圾分类储藏篓,每天把教室内的垃圾按要求分三类放好 。一类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一类回收废纸;另一类是剩余垃圾 。
(2)收集废电池,投放到废电池回收点 。
(3)按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
五、垃圾回收的措施是:
(1)学校各班设立专门垃圾回收点,设分类储藏箱若干个(暂设储藏箱2只,一只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另一只回收废纸),废电池回收桶一只 。
(2)每天各班安排专人做环保卫士负责监督 、检查 、整理 。
(3)每月所得的回收费有专人做好登记,并归各班所有。
六、医务室垃圾分类
1、医务室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由校医收集,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处理。
2、医务室应使用专用垃圾箱储存医务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垃圾箱应放置在学生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3、医疗废物应置于防渗漏、防锐器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中并注明警示说明。
4、严禁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医疗废物及时由校医专人负责处理。
5、防止学生接触医务垃圾,以免造成感染。
6、医疗垃圾要由专人负责,严禁让学生运送。
7、对超过保质期限的所有药水、药物、医用器材一律按规定妥善处理。
为了减少污染,提高保洁水平,特针对垃圾管理与清运制定如下制度:
一、按照我校:“一日三小扫,一周一大扫”的打扫制度,各班在打扫时收集的垃圾不得积存于教室、楼道、楼梯、校园清洁区域,必须及时运往垃圾台,安全投放到垃圾台内。违者,扣除班级卫生积分,周内不得评为卫生先进班级。
二、各处室、年级组应安排卫生值日人员,每次上班以前打扫本办公室内外卫生,垃圾及时运到垃圾台,完全投放到垃圾台内。违者,扣除考核成绩,期内不得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三、各教职工要坚持打扫宿办室内外卫生。如在检查中有积存垃圾,本人所任年级组不得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四、教师灶、学生灶、开水灶等“三灶”产生的炉灰,必须随产生随清运,投放到垃圾台后要用其他垃圾覆盖,防止随风飘洒。师生灶产生的蔬菜下脚料及剩饭、剩菜等食品垃圾必须在室外袋装(或桶装)暂存,每餐之后运往垃圾台。违者,一次罚款20元。
五、厕所粪便每月清运一次,垃圾台垃圾每天清运一次,均由总务处负责。如果末能按时清运,一次扣发总务主任卫生奖20元,直至全部扣发。
六、垃圾台实行封闭管理,并由总务每月喷洒药物,防止蚊、蝇、鼠等栖息繁殖,扩大污染和危害。
我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校内教职工、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用符合要求的垃圾袋或者容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
一、分类投放标准
校园生活内垃圾按照规定的四种类别进行分类。校园内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及实验室废弃物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二、投放、收运工作
学生和教职工宿舍区
宿舍内干湿分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放置。师生定时带到集中垃圾箱房分类投放。房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到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教学、实验及办公楼宇
生活垃圾分类小组指导师生分类投放,各室垃圾桶由各负责人及时收集,并定时放置到户外指定位置,干湿垃圾日产日清。
食堂
师生用餐完毕后,应将餐具和垃圾统一带至餐具回收处分类投放。外带食物残余等湿垃圾也投至食堂厨余垃圾桶统一处理。食堂厨余垃圾对接负责人日产日清,其余垃圾按规定投放。
实验室
实验室的垃圾自产自清,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单独妥善处理,无危险性垃圾放至垃圾站,不得将垃圾随意倾倒、堆放。
校园道路和室外公共区域
校园道路垃圾桶由负责人清运,并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对于垃圾易满溢时间及区域,增加清运频次。
第十条收集、运输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
(一)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或者预约收集、运输;
(二)对湿垃圾实行每日定时收集、运输;
(三)对干垃圾实行定期收集、运输; 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具体清运地点和时间由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各地气候特征、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等方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路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四、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五、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六、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其中,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同时参照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再选择确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强制分类的类别。
七、投放暂存。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设立专门场所或容器,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暂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志。对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的品种,应按要求设置临时贮存场所。
八、餐厨垃圾可由专人清理,避免混入废餐具、塑料、饮料瓶罐、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质,并做到“日产日清”。按规定建立台账制度。
九、易腐垃圾应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泄露、遗撒和臭气的控制。
十、根据可回收物的产生数量,设置容器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分类、定点投放,必要时可设专人分拣打包。可回收物产生主体可自行运送,也可联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上门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
十一、动员社会参与。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生态、美丽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原则
1、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涉及学校办学、师生生活的大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后勤等有关部门履行分工责任,各二级单位落实管理教育责任。
2、完善机制、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取与政府、社会合作模式,分类管理的实施操作由专业化服务公司等社会化主体全面负责,运用创新手段提高分类处理效能。
3、加强宣教、重在育人。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师生环保习惯养成、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校园绿色生活方式。
三、工作目标
以生活垃圾“总体减量、源头分类、运营外包”为目标,积极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将垃圾分类深入到垃圾处理的每个环节;积极构建校园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做好监督检查,实现校园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四、分类方式、标准及要求
1、分类方式
按照芜湖市要求,我校生活垃圾分类采取“四分法”,即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单独分类收集,其中有害垃圾容器为红色,可回收垃圾容器为蓝色,厨余垃圾容器为绿色,其他垃圾容器为橘黄色。具体区域、部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放置。学校垃圾分类容器应按照标准逐步更换统一。
2、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
(1)公共楼宇(学生公寓除外)每层楼的公共区域适当位置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设置1个收集点,每个收集点至少设置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各1个。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配置室内合适的收集容器,室内可根据空间、人数和工作需求设置至少1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2)室外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投放桶按人数、投放量合理配备。
(3)食堂及供餐区需配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厨余垃圾收集容器根据用餐人数和厨余垃圾产生量设置,以不满溢为标准。
