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四月三十日晚上在潘彬老师的引导下,有幸聆听了尹少淳教授《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的目标设定与评价方法》的讲座直播课,虽然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但是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尹少淳教授通过层层细致的剖析和大量的实例分析,给我们理清了“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诠释了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他针对当前的美术教育现状以及教学实践,给我们阐述了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价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尹教授的第三种目标设定模式,列出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以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置和表述目标,融入三维目标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这种方式给今后教学目标的设定指引了新的方向。我们可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三维目标为框架,层层的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将我们的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明确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通过聆听尹教授的讲座,对我今后美术教育更加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践行、转变,让每一次美术课堂都能让学生有所进步!
去年和几位贵州的特级教师在一起交流,虽然学科都不相同,但是我们所有人对现今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教育都颇感兴趣,同时讨论到我们日常备课时所要撰写的教学目标应该怎样表述?至20__年所使用的三维目标到现在是否沿用或者需要改进?但几位特级特说法不一,而我也未能与他们达到共识。因此利用去年9月在首师大学习的期间,向尹老师表述困惑,毕竟和课标组的组长讨教,应该会获得更为准确的答案。不过尹老师说,这是一个可以向大家发起研讨的研究项目,希望我们也可以充分思考。
而4月30日的网络讲座,尹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析,虽没有提供“教学目标”的撰写标准,但也助我解惑,
其一,可以将三维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整理。个人认为在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整理时采用学科核心素养较为合适,利于整体掌控,在整理每一节课目标时采用三维较为合适,
其二,针对每一节课所整理的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学什么?怎么学?生成怎样的情感?要注重学习的方式,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根本摆脱注重技法传授的'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的同时情感才能自然生成,最终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其三,整理教学目标时需要针对美术教育的大概念进行分级细化,以便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起到实际指导及监测作用。
整体说来教无定法,目标亦是。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拟定,表述形式也好,实际内容也好,可以有效指导教学就是最好的。
第二个方面关于教学评价,尹老师提出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育学生各方面素养。而对于我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我一直认为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精准并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可以有效引导课堂教学向深度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问题及学习方式的有效评价。也可以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在课堂对于知识的获取,因此评价应该像尹老师说的那样,分出项目类型并且理清层次。
听了尹少淳教授的《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的目标设定与评价方法》讲座,受益匪浅!
讲座中尹教授用三种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下课程标准的目标设定,在通过四个案例为我们剖析如何在情境中、对知识与技能、关于理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并详细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比较完整的学生美术学习评价指标,通过尹教授层层深入的讲解,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美术教学有了明确的指向性,特别是尹教授用跳水的评价方式阐述我们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让我身同感受,在平时的课堂中,评价方式往往是让我最头疼的.方面,以前单一的评价并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是应当注重过程,不要只注重结果,要重视孩子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和创造力,并将多种评价方式巧妙的结合灵活的运用在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中,佩服尹教授的思维高度,能从人类思维行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深研,才能真正的做好教育。
7月2日上午,我校全体老师到xx市十一小学校参加教师全员培训。十一小学校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老师们认真聆听聂细刚校长精彩的讲座《教师核心素养及发展》。聂老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列举了国内外教师的教育方式及生活中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受益匪浅。讲座中一些精辟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共鸣。例如: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但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教学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
听了聂专家的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我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二、对学生信任和宽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三、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
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训练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四、经常反思,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就像今天我们听了张玉彬老师的课,就与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给信任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我相信每个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坚信自己以后会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更快、更大、更高的进步。
很庆幸我在小学教数学,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小学要学数学?学数学究竟学什么?小学数学课堂究竟要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拜读了牛献礼老师的《我在小学教数学》。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使这个人未来从事工作和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数学,因为数学代表着理性,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刻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感悟这个世界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一个数字错了,一个符号错了,一个小数点错了,这道题就错了,学习数学会让孩子养成一种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数学强调逻辑思维强调“化繁为简”“统筹优化”……这些在数学学习中学会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在社会上处理各种事情是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有条不紊的处理和解决有关的工作任务。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就拿小学数学来说,通过“数与代数”掌握最基本的计算,认识度量单位;通过“图形与几何”认识客观世界;通过“统计与概率”学会统计数据;最后还会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利息、商品利润等等。
如此看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应该是骄傲的,但同时也是倍有压力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和依据教师对教材解读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并最终决定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研读教材,弄清楚学科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把握数学,融入数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应有的魅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乐趣。
随着课程改革,我们应当学会尊重课堂,转变课堂结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也就是说,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让自学、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期间,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教师只需适当的组织、引导与点拨。
通过阅读《我在小学教数学》,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很多真实的课堂案例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
20xx年10月11日下午,我又一次进一步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还学习了一门新的美术课程——铜版画的制作。首先倾听了张店四中杨洋老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以环境与生活为大概念,以社区居住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为基本问题展开讲解。又聆听了南定小学吕红玲老师传统吉祥纹样教学拓展的大单元教学案例分析。吕老师从单元概要、相关课程内容分析、单元整体构思、单元实施流程、单元评价工具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吕老师对这一单元的课时安排有了深入的'思考和拓展,让我也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我和学生文化自信。
尤其是吕老师讲到的美丽的云肩,让我对这个知识点多了一些了解:云肩也叫披肩,是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织物,最初只是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物。最后聆听了陶老师对铜版画这一美术课程的详细讲解,把自己外出学习的本领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让我了解了这一课程的工具材料以及制作方法和流程,知道了版画家们制作这样的一件铜版画作品的复杂和不易。
感谢朱开群老师关于《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的讲座,朱老师高瞻远瞩,以未来的学习要求看今天的教育,以学科“大观念”来指导教学,他以纵横的高度谈了当下教育的.改革和方向,使人深受启发。我们的教育如何跟上时代?我们的教育方式如何与时俱进?关键点为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因此,朱老师,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谈了如何改革课堂,以具体例子为切入口,给我们分享了如何设置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分析、探究的真实问题情景,以及个人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经验,帮助我们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进阶,可谓是“手把手”式的指导,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领悟了“学中做,做中学”。
朱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阐明了方向和路径,谢谢朱老师!
