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学习与教育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学科,是幼儿教育与心理科学结合、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产物。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阐述,对教师左右的阐释,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内容。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尽管以幼儿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它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完善。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系,要体现中国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即使没有接受过心理学训练,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也带有特有的心理学理论色彩。这是一种内隐的理论——认同传统或民间流传的心理学(Folklore Psychology)。尽管其中不乏朴素的真理,但是在没有经过科学检验之前,以它为指导的行为难免盲目和具有风险。所以,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学习理论,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2、虽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对幼儿教育心理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说,但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如同其母体一样是“舶来品”,我们不能靠西方人的大脑来解决中国幼儿教育问题。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特色化的同时本土化。
3、一门科学的研究任务决定于其本身的科学性质,幼儿心理学的独立,服务于幼儿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产生,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新校园适应恐惧征表现
一、军训结束后,开始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冲劲和氛围,回家后会情绪低落,少语,闷闷不乐的,提不起精神。
二、感觉不适应高一级的教学方法,觉得跟不上节奏,老师也不像以前那么耐心,那么关注自己,会产生消极的自卑的,读书积极性下降的表现,可能会在军训结束没多久会提出转学的要求。
三、由于周边的同学都是陌生的,感觉和同学接触交流比较困难,或者在兴趣爱好上无法融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没有朋友,缺乏支持,甚至会厌倦校园生活,辍学。
若“新校园适应恐惧征”没有正确的、适当的、合理的引导和处理,首先会造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自信下降,自卑心理的出现,其次会出现厌学、失学、辍学在家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孩子会因为长期压抑,情绪低落而出现抑郁状态或抑郁症。因此,应该引起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