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个人计划(精选28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镇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忙,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透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构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职责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透过专题讲座,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刻、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群众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质。要透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透过教师和群众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透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用心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面临着诸多成长问题。为了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村委制定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首先,我们将对村内的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档案中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监护人信息、学习状况等,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关爱措施。
二、加强家庭教育和监护指导
我们将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同时,我们将建立监护人沟通机制,定期与他们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将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将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我们还将设立“爱心小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亲情陪伴等关爱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
安全教育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向孩子们传授交通安全、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村内安全监管,确保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六、建立长效关爱机制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我们将与外出务工人员建立联系机制,定期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成长状况。同时,我们还将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村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这项工作计划,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我们的力量。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66-8125908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开展亲情见面活动
除了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与父母见面外,尽可能地利用电话、网络视频等媒介,开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见面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回家的感觉,体验亲情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8、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
各班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9、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10、进行一次演讲
围绕“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全面发展”的主题,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一次演讲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从而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她)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获取金钱的同时,却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成为农村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今年,我对本班33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父母均都不在家的5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12人,离异单亲家庭3人。由此可见,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如何使留守儿童享受亲情、加强与学校配合,共同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突出的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档案,掌握情况
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学生杨旭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县骨科医院去看医生,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去看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张雪,其父母均在合肥打工,由其70多岁奶奶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奶奶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通过循序渐进教育,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自己注重在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加强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平时工作中,我建立了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张恒,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兄妹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少年,在家里抽烟、到街道上网。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让他重新振作精神,免的走入歧途。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实施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在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针对这一现状,特制定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实施,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以及中组部等七部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服务。
二、工作目标
延伸学校教育功能,为留守儿童搭建起节假日期间学生学习、娱乐、交友、倾述、受助、帮扶的平台和载体,为留守儿童解决一些文化教育,家庭生活,交友交际、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成长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三、工作原则
保证在三知、三多、三沟通原则下实施开展工作,即:知道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学习;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多到监护人家庭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根据老师所反映的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思想等方面困惑,与其父母多联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气氛。
四、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每期活动开展都有值班干部处理日常应急事务、班主任做好点名制度和活动正常开展、辅导老师做好功课辅导和中心纪律。
2、明确职责。领导小组成员要及时的掌握情况,协调沟通,并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抓好落实。
3、营造氛围。利用当地政府多种媒体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老师进行培训,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水平。
4、加强督察。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组成员专题会议,听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总结经验,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5、加强安全监管。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要求每位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在每周六开展活动时能按时接送自家孩子,以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活动之家只确保留守儿童在参加活动时的安全,当每次活动结束后只护送留守儿童安全过马路。
6、提升“之家”质量。加强留守之家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去筹建留守之家,使之家设备齐全,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对于遵守“之家”纪律的留守儿童我们进行表彰。
7、评比表彰。组织评选表彰“十佳”、“优秀”留守儿童,优秀班主任,优秀爱心人士等。每年年终配合上级在总结督察基础上,对留守儿童做出特别贡献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优秀班主任等给予评选表彰,并通过当地多种媒体报道,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儿童,评选优秀留守儿童监护人、“十佳”优秀留守儿童等。
五、目标任务
1、建立本学期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
2、结合德育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3、落实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度,代理家长承担起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4、开展慰问活动,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和留守儿童过每个中国传统节日。
5、设立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每周可以和父母通上一次电话,做好亲情心灵沟通。
六、工作具体内容
1、开学一周:进行家访和学校走访式调查摸底,建立本学期的《留守儿童信息表》。
2、三月份:
⑴活动之家领导组老师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每季度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每月和帮扶对象家长联系一次;积极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⑵开展亲情电话联系。开设一部亲情电话保证让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父母每周都能联系一次;让活动之家的老师和班主任能及时和每位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让父母知晓孩子情况。
3、四月份:筹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并逐步完善档案资料。
4、五月份:根据工作安排开展各项活动(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工作安排),让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做到“困难了有人帮,成绩差了有人辅导,孤独了有人陪。
5、六月份:邀请爱心人士,志愿者,留守儿童监护人与我们留守儿童一起同台演出庆六一。
一、指导思想
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针对影响留守儿童和潜能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完成“两育”“两体”“两艺”的“2 2 2”计划。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四、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设立职能处室,加强统一管理
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和潜能生职能处室,加强对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姚文江
成 员:每组组长
2.建立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档案及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优秀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潜能生制度
