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短暂的支教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我之前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得到的都是较为抽象的“想象”,因为我不曾经历过。所以,这个暑假,我没有回家,放弃了找实习的机会,而是选择踏上那美丽而神秘的西南,去经历这美好的一切。
“初印象”
在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后,我们支教小队终于到达了云南。在我们看到大巴窗外随处可成画的风景时,连长途跋涉的疲惫都消失不见了。而后在大巴车上过了五六个小时,经过了“十八弯”的惊险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云南大海乡武警春蕾小学。这是一所当地武警援建的小学,所以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是很差。学校海拔三千多米,第一次见到它时,我觉得仿佛活在了云里。抬头四望,视线可见指出都是云和山,学校的后面更是当地的“草山景区”,随手一张照片都是美美的。
“学生篇”
从初见到分别,他们一直都是活力满满,清澈又害羞的眼神,可爱又腼腆的笑容,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啊,写的我好想念我的三年级小家庭呀!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想念我这个有点严厉的班主任呢?期待他们继续给我发短信。
“教学篇”
虽然在试讲的时候表现的很紧张,但在真正面对他们这群可爱的小精灵的时候却一点都不会紧张呢!一周紧凑的课程,虽然身体累了,嗓子哑了,但却感到很幸福、很充实,也更希望我的这些课程给他们带去了有用的东西。
“家访篇”
我们家访的所去的村落是在一座大山脚下,距离大海乡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山路,但境况却完全不同。村落的人家都是稀稀疏疏地分散着的,简陋的房屋、家什,陈旧的衣着,微薄的收入,无不让我的心情有些异样。但家长对我们表现出来的亲切、对孩子的疼爱这些也都温暖着我的心。我不想说,物质条件的缺失会让他们看起来有多么的可怜,因为也许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只是跟我们过着不一样方式的生活,只要家人在一起、家人健康,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了。他们以后说不定也会有大的成就,会有自己的幸福家庭,但这一切都在于他们自己。我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给他们一个希望。
“生活篇”
每天六点半到七点起床,七点半到八点半做早操,八点半到九点半是早餐时间,九点四十到下午四点半都是教学时间,下午四点半送孩子们到校门口,下午五点到七点是自由活动时间和晚饭时间,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是例会时间,然后我就会收拾一下心情,总结每天事情,做好洗漱,十一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这就是我在支教期间的一天,每天重复但却满足快乐。
“参观篇”
在要离开武警春蕾小学的那天,我们在当地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学校后面的草山,如坐过山车般的盘山公路一直延伸到了草山深处,在这里,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
暑假结束很久了,但这次支教带给我的感受却一直挥之不去,我觉得这应该是我大学以来做的我认为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了,期待以后还有机会回到云南大海乡。
在3月11日,我们几位实习生跟随校长和村长走进了1939年西路军被俘战士抱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修建的一所学校-----红军小学。在这一所学校开始了我的教师实习之旅。
当我走进这一所学校,我仿佛走进了红色家园。处处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时时可接收到红军精神的洗礼。在学校的院子里,
到处可以看到刻有五星,锤子,镰刀的图案和“红军”等字样以及书写着“红军精神,光照千秋”的标语。高音喇叭播放着颂扬红军的歌曲。尤其是那一红军树,是一道坐落于这所学校的美丽的风景线。在这所红军小学,我能看到红色文化和红军精神已融入师生心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带着这样的目标,我第一次以一名教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虽然一开始比较紧张,但看到学生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我也就慢慢的冷静下来了。从这一天开始,我与这所学校,这一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红色情缘也就慢慢的建立下来了。在这一学期的时间,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
尽管有些生涩,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让我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未知,惊喜,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挫折与困难。
四个月的实习,是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和幸苦。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面对面的教学。这四个月的实习,将会成为我一生当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也将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将来某一天,回想起来这短短的实习时间,定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
老师好”的感觉真好。我有时觉得自己真的被叫上瘾了。
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学期的实习生涯结束了,作为顶岗支教实习生的我来说,更多的还是感谢与收获,在校长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感觉过得很充实。在这一实习期间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付出了,更收获了。感谢实习期间给予我无私帮助的人。我想这份宝贵的经历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是一份财富,我会好好珍藏着,希望未来的路,我会不断学习进步。
此次实践 共历时一个月,在基层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办案,了解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状态,认识人民群众在解决纠纷时的思维,注重了解程序性原则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具体运行,认识犯罪分子,探索犯罪心理 ,初涉我国法官的工作及待遇情况,具体了解办案经过,公正是否得到体现,理论和实践 是否一致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认识。
首先,在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起关键性的作用。基层法院有过去老体制下的法官,例如刑庭庭长是1979年从人民教师中任命的,也有新体制下法科毕业 的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法官,老法官有办案经验,新法官有前卫的思想,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原以为老法官的思想很 "腐朽",然而其专业水平却很高,办案很有经验,同时新的法学理念在办案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重程序,倾向当事人主义等,这些老法官一路办案,也是一路学习过来的,可以说老法官不"老".
