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最新11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庸 低调处事
一、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②”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③”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二、中和之道
《中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其实中庸这本书之中对于中庸就有一个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之道就是把握住一个很好地中间地带,有些事情过一点就过犹不及,差一点就火候不够。其实在《论语》中有对于中庸的阐释。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里提到了一个过犹不及的含义,其实中庸之道就是这种不偏不倚的一个状态。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时候,要不偏不向,在为人处世上要恰当的找到一个平衡点,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⑤”孔子说:中庸真的是一种非常极致的,至善至美的品格,但是一般老百姓已经不能实行这种品格很久了。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孔圣人对于这种品格表现出了一种及其肯定的态度,但是他也在惋惜人民对于这种品格的忽视。中庸其实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和均衡是人类发展,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这种中庸的状态。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⑥”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孔子说:“舜应该是大智慧的人吧,舜好询问而且好审察近处的话语,隐藏丑恶的而宣扬美善的,掌握事物的两个极端,对人民使用那些适中的,这样才成其为舜啊!”这就是有大智慧的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品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一共十二个朝代,其中更是穿插着一些短暂的政权更替的时期。在清朝后期有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称之为太平天国,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太平天国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等一系列的努力已经走到额鼎盛时期。但是就在他们走到了鼎盛时期的时候,一连串的问题也就暴露了。骄奢淫逸,互相猜忌。太平天国的失败有大部分是自身的原因,可以说,一个领导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像洪秀全这样的,一个农民,在经历过战争之后建立政权,他就应当好好的继续筹划以后的事情,即使有了政权,有了钱,也应该保持原来有的那颗进取的心,而不是肆意的挥霍而没有一个度的衡量。我们一边在惋惜他的做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他能做到像舜那样,适度而为之,那么也许天平天国就不会灭亡。说到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的湘军的总领,曾国藩。曾国藩就是一位很伟大的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伟人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也都曾度过他的日记和传记。这样的一位人物,曾潜心阅读过许多古代经典著作,也曾在他的《曾国藩家书》中教导自己的儿子让他多读书,《四书》《五经》等等。他就很懂得运用中庸之道。他把这些书本烂熟于心,为人处世处处借鉴。值得我们学习。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每天必读书习字。就算大军逼近,大敌当前,也不能改变他良好的习惯,不管在困难的处境他都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做事情不急不慢,这就是一种中庸之道的灵活运用。
三、中和之道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更需要这种中庸之道,表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要平和心,要低调。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有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所以不管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或者说是一个人的作为都离不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很舒适的生活态度,它不是一味的忍让,也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一种超越别人的智慧,一种 中庸不是随大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均衡,是一种不保守不偏激的态度,是一种 低调是谦卑,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做人保持谦卑,不张扬,也不张狂,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为;既是人生的一种品味,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所以为人出世要低调也要中庸,做人要低调,也要能方能圆,做事要中庸,也要能进能退,人生旅途中困难太多,要想成功就得低调做人,中庸做事,还要克服自身,然而克服自身的障碍事实上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也并非能克服自身的障碍的人就一定会成功;不管是否成功都要时刻自我反省,提升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注释:
①《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第20页
②《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第34页
③《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第19页
④《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第21页
⑤《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第21页
关键词:中庸;中庸之道;价值
一、何谓中庸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火。有人认为,保持中立就是中庸,甚至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它是很注重人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量力而行。余生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言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
中庸之道最初由孔子提出,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至今已是一种很重要的道德观。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①
二、中庸如何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对此分别论述如下: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自我修养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②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的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到自己行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③
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中庸》十三章、三十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显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善良天性,就能够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便可以与天地� 这就是坚持至诚至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三、如何中庸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
