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通用7篇)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0xx年6月1日—6月5日,我在福建省船政交通学院针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发放15份回收15份。学院座落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占地面积580多亩。开设了涵盖当今公路、海运等领域技术与管理专业及新兴的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63个专业,在校生13000多人。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离开课堂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他们安排课余生活的情况,为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二、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93%的学生并没有确切的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制定计划,而在他们课余时间有80%的人选择呆在寝室里,46%的人选择自习,有73的人是选择娱乐、上网的,而上网是在聊天、看电影电视剧、玩游戏有73%,可是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人只有20%。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表现出有多元化和主次之分的特点,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到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并且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兴趣以及不同的课余生活,最明显的是在用电脑方面,女生偏向看电影、电视剧,男生偏向打游戏、聊天。而男女生出现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课余生活易受院系活动或课程安排的影响。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高中毕业没多久对大学生活还很茫然,他们都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对大学生活都很好奇很有激情,却不知道自己整天要做什么。在大学有太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他们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安排他们的课余时间,而时间就在他们手中慢慢的被浪费掉了。因为从以前的早读到晚自习,都是有老师把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的妥妥当当,而在大学里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这使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归咎到一点就是他与学生之前所经历的高中是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及培养目的他只是把较少的一部分时间留给传统课堂而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而我们大多数人是缺乏精神的独立与良好的自控
能力,根本无法把握这些显得过多的自由,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缺乏目标和计划以及自控能力差是导致课余时间利用的不会的主要原因而且他们的课余生活很容易受到学院活动和课程安排的影响。
三、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建议和措施
根据以上情况提出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建议及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
(2)引导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
学生普遍希望自己的时间可以由自己自由安排,但往往都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学校只能采取引导方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安排课余生活。
(3)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明白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定是希望学校可以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充实大学生活。他们的'这些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所决定的,是合理、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给予重视。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以社团、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2)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并培养自控能力。(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尽早树立明确的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划,同时一定要培养自控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让计划付诸实践,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3)从迷茫中走出,建立积极向上的态度
(4)分清主次,从实际出发,做有意义的事情(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的生活也不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做所有的事情。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众多的选择时要善于思考,分清主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跟风、不盲从,优先做那些对于提升自己有帮助、有意义的事,努力充实并提高自己,步步为营,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争取做到每天都有实质性的收获。)
(5)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电脑占去了大学生相当多的课余时间所以要控制好使用电脑的时间,每使用一段时间就要起身活动活动。尽量少上网聊天,少玩游戏,多用电脑学习查资料,提高实用性技能如Word和Excel等,让电脑和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
四、总结
大学的时光好似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溪流,熠熠闪光,却又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眼前流过,我们都应该追随者它的脚步,一点一点的前行,活出属于自己的光鲜亮丽。那样到我们回首之时,都能在嘴角扬起满意的弧度。课余生活仅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却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同时随着课余时间的增加,他也成为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所以大学生应学会合理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
也许正因为世界上的人都不尽相同,便产生了这么多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另外,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义,也许是经历了就不会有新鲜感,就不会那么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较低级的趣味来调味。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尽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娱乐活动只能为辅。这次做这么一个调查报告,是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们的思考。
大学生活具有上课时间少课余时间多的特点,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次调查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认识,提高大家对课余生活安排的科学性。
消费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问卷的量化分析,我们发现消费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大学生较少,多数居于中等消费水平。在回收的100份问卷中,月均消费低于300元的为6份,占2.3%;月均消费处于300~500元的只有10份,占3.83%;月均消费高于500元的问卷有69份,占26.43%,月均消费处于500~800元的问卷有88份,占33.72%。四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娱乐和旅游、应酬交际、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在各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消费总额与通讯、上网等消费支出成正比关系。消费总额越高,这几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电脑、手机等高档消费品已走进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且比例较大。还有一点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消费支出中,香烟、零食等享乐品,应酬交际,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支出比例较大,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没有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
二、恋爱方面
1.根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里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几乎随处可见,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程度也非常之高,达75.53%,而且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恋人上已趋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对方的人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综合考虑的人占调查总数的70.21%,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已日趋理智。
2.大部分同学的恋爱目的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种问题,特别是男生,有个别同学恋爱是为了追风,也有绝少数是为了金钱,而女生中这种思想基本没有。从对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上看,超过半数的同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能较为妥善地处理时间上的分配;从对恋爱中两人所谈论的话题和对恋爱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将来不抱多大希望(占63.78%),所以在平时交谈中也很少涉及到将来两人的打算。
三、校园文化现状方面
从调查结果显示,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6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虽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带动校园文化,而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同学认为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实力,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在校时间分配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习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学生在分配其他时间(占所有的32%)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五、建议
综上分析,业余生活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整体,他及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要建立良好的休闲方式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时间,统筹安排,三者比例适当,大学生从自身因素着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树立远大目标,建立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的休闲方式。学会以自学的去了解和掌握各门只是,塑造一种高雅的大学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最少的消费满足最充实的需要。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自己应付社会的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必须适应网络生活,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获得知识,扩展知识面,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让网络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充实生活和学习。
六、本次市场调查活动的总结
