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心得体会(通用32篇)
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前是有接触过,但是不是很深,这次培训在仔细阅读,深有感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特别制定的。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笔者了解到对于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农村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现在的大部分幼儿园出现了教育偏差,只注重单方面的教育。但是,现在的社会要求培养人的素质是全面发展的,而不是单一的注重人的某一方面。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的细胞和基石,造就各类专门人才必须以发展素质为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总之,幼儿教育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来进行。才能使幼儿教育有一个稳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以及幼儿园老师,都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幼儿以及幼儿教育身上。
在园领导与课题组的的组织带动下,我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在学习中让我感想颇多的是《纲要》中的总则中的第五条,其内容是: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即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活动,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等等,并且提出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视为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展。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的观察甚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环境资源,并创设和利用好这重要的资源。比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这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同时,要充分挖掘足够的空间,并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
《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过去的教育目标比较陈旧、狭窄,分科过细,忽略了各种教育的内在联系性、系统性。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的幼儿不给他们以活动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久而久之,影响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发展。
一、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
新《纲要》则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语,这既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平行的横向关系。只有教师和幼儿在这种真正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地与教师交往,才能形成互动关系。
二、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成长,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真诚地关心和热爱幼儿,并且是每一名幼儿。这是作为专业教育者必备的,也是专业教育者与非专业教育者(如家长)的首要区别。被尊重是幼儿的权利与成长的需要。幼儿无论怎么不成熟,都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权利的主体,他们和成人一样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兴趣和需求。以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锻炼并增强他们的优势和信心,促进每一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富有个性地发展。
新《纲要》自始至终贯彻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精神,而且强调“幼儿园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的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定基础。
三、具备全面、正确了解幼儿和有效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正确、全面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这是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会不了解或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或规律,易导致教育过程中的失误或矛盾冲突等,显然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师对幼儿全面、正确的了解,既可来自书本知识和听课,更需要来自于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来自于与幼儿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动这一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反思、改进。
教师还应具备有效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过去,我们总是在找教材、用教材,却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也忽略了所选所用教材的适宜性--即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和领悟,在选择教育内容上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从孩子们的眸子、兴趣和需求中找到了孩子们渴求的知识。这正是一名教育者所需要的“眼光”。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是短暂的,不能更深入地开展主题,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具备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要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的具有支持性的精神心理环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纲要》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每一个孩子交往,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同时注意积极地调整周围人对幼儿的评价,给幼儿积极、健康、支持、温暖的成长环境。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正确把握幼儿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才将避免或再次发生过去历次教育改革在两极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力图在教育目的与幼儿发展规律之间寻求平衡点,揭示“控制幼儿”与“放任幼儿”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教育改革正在逐步兴起,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发展,体现《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提倡终身教育的这一理念。
从研究课题以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是如此的欠缺,越是深入研究。越发现自己如同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却哑口无言,知识的缺乏,让我惊慌失措,让我内心害怕,同时也燃起了我重新“武装”自己的决心。我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真地阅读,反思。书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应以幼儿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作为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地学习中求得发展。所以教师要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
一、教师学习最新的、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从过去的室内教育为主,向现在丰富的室内外结合活动转变。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遵循个体差异,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向现在的“自由探索式”教育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更多的运用尝试、鼓励的方式,鼓励幼儿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不能从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
三、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成败的关键,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的至爱,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十分艰辛、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我将贯彻《纲要》精神,更好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与 全园老师一起共同为幼儿教育改革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我的教育事业,让孩子们都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新《纲要》倡导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在教育内容和要求中不再把知识列为一大堆静态的,脱离幼儿实际的,仅仅要他们记住的东西,而是知识为动态变化的,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幼儿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回归幼儿生活。因此,以新纲要为准则杜绝盲目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不顾幼儿身心是否快乐,幼儿是否需要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比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这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同时,要充分挖掘足够的空间,并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和孩子聊天,还能有效地选择教育方法,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孩子们玩拼拼剪剪的游戏时,我因为事先和孩子们的聊天,得知有的孩子还不会使用剪刀,而也有的孩子会剪好看的图形啦。我便在初次的活动中给大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动手操作,先折好再剪,熟练之后在有浅到深,孩子们自由操作,其乐无穷啊。多和孩子聊天,能增进我们师生间的感情。因为聊天,我知道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也知道了有的孩子爱受表扬,有的孩子需要多鼓励,有的孩子挨不得批评等,我也了解了有的孩子在家在园都是一样的活泼好动,更清楚了哪个孩子不善言辞、怕羞等等,这样老师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可以更讲究方法,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为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纲要》中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支持是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一方面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创设,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爱孩子,让爱始终贯穿其中,要懂得在爱中使教育进一步得到升华。
