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汇编29篇)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精选29篇)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

根据县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组成调研组对全县防洪排涝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来到水利局、城管局、梅溪镇、县城建成区,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专题视察、座谈访谈等方法,就我县洪涝灾害成因、防洪排涝的基本做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防洪排涝工作的基本做法

我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至1900毫米间。每年的梅雨季和台风季雨量大,持续或短期集中降雨,易形成洪涝灾害。山区的洪灾,主要是山水汇集溪流,形成强大冲刷,导致冲毁道路、桥梁、房屋等,也有山体滑坡造成灾害。平原圩区的涝灾,主要是西苕溪、浑泥港、昆铜港、晓墅港等河流的下游,因持续降雨和短期集中降雨,导致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漫堤、决堤,从而使农田、民居、城镇被淹形成内涝。这种内涝,又因太湖水位上升,太湖大闸门的关闭而加剧。20xx年10月5日至8日受“菲特”台风影响产生的洪涝灾害就造成了全县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我县防洪排涝工作的基本做法主要是工程措施和非工和措施。

在工程措施方面,山区主要是对水库山塘进行除险加固,对河道河床进行清淤拓宽,对河堤进行修筑加固,以增强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并防止冲垮河岸河堤。平原圩区重点是加固圩堤,建设排灌设施,以防内涝发生。一是实施河流综合整治工程,提高全县河流的行洪能力。近年来,先后实施了骨干行洪河道标准堤防建设、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已完成西苕溪及其支流标准堤防40余公里,并启动了西苕溪清水入湖工程,计划未来用4年时间对西苕溪从长潭至小溪口全境长公里干流进行整治。昆铜港、景溪、沙河、泥河、南溪、浒溪等6条重要河流正在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河道总长公里。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自20xx年开始实施,计划至20xx年完成,将对全县98条、公里的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二是实施水库及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水库山塘对洪水的拦蓄能力。20xx年以来已完成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65座,占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的80%,完成万方以上山塘整治75座,恢复蓄水量达360万方。三是实施排涝工程,增强平原圩区的防涝排涝能力。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开展标准化机埠和排涝泵站工程建设,3年累计完成灌区改造47处,受益面积达万亩,整治灌溉渠道公里,改造排水沟渠公里,新建和改建灌排泵站12座、排涝泵站19座。实施圩区整治工程,20xx年以来已完成鹤山斗和五官斗圩区整治项目,20xx年下半年开始对梅溪石头斗进行整治。同时,开展圩区白蚁防治工作,建立圩区堤防管理机构,制定巡查维护制度。四是开展防洪排涝项目储备。顺天水库建设工程,赋石、石坞岭、草荡、罗家费、潘村等小(一)型以上骨干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都已进入项目计划和申报阶段。西苕溪清水入湖整治工程正待国家发改委批准。

在防洪排涝的非工程措施上,自20xx年开始,我县在全县15个乡镇、206个行政村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层防汛防台组织、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安全避险、抢险救援、宣传培训、运行保障等七大体系,基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以上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我县防洪排涝的能力建设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减轻了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对于全县防洪排涝面临的问题我们仍然不能轻视和掉以轻心。

二、存在的主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县防洪排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任务尚未完成。全县共有小(二)型及以上水库81座,尚有13座未完成除险加固;共有1x10万方山塘342座,已完成“强塘固房”工程的仅75座。有些山塘水库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同时也影响到水库山塘的蓄洪调峰能力。二是河道防洪标准普遍较低,行洪和防冲毁能力不足。三是平原圩区的斗堤和排涝泵站年久失修,易发生倒堤、沉堤,排涝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大面积内涝灾害。四是山区平原毁林种茶、种果和开发建设,加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严重破了森林植被,山林、草地、自然竹园和灌木林涵蓄水功能严重下降,径流加剧,洪水短时间的破坏力增强。五是太湖水位上升后太湖大闸门的关闭对西苕溪下游平原圩区的排涝带来了无法摆脱的后果。六是现行体制使水利建设、防洪排涝的责任担当从县到乡镇、到村、到户的逐级弱化,依赖思想越来越为严重。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县防洪排涝工作的重点:一是保护生态,涵蓄水源。建设保护好生态公益林,严禁除草剂在竹林果林上的使用,深入开展毁林种茶种果的专项整治行动,做好茶园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好平原丘陵地区的灌木林、竹林和湿地。今年开始,梅溪镇已率先开展了毁林开垦综合治理,镇里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建立了村干部监管责任制和森林警察巡查制,明确了农户毁林刑事究责制,已落实茶园修复面积8000亩,春节以来没有发生新的毁林事件。孝丰镇、溪龙乡随后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二是继续做好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提高拦蓄洪水能力。推进老石坎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并尽快对放水闸墩背面的渗水点按设计方案开展除险。启动赋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尚未完成任务的13座小型水库以每年2x3座的目标开展除险加固。通过面上农田水利项目,整治一批影响较大的屋顶山塘。三是继续治理境内河道,实施固堤工程,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继续推进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实施西苕溪清水入湖项目工程,20xx年全面完成应急段10公里的建设任务。结合清水入湖工程,老梅溪街上多年来的镇区内涝问题将通过构筑钢筋混凝土挡墙予以根治。四是实施平原圩区的斗堤改造和排涝工程,提升平原圩区的防涝排涝能力。继续推进梅溪、南北湖等低洼易涝圩区的整治改造工程,加固加高斗堤,每年完成1x2座圩区的改造建设任务。提高圩区排涝能力,每年新建和改造10座排涝泵站。五是推动杭嘉湖圩区整治工程和太嘉河整治工程尽早尽快实施。通过太湖行洪能力的增强来减缓洪涝期间太湖大闸关闭对我县下游地区水位抬升的压力。六是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水利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水利工程越是面广量大,越要注重监管力量的加强和监管质量的提高。七是努力解决水利工程建设的财力保障问题,增强县乡村三级和广大群众对防洪排涝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防范意识。八是强化防洪排涝的非工程措施。只有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才能提高全民防范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汛期,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巡查,及时排除隐患。九是研究探索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河床中的滚石,河床边的树木杂草,对于防止河床的冲刷有重要作用,河床中长期形成的植物藻类菌类对河水净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河流中的动物繁衍也需要保持河道原有生态。水利建设中的河床挖掘清理过于平整,一方面破坏了生态,同时也加剧了水的流速,反而成为垮堤因素。西苕溪梅溪荆湾段左岸整治未破坏原有河床,而是新筑一道堤坝,这一做法是得当的。

