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2篇)
首先很感谢我们的园长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这次学到的东西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借鉴的用处。而且外出听课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机会,更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捷径,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3月24号的早上我怀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出发去广州看课学习。听到要到广州海军兵种指挥学院里看应彩云老师上课时我更开心,因为一直都听说应彩云老师上课非常精彩,这次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看应彩云老师上课了。
第一个活动是看应彩云老师上的大班绘本活动《天生一对》。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义,应老师把这个故事讲述得很有味道。而且应老师在讲故事前还让幼儿先了解什么叫一对,由浅到深让孩子层层递进。应老师很懂得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记得应老师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看着4张不同的图片帮它们配对。仅仅是这4张不同的图片孩子们可以帮它们配成很多不同的一对还能说出自己配对的理由。应老师把故事分成两部分来讲述,讲完上部分故事后应老师会设计一个环节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故事里般配。孩子在游戏里不但可以找到和自己般配的一对而且还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老师再把故事讲完时想不到还有一位孩子会被感动到想哭的样子,故事讲完后应老师还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不但在幼儿园能找到自己般配的人在家里也有和自己般配的人,每个人都有和自己般配的人。
第二个活动也是应老师的,大班音乐活动超级歌会。这节音乐活动应老师引导孩子创编歌词,还把孩子们创编的歌词连在一起创作成一首歌曲。在这活动中令我最深刻的是超级歌会比赛,应老师在孩子比赛时激起了他们的比赛意识。每组孩子都想唱歌曲最快的节奏。
应老师教学风格非常让我们叹服,教学时语言简洁却把握到位,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下午是由王建云老师的讲座:幼儿大型活动组织与策划。听了这次的讲座以后我们幼儿园搞大型活动时有一定的启发。王建云老师讲到大班毕业晚会的大型活动时让我学到了很多策略,学到怎样自制衣服、利用课间十分钟练习基本功、利用表演区练习表演时的笑容等。
这次听课,我们每位老师都是满载而归,并且收获是丰厚的。听得每一节课真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各位老师设计的活动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他们的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很多方面都非常值的我们学习。
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例如这13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毕竟是精英风采展示课,体现出各位教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学习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也才能像张春莉教授讲到的一样为学生能营造出绿色的生态课堂。13节课中,通辽市的靳虹老师的《比多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口说一说、估一估、练一练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了什么时候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从而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如包头九原区沙河镇一小的高宏老师第《三角形的特性》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尽管三个活动都没能完成,但教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方法,却处处得以体现。我觉得这就是张春莉教授所讲的“绿色生态课堂”的体现。
二、课堂生成是课堂生命灵性的体现
课堂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度中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就如张春莉教授在报告中说到的“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使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说明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捕捉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例如:呼市教师李春霞的《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节课中,出现了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三个圆被平均分成15份,取了其中的11份,一生说应表示为15份之11,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用心去关注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回答是否与自己的预设一样。这样很好的一个让学是分清单位“1”的机会就这样轻易放弃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部分学生对单位“1”的含义模糊不清。如果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一句“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然后教师给学生比较清楚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那么这节课没有预约的精彩就会使这节课效果截然不同。
三、饱满的激情是课堂的师生情感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是一个有个性的课堂,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由此,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营造绿色生态课堂”提供了条件。例如,兴安盟王毅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中,虽然是一名男教师,由一上课用饱满的激情就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自主动手涂一涂、圈一圈、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的方法逐层深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总结出了分数的意义,整节课教师的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我是第二次赴江苏参观学习,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收获都是一种“痛”的领悟。作为一名转岗园长,三年前的江苏学习让我从表层明白了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区域活动、户外活动,什么是环创等等,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我们的园所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后再次来到江苏,我不禁迷惑,我们一直在追但为什么距离好像越来越大?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特色名园?这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习后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缺失的是文化,名园之所以成为名园,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文化立园,文化强园,文化造就了园所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幼儿园只有在特色园所文化构建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有影响”、“有名气”的品牌园所。
一、理念文化为纲领
办学理念是决定“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是贯穿于管理、环境、课程架构、活动开展、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主线和灵魂。所以说,要办好一所幼儿园必须要理念先行,精准定位。
办学理念的确立要着眼于环境、课程、游戏、活动的开发开展,落脚于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才是幼儿园发展的终极目标。如南京市江宁区竹山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美的教育、育美的人”。
聚焦“和谐致美”、“智慧铸美”、“课程育美”、“特色引美”“、“后勤促美”五大版块,将美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学习、游戏、生活、运动)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观摩交流,我们也的确感受到这一理念之下的文化魅力。他们开展了特色美术教育,做到了园有大特色,班有小特色,班班有画展,人人有画作。区域游戏、户外游戏开设各类美工活动区域,让幼儿有充分的条件去创作、去游戏。校园里,到处是绿树、碧草、鲜花,还有迂回的廊道、挺立小亭,环境优雅怡人。楼道和教室里色彩鲜明但不浓艳,玩具满目但不凌乱,装饰简约但不简单,处处都体现了美术创意,甚至小到卫生间的布置都是那么独具匠心。而且他们还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时刻在践行和丰富着理念文化,时刻关注的是幼儿的发展。
办学理念的确立要建立在园所环境、队伍情况、长远发展等现实基础上,要新颖接地气,语言表述要精炼,定位精准。“美的教育,育美的人”就不像“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之类的那样空大繁,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对园所长远发展有极强的规划引领作用。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响理念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管理文化,尤其是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作为管理者如果对幼儿以及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独特性没有正确认识,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不能创新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缺少创新勇气的话,再好的理念文化也只能是应景的花架而已。
二、师幼文化为根本
根据《指南》精神,师幼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成长为本,除了思想理念层面以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实践层面。
