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调查报告【精选七篇】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精选7篇)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1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 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 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52.2%;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

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 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 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 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2

近年来,县、县政府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的战略,把主攻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工业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区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增长点所在、推动力所在,是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放度的有效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平台。但随着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的确立,引进项目逐年增多,工业区的要素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顺应形势,强化工业区的功能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龙游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走调查,并根据开发区现有招商企业开工、建设、投产进度和招商趋势,综合开发区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情况,对今后二年的要素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加强工业区建设的初步设想。

一、工业区现状

1、企业要素需求

(1)用工需求。工业区现有投产企业10家,职工1235人;预计到20xx年底新增投产企业13家,职工需求总数5000人左右;20xx年底投产企业总数27家,职工需求总数8000人左右。

(2)用水需求。20xx年,投产企业用水量119万吨;预计20xx年底投产企业日用水量1万吨左右,20xx年底将达1.5万吨左右。

(3)用电需求。到20xx年底,装机容量1.3万千伏安,投产企业用电量2300万千瓦时;预计20xx年底装机容量2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4500万千瓦时左右;20xx年底装机容量2.5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6000万千瓦时左右。

2、工业区要素承载能力

(1)用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县已由劳务输出地向劳务输入转变,劳动力优势已不复存在,企业用工基本上以外地引进为主,招工难是我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的普遍现象。开发区企业到20xx年底将新增6800名职工,如何助企业突破招工瓶颈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用水。开发区已完成了工业、生活供水管网及日供应2.5万吨工业水厂建设,并正常投入供水,能满足20xx年底企业日用水量1.5万吨左右的需求。

(3)用电。现有企业线路由城北变电所接入,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多,35千伏城北变电所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区综合配套设施

(1)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无专门的公交线路,职工上班、进城只能依赖自备交通工具或现有农村线路营运车辆。

(2)治安。开发区外地职工多,人员复杂,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对外来职工情况不了解,管理难度。

(3)生活设施。开发区职工吃、住、娱乐、购物等生活设施还未配套,职工住宿只能分散在当地百姓家,业余生活单调,既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更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

(4)公益设施。开发区路灯未投入使用,夜班职工上下班安全得不到保障;医院、学校等设施不配套,给职工就医、子女入学带来很困难。

二、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方面

(1)开发区亮化工程。开发区已完成了五纵八横道路中粒层沥青面的浇筑,铺设长度近23公里,但路灯设施建设未跟上,开发区夜晚漆黑一片,给企业生产生活带来很困难。

(2)变电所建设。35千伏的城北变电所已达满负荷,不能再满足后续投产企业的需要;而且由城北接入企业供电线路过长,投入成本高。开发区建设110千伏变电所既可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也可满足日益增多的投产企业的需求。

2、综合配套设施方面

(1)公共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已有1200多职工,到年底将增至5000人左右,没有专门的公交车,职工上下班极为不便,交通问题给职工生活、企业招工、生产都带来较影响。

(2)区内治安。开发区从外地引进职工多,如浙昕钻饰90以上是外地职工,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外地职工比例还将进一步增,暂住人口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管理;由于区内无治安管理单位,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3)污水处理。特种纸是龙游经济开发区规划的一产业,环境保护对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开发区现有造纸企业污水经排污管网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这一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要加快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工业区企业污水出路问题。

3、职能部门服务方面

(1)企业用工。招工难已成为入区企业的共性问题,有关部门应将破解招工难题作为服务企业的当务之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企业招工难题得以缓和。同时引智和培育并举提高劳动者质量,在制定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时,优先考虑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与职业技能教育联合,实施特色学校工程,提高劳动者质量。

(2)项目审批。去年工业服务月以来,项目审批一改过去的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办事时限压缩了35左右。但有的职能部门服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审批过程中急事急办做得不到位,影响了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3)302国道收费站问题。开发区企业的煤、原材料、产品进出均需通过320国道收费站,过多的过路费使企业运输成本幅上升,加重了企业负担。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工业区经济主战场的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创新思路,深挖潜力,在转变职能和资源整合上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开发区繁荣工程,加快构筑环境更加优越、条件更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一)职能转变

