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调研报告(通用六篇)

劳务调研报告(精选6篇)

劳务调研报告 篇1

党的__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关键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近些年来,我乡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劳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XX年全乡输出劳动力5100多人,年人均收入按4000元计算,总收入可达20xx万元。劳务输出的性质已由过去农民增收的一个项目,向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种重要经济成份转变。

(二)劳务输出的行业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转变。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

(三)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大发展,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另外,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林、牧、副、渔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近年来我乡蔬菜产业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以前,老百姓农闲时无事可做,赌博、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劳务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没有了闲工夫,都一心想挣钱、一心想发家,扰乱社会治安、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减少了许多,农村出现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劳务信息渠道不畅,劳务经济中介服务主体发育滞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无序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目前我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友缘带动为主,有组织输出虽有进步,但进展不快,比例较低,主要是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数量偏少,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有序转移格局。

二是对劳务输出的服务不够到位。乡镇政府在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上没有比较成型的组织,没有各种健全服务机构,无法为外出务工者提供信息。

三是外出务工者的文化程度偏低。近年来,大部分外输人员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务工,没能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一定技能培训,素质不高。据统计我乡5100多外出务工者当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达4380多人,占总数的86%。

三、对策建议

xx乡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人口2.4万人,农村劳动力1.68万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还有着巨大潜力。按照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8亩耕地),全乡实际所需农业劳动力约为0.3万人,还有0.8万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随着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潜在富余劳动力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发展力度,尽快把这一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要在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首先,要教育群众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束缚。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培养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敢于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认识到:要想生活好,就要挺直腰杆走出去,只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奋发图强的品格和敢想敢做的精神,生活就会好起来。再次,还要帮助群众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架起通向富裕的金桥,在外面广阔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要在畅通输出渠道上功夫。一要变自由输出为组织输出。要健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把劳务工作时时抓在手上,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的输出。输出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抓,有人管,使劳务输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要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以前大多数劳务输出属于盲目输出,听到哪个地方有活干、有钱赚,不考察、不了解,就急忙组织人员去,许多时候劳务人员去后就返回,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白花了路费。今后政府要多联系一些输出渠道,多辟建一些劳务基地,多提供一些劳务信息,使劳务人员输出有方向,立足有根基,挣钱有把握。三要变就地输出为异地输出。本地经济不发达,内转人员收入较低,加之市场狭小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向发达的大、中城市输出,活好找,钱好赚,收入远远超过本地。

3.要在强化务工者素质上下功夫。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必须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学校或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衔接,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坚持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学校垫资培训”、“跟踪企业培训”、“校企结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实行包学技能、包就业、包维权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新模式。

4.要在增强就地转移能力上下功夫。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域经济,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一是大力发展种养业。我乡农业资源丰富,种养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乡在发展蔬菜产业、生猪养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作为乡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应在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上花气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三是抓好小城镇建设。我乡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当前应借县城移的机遇,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增强小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小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

5.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是要搞好用工信息服务。要与广东等发达地区建立用工信息平台,及时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二搞好是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外出务工者了解各种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劳务纠纷,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策;为返乡创业人员打造创业平台,提供便利条件。三是留守后方保障服务。关注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生活和儿童教育,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自愿、依法、有偿转包或出租承包地经营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劳务调研报告 篇2

摘要:,地处陇中腹地,人口总量为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9万人,属人力资源大,地处陇中腹地,人口总量为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9万人,属人力资源大县。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兴农强工”战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着力培育各类技能人才,大抓劳务输出,走出了一条“输出,致富,创业”的良性循环路子,劳务输出成为农民眼里的“铁秆庄稼”,劳务产业成为农户增收的“摇钱树”,劳务经济成为富民强县的“聚宝盆”,劳务输出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盘点劳务输出成果,XX年有这么几组数据: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2.51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4万人、品牌项目培训300人;登记回乡创业人员1450名;输转各类务工人员10.16万人,其中输送拾花工1.8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2亿元。劳务输出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活力,盘活了全县经济,特别是在集聚了人才、增加了收入方面贡献突出,锤炼了“三类人才”,即:致富能人、企业高管、企业家,务工多年的人员大多是当地或本村的致富能人,从打工中走向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的枚不胜举,经劳务拼搏成为企业家的佼佼者甚多,“输出一人,带动百人,创收千万”的劳务输出理念深入人心,劳务输出成果辉煌。同时,劳务输出是扶贫开发的主渠道,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贫困户依靠劳务增收高、脱贫快,整村扶贫推进依靠劳务反弹小、见效快,“增收抓劳务”已形成共识。