“中庸”之“中”,为历代人所重视并不断重新阐释。对“中”的解释大多认为是:不偏不倚中度合节。“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层意义: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界。其实,“中”既是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是外在的超越性。王夫之认为:“一中者不易,两中者易。中立于两,一无可执,于彼于此,道义之门。中,“本训云:和也。其字从口,而上下贯通,调和而无偏胜,适与相宜,故周子曰:‘中也者,和也。’酌之以中,所以和顺义理,而苟得其中,自无乖戾也。④中为体,和为用,用者即用其体,故中、和一也。东西南北之无倚,上下之皆贯,则居事物之里矣,故又为内也,与外相对。唯在其内,故不偏倚于一方,不偏不倚,必贯其内矣,其义一也。不偏而和,则与事物恰合,故又为当也,‘发而皆中节’,当其节也。俗有‘中用’之语,意正如此。”⑤(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第146页
[3]《华盖集》,鲁迅
[4]《彷徨》,鲁迅
[5]《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马元德译
[6]《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吴象婴 梁赤民 译
[7]《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法]卢梭 著,李常山 译
注解:
① 朱熹注。《大学・中庸・论语》,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
② 《中庸・第一章》
③ 《中庸・第十三章》,《中庸・第三十章》
④ 刘宝楠。《论语正羲》,见《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我所学的专业是化学教育类,将来很有可能是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当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但是我并没有学习当幼师所需要的知识,为了挑战一下自己,我决定到幼儿园去。
现在家乡兴办了许多所幼儿园,因此我的寒期社会实践就从选择合适的学校开始了。回到家的第二天早晨,我向有孩子正读幼儿园的邻居家长做了**,最后把教委幼儿园作为了我这次社会实践的目标。我之所以选择教委幼儿园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教委幼儿园的教师的职业素质相对较高,得到了许多家长的一致好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家长们都觉得放心;其次,这里的教学设备较齐全,教育教学环境好,有促于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这也是吸引家长的重要原因。
来到幼儿园后,我找到了幼儿园的校长,向他介绍了这次到贵校实践的目的和一些有关的事,起初,校长并没有要接受我的意思,只是说有空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我见事情不妙,便改变了与他交谈的方式,让他知道我姐姐家也有孩子正在读幼儿园,我在家也有教育小朋友的经验,只是一个人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要寻找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经过一翻努力,校长终于答应让我在教委幼儿园完成我的这次寒期社会实践活动。
回来后,总结这几天家教的经验教训,觉得真有些失败,可能是小孩没有和自己好好配合,没有做好这几天的家教,小孩子的调皮、贪玩在这个年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大多原因在于自己的教学方法的不正确性,没有适应孩子心理的发展,使小孩对自己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我想应该多用引导的方式来教他,比如在数学方面。后来的几天比前几天好多了,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多了表扬和鼓励,找到孩子的优点,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在后来的几次中,我也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向同学请教一些方法,在家教结束时也取的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虽然那几天天天都是炽热的大太阳,但我们志愿者们每天都坚持准时到社区进行义务家教。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得到的快乐远比流的汗**!
虽然义务家教并未给我带来一丝物质上的利益,但我知道,我把我的爱心传递给别人,当自己身处困境时,也定会有人向我伸出他们的援助之手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全世界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得到帮助,才能更快地脱困。义务家教给我带来的是无限的精神收获。
转眼间,暑期实践活动就过去了。蓦然回首,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虽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短短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参加暑期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虽然短短的十天社会实践一晃而过,但给我的启示不是那么一点点,而是非常的多,而且这些东西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这次实践学到的经验是我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我会好好利用这笔财富的。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在实践中学到的一点点知识,而是在实践中学到的总的工作策�
关键词:中庸 现代经济伦理 诠释
儒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多个方面显示出了它强大的文化张力,一方面是因为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淀中,形成诸多合理的文化内核,如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为贵的和谐意识;还有注重实践的力行意识等,这是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能重新焕发出异彩的基础,这些意识即使放到飞速发展的21世纪,也有它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儒学思想在当代能发挥积极文化功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人们对儒学的重新解读,即用现代意识重新诠释儒学,用现代语言范畴重构儒学,这就为儒学和现代社会文化诸因素密切契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也就有了涵盖现代意识的价值意蕴。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式的对儒学原初含义的完全解构,而是让它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实践主体的运用过程中坚持自己本来面目的一种沟通。
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不同领域发挥了积极的文化功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有些人就把东亚一些国家经济起飞的伦理动因归结为儒学。而事实确实如此,如以仁爱为本的人道主义、以德为先的经营理念、强调正人先正己的管理者作风等无不和现代一些前瞻性的经济管理理念相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儒学思想都能在现代社会焕发文化张力,因为儒学毕竟是产生于农业耕文明社会中的一种思想意识,如果幻想在传统文明中能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一切文化动因,这明显的是一种浓厚的回归主义倾向。实事求是地讲,儒学思想本身确实也包含了一些有悖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成分,所以它是一把双刃剑,要让它和现代社会的一些文明进程高度关联,科学的扬弃是一个前提条件。
但出现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科学扬弃和重新的解读的主体毕竟是人,而由于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甚至情感意识的不同,不同评价主体对同一客体评价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异。从学术争鸣的角度来讲,我们提倡这种认识的多元化思维,但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它有可能造成的一个恶果是: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被当成事物发展、社会前行的圭臬;而一些人类文明的成果却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对中庸思想的不同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庸思想向来被许多人当成了批判的对象,而把中庸思想和现代经济伦理思想来平行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中庸思想作为阻碍现代经济发展的伦理思想倒是有人提出过,马克斯・韦伯就曾指出:东方的儒家伦理是一种反资本主义的入世伦理,它把现实视为安身立命之处,而且用一整套伦理规范去维系既定社会秩序的和谐,投诸在适应现存社会的目标点上・・・・・・它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保持克己自制的处世态度,在生活中始终做到中庸和适度的“不逾矩”,因而这种观念很难使社会生活发生转变,无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促进作用。之所以造成了对中庸思想的这种误解,一是对中庸思想的内涵把握不深,另外一个则是对中庸思想的外延定位不明造成。其实中庸思想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曲意地去理解就会造成它和现代文明的背离,下边笔者就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去对它进现代意义的诠释。