三、关于县城的防洪排涝问题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

一、课题提出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摇篮,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保护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重大意义,刻不容缓。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中学生用水情况,并了解中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2、研究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自觉性,以及提倡人们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制定问卷,并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采访法:对中学生进行关于用水情况的采访。

3、实地考察法:到学校一些用水公共场所进行考察。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1月13日—14日,邀请指导老师,对于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按小组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制定出一套可实施的方案。

2、实施阶段:

11月15日—16日,制定调查问卷,准备所需工具,做好调查准备。

11月17日—25日,把小组成员分为3个小队,分工合作。①小队到不同班级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②小队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采访,并准确记录下来。③小队到学校用水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并记录情况。

11月25日—27日,小组讨论写下调查体会,研究数据搜提供的关于中学生用水的情况。

11月27日—30日,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倡中学生节约用水。

3、总结阶段:

12月1日—3日,整理资料(包括文字,视频等),准备结题。

五、研究结果:

1、查阅资料整理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70份。得到了十分有价值的内容,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用水情况提供参考。调查的学生分布比例:高一占50%,高二占30%,高三占20%.实验中学占70%,涪五中占20%,涪高中占10%。

2、调查结果分析:

有些中学生及家人的节水习惯还是表现良好的。有%的被访者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要知道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改观。所以我们大力提倡中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一、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意义重大

水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的热点问题,水有其自然属性,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换的资源,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可再生的资源;水又有其经济和社会属性,不仅工业、农业的发展要靠水,水更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线。

“节水”是让人们合理用水、高效率用水、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的合理用水水平,减少新水的取用和不必要的排放,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质量,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环境,使广大用户认识理解节水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首先是宏观节约水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其次减少污染源,减轻供水及污水废水处理基础设施的负担,为城市的硬件载体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再次,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计划用水的必要性、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浪费水的危害性、破坏水的'危险性、缺水的严重性,以此来调动人们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秩序、爱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环境,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

二、怎样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

1.考虑利用海水作为城市居民区生活杂用水和冲厕用水,兼作城市消防系统用水。

2.各地农业区发展并推广应用了新的灌溉技术,大大降低了用水量并提高了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3.工厂都必须有污水处理器,污水不可以直接排到河流小溪等等地区。

4.编制专项治理规划。狠抓规划的控制实施,提出“以发展为中心,以规划为龙头,以法制为手段,以治水为重点,以工程为纽带,以达标为己任”的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运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5.市区截污处理工程。将市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流。

6.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7.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

8.新建供水工程时,新增工业水用量要经上一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同意。超计划用水应加价收水费。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安装分户计量水表。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3

《20xx中国餐饮业调查报告》中调查显示,20xx年,中国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998亿元,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1348元,全国10大城市住宿餐饮零售额达4179亿元,人均餐饮消费支出3304元,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中国餐饮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品牌建设成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中国餐饮业从x年开始连续19年保持高增长,但从去年开始,餐饮业明显出现三种态势:

第一,餐饮业增速在放缓,第二,餐饮企业面临多年少见的“四升一降”,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在不断上涨,平均上涨20%;人工成本大幅增加,餐饮企业员工平均年薪近2万元;水电煤气价格上涨;房租不断上升。而企业的利润率明显下降,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第三,城镇化趋势将给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未来很大一部分商务客人将从大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休闲度假也会在二三线城市的周边开发,餐饮市场将在二三线城市有着广阔的空间。

20xx年3月起,中国饭店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年一度的针对20xx财年的餐饮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在本年度调查中,共以调查问卷、电话/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回收企业数据几百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餐饮企业和全国范围内的知名餐饮品牌大多囊括其中,可以说,此调查结果真实、全面、客观的反映了20xx年中国餐饮业各种类型、各种档次、各种业态的企业的真实情况。