盘算通渭劳务发展历程,可谓艰苦爬坡,蜕变成型。最初劳务输出者,源于耕地少、饥荒频发之因,迫于口粮不足、添饱肚皮之窘,被动地输出搞副业,这种现象尤为在南部乡镇突出。经多年发展变化,全县劳务输出实现了量变和质变,输出人数逐年增多,输出主因已从“食”转变到“创”,务工人员不再为“吃饱渴足”奔波,而为“创业兴体”奋斗,创办经济实体的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被动输出走向主动输出,形成“十万劳务大军”闯天下的壮观情景。潜析通渭劳务发展进程,可概括为“三个拓展”:输出领域由矿山采挖、建筑打杂拓展到电子制造、综合服务等行业,覆盖全国各行各业;输出地域由本省务工拓展到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及一线城市,遍布全国各地;输出人员由身无一技的苦力型务工拓展到身怀多技的技能型务工,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盘查劳务输出中的存在的不足,梳理制约和阻碍劳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概括为“三低一弱”:一是劳务培训率较低,受培训资金不足、培训设施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输出人员中受技能培训的比例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上岗技能缺乏,大规模向发达城市输出有难度;二是就业稳定率较低,由于专业技术缺乏,导致部分务工人员在技能含量低的企业间来回寻岗位,月头找工作,季末愁工作,存在“有活就干,无活就窜”的现象,外出就业不稳定;三是劳务收入比较低,因输出人员中普工所占比例大,在本岗位中拿着最低档的劳动报酬,劳务总收入增幅小,劳务收入增长比与劳务人数增长比不同步,与兄弟县区相比人均劳务收入较低;四是维权保障能力弱,受文化程度、劳动保障政策知晓、务工环境等因素影响,未签劳动合同、未参加社会保险、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侵犯务工人员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不知何处维权申诉,个别务工人员采取忍让、等待、求情、诉苦的办法化解,自身维权能力较弱。

劳务输出发展至今,成绩斐然,问题犹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关乎到群众的冷暖安危、安居乐业;扩大劳务经济效益,关系到全县的`繁荣稳定、持续发展。如何将劳务输出这项“大就业”转化为“收入大”,实现倍增效应,成为支柱产业,是人社部门思考的又一新课题。作为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负责人,我认为在新时期做好劳务工作,应做到“四突破一放大”:

第一,利用电子网络媒介,在信息宣传上求突破。人力资源与劳务信息供需不对称,致使部分务工人员不能够及时掌握用工信息,不能根据自身特长找工作,影响务工收入。在劳务信息宣传媒介上,要转变传统方式,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网站,顺应手机、电脑的普及和上岗功能,及时发布和更新劳务用工信息,让远在千里的务工人员通过上网浏览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劳务用工信息,开展应聘对接,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顺应人才市场需求,在劳务培训上求突破。为使务工人员“输得出、有岗位,稳就业、有保障”,着力抓好技能、普法、维权等环节的培训,努力提高务工人员适应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三个层面”的培训:一是劳动技能知识,结合当地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侧重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及《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文;三是个人维权常识,主要是预防侵权、侵权后的维权,让务工人员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能够体面务工,体面获取工资等福利报酬。

第三,搭建劳务输转平台,在劳务基地上求突破。根据劳务用工市场需求,按照“北上南下,东进西入,遍及全国”的工作思路,主动洽谈对接,创建适合本县务工人员就业的劳务基地。在常年性输出上,重点打造“三大区域”劳务基地,即:京津地区以保安、家政、餐饮服务为主的劳务基地,东南沿海地区以电子、服装、食品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务基地,西北地区以建筑、采矿、运输为主的劳务基地;在季节性输出上,主要以赴疆拾花和就地就近务工为主,让务工人员农忙在家干活、农闲在外务工,做到农业生产与务工挣钱两不误、两结合。

第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在劳务收入上求突破。发展劳务经济要树立“大市场,多输出,高收入”的意识,既要拓宽县内劳务市场,又要发展县外劳务市场,关键点放在务工人员的收入上,确保输出人数与劳务收入同步上升。在输出方式上,着力畅通输出渠道,采取“多轮驱动”:政府推动,能人带动,品牌促动,亲友发动,劳务中介机构拉动,使劳务输出进一步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组织化。在增加劳务收入上,引导务工人员转变“单干”的思想,发扬团队精神,向“合包”方向发展,通过小股人员的承包揽活,提高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

第五,鼓励引导返乡创业,放大劳务输出效益。坚持“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送人才,引回老板”的工作理念,做好“输出”与“回引”两篇文章,积极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办实体,大力发展劳务“回归经济”。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引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协调落实回乡创业者在资金、用工、场地、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让更多的积累资金、掌握技术、懂得管理、善于经营的农民工回乡创业。要改善行政管理体制,清除农民工创业的各种制度障碍,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等影响、干扰创业的行为,优化创业环境,努力使农民工创业者的人数有较大增加。在实施农民工创业工程过程中,抓好“四项环节”(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构建创业平台、实行优惠政策),解决“五大难题”(信息、技术、资金、场地、人才等难题),广泛调动农民创业及各方支持创业的积极性,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促和谐。

劳务调研报告 篇3

实施组织创新“三位一体”破解城乡就业难题--剖析图强劳务公司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

20__年7月16日,由龙潭街道办事处、龙潭街道鹤林等20余个社区共同发起成立的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是成华区龙潭街道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按照“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工作思路,引入市场机制组建起来的非盈利性劳务服务组织(企业法人)。公司集培训、就业、维权为一体,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员工,为员工提供规范化岗位,为政府破解再就业难题,为社会提供人性化服务”为工作宗旨。到目前为止,共成功开发就业岗位4000多个,委托培训单位培训员工3000余人,解决了2200多名失地农民、260余名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真正成为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之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一、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