我们在课程架构和一日保教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园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园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以游戏为为基本活动,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比如南京市上元幼儿园开展建构特色课程时,在充分征求幼儿意见的基础上,15个班级的建构活动都有着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难度,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自主选择进任何一个班参与活动。再如三井中心幼儿园,幼儿在户外和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必要的参与和支持外,大多时间是拿着一个本子或相机在记录观察所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状况,更好地改进材料投放、场景设置、游戏过程等,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
其实幼儿的发展反过来促使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又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这样良性的师幼互动,才是园所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所以以人为本还要以教师为本。在对江苏八所幼儿园的参观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教师,专业本科率是80%,专业专科率达100%,即使如此,他们依然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通过专家指导、园本教研、培训学习等为教师搭建成长和表现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让教师获得充分的职业存在感。同时还特别关注教师的生存与工作环境,让教师能获得满满的职业幸福感。因此,他们才造就了一支团结、奉献、高效的教师队伍,才有了活水源头,才推动了园所的不断创新发展。
三、课程文化为手段
课程是幼儿园的核心,是师幼互动的主要内容,是践行理念文化,促进师幼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本次参观的所有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如常州市三井中心幼儿园“情趣生活”特色课程,东青幼儿园的“一文一武”(手指游戏和阳湖拳)特色课程,南京市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的美术特色课程等。他们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会依托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家长、社区、课程专家等资源,以幼儿为主体,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挖掘幼儿园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依靠于本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比如园本课程之下的园本教研或课题研究,以及课程实施中生发的新的主题活动等,都在不断丰富优化着课程内容。所以说,为本幼儿设计的课程本身就是能够凸显本幼儿园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课程。甚至我们可以说,特色课程成就了特色幼儿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去才知道,原来我们也正不自觉地朝着特色发展道路在前进着。如我们幼儿园,在“立足本土”的思想指导下,正着手开发以陕北文化为特色的课程资源,但是我们欠缺的是不能精准定位自己课程的特色,即使有也没有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而且教师的专业水平低,使得教师对课程研发无力,参与度较低,难以系统化、科学化。
虽然特色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成为名园的距离一定不会遥远。
王校长上课时用的每一张PPT上都写着这两句话,这是他的办学理念。在短暂的接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我们和王校长素不相识,仅仅是因为组内有个别老师听过他的课,写过听后感,王老师却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亲自打电话促成了本次学习活动的成行。他的爱心,让我们觉得我们很重要,让我们心生感激。
课堂上,他就像个邻家大哥哥,用他的爱心关注着每个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他可以耐心的等待某个学生迟疑的断断续续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他可以为学生创造一次次机遇和奇迹:有个学生选了“越长大越自信”这个题目却支支吾吾的,他会说:我觉得你应该把纸拿起来,把头抬起来……;有个学生选了“越长大越胆大”这个题目却说不出胆大的'表现,他会说:你现在胆大吗?你能不能站到(讲台)上面跟大家说?学生站上去了,他又说:你能不能朝大家挥挥手?学生挥手了,大家都笑了,他也笑了。他告诉学生:有时生活中的小细节就是作文中的好素材。王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轻松又幽默,智慧又温情。
作为一名新进语文教师,参加这次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我的感触很深,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课与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学习感想。
两天的学习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很是充实,有示范课也有专题讲座,很是喜欢专家上的示范课,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学生陶醉、痴迷。也喜欢专家们的讲座,用自己从教以来的经验和研究影响我们懵懂的教师。整个过程如沐春风,一种胜学十年书的感受。
示范课中,我最喜欢的一节课就是《桂花雨》,由任教,x师上课时有一种能够吸引别人的力量,整节课我的眼睛都离不开祝老师的课堂,生怕错过任何一句话,听了祝老师的朗诵自己很是惭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她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孩子在她的引导下,都走进了这一片桂花雨中。课堂上最让我敬佩的是x师的语言功力,她是个爱读书的人,说是出口成章一点都不夸张,浑身都散发着文学气息,这大概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所在吧。
在听完几堂讲座后,我发现了其中所有优秀老师的共同点,那就是爱读书,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爱上读书。要想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语文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读书,在自己喜欢读书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中的奥秘是无限大的,最好的教师应该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走在更开阔的土地上,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评比而努力,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教育孩子,多为孩子想一想,就像专家在讲座中说的一样,不懂孩子的时候,看看孩子们写的书,看看孩子们喜欢的书,自然会醒悟的多。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着学生的解读能力。讲座中专家提到说:“指导阅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热情点燃热情,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情的读者。”教师如果没有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进行对话呢?只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才能让我们教师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获得一种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x师用细至委婉、声情并茂的声音领着孩子走进文本,不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文中浅显的道理,而是让孩子感受那些关于成长,亲情,经历,困难,希望,信心,生命还有爱的信息。
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让人陶醉其中。赞叹、称颂之余,带给我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多读书、勤思考,不断积累环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多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总之,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定会百倍努力,争取更高的进步。
这次学习内容共有两部分:首先听取了来自广州天河区华阳小学特级教师何建芬老师的专题讲座;其次是何老师和清新县第一小学的一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少年闰土》。无论是讲座还是课堂风采,都让我受益颇多,学到了更多教学中切切实实能用到的知识和理论。
一、专题报告
何老师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做了深刻透彻的分析,讲话的主题是:从“以学定教,无为而为”。
1、无为在形。
作为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兴趣为突破口,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最需要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不但要学,而且要爱学甚至是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怕学生的成绩不好吗?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调动孩子的“胃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成就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
2、有为于心。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是学会书本知识而已,而要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要做到“大语文,大阅读,大学习。”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把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落到实处,并且要求学生会学以致用,要“能读进去,说出来,写下来,做出来”,寻求学生学习力的持续发展。
3、生本,全面发展学生。
何老师讲述了陶行知老先生关于“喂鸡”的一次演讲。当用手拿着小鸡的头,喂它吃米时,小鸡的反应是把头缩成一团,坚决不吃;而当人走开,笼子里只有小鸡和米粒时,它却吃得津津有味。所以,面对学生,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吃”,要有一种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孩子学习不是任务。教师要时时处处多用赏识教育,鼓励孩子学习。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是“帽子”,而是“雨伞”,为自己的以后提供方便。