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报告中,根据城市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和企业营业额,排出了“20xx中国餐饮10大影响力城市”、“20xx中国餐饮品牌30强”10大影响力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天津、成都、深圳、沈阳、青岛、武汉,在全国餐饮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中国餐饮业发展进入城市品牌新阶段。

在餐饮品牌30强排名中,杭州饮服、杏花楼、。中国餐饮业前三十强品牌营业额合计256亿元,比20xx年三十强企业规模上涨70%反映了中国餐饮消费进入了品牌消费时代,品牌建设将引导中国餐饮业的转型升级。

从单店来看,营收过亿元的`单体餐馆数量有所增加,前20强餐饮单店总营收超过26亿,比20xx年增长近30%杏花楼(总店含食品加工)、新雅粤菜馆(总店含食品加工)和全聚德(和平门店)位居前三强成为全国餐饮业营业收入最高的餐厅。全聚德和平门店以其25%的利润率成为单店里盈利能力最高的餐厅。

二、报告中根据企业提供的营收、营业面积、员工数、餐位数等指标,对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进行了梳理。

从人均劳效指标看,楼外楼、杏花楼、俏江南排位前三强,是三十强平均值的近2倍,成为全国餐饮业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杭州饮服、湘鄂情、广州酒家的平均利润率最高,同样远高于三十强平均值,是全国餐饮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而从企业万元营收能耗的指标来看,北京华天、丰收日和广州酒家三家企业最低,平均为306元/万元,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了全国餐饮企业前列,是全国餐饮业万元能耗最低的企业。

三、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呈营业额上升利润额下降的趋势。

从整体来看,20xx年,但利润率却下降了近3%究其原因,是由于餐饮业各项成本费用的全面上涨,餐饮企业原材料成本由上一年度的37%上涨到46%,能源费用、市场及销售费用、人工费用、物业费用等均有近20%的上涨。

在这种态势下,20xx年,大众化餐饮在盈利能力方面略高于中高档餐饮。

从调查结果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连锁化、信息化建设,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来保持综合竞争力。不少品牌餐饮企业,特别是老字号企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化加工及销售、培训基地、中央厨房、种养殖基地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在品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知上可以看出,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企业关注的竞争力要素重要性有所变化,品牌、人才、资本成为集团最为关注的要素,而品牌、管理和服务质量则是单店最关注的要素。

四、未来景气预测

展望未来,企业对餐饮市场长期看好趋势不变,对大众餐饮、特色餐饮、品牌餐饮的发展空间更加乐观。但是企业也认为,在当前“四升一降”的形势下,企业必须要积极面对当前变化的市场态势,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大众化、特色化、信息化、食品安全、绿色低碳、品牌建设、菜式创新、连锁经营、美食街区、融资上市这十大关键词反映了餐饮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4

一、东非地区水泥市场概况

(一)产需情况

东非地区水泥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据预测,20xx年至20xx年,如东非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水泥需求年均增速将接近18.3%。东非地区最大经济体肯尼亚自20xx年起年均水泥消费需求增长12.9%,20xx年水泥消费量达320万吨。

东非地区过去长期水泥供不应求。20xx年该地区水泥需求已达到650万吨,但直到 20xx年水泥产量才实现661万吨。由于长期产量不足,东非地区需大量自海外进口水泥。肯尼亚是该地区唯一实现了水泥自产自足的国家,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依赖水泥进口,尤其是内陆国家。20xx年,乌干达水泥消费的20%依赖进口,卢旺达水泥消费的70%依赖进口,布隆迪接近100%。

20xx年东非地区水泥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地区消费需求,抢占市场份额,东非水泥生产企业竞相追加投资,扩大产能。根据东非水泥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水泥产能从20xx年的580万吨,扩大至20xx年的950万吨,20xx年扩至1150万吨。但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仅为70%左右。预计20xx年地区水泥产量将达到800万吨,与年度水泥需求790万吨大致相当。未来数年内该地区还有不少水泥新增产能投入使用,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进一步缓解。

肯尼亚是东非地区主要的水泥生产国,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迹象。20xx年产量332万吨,国内消费267量万吨;20xx年产量371万吨,国内消费量310万吨。肯尼亚同时也是地区主要水泥出口国,自08年起年水泥出口量均在60万吨以上。肯尼亚水泥零售价格相对邻国较低廉,目前为120美元/吨,而东非内陆国家水泥零售高价达190 -300美元/吨。较大的价格差及国内新增产能过剩的压力,将继续推动肯尼亚扩大对邻国的水泥出口。坦桑尼亚是东非地区第二大水泥生产国,但需进口部分水泥。

(二)东共体水泥进口情况

20xx年,根据东非共同体关税同盟的规定,水泥被定位为敏感商品,进口税率55%,并约定逐年降低5%。但由于东共体内部水泥供不应求,为鼓励进口,在成员国乌干达、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大力推动下,自20xx年起,区域外水泥进口税率下调至25%。

区域外进口水泥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包括中国、印度、泰国和埃及等国。中国对东非地区水泥出口主要经过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和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两个港口中转。20xx年,经蒙巴萨港转出口的水泥达27万吨,经达累斯萨拉姆0转出口的水泥为39万吨,共计66万吨,占地区总需求的10%左右。