1、转变部门职能,强化责任机制。

(1)公交车。加强引导,促进交通部门适时起动开发区公交线路,以方便职工上下班为主要目的,安排车辆班次。

(2)收费站。开辟开发区企业运输绿色通道,通过对企业原材物料及产品运输量的调研,确定每家企业免费通行车辆数,及时发放免费通行证。

(3)治安管理。建议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或由派出所向开发区派出驻勤点,增强开发区治安管理力度。经常性开展开发区及周边治安要素调查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区治安防控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偷盗企业财物、阻挠建设施工等违法犯罪活动,最限度地遏制、少案件的发生,保障工业区建设顺利进行。

2、整合部门力量,推进开发区建设。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向开发区倾斜。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加投入力度。开发区建设速度慢的很因素是投入不足,纯靠县财政的资金是有限的。政府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筹措信贷资金,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筹资。二是加强项目包装,争取上级支持。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政府要加以引导,尽可能将优势引向开发区。如电力线路建设,加以包装,争取列入农网或城网改造项目;道路网络建设争取列入交通部门的改造项目;浙西渡假村可争取列入水利部门的改造项目,等等,以上级的政策支持推动开发区的建设,降低开发区自身投入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二)繁荣开发区工程

1、政府推动。将原模环、士元和兰塘三个乡的办公楼转让,统筹规划,联合建造模环乡和开发区办公楼,提高资源利用率。

2、部门配合。部门应将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既有利于解决茗皇公司与派出所的用地纠纷,有利于开发区的治安管理。电信、移动、广电、交通、电力等部门也应加强与开发区的沟通,加快开发区配套工程建设,促进开发区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强开发区吸聚能力。

3、企业自建。征求企业意见,为有能力、有意向的企业规划生活用地,由企业自行投资建造,方便职工生活。

4、开发商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转让区内综合配套场所用地,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区内生活、娱乐、商业等设施场所,再向企业出租或拍卖职工住房。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3

近日,由新乡市人力资源协会撰写的企业用工蓝皮书——《XX年度新乡市企业用工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查的企业涉及化工、机械、医药、农业、食品、房地产、生物技术等行业。报告认为,影响我市企业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择业观念变化是主要因素,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明显不足。

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不足

从我市企业连续三年的用工情况调查发现,企业招聘的难点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用工需求均超过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内,量不大但缺口和难度都非常突出,说明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调查显示,近年来操作工的招聘难度不断增加,XX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总需求的三成,从趋势看,未来招聘销售人员会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响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

调查发现,影响企业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呈多样化趋势。周边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减低,企业薪酬福利偏低对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力下降以及80后、90后人员择业观念变化、不愿到企业上班成为近三年来影响企业用工的三大主要因素。

大部分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年轻人择业观念变化对用工带来的影响。

招聘渠道变化不大,纸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业用工招聘渠道两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主要渠道仍然是网络招聘、亲朋好友介绍、校园招聘、现场招聘和工作实习,但传统报纸媒体招聘大幅下降。

调查显示,企业最为看重用工人员的素质是品德,其次是经验,再次是技能,最后才是学历。企业招聘时最为关注学生的社会实习、就业前准备及学校实践活动,另外形象气质、专业证书、学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试过程中加分。

企业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竞争力

新乡市XX年人均工资为2786元,在全省18个地市排名14位,处于中下水平。

从我市企业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看,转正后技校生和大专生一样,均在XX元至2500元。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专生有一定的竞争力,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薪酬竞争力明显不足。我市38%的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薪酬竞争力的不足。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4

一、本县企业用工的现状

1、垂直、国有企业。我县以金融、电力、电信、烟草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待遇好、福利高,对普通员工很有吸引力,企业在用工上有很大的挑选余地,用工情况稳定,单位从业人员流动性小,不存在招工难和缺工的问题。

二、本县企业缺工的原因

(一)就业岗位的增多导致我县企业招工难。近年来,随着县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一些用工需求大的企业落户我县,以及农民工外出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资金,回乡创业高潮的掀起,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加快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因而一些新开办的企业招工难。

