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合集六篇)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精选6篇)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1

一、实验与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如何用好新课程,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换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三年来,按照县教育局《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进修学校《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主线,深化创新研培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总要求,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学实际,不仅制订了详实的、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方案,而且分年段、按步骤、分层次,逐步研究,探索落实,取得了明显的研修结果。

深化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教研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转移。结合校情、学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也催生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管理模式,成就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

本课题的理论假设:

一是学校如果能充分发动、精密组织广大教师立足校本教研,从基础的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传导等实践活动,就能使广大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树立现代教育观和教学观,掌握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二是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教师科研意识强。我校一直把“科研兴校”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有良好的群众科研氛围。04.05年度国家级课题《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及省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相继结题,而且实验研究的开展,阶段成果的推广,科研论文的撰写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三制(教师会课制、教学反思制、教学会诊制)、三课(课堂教学探索课、引路课、示范课)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的开展,一定会成为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手段,也会使教师改变陈旧的知识结构,转变其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概念的界定

根据县局《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结合进修《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主线,深化创新研培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部署,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是指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骨干教师引领,强调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积极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学习知识,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互评价,从而发现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培养教师分析和反思实践的技能。

四、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在认知主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建构主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客观世界,获得对客观世界理解并赋予意义。研究学习是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主动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学习能力和智慧的学习,是学习者与外部相互作用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价值,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动因,即自我实现的内心动因。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充分发展,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包含了价值、情绪的色彩,涉及的是整个人,而不是单纯认知成分的参与。校本研修的实施遵循了人本理论,尊重教师的价值,关注教师发展的潜能,促进教师自主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成长。

3、教育领导部门讲话精神

教育部发言人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给予教师公开自由讨论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的机会,鼓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通过校本研修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每个老师,每个学科都要制定适合本学科学生的小课题,并制定计划和细则

3、如何使教师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校本研究者如何进行专业咨询,协调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六、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1、课题运筹和运行总计三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策划启动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这个阶段学校成立了中心课题组:组长:刘德远;副组长:张殿奎;组员:付德晶、白凤丽、周玲、李秀玲、修正宇、徐修品、娄洪侠、赵双臣、胡晓伟、王丹、贾茹、张侠、戚洪岩。 在选题论证方面,各个学科潜心研究,申请立项并取得显著教学成果如下:

政治:张侠的《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王丹的《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英语:李亚杰的《浅谈英语单词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白凤丽的《任务型教学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美术:李秀玲的《如何上好美术欣赏教学中讨论的效果》 化学:胡晓伟的《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探究》 数学:杨秀华的《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 语文:孙淑杰的《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考与表达》 信息:付德晶的《让信息技术课充满魅力》

2、实验开展阶段(20xx年7月——20xx年6月)

①进行了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讨。

②名师个案研讨。

③开展了骨干教师论坛。

④进行了校本研究中教学行为的反思。

⑤稳步而扎实地开展了教师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 ⑥开展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

⑦结合“三制、三课”开展了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专题研讨。

⑧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撰写的辅导与研讨。

3、实验深化阶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①校本研修内容与形成的研究。②实施了校本研修制度的创建研究。

4、验收结题阶段(20xx年7月——12月)

在实验验收结题阶段,我们组织了研究人员进行了科研培训,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并且每学期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每年进行了一次阶段总结。并引导教师把研究的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达到了边研究、边总结、边运用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本研究的成果转化。 七、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由个人填写简历,申报校本研究课题,进而学科教研组评议,最后经校本研究领导小组商定,分析现状,提出最终研究课题。

2、行动研究法

采取主题研讨——课例示范——互动交流——总结辅导——探究提高的模式开展校本教研,培养了研修教师的问题意识,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3、经验引领法

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无论是被研究个人还是领导小组,都要每周、每月总结其所教学科的经验和问题,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加以改进,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4、个案研究法

对于校本研究中的典型个案(教师、个人)进行个案专题研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指导带动一般。 5、骨干引路法

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骨干教师论坛”讲课。每周三下午分别由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讲述研修体会,起到了促进一批、带动一批、发展一批的研究效益。

6、活动促进法

教师见面会、教学咨询、教学反思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探索课、指导课、示范课;课堂教学公开课、学科二次传递、教师基本功比拼、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教研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7、课题带动法

每学科主导课题一项,每名专任教师根据自身发展方向确定了自己的主导性课题;学校同时承担了盛市级课题各一项,并吸纳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参与了实验研究。达到了以科研引领教研、以科研促进发展的研修目的。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2

自《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颁布以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本研修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落脚点,逐步形成以校为本的研修工作新机制,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现就校本研修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瑰宝。