(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情况

肯尼亚是东非地区水泥生产企业分布最为集中的国家。班博瑞水泥公司(bamburi cement)为东非目前最大水泥企业,产能220万吨/年,20xx年销售额280亿肯先令(约3.5亿美元),占肯尼亚市场份额的49%,在东非其他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国家水泥公司(national cement)计划于20xx年底将产能扩大至250万吨/年,届时将取代班博瑞水泥公司成为东非地区最大水泥企业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

总部位于法国的拉法基建材集团(lafarge group)在东非地区水泥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或间接持有肯尼亚三大水泥公司的股份,在班博瑞水泥公司中控股58.6%,在东非波特兰水泥公司(east africa portland cement)中持股41.7%;在阿思河矿业公司(athi river mining)中持股14.1%。

二、东非水泥市场潜力巨大

(一)东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推动水泥消费需求强劲增长。1、东非地区的住房市场发展前景看好。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和信贷环境改善,越来越多的东非居民会追求更好的住房,住房建设将加速发展。2、东非地区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将逐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修建将是未来东非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以肯尼亚20xx/20xx财年财政预算为例,基础设施建设为最大支出项目,占总支出比重达19.2%。

(二)东非地区人均水泥消费量偏低,大有潜力可挖。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非地区人均水泥消费量偏低。即使是在地区水泥生产大国肯尼亚,20xx年人均水泥消费量也仅为57公斤/人,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均水泥消费量-0

分别约为35公斤/人和42公斤/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389公斤/人,非洲水泥大国埃及为420公斤/人。混凝土公路修建项目较少是导致东非地区人均水泥消费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混凝土公路造价昂贵,比柏油公路造价高出40%-50%左右,使不少东非国家望而却步。对水泥新用途的研发投入不足也限制了消费的发展。

(三)东非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东非共同体一体化进程加快,成员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和消除,极大改善了该地区的贸易投资环境,也为水泥企业投资东非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东共体成立1年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翻了两番,由6.8亿美元增至17亿美元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文章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出自。

三、东非水泥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一)能源供应短缺

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尤其是电力,能源大约占东非地区水泥生产总成本的40%。但大部分东非国家电力基础设施落后,供电无保障。今年以来,东非地区燃油价格上涨,旱情严重,影响了电力供应,肯尼亚等国不得不采取数月的限电措施,给本地制造企业带来经营困难。一些大型水泥企业已经尝试采用部分替代能源,包括地热、生物燃料、煤炭等。相对电力来说,煤炭是当地较为便宜且丰富的能源,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限制了其推广使用。

(二)交通运输设施落后

虽然东非地区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但总体水平落后,内陆运输成本较高,交通状况较好的肯尼亚境内也仅有一条铁路。地区间货物贸易多经公路运输,由于公路运力有限、运费高昂,造成东非地区货物流通慢、成本高。据肯工商联合会统计,东非地区货物价格中物流成本占40%以上。

(三)缺乏熟练技术工人

东非地区劳动力低廉,但缺乏熟练技术工人,这也是困扰本地水泥企业的难题。

(四)环境保护压力

东非社会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对污染严重的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社会人士表示出担忧。

一、房地产市场概况

1.04年~15年9月房地产施工建筑面积与水泥用量

2.06年~15年9月份市内四区土地成交总量分析

3.20xx年截止9月份市内四区出让土地详细信息

4. 20xx年市内四区开工楼盘信息

5.房地产与水泥

6.房地产与建筑施工有资质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二、水泥市场概况

1.本地水泥企业:

1.1水泥生产企业

1.2、本地水泥生产企业现状:

2.外地水泥企业

三、销售策略与战术分析

(一)销售策略:

1、非商品砂浆水泥需求:

1.1、工程项目选择策略:

1.2、样板工程策略:

1.3、重大工程参与策略:

1.4、品牌竞争策略:

1.5销售区域界定:

1.6销售渠道界定:

1.7工程项目信息收集渠道:

2.商品砂浆水泥需求:

2.1销售区域:

2.2销售渠道:

2.3商品砂浆企业选择策略

2.4促销策略:

2.5赊销策略:

3.其他策略

3.1大连天瑞水泥发展的借鉴策略

3.2参股商品砂浆生产企业策略

3.3市场定位策略

(二)、战术要求

四、结束语

销售公司*总及集团*总你们好:

由于我此前对水泥行业很不了解,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学习,对水泥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下面我从房地产市场概况开始向各级领导汇报。

一、房地产市场概况

1.04年~15年9月房地产施工建筑面积与水泥用量

上表是房地产建筑工程结构性水泥用量,即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计算依据为C30强度42.5号350kg/方,占用量30%;32.5号380kg/方,占用量70%,单位建筑面积需要混凝土为0.5方,180kg/平.