随着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辖区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素质不高,技能欠缺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龙潭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龙潭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于劳动力供求双方、现行就业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迫使龙潭街道创新就业服务组织,探索一条更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新路子。

1、劳动力由于整体素质不高,迫切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劳动就业服务组织。

龙潭街道幅员面积37.61平方公里,总人口53264人,农村居民44203人,农村劳动力27014人,其中2万人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尚有0.7万人未实现转移就业。2.7万劳动力中,80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下劳动力占65,41岁—60岁劳动力占35。辖区农村居民小农意识强,生活和工作半径小,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造成就业路子狭窄,就业不稳定,迫使需要引导与帮助。

同时,随着土地的失去,社区居委会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力、号召力趋小,广大失地农民迫切需要一个有归属感、具有法人地位和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的劳务服务组织,有组织、系统地为其提供培训、就业、劳动维权等服务。

2、原有就业体制,迫切需要进行组织创新。

在原来体制模式下,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促进就业、劳动用工管理、劳动监察、社保管理、培训成果买单等职责,专业培训机构负责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职介机构负责职业推介,企业负责用人。这种模式对政府、培训机构、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的职责分工太细,割裂了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追求自身利益,也增加了运作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就业效果不佳。

作为市场主体的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职介机构,都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职业培训机构只负责实施人力资源培训,而不管学员结业后是否能够就业,培训合格以后就伸手向政府要培训费。社会职介机构在培训学员和用工企业之间充当媒介作用,为了赚取利润,会尽力把所有的劳动力都推荐给企业,而不管这种就业是否是稳定,是否匹配,只要推荐上班,就可以收职介费和领职介补贴。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职介机构、企业就各打各的算盘,没有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最终吃亏的还是劳动者。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负责监管企业的.劳动用工关系;另一方面为促进就业要求企业多提供就业岗位,就出现规范用工和增加就业两难的现象。同时,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是培训成果和职介成果的买单人,对培训和职介成绩的好坏缺乏监督力度,而专业培训机构和社会职介机构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并不是政府想像的那么好,那么到位,造成政府管理服务缺位情况。

3、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各自顾虑,迫切需要一个双方沟通的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不愿意聘请个体农民工,因为个体农民工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如果出了问题(如损坏了物品,不辞而别等),企业很难追究其责任。特别是生产旺季,有人突然请假或辞职,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员进行及时补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同时,农民以个人身份去找工作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因为用工企业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包括用工成本,如不给个体农民工签合同、买社保,甚至随意将其除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个体农民工由于技能欠缺、没有形成团队力量、维权困难等原因,普遍存在“今天上岗、明天下岗”的情况,这样就存在上班有工资,下岗后工资和福利就一断百断,什么都没有,对农民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很不利。

二、拓展服务职能,增强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公司业务范围

公司以岗位开发和提供合格的劳动力为基础,进行劳动政策咨询、会员制劳动服务、劳务派遣、后勤管理服务等。

1、组织委托培训。根据员工求职意愿,组织并委托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提供合格的劳动力产品。

2、岗位开发及职介服务。公司与用人单位衔接,开发就业岗位,然后根据岗位要求向用人单位推荐相应的合格劳动力。

3、劳动政策咨询。公司有一批与各地劳动部门有密切合作关系、常年从事劳动服务的专家,精通劳动政策法规,熟悉劳动就业工作程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劳动政策咨询服务。

4、会员制劳动服务。公司实行会员制劳动服务,公司会员按享受权利分为金卡会员、银卡会员和普通会员三种。会员制劳动服务为企业提供免费代理劳动就业事务、劳动就业政策咨询等9项服务,目的是“为企业选才,助人人就业”,对企业的承诺是“你负责用工,剩下的事情我帮你做。”

5、劳动派遣。公司与一批职业技校、郊县劳动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人力资源储备丰富,拥有一批职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固定员工,专业涉及电器、建筑、电焊、服务员、缝纫、绿化保洁、物业管理等,长期向用人单位派遣各类劳务人员。

6、为企业提供后勤管理服务。公司拥有自己的专业保安、保洁、绿化、物管、家政维修、后勤管理服务队伍,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各类后勤管理服务。

(二)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公司设立市场开发部、就业指导部和业务部三个主要部门和“劳务工会”,同时设置了绿化、保安、保洁、餐饮、库管、包装、工艺装饰、来料加工、流动服务、劳动力临时租赁(类似“钟点工”)等多个“班组”。

市场开发部主要职责是岗位开发,其业务员遍布龙潭辖区各社区,辐射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用工单位,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及时收集、了解用工单位用工需求,整理发布空岗、增岗信息,协调企业和用工单位优先录用当地劳动力。

