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0篇)
首先自身不断学习,做到言传身教。记得第一节课是我和亲爱的他一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意愿度百分百,方法无穷尽,就是灌输家长的整个家庭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宝宝们的言传身教中来的理念,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包括孩子刚看的动画片,学习之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积淀与孩子的实际,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里面,与他们交友谈心,要全身心的通过行动来引导孩子行为。
其次表扬毫不吝啬,批评恰到好处。通过与孩子的及时交流,对于孩子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行为,不能一味批评,而是要耐心的和他讲出行为的危害,找出错误所在,对于因认知不够而做错的次数我们可以理解,可以再教育,但对屡犯的毛病则要批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行为,是长期坚持后潜移默化下的改变,所以需要幼儿园和我们家长共同去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粉须走进家长学堂,孩子入园,家长必须入学。
感谢学校让我们有机会提供学习教育孩子的机会,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了学习的信心;感谢我的老公,让我享受着为人母、为人妻的快乐和温暖。如今,我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了我的孩子,我会好好学习;为了我们的家,我会全力以赴。加油!
我们的孩子是合肥市安居苑小学的3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并且在[数学大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论文,我们家长也经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多谅解。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爱好,让孩子“快乐学习”
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殊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爱好,保护孩子学习的爱好,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pu-ke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明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二、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爱好。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殊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激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三、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天天放学,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四、尊重孩子的爱好,注重培养孩子好的爱好
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爱好,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难过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爱好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爱好,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爱好如学习的爱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五、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明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激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是针对调整亲子关系的需要而设计的。它告诉了我们,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的。这本亲子书以“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为基础,它提出了一整套实际和有效的概念和做法,对家长帮助极大。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质量好坏,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及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亲子关系不良,家庭教育不当,将使孩子带着不健全的心理和个性品质走向社会,社会适应不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就难以避免。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本能,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职责,但恰当的爱,科学合理的教育,并非本能可以办到。千百年来,做父母一直是靠本能,靠自己的直觉,做好做坏没有人评判,只要气息尚存,家长的职权就无人敢罢免。但是今天,父母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的义务,不仅仅是给孩子生命,满足孩子的温饱就足亦,将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帮助孩子在智力、情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
看了《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反省自己平时的做法和想法,都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比如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对孩子不合理的限制、控制,不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等。经过学习,我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明白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心理技巧。《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教子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提高了自己教育好孩子的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重视教育问题,学校建设日新月异,硬件设施迅速改善,实现花园式校园。师资力量雄厚,智慧课堂、远程教育都已经实现。但是,教育质量却差强人意,很多孩子反而更加不愿意主动学习,丧失好奇心、沉迷电子游戏,和孩子的沟通成了最大的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已经成为孩子教育成长的短板。很多父母并没有做好要做父母的准备,孩子就来到身边,没有做父母的经验,打着爱的旗号,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忽视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又或者说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丧失了自我认识、自我探索的权利和机会。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实现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一,希望全民重视家庭教育。千人千面,找对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参加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知识学习。家长让孩子们参加补习班,又有多少人愿意参加家长补习班?最好的进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三,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做父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考验。大家每天面临的问题也是新的,新的问题就需要新思维去解决;
四,社会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人学法懂法用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孩子成长的合法利益和诉求。
五,杜绝家暴违法行为,别再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全社会行动起来,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孩子教育兴起的时代,我们时逢盛世,赶上一个好时代,只要全民努力,教育发展指日可待。教育兴,民族兴,国家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到来。
家庭教育本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以上为一点浅见,与大家共勉。
寒假期间学习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二是要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三是要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信心,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诸如课堂提问、数学游戏、数学作品展示、数学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压抑而动摇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三、作为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是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将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数学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三是克服困难,磨练学生的坚毅性。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尤其学好数学单评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我将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性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责任性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得学习习惯,责任感得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得形成。
总之,经过一个假期的学习,个人感觉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将倾尽所学,在新的学期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000字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精神,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__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__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内容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能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内容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能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应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应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通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通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通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这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内容、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责任,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一定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积极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积极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花了一个小时详细解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方案,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不能因为父母工作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做好孩子的教育,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做好自己的所扮演的角色;
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中告诉孩子要知道的`道理和责任,要让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亲身经历告诉孩子哪些事该做,哪些不能做;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不能用家庭暴力解决事情;
7.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在家里,父母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孩子心里和生理的成长。在学校,老师要根据孩子学习差异,积极引导孩子;
8.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9.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10.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七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结构宽,跟原来想象的还真是不同,而且很有料,还是有些震撼的,也对家庭教育指导师思维里的印象有很大的改观。
首先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有了更系统的了解,通常我们所理解的都是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则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实施的一种教育。同时也清晰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责范围及具体工作内容。特别感到震撼的是吴干老师指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幸福,活出自己的本真,把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内化在心中,成为自己的灵魂,带着自己的幸福传递给他人。就是我们在PD里面常说的,我们要活出PD,自己先成为那样一个人。还有那句"你的富有不是你的口袋里有多少东西,而是你能拿出多少东西来给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桥梁,帮助孩子和父母同时学习成长,让这种氛围在回归家庭后得以延续。家庭教育是基石,家庭教育要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无论整体大环境是怎样的,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引导家长关注正面,而不是盯着问题限在那里抱怨指责,要看到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作为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完善自己,有科学、系统、先进的知识体系;正确、适当、有效的实践方法;健康、平和、积极的身心素质;同时有自己的目标,知道我是谁,我能够做些什么,我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建立自己的体系,通过实践,成为自己的智慧。不是面面俱到,有自己擅长的一面,精细化,透彻化。特别是十六宫格的使用,让自己清晰的知道能给出什么,哪里需要补充完善,合理优化,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根据其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借助比如绘本、一些活动等载体,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需要引导家长、启发他们的智慧,而不是告知、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必须是家长有意愿改变,帮助他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源,疏导接纳他们的情绪,帮助其调整教育理理念,增强正向的信念,陪伴、倾听、引导和支持到他们,树立自己的工作界限。从指导到辅导到引导再到自导自引,更要做到知止和客观。
越学习就越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自己在某些方面只有一个概念,需要细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关于具体案例的解决方案,大致上有了一个轮廓,分析原因给出建议,然后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比如目标倒推法、代币管制法、舒尔特方格以及一些测评表格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案例当中。在建立咨询关系时,尊重对方,表达热情,真诚的情感反射,关注积极正向的关系,不被对方给带走,进而明确主要问题是家长、孩子还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关系大于一切,对错并不重要,引导家长从错误中看优点,积极的行动最重要。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亲子关系的质量。罗森塔尔效应、阳性强化与赋义、情绪ABC理论又启示到如何运用到应对策略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对比与反思,更清晰了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现在的年轻父母多重教育,但容易走入教育的十个误区,过度崇尚新式教育西方教育理念,我们需要找出一条适合中国教育的新模式,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利弊,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不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的实践,让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我们需要积累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最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育".
感谢_文化和x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感谢布置这项"作业"让我们把所学知识又梳理了一遍,非常受益。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感恩这场相遇!
