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3篇)
接到《关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工作的通知》后,芦头镇总工会安排专人深入企业做了认真的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部分企业有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全镇各企业20xx年度共征订各类报刊、书籍、杂志共计3万多元,供广大企业职工业余时间学习时政要闻、专业技术知识等。广林集团公司下属的龙口市富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20xx年举办了第x届富洋之夏职工文化联谊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多次举办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今年我镇将于4月份举办“富洋杯”卡拉OK大赛,获奖者将按要求参加镇里举办的“龙口油管杯”消夏之夜晚会,并推荐参加市里的广场晚会。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企业职工充分感受到“工作有快乐、快乐的去工作”,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使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都有所提升,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发展的着重方向。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企业中青年员工较多乐于开展文化活动,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有资金支持开展文化活动的优势。
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镇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与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质有关,企业大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延续。
2、由于企业普遍秉承“竞争求生存、管理求效益、质量是生命、信誉是根本”的经营理念,相对于文化建设而言,企业正是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生产销售当中,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这是支撑发展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
3、由于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微小型企业,规模小、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招工难、原材料成本上涨、场地小等现实问题,企业负责人对发展企业文化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4、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思想基础。部分私营企业虽然建立了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载体,难以发挥作用;改制企业因投资主体变化大,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也发生很大变化,机构和人员也有所减少,这样的结果导致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5、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几副标语,缺乏实质性内容;有的虽然注重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往往不能突出主题,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也有少数企业的企业文化格调和品位不高,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样的宣传口号,员工接受起来难免有抵触情绪。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对其展开全面探究。因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九位好茶的同学就组成了这个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关于茶,可以研究的极多,有茶具,茶饮,茶道等等。我们上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等,从多方面研究,不仅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调查的技术有了更深的实践。
研究过程概述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较详尽地介绍,让大家能够对中国茶有更深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品茶,品出中国茶的韵味。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寻找资料、提供素材。我们通过上网、到书店寻找相关图片,最后交由课题组长加以整理并制成网站。我们的网站分别介绍了茶史、茶叶的制作、茶的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内容
l 沏茶之水
“茗者,叙茶品也;水者,择茶水也;盏者,示茶具也;居者,论茗饮之环境也;茶艺者,阐茶饮之哲学精髓也。此五者融会贯通,既有其博大精深,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一面,又有其雅俗共赏,不拘一格,各取所需,灵活应用的一面。茗、水、盏、居、艺,每个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综述古人择水的同时,用科学指标归纳水质的基本条件是无异色、异味、异嗅,无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超过5度,pH值在6.5~8.5之间,总硬度不高于25 度以及毒理学细菌指标均符合标准等。比如如龙井茶和虎跑泉就是好水配好茶的典范,它们被称为“西湖双绝”。在明代的《四时幽赏录》)一书中,作者先是对虎跑泉的地理环境作了描述和分析,它三面环山,形成马蹄形洼地,成为泉水集水的来源,接着给泉水以科学的解释:“由于虎跑泉水从难于溶解的石英岩中渗出,所含不溶性矿物质、杂质、污染物少,不易形成硅酸盐沉淀,因此泉水透明澄澈,甘冽醇厚,质地洁净,硬度很低,含有珍贵的微量元素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另外,沏茶倒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步骤如下:
1、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2、烫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3、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乌龙茶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上,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或自由一点直接用手抓茶叶亦可。
4、烫杯:将茶杯放入茶船中,利用水的得余温烫杯。烫杯的作用是:保持茶汤的温度,不致于冷却太快。
l 茶叶种类
我中华茶饮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名茶品种不胜其多,据傅宏镇《茶名汇考》的统计,包括失传的和现在仍然生产的,超过了八百多种,难以一一缕述。我们着重介绍了普洱茶、乌龙茶、功夫茶、铁观音等著名茶种。
温文尔雅普洱茶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可以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谷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紧压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茶,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2、防癌、抗癌。
3、养胃、护胃。
4、消炎、杀菌、治痢。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度,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一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伴随茶文化的宣传发展,乌龙茶凭借其优良品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畅销国内外。
铁观音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中国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中国台湾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l 缤纷茶具
中国把茶具提到“器是茶之父”的高度。且不说法门寺出土的唐代令人眼花目眩的高贵茶具,就是民间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茶具并不是简单的盛茶之具,茶具的选择要视一定的茶品、季节、饮茶的场合等而异。古典的茶具又是一种可以欣心赏目悦目的艺术品,收藏对象,真是妙不可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不同于古人的悠闲自适,所以茶具也必然与时共进,发展出许多新式的茶具,
饮茶的环境是中华茶文化“天人合一”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佛道儒的佛茶与茶禅结合,更是超然物外,悠游哲学境界。民间的茶馆、茶肆、茶坊等则是另一种风光,它们还兼有沟通信息、谈判条件、和解纠纷等的作用,这一切都在中陷于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生活的迅速提高,传统的茶馆终于逐次恢复,并进一步向丰富多彩的茶艺馆发展。
l 茗的药用
我国古籍上说茶叶具有清咽、解渴、消暑、去乏、安神、明目、利尿、下气、去肥腻、养性等等功用,现代科学确认一点也不错。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茶有防辐射、防高血压、冠心病、减肥、健康美容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也将扮演新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茶饮具有清新、雅意的天然特性,并且能静心神,还能做药料,可见茶的确是有多种妙用的极品。卢全这个爱茶成癖的“茶中亚圣”也曾在《饮茶歌》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羽清风生。“茶是提神醒脑,清肠解毒的灵药啊!茶饮更是人们下的饮料,它独特的风味,较强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功效吸引了众多人;茶也以它自身的妙用,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l 关于茶的几点感想
? 郁闷的时候,都喜欢借酒浇愁,其实不妨品茶。
? 酒如诗,而茶如道。
? 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爵士的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 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未必需好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 真水无痕 茶过留香
茶道者,饮茶之道也。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一系列高雅考究的道道,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一招一数、一板一眼都马虎不得,其刻板程度比起孔孟之道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道乃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饮茶艺术,讲究“四规七则”,以体现“和、敬、清、寂”的精神。据说,它已成为日本促进家庭和睦、人人相亲,以及教育子女讲究礼仪、尊敬师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于茶道,周作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 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出像日本那样精致的“茶道”,但有“茶艺”。道可道,非常道。而“艺”是大众文化,既可意会,又能言传,不需技巧、不溯渊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这或许也是一种禅意。可以在喧哗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几人对坐,高谈阔论,古今付之于笑谈;可以两人相对,或轻言细语,或不致一词而心有灵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独自品茗,茶洗尘埃,不觉心静如水,物我两忘。
?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城聊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 古诗云:“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甘泉天际流,香茗舞中飘。”一杯好茶,一对知己,畅谈古今中外,神游雄山名峰。正如中国悠久的文化,茶的文化也蕴涵在它的清茗中。“嗅觉精新极,尝知古自轻。”无需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民族,不管你来自天涯海角,一杯清茶包含无数情谊;忧愁、迷无助、失落、伤心、痛苦……有杯清茶,化解心中的一切不满。正是茶文化,让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来共同了解中国,也正是茶文化,让迁客骚人思绪万千,谱下一次次动人的诗篇。酣醇的中国茶文化,让我跌足在香茗中,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 多彩茶联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亦是我国楹联宝库的一枝夺目鲜花。
成都早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问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来。人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而浅茶一杯,人心可静,从古至今,多少人借酒交友,但茶亦是友谊的传递方式。如:美酒千杯难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茶的醉人之处在于品茶者的心境,人心已醉,那喝茶亦能醉人,一幅幅茶联,道出多少茶语,让人看到多少“悠乎哉”。
且看那“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且闻那“飘乡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且赏那“精致”茶联,品味茶之真谛。
研究过程
首先,确定了我们的课题,然后,由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为我们分配任务。因由于我家庭条件的限制,我只能负责整理资料和一些文笔工作,而其他的组员.则按照各自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分配。我对于组长的分配给我的任务较为满意,因为这些对我来说不算很难,而且这对我是个新的挑战,我要努力把我的份内工作做好,把我们的课题尽量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经常出外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或采访工作。在出外的研究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原来,不只是书本上那些华丽的文字是吸引人的,而外面社会百态,酸甜苦辣,也一样是吸引我的。另外,我们每个人在回家后也有事先分配好的任务,例如茶文赏析、研究感悟等等,在完成以后分别用邮箱、MSN等各种渠道将资料汇总到组长处进行统一编排,甚至利用假日参观茶馆茶场,听茶文化讲座,记录下了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其实还有好几张有关茶文化的图片,但由于种.种原因及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挑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扫描)增长了我们对于茶种、茶具、茶艺的了解,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日生活,使我们度过一个个充实多彩的休息日。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知道了许多茶的知识,例如要怎么冲泡茶、怎么分辨茶的好坏等,还了解了中国各族的饮茶习俗以及外国的饮茶习俗,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学习的后期,我们的工作任务更紧张了。要把一份份资料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还要逐字查看资料,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在组长撰写结题报告时,每个人也参与进去写了。
整个研究性学习融合了我们找资料的汗水,探索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而且,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也加强了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还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还要努力将这个角色扮演好,学会通过多渠道去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勇敢的挑战!关于这一次对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找到了大量的,不计其数的资料,但由于时间问题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导致我们只能摘要取出其中独具代表性的关于茶文化的精髓。例如:茶文化中的“茶叶的鉴别方法”就长达十页,我们还在茶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叶进行拍摄,并存入每个组员的磁盘中,每一个图片还附带一篇对该图片上显示茶叶的简要介绍。如茉莉花茶、安西铁观音茶、普陀佛茶、西湖龙井茶、英德红茶、祁门红茶。沈骊和邵瑜、张莹同学还曾经到茶艺馆中观察茶艺师们泡茶的整个过程,并亲自品尝。那是一种潮洲功夫茶,后来大家又和小组成员严含雪、庄琳一起去一家茶店进行采访、拍摄并亲自试验泡潮洲功夫茶,还拍摄了一些泡茶的照片,最后,茶馆老板还帮我们全体成员在茶馆拍了一张照片。由于其他许多外界因素,我们未能把照片扫描出来。我们还从有关茶文化的书籍上找到了少数民族泡茶的图片并扫描附上。这些图片分别为傣族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云南烤茶以及白族的三道茶。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火把节的起源、发展、活动形式、经济影响及文化传承现状,为火把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现将火把节调研报告如下:
一、历史与背景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对火的崇拜,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彝族人民为祈求丰收和驱除疫病而举行的一项仪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民俗、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火把节不仅流行于彝族地区,还吸引了其他民族的参与,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
二、活动形式与内容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包括火把游行、点火把仪式、跳火把舞、摔跤、赛马、斗牛羊等。火把游行是火把节的标志性活动,参与者手持火把,在夜晚的街道上巡游,形成壮观的场面。点火把仪式由德高望重的彝族老人主持,寓意着驱邪避灾、祈求五谷丰登。跳火把舞则是青年男女在火堆旁载歌载舞,寻找意中人。此外,火把节期间还会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民俗展示,展示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经济影响
火把节对当地经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一方面,火把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火把节期间,当地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数量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旅游业的繁荣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火把节还带动了餐饮业、零售业和交通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游客对当地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的需求激增,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四、文化传承与保护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火把节的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年轻人对火把节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兴趣减弱,传承人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另一方面,火把节的部分活动逐渐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使得原本纯朴的民俗活动失去了一些原汁原味。为了保护和传承火把节文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培养机制,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传统技艺及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火把节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三是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火把节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五、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火把节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参与度降低;二是传统技艺的流失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火把节活动的商业化趋势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确保火把节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通过调研发现,火把节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艺流失和商业化冲击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展望未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火把节有望成为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节庆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高荡村,就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高荡村系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语区布依族村寨的特点,传统民居与古寨风貌特别是石头古建筑保存完整,周围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积淀厚重,古文化遗址遗迹多,遭到破坏不大,具有较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发掘潜力。
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高荡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丧、节庆民族习俗,敬天地、尊师祖的民族信仰传承比较完整和丰富。蜡染、织锦、刺绣等传统工艺在高荡村布依族人中不断的沿袭和发展。高荡村不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双枝并秀,而且蕴藏着极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价值。
一、高荡具有丰富的布依文化资源:
高荡村居民300多户,近20__人口,全系布依族,且只有伍杨两姓,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民间文化风情:
1、有独特的山寨建筑。村落内的建筑布局井然,房屋建筑均为石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均是木料结构屋架,有的石料间隔,有的木料间隔,石板盖顶,墙多数用石料垒砌或浆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缝、材料就地取,造价低廉,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在建筑形式上,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纵横交错,古朴悠远。
2、有传统精湛蜡染、织锦、挑花等民族工艺,山寨80%的成年妇女都会制作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很多农户家里设有染缸,从事织锦、蜡染及传统民族服饰的纯手工制作。
3、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民间文学。在文化起源上,有《铜鼓的来历》,在传说类有《滴水滩瀑布的传说》,在民风民俗上,有《六月六的传说》、《姊妹箫的传说》等,在民间故事类,有对爱情忠贞不谕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儿》、《三妹与蛇郎》。有富于幽默对事物认识讲究哲理的《征舵的故事》,有讽刺贪财愚蠢,描绘善与恶斗争的《妹妹智杀老变婆》、《人与虎斗智》等童话故事。
这里的布依民歌不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流传广泛,布依民歌有古歌、酒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从少年儿童到老人,几乎个个会唱布依族歌,唱歌成了布依人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有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间音乐有两大类:一是民间器乐曲调,如铜鼓调、竹箫调、唢呐调、木叶调。二是民间曲调,如念经调(属宗教类)、立房上梁调、情歌调、酒歌调等。
布依族民间舞蹈有铜鼓舞、撒麻舞、花包舞、唢呐舞等。
4、有丰富多采彩的布依族节日,有三月三(油团粑节)、六月六(男女青年赶表定情节)、尝新节,俗称稻米节(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动内容多要数“六月六”了,六月六这天这一带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间文化场所,进行对歌跳舞,男女青年赶表(谈恋爱),同时还进行唢呐、击铜鼓、木叶、飞石打靶,抓羊子,母鸡护蛋、水上漂石等技艺比赛。
二、该村在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高荡村被第xx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授予“贵州省30个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间文化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认可,这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发掘、开发、提高和开放,必将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2、高荡村被省政协书画院定为创作采风点,为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高荡村作为布依千年古寨,不仅历史悠久,解放前还是镇宁自治县少数民族村寨的“儒林村”。明清以来,高荡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不间断。因此,但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会送子弟入塾,曾经产生过秀才9人,举人1人,有7名黄埔军校毕业生,1名国立师范毕业生。
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旧时的“儒林村”变成了文化村,在过去的60年,全村通过读书正式被大学、中专录取读书参加工作的人就有121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6名大学生。高荡被1985年《贵州年鉴》记载,称之为“文化村”,这在镇宁自治县。
三、该村民族文化濒危情况:
该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总的来说,衰退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世代相传,为人皆知的民族风情、民间音乐、古歌、民间神话、传说等部分无人传承了。
2、一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传统的项目少了,变得空乏无味。
3、一些独特的布依民间工艺品无人传承制作。
4、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母语传承存在危机。
5、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一些曲雅古朴、工艺精湛的建筑逐步被现代建筑所取代,需尽快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高荡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进行旅游开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民族文化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抢救、保护很有必要,现充分利用全乡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和措施:
经调研后,高荡村如今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帮扶下,开始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在此略提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
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2、统一规划村民建筑,保护地方独特的村寨建筑风格。
3、修复村寨的水碾和农户门前的石磨、舂对,在围绕村寨流淌的梭罗河沿河两岸制作竹筒水车,自流灌溉农田。同时衬托村寨淳朴民风,重现民族远古文化的见证。
4、积极抓好布依文化风情的开发,保护利用。把布依族习俗和文化活动场面与旅游观光很好地协调起来,增加旅游者与当地群众的情趣交往和生活方式,采取解说布依习俗的成因、神话、传说故事、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游人对布依习俗有正确了解,增加参与程度甚至产生共鸣。
5、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蜡染、织锦、挑花等旅游纪念品等。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银城镇宁的旅游兴县战略也将由此打响一场由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的漂亮的胜仗!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偏差的企业文化则是击溃企业有机体的蚁穴。如何对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予以定性,如何确立积极上进的企业,建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不断良性发展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课程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对若干企业进行文化调研,诊断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积极弘扬优秀的文化因素,同时,把在企业调研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力图尽大可能提醒企业在以后发展中自我克服,把不良企业文化因子不断减弱。
概而言之,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诊断活动的步骤如下:
一、调查者通过络、企业名录等方式选取自己认为有研究意义的企业。
二、课程组汇总全图调研者的拟调研企业名录,如有重复予以协调。
三、调研者持统一下发的介绍信前往企业进行调研。
四、企业文化诊断的提纲如下:
1、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历史。
2、企业的凝练与诠释;
3、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现;
4、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物质体现;
5、企业文化效果(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6、企业领袖(精英)对企业文化建构的贡献
7、企业文化中的短板与努力方向。
五、为体现调研组的专业特点,企业文化调研报告文字可以有感性特征,字数在1万字左右为宜。
调研诊断方法:
1、了解企业文化的诊断原则和基本指标。
2、考虑文章的可读性和企业文化正面宣传的意义,本调查除查阅企业资料外,建议多用谈话法。对企业的高层选取3人,中层选取5人,基层选取8人。
3、拟定提纲,与企业文化建设人员交流提纲的恰当性。
4、开始;但凡文中引用别人著作的的,50字以上必须加引号。点插入----引用——脚注尾注,选择脚注,编号为[1],每页重新编号。点击确定。
例如:企业文化永远不会停止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如对505神功元气袋的发明者来辉武所说,“505企业:高扬人道主义,同心同德,艰苦,开拓进取,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
5、修改后返回企业文化负责人审阅修改;
6、回校与老师交流,进一步修改;
7、向老师提交调研报告。
年3月15日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县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并报请州政府审批,将“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四类17个项目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其中,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3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7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6个。今年还争取资金2.1万元对7个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补助。在17个项目中,重点对向阳乡阿乌族的“古代兵器舞”和“泸西木雕”进行了深挖。其中,把《泸西木雕》的制作技艺和工艺制成光碟,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xx年,我县投资70余万元修复了西寺,投资90余万元对逸圃、石洞村汉代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使我县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
在开展“泸西县民族文化普查”和“阿庐文化”重点片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编辑了《泸西县文化艺术志》、《民歌集成》、《民舞集成》、《民间器乐集成》和民间传说《飞鹤集》等书册。编纂保存了一些民间歌曲、故事、谚语、歌谣、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器乐等文化形式,同时,编辑出版了近16万字的《泸西阿庐文化调查》一书,以及40万余字的《阿庐文化》系列从书,投资17万元出版了《菊谱新诗》、5万元出版了《石洞逸圃考古发掘》,创作了《阿庐文化》杂志,完成了13万字的《话说红河泸西篇》编撰工作。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阿庐风光、风情、传说、工艺和饮食,以及阿庐由来、阿庐方言、阿庐文物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在县文化馆建立了保护名录档案。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县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较难平衡,建设和吃饭的予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作爱谈不爱投的局面。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三、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
目前的县级艺术团队还是要以政府扶持为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文艺团队,广泛网罗各类突出的文艺人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艺术团为基地,收集整理我县各类音乐、舞蹈、器乐、戏剧等传统民族文化形式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宣传展示和重点打造,宣传泸西,宣传阿庐古洞,在此基础上再来逐步寻求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和树立泸西民族文化品牌之路。
(作者单位:泸西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俗内涵,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通过深入的调研,全面分析火把节的起源、发展、文化价值、经济影响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火把节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现将火把节调研报告如下:
一、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对火的崇拜,最早可追溯至汉唐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为祈求丰收、驱邪避凶而举行的祭祀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逐渐演变为集民俗、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成为彝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西昌、普格、镇雄等地,火把节更是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火把节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文化传承与保护:火把节承载了丰富的彝族文化内涵,包括祭祀仪式、民俗活动、歌舞表演等,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彝族人民得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社会凝聚力:火把节期间,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庆祝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种跨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经济影响:火把节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火把节的现状与问题
1.传承人老龄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年轻人对火把节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兴趣减弱,导致传承人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传承人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火把节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挑战。
2.商业化倾向:为了吸引游客和提高经济效益,部分火把节活动逐渐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火把节的知名度,但也使得原本纯朴的民俗活动失去了一些原汁原味。
3.环境压力:火把节期间,大量游客涌入当地,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尤其是在火把游行、篝火晚会等活动中,产生的噪音、烟尘等污染问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建议与展望
1.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培养机制,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传统技艺及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同时,鼓励老一辈传承人积极参与教学,将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后人。
2.合理引导商业化:在保护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合理引导火把节的商业化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确保商业活动不损害火把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
3.加强环境保护:在火把节期间,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严格的环保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垃圾分类、噪音控制等手段,减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火把节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合理引导商业化发展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火把节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标准,而企业文化则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一个标尺。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展,我国的金融领域也正逐步对外开放,作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树形象,在形象上抓内控,在内控下建和谐是目前发展的方向,而怎样创建和谐发展的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完善不得不提上日程。
一、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它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企业特色。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信用社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己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构成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企业信誉。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和声誉是极为重要的。二是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花大力气搞好“优质文明服务建设”。三是企业道德。农村信用社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四是企业精神。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意识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五是企业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六是企业规范。如果说前五项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硬件”部份。农村信用社规范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间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七是企业环境。在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在外部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内部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种企业环境的创造也体现出农村信用社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文化理念不够明确。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一般包括信合精神、形象标语、座右铭、员工手册、社歌、宣传册等内容,可以用凝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进行准确表达。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问到文化理念,信合员工也一时难以回答。
(二)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认识不深,造成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干部缺乏现代金融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现代企业理念,求于安稳,满足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识。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内在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加上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四、提高信用社企业文化途径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在目前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各方面进行认真的统一和规划,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意识,认真抓好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精神的建设要纳入农村信用社发展规划目标之中,列为企业经营管理非抓不可的一件大事,同时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使管理者和员工明白什么是企业文化,明确企业文化的作用,努力培育强化自己的企业精神。其次制订创建企业文化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
(二)各级农村信用社领导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农村信用社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指导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睁眼看家乡农业——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纪磊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软件41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松阳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新兴乡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XX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XX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总况
家乡松阳县位于浙江省南部,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中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玉,拥有浙南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18XX年来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顾”的衷心赞叹。然而正是这种小农经济的封闭思想,让我县在全省上下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最早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大潮中错失了不少机会,比起周围的发达地区,我们落后了许多。在全省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XX年,我县的人均GDp却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占全县人口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XX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而我县却只有3209元。
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茶叶、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四个上亿元产值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XX年产值达亿。而新建成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种植茶叶则成了平原乡如下面要提到的新兴乡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农民也赶着浙江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潮,许多农民转为从事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象溪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耕地面积6172亩,而劳动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亩。全乡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输出。
二、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调查记录见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茶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
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
3、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新兴乡茶叶产业化情况调查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我省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寒假时间有限,而且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未来几年我县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把对调查的深入了解的方向定为前面提到的我县第一类农村——平原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走访了我县茶叶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典型——新兴乡,并访问了政府有关工作人员。
1、新兴乡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新兴乡经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筛选培育,形成了以茶叶为主的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已有茶叶基地一万多亩,产值亿元,高效茶园亩产值超万元。全乡90%以上农户均从事茶叶产业,其中有10%左右的农户办起了茶叶加工企业,而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户更是遍地开花。该乡的茶青市场XX年交易量达6900吨,交易额4140万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之一。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规模较大的企业普遍重视品牌建设,努力树立本企业品牌。而在这方面,政府也给予大力扶持,连续几年投入上百万打造品牌,松阳银猴系列绿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其系列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后,已开始申报省地方农业标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XX年开始起步,运作还比较松散。通过茶叶产业的经营,该乡农民人均收入较之传统农业有很大提高,达4388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问题
全乡万亩茶叶基地中,除部分由企业主开发的农业基地外,绝大多数是由农户自主开发“一亩三分地”而连接而成的“百衲衣”。农户分散经营,既给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科技推广和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劳动成本。如人工一项开支往往占一亩绿茶产值的四分之一,而机械采茶则可以提高功效4-5倍。而且分散经营使大多数农户一户独立完成产供销,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导致产业的高风险。而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为“公司+农户”式运作,还未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经常出现价高时农户自行销售,价低时企业又不愿按协议价格收购的矛盾。这些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亟需解决的问题。
(2)产业链问题
全乡目前的茶叶加工企业由于自身基地有限,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供销、农工贸联结不紧密,导致本身无法扩大规模。其他手工作坊卫生条件差,管理松散,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甚至曾为松阳的茶叶品牌抹黑。由于规模的限制,使得该乡的茶叶加工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许多农户种植的茶叶均以鲜销为主,结果把加工环节的巨大利润送给了外地的茶叶加工产业。而且大多数加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仅限于初级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没有自己的品牌,产业链难以延长。另外,本乡的贩销队伍量少质弱,农产品外销多数依赖外地客商。而这本身也是产业链延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吸收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还能解决土地紧缺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品牌问题
打造品牌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品牌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手来打造。而我县目前虽有银猴系列品牌,有龙头市场,但是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强大的农民茶叶营销队伍,使得我们的品牌无法很好的统领全县的茶叶产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
三、对策建议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加大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做好规划引导,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创新上的指导与规范,提高农业产业合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农户转向二三产业以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投资本县第一产业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这两大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结合起来。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标准,而企业文化则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一个标尺。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展,我国的金融领域也正逐步对外开放,作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树形象,在形象上抓内控,在内控下建和谐是目前发展的方向,而怎样创建和谐发展的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完善不得不提上日程。