x年3月25日在思源高中报告厅举办全县幼儿园本土教学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探索与表现》培训。这次的培训由吴海虹老师、张娜莲老师、陈流芳老师等专家团队来为我们做针对新改版的教材的解读。
我们在使用新改版的教材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很多的疑惑,此次的改编增加了很多的内容,同时也改了一些内容,让我们不知如何着手、如何操作。为了让我们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新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几位专家分别从五大领域来解读教材。经过专家的解读,我们才知道此次教材的改编是针对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基本教学理念缺失,基本功薄弱,缺乏分析和判断幼儿发展的能力的问题,在编写x版《幼儿园教育指导》时,针对以上的问题做出了适当调整,内容更加细致、生动、形象突显趣味性,选择更加灵活,做到教学资源丰富,教师指导用书教案详尽,以便一线教师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各个专家对各个领域活动设计的案例解说下,我们又一次对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这五大领域有了更细的了解,通过分析教师所存在的困惑(即如何做)和我们应如何选择适合的“抓手”(即教育指导用书),让我了解到这两点是掌握各领域教学要点和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培训过程中专家对教材的解读让我们反思,在拿到一本教材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翻看,看看书上都有什么内容,他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思考如何把里面的内容变得更符合自己的教学,然后运用起来。对于教材的资源我们也要利用起来。对于教学上的一些观念我们也要有所转变,如数学活动的知识是连接起来的,如果我们前面的知识漏了教就不能在往下教孩子,要把知识连起来,这样才符合孩子数学发展。
虽然培训的时间才一天,但是我们的收获不小,专家从各个领域对教材的解读,让我们对教材有了更一步的认识,教育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新教材的运用也会更得心应手了。
新《纲要》遵循《规程》的精神,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我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员工学习和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此次的活动,我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一个阶段学习纲要,领会纲要中的意义,并用纲要指导着我的工作。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候,我运用纲要中的理论、用纲要中的精髓去指导自己设计思路。如在设计活动中,我努力把握以开放式的提问去引导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教育活动的内容考虑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幼儿喜欢学习,喜欢探索。改变了以往我过多的强调认识、强调幼儿学会什么、掌握了什么,而不顾幼儿实际能力和需要。同时在设计课程时我会考虑到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选择的教材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又重视幼儿的兴趣上和能力上的差异。
教师要注重儿童的发展潜能,注重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现在的教师对儿童发展的评价,要抛弃陈旧的儿童观和偏见。我们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为手段,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尤其要透过表面的现象,深入儿童的内心,理解其行为和情绪变化的意义。而不是根据一种标准对儿童的外在行为下简单的判断。 对孩子评价的视点应是孩子的长处、个性特点、潜在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缺点和弱处。如果教师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态度、表情、语言上向他暗示,会疏远教师于孩子的关系,使孩子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心。所以,我们教师应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发展潜能,投以赞许、肯定的目光,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利用他的优点,展开活动,只有这样,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以关怀、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有心灵上的沟通,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不吝惜赞美。其次,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的教育机智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机智又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底蕴及综合素质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研究、多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洗脑、思考、反思,在对自己的否定与批判中发展自我。所以我们要及时反思、定期反思。只有我们自己完善了,孩子们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教书育人得逞关键是教师的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所以,我将一如既往的学习下去,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本月,我园组织了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培训,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
新《纲要》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语,这既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平行的横向关系。只有教师和幼儿在这种真正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地与教师交往,才能形成互动关系。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
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必须具备正确、全面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这是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会不了解或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或规律,易导致教育过程中的失误或矛盾冲突等,显然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师对幼儿全面、正确的了解,既可来自书本知识和听课,更需要来自于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来自于与幼儿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动这一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反思、改进。
以上就是我在自学了本次《纲要》内容后的一点心得、体会。我还会深入的去学习并理解《纲要》并将它真正的落实的教育中去,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上得到提高,幼儿们也能在我的带领下快乐的学习,同时获得更多的进步。
《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现在来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总体解读。
总则中一共有5条。它具体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的目标要求。这里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付诸实践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指为个人提供一生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一种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一个局部问题或过度环节,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时期,而应该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教育应该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从幼儿到老年,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这里的终身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而言,当然也是对我们教育者所要求的。
“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幼儿园应该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育资源是指对幼儿教育和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在自然中,在社会中,在幼儿园里,幼儿教育的资源是丰富多样、源源不断的。现在的问题是当今幼儿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资源,而是对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敏锐的识别、选择,及时的加工、转化、开发以及充分的利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拓展利用的资源很多,除幼儿园内部的教育资源,还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各种园外教育资源。