了解亲子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的几个重要的原因之后,父母要如何改变?在改变的过程当中,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来面对当下的这份关系,面对当下所有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五句话:关系大于一切,能量大于一切,心门大于技法,顺序大于选择,体验大于说教。
什么是关系大于一切?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因为有关系,所以没关系;因为没关系,所以有关系。”这句话像绕口令般的话讲的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比较融洽,那么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即便是有一些小争执发生,他们依然相信父母的爱在、彼此的关系在,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过来说,若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平时的关系不好,那么所有发生的问题都有关系,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引起世界大战。因此,这一份关系,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讲都至关重要。而要想知道他们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则要看父母和孩子各自在双方关系中的状态。
什么是能量大于问题?何为能量?有什么问题?世人在看待亲子关系问题时、在亲子关系遇到困境时,往往会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但却很少有人会思考:我要不要去解决孩子的能量问题,要不要去解决父母的能量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能量比能力更重要。为什么说能量比能力更重要?通常,人们解决问题需要有能力,但是假如只有能力,而没有状态的话,也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发挥不出来。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孩子学习状态好,说成他能量足,那么,他本来只有60分的能力,考试时却可能超水平发挥而取得八十分的成绩;而若是当一个孩子能量比较低(状态不够好)时,就算他有一百分的能力,考试时也可能只取得六十分的成绩。所以,父母在去解决亲子关系问题时,最好先看看能否给到自己和孩子能量,如果父母能够给到彼此能量,使自己和孩子有能量去面对彼此之间的问题,比去想很多的办法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什么是心门大于技法,心门不开技法不用?如果孩子的心门没有真正向父母打开,或者说父母的心没有真正向孩子打开的话,那么所有的技法都将失效,可以说,父母有一百种技法,小孩子就有一百种对抗的方法。如果父母仅仅只是把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孩子上面,那么就一定会面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都是在斗智斗勇,彼此之间很难有真真正正的亲密和爱意。
什么是顺序大于选择?所谓顺序,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之前所讲的“关系大于一切,能量大于问题,新闻大于技法,包括后面要讲的体验大于说教”,都是和顺序有关的问题。如果父母把顺序放对了,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会很简单;反之,若是父母把技法放在最前面,而把其它几点放在最后面,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困难重重。这就好比拿一把错误的钥匙去开锁,即便把钥匙拧断,也永远永远打不开你想要打开的那把锁。
什么是体验大于说教?为什么说体验大于说教?比如,桌上有一杯开水,父母提醒孩子,开水烫,要离远点,孩子却置若罔闻,甚至越是制止越要去摸,这其实不是因为孩子顽皮,而是他根本不懂得烫的含义是什么。这时候,若是索性让他碰一下,当孩子感觉到疼痛,自然就会很快缩手回去。此时,若是再要孩子去摸杯子,孩子肯定会躲得远远的。面对同样一杯水,之所以孩子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他亲身体验到烫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解决亲子之间的问题,其实同样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父母要想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不容易,不能只是要告诉他,你为他付出了多少,有多么的不容易,还要让孩子能够体验到你的不易,只有实实在在地体验过,孩子才能够真真正正的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这也就是角色互换和换位思考。
看到这里,可能有很多的爸爸妈妈会在心里嘀咕:我已经知道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要给孩子更多的能量,要去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内心,但是,我不懂得具体的沟通方法啊!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当中,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这里,建议父母用“沟通三文治”来和孩子沟通。意即是说,沟通要分为三个步骤走,很简单的三个词语:谈情、说爱、讲理。
谈情,在跟孩子沟通之前,父母一定要先处理好他们的情绪,然后再处理事情。
说爱,在沟通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爱充分表露出来;
讲理,就是讲道理,告别空洞乏味,巧妙地讲道理。
有一个案例父母们可以用“沟通三文治”的方法代入演练一下。假设你突然接到孩子老师打电话来说,你家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出现了一些状况,比如特别不听话,比如和同学打架了,还不肯认错……然后要请你去一趟学校。总之这是一件使你听了后特别生气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专家建议你使用沟通三文治来处理和面对。
首先说谈情,所谓谈情,谈的不是感情,而是情绪,是父母和孩子各自的情绪状态。做为父母,应该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设想孩子可能会有什么的情绪,比如生气或沮丧等。那么,等见到孩子时,就可以跟孩子这样对话:孩子,我看你今天好像有点生气啊,有没有什么想要跟爸爸(妈妈)说的?如果你看到孩子还处在一种特别生气的状态,那就可以这样说:宝贝,我看你现在还特别的生气,那我就先不说什么了,你回房间休息一下吧,我们等会儿再聊。
听到父母的这样一番话,孩子就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会有一种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倾诉的欲望。这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趁机说:今天我接到老师的电话,听老师说了一些你在学校的情况,虽然我觉得你的做法不对,但依我对你的了解,觉得老师说的不一定全部是事实,可能老师只看到了某一方面。尤其是看到你这么生气,我想你一定是因为觉得受了委屈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所以,你能不能和我讲一下,看我能不能帮到你一些忙?
这时候孩子的情绪一定已经慢慢平静下来,然后愿意开口讲是什么让他生气或哭泣。
那么,可能也有人会说,要是我的孩子还是不讲呢?其实这也不必担忧,因为至少你的孩子已经感受到他自己是被理解、被接受的。这一份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即便他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情绪讲出来,他也一样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那一份爱。而这一份爱,会滋养孩子的成长,让他愿意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时,你可以跟他这样讲:如果你想自己消化一下情绪,不想说话也没问题,反正不管你的选择如何,爸爸妈妈时刻都站在这里支持你;不管你有任何问题、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向我们请教或求助。
讲完你的情绪之后,为了让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怀,你就要开始说爱,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孩子,我听老师说,你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了,心里特别的担心,担心你身体受伤,担心你的内心受到巨大的委屈,甚至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很难很难解决的事情。今天下午,我一直在心神不宁地等你回来,现在看到你了,我的这一颗心才终于落下来一点点。孩子,你可不可以给爸爸(妈妈)看看你的身体?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受伤?
父母表达的这份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爱的温暖,更重要的其实是能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接纳和包容,让他感觉到自己犯的不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误,让他更加有勇气讲出是什么让他生气或落泪,并且愿意跟父母一起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也许谈情说爱这两步父母们会觉得很简单,也很容易操作。但是,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说话时语气一定要平静温和,千万不要因为生气而大声斥责,因为这样做,你的孩子向你倾诉的欲望会瞬间消失。
第三步:说理。很多父母都会跟孩子说理,会跟孩子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请记住,有种说理的方式叫“教练式说理”。什么是教练式说理?就是去向孩子提问,通过提问来帮助孩子寻找(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记住,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确一点,自己的身份是父母,而不是法官,因此,在和孩子的沟通时,不需要什么都去评判孩子的对与错,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以及以后该如何去面对类似的问题。
在说理的过程当中,父母可以对孩子提什么样的问呢?大家可以试试这样,比如:假如你是老师的话,你会怎样看待今天的自己?假如你是你的同学,你会怎么样看待今天的自己?假如你是和你发生争吵或争斗的那个人,你又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自己?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不同的人,对他的看法时,就会感受到这件事情对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引发他的反思。
当一个孩子开始有反思之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下一步的思考:采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吗?它是使你和别人的关系更好,还是更坏了呢?他会对你的今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父母还可以利用提问,帮孩子把结果放大,比如你可以这样问:当你和同学产生这样的争斗后,其他的同学会怎样看你,会不会觉得你是一个暴力的人?或者会不会认为你是一个没法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如果他们对你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后,会不会疏远你,还会不会想和你做好朋友?