采取学生与学生结对、“兵教兵”的办法,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留守儿童或潜能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帮助改进学习方法。随时随地对受导学生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不良行为的监督与矫正,并将辅导进程与效果反馈于教师,让受导学生得到更多的亲情化的学习辅导机会。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潜能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将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建立完善班级考核和教师考评制度
为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教育管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和教师进行考核,年终评出留守工作先进班及先进教师,并将考核结果与校文明班评比、教师的评先、评优挂钩。凡工作不够认真深入的不得参加学校的评先、评优活动。
(二)真情关爱,开展“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体艺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帮扶一名潜能生学习,使他有成就感,给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和其他潜能生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4.落实一名爱心妈妈(或爱心爸爸)
给每位留守儿童和潜能生落实一名爱心妈妈,爱心妈妈每周与留守儿童和潜能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节假日请留守儿童有潜能生到家做客,使留守儿童通过爱心妈妈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让潜能生通过爱心的关心消除自卑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5.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开展多姿多彩的人文关爱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6.组织一次游览活动
学校不仅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更在活动上给予优先。根据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特点每学期单独开展一次春游、野炊、赴工厂参观等校外游览活动,使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的关爱,感受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变化。
7.搭建一个阳光舞台
各班要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和潜能生参加学校的“两体两艺”活动(至少参加一项)。学校搭建阳光舞台,定期举行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大课间、校园吉尼斯等各种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8.写一封亲情书信
爱心妈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
各班要建好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生日,记入档案。生日会(可一月一次)上要大力开展给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广播室)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10.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教师、爱心妈妈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五、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必须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各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按照爱心妈妈职责条款,认真履行,让学校所有留守学生和潜能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六、活动行事历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洪巷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刘典胜
副组长:汪双雨邢更生江捍军
组员:朱娟徐银玉王海芹刘萍孙致军王胜王爱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及关系、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65-6020334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交流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我校有一百多位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各班定期开展各项活动。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每月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3、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我校将在今年六一表彰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
四、活动安排
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十月份:
1、成立学校关爱留守儿童领导组。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会。
3、举行留守儿童拔河比赛。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开展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讲座。
3、举行留守儿童讲故事比赛。
十二月份:
1、举行留守儿童乒乓球比赛。
2、举行留守儿童跳绳比赛。
3、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元月份:
1、举行留守儿童朗诵及书法比赛。
2、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3、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仙桃市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庆祝第33个教师节开展师恩情深,感谢有您感恩祝福活动方案)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克服困难,办好六年级寄宿制。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 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一、指导思想
根据湖北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京山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喻 玮 (校长、校关工委主任)
副组长:杨先进 (副校长、校关工委副主任)
喻克正 (退休教师、关工委副主任)
组 员:扬行斌、晏桂芳 喻凤祥 李富林 丁致练 晏桂芝
许简斌 胡艳丽 张守超 张忠林 晏永尧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克服困难,办好六年级寄宿制。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三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四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五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五一”联欢会。
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减免落实情况检查。
3、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
4、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七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一、目标任务
年内在乡镇农村建100所留守儿童之家。
二、实施范围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中学或小学建97所;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学龄前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小学或幼儿园建3所。
三、实施要求
(一)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活动场所。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幼儿园)要具备不低于4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
(二)统一配备硬件设施。为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2台,配备电视机、dvd机、电子钢琴各1台,亲情电话1部;选配符合儿童阅读需求的书刊、电子出版物300种左右;并配备适量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等文体器材(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书架2个、课桌10张、凳子20把(由县区配套解决)。
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子钢琴1台,室外活动器械和适量的玩具、幼儿读物、桌凳及幼儿安全防护设施(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
(三)健全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各县(区)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有关事宜。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乡镇妇联主席和学校负责人担任;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村妇代会主任和幼儿园园长担任。
建立完善涉及学习、活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详实的反映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基本情况的工作档案;建立反映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薄(册)。同时,保证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能上网,每县(区)至少有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能开展视频亲子交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电子档案。使留守儿童之家规范化、制度化。
(四)教师配备到位。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和幼儿园分别确定1—2名教师兼任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开展具体的管护和指导工作。县(区)妇联要发动教育、卫生、共青团等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管护和志愿者队伍,辅助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关爱活动。
(五)布点科学合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遵循普惠原则,尽可能选在本县(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有建设需求、有管理能力的中小学或村幼儿园进行建设,力争惠及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之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工作进度
5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启动仪式,安排部署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任务,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市妇联与各县(区)妇联分别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6月,制定下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办法;各县区上报申请建议书;编制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计划;县、乡逐级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7—9月,协调落实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设施,做好配送工作,保证各县(区)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设施按时到位。
10—11月,市、县(区)妇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总结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12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竣工大会。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县(区)要分别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思想,科学部署,靠实责任,切实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抓好抓实。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牵头单位为各县(区)妇联,协作单位为财政、教育等部门。
3、检查验收时间。各县(区)检查验收10月上旬前完成,市级在10月底前完成随机抽查验收。所有留守儿童之家验收合格后,市上将提出申请,由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或抽查。
4、检查验收总结。检查验收结束后,各县(区)要及时总结上报项目建设情况。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反馈验收情况及评价意见,对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完成特别好的,将进行表彰。
一、指导思想
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目标任务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4、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