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在本次的市场调查中,我都是认真地对待,对于所取得的结果也是较满意的。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遇见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实习活动,极大地增长了我们以后就业的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也许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会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学到各种处事与处人的各种道理,在就业与将来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也使我明白了,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当你超越了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希望大学生们认清我们所要的是什么。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而对于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不会象以前那样每天都要在题海中度过了,大学的课程没有象高中那样多,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会变得丰富起来了。那么现在的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他们是怎样安排的呢。最近我在网上发起了一份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问卷。
[关键词]:消费,恋爱,校园文化现状,在校时间分配
大学生活具有上课时间少课余时间多的特点,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次调查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认识,提高大家对课余生活安排的科学性。
一、消费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问卷的量化分析,我们发现消费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大学生较少,多数居于中等消费水平。在回收的100份问卷中,月均消费低于300元的为6份,占2.3%;月均消费处于300~500元的只有10份,占3.83%;月均消费高于500元的问卷有69份,占26.43%,月均消费处于500~800元的问卷有88份,占33.72%。四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娱乐和旅游、应酬交际、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在各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消费总额与通讯、上网等消费支出成正比关系。消费总额越高,这几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电脑、手机等高档消费品已走进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且比例较大。还有一点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消费支出中,香烟、零食等享乐品,应酬交际,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支出比例较大,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没有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
二、恋爱方面
1.根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里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几乎随处可见,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程度也非常之高,达75.53%,而且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恋人上已趋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对方的人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综合考虑的人占调查总数的70.21%,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已日趋理智。
2.大部分同学的恋爱目的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种问题,特别是男生,有个别同学恋爱是为了追风,也有绝少数是为了金钱,而女生中这种思想基本没有。从对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上看,超过半数的同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能较为妥善地处理时间上的分配;从对恋爱中两人所谈论的话题和对恋爱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将来不抱多大希望(占63.78%),所以在平时交谈中也很少涉及到将来两人的打算。
三、校园文化现状方面
从调查结果显示,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6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虽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带动校园文化,而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同学认为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实力,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四、在校时间分配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习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学生在分配其他时间(占所有的32%)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五、建议
综上分析,业余生活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整体,他及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要建立良好的休闲方式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时间,统筹安排,三者比例适当,大学生从自身因素着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树立远大目标,建立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的休闲方式。学会以自学的去了解和掌握各门只是,塑造一种高雅的大学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最少的消费满足最充实的需要。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自己应付社会的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必须适应网络生活,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获得知识,扩展知识面,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让网络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充实生活和学习。
六、本次市场调查活动的总结
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在本次的市场调查中,我都是认真地对待,对于所取得的结果也是较满意的。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遇见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实习活动,极大地增长了我们以后就业的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也许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会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学到各种处事与处人的各种道理,在就业与将来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也使我明白了,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当你超越了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希望大学生们认清我们所要的是什么。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如何处理课外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使得学习与课余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学校的教务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时间、对象:我们小组于20xx年10月至11月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安排与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利用随机量表抽取了120位同学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从返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来看,其中,男生60人,女生48人,城市的学生42人,农村的学生66人,大一26人,大二31人,大三38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2、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
2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12%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3、上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网络资源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是如何正确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据调查统计,在选择上网的同学中,以学习为目的的占45%,朋友联络需要占21%,娱乐占28%。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的目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学生上网的内容。
三、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若干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生源地因素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生源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大体上较城镇生源学生有计划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内容方面,自习和上网两项均占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学生课余时间的较大部分。而城镇生源学生选择逛街购物的比例为43.2%,为农村生源对应项19.1%的两倍多。在逃课记录上,农村生源学生与城镇生源学生大体持平,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逃课。在自习的状况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均较注重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但城镇生源学生较农村生源学生更注重学习未来的发展科目,选择此项的比例分别为27.0%和22.2%。这就说明生源地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源地因素大体上能反映出经济因素的相对影响性,因此,生源地因素应是经济因素的根本反映。
2、有无电脑因素
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和无电脑的同学在对课余时间的计划性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的具体内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电脑的同学,分别为63.2%和51.6%。在选择兼职的比例中,无电脑的同学又高于有电脑的同学,分别为21.0%和13.2%。而在逛街购物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此项的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比例分别为36.8%和22.6%。在有关逃课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逃课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甚至有电脑的同学选择全逃的比例占了2.6%。据另一项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中大约75%为城镇生源学生。因此,此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地因素或经济因素。
(二)主观因素
1、课程因素:
由于学生对开设的课程极大程度上有着厌倦或毫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淡漠,以至于在课余时间不关心学习。
2、学生素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到清闲的大学生活,学生没有适应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氛,没有动力,从而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放松,更多的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四、学生憧憬的课外生活
根据调查反馈回来的有效问卷,我们得出了如下图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课外生活出于娱乐之中,而学习只占到了他们课外生活的20%左右,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出课外生活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希望同学们可以认证审视自己对课外
生活的安排,可以在课外生活中劳逸结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有意义!着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希望学校相关教务领导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的教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达到一个赞新的高度!