先讲讲自然资源。“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举措。我们教育者要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孩子去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如春天带孩子观赏油菜花、桃花、梨花,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戏水玩耍,感受夏的乐趣;秋天组织孩子捡稻穗、挖山芋、摘果子等感受秋的收获;冬天带孩子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的诗意。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奇,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物体赋予生命。他们能看着蓝天白云讲着自己的故事,能够和花草、昆虫交谈,并幻想上天和月亮姐姐握握手……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像,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讲家庭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参加幼儿园的活动,请他们进班级当“老师”,展示其各自的特长和风采,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例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们请来妈妈给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当警察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当医生的奶奶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知道受伤后怎样保护自己……妈妈、奶奶的本领真大,小朋友更喜欢更敬重自己的妈妈了。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同时对幼教机构的教养质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挖掘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将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之,只有将幼儿园资源、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等教育资源结合起来运用,使之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游戏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该具有游戏的性质。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幼儿从晨间游戏开始,上下午有专门的游戏时间开展区域游戏、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等。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之中。比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以游戏手段开展,象色彩游戏“颜色变变变”、科学游戏“一切都在变”、数学游戏“谁排第一”、语言游戏、手指游戏等等,以各种方法手段丰富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园教育,游戏不应该是孤立的、分割的,他应该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安排游戏的目的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在参加游戏活动中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当然可想而知。对于游戏,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肯定也能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游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尊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5条极力强调对幼儿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毋庸置疑,儿童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使人感到温馨、亲切、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对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有一份归宿感,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实施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根本。我们认为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保证幼儿拥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是当今教育者的责任,我们要从幼儿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入手,实施平等教育,把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放在首位,把平等与尊重精神渗透到各种活动中,达到传统教育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不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颁发了几年,但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言行举止还是让我们感到有些遗憾。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对待幼儿犹如制造盆景一样,扭扭这枝,弯弯那叶,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改造”孩子,幼儿稍一越轨她们即认为“太调皮”、 “不听话”;经常把“你住嘴”、“靠边去”、“站在那里不许动”、“再抓人剪掉你的手指头”等厌烦、恐吓的话语挂在嘴边;有幼儿几次呼喊“老师,我穿不上鞋子,”教师既不弯腰相帮也不授之以渔,就是不告诉孩子系鞋带的方法,置若罔闻,这都是不尊重幼儿的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更新观念,以新的行为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我有几个建议:
提倡“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不仅是教师体位的改变,也不只是为了表示大人对孩子的“亲密接触,”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示大人对孩子的尊重。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既在有形之中缩短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形体距离,使孩子没有压抑和恐惧感,又在无形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大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要让自己下意识的蹲下和孩子说话,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将有意识行为转化为自觉的无意识行为。
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捕捉孩子的内心活动
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作为教师就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并分析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吃饭时有个孩子在偷偷的看你,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想扔掉不愿意吃的蔬菜,这时候,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要看他的手,他就会停止动作,如果扔掉了,我们再去批评他,那就晚了。教师只有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时机,走进童心世界,方能读懂儿童这本书。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尽管每一个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环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们却各自有着不同的优点。作为教师就要用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目光去探求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告诉孩子即使你尿床了或者打坏东西了老师照样喜欢你。教师要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没经雕凿的好孩子,“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当的教育。”我们不能用同样的尺度要求于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师公平、民主的对待每个幼儿,才能使每个幼儿对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充满信心。这样孩子的心情得到放松,自尊心得到加强,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活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有的教师在组织游戏时,生怕幼儿放开了,收不住,因而叮嘱了再叮嘱,规矩了再规矩,更不用说开展体育活动了,能减的步骤尽量减,能缩小的范围尽量缩小,给每个孩子都套上一个紧箍咒,“谁玩不好,下次不能玩,”使幼儿在游戏中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小心谨慎,不敢大胆尝试新的玩法,不敢超越老师规定的活动范围。幼儿一旦离开自己的位置,即被教师视为不遵守纪律,罚出场地——尽管游戏规则中,从来没有这一条!幼儿想获得当“角色”的机会,即被视为不安分、想出风头。长此以往,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缺少游戏投入的热情,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玩游戏?”原因就在我们老师的身上,教师只有自然而真实的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欲望,不至于锁住幼儿的手脚,限制幼儿的创造。教师要“站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给孩子一个单独的空间,一个独立尝试机会。
再比如区域活动时,本来是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时间,但有的教师以这个活动区域人数已满为由,将其调整到幼儿不愿玩的安静区域,让其“静坐。”有时教师为了便于管理,好多室外区域只选择听话、不惹事的孩子的去玩,而许多天生活泼好动、富有创造性孩子却失去了玩室外游戏的机会,只有等到父母来接时,才能去室外过上一把瘾,在父母急切的催促下,把玩具柜弄得一塌糊涂,也来不及收拾,久之,形成乱拿乱扔的习惯,难以改掉。
我们应该明确,幼儿教育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当对一个人提出更多要求时,在这种要求里也包含着对这个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平等教育”、“尊重原则。”留美博士黄全愈曾说过孩子应该有六种权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发问的权利和了解的权利;说‘不’的权利;不同于他人的权利;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这些权利,尤其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权,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之间进行高层次的互动式的教学活动。
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对孩子充满爱心,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潜能,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幼儿进入主动、自愿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仅做出一般的、形式上的姿态而已——“我是教师,一切听从我的安排,我说了算”,这就形成了“有教无学”的局面。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互动式的,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学习钻研具有主动性基础上的。幼儿教育的目的性是开启智力,诱发兴趣,不能为追求“热室效应”而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不能强迫或力促幼儿忙着踏入下一个阶段学习,而是根据幼儿的爱好进行正确引导。新入园的幼儿,没有绘画基础,用彩笔作画比较困难,有的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明智的教师会给他端来颜料,让他用手指蘸着颜料代替彩笔来画,孩子很感兴趣;而有的老师一句“你真笨,”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挫伤他了的自尊心,使他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了。
人与人相互影响的方式有很多种,温和的、严厉的、舒缓的、激烈的,可是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希望留在幼儿心中的是快乐而不是阴影。用温和取代严厉,用舒缓取代激烈,用奖励取代惩罚,这便是我们在幼儿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平等与尊重的原则。每个幼教工作者,都应深入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积极探索最佳教育手段,密切关注幼儿日常言行,尊重幼儿学习主动权,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昂首傲视于国际社会中,成为一个有自信、有能力的成功者。