就业指导部主要职责是指导求职人员正确就业,其操作流程是:按照项目和市场用工要求,将具有就业条件的农村居民编制成档案,并根据其培训就业愿望分进不同的“班组”进行培训;接收培训合格的学员和人员求职登记,并根据其专业和用工单位需求推荐指导学员面试上岗;负责对已培训员工的派遣、对外输出和“在线”追踪服务。

业务部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劳动事务代理,负责联系劳动社保监察等部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负责公司培训业务,制定培训工作规划,协调培训单位,组织培训学员,协助办理有关职业技能资格证。学员培训考试合格后,及时移交就业指导部,由就业指导部管理并推荐工作。

“劳务工会”其宗旨是通过人性化服务,为员工分忧解难,依法开展劳务维权行动,公司员工是否按劳取酬,是否享受了应享受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都将得到保障。

(三)公司的生存基础

图强劳务公司是完全按照市场机制组建起来的非盈利性劳务服务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定位为综合性、非盈利性,综合性是指公司要全面发展;非盈利性并非不盈利,只是不盈劳动者的利,而要盈市场的利,对企业也只是微利。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会员制服务会费。公司与入会企业签订入会协议,为企业提供11项服务,每个入会企业每年向公司缴纳600-20__元不等的会费。公司有200余家潜在会员,预计会费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2、政府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性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职介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作为一家综合性劳务服务的图强公司,政府的政策性补贴随业绩的发展而增加。

3、为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劳务收益。如政府买单的清扫保洁、河道保洁、环境卫生、消杀、“彩霞助老”服务等,其中也有一些管理收益,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

4、公司自己经营的后勤管理服务。如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

三、创新机制,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凸现活力

(一)公司的四大机制创新

1、创新运作机制,搭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平台。

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愿申请并参加培训,成为公司的“员工”,公司根据“员工”的意愿将员工派遣或推荐到企业上班,见习期满合格后与图强公司或用工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办理社保,同时对员工在外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待遇等情况进行综合监管,公司实质上成为失地农民的劳务代理人,这样就解决了用人单位不愿意聘请个体农民工、不签合同买社保,甚至随意将其除名、个体农民找工作难、保障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司还督促用人单位按劳动法办事,使农民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和谐稳定就业。

2、创新管理模式,扮演企业的“管家婆”。

实行会员制劳动服务后,图强公司为用人单位代理劳动事务,企业不用跑劳动社保部门办手续,为企业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随时用人提供保证。例如某公司需要20名保洁人员、10名保安,如果企业自己去招聘保洁人员,则需要设置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另外如果这些招聘人员中有人突然请假或辞职,企业很难及时补充到位。会员制劳动服务下,企业不需要自己去管理这些不稳定的人员,即使出现岗位空缺,图强公司也能在半天内让新员工上岗,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不受影响。图强公司“员工”由企业和图强公司双重管理,即前者管业务,后者管人事,员工即使出了问题,企业可以直接与图强公司交涉,保证了企业利益。这样一来,图强公司演变成了用人单位的后勤服务部门,保证了企业正常经营不受影响,同时为企业节约了用工成本。

3、创新保障机制,当好失地农民就业的“保险公司”

农民员工普遍存在“今天上岗、明天下岗”的情况,这样就存在上岗时有工资收入、一旦下岗后工资和福利就断了的局面,对农民正常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很不利。在新的机制下,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恶意逃工,图强公司都为农民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员工上班领工资,失业领社保和生活补助。失业后公司还派专人来督办再上岗,从而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大大缩短再就业的时间。

4、创新就业理念,营造和谐就业的良好氛围。

公司劳务工会不仅是维护员工利益的机构,同时也是公司和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劳务工会通过喝坝坝茶交心聊天、“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工程、工会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

教育,对员工工作业绩、表现和思想状况进行及时跟踪,有效解决了许多政府和企业不能或不好解决的问题。如及时解除员工“受了委屈就不干了”的心理障碍,以及“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等困惑;对企业则帮助树立“员工是企业的摇钱树”,“好员工就是好财富”,“没有用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用的老板”,“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观念,互相沟通,营造和谐就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二)公司目前实际运作效果

1、“三位一体”服务,失地农民更加信赖。图强公司由街道、社区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是农民自己的劳务服务公司,集培训、就业、维权服务于一体,克服了培训机构、职介机构、企业各自为阵的不足,将职业教育、订单培训、转岗培训、观念培训等培训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花小钱办实事,使培训针对性更强。对农民来讲,参加自己的公司培训,有很强的归属感,加上能够长期稳定就业,并有效解决培训、就业、维权中存在的困难,深受农民欢迎。

2、集团运作,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图强公司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且能够独立承担经营风险的非盈利性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集体团队的形式有效地将零散的失地农民组织起来,打破村社行政界限,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要求来促进劳动就业,市场化经营,成批量转移就业,提供劳动保障所等政府部门不能提供的劳动就业服务,提高了抗风险(公司经营风险、劳动者就业风险)能力。

3、减少中间环节,用工、就业更加高效。图强公司利用培训就业和会员制服务两种手段,借助辖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劳动力资源和辖区企业岗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无缝对接,做到找工作和招工人同步进行,同时完成,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企业节约了招工成本,为员工节省了职介费,受到劳资双方普遍欢迎。