(二)企业文化直接导致企业招工难。

1、工资待遇低的企业招工难。一方面企业利润空间有限,愿意支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费用的上涨,求职者的预期薪金增加,两者的矛盾导致就业意向难以达成。我县企业大多数是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比,无论是工资待遇、管理理念、企业发展规划、设施环境等都相差甚远,直接导致我县企业的招工难。

2、工作强度大的企业招工难。80后以成为新生代就业主力军,他们既追求高工资,又要开阔眼界,享受精神生活,一般都倾向于到发达地区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而不愿在本地从事薪水不高而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如我县的金马玻纤公司,每天上班时间为两班倒,且该产品易使操作工人皮肤过敏,虽然熟练工月工资可达到每月3000元以上,还是不能吸引就业人员,仍然存在常年缺工的现象。

3、社保待遇低的企业招工难。《劳动合同法》、《劳动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健全、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也依法约束了用人单位。之前企业有事招人,没事辞人。现在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合同,要依照《劳动合同法》应给工人缴纳社保,部分企业效益本身就不景气,还要缴纳社会保险,用工成本高,压力大。社会保险费的缺失,直接导致员工的就业随意性、流动性大。

(三)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导致招工难。我县富余劳动力整体上文化、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据调查,在我县农村富余劳力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3%,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47%,有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更是缺乏,仅占总数的'17%,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90%以上,因此我县部分企业的高管、高技人才难以招到。

三、针对企业缺工的措施

1、加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完善宣传组织机构。我局每月对本地企业深入调查摸清缺工底数,并将用工信息建立台账。加大招工信息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一是在城区、集镇和人口较为聚中的地方集中进行招聘信息张贴,进行广告宣传;二是利用就业信息网、湖北公共招聘网、进行网络发布;三是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在人力资源市场临街面安装电子显示屏,把企业简况和用工信息进行逐一宣传;四是召开乡镇分管人社中心领导和中心负责人会议,把筛选好的用工信息制成宣传册子,发到各乡镇,并要求各乡镇要把用工信息送到村组,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针对部分企业出现缺工现象,我局及时成立了服务企业用工专班,以春风行动为契机,通过信息发布、组织员工进厂考察等多种措施。协助本县缺工企业招工达1153人。对尚存在缺工的18家企业,有工作专班,并明确专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一是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得到加强。为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我局结合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新进员工进行免费就业前培训,对企业原来的老员工,实行免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我们结合英山实际走基层,到厂区,进车间,先后进入际华仕伊服装有限公司、承庆鞋业有限公司、佳源车身公司、圣阳旗百货公司等企业,举办企业职工岗前培训12期,参训913人,有715名员工结业,促进了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二是对4050困难就业人员和企业录用困难就业人员1145人发放社保补贴339.8万元;确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3、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建立监管机制。对经介绍在我县就业的员工,实行一季度一回访,了解他们在企业的工作、生活、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联合劳动监察的大队,采取不定时对我县企业进行检查和暗访,确保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全县15家缺工企业建立了动态监测点,及时撑握企业的缺工和用工状况。同时在5个乡镇10个村建立农民工返乡动态监测点。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及时调整招聘会频率,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四、改善企业缺工的建议

2、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首先,提高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法律意识,认识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经营者用长远的眼光来经营企业,与员工建立互惠、互赢、和谐的劳动关系,使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规范到法制的轨道。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要引导员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员工树立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切实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加大企业劳动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劳动卫生设施尽快符合国家规定。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企业效益、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政府要把公租房、廉租房的优惠政策向企业困难职工倾斜,保障企业职工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把短缺、急需的人才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直接为县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4、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和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能因为需要吸引外资而忽视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因为是本地工人而随意敲诈企业;要特别注重维护职工的合理工资待遇,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帮助调解企业与员工的劳资纠纷,注意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尽快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大政治思想工作力度,教育员工爱家乡、爱企业,稳定本地职工队伍。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5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XX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

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XX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

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1、工业;2、建筑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房地产业;7、金融保险证券业;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XX户企业,从业人员共XX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XX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XX人,占总数的62.9%。

被调查企业预计XX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

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XX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一)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XX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20xx-2500元占7.2%,1500-20xx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XX年较XX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XX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二)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

