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3、4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核心能力
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想象、操作、讨论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旧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进行迁移,并结合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利用自制的圆柱,通过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中理清二者的区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五)学习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柱的表面积》名师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具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并分别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生说各种特征)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关于圆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认识表面积
①回忆旧知
师:我们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正方体呢?
学生自由发言。
②迁移类推新知
师: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模型,摸一摸、想一想并指出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操作后,自主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学生独立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定义。考查目标1。】
(2)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
①自主探索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曲面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侧面展开,来计算它的侧面积。下面请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操作,并讨论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
②交流汇报
各小组展示汇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预设1:沿高剪开
预设2:沿斜线剪开
预设3:随意剪开或撕开
引导小结(PPT演示并板书):无论我们将侧面展成什么样的不规则图形,最后都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
③用字母表示
师:怎么用字母表示呢?
直接计算:S=Ch
利用直径计算:S=πdh
利用半径计算:S=2πrh
④归纳小结
师:圆柱的侧面积问题解决了,圆柱的表面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吧。
S表=S侧+2S底
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练一练:
第21页的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不同?
引导小结:侧面积是表面积的一部分,表面积还包含两个底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所以此环节让学生根据已经有知识经验,先进行自主操作探究,经历求侧面积的过程,加深理解并形成空间观念,然后归纳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对比,进步加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考查目标1、2、3.】
(3)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理解题意
师:求多少面料就是求什么?
师:“没有底”的帽子如果展开,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没有底”的帽子的展开图,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③归纳小结
师:通过计算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实际使用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例4是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表面积计算的情形复杂多变,所以在解决此例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最后回顾反思,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考查目标3.】
3.巩固练习
(1)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
(2)小亚做了一个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4.课堂总结
师:回顾本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认识了圆柱的表面积,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并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作业
1.利用工具量出你所需要的信息,计算你手中圆柱体的表面积。
(1)测量的数据
(2)计算过程及结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19—20页。
教材简析:
圆柱表面积包括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像力有限,学生往往不能将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建立起联系。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边指边说圆柱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形茶叶桶:三八妇女节快要到了,老师想送给妈妈已和茶叶,需要包装一下,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接口处忽略不计)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
(1)怎样的包装盒最节省材料?(紧贴物体,包成圆柱形的形状)
教师实际操作,将提前准备好的包装纸直接包装。
(2)要求用多少包装纸也就是求什么?(也就是求圆柱形的表面积)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形的表面积怎样求呢?放手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小组交流。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板书公式:圆柱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侧面积呢?(沿高剪开,把他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进行计算)
剪开之后形成的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又和圆柱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来演示验证的过程,并阐述发现的结果(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学生说,教师板书公式: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总结字母公式。
4.经过测量之后,老师手里的这个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20厘米,你们能运用刚才我们的发现来解决一下:包装纸最少要用多少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找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 .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说说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直径、半径、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完解答过程之后,让学生说说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什么地方最容易出现错误。(底面积和底面周长容易发生混淆)
2.自主练习2(改编)
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形铁皮水桶,大约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教师直接出示题目,学生默读题,然后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在做题之前,你有什么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1)保留要用进一法;
(2)只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
3.自主练习3
先让学生明确:求压过路面的面积也就是求圆柱形前轮的侧面积。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根据时间,可以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
4.提高练习:自主练习7(机动)
思考:
(1)没有告诉你直径或半径,怎么办?
(2)要求需要多少材料也就是求什么?
四、拓展运用
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想象、选择,然后前后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三种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仍需提高,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仍不够突出,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对本信息窗的教学内容有深刻地了解,更要对整个小学六年的知识有一个更系统化、层次化的认识,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 、 和 。
2、底面是 形,它的面积= 。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 和 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 和 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 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 帽子的侧面积=
② 帽顶的面积=
③ 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删掉)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面积的认识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教学目标:圆柱表面积的,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2.5周长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4、提问:圆柱的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就圆柱的什么?(表面积)
二、教学表面积。
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题目: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2)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随后教师出示圆柱模型,将数
据标在图上。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出示展开图,如下:
2、小结:计算表面积时,一定要分步计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提问)
3、出示试一试: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2)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应该分哪几步?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3)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三、课堂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4题。
五、《作业本》第2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四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四第6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四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四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 第11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用具
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1.解决书上的例题。
2.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
3.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