(4)教学楼每层楼适当位置设置1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个办公室宜设置1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卫生间宜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5)学生公寓区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各亭设置一组240L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6)划区域配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容器应按便捷、安全的原则设置。
3、建筑(装潢)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投放。校园产生的建筑(装潢)垃圾,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封闭式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点,集中运往区建筑垃圾临时回填点填埋处理。
五、重点任务及职责
1、组织领导机制
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由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人员领导统筹、组织协调、部署指导全校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垃圾分类事务的协调处置;成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组长为后勤管理处处长,副组长为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成员为各学院等二级单位指定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存贮、转运等工作及具体问题处置。
2、有效实施分类
学生食堂区域,由食堂经营主体做好前后场各类加工所产生其他垃圾、餐余垃圾等分类回收、存放、外运等。学生公寓区域、教工周转房区域,由物业服务公司做好生活垃圾袋装化投放、分类回收、存放、校内转运等,其中学生公寓区域实行分段定时投放管理。公共教学、科研、办公等区域,由物业服务公司做好生活垃圾楼层分类投放、总体分类回收、存放及校内转运等。学校大门、道路等校园内开放式区域,物业服务公司做好生活垃圾分片分类投放、总体分类回收、存放及校内转运等。赭山校区教工生活区,由住户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物业服务公司做好分类回收、存放及校内转运等。分类直接与管理责任人如下:
——室外公共区域、学生公寓、公共教室,参与服务的社会企业为直接责任人,后勤管理处为管理责任人。
——专业教室、实验室、办公楼、运动场所,参与服务的社会企业为直接责任人,使用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学生食堂、超市等校园餐饮服务供应区域,经营主体为直接责任人,相应监管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工程现场及临时设施周边,施工单位为直接责任人,归口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校内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主体为直接责任人,归口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校内举办大型活动时,校内主办方(如无校内主办方,校内承办方即为直接责任人),及活动所在区域物业服务公司为直接责任人,审批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3、分类设施建设
为确保我校校园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和芜湖市接收外运,后勤管理处统筹做好各种垃圾分类设施的清单制定、安放设置,财务处要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做好垃圾分类设施的采购事宜。
4、开展宣传教育
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团委及各学院(含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皖江学院)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现场交流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营造倡导绿色校园的良好环境。宣传部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报道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5、强化监督管理
按照《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导则》要求,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各单位、各部门,校内各社会服务单位,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义务,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绿色生态的文明校园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校内有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责任举报、投诉。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反馈。对当地环卫部门、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单位等反馈的垃圾分类不达标情况,应当在核实情况后,要求相应管理责任方及时改进,并请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共同监督整改。学校建立由师生代表组成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
具体职责任务分工见附件2。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与推广阶段(20xx年9-10月)
1、明确管理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纳入重点工作,细化管理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2、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宣传栏、PED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意义。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党员、团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表率意识,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一个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带动一个公寓、一个教室,引领整个校园的良好氛围。
3、设置分类设施
按要求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规范分类标识和颜色,对目前已在使用的垃圾收集容器,若容器颜色与现有分类标准色不一致时,采用加贴分类标识的形式进行规范,逐步自然淘汰更新。各部门、各单位按实按需,逐步更新。
(二)全面实施与巩固阶段(20xx年10月开始)
1、固化垃圾分类管理
根据芜湖市《关于在全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通告》要求,芜湖市12月1日起将对混装垃圾拒绝收运、处理。学校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制定出台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各部门、各单位按垃圾分类规定,组织师生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加强监督管理,进行自查自纠,主动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和考评
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先进评选,注重培育典型示范,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单位、班级、寝室、教师、学生给予表彰,以此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学生处、研究生院、后勤管理处、团委等协调成立垃圾分类学生志愿队和巡查监督队,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垃圾分类检查督促,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七、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抓好工作落实,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
2、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建立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同实施机制,制订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落实专(兼)职人员,逐步建立多方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配合常态化工作体系,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
3、严格考核奖惩
学校采取有效形式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投放、回收、转运等环节进行监督考核,对工作落实有力、成绩明显的单位给予表扬,对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依据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对积极参与、带头示范的主体给予奖励,对随意投放、分类不到位的主体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