专业:
成员: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摘要:大学里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然而我们自己做主的大学课余生活却往往不能有效利用,许多人颠倒了本末关系。为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特地展开了调查研究,在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生活
一前言
进入大学已将近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了,我们是否过得充实富足?是否过得井井有条?是否能在充裕的课余时间里寻到自己的心灵归属?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加强,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安排与利用趋于多样化。同时,课余生活质量也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了大学生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我们小组利用周末时间通过调查城市学院大一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现象从而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使之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二.调查手段
通过在城市学院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根据本校大一新生的总数,我们定下了样本容量为200,即发出问卷200份,全部收回,且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分析研究,得到相对正确的结果,我们还将男女比例大致控制在了1:1。
三.调查结果
从汇总的调查问卷统计,总体上,城市学院大一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利课余时间。70%左右的大一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和进行相应课程的课后复习或预习,同时也会有选择性的看一些课外书籍。20%左右的大一学生会选择参加校内外的一些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如学习钢琴,吉他,小提琴等等。但是,也有大概10%的同学,缺乏对课余生活的合理安排,沉迷于电脑游戏的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徘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身心造成了不利影响。
从男女角度看,首先,女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学习看书的人数大于男生,其次,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基本上为男生,而也有小部分女生会在课余时间选择出去逛街,会友,但回到学校后就感到空虚无聊。最后,对于参加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四.调查分析
从数据上看,很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主要原因是大一刚进入学校还不太了解大学生活,对一切新的事物都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正是带着这份好奇,许多同学选择了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合理的参加社团活动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促进交际水平的提高,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很多大学生选择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对相应课程进行课后复习或课前预习也占据也很大比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一学生因为中学时代“三点一线”的学习习惯而坚持预习,复习
2.城院与浙江大学之间有立交桥的项目,很多进入城市学院的学生希望通过第一年的立交桥考试进入浙江大学,因此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上。
3.城市学院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每年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退学等压力。
课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另外汲取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年代,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课外学习是分不开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发现课外的学习是自己腾飞的重要基础。通过课外学习使书本知识更加完善。所以很多同学选择性的看一些课外书籍。提高自己的课外学习能力。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选择参加校内外的一些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认为相比较枯燥且紧张的高中而言,大学更适合学习各种艺术类课程。同时也想在以后的就业提高竞争力。也有人为了弥补小时候的梦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的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徘徊,有因为高考失利对人生失去信心,而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的,也有对未来迷茫的,空虚无聊地度过大学生活的。相对较多的是大学是需要自己制定计划,相对自由的,对于自制力强的,有明确目标的同学,他们能够对时间进行自我分配和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自制力差的同学则尽情的”享受”高中时不能”享受”的”乐趣”。
五.调查建议
在以上的调查结论和调查分析中,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一)学校应从思想,设备和环境氛围上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安排课余时间。这里所说的“积极”是指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课余活动安排的主体,主动制定个人的活动计划,活动的内容健康向上,并能自觉的进行调节,而不是毫无目的。
大学生趋向于认为双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大学生希望对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时间。
2 .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当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在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就要求双方一同努力把学风建设打造的更好。
(二)大学生应有自主能力,正确认识、妥善解决大学生课余活动所出现的矛盾
1.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内容的时间分配来看,存在着学习与休闲的矛盾。从理论上来说,大学生课余不可能做到只学不休、只休不学,而只能是半休半学,休学结合。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院离父母家庭,以校为家,完全有条件对双休日的生活作出自主选择,很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休”之过度而置“学”于不顾,也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徘徊于“学”与“休”之间不知所措。要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划定休闲与学习时间的比例,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来探索。
2.学生对课余休闲活动的具体形式来看,存在着自发与自觉的矛盾。自觉,是指学生自身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意识到自己既是课余休闲活动的主体,也是休闲活动的客体,从而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氛围轻松的休闲方式,提高生活的质量与品位。自发与自觉的矛盾,从质的方面进一步深入揭示了双休日活动中休闲与学习的矛盾。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休闲两不偏废的前提下,确保大学生的学习实现连续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使大学生的生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律。