非结构性即砌筑、抹灰、地面沙浆水泥用量,根据上海经验,单位建筑面积需要0.29/吨砂浆,大致需要水泥40kg。单位建筑面积混凝土的用量大约是砂浆用量的3.4倍。

20xx年大连本地水泥企业实际销售598万吨水泥,本市销售504万吨,出口4万吨,外埠销售90万吨,房地产水泥需求占62.65%,是绝对水泥需求大户,依此可大致推断出大连市的各年水泥用量。

2.06年~15年9月份市内四区土地成交总量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分明看出,15年四区土地出让量,急剧下降,原因其一是四区土地量经过几年连续高速开发,已经非常有限,其二是15年7月份开始房地产开发明显放缓,投资非常谨慎.土地出让量急剧下降,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房地产开发进入秋冬季节,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合计出让土地总量为88.89公顷, 合计建筑面积:21from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来自百范文网 en.4071万平,大致混凝土需要水泥37.87万吨,砂浆需要水泥8.42万吨,合计需要46.29万吨.这16个项目,绝大部分15年没有开工,预计在09年开工,其中甘区8块,沙区4块,中山2块,高心园区和西岗各一块,合计16块土地.

截止15年9月大连市内区域土地出让数量分布情况(平)

截止15年9月大连市内区域出让土地对应建筑面积数量分布情况(平)

甘井子和沙河口区各开工6个楼盘,中山和西岗各开工一个楼盘,合计14个楼盘,合计建筑面积170.19万平。其中大部分工程砂浆水泥需求,体现在09年,但工作需要马上进行。详细信息不再陈述。

20xx年市内四区新开工楼盘建筑面积分布情况(平)

5.房地产与水泥

房地产建筑工程对水泥的需求分为两个阶段:结构性需求和非结构性需求。商品混凝土水泥需求,政府经过几年 推散 禁现 的贯彻落实,已经完成全部供、需、控的结构调整;商品砂浆水泥需求,随着政府强制 推散 禁现 的不断贯彻落实,供、需、控的结构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水泥生产企业的销售,既是一个严峻的市场考验,也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对水泥销售人员而言,如何快速适应政策变化,导致需求渠道变化带来的根本性影响来说,特别对老水泥销售人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对水泥销售新人是个新的市场机遇。

5.1结构性需求阶段:商品混凝土对水泥的需求,约占房地产水泥需求的82%

商品混凝土水泥需求,全部集中在搅拌站,大连市合计有72家搅拌站,20xx年市全行业销售混凝土1159万方,合计使用水泥400万吨多一点,大连四区搅拌站多集中在甘区,其中最大的是彤阳建材07年销售60万方,15年预计销售100万方,大约用水泥37万吨,主用水泥为五岛其次为小野田和金山,第二是金广集团的金和,主用水泥为金山,第三等级的有龙亿、永兴、阿尔宾等。从销售角度说,这部分水泥选择的决定权集中在各个搅拌站决策人手中,按照我公司的分工是商品混凝土管理部负责。

5.2非结构性需求阶段:砂浆对水泥的需求,约占房地产水泥需求的18%

5.2.1政策的供需影响

关于在建设工程中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摘要:

1、 禁现 要求:

1.1自20xx年8月1日起,凡位于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的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必须采用商品砂浆。

1.2、自20xx年7月1日起,凡位于甘井子区、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的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必须采用商品砂浆。

1.3、自20xx年7月1日起,凡位于旅顺口区、金州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必须采用商品砂浆。

1.4、其他区(市)县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开展采用商品砂浆试点的工作,具体 禁现 时间另行确定关于水泥市场的调研报告工作报告

2.位于 禁现 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禁止在施工现场堆放用于现场搅拌砂浆的砂子、水泥等。

根据通知要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的建设工程水泥需求,从销售角度需求主体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建筑商需求,改为商品砂浆生产企业需求,其他区域暂进入过度阶段,虽然目前没有完全禁现化,但是完全商品砂浆生产企业需求,只是时间问题。

5.2.2大连商品砂浆生产企业目录

截止到20xx年8月4日,已经备案的企业有16家

1、 大连中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2、 大连龙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3、 大连金和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金广集团)

4、 大连君发混凝土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5、 大连砼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6、 大连亚田商品混凝土 普通预拌砂浆

7、 大连汉拿混凝土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大连水泥集团参股)

8、 大连亚细亚混凝土有限公司 预拌砂浆(大连水泥集团参股)

9、 大连长城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10、大连五洲混凝土有限公司 预拌砂浆

11、大连辽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12、大连铁龙混凝土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中铁)

13、大连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14、大连韬盛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普通预拌砂浆

15、大连保税区大孤山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预拌砂浆

16、大连嘉隆混凝土有限公司 预拌砂浆

上述企业具备生产条件,其产品经法定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具备完备的检测报告。

5.2.3 存在问题

我公司对主城区的市场分工,根据市场现行状况,20xx年7月1日后,存在交叉状况,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全部上是同一个企业,那么两个部门的销售人员,去攻关同一个企业,存在诸多问题,请各位领导参考。

5.2.4水泥市场销售格局的变化

建筑工程水泥使用状况,简要分析所用水泥,按用途通常分为两类:结构类和非结构类。结构类水泥主要指承重结构中基础、梁、柱、板、墙所用的水泥,包括现场浇灌和工厂预制两种生产方式。非结构类水泥主要指非承重结构和装修等环节所用的砌筑、抹灰、粘结、修补等所用水泥。目前结构类水泥大量使用散装水泥,袋装水泥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非结构类水泥除少数外墙保温工程用的成品砂浆使用了散装水泥外,绝大部分使用的是袋装水泥