图强公司实施组织创新、三位一体促进城乡就业市场化之路,不仅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农民维权难的现实问题,也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集中居住、产业发展布局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愁、为农民服务、自身得发展”的“四赢”格局。

劳务调研报告 篇4

众所周知,自去年以来受到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很多著名的银行、企业纷纷关门,而我们中国的情况也可想而知,虽然很多大企业纷纷承诺不裁员,但是很多员工还是失去了他们的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介绍所的忙碌。这次寒假我来到我们区一个劳务市场(也就是工作中介所)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认识了这份工作的实质内容,以及了解了在目前社会条件下就业的艰辛,也使自己对几年后的未来有了一个规划。

这个年纪的我们也许从未踏进过职业介绍所的大门,但通过这次的寒假实践,使我更深一层地认识了劳务介绍所,它涉及方方面的业务,在这工作紧缺的时候,它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它为无数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机会,无论是应届的毕业生,还是下岗的人群,在劳务介绍所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它要求对招聘单位负责,对应聘者负责,为招聘单位提供他们所需的人才,也要为应聘者提供他们得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劳务公司所起的总用非常重大。

还记得第一天来到劳务公司,负责人为我安排了一个接待登记的工作,起先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当求职者纷纷来到时,真的吓了我一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人头,本以为求职者不会很多,因为这家劳务公司不是很大,但没想到来求职的人却非常多,大家都抱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心态,希望早日找到一份工作,可见目前求职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要完成着一份工作,首先我要让求职者求一份个人信息登记表,里面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求职意向与一些附注信息。在他们填完登记表格之后,我会仔细核对一些他们的信息,例如联系电话等,因为如果有合适他们的工作机会,我要能够联系得到他们,尽量为他们争取到来之不易的机会。其次就是处理招聘单位所需招聘职员的要求,当有这样的招聘信息时,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誊写在正规的招聘信息纸上,贴于整个大堂的醒目位置,方便求职者查看。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在我手头已有的工作机会中寻找有没有符合他们意向的工作,然后和那位求职者协商,如果他愿意去尝试这个机会的话,我要把这份工作的面试地点和联系人告诉他,方便他联系;如果他不愿意从事这类的工作,我会尽量在帮他注意这样的面试机会。最后就是一天的整理工作,我要把一天的求职者的信息与招聘单位招聘的要求输入电脑,进行存档。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有的求职者在填表时会写他愿意从事某一类的职业,但往往我根据他们的要求介绍相应的面试机会给他们时,他们往往会表示他们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从这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求职者对于自己所想从事的职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实现在的我们和这批求职者很像,我们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定了目标之后,往往是朝订夕改,我想在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的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碰到过一些比较难缠的求职者,他们一天没找着合适的工作就一直缠着你介绍别的工作给他们。我分析了一下,概括起来可以归咎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作为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它在为人介绍工作时,会要求求职者交纳一定的费用成为其会员,才会为求职者详细介绍工作的内容,所以,当我们介绍给他们的工作屡次不能从事的话,他们会认为,我出了钱你就一定得为我服务到家,帮我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的员工,尽心尽力为客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作为失业已久的下岗人员或还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他们这样的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为了生计在外奔波,想像一下两年后的我们,也许到时我们的情绪会比他们还要来的.激动······

(2)其次是招聘单位与中介所职员的问题。在与招聘单位进行招聘工作内容的沟通时,招聘单位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很多的细节问题没有具体的提到,而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这些简单的信息推荐求职者前去应聘,而往往等到求职者去面试时,招聘人员往往不是很满意求职者的条件,求职者对面试者的态度也非常的不满意。我想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需要彼此更好的沟通,才能解决。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类现象,有的人现在已经在从事一份工作,但他还是来到职业中介所进行求职,就其一下,无不是为了找份既轻松收入要高的工作,一旦他们找到这样的机会,就是发生想在社会上很流行的一个现象:跳槽。俗语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也不能说他们不安于现状,我只能说,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富裕,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我们最好的行为方式。

在这次寒假实践中,我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忙碌,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忙碌,两年后的我们也将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可以想象到时候我们的表现会如何,我们会比他们更激动?当我们找不到工作时,我们会比他们更手足无措?当我们的简历屡次遭别人退回时,我们的感受又将怎样?

现在的我们就应当为两年后的我们好好打算一下,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会那么快的消失,也许它所带来的影响还会进一步的恶化,到时的我们如何在求职的低谷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前几天在看《头脑风暴》时,谈到的问题就是有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有的嘉宾与主持人在承认当今就业比较困难时,也指出了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存在,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把握。我想,人的命运是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我们可以自己掌握,也许我们所处的社会各方面的条件不是那么的完善,社会也许不是那么地公平,但我想,只要我们自己有所努力与付出,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怎样,我想都是值得的......