六月的花儿开了,开的红火。姹紫嫣红的花朵装扮着路边的风景,绿意深深的叶子掩映初夏的风情。蚊虫和小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夏日美好的时光。就在这美的时节,我如约参加了葫芦岛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素养大赛。比赛归来我感慨很多,同时收获也颇多。在整个比赛中,结果已经成为我最不关注的,最重要的`是我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这次比赛虽然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得非常精心细致,但是在比赛过程中还是暴露了很多问题,我静下心来细细反思。
一、关键在于过程,取长补短。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又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师自身的高质量,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能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奠定基础。通过比赛,更好地认识了自我,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对照出自己的不足。对于参加比赛的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则是在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本次大赛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检验。
二、勤奋多一点,提升高一点。
在这次比赛中,我的感触还有: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素质迫在眉睫。书到用时方恨少。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虽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因此,我们应善于主动性地学习,不让自己陷入被动。
经过了这次课堂素养大赛,使我真切而实在的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与进步并存。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经历确是难能可贵的。经过这次比赛,我觉得只要虚心没有越不过的坎;只要勤奋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坚持没有翻不过的山。感谢基本功大赛让我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这次比赛中我充分看到了自己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最后,我还要感谢在整个备赛过程中对我细心指导的教研员马君老师,感谢我的队友于洋老师,感谢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校领导和同事……
总之,教师基本功比赛结束了,但我的追求不会停止,学习更不会停止。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扩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高质量的专业素养,还要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发展的眼光和强烈的未来意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一个有心人。
今天的网络教研一个半小时听下来,有烧脑的瞬间,有了然于心的安全感,更有来自于见识铜版画制作流程的的兴奋雀跃。感谢教研员为我们精心设计的视觉盛宴。
通过反复观看回放,我对两位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发现两位教师都是知识的研究者,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者。就像教研员所说,作为一线的教师要钻研自己的专业,让美术教学充满幸福感。
杨洋老师通过大根教授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深度分析了大单元的设计思路和框架,可以说是干货满满,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来自于课标的总目标,学段目标,以及学业质量的权威性,通过逆向教学的思路,让教学教学评保持一致,美术教学不糊弄,要求真务实的教学。
吕老师毫无保留的为我们展示了,她大单元教学的.整个路径,根据一个主题——以课本中传统的吉祥纹样为出发点,拓展了5个课时,每个课时都有课堂成果的展示,是单元教学的践行者。我组教师分别对此次的学习发表了自己的感悟,现介绍如下:
这次的教研非常实用,通过培训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陶老师版画的讲解燃起我创作版画的想法,教师基本功不能落下,希望自己专业能力有大的提升。
有幸参加朱开群老师主持的《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网络研修活动,朱老师讲座激情澎湃,内容丰富,教学思想前沿。朱老师呼吁老师们要深刻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涵义,思考怎样使素养落地。朱老师强调要改变以知识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并列举了6个案例进行演绎说明,教师授课要营造真实情境,课堂的中心应该围绕问题而展开,而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开展,在真实情境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教学来进行意义建构。
同时,朱老师通过以现阶段问题教学的.问题和2.0版问题教学的不同,形象展示不同教学设计和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建议老师们要敢于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学科综合,在学科与学科的边缘地带找到创新点。朱老师的讲座给我启发多多,受益匪浅。
10月11日下午,我区举行中小学美术网络教研会,本次活动由陶晓彤、杨洋、吕红玲三位老师基于新课标及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三节别开生面的主题讲座。
四中的杨洋老师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从大单元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入手,以王大根教授对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观等方面的解读为依据,为我们讲解了大单元教学下大概念的呈现以及如何续写目标,并以自己设计的大单元教学《关注社区居住环境》为例,详细讲解了大单元的设计思路,从课程分析到学情分析,从总体思路到教学策略和方法再到理论依据,层层递进的呈现出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构建,抓住大单元教学中的点,突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围绕“宜”寻找设计内在的文化意识与精神,让我们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南定小学的'吕红玲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传统吉祥纹样教学案例分析——基于“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案例的讲解,从单元概要、相关课程内容分析、单元整体构思、单元实施流程、单元评价工具五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传统吉祥纹样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本内容与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各种美术活动、持续探索大概念,引导学生完成艺术作品的同时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教研员陶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像版画家一样去创作》的主题讲座,从铜版画的起源到各种制作技法,让我们领略到了铜版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到了软蜡法、飞尘法、腐蚀法等铜版画的制作方式,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次网络教研活动,深刻领会到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新课程标准,立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何为望远镜思维?顾名思义,我们要打破部分的局限、狭隘的视野,用向外部看、向远方看、向整体看的思维来看待单元整体设计。由于所对应的大概念大小不一,我们可以把单元分为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宏观单元是整个学科高位的大概念或跨学科的大概念组织的集合,中观单元围绕某一学科的大概念展开,那微观单元自然是学科教材中的现有单元。按照刘徽老师的观点,望远镜思维即要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总体框架”,运用统整法或基点法思考单元与单元、单元与学科、单元与跨学科、单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以单元与单元的关联为例,统编版教材中,各单元以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的双线组元形式编排。针对这一编排形式,我们可以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建立单元与单元的关联。比如统编教材必修上下册中,议论文写作隶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涉及三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和写作任务,分别是议论要有针对性、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论证。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展开前后勾连、逐级进阶的关联式作文教学。“议论要有针对性”主要落实“针对”的'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在写作上增强问题意识、读者意识、说理意识、目的意识,从整体上进行议论文写作框架的打造。“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主要解决多维度阐述观点的问题,以提升元认知能力。“如何论证”则主要解决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问题。这样,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针对某现实问题,在特定的读者对象面前,运用说理思路和说理方法,多维度阐述自我观点,以说服对方”这一大概念的统筹之下,写作教学在单元的关联中循序渐进、有序展开,学生的写作能力逐级提升。
