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17篇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

六国论 1

六国论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

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背诵全文;

掌握多义词“非”、“或”、“得”、“相”、“势”。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讲析课文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1、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了突出六国,宾语前置。

关于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赏识。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写作背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2、讲读一、二段。

文言实词:破、起、使、与、败(课后题)

力、思、弱、终、远、速、爱(课内讲)

(一)1、学生讲讲词句(第一段),教者纠正。

2、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它的根据是什么?

(见板书)

3、由于事实上六国并非全都赂秦,所以,作者主动设问并加以回答来堵塞漏洞,显示了论证的严密性。

4、齐读第一段,根据板书初背。

(二)1、教者讲解词句,板书多义词“思”的例句。

2、提问:本段可分几个大层次?(见板书)

3、问:这一节论述了什么问题?它同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这一节剖析了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的情况,从正面论证了赂秦必亡的道理。在这一节里,作者运用史实,对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了充分的论述。是从赂者这方面论证了六国的破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总论点。

4、分层朗读、齐读、背诵。

板书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多义词:

大欲大患           1、思厥先祖父(思考,想)

赂秦力亏  固不在战  强弱胜负 2、蜀人追思亮(怀念)

破灭之道  奉之弥繁  不战已判 3、弦弦掩抑声声思(思绪。sì)

侵之愈急           4、今我来,雨雪霏霏(语气词)

&n

作品赏析 2

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国论的赏析译文 3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国论的赏析 4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六国论(网友来稿 5

六国论(网友来稿)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

翻译 6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_秦国。拿土地_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_秦国的吗?”(回答)说:“不_秦国的国家因为有_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_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_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_),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_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_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____,六国诸侯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_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_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_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_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_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译文: 7

【注释】

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体,主要记叙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六国在《史记》里均有“世家”。

②窃:私下。谦词。

③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通称殽山或华山以�

④深思远虑: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亦作“深思熟虑”。

⑤咎:责怪。

⑥郊:邑外为郊。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下面的“野”也是指郊。这里是指韩魏境内。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8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 冠胄衣甲 衣:衣服

据兵而寝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

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14.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11.A

12.B

13.B(暴为显露)

14.C

拓展:六国论文言知识总结 9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国论的原文赏析 10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译文 11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贿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国论 12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韩、魏塞秦之冲()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33.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34.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35.翻译下列语句(2分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13

六国论 苏辙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参考答案:

8 D(“当”同“倘”,如果)

9 C(连词,表转折。A结构助词,的/动词,去,往;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D介词,与,同/介词,从)

10 B(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11 (1)那么,秦国最向往的,诸侯最怕的,本来就不在战争上。

(2)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作者介绍】

苏 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嘉佑进士,官居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此文是苏辙为应制举所进二十五策论中的一。

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 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国论原文赏析 14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军: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挡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和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军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挡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挡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可,而是放在归、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挡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可,而是放在归、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归、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归、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可,再也没有比得上归、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归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归、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归、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归、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挡曾有归、魏的顾虑,就是因为归、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归、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和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归、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挡屈服而归向秦国呢?归、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归、魏是挡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挡如亲近归、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挡敢跨越归、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和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归、魏两国,让归、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归、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挡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挡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和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挡令人悲哀啊!

注释

六国:齐、楚、燕、赵、归、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 “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可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 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军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挡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挡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归、魏之郊:归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归、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归、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归乎?王挡如收归。”(《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归,收服归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归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归、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挡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挡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挡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抵挡。

可可: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

“以二国”三句:意谓用归、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归、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和相屠灭:指六国间和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赏析:

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 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国论原文赏析 15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赏析二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拓展: 16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国论原文赏析 17

六国论

作者: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赏析: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 “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 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

“以二国”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