众所周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校本研修”的问题是学校、教师从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而言,在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时,自身也毫无疑问地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取得了某些经验,从而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一是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是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以此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从校本研修的问题,到校本研修的目的和过程,说明校本研修对学校和师生双方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它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互利发展的渠道,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校本研修只有在个人、组织,专家的共同作用力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教师个人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同伴互助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以解决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它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校本研修的一种有效方法。

校本研修的本质是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校本研究虽然是以学校为基础,研究学校的问题,但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才能提高。只有大力开展专家引领的活动,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步伐才能迈得更大更稳,校本研修之花才能早日在龙州绽放,并在不远的将来硕果累累。

由此可见,校本研修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并非以一己之力即可完成,而是需要教师、组织及专家的共同作用力。

三、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者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是研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研修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作为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者要始终以校为本,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用课改理论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辅导教师学习课改理论,使教师明确课改背景目标,转变教育观念,认知专业发展规律,掌握校本研修方法,领会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从思想深处认同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高效课堂发展的途径。

其次,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修的方案、计划,建立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即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实验,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从而保证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训练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促进自身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进而踏上一条由“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研讨课例——自我反思”铺设的校本研修的旅程。

最后,要有正规的全日制培训模式和非全日制的个性化培训模式,同时要坚持满足教师和个人的需求,才能进行正规培训;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才能定训。

只有学校的校长和教育教学的中层组织者充分发挥在校本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推动校本培训工作,使其深入教师内心,做好校本研发,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学习校本研修的点滴体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此为基点,继续关注、学习、跟进校本研修工作,使自己从中得到更多更大的收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效促进以后的工作。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3

我校自20xx年5月申报昌吉州《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以来。采用“三阶段七环节”的研究模式,力求改变我校综合组校本教研无效的状况。让评价成为校本研修的内动力,推动校本研修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一、提出问题,前期准备,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基。

1、体育学科教师认为立定跳远是小学12年级教材中的必修课,因此围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让学生学会摆臂、蹬地、腾空、落地等技能,为跳跃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目标,确定了二年级上册《立定跳远》为典型课例。

2、音乐学科认为三年级上册《小小足球赛》这一节课节奏较难,音乐表情较丰富,整体难度较大。学生掌握不理想。因此围绕“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音乐快乐”的专题确定《小小足球赛》这一课为典型课例研究。

3、英语学科中学生对英文数字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枯燥,学生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但小学生对英语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围绕“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标,确定了四年级上册《What`syournumber》为典型课例

4、美术学科认为绘画的最终目标是创作,三年级上册《快乐的回忆》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制作性、研究性很强的课,要以制作版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是探究学生想象力的最好课例,因此确定为典型课例。

5、科学学科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在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因此确定了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为典型课例。

二、策划研修、实施活动、评价成为内动力。

我校从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交流中寻找专业支持。开展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活动。

1、学课

对如何学课总结出方法:从学课的方法上:先做学生读文本----再做老师看文本--给文本定位,为教学设计作准备。从学课的内容上包括学《课标》、解读教材、观看专家课录像和教学设计、分析学情、生情。从学课方式上有同伴分工合作、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从学课评价方面制定《天龙小学学课评价标准》,以“学课交流会”为平台,根据每位教师的口语表达是否流畅、学课内容是否充实、能围绕课例学习、学课方式多样、交流发言能将学课收获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按照自评占20%、同伴评占40%、教务教研占40%的评价比例。以量化方式给与综合评价。教研组将所有组员的学课成绩进行横向比较看到团队中的部分教师还有待于进步,进行纵向比较让每个教师个体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2、备课

学课之后,教学目标、重难点达成了共识。悄然之中将老师头疼的、有无法解决的“钻研”难题化解于无形。让备课成了有本之木、

有源之水。自主设计教学流程,为说课做着充分的准备,一张张《备课教案》记录了教师们一次修改、二次、三次修改的痕迹,每一次修改都有教师们研究的脚印。

3、说课

在本学期我校举行了“说课大赛”综合组按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英语等五个学科各选出一名教师。来自全校不同学科的14位教师运用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为在座的评委展示了说课。按照《天龙小学说课评价标准》,在阜康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市各个学科的市州级骨干教师担当评委,为课堂教学奠定了“教”的真功夫,。

4、讲课

为了让听课落到实处,我校先组织教师自学“如何听好一堂课”,教师们翻阅大量的教学杂志,自学教育学理论达成共识制订了《天龙小学课堂观察标准》,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让他们带着任务听课,议课有内容。

5、议课

运用《天龙小学议课评价标准》改变了以往“老好人”的议课现状,改变了以往笼统而不明确的大话空话。每位教师提前根据自己的听课任务自学相关议课知识。在议课中我们发现教师不再盲目的随大流,而是以课堂观察为依据,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议,尽管第一次从观察者的角度评议但大家都能很快适应这种生疏,互相补充,