其次,基层人民法院大部分针对的是农民群体,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知识水平偏低, 新生一代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就给审判工作带来了麻烦,法院工作人员解释给他们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老百姓听不懂有些还胡闹,引起的矛盾纠纷都是邻里乡村的小矛盾,如:地邻关系而引起矛盾,因误会而有纠纷,有些人是讨公道,有些人是争口气,打官司的理由就是争面子,免受人欺,例如,有些当事人说:村上只有我一户人姓刘,而对方在村上有很多弟兄,有一个老太太说:我的两个儿子在外地,他们就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农村的人应该邻里和睦,有纠纷用话说,去人民法院解决,法院可以给你公正的答案。然而还有些人借一时之气而酿错,追究其刑事责任。农村人打官司感觉是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双方打官司的话,可以说双方的矛盾程度达到了极限。邻里、村里之间相互谅解,互相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加强农村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建设,这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就可以减少许多,农民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大农民群众都抱怨,政府部门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多少人多新盖的审判大楼不满,一方面是过去传统的对政府机关印象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不能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得到交流而造成的误解。每个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来访者,仔细的解读案件,解决来访者的疑难问题,然而,多少来访者一进国家机关大门,存在心理 "阴影",要记住这些国家机关是专门为人民办事,没有什么"胆怯"的,工作上有时办案人员给老百姓说好话他们听不进去,工作人员对他们严一些也是应该的,在给付赔偿金的案件中,法院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给出合情合理的判决结果,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误差,这是在所难免,但绝对在程序方面是公正的,有时双方当事人都感到不公平,态度极恶,这些让人不得不再论证什么是公正。
在基层法院,人民群众没有多少钱,要说贿赂还没有多少资本,也没有人给他介绍贿赂给谁。然而有权有钱的人,怎样依权依钱作威作福在所不知。毕竟,有权有钱者少,国家的法律日益严明,这些人将被严厉打击,再加上人民的素质日益提高,工作人员严以律己,老百姓和国家机关的这种隔膜也将会烟消云散。
再次,关于案件的执行问题,判决书下发,判决的各项权利义务就要得到实施,这是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然而,由于种种事由得不到执行。我接待了一个当事人,拿着XX年的一个民事裁定书, 还有各种证明和票据,已经揉的不成样子,为的是讨回自己村委会欠他的多元。他说:"孩子要上学了,没有钱, 每年都来法院,工作人员说给我办,其实都没有办。我现在要把我的执行费用要回来,村委会没有钱,也就没办法了。"法律规定,执行不下去,将中止执行,执行费也不能退,现在是谁也没办法解决此事,他气愤的要打新闻热线报道此事,手里的裁定书是一纸空文,不但钱没有要到,反而为此出去了不少。
最后,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 ,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但也发现了许多欠缺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 树立正确的人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9月6号,我们实习队整队出发,我们拎着全部的“家当”上车,辗转24个小时才抵达了目的地——乌恰县铁列克乡小学。刚到不久,学校教务处主任就出来迎接我们,并为我们安排好住宿。接着,便是一场在校领导、老师与实习生的见面会。会上,校长发表讲话,表达了对我们实习生的欢迎,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进行了近期的工作安排,并对我们实习生提出了期望。其中,校长最后的赠言让我颇受启迪的一句话是:“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快乐的人”,加上老师言行举止之间透露出来的善意、友好,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将融入一个和谐快乐的大家庭。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开始实习的第一天(9月8日),我们的班班主任木克达斯老师和县教育局的几位工作人员过来看望我们,并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实习的学校。
茶杯分割线
在整个见习阶段,我主要从听课评课、见习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实践、备课试讲等方面展开工作。在听课评课方面,我首先是分班听取原任课教师的示范课,了解课堂教学的常规,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并及时和科任指导老师交流意见。在听课的同时,我会积极评课,刚开始我感觉自己找不到评课的切入点,往往是做教学实录,面面俱到而失去了重点方向。接着,我阅读小学母语课标、小学母语教学法等相关书籍,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我发现可以从教学的重难点突破、课堂师生互动、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具体地研究评价。其中,科任指导老师、原班主任真诚的指导和支持,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我开始了第一次备课、试讲和讲课,得到了科任指导老师的肯定,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小树分割线
经过近两个月的磨合,从第一次班主任老师向学生介绍我们到每天的融洽相处,我已经记住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大概了解了大部分学生的性格,并和一些学生有过深入的沟通交流。我发现五、六年级学生少了低年级的乖巧,多了一份小学毕业生的调皮。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苦口婆心,同时不愿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我刚开始总感到力不从心,面对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反反复复地给老师出难题,我也体验了做任课教师的劳心之累!