5.2.5.建筑工程水泥需方和水泥供应方式的变化趋势与建筑工程密切相关的水泥用户,主要包括以下5类:1.建筑施工企业,2.混凝土制品生产企业,3.水泥中间商,4.混凝土搅拌站,5.商品砂浆厂。随着国家和地方 推散 、 禁现 政策的落实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一类用户使用袋装水泥的数量将很快减少;第二类用户使用散装水泥的比例将持续增长;第三类用户对水泥的需求量将逐渐减少;第四类用户使用散装水泥的数量将稳定增长,且不再使用立窑水泥;第五类用户数量将迅速增加,散装水泥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长。

5.3房地产与水泥需求的关系

建筑面积与水泥的关系:行业内经验上按照325号和425号各占50%推算,在大连已经不适用,政府文件明确规定自20xx年6月1日起全面停止 325号水泥的生产,并预留1个月时间消耗掉325号水泥,如此水泥使用最低标号为425号,另外在主城区,砖混结构已经明文禁止,因此主要就是剪力墙和框架两种建筑结构,以上两个因素必定对水泥的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验上单位建筑面积水泥使用量在160~200kg,因此参考180 kg/O相对准确一些,这就是建筑面积与水泥的关系,由此可以掌握一定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使用水泥的数量。注意这里的水泥只是混凝土需求,砂浆水泥需求约40kg/O.

6.1房地产企业

6.2建筑施工企业

6.3房地产行业与水泥相关的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指与水泥相关并且有资质,房地产企业指有资质的企业

【引言】

《20xx年开采水泥市场调研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您准确把握开采水泥产品区域消费细分市场、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这是君略产业研究院经过市场调研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5

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南宋的辛弃疾对其老年生活超脱尘世的遐想,其不乏对儿孙满堂和安稳闲逸的的生活极其向往。再近观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比之当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而农村的老人在半生挥汗操劳之后,有着如何的生活境况,或又有着何种希冀?久居城市的我,心中不免产生了疑惑。恰于此时,我报名参加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三进三同”实践服务团南川支队,带着诸多解惑之意和猎奇之心踏上了南川之行。车窗外虽是骄阳似火,但农家那炊烟袅袅和湖光水色,依旧令我神往!我的心仿佛被一片荷叶掩盖,尚不知那里的点点滴滴!更不得知,数日之后,内心已然经不起福寿乡一澜湖水的涟漪!

正文:

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

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但是我国的农村情况特殊,所以导致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对“积极老龄化”的发展和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

摘要:“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注释①】

关键词:空巢老人 社会问题 综合征

“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更易引发家庭“空巢”综合征,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所以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和增长。故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真正做到“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一、 调研目的

实际的关注和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精神文化状况,深入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缓解“空巢”综合征,为他们的晚年带去一份欣慰和祝福,并提出可用而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措施,力求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为空巢老人营造出一片全新的蓝天!

二、调研对象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空巢老人

三、调研方法

1、在赶集时随机对各年龄段乡民进行访谈,侧面了解情况;

2、到老人家中走访,给与老人帮助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3、向福寿乡政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并核取重要数据;

4、查找和参考相关资料。

四、调研内容

(一)福寿乡概况

福寿乡位于南川西北部,距南川城区21公里,车程不到1小时,离渝湘高速公路大观镇出口仅19公里。东至鸣玉镇,南接西城街道办事处,西连木凉乡,北通河图乡至大观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33个农业社,总人口1.3万人,是南川区现代农业展示区乡镇之一。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库塘密布,无工业污染,是莲藕、西瓜种植的摇篮之地,也是蓄养无公害鱼的天堂。全乡总人口17631人,总户数3510户,中青年外出务工5750余人,举家外出务工440户,全乡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独居老人占271人。由此可见,除去留守儿童及定居在南川区主城的中青年,空巢老人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注释②】

(二)空巢老人问题概况及统计分析

1、经济问题

南川区是“一小时经济圈”,但福寿乡空巢老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却是令人堪忧。通过我们在福寿乡深入的走访了解到,当地的“空巢老人”基本上每户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而其经济状况却各有所异,甚至大相庭径。通过访问了解后,得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福寿乡老人经济收入分布图

(1)自给自足:这部分老人尚有劳动力,可以自己耕种,其食用的粮食和蔬菜都由栽种,还会有少量的剩余农作物在赶集时拿去贩卖,以此来购买生活日用品。

(2)子女赡养:超过半数以上的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但向家中汇款者,约有三分之一。

(3)退休保障:只有少数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保障金,再加上工作时攒下的积蓄,以及部分老人子女汇款给他们的汇款,使得这部分老人在晚年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

(4)雪中送炭:最为严峻的是,这部分老人基本已经丧失劳动力;除了有子女赡养或者有退休养老金者,其余的经济来源基本上完全靠政府发放的低保,此外并无其他收入。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6