劳务调研报告 篇5

4月,我们组成调研组,开展“建立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课题调研工作,对天津市、青岛市、大连市等地区实施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查看了有关的地方法规及文件资料,实地考察了劳务交易场所和施工现场,召开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参加的三个专题座谈会,40多家企业参加了讨论。

天津市是典型的劳务输入地区。全市25万人的农民工,基本属外来队伍,成建制进入本市的企业122家,具备劳务资质,本地劳务企业190家,全市总计312家,占全市劳务总量的60%;

山东省既是劳务输出的大省,也是劳务输入的集中地。截至底,山东省劳务分包制度的大框架已初步建立,已成立1169家劳务分包企业,吸纳农民工14.1万人,占建筑劳务人员总量的5.8%;在青岛市,已经建立劳务分包交易市场,劳务分包企业379家,有90%的农民工已经被企业吸纳。

大连市属于劳务输入地区。全市有28万外来的农民工,大多数农民工被总包企业直接雇用或通过“包工头”雇用;现有200家劳务分包企业。

一、调研地区基本情况

调研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高度重视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建立规范劳务交易场所的工作,建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坚持从基层抓起,从源头抓起,突出重点,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天津市在“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设立了“分包交易中心”。其主要职责:监督管理工程分包行为,对外地进津企业进行严格的备案管理,规范劳务市场用工行为,查处无资质队伍私招乱雇和违法承揽工程行为等。同时,筹备成立“建筑企业劳务派遣中心”,并要求各省驻津建管处也建立建筑企业农民工派遣中心,和区县劳务派遣中心,将全市建筑业使用的零散农民工进行集中管理,为其监督办理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现阶段天津市已成立百家“派遣中心”,拟6月低正式运营。

青岛市有专门的建筑市场和建筑队伍监管机构——建管局。在建管局成立了“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并进行贯彻落实,同时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第一责任人,各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监督各项规定、制度的落实。

大连市建委年内计划建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个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由就业服务中心、技能培训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三大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对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进行职业培训、政策咨询、受理劳务企业申办资质并进行初审,对劳务队伍进行日常管理。通过劳动力市场对全市28万名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结束建筑业的非法“包工头”行为和务工人员随意无序的流动局面。

(二)出台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

简化劳务分包资质申办程序。青岛市把申办劳务分包资质向本市和外来建筑业企业及人员完全敞开,在办理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有关手续进行简化合并,提高工作效率。现阶段,本市注册劳务分包企业已有379家,有90%的农民工被劳务企业吸纳。

强化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狠抓合同签订率。青岛市要求各施工企业必须和每一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进行全市规范用工行为大检查,狠抓落实,现阶段全市建筑业农民工合同签订率已达90%。

严格规范劳务分包市场,禁止无资质“包工头”承揽工程。青岛市规定凡在青注册和施工的企业,必须用有资质的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队伍,严厉打击“包工头”承揽工程,有力的杜绝了“包工头”非法承揽工程和“挂靠”现象。

制定劳务人工费指导价,定期公布,指导市场。青岛市积极维护劳务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制定并公布了劳务分包企业人工费指导价,作为劳务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重要参考,受到劳务企业的广泛欢迎。

主动向社会推荐劳务企业,帮助劳务企业创建品牌。青岛市,积极培育骨干劳务分包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壮大,筛选部分用工规范、管理到位、质量安全好、专业特色较强的劳务企业,通过宣传册等形式向全行业、全社会推介。创立“农民工夜校”,定期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协会、教师对农民工进行普法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维权意识。

天津市实行联动措施,规范劳务市场。强制实行农民工工资卡制度,每月支付不低于53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季度结算并全额支付剩余报酬;制定建筑业农民工专用《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保证农民工劳动报酬和工伤保险的合法权益;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进行年度备案和项目备案,初次进津的建筑业企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及指定的在津负责人按项目备案。年度考核合格的进津企业可办理年度备案。

下发劳务资质审批权,推进建立劳务基地。大连市将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的审批权限下发到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调动区、县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根据本地实际发展劳务企业。从下半年发文至今,已建立劳务企业200多家。计划在新增100家,再通过5年的发展,至达到1000家,使大连建筑业从整体上达到结构和谐;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纳入工作日程,政府专项拨款万元,对本地区8万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计划建立金州区、庄河市、瓦房店等劳务基地村镇,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农民进行培训,形成一批模板作业村、抹灰作业镇、砌筑专业乡等。

(三)规范市场监管,狠抓劳务备案。

天津市实行了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和分包合同备案公证制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与地税局联合代征代缴税金和开具税务专用发票等手段,使进津劳务企业合同备案的行为得到全面监控,更有效的遏制了在劳务分包工程中的阴阳合同、小合同大工程、名为分包实为转包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对使用未备案和无资质劳务分包队伍的行为,转包、违法分包和借照挂靠的行为,不签订劳务合同、阴阳合同和不按期结算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规范劳务分包市场经济秩序,有效控制了“包工头”非法承包工程行为。

青岛市建立劳务作业网上监管系统。7月起,青岛市所有在建工程,建立了闵路电视监控系统,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到现场,就可以及时监督现场发生的.问题,及时了解劳务分包队伍的有关情况。