4、教材,合理科学整合。
教师要以学定教,合理地科学整合,并适时开展学情调查,进行单元目标设定,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习课文要先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一读作整本通读;二读作单元导读;三读要精讲和略讲相结合。
5、充分还给学生。
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到起点上的终点考虑。不能急于求成,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会换角度思考,给学生最急需的,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雪中送炭”远远比“锦上添花”更受欢迎。此外,还要自主合作,习得生成。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考虑的空间,鼓励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互助合作的精神,懂得分享。一节成功的课堂,要始终围绕目标层层展开,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有针对性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小结,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贯穿始终,让学生做到积极、乐观、善思、会学。
6、信念上的用心坚守。
何老师指出,教学上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只会渐行渐远。我们一线教师,要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课堂教学中最根本、最绿色、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的有意义的学习。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言堂,而要有学习者的自主参与。要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模式,脚踏实地地落实学生的各项能力训练。何老师的讲话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实在”两个字的分量,如果我们能努力做到,实属不易。
二、同课异构
张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较紧凑。能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抓住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年龄等方面来剖析人物形象,尤其是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注重了学生预习、自己翻查资料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何建芬老师的课堂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她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课文第一段回忆少年闰土的美丽画面,何老师采用个读、默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加深了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少年闰土的四件小事时,她打破了一贯的老师讲、学生配合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老师启发,孩子自己去读,去品,去思,然后完全由学生板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整个课堂上处处能听到何老师激情洋溢的表扬声,处处可见到孩子们脸上的成功的喜悦之情。相信,做她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虽这次学习时间只有半天,但何老师的讲话却如明灯,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会朝着时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进步!
20xx年10月15日,带着太多的仰慕和激情,以及诸多的疑惑,我们一行50人在市教体局的组织和带领下赴山东潍坊培训学习。为期一周的学习,通过听专家讲座、课堂实地听课、参与教研活动以及与同去的老师交流,让我对现代教育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此行的收获和感悟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走近潍坊,了解潍坊
山东潍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毓秀,物华天宝,要说出名,当数潍坊的风筝,中外驰名。踏上这片土地,触摸着她的脉搏,心中的敬仰油然而生。这座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950万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确立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全国唯一的地市级教育改革实验区.潍坊的教育,处处显示着她独到的亮丽,她的“大”,她的“新”,她的“活”,她的“实”,她的“真”,让我耳目一新,如醍醐灌顶。
二、专家引领,异彩纷呈
10月16号,一场隆重的开班仪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山东人的热情,真诚。山东潍坊事教育局书记彭秀萍的一番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对这次培训学习,充满了信心。首先是山东省优秀教师孙颖的讲座让我为之一振,乍一看孙颖老师,其貌不扬,起初我着实对她的讲座持怀疑态度,但是随着她深入的讲解,幽默的言词,动人的事迹,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她的一份责任,一份坚守,她通过自己的三个五年,为我们阐述了成长的意义,如何才能做一位真正的老师,以及她的乐读多思,赢得了台下一阵阵掌声。山东省特级教师李虹霞的讲座,更是令人热泪盈眶,她的《我愿长在教室里》的动人故事,催人上进,她讲到“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她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她有谁指点”,不禁令人深思,树立目标,向优秀的老师看齐,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伍,李虹霞老师的声音是那么的甜美,教法是那么的独特,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份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要知道,她可是从一名职业高中的老师,主动申请到小学去任教的,“富有诗书气自华”用在她身上太贴切不过了,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受到了熏陶和感染。紧接着“271”教育集团总校长赵丰平的讲座,更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教学观是“让人性光辉闪烁,人生智慧生成。”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教育是呵护,教育是帮助,并对素质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浓厚的校园文化
10月20日,我们走进潍坊市实验小学,上午参加了他们学校的诗文节开幕仪式,感受到了他们“诗文育人”的校园特色,并进课堂观摩,下午听取实验学校校长的讲座。10月21日走进潍坊日向友好学校,上午观摩了三节公开课,下午参与了他们的语文教研活动。当我们参观了潍坊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后,很多老师都注意到实验小学各班教室外墙报和随处可见的诗文及名人名言。实验小学的教育者们真的是别具匠心。学生们就是在不经意的抬头间,在教室外走廊上休息散步的一刹那间都可能欣赏到一句他们自己编绘的一首首小诗,这一份细心感动了我。其中学校大厅里那醒目的“诗开山河春秋色,文育天地古今人”更彰显了潍坊实验小学以诗文育人的办学特色,由于是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写诗的能力,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都变成了小诗人。那一首首小诗,精炼、押韵,处处凸显出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催人奋进。当我们走进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感受到的则是“以字育人”的文化气息。学校除了整体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外,独具学科特点的文化学习氛围的营建和创造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这几所学校的校园都是修炼人品、锻造人性的地方,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文化的渗透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做操前的手捧课本的快速记忆;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这里能成功开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
四、满满的收获
尽管时间短短几天,可我却收获颇多,无论从齐鲁名师孙颖,特级教师李虹霞老师,还是到潍坊市实验教小学耿艳丽,杨臻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是她们都能够“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
二是她们艰辛的付出,当孙颖老师谈到她的成长经历,当李虹霞老师谈到她与孩子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时,我不禁满眼泪花,她们的那份对工作的责任心,她们的那张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无不感染着我,把课堂还给孩子是她们共同的特点,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不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对,我也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三是她们都坚持读书,“书到用时方很少”是激励她们读书的动力,像孙颖,李秀伟老师,他们就谈到自己如何给自己定目标,如何逼自己读书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过哪种生活,她们明白自己要过有品位的生活。想到自己,平时总以没时间读书为借口,是多么的牵强呀!
四是他们具有敏锐的思想和不断接受新信息的精神,当她们讲到翻转课堂,提到微课程时,我不觉得感到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要想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信息,这样,我想我们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次潍坊之行虽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意义深远,它将带给我很多思考,很多启迪。
感谢市教体局组织这次培训,感谢中心小学给我这次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将不辜负上级领导的厚望,认真研究,认真总结,汲取潍坊教育的养分,把潍坊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以潍坊之行为新的起点,为自己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在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下,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精,做得更强。