一、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它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企业特色。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信用社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己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构成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企业信誉。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和声誉是极为重要的。二是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花大力气搞好“优质文明服务建设”。三是企业道德。农村信用社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
四是企业精神。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意识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五是企业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六是企业规范。如果说前五项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硬件”部份。农村信用社规范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间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七是企业环境。在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在外部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内部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种企业环境的创造也体现出农村信用社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文化理念不够明确。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一般包括信合精神、形象标语、座右铭、员工手册、社歌、宣传册等内容,可以用凝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进行准确表达。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问到文化理念,信合员工也一时难以回答。
(二)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认识不深,造成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干部缺乏现代金融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现代企业理念,求于安稳,满足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识。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内在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加上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四、提高信用社企业文化途径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在目前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各方面进行认真的统一和规划,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意识,认真抓好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精神的建设要纳入农村信用社发展规划目标之中,列为企业经营管理非抓不可的一件大事,同时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使管理者和员工明白什么是企业文化,明确企业文化的作用,努力培育强化自己的企业精神。其次制订创建企业文化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
(二)各级农村信用社领导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农村信用社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指导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用社职工职业道德的形成要经过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再上升至职业道德信念,从而养成讲职业道德的习惯,这样会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更显闪光点,文明服务更扎实,企业文化内含更丰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要全体员工来关心,要自上而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这就要求员工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对信用社漠不关心。
(四)增强“客户观念”,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树立起“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观念,真正树立起“高效地、最优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寻求新的客户”的观念。离开“客户观念”谈“企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这种客户观念不仅要体现在组织目标和经营方针中,体现在金融产品设计上,更要体现在服务上,甚至体现在组织结构上。真正把“客户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尺。
(五)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职工人尽其才。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是关系到企业文化能否被员工认同并自觉接受的关键。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要培养起职工自觉献身于农村信合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被广大职工接受和认同,造成一种内部的动力机制。因此,在企业文化设计中,必须以人为本,让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吸引并积极融入这种文化。
(六)加强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接纳。农村信用社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企业精神和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是要通过社会服务来实施完善。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重视做好自身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宣传,增强自身环境文化气氛。通过宣传,让社会、企业和客户了解、关心,并参与评议,不断改进、充实、提高,让社会不断认同和接纳信用社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十年来,我公司通过大力实施“七个一”创建工程,即叫响一个口号———安全优质供用电,人民电业为人民;落实一项责任———创建一把手责任制;夯实一个基础———基层服务窗口建设;推行一项承诺———供电服务承诺制;健全一项考核———优质服务跟踪考核;畅通一项流程———以内保外服务流程;追求一个目标———客户满意零投诉,使我公司创建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深化创建,有力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尤其是在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公司始终把供电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条生命线,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在深化、细化、优化供电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创建工作的文化含量,用文化引领文明创建。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是:提升企业品质,打造亲情电力,塑造国网品牌,建设电网坚强、服务优质、资产优良、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方法手段是“以客户满意为导向,以三大创新为动力,以继承电力传统文化、借鉴优秀文化成果为手段”。企业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工作理念是“电网建设高起点,优质服务更亲情,企业管理贯三标,文明创建抓人本,多种产业创品牌”。
构建安全、服务、廉洁、学习“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一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要安全、能安全”。导入方法是引导职工“人人想要安全”,帮助职工“人人有能力安全”,确保职工“人人做到安全”。二是服务文化。核心理念是“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宗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形象是“真诚、规范”。服务价值观是“以客户满意为导向”。服务准则是“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诚信观是“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服务客户观是“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服务细节观是“细节决定服务成败”。服务品牌观是“共塑国家电网品牌”。导入方法是“培育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强化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服务氛围、塑造服务品牌。”三是廉洁文化。核心理念是“既干事,又干净”。导入方法是“三提倡四进入”,即倡导“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本”,廉洁文化进机关部室、进生产单位、进基层班组(农村供电所)、进职工家庭。四是学习文化。核心理念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导入方法是:分层次构建学习平台,分对象勾画学习前景,分项目打造学习团队。
用“亲情服务九法”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文明行业创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和谐节约、电力先行”主题活动,推进“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最近,我们提出了“以亲情缔结诚信,用精细铸就卓越”的创建口号,大力实施“亲情服务九法”,即对客户永远保持微笑,用心感知客户,善待客户抱怨,注重细节服务,送给客户惊喜,关怀弱势群体,尽心履行职责,精细服务技能,构建亲情团队。使文明行业创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体现行业特色,更加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为不断深化全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我局紧紧抓住窗口建设、基层建设和执法规范等三项工作重点,努力创新内容,创新载体,有效推进了工商系统文明创建工作。
擦亮窗口,亮化创建工程。切实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窗口建设。深化“红旗窗口”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服务”创建活动,在全面授权基层工商分局(所)登记、发放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上注册、网上年检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工作,提高了注册登记的工作效率。切实加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窗口建设。大力推进“12315”申诉举报工作;坚持高起点定位,大力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坚持高效率运作,大力加强专项整治和维权行动,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逐步将消费者维权窗口建设成工商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模范单位。
强抓基层,打牢创建基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为发展服务、让群众得益”基层站所作风建设活动和文明工商所(分局)创建活动。坚持将作风建设的着眼点定位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着力点放在依法行政、科学监管上,着重点放在狠抓关键、强化规范上,在全系统细化创争规划、落实创争责任,深入开展“五赛五比”创争活动。一赛大局观,比谁宗旨意识树得牢、主动服务意识强;二赛责任感,比谁爱岗敬业精神强、自觉奉献贡献大;三赛纪律性,比谁自律要求严、遵章守纪好;四赛文明度,比谁服务态度优、实事好事多;五赛满意率,比谁社会印象好、群众满意率高。通过创争活动,广大工商干部以实际行动切实喊响了“服务发展无小事、工商服务无条件”的口号,形成了“层层抓服务,人人讲服务”的生动格局,“一线日记”、“三零服务”、“12315”三进、农资市场“六统一”(统一进货、价格、核算、管理、形象、标识)加盟连锁经营模式、“走万家企业、听年检人心声”等,形成了工作特色。
规范执法,推动创建活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监管模式改革,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案件流程运行管理、执法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执法依据、执法公示、执法程序、执法职责、强制措施、执法责任、执法文书、执法台账、执法行为、执法制度等十项规范)、ABC三级升降授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以“市场有序度”与“社会满意度”为重要指标的考核新机制。同时,在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开展执法大检查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以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为重
点的登记质量、市场监管行为、执法办案质量、行政收费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等五大检查,有效增强了工商执法的公信力。
潮州语言文化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潮语,是汉语闽南区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英文称为 Teochew或者 Chiuchow。语言学上潮州话源于古闽南语,潮州人的先祖多为中原汉人,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期间为躲避战乱,移民南迁经由福建莆田进入广东东部即今潮州地区。由于身处封闭式的地理环境,移民们一直较好地保留着中古和上古时期的华夏文化传统,所使用的语言逐渐发展为今天这种古朴典雅,生动幽默的独立方言。
历史上古代潮州府包括现今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潮阳、澄海、揭阳、揭东、普宁、惠来等地以及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潮州话”的称谓便来自于此,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受到海内外潮人普遍认同。
潮州话语音复杂,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古语义多,并且拥有众多自己的语言研究专著,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被语言学家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对于广大潮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当身处异域他乡,每逢亲切潮音,便是“自己人”了。
方言
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摘要:如今,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茶有提神消疲等功效,而且喝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针对人们喜欢喝茶的习惯和功效,就以英德红茶为例,就英德红茶的历史,现状,发展,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与利用等方面,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宣传英德红茶及传承英德红茶文化。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
前言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 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碎茶一号:颗粒紧结重实,芽尖金黄显露,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香气高爽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圆筛8~10孔。
碎茶2~5号:颗粒紧结、匀齐,色泽油润,不含毫尖;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爽浓郁而持久,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
碎茶6号:较细嫩的茎子茶,色泽乌褐尚润;汤色尚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红匀,圆筛9~12孔。
片茶:叶片皱褶,大小匀齐,色泽尚润,汤色红亮,香尚鲜纯,味醇尚浓厚;叶低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之轻身茶。
末茶:手感重实呈砂粒状,色泽润,不含粉灰及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滋味厚,叶底红匀尚亮,圆筛28~60孔。
金毫茶: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叶底芽叶完整,肥嫩红亮。成为红茶名茶的新花色,填补国内大叶种红茶类高档名茶的空白。
英德红茶在以往与现在都受到人们的喜爱,20xx年12月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英德红茶和英红九号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了大多数人。英德红茶的发展带动的茶文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既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茶的享受。
二.英德茶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人民的眼中,英德红茶文化是与英石文化同等重要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英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更是代表了英德人民的文化内涵。通过英德红茶那种苦中带涩,反映了英德人民刚毅又有温柔的一面,与英德人民的性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英德人民不像其他城市的人民那样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又不及潮汕人民的好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英德红茶来诉说自己的独特的山区文化。英德红茶带动了英德茶文化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了英德人民的“家常饭”。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凡是有客人来作客,人们总是先敬上一杯热乎乎的茶,让客人有种在家的感觉,然后宾主啜饮交谈。通过茶这种媒介,沟通宾主双方的心,让客人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让主人心感温暖。“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这已经成为英德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不管客人是否需要,主人都会敬上热茶,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英德人民通过茶体现了英德人民的好客,以茶会友是英德人民的待客之道。
2. 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以茶交友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的交友方式,茶不仅作为待客之物,更是朋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作为一种礼物,是英德人民探亲访友的必备之品,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在英德,喝茶是最容易交友的方式之一,无论相识与否,一杯茶之后就会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以茶交友被称为“君子之交”,与那种被斥为酒肉朋友的“小人之交”不同。“君子之交”是通过相互的品茗而谈茶艺,“茶经”,是一种和谐知音而高雅的交往。以茶交友常在挚友和志趣相投朋友之间,发展到高层领导和知识界层之中,且愈有发展之趋势。
3. 茶店林立、茶叶芬芳、琳琅满目
在英德的大街上,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与茶室。“陆羽茶庄”等茶庄更是人民喜爱的名字。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茶叶,花色品种,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是茶的世界,处处是茶的芬芳。英德还有一条长长3.3公里,宽30公尺的茶园路,以及以喜欢喝茶的诗人杨万里为名的杨万里大道。
4.英德独特的“擂茶粥”
吃擂茶粥的习惯是英德人的传统习惯,不但从历史上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富有新意,并被推而广之。擂茶粥不仅在普通百姓家里有,而且在一些的餐馆也提供擂茶粥,可以说是擂茶粥的一大推广。擂茶粥不但清香可口,四季皆宜,而且生津止渴,健胃提神,而且人们一有小病就会吃擂茶粥用以治病。
三.英德茶文化的发展,保护和利用
由于英德盛产茶,所以英德人民把茶花定位英德的茶花,不仅表达全市人民的心愿,更加反映了英德人民爱茶的浓厚情怀和精神风貌以及热情好客的美德。大力鼓励人民经营茶类的商品经营,把英德红茶继续的推向全国及全世界。英德还开辟了旅游观光茶园枣茶趣园。茶趣园离市区3公里,有茶园面积20公顷,在美丽的茶园中,设有大茶壶笑迎客人,茶寮观景、采茶区、制茶坊、品茶轩等景点,还喜食“擂茶粥”。游客在欣赏茶园大自然风光之余还可实践采茶、制茶、识茶、品茶的技艺。英德市政府还对英德茶区拟进行第二次创业,其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香型名茶3000公顷,推动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及弘扬英德红茶文化。英德还建设“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茶苑”、“茶庄”和“百茶园”,成为广东的茶城,鼓励人民继续发展茶类事业,学习泡茶的技术,推广茶艺。茶城的兴建反映了英德人民为推动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英德茶文化的新起点。为弘扬茶文化,英德还拟建茶叶一条街,拟建建成具有展览、贸易、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大型茶叶市场,集齐全国各地的名茶,在此处交流与发展。在这方面来说,从茶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汲取各地茶文化之营养;切磋交流发展茶文化之经验;融合贯通各地茶文化之精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这不仅发展了英德茶文化,而且还发展了英德的商业,做到了文化反哺经济。英德还拟建一座塑像“茶花女”,作为英德茶的象征。英德市政府及英德市民都极力的发扬发展英德茶文化,通过茶经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发展反哺英德的经济。
英德红茶是英德茶的代表,更是英德茶文化的重要弘扬途径,通过英德红茶的推广与发展,英德红茶把英德推向全国,让全国都知道英德,知道英德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此次的报告,可以更好的把英德红茶宣传出去,让英德红茶走进更多人的视线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英德红茶。这更是一种发扬英德茶文化的一种途径,希望借此机会更好的传承英德茶文化,也希望政府更加的重视英德的茶文化,不仅把茶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建设,还要更好的把茶文化当做是文化产业来宣传和发展冀传承下去。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建立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来弘扬茶文化,更是把茶作为广东的一个特色,广东的文化事业和广东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不要只靠一个小县城来发展茶文化,如果把茶文化放在全省的文化事业来发展,相信茶文化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的。
火把节,作为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火把节的起源、发展、活动内容、经济影响、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参考,现将火把节调研报告如下:
一、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对火的崇拜,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彝族人民为祈求丰收、驱邪避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集民俗、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在西昌、普格、镇雄等地,火把节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二、火把节的主要活动
1.火把游行:火把节期间,参与者手持火把,在夜晚的街道上巡游,形成壮观的场面。火把游行不仅是节日的标志性活动,也寓意着光明、希望与祝福。
2.民俗活动:包括点火把、跳火把、走村串寨等。点火把仪式由德高望重的彝族老人主持,祈求五谷丰登、驱邪避灾;跳火把则是青年男女在火堆旁载歌载舞,寻找意中人;走村串寨则是村民们相互拜访,互致问候,增进邻里感情。
3.文化表演:火把节期间,各种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包括彝族歌舞、民间戏剧、诗词吟唱等,展示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4.体育竞技:如斗牛、赛马、摔跤等,这些活动既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勇敢与智慧,也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火把节的经济影响
1.旅游业发展:火把节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据相关数据显示,火把节期间,举办地的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数量均显著增长,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2.相关产业带动:火把节带动了当地餐饮、零售、交通等行业的繁荣。游客对当地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的需求激增,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就业与收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火把节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1.传承现状:火把节的传承人主要来源于当地世世代代的彝族群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年轻人对火把节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兴趣减弱,传承人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同时,一些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火把节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支持传承人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承。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火把节的策划与组织,提高火把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传承与创新: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传承人也进行了创新尝试。如在火把节活动中融入现代舞台表演元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等,使火把节文化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论