父母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还要去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情背后的、那一份正面的动机。大人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份正面的动机,孩子也同样如此。也许,他是想要受到同学的尊重;也许,他是想要在同学当中显示他自己的力量;也许,他是想要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好一点。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这样说:孩子啊,我知道你想在同学中表现得不一样(我知道你想要让自己和同学的关系更好一点,我知道你想得到同学的更多尊重),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并且也挺欣赏,但是,现在这样做,你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吗?如果重新来过,你觉得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可以达到目的呢?
接下来,父母就要和孩子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有些人会说:天哪,跟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咋这么麻烦呢?!父母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因为这个的沟通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好和孩子沟通的问题后,父母就要想办法做更多的事情去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TA。首先,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习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要学习并尝试新的方法。
第二在沟通之外要做的事情就是创造机会。创造自己学习的机会,创造跟孩子相处的机会,创造自己改变的机会,尽量抓住能够使自己成长,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要创造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创造能够让孩子体验的机会。体验永远大于说教的,对于孩子来讲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孩子,能尽量多一些体验,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他成长的速度快得你无法比拟。
最后,父母要尽量创造环境,不仅仅是给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软性环境。这个软性环境,包含他平时接触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事情,内心会有什么的洗礼,以及使他树立各种观念的环境。
成长一定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成长的过程必然有欢笑有烦恼,不管面对的是什么,父母都无法逃避。既然如此,何不如放松心态、冷静面对所有的困扰和挫折?!
最后,祝所有父母都能和青春期孩子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今年开学季,家长朋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双减”政策。减负不代表减轻肩上的责任,作为家长,我们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双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变化,做有担当的好父母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不减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
其次,我们要做到不减质量。双减,减去了作业的总量,减去了课外培训,学习回归课堂,但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各有所长,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难免出现行为和成绩上的差异。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爬坡,更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奔赴”。
第三,我们要做到不减成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评价人生的方式绝不仅仅是赢在起跑线,能够跑完马拉松的才是高手。如今没有了课外培训,我们更该利用孩子多出来的时间,做好父母的陪伴,策划合理的安排。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减负减不掉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场修行。
第四,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营养师——给孩子一份心灵的力量。孩子生理上的成长,需要离不开食物、水、阳光和空气,而孩子心理上的成长,同样需要充足的养分。心理成长包括认知、情感、人格方面的逐步的完善,它需要耐心的陪伴和培育。当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让他愿意敞开心扉,放心倾诉?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及时安慰、鼓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解读他的心理密码,关怀他内心的温度?要知道,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第五,我们要做好学习引领师——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在孩子学习的过程,父母不是监督师,不是纠错师,而是引领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的榜样。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为层面,让孩子真正行动的方式永远是言传身教,当父母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不断成长,孩子自然能从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做个成长型家长,让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拔节的榜样行动,影响孩子,改变孩子,成就孩子吧!
最后,我们要做好孩子人生的指导师——给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家长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引,就无法认清生命的方向,更谈不上切实思考和行动。当孩子没有目标的时候,家长要做好方向引导,帮助孩子立志立大志,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和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的明天!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接触阅读,从一开始孩子漫不经心的听着妈妈给他讲《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到每天晚上亟不可待地让爸爸给他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再到后来儿子喜欢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每晚睡觉前总要找本书看看,到现在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他自己的书桌上摆满他看过的近几百本书。在儿子阅读能力快速成长的这几年里,我们动摇过,读这么多书真的像专家说的那么好吗?会不会因为这耽误学习?特别是在我和儿子读完同一篇故事,却与儿子得到迥异甚至相反的观点,儿子却在我的讲解下死不“悔改”的时候。直到有一天我不让儿子看过多的电视,我问他:“你是不是觉得爸妈不管你,你自由,就快乐?”儿子当时没吱声,只是从书架上翻出一本书让我看,我一看是沈石溪的《自由的风筝》。开篇写道: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那么那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因为有这根线,你才能飞的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我当时非常激动,原来儿子在读书中慢慢成长,虽然有时孩子的观点和大人不一样,但随着他的成长,他会慢慢体会到书中的真谛。
我和儿子在老师的推荐下,又一次拜读沈石溪的新作《花面母灵猫》,书中的故事让我和儿子感触颇深:母灵猫因为小猫崽尾巴短小(尾巴是灵猫的武器),不想花太多的心思在这只有点残疾的小猫崽身上,做出残忍的举动,决定把小猫崽遗弃,一个被妈妈放在爷爷那的孩子土娃发现,他很同情小猫崽,觉得把他培养成才。儿子看后伤心的对我说:“猫妈妈也太残忍,连长大的机会都不给小猫崽!”儿子又给我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凯伦·凯勒的故事,如果当初她的.妈妈在她残疾后也把她遗弃,那她最后怎么会取得博士学位?怎么会写出那么多好的作品?儿子从中悟出许多,我又对儿子进行引导,如果这些特殊的孩子被父母留下,他们却不努力,而是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自暴自弃,那他们能成功吗?儿子坚定地告诉我,他们要付出比正常人多许多倍的努力才会成功的。儿子还告诉我,他以后也要好好努力!看来,儿子在故事中有收获。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的’孩子个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想想那些因为身有残缺而被父母丢在路边,医院的孩子,可能作为父母,你们有苦衷,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应该舍弃亲情,不能舍弃我们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针对孩子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等待每朵花儿如期绽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收获的,和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书的海洋里展翅高飞吧!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
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督促才能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免看电视,玩电脑,我们最好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给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
六、培养孩子的兴趣
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qq空间装扮的很漂亮,而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现在又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高兴。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不太好,我有时替她着急,真希望她能把数学提高一下,这次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数学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数学老师说了,数学要多做题,你给我买点资料我好好赶一下,下次一定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就是独生子女,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己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3~4岁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就是幼儿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就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就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就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好处。
我的女儿今年9周岁,就读于桓台实验学校三年级,马上要升四年级了,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比较喜欢学习,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作业自己做自己检查,连语文上的听写作业也变成了默写,很是让人欣慰;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不太讲卫生、粗心、爱玩电脑游戏、做事情非常慢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的毕业班的人民教师,再加上他爸爸常年在外跑业务,我们作为父母的有太多失职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孩子,这个过程中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好习惯培养胡适曾经这样说:
“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父母都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一般隔代管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溺爱”、“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
我家培养孩子的宗旨是“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可塑性强,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们对孩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例如为了让她养成尊老的好习惯,我们教育她从小吃东西先给爷爷奶奶拿,到现在她也忘不了。
二、培养独立意识,凡事少依赖别人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洗自己的内衣袜子等,开始不妨采取经济奖励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她连她爸爸和我的内衣也抢着洗。
三、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一家人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所以我们夫妻从不掩饰我们之间的亲昵,甚至有时故意在她面前秀恩爱,给她绝对的安全感。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今年暑假我女儿除了全年班的书画学习未上任何辅导班,这是争取她自己意见与她沟通的结果,然后烟台、蓬莱、济南千佛山,再加上夏令营,走亲访友,她玩的是不亦乐乎,即增长了见识又玩得开心,我们看着也开心。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只能拜托父母接送孩子时多向老师了解她在校表现,家长会也时常因为全县同时召开家长会而无法参加,但我都要求父母能用笔记得就记下来,记不下来的用脑子记。家长会能自己参加的尽量参加。
五、尊重、信任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要尊重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多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每当遇到困难,多鼓励安慰,帮他找回自信。以恰当的方式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