20xx年X月X—XX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启智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展评活动,观摩了19节来自全省的精彩语文课堂教学,及最后的专家点评,
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每一节课都有亮点,都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朴实大气的课堂
每位讲课的教师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他们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第二、教学课件制作简洁实用
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简洁而实用,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第三、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朗读的指导,训练
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读。多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感悟。每位教师的授课,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范读、集体读,指名读、小组读。而且,还注重让学生通过读去充分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深刻含义,学生读的感情不到位,感情不充沛,教师先让学生起来评价,并帮助同学读好。有些地方学生实在读不好,教师再做最后指导。
第五、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我将以这次观摩课为契机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努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苏州吴江市震泽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瘦弱颇多。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知道学生学习,将“渔”的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在刘朱刚上的诗歌鉴赏这以复习鉴赏课中,方法的教授体现得尤为突出。刘朱刚老师在上课的开始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这样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当学生面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时,刘朱刚老师又渗透着诗歌鉴赏的方法性,渗透着方法性教学。
第二位老师是顾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刘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刘老师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1、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六年级的那节课,在他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朱乐平老师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我们的教育观点从最开始的注重教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观念都有了逐级的改变,那么现在课改又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道德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寻之无迹”,如在三年级数学课的教学中,她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评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看待我们周边的人、事,我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就是在这样的看似在作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5、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其实那位六年级老师的课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在我们学校应用起来未必就很实用,但是在他练习的设计中,他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6、教师素质之高,学生习惯之好。是我们该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看了气势宏伟的广播操,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五爱幼儿园组织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学习时间不仅安排的紧凑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上海著名专家xx教授的讲座《教学活动设计中德育渗透的真与假》。上海特级教师吴佳瑛老师的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找太阳》、大班综合活动《西游记》。宋燕老师的中班音乐活动《功夫熊猫》、大班音乐活动《走进新疆》等。虽然是短短的一天学习,但我感触颇深,给了我不小的触动和深深的理论引领,真是受益匪浅。看的越多,接触新鲜的事物越多,越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多,现就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 课堂示范我的反思
感悟最深的是x老师的《小兔子找太阳》,整个课堂给我感觉亲切、自然、轻松,充分体现了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刚开始佳佳老师没有直接出示兔子,而是先让幼儿看看兔子的下半身问“是谁呢?穿的什么样的裤子呀?尾巴怎么样啊?”等等。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精准的表述,整个互动强调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倾听习惯。在让幼儿打开信封寻找太阳的过程中,体现了佳佳老师问题的启发性,她在信封里画上圆形,启发幼儿小兔子要找的是什么?并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什么东西是圆圆的等。给我留下映像最深刻的桥段有佳佳老师与幼儿互动的机智、互动的智慧,她能做到“让幼儿在课堂中快乐的喜欢动脑子”。例如:让幼儿找圆圆的东西时,佳佳老师会很巧妙地引导孩子去思考“找着找着小图又找到了马路上、天上、佳佳老师的身上等等。”即是对刚才孩子们的总结,有演绎到另外一个维度,是培养幼儿的思维变通性、迁移性。其中,当小兔快找到太阳时,佳佳老师用非常激动欣喜的语气说“快啦!快啦!快要找到我要找的东西啦!”这句话体现了问题有层次性,更体现出佳佳老师教态自然真实,一点不做作,能积极带动小朋友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在最后出示PPT让幼儿观察图片回答“谁在找太阳?”(动物、植物、人类、物品)其中有个孩子回答了太阳能。老师回答“你很有学问,长大肯定很能干!”这样的表扬给了这位孩子很大的鼓励,这时其他的幼儿也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小智慧,回答的非常完美,佳佳老师利用班里出色孩子的表现来带动其他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我应该学的地方。一节优质课时经过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实践过程形成的,渗透着每位老师的辛勤汗水,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真应该好好学习。
二、专家讲座
xx教授的讲座是《教学活动设计中德育渗透的真与假》图文并茂,她结合自己的经验讲了很多关于《教学活动设计德育渗透的真与假》。首先让我明白了幼儿育德是关乎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儿童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教育标志。婴幼儿时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从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家庭和学前教育公共机构是人们接受道德最早的地方。再次,崔岚教授一一举例了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其中还出示PPT
绘本《小蛇散步》,先让我们老师观看并说说故事内容。再举例说出孩子们的想法与我们老师的区别。其观点教学内容有点“虚”,追求单一的德育内容,引导“关爱”错位,体验落空。
教授还总结了一定意义上:幼儿的“爱在哪里”——关乎幼儿的“情感”与“情趣”
1、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
2、 幼儿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生活实践(真生活)决定了情感体验能否得到落实,能否避免教条。
3、 对丰富课程资源精细解读,有助于教师筛选“情”与“趣”的落脚点。
4、 互动中的情感体验是教师精心想象与预设,不是走过场。
5、 教师自身的生活信念、态度与方式,决定他助推幼儿“情”与“趣”的感受与品位。
6、 “情”与“趣”是需要寻常时刻培养的,不是靠一个教学活动或一个节日就可以建立的。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同时对照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善于汲取和发扬,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这就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一、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应该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达到终身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几位老师都能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刘玲玲老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句子找出关键词,由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进而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几位老师都能让学生抓重点句来理解课文,通过反复读,边读边做批注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通过读句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尊重学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种新理念,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两位老师在这两节课中也能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体会,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验,来领悟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思想。