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普工、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业务员、销售员等行业,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务员、普工、技工等。

三、原因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在减少。对于服务员、普工、技工等求职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随着市、县、镇、乡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招商引资,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办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劳动力的就业成本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主要出于农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求职者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主要出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增加了求职者在城镇的生活支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优势,大量求职人员选择在家就业。

(二)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与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有着中专或高中文化,他们普遍对普工和动手类的岗位不感兴趣,求职方向多集中在管理类、文员等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岗位,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想谋求一份体面、稳定有保障、能长期规划的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高。

3、技术人才供求结构失衡。技工、高级技工等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随着我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成才观念和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从成才观念来看,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多,人们仍将读大学、当“干部”作为最主要的成才选择,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多。而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充分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能否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基础,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总量。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总体布局上,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要素投入上,在增加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上,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芙蓉区作为“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省会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在全省率先发展的领头羊优势,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业热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二是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象范围上,把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只要到区内就业,实行与本辖区户籍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要结合芙蓉区区情,在全面落实国家六补一贷(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打破“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三是建立就业工作机制,强化就业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完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并实现区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与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接服务。要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数据库,及时准确反映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工作对策服务。要建立就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从用工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上岗状况追踪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畅通、动作协调的就业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是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提供人本服务。要谋突破、思创新、重策划,按照“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市场”的要求,开展系列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一月为就业援助月,利用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对象;二月到四月为春风送温暖月,为农村劳动者提供维权、政策咨询、培训、就业服务等;四月到五月为就业岗位直通车月,在各街乡举办大型招聘会,将岗位送到最基层;六月到八月为培训月,利用暑假的空档期,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类培训;九月为高校毕业生服务月,为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家庭或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10月到11月为人力资源月,举办秋季大型招聘会,为企业用工牵线搭桥,帮助各类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12月为调研分析月,对企业、市场、用工单位进行随机走访,为全年用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来年企业用工提前做好资源储备。

五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定单式、对接式、储备式”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工需求。重点加强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继续升学的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进城劳动者和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规模,根据市场培训盲点,创新思维,拓宽培训工种;切实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组织开展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和创业意识培训。不仅局限在现有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还要推及跟随务工人员而来的家庭成员培训,如面对男性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推出家庭服务员、月嫂等有针对性的女性家属培训班等。积极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入街道、社区,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培训平台,并对接省、市培训机构,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培训能力,做大做强培训市场。

六是协调劳资双方关系和谐就业环境。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力度,巩固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推进集体合同的“彩虹计划”,大力宣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定期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薪筹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直通企业的协调维权网络,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劳动纠纷信访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劳动用工领域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快乐就业。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打造芙蓉就业热土,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到位,必须要有以下“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要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全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防止政府职责部门化。《就业促进法》规定:扩大就业是县级以上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就业的指标只考核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基层街道社区。如“城镇新增就业”指标考核直接下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再到街道社区,而实际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否达到目标任务,首先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能否增加就业岗位,其次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工作质量。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就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联席单位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投入保障。要加大各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方面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发展建设资金中,建立就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协调使用机制,在国家就业资金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应结合区情,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弥补国家就业促进资金在使用项目、使用金额上的不足。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为例,国家就业资金培训补贴的最高标准为1000元,而要真正实现技能与岗位对接,1000元培训补贴还有待提高,在国家政策未能突破之前,需要地方解放思想,增加投入。

三是思想保障。新型用工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求职者加大了对工作的期望值,另一方面是企业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省、市积极的就业政策、培训政策,引导城乡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产业工人和服务业工种在公众中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劳动者树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择业观念,积极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要进一步强化宣传职能,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四是建设保障。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就业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就业服务和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有形体系和网上无形体系。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街道公共就业服务站为主体,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打造全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把有形的公共就业服务整合成为无逢对接的效率整体。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促进工作业务下移,在基层就业服务窗口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大厅的功能区建设和提升基层平台的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换代更新基层电子信息设备,提高街道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对全区就业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息的实名制管理,依托网上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供需信息共享。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6