首先,许多人把中庸思想的外延无限缩小,许多人把中庸思想简单的等同于“过犹不及”,而且对“过犹不及”也进行了简单化的理解。其实,“过犹不及”并非等同于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它主要是对道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规范,我们要了解原初含义的中庸,必须要回到原生态的中庸,这样才能从中进行具有现代经济伦理学意义的中庸思想的重构。“过犹不及”最早来源于《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之间应有个适当的界限。孔子很赞赏尧命舜时所说的“允执其中”。他强调,人不应固执己见和偏走极端,而是应适中适当适度适可而止而行。偏离“中”,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或错误,他坚决杜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四种自以为是、固执偏见的现象,也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从理论层次上来看,“过犹不及”作为否定性判断,更重要的是否定了“过”优于“不及”,“过”优于“不及”的道德假设将本来同样的道德失误 “过”当作了一种特殊的道德修养而给予了不应有的肯定,从而使这种并不合乎道德标准要求的行为能够以这类似是而非的理由成为可以被容纳的道德行为。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如果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一些管理部门就 极端主义的危害不仅将某一合理行为无限推进到不合理的界域,从而导致荒谬,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于它往往作为这一合理行为的正面动力出现,使人意识不到它的危害。
对“庸”进行追本溯源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发现它的原初含义,第一,“庸也者,用也。”即 “庸”就是用,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行常用。第二,“庸,平常也。”两者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人伦日用之中要用中行中,不可走极端,正确得当,是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要求。从经济伦理学的视角而言,它也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如处理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都要有一个适中之点,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也要考虑到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企业也就会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中庸思想经过孔子提倡、子思阐发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理论与方法,绝非“过犹不及”几个字所能涵盖的了的。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 从当代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人进行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最大程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和中庸思想的主题含义不谋而合,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员工内心有着崇高的道德修养,有着极强的自律精神而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使企业活动出现一种严格有序的状态,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创造经济的财富的初衷。企业员工道德素养的提高,也可以使企业减少了培训企业员工的费用而节约了企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东亚一些国家的企业让自己的员工熟读儒学著作确实看到无论怎样创造财富只有人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这一坚实的真理。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所用的普遍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更是一种修养境界。由于在中国哲学中,对外在的自然之天始终保持了一颗敬畏之心,因此和外在自然之天的无限接近是中国哲学不竭努力的终点。这一点在中庸思想中体现的更为深刻,不过在中庸之道中更多侧重于道德修养方面罢了。在中庸中,天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和伦理意义,在《中庸》 而天人合一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人通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内外相通。因此《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内外合一。《中庸》中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内外之道,即内外合一,内外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内外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知与行的合一。
《中庸》中所讲的天人合一从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也非常重要,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追求目标,但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一些人往往会采取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奉行“只能我负人人,绝不能人人负我”的经营哲学,反而破坏了市场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就异乎寻常地显现出来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本。它有利于形成和维护一种良好的市场秩序,产生较高的效率,而诚信的缺失则会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甚至中断交易链条,破坏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环境。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诚信。高度法制化、制度化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正是有了市场交换双方高信用度的保障而降低了成本,产生了较高的效率,同时能够使企业的交易活动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获得长远、稳定的利益,保证了市场机制发挥真正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且提供稳定的利益预期。相反,企业信用的缺乏和不足,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变成了一种不经济的运行方式,使经济活动范围及其获利方式只能局限于有限的“熟人社会”圈子里和短期的一次性交易中,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成为了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优化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弱化了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面功能。,由此看出,诚信是保市场经济竞争和利益驱动机制健康运行的伦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市场交易双方的双赢,否则,只能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解体甚至经济崩溃。
在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和主要原则中,还包含着更多的哲学内容,而其中的许多部分在现代经济伦理学也有着较强的借鉴作用,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细叙述。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庸思想中还有着更多有助于构建当代经济伦理学的思想等待我们不断去研究和应用。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权汉生。“过犹不及”德性规范还是普遍方法[J].湖北师范学院院报,2006,3:2.