当然,几位老师还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等方面还有待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因为这也是我自己做不好,也不知该如何去做好的问题,请多多指导。
步入教师岗位的时间已年多,在过去的工作中,通过培训和教学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对于要成为一位成熟的教师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众所周知,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而一种快速的获得教学经验的方法就是听课。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展开听课活动,在这近半个学期的听课学习中,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对这次听课活动后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要作好足够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李勇师在处理课文时分别采用了“说”、“采访”、“画”“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把自制的礼物献给自己的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其次,必须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音乐课不同于其他科目,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自主互动,使课堂活跃起来。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以人为镜,才能够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长处,通过听课,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11月24日下午,我们一行十二人赴通州中学,参加该校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师生发展的共生文化研究”活动下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八个学科共听了近二十节课,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评课活动,感触都很深。
一、总体感受:
1、校园整洁、大气、深远,教室布置简洁、科学(尤其是黑板,采用两块可滑动黑板,半面投放大屏,既简约也合理)。
2、学生待人礼貌,遇到外校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学校活动有序、守纪,课堂动脑、动手、动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频繁而不凌乱,气氛十分活跃、和谐。
3、老师备课充分,选题精当,板书工整、语言规范、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发言,耐心倾听学生观点,体现以人为本,和谐互动。
二、具体学科
语文学科:几节课都与文学欣赏有关,老师所选素材意境优美,匠心独具,可见教育功力不凡,课堂配乐精准,让人如沐春光,师生如置仙境,聆听天簌之音,而教者的每一个问题如银瓶乍破,思维突现,令人耳目一新,师生与天地共和谐。
数学学科:高三复习课,全课选题,变式一气呵成,场景不变,但高潮迭起,由浅入深,以小见大,题目的主元素不变,省去了学生不断读题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而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不断变化,深化了主题,凸显了思想和方法,不断归纳总结,提炼和升华整个课堂,思维之火花频发,体现了激情课堂。
物化学科:精心备课,知识点梳理细致,教学内容归纳分类、逐次深入,层层推进,如一幅油画渐次打开,使人欲罢不能,先做后评,学生讲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学科:课堂灵动,师生之间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激活、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谐共生。
政史地学科:倡导自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给每个同学自我展示的平台,崇尚学术争鸣,注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提倡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学以致用,强调课堂检测,既提升了学生能力,又实现了知识的掌握,充分实现了发展学生能力与提高应试(学业考试)水平双赢。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市-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瘦弱颇多。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知道学生学习,将“渔”的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在刘朱刚上的诗歌鉴赏这以复习鉴赏课中,方法的教授体现得尤为突出。刘朱刚老师在上课的开始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这样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当学生面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时,刘朱刚老师又渗透着诗歌鉴赏的方法性,渗透着方法性教学。
第二位老师是顾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刘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刘老师的课扎实有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她上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学习! 这两位老师的课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非常突出,自己扮演着主导角色,她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她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感慨万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认真投入,但跟她们比,实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听了她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己一定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辜负领导和学生的期望。
11月29日赴南师附小听了两节优秀的数学课,这两节课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使我更清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听了熊老师和黄老师的课后,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第一节课是熊老师的三年级周长课。她那甜美而动听的`声音将周长这节课讲的栩栩如生。周长这节课熊老师并没有用三年级学生授课,而是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学三年级内容,本身就是有难度的。可是熊老师在课中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她那组织学生,调动学生的能力非常强,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去理解什么是周长,自己尝试去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实际去操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整节课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听、乐做。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第二节课是黄老师的四年级“确定位置”。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先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讨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从自己发现的问题中探究数对的写法,教师只是指导者。课中设计游戏,使得整节课生动有趣,更加活跃。
这两位老师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两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这两节课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通过这次听课,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刻思考,去发现和改正自己多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多方面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努力的去钻研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上周一二,我有幸参加了菏泽市语文优质课大赛的听课活动。在会上我们分别聆听了十位资深的语文教师的授课。这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其中,来自我们市二十一中的一位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上得生动有趣,朗读的如痴如醉,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来自曹县的一位老师更是将初三的一篇《麦琪的礼物》分析的无比透彻,更是博得了所有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例如:教师在文章的指点,列举问题等方面,他们都明确指出,便于学生理解并从文章中找出,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助指导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大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从这节课可以看的出来,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这两个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尤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她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回答,而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答案,在言语实践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
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他们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引导学生来联系自己,从实际出发,进而得到情感世界的升华和丰富。