再如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有一句名言:“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与能力要辐射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学生对语段的分析能力强的话,数学的应用题相对会更得心应手;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强的话,历史的史料分析题得分会更高等等。以选必中册“逻辑的力量”为例,思维形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对特定对象进行反映的基本方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一大概念涉及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把握了概念之间的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不仅有利于病句题的分析、现代文阅读的解读,还能顺利掌握数学集合的相关知识,轻松完成政治的客观题分析。
学习了尹教授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学的目标设定及教学评价》后,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核心素养这个常常被被大家提起,而我自己感觉又很陌生的教学关键词有了具体的理解。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而不是设立在哪里就不去管它了。其实我在以往的教学中,真的存在这种情况,教学目标很多时候只是教案撰写里面的一个结构,没有太多的去关注它。如果一节课连教学目标都是假大空,那何谈教育。关于尹教师的`教学评价,更让我理解了自己教学评价能力的单一。每次都是“真棒”、“很美”、“很漂亮”……这种单调的评价语言,其实这样会让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而美术评价往往又是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尹教授列举的列子很形象,美术评价就像很跳水运动一样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多时候评价需要核心素养的的融入,可以从很多方面了进行评价。
在听了尹教授的学习后,我发现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空白还很多,希望在今后,能继续跟随潘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前一段时间认真学习了史宁中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对教学的启示》主题讲座。史教授的讲座分别从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趋势、关注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一致性以及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未来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解读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对后面的工作有了新的计划。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
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应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内容多、综合性强但由于地理这门学科的课时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地理学科十分重要的理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保证学生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考纲和地理学科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一味的为教而教、为成绩而死背,势必造成学生死板教条地机械记忆,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脱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更新地理教学观念,教学中优化思维更贴近现实,把地理课真正上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通过捕捉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点,以“鲜活”吸引学生的眼球,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和感触特别深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活化地理课堂的目的,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密切师生间的联系,改变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让地理教学活起来。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单一,基本采用讲授式并穿插教师提问,教师处理教材知识点时的方式也很局限。夏谷鸣教授曾指出:“真实的互动其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有效课堂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避免课堂“一个声调”,在课堂实现多维互动。
地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地理生活化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要求地理教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供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地理生活化教学已成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趋势。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让学生爱上地理。
尹少淳老师在讲座的开始前,他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特别提到了当下社会线上教学以及网上教学APP的发展与重要性,并启发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应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提前做好对策,并要时刻做一个细心的有心人与创新者,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去分析教学形式的变化与需要,能主动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活动、工具,寻找更合适且有效与线上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师生的发展,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共同发展,让教师把教学与网络之间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作为年轻的老师,我们更要具备细心留意社会时代的变化,主动探索教学的变化与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网络讲座,才发现自己在美术教学观念上还未更新,仍停留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不足够深透,尤其在做一些教学设计时而忽略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尹老师在讲座中特别讲到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共同结合、渗透的教学设计等三种方法,以及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连接其他学科的目标能力培养相结合,并鼓励教师们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更适合指导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综合能力而教,让我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认识有了新的了解和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框架应积极探索,而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应积极探索和发挥五个核心素养的作用,尽力培养人健全的.能力与人格发展,才是真正做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