时光匆匆,转眼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已到了尾声。回首细想,与以往的暑假不同,今年的暑假让我有了充实和收获的感觉。暑假,按照以往的概念来想,就是用来回家休息和外出旅游的。但是如今不同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担当,我想更主动的锻炼自己,提早去认识社会,便想找一份短期的工作。在妈**.帮助之下,我开始了为期四十天的家教生活,虽然这过程有苦有甜,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圆满地完成了这份工作,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想这是令我欣慰的地方吧。
本村小学学生共六个人,一年级一个,二年级一个,三年级两个,四年级一个,五年级一个。实践目的:第一,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再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第二,勤工俭学,真正去体会“一份劳动,一份收获”这句至理名言。第三,使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修养心性,学会在处理事情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第四,对该阶段学生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所学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
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大概一周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而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在家教开始之前,我对整个暑期教学过程作了大致的安排。
第一阶段:前面10天,以巩固、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为主。这期间,让他们做一些练习卷和暑假作业,通过检查他们的作业,了解了他们学习的情况,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补漏补缺,确保他们以前习得的知识都牢牢掌握了,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第二阶段:经过10天的稳定我们开始正式上课,虽然人少,但是年级分散,教起来就比较困难。还好有我弟弟,他主动帮我教三个小学生,还有三个小学生由我负责,这样负担轻了不少。我们以教英语、数学为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下学期开始他们就要上英语这门全新的课了,到现在为止他们还完全没有什么基础,为了牢牢的打好基础,因此我格外注意他们的发音,还有26个字母的背诵拼写。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开始上新课,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适当加快或减慢授课进度。由于是上下午都上课,时间相对充裕,期间也会给他们做些课后练习、同步练习之类的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采取互动教学,让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教学顺利的进行。这一阶段我们一共进行了20天的教学。
第三阶段:这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教学,课也已经全部上完了,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学习。让学生大致的掌握课本里的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做练习时并不会像刚开始那样一窍不通。最后几天对他们进行了几次测验,虽然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他们较之前多多少少都有进步。
实践结果:
暑期家教按照计划如期圆满的完成了,虽然时间长了一点,挣的钱少了点也就一千多,小孩子也调皮了点不想学习只想着吃和玩,这样教起来颇为头大很是辛苦,我和弟弟也是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课,期间也受到过那些家长和自己父母的批评,也曾经想过要放弃,我甚至为自己的**而哭过。但是当家教过后,我想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毕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至少我尽了我的责任,并且我不后悔。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多。我也经常反思,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归纳了一下,有几点需要改进:
一、要按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上课,不能一味地把知识硬塞给他们,不能一味地讲求上课速度之快,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他们也会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且不能只顾自己上课说话,也要让小孩子们融入课堂,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他们多学多练才行,这样学习才会更加扎实。
二、在给他们上课和讲练习的时候,我应该尽量耐心再耐心一点,慢慢的给学生讲,毕竟他们是小学生,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好。我认为简单的并不意味着对他们来说也简单,切记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不能烦燥,不能讲了两三遍他们没听懂就对其发火,要多反省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这在我前几次上课的过程中,有犯这种毛病,所以后来我改了很多,尽量让自己耐心。
三、我要尽量备备课,一定要挑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然后题量不能太大。另外学生甚础比较弱,也先强化了基础才能够去提高层次,不能拔苗助长。
四、要和学生处好关系,就像跟朋友一样能跟他们有很好的沟通。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要有老师的威严,不能让小孩子随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像是来上课的样子。
我通过这次为期四十天的社会实践,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使我以后可以不断的改正并且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遇到困难不能一味地逃避,要敢于去承担,敢于去面对,肩上的担子只能自己挑,做人要负责任;还有一点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啊!
关键词:中庸;现代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论语》的管理价值
作为儒家思想集大成的《论语》是集中孔子言行的学说,是孔子一生管理思想的概括,是孔子入世的集中表现。在这里孔子对于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空间、管理时间、管理情境都有充分的体现。
孔子注重自身的修养,但孔子不主张远离尘世,闭门苦修,“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门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孔子生� 但孔子的独善其身也与当时的隐逸之人不同,他并没有藏到深山大川之中,避世避人,而是一边修订儒家典籍,使得“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同时笔削春秋,以正世道人心;一边讲学杏坛之下,使得知识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可以知道。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是入世的一生。
孔子的言论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就是孔子之学的载体。孔子没有像老子、庄子、孟子、荀子一样,对自己的学说有长篇大论成系统的表述,他以“文、行、忠、信”教弟子,他“不语怪力乱神”,他只是踏踏实实的教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去行“中庸之道”,去守住自己的道义。《论语》中没有玄虚的出世的东西,它只是脚踏实地的入世的学问。孔子其人,是入世之人;其学,也是入世之学。孔子虽然一生不达,但他自称是“待沽者”,他也周行各国,欲求自售。他认为“不仕无义”,孔子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虽然孔子一生不仕,但是孔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希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中处处充满了这种类似管理篇言的表述。
对于管理目标而言,《论语》强调“义”与“利”的统一,强调“和谐”的境界;对于管理主体,《论语》中既强调统治者要有高超的智慧和谋略,也强调管理者要有人文关怀,强调大仁大义,强调修炼浩然之气,提高自我品德修养;对于管理方式,《论语》中强调既要有“术”与“道”,即用合适的方法、谋略来进行管理,又强调“仁”与“德”,即着眼于对人性的尊重,按照人世间的道德要求进行管理;对于管理空间,《论语》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类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统一性;对于管理的时间,《论语》既注重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更着重于深谋远虑,考虑到资源可利用的时间,要“用民于时”,而不是“用民于时时”;对于管理的情境,《论语》强调对变化的管理,是顺应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为的过程,即孔子认为的“时中”和“通权达变”。不难看出,“中庸”思想更是在其中处处体现。