小树分割线
除了听课评课、备课试讲,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工作。由我和两个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的朗诵比赛(第一次第二课堂活动)是9月21日下午举行的。由珠玛古丽和另外两个教师负责的(第二次第二课堂活动)写字比赛10月12号下午举行的。幸运的是,这样让我们有空间发挥专业的优势,同时和大学期间参与的相关活动不谋而合。第二课堂真正展开的时候却遇到了阻力:一方面,时间比较紧,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场地不当,设备不全等。
我们的见习即将告一段落,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已完成了见习初阶段的任务,同时也适应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将为下阶段的实习奠定了基础。
首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任何理论知识,终究都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法学是一门学术型、理论性学科,更是一个应用型、实践性的工具,我们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已有近四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法律基础知识进一步扎实、理论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是对于实务接触甚少,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不仅不能发现不足,而且反过来影响了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参加这次毕业实习,以理论为基础,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在实务工作中学会了理论的运用,而且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和实务水平。
其次,对法院工作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第一,法院工作的重要性。法院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所以每个案件都需要以公正客观的心态对待,确保受害人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被告人得到应有惩罚,正义得到伸张。第二,法院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实践中的案例,案件事实具有诸多模糊之处,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每个案件都需要法官耗费大量的心血反复推敲、斟酌,有的甚至通过数次合议仍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则需提交审判委员会定夺。第三,法官工作的艰辛。真实的法官不仅要面对案件双方的双重压力,还要抵御来自不同方面的拉拢诱惑。实习期间,经常遇到群众上访、静坐,甚至冲击法院,法官的工作环境需要更加切实的保障。
再次,提高了适应能力,交际能力。以前在象牙塔的保护下安然自得,可是到法院之后,天天要应对不同的环境和场合,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不得不努力使自己做好,表现好,才能在这里如鱼得水。通过这次实习,提高了我对环境的应变、适应能力;另外,做事先做人,我明白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作为一个实习生,我们不仅只是把领导交给我们的事做好,更要有眼力,有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所收获。无论是跟领导、同事、律师还是当事人接触,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清自己的位置。
此次支教很荣幸得被分到巴音郭楞和静县第八小学,虽然很小,离和静县远,可是这儿的老师们温柔可亲,待人亲善,我们来了之后很照顾我们,耐心的教导我们,我从这次实习中得到了太多对于我今后的工作而言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专业知识必须扎实。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老师主要是为学生传播专业知识的,如果专业知识教不好,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而在我的实习中的伤疤就是上专业课时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虽然指导老师没有严厉批评我,但这比批评更让我难受,我误导了孩子们,内心愧疚,对不起他们!所以我认为专业是根本,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其次,书到用时方恨少。老师最好有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学习知识理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任何一门学科之中都蕴藏着它独特的趣味性,很难想象真正乏味透顶的学科会流传到今天。但老师在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兴趣盎然、滋滋有味地掌握这些知识却绝非易事。能否让学生快乐听讲、快乐学习无疑是衡量优秀老师和平庸老师的一个主要标准。而老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绝佳的口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既然流传千年就有它流传千年的理由。为师者当恪守之。
再次,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全对,这就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口呢?为什么忠言一定要逆耳呢?在药片外抹点儿糖让人快乐服用,说忠言时讲究一下说话艺术让人欣然接受岂不更好。同样,慈师和仁师照样也可以教出高徒。平时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以“为学生着想”为借口去伤害他们。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生活;教书也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育人。教师如果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就能让学生的生活中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温暖。也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老师才能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啊!