近日,由新乡市人力资源协会独家撰写的企业用工蓝皮书——《XX年度新乡市企业用工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查的企业涉及化工、机械、医药、农业、食品、房地产、生物技术等行业。报告认为,影响我市企业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择业观念变化是主要因素,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明显不足。

专业技术人才与操作工供给不足。

从我市企业连续三年的用工情况调查发现,企业招聘的难点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用工需求均超过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内,量不大但缺口和难度都非常突出,说明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调查显示,近年来操作工的招聘难度不断增加,XX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总需求的三成,从趋势看,未来招聘销售人员会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响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

调查发现,影响企业用工的因素越来越呈多样化趋势。周边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减低,企业薪酬福利偏低对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力下降以及80后、90后人员择业观念变化、不愿到企业上班成为近三年来影响企业用工的三大主要因素。

大部分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年轻人择业观念变化对用工带来的影响。

招聘渠道变化不大,纸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业用工招聘渠道两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主要渠道仍然是网络招聘、亲朋好友介绍、校园招聘、现场招聘和工作实习,但传统报纸媒体招聘大幅下降。

调查显示,企业最为看重用工人员的素质是品德,其次是经验,再次是技能,最后才是学历。企业招聘时最为关注学生的社会实习、就业前准备及学校实践活动,另外形象气质、专业证书、学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试过程中加分。

企业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竞争力。

新乡市XX年人均工资为2786元,在全省18个地市排名14位,处于中下水平。

从我市企业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看,转正后技校生和大专生一样,均在XX元至2500元。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专生有一定的竞争力,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薪酬竞争力明显不足。我市38%的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薪酬竞争力的不足。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 篇7

为及时掌握澄城县限上商业企业用工变化状况,澄城县统计局对全县15户限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用工基本情况

1、企业缺工状况。在调查的15家商业企业中,用工缺口112人,用工基本满足企业5家,均为经营已稳定的企业; 缺工10人以下的企业6家,缺工10-20人的企业3家;缺工20人以上的企业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缺工企业户数和人数都明显降低,缺工现象已趋于缓和。其中:普工仍是需求量的工种,本次调查中普工缺口为86人,占缺工总人数的77%。相对其它行业,商业企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2、企业员工工资情况。与 年相比, 年前半年普工及专业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稍有所上涨,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基本持平。调查数据显示,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为1300元/月左右,普工平均工资为1500元/月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为2500元/月左右。

二、存在问题

xx年前半年全县部分中型餐饮行业经营处于低迷状态,主要原因是八项规定有关要求出台后,以公务性为主的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加之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这类商业企业生意不景气。而以火锅类为主的中小型商业企业,竞争却异常激烈,今年就新增10多家,这样刺激了餐饮行业,因此本行业缺工现象程度不等。而批零贸易和住宿业等企业同样存在缺工现象,其主要原因为:一是企业文化意识淡薄,员工流动性;二是失业人员就业期望高,苦脏累工种招工难;三是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求职人员素质较低;四是企业环境差,员工待遇不公,难留住人。

三、对策及建议

1、改善用工环境,制定合理用工合同。企业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工作制度,给员工缴纳各类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用待遇留人;要切实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培植企业文化,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用情留人;企业还应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干的平台,扩和稳定员工队伍,用事业留人。

2、夯实劳务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基本素养。政府要选择性地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高科技企业,减少用工压力,以提升我县商业企业现代化水平。劳务部门必须下力度加强培训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能了解劳务培训相关内容,从而吸纳择业者就业前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整体推动全县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用工单位和受聘人员双向满意。

3、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的积极作用,鼓励以工招工。用工需求较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支付交通费、职介费等形式自主招工,也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派出有一定能力的务工人员,让他们协助招工,县政府可制定一些奖励优惠政策,对招引员工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力支持并鼓励劳务中介机构稳步发展,拓宽用工供求空间,逐步建立企业用工市场化运作机制。

4、长效招工,建立多渠道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机制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力资源战略。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机制,即:前往省、市级城市招聘高技术人才,同时将本县劳动力送往外地优秀培训学校、企业进行高级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实施“引进来”战略机制,即:前往劳务输出县,在对方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到劳动力富裕邻县招聘所需工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