(四)广泛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

发放宣传材料。青岛市印制了20万套《致广大来青务工朋友的一封信》、《建筑工人手册》,春节后在外来农民工集中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发放,3月份开始在已开工的施工现场发放,基本做到每位农民工人手一册。并要求所有施工现场设置《建筑工人维权须知》告知牌,公布维权公开电话和有资质建筑劳务企业名单。来青岛的外来农民工,根据《手册》可及时,合法就业。

天津和大连市也充分利用传媒途径,对来本地工作的农民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农民工的自我维权意识。

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定期执法大检查。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近几年,青岛市每年组织1—2次“两个规范”大检查,主要针对劳务分包资质管理情况、现场工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及工人工资发放情况、现场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两个规范”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责任人除按有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全市通报批评外,还做到“四个结合”:与市场信用考评结合、与资质管理相结合、与招标投标相结合、与各项先进评选相结合。

二、调研地区完善劳务分包管理的典型做法

(一)实施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和分包合同备案公证制度。年初,天津实行了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和分包合同备案公证制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代征代缴税金和开具专用发票手段使进津企业合同备案的行为得到有效监控,更有效的遏制了在劳务分包工程中存在的阴阳合同、小合同大工程、名为分包实为转包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二)实行外地进津企业年度备案和项目备案制度。天津实行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进行年度备案和项目备案制度,初次进津的建筑业企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及指定的在津负责人按项目备案,办理进津备案手续。年度考核合格的进津建筑业企业可申请年度备案,凭《外地进津建筑业企业备案通知书》全年承揽本市工程和签订合同,对人员全部实行身份管理,进津务工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工资卡。

(三)简化劳务企业申办资质程序,下放审批权限。青岛市把申办劳务分包资质向本市和外来建筑业企业及人员完全敞开,随来随办,在办理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有关手续进行简化合并,提高工作效率。

大连市将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的审批权限下发到各区市县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各区市县结合本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

(四)探索创建建筑劳务市场。天津、大连市探索创办建筑劳务市场,进行行业管理和就业培训服务,对本地区零散用工及劳务企业进行有序管理。

(五)、严格规范劳务分包招投标工作,禁止无资质的“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青岛市明确规定:凡10层(含)以上高层住宅或工程造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建筑的劳务分包,实行进场招标,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承担施工任务。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接国有投资或国有控股投资的工程,劳务分包必须实行公开招标。

三、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应采取多种措施在政策上培育和扶植劳务企业的发展,如通过清欠农民工工资、发布劳动指导价、禁止“包工头”承揽工程、简化资质审批程序等手段和形式,创造有利于劳务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执法检查,对于不使用有资质的劳务企业进行劳务作业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督促其规范劳务用工行为,鼓励包工头建立有资质的劳务企业进行工程施工。

(三)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交易行为的监督制度。可通过劳务合同备案制、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

(四)切实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教育培训力度,降低培训、发证等费用,给予专项培训资金的支持。

劳务调研报告 篇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我省出国劳务的公民越来越多,不仅促进了省域经济发展,扩大了对外信息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提高了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劳务中介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机采取各种非法手段实施诈骗活动,谋取暴利,侵犯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扰乱了我省的社会经济秩序。

一、我省当前出国劳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出国劳务工作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和外派劳务援助机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外派劳务人员的维权力度,但全省劳务输出市场仍然鱼龙混杂,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些合法外派劳务公司违规经营,有的合法中介机构超范围招劳务人员,导致一些出国劳务人员根本哪家中介是合法的;有的合法劳务中介公司不按合同规定与劳务人员签订合同,保证金收取不规范,有的甚至挪作它用;有的合法劳务中介公司为无经营权的劳务中介公司和个人出据虚假外派劳务项目说明,骗取证照。近年来,我省出现多起劳务诈骗案件,使我省出国劳务人员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XX年至今年,吉林中建工程公司派往罗马尼亚劳务人员被骗,致使我省百余人多次到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上访。此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派出专案组进行处理,为我省赴罗马尼亚劳务人员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出现,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多巴哥、蒙古国、新加坡等劳务人员被骗案件。XX年吉林中建工程公司以商务签证将我省境内的劳务人员骗到阿联酋,此次事件已经引起我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的高度重视,将此事件通报到外交部及相关管理部门,及时的为出国劳务人员挽回了经济损失。XX年延吉市就发生多起非法中介公司办理出入境中介活动,有的被非法劳务中介公司派往出国后因劳资问题引发纠纷,甚至因无工可作被遣返回国,有的在被非法劳务公司收取费用后长期出不了国,也不被退还收取的中介费,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二)非法劳务中介活动严重,有的甚至以出国劳务中介为名诈骗钱财。目前,不少劳务中介公司和个人利用人们急于外出赚钱心理和法律意识不强、对出国劳务知识不了解的弱点,非法从事出国劳务中介活动,有的收取大量保证金后长期找不到出国劳务项目,有的以旅游等名义将劳务人员送出国后劳务人员却无劳可务,有的甚至以办理出国劳务中介诈骗钱财。XX年长春市人姜南以吉林省外事服务中心国际部为名到我省的舒兰、梅河口、四平等地以办理赴韩国、日本劳务为名骗取金额达800余万元人民币。此人现已归案,但大量资金被其挥霍,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XX年,吉林中建工程公司从全省各地招收赴韩国建筑研修生,并收取劳务人员1万至7万不等的抵押金,共计收取抵押金达1000多万元,至今没有派出一人,使劳务人员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涉嫌非法融资,该公司的招聘范围涉及到11个市县区,涉案主办人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XX年---XX年长春市人肖雨欣以长春市宇光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大量招赴加拿大劳务人员,并收取保证金每人5万---9万不等,至今没有派出一人,并拒不归还劳务人员所交保证金,导致劳务人员到处上访,使劳务人员蒙受巨大的经济、精神损失。此人现已被长春市公安局立案调查,此次事件涉案金额约620万。