3.学生自我控制也要加强。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一些组织之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经济水平也日益提升,电脑的普及率也非常广泛,几乎是人手一台。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也享受到了电脑带来的乐趣,也更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它,我们可以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信息,更好的了解时政信息,但新兴事物也总有其两面性,导致很多同学沉迷其中,这时就需要自控能力以及身边的朋友们的提点,我们应互相督促,减少无意义的上网时间,而是多多利用网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应积极参加运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是我们参加一切活动的保障和基础。通过运动,既使我们的课余生活变的更加有意义,还能在运动中挥洒汗水,结交友谊,增进感情。当然,我们可以在周末参加诸如志愿者活动或一些能锻炼我们接触社会的交际能力的兼职,我们认为这很有必要,通过这些我们将来可以更快的融入社会,适应其中。相信在课余生活参加此类活动而从中得到的将是我们一生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保证课余生活丰富且锻炼人的目的之外,学习成绩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读一本好书,真的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和智慧。正所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看书,多学习,修生养性,陶冶情操。
(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学习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和马克思辨证主义。该思想指出:“认识个人不但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具体现实上,他也是一切社会的总和。”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认真的态度笑对人生中遭遇的一切困苦挫折。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件事。只有心态健康,才能体悟人生的美好,发掘人生的意义,这在我们的课余生活中也是十分必要的精神支柱。在以上我们已经提到学习的重要性,它能增强知识才干,修养品德,舍身远祸。而学习的更深目的在于运用,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很多锻炼大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因此,我们更应把握机会。独立自主,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和计划,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不那么迷茫,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矛盾,提升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我在学校开展了“当前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对大学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的男女生进行了调查,现在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生活
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表现出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社团活动”、“上网”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但上自习仍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
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都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这是大学生生活的一大进步。
二:自习情况
本次调查对是否到自习室去学习这个问题中:基本上大多数的学生是肯定的。可见,自习室是大学生自习的主要场所,在大学生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因为中学时代的学习习惯而坚持上自习,他们大多的生活习惯也依然是“三点一线”——即寝室、教室、自习室。对他们而言,习惯大学生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二的学生因为各种学校活动而忙碌,再加上学习时间紧张,并且他们已经熟悉周围的环境,他们将很多时间花费在游玩,参观各种名胜风景或是上街购物休闲方面。大三很多学生为想考研、考公务员、或是过级考试而努力,所以经常上自习的人比重有所上升;而不上自习的人也已尝到“挂科”的苦头,其比重有所下降。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与设计毕业论文,惟有考研的学生在坚持上自习。他们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利于走上社会的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对时间的分配及效率
大学生在时间分配上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课余时间虽然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却很低。即存粹为了消磨时间而花费的时间过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正好,但在大量的课余时间里无论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居高不下,而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主要以聊天玩游戏的居多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此外,在课余时间里和同学闲聊、睡懒觉居多。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并没有认真的考虑,使得课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
实施对策及建议。
建议一: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
认真分析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尤其是大学新生要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大学新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但大多数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有的甚至把“混文凭”、“跳龙门”、“留城市”作为学习目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因而,这些学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虚、枯燥、乏味。大学新生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所致。因此,大学新生需要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建议二:合理安排利用课余时间
大学生活的时间比较自由,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应制定好计划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你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此外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有些同学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疑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建议三:应该完善活动设施,丰富社团活动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建设,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活动和娱乐空间。此外,学校及社团活动应该在“业余、自愿、多样、收益、”的原则下开展活动,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合理、全面、丰富,既要包括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包括各类文体性与社会性的活动,在学生们学习到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校外的活动,让学生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学习必要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协调好学习和课余生活,愉快的度过大学三年。
调查对象:
部分在校大学生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业余生活状况,改善大学生业余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在该方面的认知,端正大学生对业余生活的理性思考,鼓励大学生拥有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调查方法:
