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没有灰尘》教案(最新5篇),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 )灰尘,请你结合生活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灰尘在人们的眼中是:肮脏、不受欢迎。其实人们只看到了它的缺点,假如自然界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写了灰尘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3、接读课文,随文识字解词。
4、交流:
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三、研读课文重点段(第6段)
1、自由读第6段。
2、灰尘的吸湿特点具有什么作用?
3、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读出你的感受。
四、升华主题
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看法,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五、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假设、列数据,使文章更具体生动。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⒋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些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可以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它们的行踪。真正没有它们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猜猜它们是谁?(板书:灰尘)
2、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师:从这个行动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灰尘怎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指名板书 )
带着这种心情再来喊一喊它。
师:为什么?
学生借助资料,介绍灰尘造成的危害。
3、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甚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交流,指名板书(干净、漂亮、健康)
师:假如没有灰尘(板书:假如),我们的生活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了。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组织交流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学生读文、划句
2、组织交流
(1)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灰尘有什么特点?
师: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学生读句:
课件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师:能否把这句话换成:灰尘很小很小。
学生交流
(2)师:那么这么小的灰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四到六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小小的灰尘来自: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灰尘能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灰尘能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灰尘能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
师:换个方式说。用“正因为……”的句式。
生尝试叙述。
师:虽然灰尘污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让人讨厌,可是正因为有了灰尘散射强烈日光,人才能睁开眼睛,天空才五颜六色;正因为有了灰尘吸湿,万物才不会湿漉漉的,才形成云雾雨雪,生物正常生长;正因为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师:下面让我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景图片。如,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
师:谁能说说灰尘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介绍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师:地球大家园觉得现在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于是,决定关闭所有工厂。大家都积极植树种草。使地球变得一尘不染。过了很久,地球果然大变样了。可是,自此天空突然变成蔚蓝蔚蓝的,没有一丝白云。雨后也没有出现彩虹,夕阳西下也没有美丽的晚霞了。地面上的东西都是湿漉漉的。大家都感到很奇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收集到的资料,以《别小瞧我》或《我是灰尘》为题,来告诉人们你们的作用,让人们正确认识你。为自己平反。
师:现在,我是一名记者,假设你就是当年那位发动关闭工厂,消灭灰尘的科学家、领头人,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想说什么?
师:看到灰尘有这么大的作用,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生: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四、总结升华
是呀,我们平时人人讨厌的灰尘却有这么大的作用,而我们人人都想锻炼的说话能力,如果用得不好,却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呀,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造福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
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
(1)小。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列数字、做假设。)
教材说明:人教版课标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略读课文
指导思想: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材解析: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说明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尤其是第5自然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生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说明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能够进行查找、判断和评析,在资料充实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用,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对于文本的整体条理性和写法能够有简单的发现,但是在整合运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对于事物的两面性这一带有哲思性的问题,能够结合实际有所体悟,需要通过例证感受。
教学目标:
1、读懂文本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了解灰尘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了解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明白作者是怎样状物说理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文本训练,掌握表达顺序和说明方法。
3、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的特征,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判断和评析主要说明方法,进行迁移表达训练。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体现事物特征。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说明文,它要为我们介绍一种我们熟悉的事物——
灰尘。但是,这篇课文的题目和《鲸》《松鼠》《新型玻璃》不同,而是叫作——《假如没有灰尘》,有什么特殊作用?一般人看到这个题目,都会说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假设法”的激趣作用,引读一二段。)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1、自己读读课文3到6自然段,看看文章介绍了灰尘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学生自主读文,做批注。)
2、交流反馈:
(1)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灰尘很小,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灰尘吸收光线的同时反射光线,让阳光变得柔和。
灰尘反射光波较短的光,吸收光波较长的光,让天空看起来是蔚蓝的。
灰尘有吸湿功能,能凝结水气,让万物生存,形成万千气象。
(2)大家这么快就找到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说明作者写得很清楚,都是先写特点,后写作用。为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特点和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
既然这样,谁能用“因为……所以……”试着说一说呢?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明确内容及其关系。)
(3)除了基本结构相似,这几段中还有什么相同点?
(在段尾都用了“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词句。)
一共几句?大家能连起来读一读吗?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了解作者不断强调灰尘的重要性。)
(4)我们现在回过头看看整篇文章,作者先写灰尘有哪些坏处,又说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还不断强调灰尘很重要。看来这灰尘……
(出示关联词组: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那谁能用上其中一组说说你对灰尘的认识?
(渗透辩证思想)
3、研读说明方法:
(1)其实,一篇说明文要写得好,不但整体上有层次,还要方法得当。咱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指名说说,简单解读。)
(2)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哪里采用了说明方法,效果怎么样。
(学生阅读勾画,做批注。)
(3)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重点赏析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三、迁移训练:
1、老师也想写一篇文章,介绍二氧化碳,资料搜集了不少呢!但是有几个问
题还没有解决,大家可以帮帮我吗?
(下发资料)
2、首先,请大家给零散的资料排个顺序,让文章更有层次。
(学生自主阅读排序,理出文章脉络。)
谁来读读?其他同学听听,有不同见解可以听过之后提出来。
(集体分享纠正)
3、对于这段资料,哪位同学还有让它更好的建议?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或者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有趣。)
四、课堂小结:
说说自己的学习感悟或者收获。
课后反思: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学生需要读懂内容,也就是明白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和作用,更要读懂写法,即文本的基本思路框架和具体的说明方法,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必要的篇章架构还是需要渗透的。而本文又是一片略读文章,也就是将精读课文所学的阅读方法加以应用和检测的文本。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入手,从内容方面来说,要明白灰尘既有危害,又有用途。而每一种用途都是与其特点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在这一版块,让学生自读整理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逻辑性较强的关联词表达练习,不断巩固对于灰尘的认识,将事物具有两面性这一哲理寓于语言表达之中,不说而说,学生有具象化的体会。而在写法这一版块,则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从整体的先抑后扬,到段落的层次清晰,再到具体语句中说明方法的准确运用,让学生逐步去发现,体会其妙用。进而尝试迁移运用。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完全自主创作一篇说明文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将本文的写作方法切实掌握更是需要逐步完成。因此在迁移练习部分,我通过排序和修改两步走的策略,让学生先明确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进而尝试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语文能力运用说明方法,或者改变词句,让文本更加生动有趣。这样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又给予了思路的引导,为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说明文习作做了很好的示范,搭建了梯子,让学生易于实现学习目标。纵观整堂课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本次教学还是富有实效的。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遵循这一原则。
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课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去“读”:语文教学就要创设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体验。在课堂上我花了许多时间让学生去“读”,读懂读透。因此,为后边的交流打下了基础。
2、放手让学生去“问”: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能主动去提问题,通过提问,通过思考,不仅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更带动了其他学生去思考、提问。
3、放手让学生去“讲”:通过“读”和“问”,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我让学生放开胆,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见解。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有了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4、放手让学生去“评”: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参与评点、争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5、放手让学生去“练”:课后练笔很重要,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以第一人称写写灰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放手,放手让学生去做,虽然本课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遗憾,但是也带给我许多启发,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