火把节作为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发挥火把节的积极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应继续加大对火把节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力度,推动其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窗口。
一、调研目的
为全面了解XX企业文化现状,确立XX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和目标,准确地优化和改善本公司企业文化。
二、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面向公司全体员工,软件技术人员协助提供“问卷调查系统”,采用网上无记名调查。
三、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自11月9日起,至11月14日中午12:00正式结束。共计62人填写问卷,参与人数达到公司总人数的87%,调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调研反馈
(一)员工队伍中,30%为入职不到半年的新员工,43%入职半年至一年半,一年半至三年的为10%,17%为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员工。具体如下图
(三)在个人积极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调查中,37%的员工认为“是”,53%的员工认为“一般”,两项合计占比90%。
(四)53%的员工认为在中海比较清楚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充满信心,43%的员工选择了“没有感觉”。
(五)85%的员工认为本部门内部关系良好,同事之间互帮互助,没有一个人选择“不是”,一定程度上看出公司各部门内部员工关系比较融洽。61%的员工认为跨部门的沟通比较顺畅,选择“没感觉”和“不是”的分别占比25%和12%。
(六)62%的员工认为公司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各项管理有章可依,30%的员工认为“没有感觉”。58%的员工在中海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33%的员工对此“没感觉”,据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中海的员工们在公司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阶段目标和人生梦想。
(七)在对“《中海视界》将来做成何种形式的调研中,59%的员工认为可以沿袭现在的形式即电子杂志,36%的员工认为可以办成纸质杂志。
(八)关于XX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80%的员工觉得“比较模糊”或“感觉不到”。说明中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明确目标、稳步推进,需要切实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如下图
系统培训、人际关系融洽、制定吸引人才的长远目标、工作更有挑战性,以上五个因素的选择率均在50%—60%之间。
五、调研中呈现的问题
本次调研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将近90%的员工反馈,已经很明确的看到了中海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个别方面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推进企业文化的知识普及、推进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丰富员工活动、健全公司内部培训学习体系、以人为本培养留住人才等等。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根据本次调研中反馈的问题和员工需求,结合目前的企业文化整体环境,企业文化专员对个人岗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着眼发展愿景和20xx年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公司内部到行业中,逐渐增强员工对归属感和事业感,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中海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具体来说,争取能半年内完成中海企业文化的表层改善工作,包括企业宣传栏的定期更新和维护、VI系统的完善、员工活动的丰富多样、企业内刊和网站的提升与完善、员工人文关怀的宣传和跟进;一年内能够辅助公司建立健全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层次的提高和完善,如建立XX企业文化推进机制、企业文化考核机制等;一年后至两年内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基本成型,能够做到企业文化层次体制健全、制度完善、内容规范,各项文化宣传工作有章可依,企业理念层次、行为规范层次、企业文化传播网络、企业内部典型人物事迹相辅相成、各司其力。
七、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计划
1、争取在11月25日前完成企业文化宣传栏的提升改造,并做好宣传栏的定期更新与维护;
2、根据总经办四季度工作安排,在12月20号之前完成企业宣传册的总体设计构思和一稿的编校工作;针对公司VI系统的现状,争取能在12月中下旬完成中海讯通VI系统的完善以及辅助中讯利盟初步建立VI系统,力求中讯利盟企业识别系统的导入能够高起点、高标准、更规范。
3、在12月1日前形成企业网站的美化提升方案报请领导审批,争取十二月中旬能将中海的企业网站提
升美化工作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4、考虑建立“中海讯通员工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即以某个软件或手机号码为载体,将中海全体员工作为服务对象,兼有中海内部“手机报”、“温馨关怀服务台”、“重大会议活动信息服务”的功能,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在员工生日当天或重要节日发送公司名义的短信祝福或根据天气等实际情况发布的温馨提示;公司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或会议的提示提醒;公司网站新闻、内刊发布的实时链接推送。
5、考虑配合企业文化培训工作执行双向推进机制,即在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培训的同时,针对公司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阶段成绩、重要部门的战略规划、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内部管理等重要话题,通过对周总、中讯利盟、软件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访谈(通讯作品发布在官网和第30期《中海视界》),形成上下互动、多方位宣传的效应,为公司年会的召开、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6、提升公司固有活动如员工生日会等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丰富健全公司内部活动,如开展摄影大赛、企业趣味运动会、征文比赛等,至20xx年10月,基本达到每个季度一次公司活动并将其惯例化。
7、逐步提升中海企业宣传的层次和效果,从内部宣传着手,从提高新闻稿件的更新发布质量起步,力求在20xx年初能够主动挖掘内部新闻和宣传点;同时通过人物专访、事迹推广、工作通讯的方式,或走近优秀员工、或对阶段工作深度解读、或深入行业内部与前沿、或进入工作前线,将中海的宣传工作人性化、软化、细化。
8、协助人事行政相关负责人建立中海员工的职业规划跟踪、关怀机制,在让内部员工看到企业前景的前提下,确保其有目标、明使命、不茫然、有动力,力求通过对员工职业规划的跟踪关怀,逐步减少人才队伍的流动性,增强员工对中海的认同感和事业心。
8、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探索,在20xx年十月前考虑建立中海讯通企业文化推进的整体机制和架构,通过对文化建设制度的修正和完善,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可考核、可量化。
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近期XX区总工会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区域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并就如何传承、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对策措施。
一、现状分析
调研组走访了松江区部分街道、镇、园区总工会,在__家企业发放职工调查问卷__张,回收__x张。被调查企业中,日资企业__家、欧美企业x家、台资企业x家、民营企业x家、其他类型企业x家。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当前全区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普遍重视职工文化建设。调查显示,近年来,企业普遍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共建立“职工书屋”__家,其中7家单位被命名为上海市“职工书屋”示范点;建立“合格职工之家”__x家,其中__家被命名为__市“合格职工之家”。被调查企业中,企业领导对职工文化“非常重视”、“重视”的分别占57.1%、37.1%,“不太重视”的仅占5.8%;企业工会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工会主体工作达77.1%;企业对职工文化建设有具体推进计划的达62.8%;企业中成立职工文体协会占比为54.2%;从职工文化建设经费来源看,40%的企业有部分行政拨款,60%的被调查企业主要来自工会经费。
2、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丰富多彩。不少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主要采取的方法:一是自我教育法,每年围绕一至二个主题,组织职工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并以演讲的形式,组织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二是引导灌输法,组织职工定期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正面引导,形成共识。三是经常渗透法,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体系等印发给职工,并张贴在厂区,渗透职工心理;四是文化熏陶法,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发展总规划中,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归属感;五是有效激励法,组织各项活动,进行评比奖励,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与激情。
3、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较明显。一是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职工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2%的被调查者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74%的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促进了企业的和谐。88%的职工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企业。三是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有74.3%的企业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不少职工通过企业创设的各种培训途径,提升了技能与学历层次。四是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社会的影响力。五是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不少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发挥职工首创精神,生产经营稳步递增。
二、主要问题
通过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点。
1、思想认识不高,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力度。一是部分企业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个别企业搞不清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与抓生产经营的“硬实力”的关系,往往重硬轻软。调查显示,有54%的人认为目前开展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困难是认识程度不统一,其他依次为经费落实不保证、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活动赛事不创新。二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有88%的职工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有25%的职工认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老板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推进力度参差不一,有的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在制度上保证,而且在宣传贯彻上深入到每一个职工;而有些企业仅仅停留在书面,职工也不知道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制约了企业文化推进的力度。
2、经费保障不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广度。一是企业文化投入经费不足,职工文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大部分是工会经费,有行政拨款的企业不多。二是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都落在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少、兼职多、专业人才缺乏。三是部分企业职工文体活动场地缺乏,个别企业没有职工活动场所,满足不了职工文化活动的需要。
3、创新意识不强,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深度。一是企业文化创新意识不强,往往沿用一些传统做法,对企业文化的载体、理念、制度等没有与时俱进,以致于企业文化与社会发展、职工需求相脱节。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矛盾,没有把企业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面很好地传播给每一位职工,缺乏有效教导职工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内涵的正确理念与途径,导致企业文化无系统性、传承性差。三是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成为摆设,生产一线职工不知道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没有将企业文化落实到企业的管理层和职工的工作行为中,企业文化成为挂在墙上的口号,成为应付上级质量认证、专项检查的摆设。
三、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__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职工,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认识。一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通过组织企业经营者定期开展座谈讨论、典型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让经营者认识到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本、是一种隐形生产力,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二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工的情感管理,关注职工的内心世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建设高尚、快乐、幸福和有归属感的和谐企业文化。三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遵纪守法、道德规范等要求,并自觉执行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四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溶合,努力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一要充分发挥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树立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导向。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内部树立人人尊纪守法、平等待人、公平竞争的和谐发展环境。工会组织作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以代表职工利益和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各种法律援助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职工信任的代言人。二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思想引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工,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现代经营理念、创新理念、文化理念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灌输给职工群众。要注重挖掘提炼经实践证明、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发扬光大。三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组织作用,调动职工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要提供舞台,创新载体。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等“五小”活动,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深化“创争”活动,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建立“职工书屋”等,为职工搭建多元化的学习的平台,营造有助于职工终身学习的氛围,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根据职工需求,组建篮球队、舞蹈队等,为职工创造多渠道追求学习,参与活动的良好条件。四要保障资金投入。在职工文化资金投入上,以“三个一点”加以落实,工会经费出一点、行政给一点,区总工会每年对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力度大,工作有成效的再支持一点。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借势借力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做好此项工作,在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同时,必须借势借力,发挥相关部门作用。建议区文明办、社会工作党委、团区委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评比各类先进的主要内容,正确导向,引导企业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方针目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同时,要关口前移,注重指导,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培训企业文化骨干,下基层指导帮助,为企业文化的推进做好服务工作,共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功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农村迈着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沙包堡办事处位于东经107°30′,北纬26°19′,地处都匀市区北郊,距市中心6公里,东与洛邦交界,南与小围寨、广惠办事处相邻,西与绿茵湖办事处接壤,北与麻江县贤昌乡相连。办事处驻迎恩村斗篷山路旁。现辖9个行政村,5个社区、1个居委会总人口76924人,土地总面积12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7公顷,目前共建成14个文化活动(室)。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设施短缺。各村的文化室基本都处于闲臵状态,虽然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谈天喝茶搓麻将,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办事处、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他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办事处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抓创收,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如此现象,固然与大量青壮年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认识不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有关,但办事处、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实施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戏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有效举措,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2、培育引进人才,稳定文化队伍。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办事处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新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积极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3、抓好农村文化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网的网头,起着核心作用。它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广大农村中具有参与文化活动兴趣和志愿的农民朋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群体。而建立农村文化网的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把文化网建设纳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的文艺团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水平。同时,要发挥“点”的导向作用,开展网点结对,采取“抓大带小”、以强扶弱的策略,根据幅射效应,带动文化力量较弱的村落。继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
4、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是积极邀请市文化馆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5、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
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
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
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0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1)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2)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主要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作爱谈不爱投的局面。
(2)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工作建议
(1)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
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
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2)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4)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
目前的县级艺术团队还是要以政府扶持为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文艺团队,广泛网罗各类突出的文艺人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艺术团为基地,收集整理我县各类音乐、舞蹈、器乐、戏剧等传统民族文化形式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宣传展示和重点打造,宣传泸西,宣传阿庐古洞,在此基础上再来逐步寻求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和树立泸西民族文化品牌之路。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友谊商店至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诚为本”的理念经营企业,公司非常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坚持建设成有自己特点的企业,建设中不断改革,大胆创新,经过企业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友谊放心物品,例如放心食品、放心洗化、放心酒、放心鞋等。企业敢保证所经营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因此在广大市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放心店的形象。下面,就友谊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行能提出批评意见。
一、企业概况
日照市对外供应公司是日照市友谊商店有限公司的前身,从企业组建(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中企业一直服务于日照市。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从成立之初的国有企业向后来的股份制企业逐渐转变,企业与20xx年12月16日与兴业集团融为一体,从此成为了兴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xx年公司年销售已经超过了2.5亿元。目前全公司拥有员工1500多名,公司的总营业面积达3千多万平方米,其中总店18万多平方米,分部于日照市各城区,其中岚山、东港、新市区、开发区等四个区有12个连锁店,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20xx年,友谊商店从战略布局的总体思路出发,对购物环境、经营布局、品牌、客户结构和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时尚内涵。经过企业全体员工二十多年的努力,友谊商店取得了各种荣誉称号,例如“中国商业名牌”、“全国经营商品质量达标暨放心购物单位”、“全国诚信经营单位”、“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山东省价格诚信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年文明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
