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优秀7篇)

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但其中的深意学生很难领会,下面是整理的《题西林壁》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2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解题意、知作者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 庐:lú 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四、探究诗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 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解。

五、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升华与拓展 篇4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题西林壁》教案 篇5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 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自由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

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