以上简单地谈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不成熟的做法和个人的几点体会。培养孩子的体验远不止这些。每个家庭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具体情况更是参差不齐,教育的方法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愿我们的家长多一份耐心、童心,与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感谢学校和洪老师推荐的陈默老师的教育课堂。听完课,对自己的想法也笃定了些,同时受到很多很多的`启发,作为父母,就应该做好父母该做的角色:
1、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助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基础。
2、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帮助孩子调理一些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使孩子能踏实,能心神安定。这样课堂才能全神贯注的听课,保证效率。
3、陪伴。要高质量的陪伴,对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很有益处。只懂得回家休闲享受的父母,陪不出勤奋刻苦的孩子。
4、增加阅读。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阅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自己不断成长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
5、注重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善待别人;孩子活的踏实,安心,体现自己的价值。
今天,我的女儿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了,走入了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我们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提高整个社会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想把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目的于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既然做好中学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重视孩子的“健康”。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养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克服烦躁心里和怕苦畏难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生活中按时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乱花钱,不乱抛乱扔,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第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在家里我一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场所。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感到亲情,驱除压力感,有话乐意向你说,有苦愿意向你诉;二是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沟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累下来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对于孩子的贪玩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学习做完了再去玩。
不定时的检查作业,抽查功课让孩子知道我们在时刻的关注着他。家长在有些时候还是要做出牺牲的,陪着孩子看看书、看看电视,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会发现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变得懂事了,你还会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以前,儿子不爱和我交流,有事不主动说,问起来他也不知道,不做生活的有心人。问得多了,他也慢慢注意观察了,学会思考了。现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他都主动跟我讲。
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我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让他们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乐!
第三,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
我常对孩子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问心无愧”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踏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四,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
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道路指引人,做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老师也不是圣人,和我们家长一样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而且老师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试想,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经常都感到很累人,很难教育,一个班也有几十个孩子,其责任之大,难度之大应该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家长只有与学校积极配合,才能与学校形成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第五,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
其实,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进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第六,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通过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锤炼出了坚强的性格,培养了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他渐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奥秘,开始了对理想的追求。
当然,作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找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来看看就是学习来,学习是与时俱进,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她的想法会变,教育的理念要求会变,时代的要求也会变。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她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她将会是我们的骄傲!
每一个家长都渴望成为合格成功的家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惑,有时也会深感迷茫,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阅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后,才发现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样扮演好第一任这老师角色,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无师之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和家长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文化修养虽然有关系,但并不是说明自身成功的家长就一定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教育孩子的责任有了具体的阐述,也让我们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具体的认识。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是育儿先育己。孩子-是我感情的寄托,希望的延续,是我所有喜怒哀乐的来源,是我生命中所有的美好。总想着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他,总觉得为他做得不够多,想得不够全,安排得不够好,却从未想过这些是他要的吗?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尽可能掌握相关的科学育儿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是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质量的相处时光。作为家长我们也不能总是用工作忙压力大作为借口,缺少对孩子的陪伴,要和孩子多沟通,做朋友,对孩子的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让孩子能够从心底里信任父母,自愿配合父母的教育。
我的孩子有一段时间不太愿意和我说话了,我就开始担心他的情绪了,便想着找他谈心。可是问了他,他却支支吾吾的也没说什么,我便想了一个办法,给他写信,把我心里所想通过书信的方式传达给他,对他的期许,鼓励他的话统统都写在了信里,放在了他的书桌上,晚上的时候他跑来和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很用功很努力在学习可是成绩都没提高,我觉得好无助。”然后我就给他分析原因,那是我们第一次促膝长谈,他说了很多他的想法,我也发现孩子长大了,不能把我们的思想强加于他。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多用耳朵听,少用嘴,用彼此的爱,尊重,信任,赞美和关心建立纽带。在亲子感情逐渐加深的时候,父母对孩子教育才能水到渠成。要学会鼓励,表扬,陪伴。
三是引导孩子认知事物,明辨是非。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多面体,孩子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毕竟稚嫩,在生活中作为父母要告诫孩子,好的事情可以做,不好的事情不能做,哪些是好的事,哪些是不好的事。总之,要引导孩子多做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有益的事。
四是丰富孩子的课余时光,配合双减政策,让孩子的学习实现高质量,更全面的开展。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分工,一起做菜,做饭,让孩子习惯参与到家庭中,从而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有责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自律的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时间,在开拓视野,接触社会兴趣,培养特长的时候,意志更加坚定。
五是加强孩子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多跟孩子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家庭的家族历史,让孩子有民族传承的使命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努力。
六是换位思考,就是与孩子的角色对换,把孩子当自己,把自己当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体会孩子的感受与难处,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产生错误的直觉和判断力,从而影响到当前所发生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要尊重,信任孩子,多了解孩子,以心换心,用信任赢得孩子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通过细心观察,倾心交谈,细心照顾,耐心帮助。等方式,多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切记,不拿自己的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孩子的优点相比。要用孩子今天的进步和昨天的不足比,要用孩子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就比,每当遇到困难,多鼓励安慰,帮孩子找回自自信。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影响熏陶孩子的行为。所以,父母应加强自身的品行与素养以身作则。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自己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所有家长的夙愿,从上到下也喊了很多年,今年9月国家正式出台双减政策,10月,新东方发布公告于11月底停止K9培训服务;11月也就是上周末,13号,学而思宣布学科类培训今年底全面截止;这并非一惊一乍,也不是一紧一松,而是彻底禁止了;国家为什么大动干戈,个人觉得除了表面上的目的:追求教育的公平、减轻学生的压力、降低教育的成本,之外,其核心要素就是素质教育,双减”新政的颁布,重在打击K9培训机构,给学生和家长减负,同时也告诫了我们这些家长,到了革新育儿观念的时候了,更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理性规划孩子未来。
那么以后我们孩子的课程表从以前的语文、数学、逻辑、英语,换成了美术、音乐、游泳、足球、篮球等技能训练等,是不是就是素质教育了呢?我觉得不完全是,当家长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时,往往忽略了“素质教育”中同样重要的部分,就是对“道德情感”、“心理健康”以及“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个人有几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对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我们应该每天都要尽可能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重视他的,在交流中对失败进行充分的鼓励、对成功进行认真的夸奖;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不断的交流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交流还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说实话,孩子一天天长大,这种交流的机会不多了;
第二:注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习能力;
不过分强逼,但也不能完全散养,双减政策的出台,空出的时间,并不是让孩子放飞自我,无拘无束,而是转变方式,我们以往的教育,都以知识考察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所以,导致校外机构疯狂帮助孩子强化知识学习,提高分数。客观上,这些可能会对提升学习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目标与手段颠倒,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过分注重掌握现有的知识,懂得多,知识面广,固然好;但是,当下社会,科技日新月异,谁能准确预见未来的工作和行业会是如何?所以,拥有学习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后,身为父母也要不停学习,修正自己的心态,刷新自己的认知。以孩子为镜,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才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双减政策出台了,但是从我们作为家长的身份来说,培养孩子的这份责任不能减;