二、把握内涵,正确定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是提高员工素质、凝聚员工思想、向外展现企业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基础,对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百货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友谊商店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员工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写进了企业长久发展的计划,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以及写入了每一年的工作实施方案中,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企业的目标管理考核中。例如公司党总支要求员工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和激励员工工作积极进取。在员工中的反应很不错,有的员工写自己家庭经济变化、思想观念变化;有的员工写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服务的变化;有的员工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方面的变化。纷纷在《兴业之窗》、《友谊家庭》发表。加入集团三年来,广大员工撰写文章等1500多篇,这些基础写作,既有利于工作,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三、培养一支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干队伍
(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条件,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和企业人际关系中体现出的活动文化。友谊商店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原则,企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和谐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始终坚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服务标兵”为主题的活动,动员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动员每位员工参加“五比五赛”(即赛文明、比礼仪,赛和谐、比服务,比环境、赛秩序,比风气、赛形象,比创新、赛销售)活动,在企业上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还激发了员工热爱家庭、热爱企业、热爱祖国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企业还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工作时间之余读书,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养成长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了道德修养,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做到与同事和谐相处、与企业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友谊商店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只有做好这种服务才能保证企业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被广大市民认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说简单点就是要将企业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为此友谊商店将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做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将诚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作为企业教育的基础,努力建设有这友谊商店特有的服务文化。为此友谊商店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陈辉经常说,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必须注重抓企业的软环境建设,注重抓人的思想工作,注重抓企业团队建设,为企业营造了正气升腾的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仅20xx上半年,企业就先后涌现出先进个人典型20多人次,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30多起。
(三)注重实效,坚持以宣贯促建设
我们在文化的建设中坚持将企业文化宣传同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领导推动、部门主动、基层联动”指导思,全力推进“以宣促建”的工作。先后邀请省市局内训师举办专题培训10余场,专题讲座20余次。充分借助展板、简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员工餐桌上粘贴小条幅,将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愿景、服务理念等放在员工目之所及范围,营造了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员工的实践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友谊商店有限公司注重发挥广大员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既不只是领导的事,更不是领导搞的形象工程,而是与集团发展、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大事。
四、推进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的一些体会
(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建设的结果,其中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和职工的文化绝大部分取决于领导者的意识形态。企业的领导者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充分发挥带头的作用、推动的作用、典范的作用、创新的作用,既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又要不断的创新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他们才能指挥企业新文化的建设,有意识的发扬企业文化积极优良的部分,保留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克服消极落后的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将企业文化推向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
建设现代化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以下四点:一是企业文化并不等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企业文化绝不能口号化、形式化;三企业文化也绝不等同于文体活动;四企业文化更不是所谓的政工文化。要建设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以上四点,同时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标准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独有的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建设出具有企业特有的文化。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可以向先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和借鉴,在学习和借鉴时有认真、决心地执行落实。同时要因地制宜,不要拿来主义,去伪存真,借鉴吸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经验和方法,说白了就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应的就是先进的”。
五、结语
今天,不断提升改造后的友谊商店正在展现出特有的魅力。坚守“诚信为本”铸就了企业的特质,“活力、动感、时尚”勾勒出卓尔不群的风格,“亲情、人文、超值”的服务文化聚拢了人气。友谊商店采用科学的客动线规划、使用多层次立体照明、构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每一处都传递着现代美好生活的新主张。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每个友谊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快乐的生活。现在每个友谊人都会唱3至5首爱国歌曲,友谊人用最美的歌声歌唱祖国,友谊人用最真挚的情感抒发对企业的热爱,友谊人用一首首爱国歌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一流、饱满的精神状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烟草商业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无论在资产规模、员工的素质,还是在管理制度、企业的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以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新跨越,这也是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必须看到当前我们烟草商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如何使企业的各项文化建设有序开展,统筹实施,真正实现文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构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正当其时。本文基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CorporateCulture),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我们可把其定义为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而所谓的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即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以企业内外部各项评价指标为参量,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能反映烟草商业企业基本状况的多元、动态、综合、开放式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有其必然性和现实需要。
(一)这是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行业正处于增长速度由高速发展向稳步发展转变,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经全国人大通过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生效,可以预见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势下,立足企业实际,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和提升企业文化,提高服务水平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之魂的企业文化正是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跟踪和把握企业文化变化规律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状态,对于烟草商业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这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正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观念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对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改革、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如何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如何实现在烟草商业企业的正确定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及实践上重视和面对的课题。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烟草商业企业既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仅局限于主观考察判断企业文化现状,而非从动态的角度、从量的要领上考察把握企业文化的变化趋势。因此构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规范科学发展,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三)这是解决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问题的迫切要求。
烟草商业企业自组建以来,也逐步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受专卖体制以及各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发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特别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中长期的长远规划,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
(2)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尽管也进行了企业形象策划,但基本上是视觉上的文化策划较多,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建设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规范要求。
(3)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评估。即在思想观念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不深,把其简单化、口号化,表现在企业内部,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在对外宣传方面,通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赞助等,再利用媒体报道达到宣传目的等等。但具体到工作效果、工作效益等则另当别论,当然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反馈、完善和提升了。另外随着工商企业的分离,商业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力就必须建立起区别与工业企业品牌文化的服务文化。
上述问题的存在证明,在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下,构建一套具有烟草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相信这一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对我们嘉兴烟草正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试点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必须要立足实际,力求实效,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改造现实企业文化状况、构建目标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助于这一过程的实现,但由于其内容较为复杂,如不加以引导,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背道而驰。因此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应以企业理念系统的构建为重点,通过思想和精神的传递和引导,进而全面提升烟草企业的工作面貌。可以说导向性原则是一条首要的构建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构建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要保持其完整性和协调性,从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内部结构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三)独特性原则。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特殊性是由烟草行业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体制,各地烟草专卖局(公司)都是“两栖”单位,他们一方面要代表政府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去管理市场,另一方面又要作为企业来经营市场,这一特殊性体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就是要紧密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地域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构建。
(四)落地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落到实处。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与烟草企业的各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等融合起来,要注意避免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脱离员工的实际思想行为方式等。
(五)效能性原则。在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要杜绝求大求全,而是要根据烟草企业的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以争取投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实际效果。
(六)长期性原则。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种特点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这也同时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必须贯彻长期性原则。即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工作的范畴,从组织落实、人员安排、财务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使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发展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完善,持续不断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框架指标。
(一)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架构。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企业文化要素构成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等方面把握企业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作出如下描述:核心层面的理念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幔层面的行为文化;表层面的物质文化。这四者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又规范着行为文化;理念文化是形成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核心所在。同时在这四个基本层面下面包含若干个参数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二)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参数构成。评价指标参数实际上是综合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具体列出如下指标体系:
(1)理念文化层面构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涵盖要素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凝聚力(烟草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内部关系的和谐度)、企业经营方针的执行度、卷烟质量保证度、守法经营度等等。
(2)制度文化层面构成。制度文化是得到企业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在这个层面涵盖的要素有烟草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岗位管理标准、岗位操作规程、治理结构完善度(有健全有效的程序化机制)、组织结构合理度(设置合理、职责明确、运作高效)、信息处理效率、领导决策机制的执行度和民主化程度、员工管理企业的参与度等等。
(3)行为文化层面构成。包括领导素质指标(员工认同度、领导能力、个人品质)、员工素质指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指标(企业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设备素质指标(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完备和使用率)、员工行为指标(政策执行度、工作效率、员工离职率)、经烟户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社会美誉度等等。
(4)物质文化层面构成。物质文化层面在评价体系中处于表层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指标:市场净化率、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增长率、利税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市场培育指标、企业内部环境指标(安全的工作环境、卫生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娱环境)、企业形象指标等等。
四、对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在一个四层整体构建的评价体系框架下,通过一些参数指标的选取,并导入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对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文化建设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但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应在其中注意哪些问题,这些是在具体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的。
(一)重视参数指标选取的针对性。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就要选取相关的指标,由于在上述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涵盖着多项评价指标,各指标又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突出针对性,即要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与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相关程度,并运用分析方法理论选取与企业文化建设关联度大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进而进行计算评估。
(二)重视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必须看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定性参数指标占有一定的比重。定性指标其性质决定了其易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所以为增加定性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到把定性参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而对定量参数指标为便于核算,也需要进行分类,统一计算口径。最后就是其中相关计算数学模式的导入问题,结合我们嘉兴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我建议应把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范畴,在具体构建中要进行充分调研,并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研讨,制订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体系方案,其中包括统一的计算模型。然后选择一两个单位进行试点,逐步进行修订完善。
(三)重视参数指标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正确掌握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而实现正确的评估前提是评价体系中相关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牵涉到一个文化调研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文化调研是企业对文化建设进行梳理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它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做到客观性和规范性。在具体操作上有如下设想,一是在市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在各县局选定一至两个调研员,按要求开展相关专题的文化调研,并负责具体数据的上报汇总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在具体调研方法上建议灵活运用如下方法:
1、文案调查法,即综合利用企业现有的大量文字材料开展调研活动,并对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制度安排、文化思想脉络及领导价值取向、员工思想动态等;
2、观察法,即深入企业的经营环境、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员工精神风貌、权力意识和环保意识等;
3、访谈法,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作出正确客观的诊断评估,就必须得到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真实想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适时收集价值信息;
4、问卷调查法,可用来收集参与者的主观性情况,也适用于客观数据的分析,便于进行量化统计。
在当前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对我们烟草商业企业来说正逢其时,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为之去探索去实践。信随着这一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对其展开全面探究。因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九位好茶的同学就组成了这个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关于茶,可以研究的极多,有茶具,茶饮,茶道等等。我们上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等,从多方面研究,不仅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调查的技术有了更深的实践。
研究过程概述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较详尽地介绍,让大家能够对中国茶有更深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品茶,品出中国茶的韵味。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寻找资料、提供素材。我们通过上网、到书店寻找相关图片,最后交由课题组长加以整理并制成网站。我们的网站分别介绍了茶史、茶叶的制作、茶的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内容
l 沏茶之水