我们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组织带动下,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幼儿环境教育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的观察甚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
教育部于XX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一直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问题,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良好的发展,至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尽量简单和清楚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加入适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关于行为教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现代幼儿的教育中。而且将其具体和简单化,使家长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更好的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笔者了解到对于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农村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不同的幼教法规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进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纲要鲜明的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纲要》的精神实质,来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为了指导幼儿园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了新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我通过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钱,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如何搞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呢?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和指导下,通过学习《纲要》的精神之后,我觉得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重视安全工作,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总则的第四条: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幼儿也有人格和权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被我们这些大人所忽视,认为幼儿不过是个小孩子,可以不计较,可以不理会。
四、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在家里,父母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那么在学校里,教师就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纲要》成为幼教界的重点、热点。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园也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导性。
一、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落实《纲要》。
我旗约有人口四万三千,旗所在地设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无学前班),个体民办幼儿园 所,旗 个苏木、嘎查中仅有 所幼儿园,且都与小学在一起。以小学学前班新生人数与我园大班幼儿毕业人数为统计基础,我旗约有 %的幼儿接受了正规的幼儿园教育。
我园受旗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物质环境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xx年12月,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园从原有的平房搬入新教学楼,使用面积1800平方米,并更换了园址,虽迁入新址但仍存在着内部设施少、食堂破旧、操场待建、无活动室等许多困难。我园拥有幼儿300余名,设有8个教学班,其中蒙授班4个,汉授班4个,全园教职工54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老、病、弱多,任教教师大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幼师专业毕业教师不到任教人员的10%。
20xx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试行,《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园学习、贯彻《纲要》指明了前进道路,面对现有条件,要达到《纲要》要求,只有将《纲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找到贯彻的契入点,才能使幼儿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体现“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师工作、幼儿生活环境。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工作,在幼儿园管理的诸大要素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育人须先知人,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状况不同,要善于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启发、疏导她们,以领导的谦虚,诚心得到大家的信赖,以感情为纽带,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就感、主人翁意识。要注意运用一致的工作目标激励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全园形成凝聚力,避免强制性、等级化的管理,使教师间的竞争矛盾化,缺乏合作意识。《纲要》中“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不仅要在幼儿工作中有所体现,还应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我园每年都召开1—2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民主平等,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园内各项工作制度,总结过去的工作成果,分析现在的情况,规划将来的发展道路。人性化的管理为我园创设了一个平等、积极、团结的工作环境。
幼儿期是儿童需要成人精神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教师应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尊重、热爱幼儿。《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通过多次的讨论、反思,我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转变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落实《纲要》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纲要》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对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因此,为落实《纲要》,需要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提高。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应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互动,尊重、理解幼儿,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应多组织幼儿自评、互评,避免以“判官”的形象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而多进行纵向比较。
针对我园经济及教师情况,我园努力以“就地”、“异地”、“远程”学习的方式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中我们以培养教师新的教育观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分享和思考、讨论、启发中获得不断发展。
我园自1997年起每年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曾有50余人次在邻近旗市的示范园跟班学习具体的教学技能技巧,参加全区、全盟的幼教研讨会,交流经验,更新观念,参观上海、北京、锡盟等地的优秀幼儿园,接触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眼界,了解幼教
发展趋势,经过“异地”、“远程”培训的教师以开教研会,做观摩课的形式“就地”将其所看所学传与教师,使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我园还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演讲比赛,《纲要》知识竞赛,鼓励教师多写论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园先后出了旗、市级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胜者、优秀教师,并有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同时,我园积极向上级反映师资实际情况,争取指标,吸收年轻专业教师,在上级行政机构暂时不能给予帮助的情况下,我园招聘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使我园的保教保育工作保持新鲜活力。
四、注重教育内容各领域的联系,组织符合实际,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活动。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我园教师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不具备幼儿教师基本功,不能承担“音、体、美”等所有课程,所以分科教学只能延用。为适应教育应蕴含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我园长期坚持保教不分。为使各班教育内容整体化,各领域相互渗透,我园采取了一月定一次教学计划,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保持连贯性、整体性。如大班组曾把3月定为环保月,结合该月包含的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综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幼儿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儿歌、歌曲,利用废旧物制作了美术手工品,点数年轮学习数学,捡