宋代赵普曾言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也知道《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虽然只是两个字,却基本上包含着儒家管理上的深刻内涵。因此,“中庸”的管理思想自然是儒家管理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经营管理上忠于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他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认为,“儒学”是“和魂”的基础。在他创办的500多个大企业中,极力推行“中庸”的管理方针;� 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在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台湾塑料大王“经营之神”王永庆认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一个公司经营的成功,人的因素起作用很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智慧、品行、观念、勤奋等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重要, 并结合儒家的“中庸”思想构建了著名的M理论,使 可见“中庸”之管理学价值已受到很多管理家的重视。
二、“中庸”的现代管理学价值
目前,世界管理学的主流还是西方管理学,西方管理学的发展无疑受到西方实证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物理学发展的辉煌成果使人们以为凭借实证的科学分析方法可以认识任何一个学科的规律,这种思维特点深刻影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对当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济人的假设不利于劳动者主观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古典组织理论认为,通过科学方法可以发现存在于组织中的管理原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例如统一指挥、部门化、授权等,仍然指导着今天的管理实践,但他们把管理对象视为客观存在,对人性的挖掘不够。
以著名的人际关系大师梅奥的霍桑实验为标志的行为科学学派开启了人性研究的全盛时期,虽然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仍然存在缺陷,但毕竟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说,中国先哲对人本性的分析在此得到了回应。此后,关于人性的继续探索层出不穷,构成了心理学对人的需要、动机、和群体动力分析的理论基础,代表性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至此,人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认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管理学派迎来各种学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社会系统学派、权变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济角色学派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管理本质规律,拓展了管理学视野,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和实践。目前各学派还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很难说哪个学派
与此同时,21世纪人们的伦理观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变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以人为本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末期,东周王朝由于礼崩乐坏,制度开始动摇,社会呈现出十分动荡不安的状态。孔子立志行道,企求恢复天下的秩序与和平。他行道的目的,在于训练一批公正廉洁、忠勇爱民的行政人员,来推行古圣先贤的德政,实现为老百姓服务的目标。其具体的步骤,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能够完成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这种以人为本、为政在人、以德化人的中道管理思想就蕴含在“中庸”的管理思想之中。首先,“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中庸》首章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管理依照“老天爷赋予人的本性”来管理,最合乎人性的需要,是人性化的管理。承认天的重要性,同样也重视人的作用。“中庸之道”也就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 孔子指出“时中”、“通权达变”便是一个要求管理“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中国的管理由于崇尚西方的科学理性管理模式,反对“合情”的呼声此起彼落,“以礼制情”、“以法厌情”,这种片面的否定态度,其实是不了解我国先哲安排“情、理、法”的真义,事实上在21世纪的今天,情、理、法的管理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作者单位:安徽众益医考培训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费・霍金森著,刘林平等校对。领导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钱学森,杨沛霆。现代领导科学和艺术。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
[3]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5]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北京:三联书店,1994.
社会实践是一项大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旨在为社会培养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环境的“应变型”人才,更是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
秉承着这样的时代**信念,我如实地将之付诸行动。
这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更是为了更早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以致用,我如实地深入社会,给了自己一个发展的机会,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
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我选择在我县城的一户平民家庭里,我的工作是负责他们家孩子的各科的学习辅导,我是在高中同学的介绍下得到这份工作的,本来我已经准备到我舅舅那儿找工作的,由于同学已经找**,就勉力为之了,即使这工资也不高,还挺累的,但在于别人的相处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教别人功课的时候,我才从中体会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是时我才明白,老师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十足的耐性和知识功底,想要干好这项工作还真是不可能的。
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感到下午六点,中午休息一小时,其实不是很累,因为当我想到我是在做一件有益于别人,还能得到些许回报的事情时,我就不会感觉累了。
本次的社会实践一共进行了十天,说实话,时间不长,但受益不浅。
实践结果:
我从本次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最多的不是在物质上,而是精神上的,我之所以把实践对象选在中学生上,是因为,我完全能够了解到现在的中学生是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或者是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理解方式,我作为刚结束高中生活不久的大一学生,说明白点,我是这方面的过来人,我完全能够体会到高三学生在这一年是在想什么。
在我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也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我突然发现,其实当时在上高中的时候最不喜欢的那位老师其实是对我们最好的人。
实践体会:
我们每一次做的事,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我们人生的一步,甚至这每一步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就像《蝴蝶效应》里面展示的那样,改变了你人生的任何一小步都会引起后续的诸多变迁。
而这次的社会实践就是我人生中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小插曲,至于唱得好与坏,当由我们以后的千万步来共同做决定了。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作为21世纪**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是不得不正眼看待的,不进步就会后退,而后退的结果就是望背兴叹,直至湮沉于这个强手如云的世界中,显然的是,没有一个“准社会人”能让自己就这样陷落,社会给我们多少期望,我们是看得到的,社会给我们多少挑战,我们也是需要勇气的。
我看到了,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在摩拳擦掌,我要成为最后能把能量用在好处的人,每一天我都是在进步着的,成功在向我走来(相对的),我当满怀拥抱!