“茗者,叙茶品也;水者,择茶水也;盏者,示茶具也;居者,论茗饮之环境也;茶艺者,阐茶饮之哲学精髓也。此五者融会贯通,既有其博大精深,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一面,又有其雅俗共赏,不拘一格,各取所需,灵活应用的一面。茗、水、盏、居、艺,每个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综述古人择水的同时,用科学指标归纳水质的基本条件是无异色、异味、异嗅,无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超过5度,pH值在6.5~8.5之间,总硬度不高于25 度以及毒理学细菌指标均符合标准等。比如如龙井茶和虎跑泉就是好水配好茶的典范,它们被称为“西湖双绝”。在明代的《四时幽赏录》)一书中,作者先是对虎跑泉的地理环境作了描述和分析,它三面环山,形成马蹄形洼地,成为泉水集水的来源,接着给泉水以科学的解释:“由于虎跑泉水从难于溶解的石英岩中渗出,所含不溶性矿物质、杂质、污染物少,不易形成硅酸盐沉淀,因此泉水透明澄澈,甘冽醇厚,质地洁净,硬度很低,含有珍贵的微量元素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另外,沏茶倒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步骤如下:
1、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2、烫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3、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乌龙茶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上,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或自由一点直接用手抓茶叶亦可。
4、烫杯:将茶杯放入茶船中,利用水的得余温烫杯。烫杯的作用是:保持茶汤的温度,不致于冷却太快。
l 茶叶种类
我中华茶饮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名茶品种不胜其多,据傅宏镇《茶名汇考》的统计,包括失传的和现在仍然生产的,超过了八百多种,难以一一缕述。我们着重介绍了普洱茶、乌龙茶、功夫茶、铁观音等著名茶种。
温文尔雅普洱茶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可以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谷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紧压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茶,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2、防癌、抗癌。
3、养胃、护胃。
4、消炎、杀菌、治痢。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度,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一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伴随茶文化的宣传发展,乌龙茶凭借其优良品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畅销国内外。
铁观音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中国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中国台湾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l 缤纷茶具
中国把茶具提到“器是茶之父”的高度。且不说法门寺出土的唐代令人眼花目眩的高贵茶具,就是民间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茶具并不是简单的盛茶之具,茶具的选择要视一定的茶品、季节、饮茶的场合等而异。古典的茶具又是一种可以欣心赏目悦目的艺术品,收藏对象,真是妙不可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不同于古人的悠闲自适,所以茶具也必然与时共进,发展出许多新式的茶具,
饮茶的环境是中华茶文化“天人合一”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佛道儒的佛茶与茶禅结合,更是超然物外,悠游哲学境界。民间的茶馆、茶肆、茶坊等则是另一种风光,它们还兼有沟通信息、谈判条件、和解纠纷等的作用,这一切都在文革中陷于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生活的迅速提高,传统的茶馆终于逐次恢复,并进一步向丰富多彩的茶艺馆发展。
l 茗的药用
我国古籍上说茶叶具有清咽、解渴、消暑、去乏、安神、明目、利尿、下气、去肥腻、养性等等功用,现代科学确认一点也不错。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茶有防辐射、防高血压、冠心病、减肥、健康美容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也将扮演新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茶饮具有清新、雅意的天然特性,并且能静心神,还能做药料,可见茶的确是有多种妙用的极品。卢全这个爱茶成癖的“茶中亚圣”也曾在《饮茶歌》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羽清风生。“茶是提神醒脑,清肠解毒的灵药啊!茶饮更是人们下的饮料,它独特的风味,较强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功效吸引了众多人;茶也以它自身的妙用,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l 关于茶的几点感想
? 郁闷的时候,都喜欢借酒浇愁,其实不妨品茶。
? 酒如诗,而茶如道。
? 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爵士的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 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未必需好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 真水无痕 茶过留香
茶道者,饮茶之道也。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一系列高雅考究的道道,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一招一数、一板一眼都马虎不得,其刻板程度比起孔孟之道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道乃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饮茶艺术,讲究“四规七则”,以体现“和、敬、清、寂”的精神。据说,它已成为日本促进家庭和睦、人人相亲,以及教育子女讲究礼仪、尊敬师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于茶道,周作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 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出像日本那样精致的“茶道”,但有“茶艺”。道可道,非常道。而“艺”是大众文化,既可意会,又能言传,不需技巧、不溯渊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这或许也是一种禅意。可以在喧哗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几人对坐,高谈阔论,古今付之于笑谈;可以两人相对,或轻言细语,或不致一词而心有灵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独自品茗,茶洗尘埃,不觉心静如水,物我两忘。
?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城聊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 古诗云:“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甘泉天际流,香茗舞中飘。”一杯好茶,一对知己,畅谈古今中外,神游雄山名峰。正如中国悠久的文化,茶的文化也蕴涵在它的清茗中。“嗅觉精新极,尝知古自轻。”无需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民族,不管你来自天涯海角,一杯清茶包含无数情谊;忧愁、迷无助、失落、伤心、痛苦……有杯清茶,化解心中的一切不满。正是茶文化,让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来共同了解中国,也正是茶文化,让迁客骚人思绪万千,谱下一次次动人的诗篇。酣醇的中国茶文化,让我跌足在香茗中,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 多彩茶联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亦是我国楹联宝库的一枝夺目鲜花。
成都早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问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来。人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而浅茶一杯,人心可静,从古至今,多少人借酒交友,但茶亦是友谊的传递方式。如:美酒千杯难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茶的醉人之处在于品茶者的心境,人心已醉,那喝茶亦能醉人,一幅幅茶联,道出多少茶语,让人看到多少“悠乎哉”。
且看那“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且闻那“飘乡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且赏那“精致”茶联,品味茶之真谛。
研究过程
首先,确定了我们的课题,然后,由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为我们分配任务。因由于我家庭条件的限制,我只能负责整理资料和一些文笔工作,而其他的组员.则按照各自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分配。我对于组长的分配给我的任务较为满意,因为这些对我来说不算很难,而且这对我是个新的挑战,我要努力把我的份内工作做好,把我们的课题尽量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经常出外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或采访工作。在出外的研究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原来,不只是书本上那些华丽的文字是吸引人的,而外面社会百态,酸甜苦辣,也一样是吸引我的。另外,我们每个人在回家后也有事先分配好的任务,例如茶文赏析、研究感悟等等,在完成以后分别用邮箱、MSN等各种渠道将资料汇总到组长处进行统一编排,甚至利用假日参观茶馆茶场,听茶文化讲座,记录下了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其实还有好几张有关茶文化的图片,但由于种种原因及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挑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扫描)增长了我们对于茶种、茶具、茶艺的了解,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日生活,使我们度过一个个充实多彩的休息日。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知道了许多茶的知识,例如要怎么冲泡茶、怎么分辨茶的好坏等,还了解了中国各族的饮茶习俗以及外国的饮茶习俗,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学习的后期,我们的工作任务更紧张了。要把一份份资料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还要逐字查看资料,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在组长撰写结题报告时,每个人也参与进去写了。
整个研究性学习融合了我们找资料的汗水,探索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而且,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也加强了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还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还要努力将这个角色扮演好,学会通过多渠道去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勇敢的挑战!关于这一次对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找到了大量的,不计其数的资料,但由于时间问题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导致我们只能摘要取出其中独具代表性的关于茶文化的精髓。例如:茶文化中的“茶叶的鉴别方法”就长达十页,我们还在茶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叶进行拍摄,并存入每个组员的磁盘中,每一个图片还附带一篇对该图片上显示茶叶的简要介绍。如茉莉花茶、安西铁观音茶、普陀佛茶、西湖龙井茶、英德红茶、祁门红茶。沈骊和邵瑜、张莹同学还曾经到茶艺馆中观察茶艺师们泡茶的整个过程,并亲自品尝。那是一种潮洲功夫茶,后来大家又和小组成员严含雪、庄琳一起去一家茶店进行采访、拍摄并亲自试验泡潮洲功夫茶,还拍摄了一些泡茶的照片,最后,茶馆老板还帮我们全体成员在茶馆拍了一张照片。由于其他许多外界因素,我们未能把照片扫描出来。我们还从有关茶文化的书籍上找到了少数民族泡茶的图片并扫描附上。这些图片分别为傣族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云南烤茶以及白族的三道茶。
根据上级工会关于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会从9月份开始,组织办公室、宣教部门开展了对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选取国有、外资、非公等不同类型的10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及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
一、所调查企业问卷梳理情况
1、企业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所调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一般是企业行政、人事、综办部门或工会;供电、移动等国有企业每年文化建设的投入20万元以上,几家外资每年企业文化投入8——10万元,非公等其它规模企业每年文化2—5万元;所调查企业基本将文体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围绕经营理念建立了以制度文化体系、展室、文化手册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职工对企业文化认可主要来自文化活动和培训;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较大,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较大。
2、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企业负责职工文化活动的部门是60%以是工会,其它基本上是企业综合办或行政、人事部门;所调查企业有面积为50平米——400平米的职工文化阵地,一般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部分企业有职工书屋、舞厅、学习培训室等;职工文化建设及开展活动每年投入2—10万元。企业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般为音乐舞蹈、户外休闲、球类这几种;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至少半年一次或不不定期活动,经常开展的文体活动有文艺演出/晚会、单项体育比赛、运动会、户外休闲、,职工基本全部参加单位组织文体活动情况。
3、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
所调查企业职工普遍感觉生活精神压力一般,业余时间主要有哪些安排、娱乐上网浏览聊天、户外休闲,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支出平均为500—1000元,主要支出项目为上网、健身、娱乐。所调查企业的职工对单位文化活动和设施基本满意,希望单位开展和参与音乐舞蹈、学习培训、室内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
二、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状况
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689家(其中工业企业218家),个体工商户6200多家,从业人员约54000人(其中季节性临时用工约占55%)。
按照企业生产规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糖业公司分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中等风电企业,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20%。这部分企业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特别是县供电分公司、移动公司、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企业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我县重点企业的糖业公司分公司、矿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企业建设职工室内活动室、职工书屋等,即是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的体现。
2、中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如恒泰水泥公司、祥云食品公司等,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30%。这类虽然进行民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职工文化活动,但是基本上着重追求经济利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艺节目、打一些宣传标语,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次的认识。有的企业文化流于表面,仅仅通过举办简单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得不到协调发展,也不能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家乡是一个我们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处异乡想到它也会有种温暖的归属感。我的家乡铜梁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县。不仅有雄厚的教学实力,而且还是五千年龙文化的发源地。
从出生到读大学前我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对她是如此的熟悉。但仅仅半年的时间,当我再次踏上龙乡这片土地时,我又觉得她是那么的陌生。事实如此,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想或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都变为了现实。为了更深层的了解这篇见证我成长的土地,在寒假的这一个月我走访了铜梁的每个角落和相关部门,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家乡的变化涉及甚广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以下为我调查结果简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讲究舒适精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县城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铜梁在几年前还都是楼房,电梯房都算是“高级住宅”,现在城里的房屋基本上都进行了重建。重建的新房主要是电梯房,且楼层都在八层以上,底楼为门市方便市民经商,二楼以上为套房用于居家。这种设计理念很符合县城的发展,经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套房又让市民有了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据x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洞穴”更要体现县城的文化,还专门请来了设计师把方便简约的现代居室和县城蕴含的柔美古典相结合,设计了现在的街道建筑。x整的青石板优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调精美、朱红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气。这一古典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不动声色的把县城的安乐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源节流”经济多元化
我的家乡也被成为“龙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火龙舞,龙舞的发展带动了铜梁旅游业的蓬勃,使龙乡人民的收入颇丰。并且现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入住铜梁的工业园区,使许多县城周围的乡镇务工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铜梁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铜梁的经济,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从各方面刺激着铜梁经济的腾飞。
三、“四通八达“交通讲便利、通讯讲快捷
“要致富,先修路”说道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总会想起这句话。无可否认,这句话准确的道出了交通对于一个地域发展的重要性。
四、“多姿多彩”,文化娱乐丰富缤纷
物质和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生活的建设。县城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就是他们建设精神文明的见证。现在每到晚上,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你在政通街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一群群人在偏偏起舞。这就是市民们新的娱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没有固定的老师,大家相互学习,跳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舞曲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很多市民还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公园里很多人在跑步、做操。用最简单也是最健康最环保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健康。除了这些自发的活动,县x定期还会举办一些拔河、赛跑等友谊活动,还会发放奖品,引导市民们选择健康的娱乐充实我们的生活。
五、“五彩缤纷”穿衣爱时尚
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尽管爱美很多人并不能够买很多衣服。现在县城繁多的衣服店就是穿衣变化的一个很好例证。经济发展了,人们都讲究穿着了,衣服的款式、面料、牌子都成了挑衣服的重点而不再像过去一味注重质量耐穿。很多富裕的人还会选择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选购时尚服饰。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帽、装饰物可谓五彩缤纷,装饰了市民的美,同时也装点了他们的心情。
六、调查感言
这次的调查结果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不经意间家乡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它变得更加可爱更加迷人了。我坚信她是天边初升的太阳会在党和x的争取引导下发出更加温暖的光芒照亮一直守护她的人民,也温暖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心。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9:00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行政楼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林主任
问:您好!林主任!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组的成员,我们想了解一下贵学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情况。请问一下,根据你的了解,学生怎么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是如何的?
林:总体上开看,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初中部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以较为优秀的成绩考进来,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接受过教育的话,便会更主动去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父母从小便会给他们安排相应的才艺培训,其中也包括书法,国画,传统乐器的学习等。
问:我们也从班主任助理那里得知,班上确实有部分同学才艺很出众的。那么,学校有没有举行过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活动或者比赛,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呢?
林:这类活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我们学校也看得很重。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年级的书法比赛,让学生主动去练毛笔和钢笔。还会有象棋比赛,文艺晚会,黑板报评比等。这是学校里规定举行的活动。而班主任和年级工作中也会自由地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学生年龄段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会设立奖项,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问:学校在传统才艺上还是相当重视的,那么,在传统的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这些优秀思想。
林:学校的学生都很乖,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喜欢学习的,所以也很听老师的话,很尊重老师,很热心帮助同学。如果哪位学生家里有困难,同学都会很积极去帮忙。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学生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比如体育特长生,他们的素质则差一点。学生的素质高低跟父母和这个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教的东西,他们吸收后回家或者看到社会上别人不是这样子做的,就会疑惑,甚至会学习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大欺小等等。这些现象也是有的。
问:确实如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从小锻炼起来的,也经过长年累月的培养和沉淀。那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会设立什么措施去应对呢?
林:学校每周都会有校会和班会,校会中领导的发言也会有道德方面的教育。而班会则由班主任自定主题,其中一些主题也会涉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XX年的汶川地震,学校也开过专门的校会来展开捐款活动,学生都很热心积极参与。道德的教育一般是融进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去感受去学习。
问:相信这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现在社会上的言论也很激烈,说现在的学生崇洋媚外,追星的现象很严重,几乎都忘了传统文化,很担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继承人。那么,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林:当代学生的爱好十分广泛,这是跟以前所不同的。当然,改革开放后崇洋追星的现象是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确实不如以前。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拿政治人物当偶像,对首都也有一种莫名的热爱,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把明星当做偶像。呵呵,这的确会造成一种冲击,但是不致于把传统文化都扼杀掉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会减弱的。
问:总的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没有轻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好的,希望以后学校会越来越好。谢谢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非常感谢。再见!