播撒汗水一定可以换来收获,结课之时我校共有23篇的校本研修作品收入《课题成果集》。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4

20xx学年我校以崇明县校本研修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贯彻“两纲”精神和“二期课改”目标要求,突出学校内涵建设,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

我校成立了“长明中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科研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条线中层为分管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全面制定学校5年校本研修规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对研修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规范化的要求,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具体工作与成效

1、理论学习、规划发展

根据长明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规划,我们把XX学年叫做“师德年”,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师德修养。 学校规定了每两周安排一次大组的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社出版的教师学习资料;观看师德教育录像资料;师德修养专题交流会等。要求做好学习笔记,于每学期期末上交。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其他提升师德修养的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小故事”的征集活动(挖掘身边不为人知的师德故事),“敬老爱老”活动,参观烈士陵园等。

要求教师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专业情况和实际问题,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

今年我们学校结合校本研修活动组织了群众阅读活动。并且通过集体交流,广大教师从中学到了思考和学习的东西,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通过校本研修,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本年度我校以“862”观课评课为载体,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认真观看全员培训的理论讲座和第一阶段的展示课、第二阶段的观摩课提供的有关内容。

通过每月的教研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例会制度,有力地落实了阶段研修内容。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定期通过专题学习、参与式研讨、观摩活动研讨、经验交流等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研修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为抓手,着重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和相关理论知识。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资源。

学校的行政团队在课堂上参加教师课堂教学的讲座,然后与讲师交谈,听他们的讲座,并对他们的讲座进行评估和诊断。 开展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于x月16日到x月2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大奖赛,竞赛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要求公开课必须运用多媒体。

学校还邀请崇明县进修学校副校长兼教研室主任龚耀昌做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的专题报告,激情生动的'讲解,详实的内容,贴切鲜活的事例,为老师上了很好的一课。

20xx学年,我校邀请进修学校研训部和评估中心来校,对我校各学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调研,对语、数、外教师进行评估,通过专家们的听课、评课,指出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科研引领,实践反思

根据学校教师的特点和教学科研的需要,聘请了区教学部门的专家对我校的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进行专题讲座,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完善了科研奖励制度,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及考核办法,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奖励办法。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动员学校教师参加县教学部门组织的第三次教师教研成果评比,有5篇文章获得第三次教师教研成果评比三等奖,学校的教研成果有了很大的突破。实施青年教师课题申报,公示青年教师课题研究申报项目,指导筛选青年教师课题,严把质量关。

开展了各类计划如何填报的学习讨论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计划设计、组织实施、反思记录能力。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4、同伴互助,网络研修

实施“青蓝工程”,重点加强对0-5岁教龄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培训,即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这学期,我们学校还安排了年轻教师在每个班担任副班主任,让他们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的提高。

为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采,让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还开展了骨干教师交流研讨活动,充分挖掘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新教师、青年教师向合格教师、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崇明教师研训博客的平台,进行了网上大讨论。就日志而言,我校的群组排名已在全县名列前茅。我想:研训博客对于探索教师过程性评价制度,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推进校本研修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校有位教师在培训小结中写道:八月廿日至廿四日,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XX年年暑期全员师资培训,期间培训的项目主要有: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与方案设计;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师心理辅导;走进中华经典人物;观看862工程教学资料……等等,可谓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为什么老师对培训内容那么熟悉?主要是我们充分发挥了每个老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就本次暑期培训而言,大部分内容都需要老师的配合和参与才能完成。如: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高级教师职业道德交流会、教学研讨会都是老师自己带队,所以也不乏关心。

三、存在的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活动,不仅有其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且它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学校在实施和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问题。

1、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活动或者措施,它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少数活动流于形式。这些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导致有些活动由于教师参与性不强而未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2、校本研修的内容与方法上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有待于完善。例如研修活动缺少围绕教师日常工作难题而开展的专题研讨

3.师资队伍发展参差不齐,中老年教师很难快速适应。

四、下阶段的思考:

1、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将继续加强深入第一线的指导与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问题,针对教师身边的问题,加强研讨,增强互动研究,提高实效性。

2、充分利用校本研修的一切资源。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一系列理论参考资料、案例、课件等,因此在实施中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备培训资料库。进一步增强教师间的互动,最大程度地达到资源共享。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

进一步注重教师的学习与反思,完善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落实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提供给每个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完善评价、考核的管理机制。使校本研修真正彰显出我们学校的特色,办出使海岛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5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自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动以来,我校英语教研组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继函〔20xx〕1号)等文件精神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以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为方向,围绕能力提升工程2.0应用能力点,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的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在研修活动中,我们英语教研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一、确定研修专题,认真落实工作我们英语教研组参加学校召开的20xx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整校推进培训会议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商讨、制定“多技术融合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探究”研修专题,并制定了英语教研组研修计划,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为有效落实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使所有英语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英语教研组以教务处主任为领导核心,把控线上线下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工作,由教研组长发布研修活动的每一个任务,带领小组成员认真落实。在整个研修过程中,我们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互帮互助,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线下实操的能力点难点,不断摸索、前进,追求卓越。