以上就是个人的浅见,愿与各位家长,老师共勉。
一、学会做人:人格健全是做人恒久的标准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青少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致力于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咨询的基础与保证,做人就是要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体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偏重于怎样做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学做一个人。”道理很简单,我们不一定能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一定能漂洋过海成为留洋族”,但我们一定要先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会爱人也会自爱的人。一个会谦逊也会自尊的人,一个平凡而绝不卑鄙的人,这才是伴随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人有人的规格,做人有做人的准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做人的标准,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真诚、正直、善良、仁义、宽容、豁达、执着、敬业、负责、进取、知礼、遵规、反省、改过、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这些是做人恒久的标准,我们要以此标准约束自己,锻炼自己,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二、学会学习:善学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新的世纪,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当今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宇宙空间技术、纳米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目不暇接。世界的发展,时代的紧迫感催促我们不可懈怠。这就要求我们家庭教育指导师必须学会学习,学习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善学是使人聪明的本领,学会学习关键在于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善学是指能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多方面高效率的学习。善学主要是指学习要做到经常复习,即“学而时习之”;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做到学和问结合,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要做到向别人学习,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借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多读书,读好书。即要博览群书,能详尽地解释它,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种学习能力,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习境界。
学习要做到静心,如果不专心致志,学习也就不可达到最佳效果。善学可以让你事倍功半,会学习才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才能学有所长,获得本领,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拥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三、学会沟通:微笑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模仿与关注。作为人的一种能力,沟通是教育咨询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所必备的素质,在教育咨询工作中,教育咨询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只有善于沟通,才能得到来访者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获得教育咨询指导的成功。
我们要在沟通中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善意的交流,让对方感受到诚意,任何虚假都可能导致沟通的失败;我们要在沟通中要把握对方的心理需求、彼此分歧的焦点或疑惑点,要通过解释消除对方的疑惑;我们要在沟通中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清楚并讲求艺术的表达思想;我们要在沟通中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并理解对方,从而建立默契;我们要在沟通中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体谅或原谅对方的失误,合理地看待对方的弱点。
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有效的沟通,而微笑恰恰是有效沟通的润滑剂,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情绪,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来访者身上起到影响作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换句话说,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阳光,温暖别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相通的七彩阳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
记得自己孩提时候的老师们都比较的严肃,虽然这些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的知识和人生智慧,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可能还是更喜欢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老师。也许是我们的老师在应试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数遮住了双眼,被功利尘封了心灵,情感早已淡漠,心灵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对着我们这群新鲜的生命和活泼的童年,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为人师的悲哀!作为一名未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一定要把美丽的微笑留给可爱的学生们!因为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学就会的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四、学会做事:用心做事是学会做事的最高境界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学会做事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职业能力。不会做事也就难以成就做人!不会做事的人是一个无价值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做事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用力做事,第二种境界是用脑做事,第三种境界是用心做事,而第三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也正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所应追求的境界。做事要如水,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而不悔的韧劲。
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才能成功。所谓用心做事就是做事时,加入智慧,加入对事的长远打算,加入对事的一步一步的思考和谋划。人们常说,当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谁能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谨慎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孩子今天乃至未来的影响,谁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能力,谁能在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时,有针对性地真诚去呵护成长着的心灵,谁能给贫困生以更多的关爱和辅导,就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我想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更加应该站在一个家庭的整体和谐发展与孩子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用心的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更是为孩子明天成人奠基的事业,所以教育工作的焦点应该是孩子的成长,应多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要用我们的真心去指导家长,要用我们的情感去感化家长,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启迪家长,要用我们的人格去熏陶家长,做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五、学会生活:感恩生活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源泉
学会生活是人生的目标,也是一种境界。生活不是生存,生活是追求某种意义的生存过程。生活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更多的是与生存有关的日常生活;二是事业,上学、研究或从事职业等事业,人生总要成就一番事业;三是审美,创造和欣赏文化就是审美。
学会生活就是要热爱生活,要有生活的理想,带着希望生活,有目标和愿景的生活才能有生活的激情;学会生活就是要处理好俗务、事业和审美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学会生活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业绩;学会生活就是要主动体验并欣赏,在生活的体验中欣赏美,欣赏价值;学会生活就是要善于交往,在交往中获得情感。人是群体的存在,融入群体,融入事业,人才有归属,才会有精神的充实;学会生活就是要做真诚正直的人,做与人为善的事,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是最高境界的审美。归根结底,我们要学会生活就是要幸福的生活,而感恩生活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源泉。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和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成长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更为重要,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幸福的人,我们要学会把爱传出去,帮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及家长们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总之,这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是一次对我的职业发展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家庭教育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修炼自己,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在学习与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家庭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让培训的硕果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今天认真的学习了家庭教育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教育也是我们都需要去学习,去接受,去改变,去用心体会的一个过程。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需要在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去感化,去影响孩子。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用心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孩子刚上了初中,可能是习惯了小学时候的学习环境跟方法,刚开学第一个月,一回来就是电视手机,一问就是作业做完了还动不动就发脾气。成绩也一落千丈,给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仍改变不大,我冷静想了想,觉得孩子也跟我们一样,他也是边成长边总结,这时候家里刚好断网,我每天下班回来看书,做运动,做家务把自己排的满满的,慢慢的孩子也变得回来先看书写作业等,也突然间就懂事多了,也知道帮忙干家务,就这样进步很快,回来高兴的说今天这个老师表扬我了,今天我哪科成绩又提高了,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苦教导,更离不开我们家乡的配合跟鼓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鼓励孩子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科目慢慢增多,孩子负担也越来越重,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安排合理的时间跟空间,要让他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更要劳逸结合,好的成长应该是一起进步,而不是单方面的成绩决定的,平时孩子在学习5天的时间都是老师安排好的习惯,而周末2天就需要我们家长去陪伴孩子去有规律的学习,生活,有个放飞自我的空间与时间。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只有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让写出孩子21个优点,我写了十来个就一个也想不出来了,我就在想到底是孩子不够优秀还是自己看问题有些偏执,后来在不断的学习跟成长中我发现,孩子的成长是两面性的,你不要光盯着她的缺点去看,如果盯着缺点,那么孩子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童心,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
当然鼓励这个度就需要我们去把握,原则上的缺点跟坏的习惯就是需要给她提出来并且督促改正,在适当的鼓励跟表扬中孩子一些小的坏习惯竟然慢慢都有所改变跟改正,所以我们家长要正确用心引导孩子,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成长中也去慢慢总结,去体会,去收获,孩子才会更快乐的成长。
教育是门学问,并且是门不浅的学问,我们做家长的也需要去用心学习,体会,进步。自己有个好的改变好的进步孩子才会有好的成长跟进步!