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仅以××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农村文化创作与表演人员基本上是50岁以上,传人难寻,现代年青人大多局限与打工经济或创业成家,对农村文化不“感冒”,部分曲艺品种面临失传灭绝。
三、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波、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的,“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波;三是文化项目难引进。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发展网的好政策,并且有大量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建设,诸于我县农村文化体制、设施、人才、阵地等方面的问题,好机会经常擦肩而过;四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四、振兴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
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方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也不该撤,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避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在改革中,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最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一个农科教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保住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各级文化业网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地停滞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繁荣我乡农村文化。
摘要:如今,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茶有提神消疲等功效,而且喝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针对人们喜欢喝茶的习惯和功效,就以英德红茶为例,就英德红茶的历史,现状,发展,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与利用等方面,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宣传英德红茶及传承英德红茶文化。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
前言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 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碎茶一号:颗粒紧结重实,芽尖金黄显露,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香气高爽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圆筛8~10孔。
碎茶2~5号:颗粒紧结、匀齐,色泽油润,不含毫尖;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爽浓郁而持久,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
碎茶6号:较细嫩的茎子茶,色泽乌褐尚润;汤色尚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红匀,圆筛9~12孔。
片茶:叶片皱褶,大小匀齐,色泽尚润,汤色红亮,香尚鲜纯,味醇尚浓厚;叶低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之轻身茶。
末茶:手感重实呈砂粒状,色泽润,不含粉灰及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滋味厚,叶底红匀尚亮,圆筛28~60孔。
金毫茶: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叶底芽叶完整,肥嫩红亮。成为红茶名茶的新花色,填补国内大叶种红茶类高档名茶的空白。
英德红茶在以往与现在都受到人们的喜爱,20__年12月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英德红茶和英红九号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了大多数人。英德红茶的发展带动的茶文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既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茶的享受。
二.英德茶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人民的眼中,英德红茶文化是与英石文化同等重要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英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更是代表了英德人民的文化内涵。通过英德红茶那种苦中带涩,反映了英德人民刚毅又有温柔的一面,与英德人民的性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英德人民不像其他城市的人民那样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又不及潮汕人民的好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英德红茶来诉说自己的独特的山区文化。英德红茶带动了英德茶文化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了英德人民的“家常饭”。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凡是有客人来作客,人们总是先敬上一杯热乎乎的茶,让客人有种在家的感觉,然后宾主啜饮交谈。通过茶这种媒介,沟通宾主双方的心,让客人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让主人心感温暖。“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这已经成为英德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不管客人是否需要,主人都会敬上热茶,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英德人民通过茶体现了英德人民的好客,以茶会友是英德人民的待客之道。
2. 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以茶交友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的交友方式,茶不仅作为待客之物,更是朋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作为一种礼物,是英德人民探亲访友的必备之品,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在英德,喝茶是最容易交友的方式之一,无论相识与否,一杯茶之后就会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以茶交友被称为“君子之交”,与那种被斥为酒肉朋友的“小人之交”不同。“君子之交”是通过相互的品茗而谈茶艺,“茶经”,是一种和谐知音而高雅的交往。以茶交友常在挚友和志趣相投朋友之间,发展到高层领导和知识界层之中,且愈有发展之趋势。
3. 茶店林立、茶叶芬芳、琳琅满目
在英德的大街上,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与茶室。“陆羽茶庄”等茶庄更是人民喜爱的名字。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茶叶,花色品种,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是茶的世界,处处是茶的芬芳。英德还有一条长长3.3公里,宽30公尺的茶园路,以及以喜欢喝茶的诗人杨万里为名的杨万里大道。
4.英德独特的“擂茶粥”
吃擂茶粥的习惯是英德人的传统习惯,不但从历史上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富有新意,并被推而广之。擂茶粥不仅在普通百姓家里有,而且在一些的餐馆也提供擂茶粥,可以说是擂茶粥的一大推广。擂茶粥不但清香可口,四季皆宜,而且生津止渴,健胃提神,而且人们一有小病就会吃擂茶粥用以治病。
三.英德茶文化的发展,保护和利用
由于英德盛产茶,所以英德人民把茶花定位英德的茶花,不仅表达全市人民的心愿,更加反映了英德人民爱茶的浓厚情怀和精神风貌以及热情好客的美德。大力鼓励人民经营茶类的商品经营,把英德红茶继续的推向全国及全世界。英德还开辟了旅游观光茶园枣茶趣园。茶趣园离市区3公里,有茶园面积20公顷,在美丽的茶园中,设有大茶壶笑迎客人,茶寮观景、采茶区、制茶坊、品茶轩等景点,还喜食“擂茶粥”。游客在欣赏茶园大自然风光之余还可实践采茶、制茶、识茶、品茶的技艺。英德市政府还对英德茶区拟进行第二次创业,其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香型名茶3000公顷,推动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及弘扬英德红茶文化。英德还建设“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茶苑”、“茶庄”和“百茶园”,成为广东的茶城,鼓励人民继续发展茶类事业,学习泡茶的技术,推广茶艺。茶城的兴建反映了英德人民为推动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英德茶文化的新起点。为弘扬茶文化,英德还拟建茶叶一条街,拟建建成具有展览、贸易、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大型茶叶市场,集齐全国各地的名茶,在此处交流与发展。在这方面来说,从茶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汲取各地茶文化之营养;切磋交流发展茶文化之经验;融合贯通各地茶文化之精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这不仅发展了英德茶文化,而且还发展了英德的商业,做到了文化反哺经济。英德还拟建一座塑像“茶花女”,作为英德茶的象征。英德市政府及英德市民都极力的发扬发展英德茶文化,通过茶经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发展反哺英德的经济。
英德红茶是英德茶的代表,更是英德茶文化的重要弘扬途径,通过英德红茶的推广与发展,英德红茶把英德推向全国,让全国都知道英德,知道英德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此次的报告,可以更好的把英德红茶宣传出去,让英德红茶走进更多人的视线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英德红茶。这更是一种发扬英德茶文化的一种途径,希望借此机会更好的传承英德茶文化,也希望政府更加的重视英德的茶文化,不仅把茶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建设,还要更好的把茶文化当做是文化产业来宣传和发展冀传承下去。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建立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来弘扬茶文化,更是把茶作为广东的一个特色,广东的文化事业和广东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不要只靠一个小县城来发展茶文化,如果把茶文化放在全省的文化事业来发展,相信茶文化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的。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10点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教学楼教师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初三(4)班班主任魏老师
问:您好!老师!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组的成员,我们想了解一下学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情况。请问一下,根据你的了解,学校或是班里有没有举行过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活动或者比赛呢?
魏:第一,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书法比赛的。第二,语文课堂也要求阅读四大名著,现在学生的书桌里一般都会存有各类名著。第三,从初一开始,班里都会分兴趣小组来学习国画等。另外,也有合唱团等传统音乐知识的学习。
问:那么,班里的学生对这类比赛的反应时怎样的呢?
魏:我觉得这是跟年龄层有关,也跟学生性格有关。比如,性格外向活跃的学生就很积极地参与,表现得很出色。而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则不是那么积极参加。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很喜欢这类的活动的。
问: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呢?比如书法学习。
魏:嗯,大部分学生都很用心去学,他们的都很工整、漂亮。我是教物理的,平时收上来的作业的都写得很工整,比我的都要好看。呵呵
问:我们也看过他们的笔记本,真的写得很不错。那他们学习这类文化知识,是出于被动强制的?还是出于主动感兴趣的呢?
魏:一部分是出自于兴趣的,一部分是要指引去的。他们初中这个年龄段比较需要老师的指引的,比如看四大名著,老师一般会指引男生先去看三国演义,女生去看红楼梦。他们还不太懂去挑书,还需要老师去指引的。
问:那么,在传统优秀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例如,爱国,尊师重道,长幼有序,乐于助人等优秀思想。
魏:学生的思想觉悟都很高,特别有爱心。上一学期我们班有位学生的父亲患有肺结核,学生知道后主动发起捐款,最终由于对方家长觉得有能力去解决就没有接受这笔捐款。但从里面看出学生的做好事的热心,还有学生的家长对乐于助人行为的支持。他们都是自愿、自发组织的。
问:那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班里会相应的举行什么活动么?
魏:传统美德是一个学校的根基,而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模糊,是最需要指导的。我们每周的班会课都是由班主任主持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活动。一般会以有关“美德”的哲理作为主题。我也会让同学在每周的周一把《三经》《道德经》中一些句子抄到黑板的一个小角落里,让学生来认识背诵。有一些比较难懂得的,我会举一些社会上的例子来解释,深入分析,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问:那这类活动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很乖,很多道理,你对他们讲,他们还是会听的。比如以前我们班的卫生情况是很差的,学生很不注意卫生,垃圾都是随手就扔掉。后来我就整天给他们上环保教育课,利用一些措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一定得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慢慢的我们班卫生情况就好了很多,还拿了文明班一等奖。
问:如果要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你认为最关键是什么呢?
魏: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动手,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很多事情他们没有动手是不会懂的。比如叫他们看文学名著,他们开头是好奇,可能翻了几页就不看了,毕竟文的简介吸引力不大。但是,配合相应的读书笔记,要求他们自己去收集内容,他们就很主动去完成。
问:那你认为学校可以怎么样的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呢?