(三)为达到出国目的,少数劳务人员采用冒名顶替、假结婚等手段骗取护照。由于一些国家(地区)对某些劳务项目有民族、年龄、身份等限制,一心想出国打工的劳务人员便采用冒用他人户口薄、身份证,在社会上办理假的文凭、假邀请书等形式试图骗取护照蒙混出境。更有甚者还以假结婚的方式达到出国的目的,大多为我方女子通过中介人找到某国男子,若女方能通过婚嫁的方式达到出国的目的,就付给该国男子一定的.酬金,可以说,为达到出国的目的,不择手段。

(四)境外不法分子非法从事中介活动骗取钱财。在盲目的出国热潮中,境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我省少数群众急于出国的心理,大肆进行诈骗活动。这些境外不法分子到中国以办理劳务输出、私人探亲手续为名,骗取中国公民的钱财后迅速潜逃回国,不仅给我省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公安机关侦察破案带来很大难度。XX年韩国人朴某到我省蛟河市,与蛟河市统战部合作招聘赴韩劳务人员,并大量收取出国保证金,收取保证金后,携款潜逃回韩国,杳无音讯。蛟河市委、市政府本着为百姓负责的态度,从市财政拿出1千多万元人民币,赔偿给了老百姓。

(五)对越来越多的非法出国劳务中介活动查处打击不力,目前,国家明确规定商务部对经批准的合法劳务公司进行管理,而没有明确非法出国劳务活动的主管部门,更没有管理依据和手段,导致查处打击不力,致使从事非法出国劳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公安机关在受理、立案侦办此类案件时难度也非常大。此类犯罪往往是纠纷和犯罪纠缠在一起,欺诈行为和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立案标准难以把握,受理案件初期对罪与非罪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抓人难、取证难、追赃难,而且此类案件发案滞后,隐案、积案较多。特别是非法途径办理劳务输出的,当事人往往在发现上当受骗、追尝未果的情况下才报案,由于时间跨度大,后果已经产生,损失已无法挽回。

二、加强出国劳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做好出国劳务管理工作对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近年来我省劳务输出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我们认为这是发展劳务输出这一新兴产业的必然。有关部门只有规定劳务输出的办理程序,保证我省出国劳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拓宽合法劳务输出渠道。在政府直接指导下,有关部门应广开境外就业市场,开辟正常的境外就业渠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境外就业需求,鼓励更多的群众走出国门,同时,出国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也可以有效地遏制非法出国劳务中介活动,净化出国劳务中介市场。

(二)多策并举,大力整顿规范出国劳务市场,结合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严格整顿合法资质公司的违法行为,打击非法中介的非法活动,净化出国劳务市场。

(三)成立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在我省成立一个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通过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加强出国劳务中介的监督,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应承担以下职能;一是信息职能,包括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和出国劳务中介机构信息的传播;二是宣传职能,主要是向社会宣传哪些中介机构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这实际上也是保护合法中介机构的利益,维护正常的中介秩序;三是监督职能,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自身对非法出国劳务中介活动的反应比政府一些部门敏感,可以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举报并协助查处非法中介活动;四是服务职能,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广大出国劳务、自费留学、经商人员提供有偿服务和各类咨询服务,使出国人员不仅明白如何到合法中介机构办理各种手续,而且能及时了解相关的劳务输出信息,最终更有效地保护出国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或民间自发组织成立出国基地交流协会,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出国劳务中介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我省正常的出国劳务管理秩序。同时,出国劳务基地交流协会成立后,政府应加强监管工作,确定由政府主管,并制定相应的制约机制。对办理劳务输出业务的公司向劳务人员收取的抵押金(保证金)和手续费,实行资金托管制度,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委托银行或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此项资金的使用,掌握资金的流向。一旦发生劳资的纠纷,可以使用此笔款项作为赔偿或其它必需的支出使用,防止劳务中介公司在其中设黑帐、假帐,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损失。

(四)加大对出国劳务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商务、外事、工商、公安等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出国劳务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出国劳务政策,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宣传介绍国外劳务市场情况,引导劳务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国劳务项目,避免盲目出国或上当受骗;同时要督促外派劳务公司重视对劳务人员的选派和培训,避免出国后引发劳务纠纷。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也是对我省境外就业中介、出国劳务中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仅供参考,如有不周之处请谅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