从小班起,我们班的异异小朋友由于体质差,三天两头地感冒、咳嗽,所以她一直受到了老师们的特别“保护”。本学期,这孩子的出勤率还算蛮高的,家长和老师都很替她高兴。虽然,这孩子在大多数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是,我们发现,异异小朋友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在小班时,其实我就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来园插晨检牌时,她总是以一种不肯定的语气问爷爷:“爷爷,这个是我的吗?”爷爷用他的老花眼仔细一看说是后,她才会安心地插牌子。到了中班后,老师又重新让孩子们认了自己的晨检牌位,可是,异异至今每天来园时还,我让她自己想一想、找一找,可是多次是插错的。而她外婆怕孩子出洋相,于是急冲冲地告诉孩子其正确的地方。而老师只能说下次可别忘记噢!
对于班里每人一个小壁橱也是一样,好几次让她把自己的蜡笔拿出来画画时,她总是找不到,老师多次教她记壁橱的捷径方法。但是最后还是异异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在壁橱上做了标记后,以后才找到自己的壁橱。在一日活动中,像类似的小事还真得挺多的。
面对这样一个平时不怎么犯错误的孩子,老师肯定很少机会去批评她。而由于孩子体质弱,她不生病就已经是最大的喜事了,回家后受到得更是家人的百般呵护。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出现以上的这种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我觉得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自理能力方面肯定是弱于别人的,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孩子得摆脱对别人的依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幼儿在一开始适应变化的环境时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但老师、家长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孩子的周围,替她去生活,也不可能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的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异异小朋友由于体弱,大家都不敢让她“劳动”,生怕孩子累了又会犯病,其实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本领,间接也就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劳动的机会又是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所在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特别作为家长的,平时就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千万莫让孩子成为温室之花。因为孩子最终要长大,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要尽早培养和锻炼她安顿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每一个阶段都倾注了家长无数的心血。我们在体会孩子带来的快乐、幸福的同时,也为孩子的顽皮、不听话而头疼,更为孩子试卷上令人懊恼的成绩而焦虑,气愤。由于自身缺乏经验,我在家庭教育上出现过许多苦恼和困惑,也走了一些弯路。时而是来自双方老人的娇惯、溺爱,时而是我们严厉、简单粗暴的教育。虽然,我们操心劳累,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
孩子入学后,作为家长我迫切的想要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上、在听取了专家、老师的精辟讲解后,使我受益非浅。结合平时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相互促进。
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二年级是孩子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作为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孩子。
行为习惯方面:我认为应先淡化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幼儿阶段开始,我们就要求他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穿衣、洗袜子等;我们也有意识地带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到公园游玩,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此过程中教会他如何与人相处,让他懂得谦恭礼让、文明诚实。有时我们在做家务活,孩子出于好奇也跃跃欲试,拖地板、抹桌子等,我们不会因为她还小、添乱而拒绝,总是耐心地进行指导,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让孩子从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自信、自强的意识,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要让他做到四点:
(1)养成定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养成专心致志写作业的习惯;
(3)要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4)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现在,大多数孩子因为习惯不良导致学习较差,如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我的孩子上一年级后,也存在这些问题,依赖性特强,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就喊: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刚开始我都会告诉他,渐渐的我发现她连会写但一时想不起来的字也不想了,直接就问怎么写。通过家长课堂的学习,我知道,孩子应学会利用工具书来辅助学习,如用字典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字等。于是,有一次老师让写一篇日记,他写的是放学后的大扫除,当写到打扫的打时,不会写了,就喊:妈妈,‘打’字怎么写。我就告诉他,以后遇到不会写的字就要去查字典,并且教会他如何使用字典去查自己不会的字。比如说不会写的字,如果知道拼音,根据其拼音就可以查到想要的字;如果说是会写但是不会读的字呢,我就告诉他可以根据字的偏旁部首来查,就可以找到这个字,并且给他找了几个字用两种方法做了一下示范,刚开始,很费时间,但是慢慢的她掌握了基础要领查起来就省事多了,并且慢慢的他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做作业时,我们要求他做完后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如日记写好后自己读一遍,可以让他自己发现漏字、错字、漏标点符号等问题。
二、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周围有些家长借口忙而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的事要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要么武断包办,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等到出了事还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与孩子沟通时,也应注意时间和环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经常会利用全家在一起吃饭的时间,教育孩子,寻问功课,检查作业,紧张的气氛令孩子有饭吃不下,经常是愁眉苦脸的,我气上心头,满脸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饭菜,谁也吃不下。后来,通过家长课堂,听取了专家、老师的讲解后,我现在就经常利用晚饭后散步和平时在一起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学到些什么东西等,及时捕捉孩子思想上的细微变化,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待自己父母、邻居、朋友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精神、家长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在做着孩子的榜样,而且家长的一言一行必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不能在自己沉迷于赌博中时还要求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能在自己撒谎时还要求孩子诚实,不能在自己面对挫折唉声叹气时还要求孩子坚强乐观,不能在自己对工作三心二意时还要求孩子认真负责持之以恒。女儿刚上学时,晚上我们让他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学习,我们在厅里看一会儿电视,我们发现他一会儿出来喝口水,一会儿出来上趟卫生间,总是找借口在厅里停留一段时间,浏览一下电视中的故事情节,为了孩子我们在他学习期间关掉了电视,有时间看电视时,我们也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意义的、健康的节目。
四、多表扬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不要吝啬表扬。当孩子哪怕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要赶快夸奖他,并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给孩子树立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如何改正错误。记得在上家教课时,老师说过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生活中,我们尽量表扬孩子,使孩子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肯自觉得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她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我女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随着动作难度的提高,孩子就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想学了,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尤其是有一个下腰的动作,他由于身体偏胖,怎么都向后弯不下去,这时,我就安慰他、鼓励他,并且每天晚上回家后陪她一起练习一会儿下腰的动作,慢慢的,他由一开始的只能向后倾斜15°到后来的向后倾斜90°,虽然离老师要求的还比较远,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帮他提高了自信心。
五、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知识之门,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怎么可能去追求呢?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现、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育和引导。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喜欢替子女报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样样精通,却没有考虑孩子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有些甚至只是想圆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而已。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可能什么也没学好,还可能挫伤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从此惧怕学习,厌恶学习。我的孩子在上学前班时,有一次,我去接他放学回家,看到有一位英语老师在操场上给别的班的同学上英语课,边玩边学,他在旁边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嘴里还跟着老师念着,我在旁边喊他,他也不搭理我,一直到下课,在回家的路上嘴里还在不住的念叨着刚学的那几句英语,我发现他对英语的兴趣挺浓厚的,于是就给他也报了名,一直学到现在,英语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家长成员间要配合默契
为了教育好孩子,作为家长的各成员之间要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引领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间目标一致,态度不统一,往往会使某一方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受到另一方的干扰、抵消,甚至扭曲、对立,孩子在多重选择面前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家长的心血必然付诸东流。我及我的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培养孩子使孩子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成人、成才、成功。