这几位老师通观年龄,都比较年轻,相对来说也是一名新教师,却彰显出非浅的功底和教学智慧。榜样就在身边,我要更加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而言,教书育人这条路还很长,还需要一如继往地兢兢业业地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是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些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为教育事业贡献全部的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校李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有关多元智能、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建构主义等方面的理论,听取了多节省级优秀数学课,收集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听取著名专家的报告。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几天的学习,我们主要就《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下就此课例谈三点体会。
一、重视创设数学探知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在新课标中,无论是那一个学段都建议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情境的创设,以激起学生"我要学"的求知欲望。在本课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积木"的实践活动,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搭的物体象什么,体积是多少?并能根据所搭的长方体积木猜想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获得体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多元互动,积极参与自主探知活动与合作交流。
互动课程把建构主义的支架理论用于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拔下通过互动的多媒体活动软件与同伴合作、探究,自主地开展实验操作,投入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中体验数学原理。本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由变换长方体长、宽、高的参数变量,数出体积,并填写实验报告单,从而发现、讨论、推导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此环节中,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动手操作、主动思考探索、主动表达交流,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生活的数学",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即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练习按基本题、操作题、深化题、开放题四个层次,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由浅入深的开展。特别是深化题和开放题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求异思维,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形成爱学、会学的现代学力。
本期的学习班采用自主、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使我们都能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新课堂。
20xx年8月10日—17日到省体校学习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在此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学员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省体校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省体校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省体校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省体校校园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管理采取无缝隙管理,而且教师队伍年轻,这点与我们鱼河峁中学非常相似。但二中对新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在那里一名新任教师要进行20天左右的培训和严格考试才能进教室上课。通过这些内容充实、实用的培训,新上任教师的成长也就快了很多。学校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很值得学习,尤其是对一线教师和备课组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因此才能搞好集体备课,拉动各位教师的成长。尽管学
校要求教师坐班时间不长,但很多老师能坚持坐班到10点,这可能就是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体现的结果吧。
学习体会:
这次学习内容共有两部分:首先听取了来自广州天河区华阳小学特级教师何建芬老师的专题讲座;其次是何老师和清新县第一小学的一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少年闰土》。无论是讲座还是课堂风采,都让我受益颇多,学到了更多教学中切切实实能用到的知识和理论。
一、专题报告
何老师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做了深刻透彻的分析,讲话的主题是:从“以学定教,无为而为”。
1、无为在形。
作为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摒弃死板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兴趣为突破口,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最需要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不但要学,而且要爱学甚至是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怕学生的成绩不好吗?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调动孩子的“胃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成就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
2、有为于心。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是学会书本知识而已,而要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要做到“大语文,大阅读,大学习。”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把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落到实处,并且要求学生会学以致用,要“能读进去,说出来,写下来,做出来”,寻求学生学习力的持续发展。
3、生本,全面发展学生。
何老师讲述了陶行知老先生关于“喂鸡”的一次演讲。当用手拿着小鸡的头,喂它吃米时,小鸡的反应是把头缩成一团,坚决不吃;而当人走开,笼子里只有小鸡和米粒时,它却吃得津津有味。所以,面对学生,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吃”,要有一种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孩子学习不是任务。教师要时时处处多用赏识教育,鼓励孩子学习。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是“帽子”,而是“雨伞”,为自己的以后提供方便。
4、教材,合理科学整合。
教师要以学定教,合理地科学整合,并适时开展学情调查,进行单元目标设定,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习课文要先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要做到:一读作整本通读;二读作单元导读;三读要精讲和略讲相结合。
5、充分还给学生。
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到起点上的终点考虑。不能急于求成,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会换角度思考,给学生最急需的,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雪中送炭”远远比“锦上添花”更受欢迎。此外,还要自主合作,习得生成。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考虑的空间,鼓励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互助合作的精神,懂得分享。一节成功的课堂,要始终围绕目标层层展开,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有针对性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小结,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贯穿始终,让学生做到积极、乐观、善思、会学。
6、信念上的用心坚守。
何老师指出,教学上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只会渐行渐远。我们一线教师,要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课堂教学中最根本、最绿色、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的有意义的学习。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言堂,而要有学习者的自主参与。要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模式,脚踏实地地落实学生的各项能力训练。何老师的讲话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实在”两个字的分量,如果我们能努力做到,实属不易。
二、同课异构
张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较紧凑。能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抓住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年龄等方面来剖析人物形象,尤其是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注重了学生预习、自己翻查资料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何建芬老师的课堂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她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课文第一段回忆少年闰土的美丽画面,何老师采用个读、默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加深了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少年闰土的四件小事时,她打破了一贯的老师讲、学生配合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老师启发,孩子自己去读,去品,去思,然后完全由学生板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整个课堂上处处能听到何老师激情洋溢的表扬声,处处可见到孩子们脸上的成功的喜悦之情。相信,做她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虽这次学习时间只有半天,但何老师的讲话却如明灯,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会朝着时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进步!