二、综合实践经验,促进专业成长在本次研修实践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老师们受益匪浅,营造出有利于教师教研的氛围,扎实推动了教研活动“步步有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有效的教研机制。我们英语教研组了解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对我校选择的三个能力点进行了解读、讨论、摸索,并融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研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平台,教研组长组织全体英语教师认真观摩省公服平台的一个优秀课例,认真地做好听评课。每个组员根据自己所选的教学内容,完成了一份涵盖A4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A8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这三个能力点的教学设计。针对每个组员提交的教学设计,在交流平台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增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享经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三、打造典型课例,强化能力提升根据研修活动的安排以及平时教学工作的需要,教研组长带领组内教师成员共同研课、磨课、评课,组织组内教师上公开课,如庄老师的课例《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dark.Section A(3a-3c)》、蔡老师的课例《Unit 3 B Let's talk.》和余老师的课例《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Section B(2a-2e)》,并从中推选出余若琅老师和蔡泽华老师的课例作为优秀典型课例,打造校级公开课,每个组员线下观摩学习,组织听评课,进行线下教学研讨活动。在余若琅老师的课例中,信息技术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本节课效率。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生活中最具有天赋的同学进行调查并做成ppt形式进行课堂汇报,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不仅锻炼了学生信息收集能力,也顺其自然引出了课堂内容,这个环节体现了能力点A8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课堂中教师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教学活动,设计生动活泼的.竞赛来帮助学生复习单词。再通过音频视频等播放器软件,来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综艺,如《中国诗词大会》,《欢乐喜剧人》等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了重点难点句型。阅读中通过希沃白板设置不同阅读任务,总结探讨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技能。读后重视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再现文本结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的能力。讨论环节的设置,为学生的探讨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能力点A4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在各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都能熟练利用希沃白板进行板书思维导图等推送,让各个教学环节都水到渠成。同时希沃授课助手,投影等技术的使用也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整节课体现了能力点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在打造典型课例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助合作、讨论交流,并且注重总结、分析与反思,重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找出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判断信息技术是否有效融合课堂教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组内英语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从而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自主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等方面有明显进步,我们英语教研组教师在信息提升2.0指南精神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进行信息提升工程的摸索与学习。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潜心钻研,虚心学习,勇于创新,为课堂教学增质添彩,在教育教学信息化探索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篇6

校本研修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校得到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并立足于学校情况,走出了一条研究探索之路。现在,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师德,促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是校本研修的灵魂所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的动力之源。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好书推荐》等有关材料,使教师人人明确了:敬业爱岗,尊重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我们还通过征集师德论文,实行师德量化考核等形式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促进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把爱岗敬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转化每一位教师的内心需求。

二、搞好研修,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1.设定目标。目标就是我们的方向。研究和培训也是如此。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在校本研修中,注重引导教师有目标地成长进步。我们给教师定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和提高,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使一批教师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定位,保持压力,一步一步向理想目标迈进。

2、定主题。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和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等,利用研讨时间让全体课任教师提出问题,学校对这些问题汇总整理,最初选出三至五个比较突出、共同关注的问题,然后由教研组长和教导主任组织教师多层次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中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选择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由此确定“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在第三周、第六周、十一周和十三周周五下午3:00——5:00为本校集中研修时间。研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专题讨论《上学期语数教学质量对照分析及本学期教研计划》和《读书心得交流体会活动》;语文和数学课堂展示,分别是《搭石》和《七的乘法口诀》,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大家受益匪浅。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指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十六周我校还承担了研修共同体活动,张泉和夏哲哲老师分别开出了语文和英语的研讨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3、强调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观察、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进行思索,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亮点,勤于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记录教学心得。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求教师全程跟踪、记录后进生的点滴转化。在五年级语文阅读比赛中,裴梦源同学荣获区三等奖。我校二年级的学生在口算比赛中平均分名列全镇第一,有95.2分,荣获区一等奖。

三、校本研修与考核奖评相结合

以增强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学校坚持考核制,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研修工作的长效性。

A、活动考核制。学校建立参与册,记录考核教师参与情况,与奖励挂钩。

B、过程督查制。学校对各组开展情况采用询问、参与、查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作为教研组或个人评先条件。

C、资料建档制。对教师参与研修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资料。建立“教师成长袋”,反映教师成长记录。通过考核和奖评,激发教师参与热情,落实研修效果,建立研修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研修工作搭建激励长效的平台。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这是对校本研修最为生动的诠释。它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刚开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师们的认识会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主动性会越来越强,教科研成果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研修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