以上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几点经验和体会,不足之处请老师、家长指正,同时也希望和各位老师、家长经常沟通,共同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xx年10月23日通过,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
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法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举措、学校等社会力量对家庭教育的协同任务等。
为贯彻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法律也作出规范。要改变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根据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同时,该法律还呼应了“双减”要求,对加强监督管理方面作出规定。在将孩子从课后课外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带离之后,如何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归位将成为未来多方关注的重点。
从表决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来看,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则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实际上目前学生面临的学业负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影响的结果。家长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学生,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学业负担和成长发展问题。眼光需要更长远一些,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考学成绩和效果。
家长对于自己儿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之所有会犯罪,就是因为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教育的家庭。我们教导孩子不能够用武力。而是要用理智来教育孩子。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想为孩子好,就要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因为孩于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的标志。但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
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我的一位老同学是美籍华人,他不但自己事业上是个“成功人士”,幼童教育得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问他美国家庭教育幼童与咱们中国有何区别,他告诉我美国不像咱们喜欢处处替幼童做主,父母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千方百计地帮幼童的忙,还把这些归结为对幼童的疼爱,结果疼爱出了“啃老族”和“怨老族”。美国家庭也疼爱幼童,可是他们疼爱幼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鼓励幼童自立、自强、自主,具体地说,从幼童小时候起,美国家庭一般都注重从以下八个方面教育幼童。
1.倾听梦想。幼童们的志向与父母对他们未来的设计相左时,多鼓励子女的梦想,无论在父母看来这类梦想何等奇特,因为这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何况,幼童的梦想往往是他们成功的起步。
2.提供机会。能力需要靠训练来增强,需要有机会去磨练。因此,父母大多都让子女参加运动队、童子军、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社区组织,使幼童从小就获得待人处世的经验。
3.充分鼓励。幼童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父母称赞的,这不意味着用虚假的话哄骗幼童,也不是说父母永远不能批评幼童,批评应该跟赞扬结合在一起。
4.多问“假如”。“可能性思维”是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对一个难题认真研究并向别人演示如何解决它的幼童会问:“假如我这样做了,会怎么样?”父母应当鼓励幼童多做这样的思考,这样幼童从小考虑问题就会想到前因后果,也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5.勇于表现。鼓励幼童在幼儿园或学校多发言,在别人面前毫无羞怯地表现自己是一个最重要的技能。美国人是不提倡“谦虚”的,能干的事就要敢说我行,遇到竞争对手就要敢于拼搏!
6.盯住成功。要鼓励子女多想成功而少想失败,多想如何扫清障碍的办法而少想败退,增强幼童的自信。自信会成功的人,就会紧紧盯住成功的目标去给力,这也就大大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7.允许探险。幼童乐于钦佩和追随那些愿意冒险和能应付挑战的人。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怕幼童磕着、碰着、摔着,如此谨慎入微,难得幼童有冒险精神。实际上,生存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没有冒险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8.学会“3R”。Respect(尊重)、Resourcefulness(机智)、Responsibility(责任心)被认为是父母必须在幼童身上开发的三种基本特性,成功的桂冠总会落在这种人头上。他们努力照习惯去理解和容忍,他们屡次在挫折面前另辟蹊径,他们勇敢面对自己行动产生的后果。
这使我想到咱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帮幼童大多习惯“授子以鱼”,而美国的家庭大多习惯于“授子以渔”。这也许就是咱们有不少幼童依附性强而美国的幼童大多自主性强的原因吧。
如此说来,教育幼童也是要讲究方法的,美国家庭教育幼童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王自的老师要求我谈谈王自成长情况,想来想去觉得没什么好写,首先我的文化水平有限,谈心得也谈不到什么程度,只能随便写。
王自在没有出生时我们就给他的名字起好:王自,我们希望小孩从小开始要懂得自尊、自强、自立,做一个健康的人,不要成为社会负担,不论男孩还是女孩。还好是个男孩,和名字寓意差不多。
我们对小孩教育主导思想,要让小孩成为一个健康、正直的人。具体怎么引导和教育呢,我们的做法如下:
思想健康。小孩的思想要慢慢引导,家长是小孩的榜样。不准骂人,诚实待人。有一次春节回家他看到别人的小孩在吵架,骂了一些非常难听的话,他在边上看到笑起来,他感觉到非常不文明。同时感谢老师及时的反馈王自在学校的思想状况,我们及时纠正。我们家庭允许小孩犯错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原谅,什么样的错误不可以原谅,要讲清楚,这样便于他今后养成好习惯。我们家长在这一方尽量做到行教,行教胜过言教,他的妈妈在这些方面非常注意细节。发现小孩思想上的瑕疵,要随时随地的纠正,不要因为小而不为,否则会养成他不好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身体健康。任何人没有好的身体,今后在社会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健康的身体也是财富。要求他积极的参加体育训练,大约4岁时我就将他带到健身房,那时他小但是能够教别人好多器械动作,上一年级开始参加跆拳道训练,而且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是让他锻炼身体。在这一点上,体育锻炼可训练一个人的意志,培养恒心和吃苦精神。94年我大学毕业到现在非特殊情况,我是按照我的锻炼计划进行的,这是给小孩的一个榜样,但是我不是为榜样而做,我是真心喜欢运动。
态度端正。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态度端正,目的明确。特别是在学校学习,不但要学习老师的文化还要学习老师为人处事的方法,不懂不要怕问,问老师,问同学,问父母,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得文化知识,老师所讲的文化知识懂、会、理解,即使在学校考试零分我们做家长也开心,但是懂、会、理解怎么能够考零分。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这不但是学习,也是对老师的尊重。拖拖拉拉的习惯不能养成,又一次她做作业三心二意,他妈妈发现后直接撕掉他的本子,这个方法可能不好,但是让他明白做事三心二意我们不能接受。知识的取得不要仅仅限于学校,要让小孩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看书上网等都可以获得知识,特别是上网,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父母要注意引导,我的理解网络就是一所大学。我不会打麻将,仅有的爱好就是看书,体育锻炼,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离开大学仅仅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开始。
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让他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解决,我们不参与。好的坏的都要分析给他听,同时要对这种结果负责任。要融入社会,和人打交道,一年暑假,我们将他一个人放到上海参加中美夏令营,周围没有他熟悉的同学朋友,这就是要他融入这个团队,解决他自己所碰到的问题,要让他善于和陌生人沟通。参加中美夏令营这个活动的过程,他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独立能力都会得到体现。
行为安全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带着他到人民路上过马路,怎么样经过红绿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他坐在汽车上,碰到一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不好行为,我会及时解释给他听,好在哪,坏在哪。现在他一个人在昆山到处骑自行车,我们非常放心。同时要他辨别什么样的人是好人,特别是陌生人,不要轻易接近和相信他们的话,遇到问题打电话给父母咨询。
白板交流。在我的家中挂着一块白板,有什么心里话,我需要对他讲提醒他的,我就写字在白板上,他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写在上面。对我对他都非常方便,做到及时反馈。
思想沟通。每个星期尽量抽时间出来和小孩子沟通,思想上和行为上。下班回来后,开心的问他在学校的情况,给他一个拥抱,亲亲他,让他真心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99年他的小妹妹出生了,他感觉到我们对他爱少了,发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及时和他交流,让他感受他和妹妹在父母的心中一样重要,仅仅是妹妹小罢了。有时我也讲现在我公司管理上的困难,投资、股票以及工程建设等,我要让他慢慢了解,我们为何要这样做分析给他听,今后他迟早要接触社会的。商品经济社会,不要回避商业问题,死读书不行,一定要学会做事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学问和研究的人是少数,大多数知识还是为了应用,怎么应用,还得要创新,方法和思维特别重要。
絮絮叨叨的讲了这么多,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每个小孩不一样,对我的小孩适用,不一定对其他小孩就好。小孩的教育,成长不要完全推给学校,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结合起来,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尤为重要,好妈妈是小孩成长的基础,就是讲家庭的重要性,社会环境也是由家庭环境外延。
给小孩的爱特别重要,但是不要溺爱,该严厉时要严厉,否则害他一辈子。也给社会增加麻烦,但愿我的小孩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我仅仅要求他成为一个健康而正直的人。
我们培养的小孩到底好还是不好,就是现在的这个情况,标准每个人的认可度不一样,但是我们非常爱他。
在此,深深地感谢朝阳小学的老师这么多年来对王自的付出。谢谢!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孩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
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贪婪痴慢,人心堕落要因。一切时,一切事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一切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要做到爱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将来踏进社会,不为自己,为民造福。