20xx年,xx县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决打好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和生态扶贫整体战。至20xx年底,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较上年增加651元,增长,比20xx年增加1851元,全县新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万人减少到万人,累计减少万人,年均减少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累计下降个百分点,年均减少个百分点。

一、20xx年以来的扶贫成效

一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县以专项扶贫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投入抓扶贫,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衬砌渠道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1100亩,发展牧草节灌面积XX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治理河道公里(防洪堤),治理小流域平方公里,建成梯田万亩,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9项公里,其中新改建通乡油路6条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79条公里,通村砂砾路34条公里;100%的乡镇通了油路(水泥路),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畅;先后投入电力建设资金亿元,先后建设主变11台、容量兆伏安,安装配变93台、容量兆伏安;新建33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241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线路180公里,全县村组通电率达100%。贫困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xx年以来,县上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累计注入担保资金亿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亿元、“双联”贷款亿元、双业贷款亿元,积极引进甘肃银行、鑫隆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无担保、无抵押、高效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整合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扶持建成华藏寺镇栗家庄高原设施林果效益试验示范园、打柴沟镇上河东日光温室示范点等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人参果、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食用菌、白牦牛和肉用细毛羊为主的基地化生产格局。20xx年,扎实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工建设日光温室亩,养殖暖棚亩;推广以小黑麦、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8万亩,完成以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万亩;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77个,发展会员3062人,带动非成员农户5209户。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万亩,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万亩,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80个,设施农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种植业产值达亿元,畜牧业产值达亿元,特色农牧业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62个,培育和引进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多个无公害蔬菜品种和白牦牛系列产品分别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三是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加快推进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上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把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大事,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xx年以来,县上研究制定了生态移民规划和安置方案,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全力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通过市内农林场安置、毛藏库区移民新村安置、县城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县外安置、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先后建成了华藏寺镇红大口、华藏寺镇黄草川、松山镇红山根等生态移民安置点28个,搬迁移民5881户27077人。同时,整合农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转规模,20xx年以来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生态移民工程和劳务输转工程的深入实施,使全县累计退出耕地万亩,建成草原围栏面积510万亩,禁牧160万亩,草畜平衡427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四是持续加强智力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把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扶贫开发一项重要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项目+产业+科技”三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骨干培训5000人以上,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先后完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328项(次),示范163项(次),示范面积达75万多亩,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田高效节水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认真开展以“两后生”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先后组织输送贫困家庭“两后生”2180名,培训雨露计划2236人,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xx年以来,新改建中小学校舍面积达万平方米,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2075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由小学到高中阶段XX年的免费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卫生业务技术综合服务楼、迁址建设了藏医院、新建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和9所乡镇卫生院、73所村卫生室,今年开工建设妇保院和藏医院住院部楼,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7381人和51627人,五保供养人数达1525人,供养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建成保障性住房14188套、游牧民定居工程248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0500套,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

六是不断加大社会扶贫,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20xx年以来,各对口帮扶单位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对口帮扶资金万元,重点实施了黄草川生态移民示范园、红山根生态移民示范园、打柴沟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帮扶项目,为贫困群众帮办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市县乡245个单位、7334名干部联系我县176个贫困村和10289户特困户,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协调落实富民项目475项,落实资金亿元,受益群众万余人;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2500多件,捐款捐物折合资金万元,20xx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86万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8大类30余项,减少贫困人口万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20xx年奋斗目标

1、增加农牧民收入。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武威市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减少贫困人口。到XX年底,力争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少贫困人口万人,年均减贫万人,返贫率控制在30%以内。

3、20xx年内组织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7个,贫困户新建设施农牧业1900亩,实现全县贫困户户均3亩棚的目标,力争使祁连、东坪等7个乡镇和华藏寺镇岔口驿村、松山镇松山村、天堂镇天堂村等3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7

一. 调查前言

我们一行6人,在晏琪老师的带领下,赴所韶关学院英东教学楼,

韶关学院黎灿学生活动中心学习考察楼梯。收获不小,启发很大。

二.调查步骤及实施情况

我们按照分工,黄韫怡,王丹,肖圆媛三人考察了英东教学楼,陈家成梁婕萍,何文聪三人考察了黎灿学生活动中心,我们考察楼梯的类型,踏步长,宽,踢步长,宽,总步,楼梯的横长和高度,铺装类型,楼梯栏杆的高度和材质。

三.调查团队分工情况表格

四.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1,.英东教学楼A栋楼梯考察数据单位(CM)

2.英东教学楼B栋楼梯考察数据单位(CM)34

五.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就是讲一下我们考察的`楼梯数据跟书上的有什么不同,符不符合规则等等吹水就行了、100字

六.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就是讲这次考察有什么收获,玩得开不开心啊,再歌颂一下老师歌颂一下党之类的吹水100字

这个格式通用各类报告。。该改的改一下就行了,报告一个组一份交给我。。。。数据中可以有照片什么的最好了。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8