结合自身及身边实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有的是采用网上调查)展开调查
调查经过:
本组成员在调查前先开了动员会,各成员详述自己对这一调查的认识,并谈了自身在“大学生业余生活”方面的情况,粗略地总结归纳出重点。而后通过对周边同学业余生活的了解,本组成员仔细探讨出大学生在业余生活方面所显露出的优点及弊端,并详尽制订了《大学生业余生活问卷调查》。在本校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有的是采用网上调查),问卷调查这一环节取得积极成效。本组成员及时取其中精华书就了本次的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分析:
对于本次关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实践调查,收获颇丰。对本调查组而言,它促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了社会,拓展了实际工作能力,更强化了我们在组织、表达、创造及交际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对我们将来的大学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的业余生活指明了方向。对于其它个体而言,它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及自省,起了警示作用,真是“一举多得”。
调查的数据分析
(由于时间关系和其它原因,有的是采用网上调查和网上的一些数据制作的)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统计的100名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多在三到六小时,其人数为63人,比例占总人数的63%,而九小时以上的人数仅占5%。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和同学闲聊及打扑克、打牌等也分别占5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学生对课余生活基本处于盲目状态,调查结果表明对课余时间认真安排的仅占12%,有一小部分会对课余时间稍做安排,而大部分的同学对于课余时间都基本不安排或随心所欲。
3、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
课余生活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目前表现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数据显示课余生活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所占的.比重仅24%,远远小于课余生活对大学生所造成的经常无所事事及上网花费金钱和时间的负面影响。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
此外,通过对周末从事最多的活动是上网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在这一问题上男女比例也存在着不同,其中男生占23%,女生占3%,中可以看出男女在课余生活上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主要由网上数据提供)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差异主要通过如何安排课余生活方面来反映。调查显示大一的学生在安排课余生活时最易受学校活动或课程安排影响,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安排课余生活时主要由自己决定。这也说明了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在安排课余生活上更有自主权。
3、不同时间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首先,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学生们所从事的最多的活动是学习(包括读课外书),占总人数的37%;而周末的时间里,学生们所从事的最多的活动则是上网。其次,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与周末的时间里学生们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不同,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使用网络主要是用于学习;而周末的时间使用网络主要是聊天,看电视节目等。这充分说明了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课余时间去从事课余活动。
4、大学生主观想法与实际行为的对比分析
在回答“您认为课余时间最应该用来做什么”的问题时,有42%的同学选择学习社会经验和技能,而在课余活动中选择兼职或义工的人仅有15%。此外,在对于以下三种说法“①在课余时间里就应该尽情的娱乐交友②在课余时间里应该抓紧时间学习③在课余时间里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适当放松”的评价中,对于第一种说法普遍认为有点同意,占37%,对于第二种说法也普遍认为有点同意,占49%,但第三种说法同学们的普遍看法是非常同意,占83%。这说明了同学们都认为在课余时间里要劳逸结合,但实际上在课余时间里上网的比例却大于学习的比例。这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为不协调,存在着矛盾。
调查总结
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良好的业余生活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升华,甚至上升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贡献,促进中国的腾飞。反之则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我们认为学生个人、学校、社会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一定的责任,因此三者都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就大学生个人而言,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概念,端正自己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立场,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多数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世界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倾向同现实生活存在差异,网络游戏中轻易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暴力倾向,对朋友更难信守道义。根据大学生网络游戏报告显示,约有半数参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会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1/4的学生不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学生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参与网络游戏,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把网络游戏中的价值观念和暴力倾向带进现实生活。网络游戏参与者以为网络游戏对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对学业成绩(网络游戏沉迷者普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偏低)、生活作息、身心健康与经济状况的影响多表现为负面的,而在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多以为是积极的。
其次就应着手合理安排业余生活,不能再虚度光阴、对业余生活持无所谓态度,只有合理地安排才能产生应有的成效。学校方面,应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更加正确深刻地理解大学生业余生活。同时还应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改进、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大学生业余生活,譬如社会的不安定、经济的不繁荣,而大学生是最接近社会的一代,社会应予以一定的保障。幸运的是如今社会日趋进步,相信不久这些因素将不再是大学生业余生活的绊脚石。
在本次的调查中,我都是认真地对待,对于所取得的结果也是较满意的。 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遇见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实习活动,极大地增长了我们以后就业的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也许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会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学到各种处事与处人的各种道理,在就业与将来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