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4、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指导思想
根据湖北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京山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喻玮(校长、校关工委主任)
副组长:杨先进(副校长、校关工委副主任)
喻克正(退休教师、关工委副主任)
组员:扬行斌、晏桂芳喻凤祥李富林丁致练晏桂芝
许简斌胡艳丽张守超张忠林晏永尧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克服困难,办好六年级寄宿制。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三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四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五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五一”联欢会。
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减免落实情况检查。
3.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
4.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七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
(3)活动上优先安排。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月份:
1、留守儿童“国庆”庆祝活动。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十二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元旦”联欢会。
一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队伍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经济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4、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5、定期开展留守儿童活动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包班教师。由包班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
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包班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透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构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刻、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群众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质。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实行“一对一”帮忙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忙;用心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2561195),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用心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透过教师和群众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她)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获取金钱的同时,却将他们的子女却留下,成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今年,我对本班49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父母均都不在家的4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12人,离异单亲家庭3人。由此可见,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如何使留守儿童享受亲情、加强与学校配合,共同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突出的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档案,掌握情况
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自己注重在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加强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平时工作中,我建立了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健康快乐的成长,使留守儿童家长放心,为社会的进步
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
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儿童巩固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
1、成立班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
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
5、建立谈心制度。
6、注重心理辅导。
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爱留守儿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工作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感受到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朋友。
2、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其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4、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5、关爱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主要队伍成员:
四、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础工程
一部温情电话、建立一个活动场所、指导留守儿童写一封家书、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发动室生给留守儿童送一次爱心温暖。
(二)发挥班级主阵地作用
1、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关爱主题
(1)学习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留意多问,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与进步。
(三)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
1、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四)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
2、开展体验活动课。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发挥妇联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社会援助渠道,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主要目标
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实施对象为父母均外出务工的0—16岁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及散居的农村留守儿童。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新建1个一星级村级“留守儿童之家”,培训5名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或临时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聘请20名爱心家长。
三、活动内容
(一)新建1个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新建的“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基本做到“四有”:有宽敞安全的活动场地,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扑克等活动器材,有一部亲情电话,有图书室等;“留守儿童活动之家”统一设立“三室”:图书室、亲情室、活动室;管理实行“八个一”一份倡议书、一份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封亲情书信、做一次家访、一张爱心联系卡、一个心理咨询台、一部亲情电话、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活动之家的亲情和温馨。
(二)推进“四个一”计划,广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开展一次征募自愿者行动,一次交流观摩活动,一次百人培训活动,一次综合表彰活动。
1、摸准信息,建立“台帐”。一要建立留守儿童(包括学龄前儿童)档案,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通过摸底调查,各学校要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档,同时将调查统计表汇总报乡妇联备案。二要开办亲情热线电话,加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三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培训、咨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有计划地培训5名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或临时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要利用节假日、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
3、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活动。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组织学校的教师、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计20名人员担当“爱心家长”。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关爱和服务工作,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4、组织对特困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动员社会捐助)。
四、活动经费
实施县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采取项目运作方式,采取“项目支持一点,政府投入一点,成员单位帮扶一点,乡村、学校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完成项目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领导机构。乡政府成立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乡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乡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行政村、学校也要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事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乡团委负责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督查评估工作,切实推动工程有效实施。乡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部门负责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城市儿童相同的计划免疫等医疗卫生服务;乡关工委负责组织“五老”队伍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乡民政办结合有关工作,适时开展留守孩子关爱工作,重点帮助贫困留守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对残疾儿童予以关爱;乡司法所要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乡妇联、团委要广泛动员,组织志愿者开展与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公安、工商、文化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创造平安、和谐、卫生、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三)定期不定期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服务工作。协调组织落实各项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出台有关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四)完善工作机制。要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分工协作制度,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和有效的考评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加以宣传和推广,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项目实施,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切实开展我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根据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安排,特制落儿岭中心小学留守儿童道德品格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格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宣传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强化外出父母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法律观念,不要为了挣一些钱,而失去教育自己子女的机会,使他们的成长大大折扣,或者破坏了一个人才。