今天天气很好,连带着我们的心情也飞扬了起来。踏着一路的歌声,我们来到了xx中学。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用爱心培养习惯”“少年笑,中国笑”“我笑了,你笑了,他笑了,世界就笑了”“每一个笑脸,都是一朵幸福的花儿”……这个学校在用这样诗化的语言,温暖着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灵。融融春意,瞬时包围了我们。
“至德、至善、至仁……”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是真善美的化身。每只鸟、每朵花、每棵草、每片叶,甚至每一粒尘埃都在向你诉说,在这里共同生活、学习的孩子们,我们应该要懂得胸怀同一个世界——地球;学会服务同一个种族——人类;努力追求同一种学问——爱心。一回首、一抬头,都会有一个美丽的句子在拨动你的心弦,让你觉得,知性是一种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在自由幸福地成长,可以自由地在操场上驰骋踢球;可以自由地在农田里育苗种菜;可以自由地在绿草间放飞鸽子;可以自由地在天文站仰望星空……还有什么比在这里学习、生活更幸福的'呢?
因为需要,所以学习,这样才能感受到幸福。为着这里的温暖,为着这里的知性,为着这里的自由,今天我很幸福。以后我也要学会更多地爱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爱,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幸福!
4月28日我有幸到岑溪市听了四节语文研讨课,真是受益匪浅。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是由岑溪市教研室组织,采用同堂异构的教学形式向周边学校送课,目的是将新的教学理念向周边学校辐射,共同交流与探讨识字课和作文课的教学方法。执教的两位教师分别是黄亢美教师和张赛琴教师,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各有千秋,黄亢美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识字、朗读的培养;张赛琴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氛围,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指导,而且把写的训练挤进课堂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把收获概括为几点:
一、识字教学的收获
我现在正任教一年级,大量的识字任务让我非常头疼,怎样才能高效率地记住这些字呢?黄亢美老师特别注重了识字教学这个环节,他从课文中提取生字抓住字理识字析词的根本,关注了学生认识生字的规律及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的扎实有效。
二、朗读教学的收获
黄亢美老师执教的《雷雨》在学生自己品读之后,伴着优美的旋律,教师声情并茂地把我们带入了雷雨中。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在享受美丽的同时受到了启发,提高了朗读水平。三、写作教学的收获
张赛琴老师在教学“数字陷阱”游戏写作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按照游戏的顺序一层一层的写,再在课堂上一层一层地进行点评指导,在指导中注意抓住学生习作的重点指导,遇到不对的地方马上指正。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都十分精彩,优点较多,给我们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周三,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去泰师附小听课。上午是四节语文课,第一节是王书茵老师讲的,第二节是张娜老师讲的,第三节是孔向霞老师,第四节是刘明丽老师。这四位专家型教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表演,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尤其突出了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听后受益匪浅。
王书茵老师的导课从自己名字中的“书”这一字谈起,告诉孩子多读书,抓住三个关键词“圣诞节”“救助中心”“给予树”切入文本,围绕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教学,从而感受金吉亚那金子一样的心灵。用“不但……还”这一关联词语教给学生语言怎样做到简洁明了。本节课设计理念新,创新意识强,值得学习。
张娜老师的课堂突出了岱岳区语文课教学的特点,从导入到新授,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尤其是生字教学扎实有效。先用“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学生的回答就是“加一加”“减一减”“变变形”等等,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效果显著。张娜老师还运用了“一字开花”这一识字形式,给“包”这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并且通过编歌谣的形式来记住这些生字,“有水把茶泡,有食能吃饱……”鼓励学生继续编下去,好有趣!在认识“册”这一生字时,教师出示了“册”这一生字的由来,她是古人把字写在竹片上,中间一横代表穿起竹片的绳子。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有趣的汉字。在指导书写“岩”“厚”两个字时,张老师还让学生观察两个生字的撇有何不同,真是细致的语文老师呀!
