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关于三下乡红色革命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3篇)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一直希望可以有一次团队实践的机会,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报名参加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赴临夏方言研究的社会实践。大学的学习是轻松的,同时也是枯燥的。这两年我虽然学到了很多,却苦于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内容付诸实践,借着这次机会我想好好的锻炼一下自己。
7月9日上午,赴临夏社会实践小分队14名成员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到达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临夏市。从车上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地区明显的回民风情,一路走来,商店的招牌上几乎都写着清真标志以及除了汉字之外我不认识的文字,这里的建筑也颇有特色,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我们开会讨论了此次社会实践的一些细节以及详细的分工。下午6点左右,社会实践队员满怀信心以小组为单位,从住处出发,开始了第一次的调研工作。我们这一组到达目的地就开始询问路人。刚开始,大家都有点胆怯,也有点紧张,我们第一次询问了一个中年妇女,她明白我们的来意之后很热情地看我们准备的材料,过了几分钟,她面露难意,说自己看不懂,将材料归还我们之后就离开了。但这并没有打击我们的信心,紧接着又询问了几个坐着聊天的老人,可是他们都推脱说自己看不见或是看不懂,让我们找其他人。这让我们小队的队员有点丧失热情了,不过我们继续给自己打气,沿着一条街挨个问,结果有些人还没等我们过去就开始摆手,说他们不懂。马上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之前我们的调研对象定位为老人,因为他们年纪大,方言的色彩更浓厚一点,但这不可避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老人因为时代的关系可能没上过学,也不认识字或者由于年纪大了看不清也是有可能的。意识到问题,我们马上进行了调整,很快就有人愿意帮我们了,我们的工作总算有了进展。可是距离我们约定好结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们鼓励自己要加油,于是怀着这种热情,坚持到了最后。回到住处,我们对各组的调研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大家都有很多收获,即使各组的目的相同,但是方法却完全不同,有的小组在临夏中学附近调研,周围有很多退休的老师很乐意参与这种活动;有的小组与当地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完成了这次调研…
通过第一天的实践,我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它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不同于学校的,学校中那份轻松的气氛,在社会上是不存在的,在学校中,我们除了学习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在社会上,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那么繁碎,然而,没有人会告诉你,你要做什么,你要怎么做,只能凭直觉去做,要做好,做得认真漂亮,要把最简单的事情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不一样的评价,我们才能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汲取经验,才能向别人学习更丰富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充实自我。
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四个全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组织了以“弘扬光荣文化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201x年7月9日起,水环青春筑梦队一行22人在管文娟、韦红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投身四个全面 深入革命老区 弘扬红色文化 倡导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了系列活动。
7月9日17时,院团委书记曾华、14级辅导员管文娟老师、新进团委老师王健出席了“三下乡”出征仪式。7月10日,实践队远赴红色革命老区瑞金,在近六个小时的车程中,老师们讲述红军故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集体意识;队员们唱着红歌,拉近彼此距离,驱散路途疲惫。到达目的地后,实践队立刻投入到“三下乡”活动中。
环境质量监测组在南昌、瑞金的红色革命景点——八一广场、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PM2.5检测。这不仅帮助了当地居民了解空气质量,还让队员们获得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锻炼机会,充分了发挥专业特色,提高了动手能力。
环境保护组带着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组织村民开展生态环境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革命旧址环保问题,如旧址垃圾回收,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等。参与调查的村民都十分支持,认真填写了问卷并对瑞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环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体验红军生活,实践队吃着红军饭,体会着革命战士们食宿条件的艰辛,接着来到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学习,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处文物。在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当地文艺团重现了革命时期的会议场景,先烈们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每个队员的心中久久回荡。
当年的毛主席不忍心看百姓和又脏又臭的塘水,于是亲手和其他百姓一起挖了井,从此让百姓们喝起了又干净清甜的井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井旁石碑上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先烈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实践队在此重走了一段红军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
二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军队卷土重来,被下令拆除。现今的大礼堂是1956年按原貌修复的,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队员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换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向先烈学习,传承革命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201x年7月11日,为了体验共产党建国的艰 辛,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我院实践队在早上9时抵达了瑞金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罗汉岩”。实践队踏着先烈足迹,感受革命时期恶劣的战斗环境,体会革命先辈那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紧跟党的步伐,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面向党旗,高举右手,紧握拳头,许下自己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庄严承诺。