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等。当然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教学的桎梏,而是其框架,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中,儿童的兴趣会有所迁移,教师的教学内容应适当有选择性地随之改变,并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使教学内容连贯,相互渗透。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越是民族性的,越具有世界性”,只有坚持和继承发掘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世人的赞许。我园处于牧业旗县,蒙古族幼儿占全体人数的90%。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蒙汉双语教学”,并在各领域教育内容中加入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如语言活动中加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巴拉根仓”的故事,艺术活动中有马头琴欣赏课,体育活动中有蒙古族博克等,我们还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用电饭锅制作奶干,制作蒙古帽子、头饰等。无论是“蒙氏教育”、“方案教学”,还是《纲要》都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材料丰富、能主动选择,有动手、动脑、表达情感机会的适宜环境,使其主动构建,整合知识。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重在领会思想,反对形式模仿。我园力争在《纲要》指导下,旁征博引,结合民族特点,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编定园本课程,争创本园特色。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我园尝试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美术、舞蹈等特长培养,开发潜能,并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的训练,禁止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为定位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家园合作,大力发展家庭的教育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始终重视家长工作,召开家长会,使用家园联系薄,各班都设有家园之窗宣传栏。20xx年,我园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聘请了有经验的退、离休高级教师为顾问,购订了《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有固定
教师备课、授课,一个月授课一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帮助家长确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接触了解了《纲要》,充分理解了家园教育一致、互补,要“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提高了他们“孩子在活动中发展”的认同感,使其成为《纲要》的支持者、实施者。通过学习,家长尤其是牧民家长大大增强了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积极了解幼儿在园的所学知识,为其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家中也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为范。每逢“六·一”我园都开展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开展多项亲子游戏,培养家园共育的亲密感情。我园每年召开的教代会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深化家园合作,使我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保教工作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事倍功倍的作用。
《纲要》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升华理论。我园将谨遵《纲要》的各项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用智慧统帅知识,将先进知识转为工作的内含,争创特色幼儿园。
在20xx年3月6日接到要读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5遍的指示,当晚就开始读了一遍,感觉收获很大,自己要学的地方太多,再看了一下相关内容,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以下是通过学习后,整理了一些老师分享心得,加上自己暂时有限的认知,部分地方略有修改!有不到之处请给我回复留言,感恩促进我成长的每位老师!谢谢了!
随着教育的改革,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新《纲要》遵循《规程》的精神,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通过此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一个阶段学习纲要,领会纲要中的意义,并用纲要指导着我的工作。 纵观《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验,教育评价。总则是其他部分的精辟概括,其他部分则是总则的扩充和延伸。从横向来看,这四部分都围绕着幼儿的发展来谈,以注重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也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不管是总则中第二条所提到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实际出发……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还是第五条中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我个人观点,《纲要》是以关注幼儿发展为中心的。下面我就从如何关注幼儿的发展这个层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不过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新《纲要》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语,这既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理念。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平行的横向关系。只有教师和幼儿在这种真正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地与教师交往,才能形成互动关系。
教师要注重儿童的发展潜能,注重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现在的教师对儿童发展的评价,要抛弃陈旧的儿童观和偏见。我们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为手段,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尤其要透过表面的现象,深入儿童的内心,理解其行为和情绪变化的意义。而不是根据一种标准对儿童的外在行为下简单的判断。 对孩子评价的视点应是孩子的长处、个性特点、潜在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缺点和弱处。如果教师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态度、表情、语言上向他暗示,会疏远教师于孩子的关系,使孩子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心。所以,我们教师应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发展潜能,投以赞许、肯定的目光,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利用他的优点,展开活动,只有这样,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作为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和关心幼儿。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以关怀、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
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研究、多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洗脑、思考、反思,在对自己的否定与批判中发展自我。所以我们要及时反思、定期反思。只有我们自己完善了,孩子们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初步学习了《纲要》,心得体会也不能一概而全,我想每次研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此次学习让我丰富了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论指导,为了一切幼儿的发展 ,为了幼儿一切的发展,相信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给我带来很多益处。
最近,我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重读了五遍。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现就学习所得,汇报如下:
一、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根本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务,《纲要》还要求我们“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指出了幼儿园的教育能够为入学做准备,也为幼儿的一生健康发展打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说明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而应以幼儿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作为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往往偏重于为幼儿铺设一条求知、学艺的道路,而忽视了幼儿还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最终只会贻害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展。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四、“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争取社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支持,创设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通过以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心得。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我要以《刚要》为指导,把《纲要》的精髓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神”,无形之中产生各种竞争。面对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幼儿园肩负着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奠基任务,每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我认为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时刻更新教育观念,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
一、要有三心
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教育是面向心灵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焕发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这一生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亲其师、信其道”、“情通则理达”,情感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作为我们幼儿园教师,首先从爱心出发,以爱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孩子,这样他们才能在爱的雨露中茁壮地健康成长。同时在爱心中要做到耐心照顾孩子,就要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对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要多关注、多份爱,抓住契机多激励,对每位孩子要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二、要敬业
我认为,敬业首先应该是爱业、乐业。“工作着是美丽的”那句名言是那么根深蒂固、那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确实,当我每天早晨充满朝气地走进教室,觉得自己是美丽而神圣的;当我备好课准备得非常充分,我是那么希望走近孩子的神奇世界,为我的孩子讲述故事,我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其乐融融,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三、要奉献