第三节孔向霞老师给二年级的学生上绘本课《我妈妈》。孔老师教给学生四把阅读文本的金钥匙,那就是“看”“读”“猜”“想”,而且从文本中感受绘本的主题是“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让人为之动容。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到口头表达,到有感情朗读文本,精彩感人,感受颇多。
第四节是刘明丽老师讲的《搭石》,课堂一开始用石子做游戏,把游戏道具与文本内容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游戏中的团结与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之美有异曲同工之美妙。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怎样走搭石”以及文本中的“理所当然”这个词语的理解。尤其是“理所当然”这个词,刘老师这样处理“加入我是________我这样走搭石___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举手之劳,乡亲们却看成理所当然。在今天无人敢搀扶老人过马路的今天,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以及接受教育的孩子,都是深深的考验。
最令人感动的是八十岁专家的点评,八十岁的老人,妆容精致,步履轻松,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口齿清晰。评课精彩到位,让人激动不已,赞不绝口,可称之为人精。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以一颗年轻的心勇往直前。
20xx年xx月x日南溪教育局领导组织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30名到重庆外出参观学习。我格外的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感觉受益匪浅,感想颇深,坚定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也力求把学习取得的收获努力运用于我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幼儿教育事业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来谈谈我外出学习的一些初浅体会。
当我迈进重庆市新村幼儿园的大门时,印入我眼帘的是外墙上贴的小朋友的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幼儿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园内富有艺术气氛,而且周围的绿化非常好,幼儿种植园地里的鲜花伴着春天的气息开的非常鲜艳, 上了楼梯,楼道上也有一些小朋友的生活照(睡觉、洗手、进餐、体育活动中的情景等),这些照片可以展示给家长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进入教室,我看见他们每个班的班牌都很温馨,教室门口的墙上专门有一块区域是挂孩子们的作品 、家园桥、本周活动内容等。整个教室的区域划分比较明确,环境创设很有艺术特色,师生互动性强,在这里发挥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9:20分,新村幼儿园里传来了高亢的国歌声,只见四个小旗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抬头挺胸将国旗高高地举在头顶,踏着有力而坚定的步伐走向升旗台,此时此刻整个幼儿园顿时非常肃静,在全园教师及幼儿的注视下,五星红旗缓缓升上天空,再由教师和孩子分别唱红歌,丰富了升旗活动的内容,把爱国的热情推向了高潮。紧接着园长妈妈向孩子们提出有关3月的相关重大节日,丰富了孩子们知识,这是新村幼儿园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这样独特的升旗仪式值得我们借鉴。
观摩课上,每位教师都有相同的优点,在课前注重和幼儿语言或肢体上的交流,借以消除幼儿对自己的陌生感;在上课时面带笑容,语速平缓,举止大方,赢得幼儿的好感,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认真倾听,及时反馈,重视每个幼儿的发言,使幼儿有参与认同感。重视了这些细节,迅速拉进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使孩子很快进入教师设定的教学情景中,幼儿思维活跃,能主动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有独立见解,将教学引入最佳共振点。这些观摩课幼儿参与度高,幼儿能随机应变,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把握的很好,教师的情绪积极高昂,教态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融入孩子们的活动中,跟观摩者留下了好的印象,这是教师上课成功的重要因素。
经过这次学习,确实对教学敲响了警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好的课,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一个上课提问的关键在哪里?上课时我总喜欢一种形式去提问,然而导致孩子们听起来特乏味。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教学中的设计问题要紧扣着活动目标,由间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成功的教学活动,是千思万虑地磨出来的,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可是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去好好的去思考,反思,考虑的也不全面,导致我在教学上的失败,可想而之着思和虑是很关键的,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教育活动才更优质;教学中的反思,边教学边反思,教育活动才会更有活力;教学后的反思,重视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活动质量才会不断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才能有效提升。
俗语说:“要让孩子有半桶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我感觉这个说法对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行的,“要让孩子有半桶水,老师必须有三桶或是更多桶的水”。现在的幼儿教育正处在百家争叫的阶段,各家都在探索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新的教育理念。面对现代的要求,一名幼儿教师不仅只是会弹、唱、跳、画,更重要的是要有探索、发现、学习、进取的好品质。一名幼儿教师不仅只是会讲讲故事,会说说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让孩子感爱好的话题、有探索意义的内容、能激发参与的方法、可以引发学习欲看的过程等等。因此,我以为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首先本身就是一名探索发现学习者。
通过这次观摩,我清楚的认识到孩子的潜能是需要真正了解他们需要的老师所挖掘的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平衡发展是需要他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开启了孩子的成长之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老师的细心努力的培养。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用我学到的东西,更好的去关爱孩子,听他们的心声,从而教授他们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点心得,当然还有待于自己的提高,相信以后我会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使自己得到不断进步。
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实践?高中英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老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虹老师。
本次学习总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始,到5:30结束。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部分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
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
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
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
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
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
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
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俞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
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
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基础
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础。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通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能力。
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
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
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
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
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
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ng)。
他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
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
3)合作讨论;
4)教师点拨;
5)技能的应用。
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牢固,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弱,创新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
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尔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