魏:我觉得文艺晚会是最适合的,这类活动比较活跃,也可以放松自己。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传统文艺,还可以让老师,学生都参与进来。
问:非常谢谢老师您的回答,打扰你的时间了。谢谢您。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1日-20xx年7年22日
调查地点:老家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坝塘村委会
调查对象: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
一、调查背景
老家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320国道旁的一个小型自然村,我就是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年回那里的时候,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变化。以前寸步难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大道,不足两米宽的桥也修缮了,今年发现路边还新装上了路灯。但这么多年来,有一点却几乎没怎么变过,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打牌打麻将,村民们的娱乐方式看起来似乎还是停滞不前甚至还退化了。针对这点现象,我认为对村民们平时的文化生活进行一次调研很有必要。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观察的形式。
三、调查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了解,培养自己对家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责任心,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自己观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调查内容
我调查的内容有:村民文化生活的时间、文化娱乐种类、文化娱乐设施、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首先,我对家乡群众的文化娱乐时间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的村民日常劳动时间为8小时左右,除去其他一些零碎的时间,每天约有四小时用于文化娱乐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了解和掌握乳山市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我们对全市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研,旨在推动我市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企业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成立比较早、规模比较大、发展比较好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品位,企业的发展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调研看,我市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在加深
我市企业在发展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培养企业精神的需要,也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需要。企业要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路子,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并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如金洲矿业集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用文化凝魂、靠学习聚力”的理念,并聘请专家对企业多年的基本理念、经营思想、发展战略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金洲企业文化纲要”,并创作了企业歌曲《金洲人》,其文化建设在山东企业文化年会上多次获奖;自20xx年以来,该企业又率先引进了学习型组织理论,聘请山东学习型组织推进小组刘大星教授定期到企业讲座,指导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工作,编写了30多万字的职工教材,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20xx年被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授予“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在获得荣誉的同时,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影响也显现出来:该企业在黄金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却以15的速度在增长,职工人均产值20多万元,居同行业之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增加
各企业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如电业总公司,在做好内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开展职工运动会、篮球赛、演讲比赛、技术技能比武、有奖征文等文化活动,同时,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该公司于20xx年投资60多万元,成立了职工俱乐部,更新图书30多万元,购置健身器材100台多(套);自20xx年起又连续两年每年投资30多万元,聘请“橄榄枝”现代人训练营对员工进行“魔鬼训练”,内部报刊《图曼报》跟踪报道训练情况,有效地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公司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形象也进一步提升。工艺品公司在每年对员工进行为期两周文化培训的基础上,20xx年又投资30万元,新上了职工阅览室、开设了文化长廊,不仅为职工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各分公司提供了展示文化形象、开展文化评比的平台,同时还在职工阅览室和餐厅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内部广播和闭路电视,用于内部宣传。据初步统计,20xx年全市各企业用于文化建设的投资在900万元以上,增长比例超过12。
(三)企业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企业的文化建设都能与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紧密结合,比较实在、具体,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金洲公司为鼓励专业人才继续深造,出台了“你拿文凭我买单”优惠政策,目前已有28名职工取得本科文凭、3名职工取得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两名职工正在攻读地质和电子专业研究生。山东昆仑路桥
公司根据施工工地多在外省、人员比较分散这一实际,推行了“一岗双责”制,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的一把手,既是行政负责人,又是文化建设的负责人,“围绕生产抓文化,抓好文化促生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文化建设,不仅增强了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了“人才聚集效应”——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他们公司的人才队伍不减反增,各类工程技术人员90多人,占员工总数30以上,成为一支比较典型的技术密集型施工队伍;同时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先后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山东省信誉评级委员会“AAA特级信誉企业”、银行“AAA资信企业”、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重合同、守信用”、威海市“百佳诚信单位”等证书,20xx年7月,又被交通部和建设部批准成为威海市惟一一家具有公路路基、路面一级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企业的社会形象在提升
我市大多数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形象建设,对外,继去年选送两个企业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山东名牌万里行”后,经贸局又牵头组织20多个企业到西部各省进行企业形象展示和产品展销,明显提高了我市企业和产品对外的知名度;对内,大多数企业统一了职工服装,提出了“进门是主人、出门是代表”的要求,对职工在社会上的言行也做了明确的规范。另外,多数文化建设较好的企业都能将社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不仅注重企业效益,也开始注重社会效益,我们走访的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企业不但是自己的更是社会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些企业都开始注重对社会的回报,对内,成立了救助基金,加大了对贫困职工的救助力度;对外,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慈心一日捐”、“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据统计自20xx年以来,全市共有40多家企业出资140多万元扶助了110多名贫困大学生,部分企业经营者还自己出钱资助贫困大学生,在这些企业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很大提升。社会形象的提升,不仅成为鼓励、引导企业员工为自己和企业发展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而且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以及对客户、员工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与生产经营相比,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缺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尤其是规模比较小、成立时间比较晚的企业对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其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朦朦胧胧,有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个别经营者只关注眼前利益,不关注社会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认为只要赚钱就行,有没有企业文化无所谓,没有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
二是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几副标语,缺乏实质性内容;有的虽然注重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往往不能突出主题,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也有少数企业的企业文化格调和品位不高,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样的宣传口号,员工接受起来难免有抵触情绪。
三是注重实际操作而缺乏理性提炼。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为了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临时性出台一些规范,功利性、目的性比较强,而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缺乏延续性。
四是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共识还有一定距离。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与企业急功近利、贪大求全有关,提出的要求高于企业的现有水平,或者是嫁接、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不符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与员工思想认识和文化素质有关,半数以上的员工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再就是与员工的流动性较强有关,很多企业没有为员工办理各种保险,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较低,特别是部分小型企业,由于用工紧张,员工大部分是从外地招聘的,在企业工作一般也就是三两年时间,很难与企业融为一体,影响了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延续。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思想基础。部分私营企业虽然建立了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载体,难以发挥作用;改制企业因投资主体变化大,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也发生很大变化,机构和人员也有所减少,这样的结果导致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鉴于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引导企业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步实现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和综合势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尽快走上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认识和素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由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内部有极强的主导作用,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对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认识必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通过工会、工商联等单位组织企业经营者定期开展座谈讨论、典型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让经营者认识到任何企业无论其所有制如何、规模大小,都有一定的企业文化,而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本、是一种隐形生产力,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有经营者的认识上去了,企业的文化建设才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二要引导经营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其生产经营一样,能否健康发展,除了外部条件以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经营者的自身素质,这就需要引导企业经营者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遵纪守法的要求、道德规范的要求等等,并自觉执行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三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企业的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最主要的是通过加快《劳动法》的实施,加快“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步伐,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使企业文化有承载和延续的主体。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是文化优势的竞争。要提高员工素质,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因此,要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职工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建立一种人人学习、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助于职工终身学习的氛围,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引导企业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上进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企业才有凝聚力,企业文化才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新的发展。
(三)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市范围内,要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适时组织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及时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企业文化的特点、内涵、作用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指导企业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及时合理地吸收其他企业的成熟经验,创立出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技术技能竞赛、班组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班组和车间以及企业凝聚力的同时,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四)适当的投入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成功企业的统计资料看,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22,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建设的投入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引导企业经营者认识到,既然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隐型资本,那么在文化建设上进行适当投入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投入包括人力和物力两方面,适当的物力投入可以保证文化建设有必需的基础设施,适当的人力投入则是企业文化总结提炼、推广延续和继续创新的主要依靠。
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从“三个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推进我市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在我们家乡,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2、年廿四谢灶: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4、年三十晚要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
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8、8、年初四接财神: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9、年初五开市日:年初五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的日子。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
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贴窗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
家乡春节文化丰富多彩,希望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的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根据×集团公司委安排,矿业公司就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情况
集团公司委《关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公司委高度重视,落实专人组成调研小组,迅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员工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公司所属单位和机关部门各层面发放企业文化建设调研问卷;并认真统计分析,准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第一手翔实的资料。
公司共下发调研问卷70份,收回54份。其中:处级以上干部答卷10人,科级管理人员答卷20人,一般员工答卷24人。从参与调研人员分布来看,本次调研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从调研情况来看,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表现在:
1、公司前身为军区矿业管理局,人员构成主要是部队军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企业,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公司由部队移交地方管理,特别是近两年公司员工人数急剧增加,“三特”在公司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正在减弱。因此,公司需要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凝练原有的部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将这些优良传统作风贯穿于全体员工的共同理念中,见诸于全体员工的工作实践中。
2、员工队伍来源渠道广泛,文化背景差异大,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予以整合。
由于用人制度的改革,公司员工在近年来迅速增加,员工学历、文化背景、工作经验差异较大,观念多元化,这必然导致员工行为不统一,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整合不同的价值理念,形成公司统一的、科学的理念体系,统一员工的,规范和塑造员工的行为。
3、新的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予以支持。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政及时提出在做强煤炭产业的同时,进军煤化工产业,即“强一进一”的总体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势文化,推动公司各方面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实现公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公司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主要指标连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企业的体制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广大员工的观念和面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已深入人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已成为员工意识的主导,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的职业追求已成为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深层次的实质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公司改制以来,公司新一届班子在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企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如果说在XX年之前总体上还处于自发的、零散的、浅层的起步阶段,那么目前已经进入了有统一的目标导向、体现企业特色、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同进步的新的整合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了保障企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战略定位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包头运销公司和韩家湾煤矿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总体规划或实施纲要,并纳入政工作重点,与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陕北矿业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
(二)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清晰,有力引导、凝聚和激励着广大员工
公司广大员工秉承军转企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明晰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使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责任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大哈拉矿确立“实现企业发展、体现员工价值、增加社会财富”的企业宗旨,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企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创新、高效、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韩家湾矿一手抓产业升级,一手抓企业
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理念自觉认同,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观念进一步转变,学习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改进,从而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共同基础。
(三)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广泛参与和投入的浓厚氛围
公司各单位结合实际,细化工作部署,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广泛传播企业文化知识,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声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各级和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如包头运销公司开展员先锋岗活动,神木运销公司开展员责任区活动,韩家湾煤矿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哈拉煤矿开展创学习型组织、争知识型员工活动,通过文明建设、员队伍建设、学习活动等形式,积极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
(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
各单位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等子文化建设,把价值理念融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中,切实提升了管理水平,改善了企业形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今年,公司还将XX年定为“管理质量达标年”。制定了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标准,各岗位、各工种的工作标准。目前,各类标准汇编初稿已经完成,本月下旬将启动贯标工作,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促进了企业建政治工作和文明建设的创新改进
公司委坚持创新改进建政治工作和文明建设,特别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拓展了工作领域和空间,丰富了工作内容和方法,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建工作之中,拓展了政治工作领域,提升了文明建设水平。包头运销公司、韩家湾煤矿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把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核心理念的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被集团公司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大哈拉煤矿、神木运销公司把政治工作与形势任务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企业和经营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军转企业政治优势新的工作内容和表现形式,使企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政治工作,更加体现员工的实际意愿和要求,有力增强了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高度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公司各级组织都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了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落实了工作部门、人员及工作职责,建立起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与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责任落实、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注意细化分解年度和目标,注重过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稳步推进。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企业文化的载体和设施,并及时交流工作经验,选树典型,指导推动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在今年8月份,聘请了西安交大有关专业学者,策划具有军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公司成立了职工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进行职工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证。各基层单位还注意及时实践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入各项管理制度中,形成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
1、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重视不够,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总体规划和部署的现象;工作局限于群部和少数人员,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工作进展不明显。
2、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建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就企业文化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
3、个别单位方式方法不够得当,工作落实不够深入,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从本次《企业文化建设调研问卷》就可以看出,个别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突出,员工认可度还不高。
4、企业文化建设队伍与所肩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还存在不适合、不适应的问题。按照职能分工,企业文化建设由群部牵头组织,由于基层单位的部门设置不同,群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这些问题,公司政已经着手研究,正在逐步解决。
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是当今最先进、最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润滑剂,是企业最为宝贵的物质和财富,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规范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这既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理论性、实践性和探索性都很强的一门科学和系统工程,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立足实践、遵循规律、扎实推进,特别是要从实践中及时经验和启示,用以指导工作。
2、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也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为自觉地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立足科学发展,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要更为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为了广大员工去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去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努力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和谐。要更为自觉地把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在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视创新为企业的生命之源,大力锻造创新文化,弘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坚决克服嫉贤妒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等保守观念和落后的影响,充分发挥文化引导创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努力实现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3、紧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主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好的经营策略、资源储备和销售渠道,更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我们陕北矿业公司来说,发展是首要任务,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发展就是我们的经营策略。资源储备是决定煤炭企业能否实现发展的关键,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参股投资了涌鑫矿业公司,共同开发庙哈孤煤炭资源;目前,我们还决定投资入股大梁湾煤矿和20万吨煤焦油加氢循环项目,努力扩展资源占有量。制约陕北矿业公司发展的瓶颈是铁路运输,要实现突破,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可以说,陕北矿业公司的发展壮大任重而道远。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健全而且持续传承、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保驾护航,才能保证企业的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和员工行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如果把制度建设比作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赋予企业制度灵魂和活力的软件。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企业文化,形成凝聚企业员工、打造坚强团队的共同基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做强做久有力支撑。
4、结合企业实际,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发挥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企业文化只有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在企业管理中落地生根,才能发挥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公司各单位结合实际,挖掘本企业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军转企业的优良传统,提炼形成了具有丰富管理内涵、特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把这些文化理念体现在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考评体系之中,贯彻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促进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强化。
5、牢牢把握员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几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丰富了员工的世界,增强了力量,提升了境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韩家湾煤矿始终把握员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通过开展班前安全礼仪活动,把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认识和自觉行为,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6、与企业建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企业建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注意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企业建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始终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创新企业建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建政治工作的管理属性,重点在于要自觉融入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从企业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的工作也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从而成为了企业建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这两个方面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上虽然有所区别,但目标是一致的,都在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作用。
7、加强组织,形成工作格局,坚持科学方法,是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组织,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各级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如何,措施是否得力,方法是否得当,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并带头抓好推动落实工作。要设立协调有力的工作机构,形成专职部门牵头、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注意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注意抓典型,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工作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在实处。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和原则好理解,但不好操作。那么,如何具体运作?我们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理论武装,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始终保持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与时俱进地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对于引领广大员工树立科学的观念,对于引导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关键性作用。要抓好的理论武装,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企业效益与企业形象的和谐一致,为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2、明确总体目标,推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价值理念体系,提炼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并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要进一步优化形象识别体系,塑造企业形象;要建立考核体系,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实组织保障;要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同时,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要与构建和谐企业结合起来,要与规范员工行为结合起来,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3、狠抓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转化,实现企业文化落地。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灵魂。建设企业文化,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使之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和行为,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环节。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要反映企业经营特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企业要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出思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员工在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价值观的转化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在价值观的转化上,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企业上下对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实现价值观内化于心;要将价值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中去,形成体现价值理念的制度体系,使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实现价值观固化于制;要把价值理念体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在员工日常行为和企业对外形象上,使价值观外化于行。
4、不断创新载体,使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有声有色。
一要以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为载体。
二要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和文体活动为载体。
三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四要保证必要的投入。五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火把节,作为中华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尤其在彝族地区尤为盛行。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全面了解火把节的起源、发展、文化价值、经济影响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保护措施,现将火把节调研报告如下:
一、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上千年前。它最初是彝族人民为了祈求丰收、驱除疫病而举行的祭祀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民俗、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在西昌、海坪等彝族聚居地,火把节更是成为了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传统节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
二、火把节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火把节不仅展示了彝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精神,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驱邪避凶、祈求五谷丰登,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火把节还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力,通过共同庆祝这一节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三、火把节的主要活动与内容
火把节期间,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西昌和海坪为例,主要活动包括点火把、跳火把、篝火晚会、斗牛、摔跤等民俗活动,以及彝族歌舞、民间戏剧、诗词吟唱等文化表演。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
四、火把节的经济影响
火把节对当地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其次,火把节期间,当地酒店、餐馆、零售店等服务业生意火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火把节还促进了当地交通、物流等行业的繁荣,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五、火把节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尽管火把节在传承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部分年轻人对火把节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兴趣减弱,导致传承人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游客和提高经济效益,部分民俗活动逐渐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影响了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
为了保护和传承火把节文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培养机制,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传统技艺及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二是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举办火把节活动、开展文化交流、设立研究基金等方式,为火把节的传承贡献力量;三是注重创新与传承的结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火把节文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六、结论
火把节作为中华民族中极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火把节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确保火把节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传承和发展。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火把节能够成为连接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桥梁,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