教师的人生是辉煌的,教师的人格因此而闪光。爱就意味着奉献,奉献使我活得实实在在。十几年来,我从不因病因事请假,一天的工作很难以八小时来计算。我爱家,爱孩子,但我更是一位老师,我更爱班里的几十位孩子。实话说,我没有惊人的成绩,我所做的都是十分平常,但我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欢,家长的赞许,同事的认可,领导的肯定。
四、要诚心
家园联系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与家长沟通,讲究“诚心”。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她们愉快地与你合作,使幼儿园和家庭合力育人。与家长相处融洽,用商量的语气与家长交谈,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如:打电话、家访、发短信、发贴子是与家长联系的常用方式,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表现。
只要我们付出了爱,我们将获得更多的爱。我信奉“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做家长满意的教师”将是一直作为我们的信条。
通过本次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下几点:
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作为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指单单的年轻时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去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的外部连接的重要性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争取社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支持,创设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通过以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组织带动下,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幼儿环境教育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的观察甚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环境资源,并创设和利用好这重要的资源。比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这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同时,要充分挖掘足够的空间,并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
《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通过一假期的在线培训,使我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教学的本质是良好的师生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由此可见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之间的交流活动。在贯彻实施《纲要》行动计划的研究中。
我体会到: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关键的第一步。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教师如何将接受的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
如果教师能通过发现幼儿资源,加以顺势引导,就能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和互动中获得多种方法,扩展相关的经验。 这次学习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为此我想还是站着孩子的立场上加以顺势利导更为有效,毕竟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组织带动下,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幼儿环境教育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的观察甚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环境资源,并创设和利用好这重要的资源。比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这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同时,要充分挖掘足够的空间,并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
《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六月五日王院长带领所有教师职工一起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本次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在此次学习中让我感想颇多的是《纲要》中的总则中的第五条,其内容是: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即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活动,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等等,并且提出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每一个幼儿在老师的眼里都是优秀的,但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怎么可能啊,每个幼儿一定都会有所差异,但是家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潜力,每个人的可能也不会一样,比如:一个小朋友她对色彩特别的感兴趣,她跟别的小朋友比这点就要强很多,但这也不可以说与后天的学习无关,所以每位家长也不要心急,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潜质,现在还没发现吧,那我们就用细心和耐心的去一起挖掘他们的潜质,一起去培养一个有自信有个性的幼儿吧!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感受到了,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视为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展。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怎样通过游戏、艺术、烹调、体育、文学等各种活动,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资源,“适当向儿童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也指明了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中外重大节日恰恰是最好的突破口。
在我们日常社会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都蕴藏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节日活动则是民风习俗的最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节日的起源都是不同的,它的活动内容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寻笕不同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及其传统友谊;可以体会到各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真切之情;可以多方面领略各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只要是人为的东西,肯定是有缺陷的,节日文化也不例外。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节日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即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一起精心筛选出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节日,让幼儿学会尊重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儿童,学会能够公平对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的儿童,学会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应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只有选择与幼儿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自主的参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被幼儿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教育是人际间的影响和互动,道德、智慧、意志、思考方式、情感的传递和暗示都是在这种互动和影响中发生。因此,节日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的参与。(其实,无论什么教育都是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空间。
沈心燕教授的讲座,让我感慨良久,这堂课对我来说,是这次培训目前为止最深奥的一堂课,开始一看这题目――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做有思想的教师。前半句好懂,落实《纲要》,是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可做有思想的教师,这话都不怎么明白,要做到感觉好像很难,我反复地把这堂讲座听了四次,不敢漏听一字半句,终于听懂了基本内容,并有所感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勤反思,争做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思想者”!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育其实也是一门关于思想的学问,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思想,然后才能教育孩子也学会思想,并很好地传承思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做到多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终身习惯,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书籍,把它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展开一系列地研究,从各方面,重点是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总结、反思,然后做到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有思想的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人本观”。任何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清楚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更要明白孩子的知识需求,让有效地教学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服务。“教不等于学”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孩子越小,我们越要把教育变得适合孩子,而不能让我们的教学去改变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
刚参加工作时,我只知道照搬教材,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根本不去考虑孩子们的知识需求和接受能力,一节课下来,我辛辛苦苦地教学,却不知道孩子们到底学到了多少,也不知道他们学习是否快乐,也不知道怎样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更谈不上从事研究,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好无知,听了讲座以后,才发现其实反思,研究也并不难,要从小事,从细节去思考,慢慢地悟出大道理。
说得容易做好难,就让我们共同勉励,一起踏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思想之路,去争做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思想者”吧!