本次尹老师的讲座很精彩也很有意义,非常值得推荐与观看,对于我来说还需要多看几遍去理解并慢慢细化它其中的每一个新知识与理念,例如大概念,本次讲座为我对新时代美术教育的认识打开了新的认识理解,时光匆匆,才发现外面的老师做的如此之好,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更要谦虚学习的太多,感谢我们团队的潘彬老师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感谢尹老师的本次线上讲座,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对新时代美育的新理解,希望日后能听到尹老师更多这样系统的线上讲座,就好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大单元教学全面铺开,而大家还不能深谙其道时,杨洋、吕红玲、陶晓彤三位老师的但单元主题发言,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困惑,让我们接下来大单元的设计和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杨洋老师的主题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杨老师从国家层面结合了教学大咖们的理论研究,分享了自己对大单元的理解,并将大单元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通过设计初中居住环境这节课课程让我们对大单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吕红玲老师的《传统吉祥纹样教学案例分析》这个课例从单元概要、相关课程内容分析、单元整体构思、单元实施流程、单元评价工具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吕老师的课例直观鲜明,让我们详细了解了她在课例中的'想法、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陶老师的《像版画家一样去创作》铜版画做法的分享,让我们感觉耳目一新,跟随陶老师的脚步一步步去了解铜版画的历史、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让我们了解了铜版画的技法。通过陶老师的分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在专业发展与教学之路上不断躬行,走出自己的特色。
今天经开区召开了中小学美术网络教研,有幸聆听了张店四种杨洋老师、南定小学吕红玲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本次教研落实“新课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大单元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对我们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了理念和优秀的案例指导,也激励我们美术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从暑假山大教育集团的'培训开始了解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围绕情境化主题的真实性学习任务展开的,以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按“像艺术家一样创作”过程的逻辑推进,由各个环节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大单元研究型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师引领学生建立整体的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创造世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我们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要认真研读相关文献,向三位老师学习,尝试开展大单元教学,在“做中学”,在“做中实践”,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非常荣幸聆听了朱开群老师主持的《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讲座,朱老师激情澎湃地从我国基层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则案例出发,详细解读核心素养的三大问题,让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更进一步,特别是核心素养强调的价值引领,非认知技能、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综合思维、高阶思维等。而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指向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要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高阶思维养成。
核心素养及其评价指向必然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要力争摆脱外在动机的,记忆的、孤立的等浅表性的学习,走向看似无形,但基于情景与问题、迁移与应用、高阶内容与思维、本质与变式、回授与调节、联想与结构、自主与体验、整合与思辨等特征的深度学习。在今后教学中,我们也必须勇于创新,积极整合,激活思维,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我清楚地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提升个人的素养和知识能力,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教书育人是建立在高度责任感上的,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积极恰当的引导,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学中的公平性,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要懂得倾听与尊重,让学生愿意信任你,让学生学会自立,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的新的技能,丰富自身技能。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更新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新的理念更加做到因材施教。激励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并对工作有了新认识。
三、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认识到课堂的组织和授课的方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有相应的技能和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各学科的课程要求完成身心的素养成长,在学科的延伸中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形成个人自主自律的核心素养。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对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清晰的认识。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在教育事业的这条道路上前进。
今天听了尹老师讲解的两块内容——核心素养美术教学的目标设定和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的评价,真的是受益匪浅,尹老师简洁明了的点明了核心素养指的是在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和调动个体资源和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结合案例讲解,指出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是目的很明确的,我们在明确的目标下去展开一些有意义的过程性行为,最终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通过尹老师的讲解,在今后的美术教学目标设定中,必须明确的设定目标,避免盲目的做一些无用功了。
在第二块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的评价的讲解中,尹老师提到,美术是一个能感受到“坡度”,很难形成“梯度”的学科,评价美术作品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可以通过量化评价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打破我们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改为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评价,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思考练习可以多方面的,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如果解决问题。今天的学习让我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目标更加明确,谢谢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