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案优秀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

《元日》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七年级)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一起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假如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抽生读,男女生竞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局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安排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和: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元日》教案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理解诗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学生活动方案 教师导学方案 导入环节

学生说说过年时会做什么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点评环节

学生说说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

学习生字词

自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词语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生字词,其他小组帮忙解答

小组PK读古诗

学生点评

理解题目以及诗句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的意思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以及诗句的意思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分层训练环节

1.自主完成练习。

2.在老师展示其他同学作业时,认真倾听。

拓展延伸环节

齐读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总结反思环节

1、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2、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元日》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

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 春节 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设计意图: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常用方法,而读也要力求体现层次性,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在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关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资料补充,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导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幸福)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导读: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读读诗的后两句!(指名读、男女赛读,相机评价)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强调“读”,正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设计意图:一首诗隐喻一种情,一首诗暗藏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体悟事情,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既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这样安排,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进行了很好的检测。]

【板书设计】

元 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屠 苏

曈曈日

新 桃

旧 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将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元日》教案 4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案 5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朗读、深思……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理解、体会这首诗。只有这样的多样性才会使课堂更精彩,让中年级感受领悟到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围结构)

2、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3、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在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并适时地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3、交流、评议、完善。

师:如果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是——

4、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会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设计意图:走近历史,才能走进诗句,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一环节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4、指导朗读。

五、补充诗句,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板书设计:

元日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新——旧

《元日》教案 6

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诗意,说说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幻灯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环节学生学习教师导学二次备课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谁能说一说。你们家里怎样过的?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同学们,快要放寒假了,我们每年最盼望的、全家过得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读文通过范读、自由读、个别读来整体感受古诗。

二、欣赏课件,领悟诗情。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过年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

2.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一、教师讲解诗的大意。

二、精读古诗、领悟诗情、想象意境三

反馈展示

释疑解惑

1.学生认读。

2.小组交流如何记忆生字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小老师,到前面讲生字。

4.再找几名“小医生”为大家找出易错的字音、字型。

一、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3.教师推荐方法:

通过比较认识。“新”“旧”是一组反义词,来记忆。四

拓展提升

发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2.过节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3.课外再找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五

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读古诗:

1.送字宝宝回家。

2.再读古诗。针对读不准的字音强化巩固课后反思

长春版小语一下学案

学习内容?元日(第一课时)姓名编写者春阳小学孙凤琴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自主学习一、自主探究

1、背古诗。

自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请你把本课中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来,想想可以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并把你不认识的字做成生字卡片。

3、读读下面这几个词,注意生字的读音。

屠苏爆竹曈曈日千门万户

二、合作交流

结合古诗说一说诗歌大概意思。可以问家长,可以查资料。

三、知识应用

说一说关于过年的小知识

四、拓展延伸

找一找王安石的其他诗歌

《元日》教案 7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