最后,老师心中要充满正义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老师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那又有什么底气去教育学生呢?在实习中我见识了太多的“丑恶”。当然这只不过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的冰山一角。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改变,有时甚至不能避免和丑恶现象搅在一起,但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不能坏,并且要把消除丑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教育学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长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和正义力量。不辜负“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使命。
光阴荏苒,转眼间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锻炼就要结束了。在这短暂而充实的三个月,由于实习站――新塘烟草站全站同事呕心沥血、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传、帮、带”,我完成了从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向烟草人的角色转换,了解并些许掌握了白肋烟生产、收购流程。
通过到田间地头、晾房、烟农家学习了解,我耳闻目睹了烟农的辛勤劳作和生活情况,也亲身经历了大田管理、打顶抹杈、采收晾制、分级扎把以及装箱打捆等环节的劳动,真实感受了烟农生产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除此之外,烟草行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在全行业认真落实“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的今天,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具体体现在烟叶工作中,就是要切实维护烟农利益,维护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我一直思忖着如何拓宽为烟农服务的领域和层面,提升服务质量,稳定烟农队伍,增加烟农收入。于是,决定撰写实习心得,回报烟草公司培养我的良苦用心!
一、实习站烟农现状
(一)种植分散,户均规模不大
我实习的新塘乡是白肋烟生产大乡,近三年来收购量均在5万担左右,在全州首屈一指。但就整体而言,仍以零星分散种植为主、集中连片种植为辅,呈现“遍地开花”的种植格局。今年该乡烟田15096亩,烟农3489户,户均4.3亩,3亩以下1333户,占总户数的38.21%,10亩以下212户,占6.08%。其间虽有种植20亩的专业大户,但人数甚少。
(二)生产水平不够,单产不高
生产水平不够,原因有三:其一,全乡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墨守成规,小打小闹,科技兴烟意识薄弱;其二,正规系统的培训不够,烟农对烟叶生产技术关键环节掌握不到位;其三,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烟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近几年资料显示,新塘乡烟叶亩均收入徘徊在1200元左右,而投入却需350余元,单产不够显而易见。
(三)烟农老龄化,队伍呈现不稳定趋势
当前,农村呈现了“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村庄空心化”的新现状,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打工经济突飞猛进,业已成为许多家庭经济收入的主力。种烟对农民的吸引日趋减弱,种烟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烟农老龄化日益显现,烟农队伍极不稳定。
(四)劳动强度大、风险大、比较利益下降,烟农积极性不高
从育苗、起垄、移栽、大田管理、晾制、分级扎把以及装箱打捆等所有的工作都要由烟农来承担,劳动强度大,操作烦琐,耗工多、费时长,仅育苗就得劳作2个多月。
种烟风险大是困扰烟农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种烟风险,一是自然灾害风险,即因遭遇人力不可抗拒的旱涝、雹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烟叶减产、绝收等风险。今年6-9月,持续阴雨寡照,恶劣天气造成烟叶霉烂便给全乡烟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二是市场风险,由于种植合同制的施行,生产定单化,烟叶销路有了法律意义上的保障,因此此种风险已经转嫁给烟草企业或弱化或不复存在。
种烟比较利益好坏是烟农是否愿意种烟的关键所在。今年物价上涨,烟叶收购均价与主要粮食作物和鲜肉相比,加之引进或培植高端水果、蔬菜等,种烟比较利益明显下降。自9月16日开秤以来截止10月22日,新塘烟草站收购均价为7.05元/公斤。
二、服务好烟农的思考
(一)提升技术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基层站是整个烟叶工作的基础,各作业组更是服务烟农的最前哨。各组技术员目前在农村直接为烟农服务,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烟草企业的形象,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对烟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利益攸关!