我通过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就个人的学习的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有集体,小组及个别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发挥与施展的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的培养与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做好铺垫,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就能打好基础,为今后求学,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幼儿教育必须坚持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保教结合的原则表明了幼儿园教育与其它教育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显示出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最后,我认为教书育人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所以,我更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纲要》成为幼教界的重点、热点。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园也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导性。
一、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落实《纲要》。
我旗约有人口四万三千,旗所在地设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无学前班),个体民办幼儿园所,旗个苏木、嘎查中仅有所幼儿园,且都与小学在一起。以小学学前班新生人数与我园大班幼儿毕业人数为统计基础,我旗约有98%的幼儿接受了正规的幼儿园教育。
我园受旗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物质环境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xx年12月,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园从原有的平房搬入新教学楼,使用面积1800平方米,并更换了园址,虽迁入新址但仍存在着内部设施少、食堂破旧、操场待建、无活动室等许多困难。我园拥有幼儿300余名,设有8个教学班,其中蒙授班4个,汉授班4个,全园教职工54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老、病、弱多,任教教师大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幼师专业毕业教师不到任教人员的10%。
20xx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试行,《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园学习、贯彻《纲要》指明了前进道路,面对现有条件,要达到《纲要》要求,只有将《纲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找到贯彻的契入点,才能使幼儿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体现“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师工作、幼儿生活环境。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工作,在幼儿园管理的诸大要素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育人须先知人,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状况不同,要善于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启发、疏导她们,以领导的谦虚,诚心得到大家的信赖,以感情为纽带,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就感、主人翁意识。要注意运用一致的工作目标激励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全园形成凝聚力,避免强制性、等级化的管理,使教师间的竞争矛盾化,缺乏合作意识。《纲要》中“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不仅要在幼儿工作中有所体现,还应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我园每年都召开1—2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民主平等,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园内各项工作制度,总结过去的工作成果,分析现在的情况,规划将来的发展道路。人性化的管理为我园创设了一个平等、积极、团结的工作环境。
幼儿期是儿童需要成人精神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教师应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尊重、热爱幼儿。《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通过多次的讨论、反思,我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转变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落实《纲要》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纲要》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对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因此,为落实《纲要》,需要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提高。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应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互动,尊重、理解幼儿,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应多组织幼儿自评、互评,避免以“判官”的形象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而多进行纵向比较。
针对我园经济及教师情况,我园努力以“就地”、“异地”、“远程”学习的方式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中我们以培养教师新的教育观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分享和思考、讨论、启发中获得不断发展。
我园自20xx年起每年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曾有50余人次在邻近旗市的示范园跟班学习具体的教学技能技巧,参加全区、全盟的幼教研讨会,交流经验,更新观念,参观上海、北京、锡盟等地的优秀幼儿园,接触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眼界,了解幼教
发展趋势,经过“异地”、“远程”培训的教师以开教研会,做观摩课的形式“就地”将其所看所学传与教师,使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我园还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演讲比赛,《纲要》知识竞赛,鼓励教师多写论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园先后出了旗、市级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胜者、优秀教师,并有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同时,我园积极向上级反映师资实际情况,争取指标,吸收年轻专业教师,在上级行政机构暂时不能给予帮助的情况下,我园招聘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使我园的保教保育工作保持新鲜活力。
四、注重教育内容各领域的联系,组织符合实际,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活动。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我园教师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不具备幼儿教师基本功,不能承担“音、体、美”等所有课程,所以分科教学只能延用。为适应教育应蕴含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我园长期坚持保教不分。为使各班教育内容整体化,各领域相互渗透,我园采取了一月定一次教学计划,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保持连贯性、整体性。如大班组曾把3月定为环保月,结合该月包含的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综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幼儿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儿歌、歌曲,利用废旧物制作了美术手工品,点数年轮学习数学,捡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等。当然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教学的桎梏,而是其框架,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中,儿童的兴趣会有所迁移,教师的教学内容应适当有选择性地随之改变,并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使教学内容连贯,相互渗透。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越是民族性的,越具有世界性”,只有坚持和继承发掘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世人的赞许。我园处于牧业旗县,蒙古族幼儿占全体人数的90%。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蒙汉双语教学”,并在各领域教育内容中加入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如语言活动中加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巴拉根仓”的故事,艺术活动中有马头琴欣赏课,体育活动中有蒙古族博克等,我们还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用电饭锅制作奶干,制作蒙古帽子、头饰等。无论是“蒙氏教育”、“方案教学”,还是《纲要》都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材料丰富、能主动选择,有动手、动脑、表达情感机会的适宜环境,使其主动构建,整合知识。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重在领会思想,反对形式模仿。我园力争在《纲要》指导下,旁征博引,结合民族特点,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编定园本课程,争创本园特色。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我园尝试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美术、舞蹈等特长培养,开发潜能,并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的训练,禁止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为定位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家园合作,大力发展家庭的教育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始终重视家长工作,召开家长会,使用家园联系薄,各班都设有家园之窗宣传栏。20xx年,我园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聘请了有经验的退、离休高级教师为顾问,购订了《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有固定
教师备课、授课,一个月授课一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帮助家长确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接触了解了《纲要》,充分理解了家园教育一致、互补,要“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提高了他们“孩子在活动中发展”的认同感,使其成为《纲要》的支持者、实施者。通过学习,家长尤其是牧民家长大大增强了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积极了解幼儿在园的所学知识,为其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家中也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为范。每逢“六·一”我园都开展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开展多项亲子游戏,培养家园共育的亲密感情。我园每年召开的教代会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深化家园合作,使我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保教工作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事倍功倍的作用。