可以说,社会实践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我还有许多许多的工作要做,不只是深入社会,对于自己自身的素质修养同样是很有必要进行的,我也是不能容许有任何可能将我的努力付之一炬的隐性元素存在的,在这个纷乱复杂的社会中,光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我们就自然地成为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世界人了,那么人与人就不可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各样地纽带给链接起来,这儿不仅有人事的连接,更多的是利益的连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明白这些将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如果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成功和进步预备”体系,在挑战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应对的良策,也就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迫场景。
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场成功的战役是在无准备的条件下打起来的,也没有一个将军会让他的士兵赤膊上阵。
现实的社会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只会想到要利用强者,弱者永远是用来被淘汰的,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强者生存,弱者罹弃。
社会实践给了一个起点,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学校给的,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不要说社会太现实,请看看在这个所谓现实的社会里,在我们从社会中攫取资源的时候,我们还能想到自己能为这个“现实的社会”做些什么呢?也许不久之后,我们也会变成一个现实的人,其实这不是社会的病,这只是社会在其演变过程中不得不产生与面对的阶段,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网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社会的弊病,就像人这个复杂的生命在其运行中也会产生一些病变一样,社会不会要求我们能够在求得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能往已经产生了老化现象的细胞中注入新鲜的营养。
所以,总结出来,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个能给我们带来生命血液的社会,毕竟,我们还是要在这儿立足生活的。
以上就是我本次社会实践的感想,我敢保证的就是我完全是出自于我最真实的内心,我永远都相信一句话――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我也相信,我会赢。
关键词:和;天人合一;礼义廉耻;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一、引言
矛盾无处不在,人能够做到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吗?
众口难调[1]:有一古碑上面刻着唐太宗李世民与许敬忠的一段对话。李世民曰:“满朝诸卿,惟卿最贤,然亦有言卿之过者,何也?”许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乐而玩赏,盗贼厌其光辉。天且不如人意,何况臣乎?”
谚语云:众口难调。要想取悦于每一个人是很难办到的,只要为人处世依正道而行,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正如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唐朝诗人刘禹锡感叹曰:“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生如水,方可潇洒一生。
正是因为众口难调,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把个人融入到社会分工中去,这就要讲“和”。
二、和的定义
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和”是人类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天人合一是“和”的最高境界。“和”就是各种平衡:热力学平衡、化学平衡、遗传平衡、心理平衡、生理平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孟子?公孙丑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主张内中,外和的。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谐生福。和于物,则诸事顺;和于人,则得多助;和于心,则处之泰然;和于行,可左右逢源!
随机应变[2]:早上小刘很不高兴地进了办公室,嘴里还嘟囔着:“这些破电话真是烦死了。”
这时对桌的的大杨看见忙问:“大清早的什么事啊不高兴?”
“别提了,最近总是有一些“骚扰电话”,不是信息服务,就是推销咨询。不接吧又怕是真有事,接了就没完没了,人家电话里特别客气又不好拒绝,真是烦人。”
大杨一听笑了起来,“嘿,我以为什么大事呢,我也经常接到这种电话,可是我只要说一句话对方准说打扰您了,不好意思。然后就挂了。”
听了大杨的话,小刘有点怀疑地看着大杨:“不可能吧,那你说的什么有那么神?”
大杨神秘地朝小刘做了一个鬼脸:“等着瞧吧!”
一上午小刘都在琢磨大杨有什么好办法,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杨和小刘一起到食堂吃饭,路上大杨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大杨看了是个陌生的号码,知道可能是“骚扰电话”,就故弄玄虚地对小刘说:“听好了。”然后开了免提,“喂,那位?”大杨问。
“您好,打扰您几分钟,请问您有时间吗?”V
大杨一笑说:“你说吧什么事?”
“您好,请问您需要掌握天气方面的信息吗?我们可以全天24小时为您提供天气方面的信息。”
“是吗?我是在气象局工作的。”
“哦,那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再见。”
这时大杨自豪地对小刘说:“怎么样?”
小刘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这不是骗人吗,你什么时候到气象局工作了!”
“嘿,这不就是随机应变吗,要不他至少要缠上你好几分钟。我用这个办法每次都管用。要是卖保险的,你就说在保险公司工作,要是信息服务,你就说在电话局工作,要是办证的你就直接说你是警察,保证他再也不给你打了!”
小刘会心地一笑说:“高,实在是高!这个办法还真不错!”
晚上,小刘正在家吃饭,忽然电话响了,小刘一接就听到:“您好,可以耽误您几分钟吗?”
小刘一听是“骚扰电话”,心想刚学完这招正等着用呢,就笑着说:“你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请问您最近有旅游的计划吗?”
“我是一名导游。”说完小刘自己差点笑出来。
可电话里又说了,“那您要不要订购便宜的机票?”
“小刘一愣,想了想说,哦,我爱人是在航空公司上班!”
“谁着电话里又问,您是否对股票感兴趣?”
小刘一听,今天是遇到硬茬了!不耐烦地说:“我哥在证券公司工作!”
“好吧,请问您最近是否准备做一次体检?”
小刘觉得自己遇到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
大声地说:“我告诉你我爸是医院的院长,我妈是学校的校长,我老丈人是搞房地产的,我丈母娘是卖汽车的,我叔叔是警察局长。你还有事吗!”
只听电话里一笑说:“哈哈,你通过检验合格了!”
小刘这才听出来原来是大杨用陌生电话在考验自己是否掌握了他的随机应变阿!
人与环境和谐了,避免了无聊的磨牙。
三、“和”的应用
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君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其民。则纪纲立而国势振矣。”
桓公曰:“如何而能使民?”