新塘烟草站下设8个作业组,各组2-4名技术员不等,共计27人,他们整体素质不错,但年龄偏大、队伍断层情况严重。解决技术复杂问题,让烟农相对简单种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对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从而打造出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一流技术服务队伍,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发扬“四千”(即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心万苦)精神,在生产各个环节,深入烟叶生产的第一线,手把手、心贴心为烟农执导技术,释难解疑,帮助生产;在收购过程中突出抓好“预检、预约”,正确把握收购标准,确保收购眼光平衡和稳定,并切实提高收购期间服务质量,维护烟农应得利益。
(二)提高烟农生产种植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服务体系。烟农文化素质的高低是烟叶生产质量能否提高、新技术能否推广使用到位的一个标志性因素。因此,要对烟农进行从种植到收购诸环节的轮换培训,培训要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确保每户都有一个烟叶生产技术明白人,通过层层培训,较大幅度提高烟农的技术素质。
2、现场指导。今年恩施州首次全面施行白肋烟28级收购标准,推行了30多年的白肋烟12级收购标准同时废止。除龚家作业组(全州28级新标准收购试点去年在该点进行)外,对新塘烟草站另外7个组的烟农来说,尚属新鲜事物,为确保新标准的全面贯彻实施,各组技术员不辞辛劳、起早摸黑、挨家挨户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烟农的操作水平,统一规范化标准,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
3、实施烟农户籍化管理。实施烟农户籍化管理,为烟农提供个性化服务,缩小烟农与烟农之间掌握种植技术的差异,提高烟农收入,让烟草成为烟农值得信赖的朋友,提升烟农对烟草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新塘烟草站20xx年开始户籍化管理,当年烟农3451户,种植面积12588.6亩。
(三)实施科技兴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实施科技兴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烟叶亩产量和亩产值。譬如对成方连片地势平坦的烟田实现免费机耕、推广机械起垄和覆盖地膜,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等。20xx年,新塘烟草站创办了白肋烟国家科技示范园1000亩,其中核心园300亩,对全乡烟叶生产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同年,该站大力推广漂浮育苗新技术,全乡完成1818厢,移栽面积0.45万亩;集中育苗500厢,移栽面积0.1万亩;保温栽培1.3万亩,占移栽面积的93%。与此同时,大力推广“三先”(先施肥、先起垄、先覆膜)及“三带一深栽”(带水、带肥、带药、深栽)的适用技术,全乡三先面积达到1.28万亩,在移栽面积的91.6%。今年,该站继续以科技为依托,再接再厉完成常规育苗4440厢、漂浮育苗3361厢。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投入和扶持
烟草基础设施,是国家局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商业支持农业、构建责任诚信和谐烟草、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的惠民工程。先期的烟水配套工程已在部分基地发挥旱能浇水、涝能排渍的作用,同时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20xx年新塘乡烟水配套工程完成23465立方米,新建管网86.07公里。为改善白肋烟晾制条件,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20xx-20xx年三年共投入520万,新建标准晾房3200间,维修晾房5000间。在逐年完成烟水、烟路、烟电、烟房配套目标的过程中,提高烟叶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工作亦是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及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的应有之义。
在农用物资、土壤改良等方面加大扶持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烟的边际效益和比较效益,促使烟农种烟积极性不断提高。20xx年,新塘乡烟叶投入总计538.3万元。为改善烟叶理化性状,增强土壤养分,培肥改良土壤,克服连作障碍,绿肥播种目前正在新塘乡如火如荼地开展,该乡计划种植1400亩。
(五)加快烟叶防灾救助体系建设,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要重点抓好防雹、防旱、抗洪等救灾体系建设,帮助烟农投保,通过联保,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把烟农损失降到最低,切实维护烟农的利益,让烟农安心种烟。
(六)推进专业新村建设
想在大工业、大品牌时代继续生存,只有迅速进行生产布局调整,实现规范化、集约化生产,即推进“千亩千村工程”。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形式,运行以“土地集约化、烟区生态化、烟农职业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企业化”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新机制,克服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企业品牌之间的矛盾,稳定提高烟叶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总体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种烟比较利益,稳定烟农积极性。
“纸上得来总觉浅”,此次实习锻炼对我们23名新烟草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和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两个维护”为指引,用实际行动诠释“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用心为烟农、零售户与消费者服务做起,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恩施烟草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增砖加瓦,不遗余力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