《纲要》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升华理论。我园将谨遵《纲要》的各项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用智慧统帅知识,将先进知识转为工作的内含,争创特色幼儿园。
最近幼儿园组织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的心得体会如下:
对各领域的目标,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各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的负载其中的了解。各领域的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该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的认识。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有集体,小组及个别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发挥与施展的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的培养与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做好铺垫,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就能打好基础,为今后求学,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将更发达,社会将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等特征。为了更好的适应这样的社会,从现在起就要在幼儿教育目标中体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做好幼儿的启蒙教师,重视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形成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认知模式。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书育人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指导思想必须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指导性。作为幼儿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部于20xx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一直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问题,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良好的发展,至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尽量简单和清楚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加入适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关于行为教育,我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现代幼儿的教育中。而且将其具体和简单化,使家长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更好的'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意个体差异,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总之,幼儿教育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来进行。才能使幼儿教育有一个稳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
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不同的幼教法规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进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纲要鲜明的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而在我看来,在抓素质教育的同时,每个幼儿园可以针对自己的幼儿园的特色对本园的幼儿进行重点发展,像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是体育,也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发展好其他素质教育的同时,重点对幼儿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幼儿的体育领域有一个提高和升华。“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
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正式颁布了,这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组织带动下,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幼儿环境教育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的观察甚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环境资源,并创设和利用好这重要的资源。比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这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适合幼儿的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个体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同时,要充分挖掘足够的空间,并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
《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最近幼儿园组织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的心得体会如下:
对各领域的目标,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各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的负载其中的了解。各领域的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该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的认识。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有集体,小组及个别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发挥与施展的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的培养与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做好铺垫,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就能打好基础,为今后求学,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并灵活地执行。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将更发达,社会将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等特征。为了更好的适应这样的社会,从现在起就要在幼儿教育目标中体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做好幼儿的启蒙教师,重视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形成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认知模式。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书育人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指导思想必须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指导性。作为幼儿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范文锦集5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纲要》的精神实质,来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为了指导幼儿园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了新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我通过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钱,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如何搞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呢?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和指导下,通过学习《纲要》的精神之后,我觉得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重视安全工作,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总则的第四条: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幼儿也有人格和权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被我们这些大人所忽视,认为幼儿不过是个小孩子,可以不计较,可以不理会。四、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在家里,父母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那么在学校里,教师就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下几点:
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作为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指单单的年轻时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去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的外部连接的重要性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争取社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支持,创设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通过以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发现探索问题。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于>以前是有接触过,但是不是很深,这次培训在仔细阅读,深有感触。>是为了贯彻>,>和>,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特别制定的。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笔者了解到对于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农村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现在的大部分幼儿园出现了教育偏差,只注重单方面的教育。但是,现在的社会要求培养人的素质是全面发展的,而不是单一的注重人的某一方面。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的细胞和基石,造就各类专门人才必须以发展素质为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总之,幼儿教育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来进行。才能使幼儿教育有一个稳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以及幼儿园老师,都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幼儿以及幼儿教育身上。
通过本次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下几点:
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作为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指单单的年轻时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去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的外部连接的重要性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当前,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
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心得。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我要以《纲要》为指导,把《纲要》的精髓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