管仲曰:“欲使民者,必先爱民,而后有以处之。”
关键词:中庸思想;景观生态设计;网师园;和谐
历史的长河孕育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智慧在当下的时展中仍旧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强调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以及外内合一,亦即“尚中、时中、中正、中和”。网师园作为私家园林的代表,正是中庸思想这一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中庸思想的论述,分析中庸思想与景观生态设计之间的联系性,
一、中庸思想与景观设计概述
1.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庸也》)中庸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最早可考据《礼记》第三十一篇,后经南宋朱熹所作《中庸集注》,进而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从而奠定了中庸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主要包括“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四个方面:其中“尚中”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无过无不及”,讲求“度”的把握,追求人道与天道合一;“时中”是中庸的最终目的,讲求在发展中贯彻“中”的原则,以人性与天性合
2.中庸思想与景观生态设计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而导致人们对自然与生态的诉求也越来越高。景观生态设计强调景观设计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与共通之处,而这正是本文所倡导的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庸之道讲求适中,强调对“度”的把握,不过亦无不及,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相对意义上而言更加温和与包容。而这体现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则更多的表现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理性与情感以及外部与内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网师园概况
网师园作为江南私家园林代表,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宅园合一。现今网师园内的设计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为当时的太仓富商瞿远村(也说瞿远春)购得此园。瞿远春对网师园的独到设计与改造,成就了至今仍为人们惊叹的“恰如其分”的景观,使网师园极富盛名,世人曾有言“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厘,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全园住宅可分四进,为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分布,布局紧凑合理,恰到好处,建筑多样精巧而又统一于一园,极尽生态之章法。且整体空间小中见大,园内有园,景中有景,故而为江南园林之一绝。
三、中庸思想在网师园中的运用研究
1.尚中——追求适度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在于天道与人道合一。其中天道就是诚,而人道则是追求诚,这就要求天道与人道相统一。也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亦即“尚中”,“无过无不及”。其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则更多的表现为适度。相较当时诸多园林,网师园面积之小实属罕见,甚至其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其设计布局之精巧,尺度计量之精妙,整体给人以恰到好处之感,似自然而得,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将“尚中”这一生态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同时网师构造以人为本,真正意义上实现天道与人道合一。
2.时中——多样而又统一中庸之道的最终目的在于天性与人性合一。相对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人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更难以实现。因此,要想达到中庸之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亦即天性与人性合一,只有在人性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时才有实现的可能,也就是实现“时中”,在发展中贯彻“中”的原则。网师园的“形”与“意”的景观空间设计,在“天性”的至善与“人性”的至真中兼收并蓄,在多样中尽展包容之美,在协调中尽显中庸之道。
3.中正——自然与人为的调和统一中庸之道的自然属性是理性与情感合一。《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只有对情感加以约束与控制,才能达到中庸之道。同时,其设计也采用相对平和的线条与造型以营造网师园温婉宁静之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中和——身在园中,宛在自然中庸之道的本质属性是外内合一。“诚者故时措之宜也。”中庸之道表现为意识与行为的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其本质在于合一于诚。“中和”作为“外内合一”的本质内涵,追求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的和谐之美。网师园景观设计巧妙的处理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为景观自然化,寓建筑于自然,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达“中和”,同时借以各种景观造景手法包括借景、框景、障景等,巧借外部之景为内部之景,实现外内合一。继而在自然的基础上景观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中庸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与集大成者,对当下社会的指导意义仍旧非常显著。本文借以对中庸思想的传统内涵在网师园景观生态设计中的思想挖掘,从“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总结出中庸思想对当下景观生态设计的具体指导意义,注重景观生态设计在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包容性与差异性,以期实现虽由人作,外内合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观生态设计。中庸思想所强调的人道与天道合一、人性与天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以及外内合一等思想在网师园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见传统思想对于景观生态设计的影响与价值,从而给予人们以对传统思想在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影响与价值的重新思考,为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与参考价值。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生态思想必然可以为当下的景观生态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与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寅。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J].浙江大学学报,1996(9):40—45.
[2]张建敏。数字媒体时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中庸”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1,32(14):32—39.