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孩子的兴趣班,都是自己喜欢并且愿意坚持的,让孩子们既学习了新鲜知识,又不会有反感抵触情绪。快乐健康的家庭教育将伴随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孩子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颁布,使家庭教育也有法可依,从此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祖国的未来。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作为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更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宣传家庭教育法,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家庭教育。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依法依规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为建设和谐家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连接学生、家长的桥梁。一位优秀的教师既要带好学生,管理好班级,还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教师有义务,也很有必要指导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只有与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识地构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富有成效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高。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明智的教师就应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经常主动地与家长一同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交换教育的意见,听取家长的建议。主动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访问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与家长沟通。如果我们教师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带动家长,那么家长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从而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更科学,更向上。
学习家庭教育是项艰难的路程,教育孩子也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仅做好孩子的在校教育,也促进学生家长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不断探索学习,家、校一起,为了孩子,共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使祖国的“花朵“茁壮、健康发展。
我们的孩子是合肥市x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并且在《数学大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论文,我们家长也经常为自我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下头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多谅解。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欢乐学习
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异常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向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经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提高,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欢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二、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忙孩子减轻压力
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境异常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忙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应对失败的办法。
三、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一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景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经过这样不仅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并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四、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
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我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悲痛的样貌,我们反省了自我的做法,最终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向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欢乐,把学习当作一件欢乐的事。
五、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并不明白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我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职责感。
在观看了规则教育后,自己也了解到了规则教育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我们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现在整体社会的焦虑让我们家长通过更多的培训班给孩子来灌输知识。但是对于孩子的健康人格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缺少方式方法。对于大多数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花骨朵们,规则教育在现阶段已经刻不容缓。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社会上更有多种规则和法律约束,在幼儿规则培养的建设期,我们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打好孩子的基础和孩子一起学习参与规则制定和规则维护,从小把规则意识培养起来。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建设者。
一、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爱,才会爱自己、爱父母、爱别人。也只有有了爱,他才会处处注意别人的感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家长的过度呵护使孩子以我为尊,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管吃呀玩呀,都只想到自己,这样下去,将来不堪设想。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我将街上一只没人要的小狗抱回家。我对孩子说:“人要学会同情,看到那些贫穷的、饥饿的、挨冻的、受欺侮的,要有同情之心。如果我们有能力,就要给予帮助。这只没人要的狗很可怜,你要好好爱护它。”儿子给小狗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小黄”。儿子每次从幼儿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小黄吃了没有?”他常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火腿让小狗吃,给他订的奶也让小狗喝,还经常自己收拾狗窝。下午放学后,引着小狗出去玩,在他的喂养下,小狗一天比一天健壮。儿子在养狗过程中,变得细心了、勤恳了,学会体恤别人了。过去从不干家务,现在回家吃完饭后主动抹桌子、扫地、倒垃圾,能够体贴爸爸妈妈的辛苦,给他买好吃的东西,他也非要爸妈尝了以后才肯吃。在学校,同学的笔、橡皮丢了或有了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别人,老师夸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同学们都乐于和他在一起玩。看着这一切,我们喜上眉梢,看来对孩子一番爱的教育还颇有效果。一次在街上,他还主动把自己的零花钱掏给了一位正在向行人乞讨的残疾乞丐。我深深体会到多给孩子一些“爱”的教育,使他们具有爱心,这样他们才会爱周围的一切,一个有了爱心的人对自己的父母一定也会有孝心。多给孩子一些“爱”的教育,少给孩子一些溺爱。
二、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当今孩子,我们家长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心肝宝贝,事事依从,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坏习惯,这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一遭碰壁,便会不堪忍受,后果不堪设想。但我们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有艺术。我们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使用的口头禅就是“不”、“不要乱扔东西”、“不许骂人”、“不许、”,其实这样直截了当地说“不”,对孩子是一种消极的限制,效果并不好,不仅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有时候你越是说“不”,他就越唱反调。因此,我们对孩子说“不”,应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如我们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的时候,可采取比较委婉温和的说法。如把“不要撕坏了书”改成“你小心一点翻书”,把“不准大声喊叫”改成“小声点说话才有礼貌”,这样委婉地说,语言亲切,孩子易于接受,还能使孩子知道自己怎么做,以免孩子做起来无所适从。有时,我们想要孩子停止某种行为时,别让“不要”和“不许”脱口而出,可引导他们去做别的事,以代替现在的行为。如孩子对你的手机发生了兴趣,拿在手里当玩具,你担心摔坏了手机,那就拿几块积木来,跟孩子说,看你能不能拼一个大大的手机,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游戏上;孩子哭闹着跟你要某种玩具时,你可以让他看动画片,或者建议他给哪位小朋友打个电话,问问小朋友有什么可交换的玩具,还可以带他到外面走走。有时给孩子提要求时,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如不想让孩子再看电视,可说“你再看10分钟,然后睡觉。”提前告诉他关电视的过程,他心里有个接受的过程,即使不情愿,也不会反应太强烈。总的来说,我们对孩子说“不”,要注意艺术,但最好别让你的话里经常充满“不”字,要适度。
三,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疼爱得不得了,啥事都想替孩子包办,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能害了孩子。我们应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如孩子1岁多,刚会吃饭时,别怕他弄脏了,弄洒了,让他自己拿小勺子自己吃,他可能弄的满嘴满脸,甚至弄倒了,没关系,时间长了,他自然就会吃饭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让他自己洗脸,自己穿鞋、穿衣服,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样他就会自觉养成动手能力,以后也能适应了社会。
四、培养孩子的团结精神。
现在孩子虽生活很好,但没人和他玩,长时间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或跟着大人转,只能使孩子不合群、孤独,影响孩子今后的交际,我们应有意识多引导孩子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可以给他们创造条件,如让他把小朋友引到家里玩,不要怕弄脏了、弄乱了家里的东西,这样的活动会使孩子学会团结,学会和别人交际,学会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