2、认真办好家长学校,首先要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进行教育,在他们家农忙之余,请他们到家长学校进行学习,掌握目前状况下的理论教育,或者送一些家教光碟或书籍,他们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大有益处;其次,利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春节回家的机会,给他们发一些信件或宣传单,介绍一些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让他们多多关注留守子女的成长和学习。
3、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在学校的掌握之中,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当他们取得成绩,要有人为他们祝贺;当他们遇到烦恼时,要有人帮他们解决。老师要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指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今学期我对我班49个学生进行了统计,情况如下:父母都不在家的30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8人;其他村籍的5人。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父母双双在家的唯数不多。可见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个蓝天下健康成长逼在眉睫。由其是我们小学班主任,因为: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留守儿童温暖。
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例如:我班的莫福仲在和同学戏闹中右眼损伤,我及时带他去看医生,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定期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
班主任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谢番全,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兄弟俩,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于是我对他进行了走访,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的少年,在家里抽烟搓麻将。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对留留守儿童的错误及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对一学生进行家访时,这位学生怎么也不让我进去。我认为定有玄机,夺门而入,一股恶臭把我冲了回头。屋里几个月的生活垃圾堆在正厅,从卫生间里漫出的臭水在厨房积了一寸多深,发出阵阵恶臭。几十用过了的碗筷随处可见,在不能再乱的房间里两位缀学的少年。地面到处都是烟蒂,桌上有一副准备开局的麻将。于是,我对其进行了教育,让其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在我对其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发现他他两次想哭,于是我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让他们父子进行思想工作交流。
(五)注重对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为班主任要加倍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镇教育民生工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忙,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透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构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职责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透过专题讲座,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刻、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群众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质。要透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透过教师和群众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透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用心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开展“八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实行一人一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计算机,有必须数量的体艺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带给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3)开展“一帮一”活动
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给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
(4)落实一名爱心父母
给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爱心父母,爱心父母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状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状况,帮忙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透过爱心的关心消除自卑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5)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用心实施“生态德育”工程,开展多姿多彩的人文关爱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6)带给一个活动平台
学校搭建阳光平台,定期举行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用心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写一封亲情书信
爱心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潜质,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8)做一件有好处的事
教师、爱心家长引导学生每学期做一件有好处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群众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六、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好处。务必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各老师用心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按照爱心家长职责条款,认真履行,让学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4、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5、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
6、创建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规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开展谈心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5、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6、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三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四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五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五一”联欢会。
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减免落实情况检查。
3.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
4.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七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供认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具备战略意义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省委领导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分重视,都先后做了重要批示,我们要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发挥好社区关工委的作用,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工作纳入社区的年度计划、共同做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
二、多项措施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帮扶工作
1、社区聘请民警、法律顾问按时在留守儿童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2、社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学校继续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档案,把留守儿童的情况掌握起来,做好社区、学校、家长及监护人的勾通工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的责任。
3、社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动员党团员及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做他们的代理家长,激发他们自强自立,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和信心。
4、做好贫困生的关心关爱工作。一是3月份开学期间社区出资支助一部份学生学费,二是利用爱心服务站平台为社区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用品。三是为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要积极动员社区党员、干部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帮一”、“一带一”、形式结对帮扶,要使每一个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安心完成学业,促进社区和谐。
5、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利用远教平台,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看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电影,利用重大节日对青少年进行四个教育和“五爱”的德育教育。比如“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女孩的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奋发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的教育;“七一建党节,”开展热爱党、歌颂党的系列教育活动;“十一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九九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等。
为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及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我校20xx秋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入学率均达100%。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徐丽华
副组长:陶刚
成员:陈玉姜多霞杨海涛王永帮毕井海各班主任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关爱网络
1、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通过档案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三)真情关爱,力争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活动,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细心呵护,开展好“七个一”活动
1、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3、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4、落实一名爱心妈妈(或爱心爸爸)
5、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6、搭建一个阳光舞台
7、写一封亲情书信
(五)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
3、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今年六一前夕表彰一批学生。
(六)加大社会宣传,形成工作合力
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及时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发掘学校、社会关爱工作典型事例,利用主流媒体及教育网站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面。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营造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