本次的活动内容可总结为“十个一”,即看一部红色电影,唱一首红歌,听一个红军故事,吃一顿红军饭,走一段红军路,做一次问卷调查,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品一杯红井水,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拍一张全家福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队员们不仅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勇于承担“继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使命,积极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
7月14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郑山村的革命老战士,在采访过程中,他目光深深地向远处望去,眼眶里带着点点泪花,面带沧桑的叙说的他的革命情怀。
这位战士名为李春标,出生贫穷,目不识丁,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当我们在父母编织的摇篮里幸福生活时,7岁的他就参加了游击队,看岗放哨,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被200多斤的炮弹炸伤,头破血流。在那战乱的时代,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的爆发,每天都有炸弹飞机袭击,伤亡无数。在一场战争中,他机智灵活,英勇擒敌,但胸部仍被敌人射中一枪,一个排48人,45人壮烈牺牲,他侥幸存活,。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和朝鲜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
每一场战争都是冷酷的,容不得一点失误,曾今在一场战役中,由于指挥员发错了一个信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牺牲了70%的战士,这让他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爱国的情怀一直深藏在他心中,消沉过后便是不懈的抗战动力,1953年8月,他再一次加入战争,为中国挥洒着他的青春,他的生命,把一生都奉献给祖国,为祖国服务。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采访结束后,老人对我们寄予厚望,嘱咐道“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需要你们不断努力”。 老人的话语真挚而朴实,“三下乡”正需要队员们学习老一辈革命战士克服一切障碍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信念。我相信,闪闪红星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最棒的,他们不会辜负老人的期望,只会做得更好,更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正可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而这次的三下乡好比是一场战役,给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磨练!
本次下乡的团队阵容强大,由合肥工业大学合肥校区与宣城校区学生共同组团,书记领导亲自带队,下乡目的地是安徽省六安市的金寨县。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一路上,同学们怀揣一颗颗忐忑的心不约而同的回忆着刻骨铭心的历史,感受着峥嵘岁月。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在这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阵阵的凉意。我们荡漾在历史的长河里,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金寨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寨县革命旧址,壮观宏伟,拾级而上,则是纪念馆,里面陈列的是开国将军及牺牲战士的照片,并且有烈士的花名册,如洪学智,皮定均,张贤约,林维先,李耀,陈先瑞,曾绍山等诸位英雄,其中洪学智上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美军每天出动900多架次飞机疯狂轰炸的情况下,率领志愿军发明了“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建立起了一条比较正规化、统一的网状战斗化后勤。他用自己出色的创新和统筹能力,善于科学调配后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保障效益,不仅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后勤保障的宝贵经验,而且对新时期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实不只是洪上将,还有更多的人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正义的延续,一次次挑战着人类的思维与智慧!
我相信每一个到过纪念馆的人都会心生敬仰,他们每个人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自己的信仰,奉献出自己壮丽的青春,他们无怨无悔。试问,现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为自己的信念理想抛头颅洒热血?馆外的纪念碑上虽然只有“燎原星火”寥寥几个字看似不足以叙述英雄事迹,但其实他们的名字及事迹已经家喻户晓,深深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将名字刻上石头只有简简单单的几笔,即便日晒雨淋却依然可以不朽,英雄的事迹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上辈人用血雨守护自己的家园,捍卫国家的尊严,为的是践行自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为的是中国的国土不被外国列强瓜分占领;为的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吃饱穿暖。面对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千秋伟业,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守护好她,爱护好她。先辈们是放弃生命才换得国家的安宁,即便是生命遇到威胁,依旧不卑不亢,英勇顽强,那么我们就要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更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想到这里,我握紧手中的关于红色资源利用的调查问卷,刚才的不情愿,拉不开面子等情绪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心。我和几个同学组成小分队一起勇敢走上街头,互帮互助,每人一条街,或询问路人或进店铺,向他们介绍并分发调查问卷。开始很顺利,但是有位店主和一位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拒绝了我们,并且态度恶劣,虽然有点小小的失落,但随即被坚定的信心所取代。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们觉得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大学生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强求别人做什么事情,再者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在与人民的交流沟通上仍旧是一个大的问题,没能经常下到农村,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生活,亲近人民,致使他们在心理上有障碍,觉得与我们有距离。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战,我们四个人的二十份问卷终于完成了,我们都长嘘一口气,虽然在烈日下被汗流浃背,但我们一点也不觉着累,因为我们迈出了人生又一重要的一步,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这是我第一次脱离书本,接触社会,下到农村,顶着烈日的灼烧感受着生活的艰辛,这些都让我心里充满激动。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在公民层面,我们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坚信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做到了这些,但我也知道,做这些不是给谁看,而要真真正正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为的是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早已形成自己的独特价值体系,我们现今所要做的就是发挥好,利用好,传承好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四有新人,不断发展自我,充实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