[3]子思。中庸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4]黎红雷。“中庸”本义及其管理哲学价值[J].孔子研究,2013(2):36—47.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种主张,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追求一种“与天地参”的境界。现代人将中庸理解为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在日常的理财实践中,中庸之道应当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理财是一种对家庭和个人财务的系统筹划与安排,非常忌讳极端思想和行为。近期,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平平,拖累基金市场业绩欠佳,房产市场由于政策调控亦显萎靡……于是一些人惊呼,中国理财市场陷于“萧条”境地。其实,这种思想本身反映了人们对理财存在基本认识上的误区。家庭和个人理财是因生活目标而确立,并非由于市场的冷暖而决定其是否应该得到重视,或者是否应该采取行动。还是那句话,理财与投资不能划等号。
目前中国的现实是,大多数人把理财仅作为财富增长的手段,保值目标得不到重视,更遑论广泛意义上的家庭风险管理了。如果不把“护钱”作为根本,便大谈特谈“钱生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也许,多数 但反过来想,缺钱状态下依靠投资来“挣钱”即便有较高的收益率,总量盈余也是有限度的,何况这种高收益是与高风险相伴相生的。所以,我们应树立系统的理财思维,按照“挣钱――护钱――钱生钱”的逻辑来安排理财行为,在实现财务安全的基础上再追求财务自由。理财即“财富管理”,前提是通过工薪收入拿到了必要的财富量,对这些可预期的财富实施规划。如果工薪收入加上投资收入覆盖了你的消费支出,你就达到了“财务安全”目标;在此基础上,如果仅投资收入就覆盖了你的消费支出,你就达到了“财务自由”目标。很多人急于求成,希望舍弃安全而直奔自由境界,最终将落于极度的风险裸露境地。需要明确的是,投资收入覆盖支出的资金来源,原始积累于工薪收入,不可逾越。舍弃那种“空手套白狼”的幻想,兼顾安全与进取,取法中庸,是理财的要领。
化解财务风险,分散投资是一把利器。有研究表明,股票投资中,长期而言,投资组合的报酬有93.6%决定于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配置,选股策略仅贡献4.2%,买卖时机只占1.7%。因此,对于非专业人群而言,要坚定分散投资的信念,不要奢望自己能慧眼识股,将自己所有的资金压在个别“股注”上。分散就是中庸,因为它游走于各种特质的投资标的之间。
关键词:中庸 中西文化比较文学
译介学,即翻译学,既是比较文学学科赖以存在的传统基础,又是对其存在局限性的冲击乃至挑战。发生于欧洲的比较文学,从起源处就根植于欧洲文化的巨大翻译传统之中。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在古代中国,“中庸”被誉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至德”“中和”。而在近现代中国则被看作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等而备受质疑批评。当代学者以更为平和的学术态度和全球化中的东方文化身份重建的新视野,重新检视《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正是基于这种辨证统一、多元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使当代中国学界对《中庸》的研究更为学理化,中庸思想的各个维度和被掩盖不彰的深意,也逐渐得到中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重视。而东西方的关于“中庸”、“中道”思想的论述,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孔子“中庸”的“中”有很浓的人性仁爱意味,注重以内在的心灵之“诚”去把握世间万物,而亚里士多德“中道”的“中”表达出西方哲学智慧知性的对象化特征;东方“中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致中和”而达到的心灵“和谐”境界,而西方的“中道”寻求的则是城邦法律的平衡“公正”;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底线是国家的“礼法”,要求个人服从社会的整体,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在社会准则中选择符合中道的同时,对个体意志自由的充分尊重;中国的“中庸”思想,更多地强调日常人伦的中节、持中、现实和谐感,西方的“中道”更多地强调本体论中的人的知识和美德的形而上思考。通过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可以看到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思想“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相对而言,中国的“中庸”思想发展更具有体系,而且更具有人生在世坚持“中度”、“中节”人生操守的意义。可以说,东西方的“中庸”思想都产生于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人类思想的发源地,影响东西方的重要思想历史进程。
东西方到了当代都遇到了“反中庸”思潮,表征为中庸思想的失落或中庸之“度”与“用”的失落。不难看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节奏和生命观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中庸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被东西方人们所普遍质疑。在西方,由于片面强调发展、竞争和大国霸权,人们逐渐越过了中庸不偏不倚的平衡发展之道,导致过度开采、涸泽而渔、盘剥自然、国际霸权,最终出现大面积的精神缺钙和人与自然的疏离对立,导致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失衡。如果说,西方是因为“过”而要退回到中庸,那么,东方正在“过”与“不及”之间重新寻求已然偏离的中庸之道。
事实上,东方在现代社会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不断照搬西方模式,人们对技术对财富对社会话语权力的渴望大幅提升,从过去注视个人的内修道德到现在过分注视外在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偏离了中庸之道。东西方社会在偏离了中庸之道之后,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困境和社会弊端。在全球化时期,“中庸”作为一种人类精神遗产被重新提了出来,表明“中庸”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魅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提中庸就是要在今天的全球化、现代性当中去发现过去那些思想当中还有生命力的部分。
中庸是一种哲学本体论,之所以在一百年来逐渐失效,大抵因为它生不逢时――现代社会“反中庸”。在反中庸时代重新提倡中庸,显得更为迫切。因为社会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后,人类思维更加成熟,也更加希望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充满冷静的思索和辩证的互看,从而把握中庸之道。今天,中庸的意义正在显示出来,在反省现代之路的偏激和极端之后,人类才会迷途知返遵循中道,而走向具有生态文化意义的“诗意地栖居”。人类和平和谐才
参考文献
1.谢振天《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49年。
2. 吴怡著《中庸诚字的研究》,台湾(台北)华冈书城1974年版。
3. 宋天正注译、杨亮功校订《中庸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 陈满铭著《中庸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
5.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
本课题系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资助
课题名称:
项目名称:基于文学典籍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译介研究
项目编号:Fs201016
作者: 任晓琨1981年5月出生 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