一、 液态硝铵使用现状

目前民爆生产企业很大部分已在使用液态硝酸铵,使用技术制造膨化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可完全避免综合能耗高、破碎设备故障率高、维修运行费用高、生产粉尘和噪音大等问题,同时可减化炸药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改善生产环境。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明显,集团内××公司、××公司、××公司于20xx年以后先后投入使用,每吨可以节约30-50元的生产费用(目前可供公司液硝的单位有云南开远、眉山,运输距离600公里左右,运输成本540元每吨;根据目前的运输成本380元每吨,运输成本要增加160元每吨,但是采购成本要下降100元每吨、燃动成本下降50元每吨、人工成本下降60元每吨;实际可以节约30-50元的成本);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该生产工艺已为成熟技术,采用该项技术符合技术进步要求,起到了在线减员增效的作用,完全满足民爆行业的发展要求。

二、调研情况汇报

××公司在20xx年成立了液态硝铵建设项目组,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液态硝铵使用单位

(1)、公司使用液体硝酸铵代替固体硝酸铵生产情况

20xx年 4月21日调研组对液态硝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公司自20xx年开始使用液体硝铵生产乳化炸药,配备两个50立方米的液硝储罐,贮罐搅拌方式为射流(空气)搅拌,贮罐为无锡市华达石化装备有限公司加工,自控及管路设计、加工为集团公司承担,技术服务费、设备购置、自控和管道安装总费用约为120万元(不包含土建施工费用)。

(2)、绵竹××公司化工液体硝酸铵代替固体硝酸铵生产情况

20xx年4月20日调研组到绵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该公司乳化生产线的产能为年产16000吨,自20xx年8月就开始使

用液态硝铵生产胶状乳化炸药,所使用的设备、管道、自控均由河乡

光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安装,设备、管道、自控总费用约为1.1万元每立方(不包含土建施工费用)。该公司使用的是78立方米的液硝储罐。

2、液态硝铵设备加工单位

(1)、无锡市华达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无锡市华达石化装备有限公司是雅化集团三台公司的液态硝铵设备供应商;

(2)、湖北荆门炽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湖北荆门炽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雅化集团凯达公司的设备和技术供应商;

(3)、河南新乡光远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是绵竹兴远特种化工有限公司的设备和技术供应商。

根据上述生产厂家的`使用情况,并且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建议公司使用液态硝酸铵,并且争取在20xx年完成液体硝铵代替固体硝酸铵的改造,选用湖北荆门炽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78立方米的不锈钢储罐一个;预计投资:1、液硝设备购置75.00万元;2、液硝土建建设10.00万元;3、液硝非标及附属设施的制作安装3.00万元;4、液硝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安装2.00万元;5、设计咨询费4.0万元;工程合计投资94.00万余元。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9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情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下旬-10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调研前期碰头会、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10月22日下午,召集了县政府分管领导和住建、工信、水利、城管、交管、新城管委会、创建办、供水、供电、移动、电信、燃气等部门单位以及义宁、宁州、竹坪三个乡镇的负责人进行汇报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区基本情况

我县城区规划用地面积39.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72平方公里,其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39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0.45平方公里,绿地广场用地5.95平方公里,城北、城南、城东、良塘、黄田里五大板块纳入市政管理范围。

二、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打造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省九县区域中心城市,我县制订了《修水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在城区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管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城市各项基础功能设施逐步完善,有效推动了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㈠市政规划编制逐步完善。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编制了《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20xx调整),完成了城北、城南、良塘、黄田里规划编制,出台了《修水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xx-20__)》、《城区污水规划系统方案调整论证报告(污水专项规划)》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主导、各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城区发展规划格局,市政规划不断完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修水特色逐步凸显,为我县城区市政设施建设和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㈡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是投入力度大。近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一批道路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建设秋湖里大桥等桥梁6座;投资5.62亿元建成黄田里东西大道、南圳大道等路段,拓宽改造竹坪大道和西互通;投资1亿元建成黄田里滨水生态等公园以及路网景观带;投资2500万元用于城区河道治理;投资7900万元新建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水表智能化;投资8533万元解决工业园区超负荷问题以及老城区配电网改造;每年投入200万元对电子警察进行建设和维护。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二是覆盖面积广。随着城市框架进一步延伸,城市发展格局越来越大,市政设施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三年来,全县各通信公司共建设地下弱电管网95.8km;建设燃气管网27km、庭院低压管网20km,城区覆盖率达80%;提升改造城区河道41.27km;建成区城市道路里程146.66km,道路面积300.13万㎡、人行道总面积58.37万㎡;建成区排水管网209.58km、污水管网79.2km;公共绿地面积329.5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03㎡/人。三是建设进度快。先后完成秀水大道白改黑、横坑商贸城道路改造、五杰广场、安坪路沿线塌方治理、创业大道延伸线、幕阜大道路灯安装、修水大桥亮化改造等工程,对城区裸土菜地进行补种和城区主次干道绿化提升,完成洪坑大道一期绿化景观工程和县城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黄土坑河治理工程(三期、四期)以及南桥河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宁红大市场整治提升,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四是配套范围宽。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000吨/日,新增转运设施规模120吨/日,新增环卫车辆14辆,各类环卫作业机械基本齐全,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左右,已初步建立城区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并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成停车场19个,停车泊位1519个,道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1969个,交通信号灯29处,电子警察60处,各种交通标志标示牌1100余块;公交站台125个,其中港湾式站台2个;中间隔离护栏3500米,人行道护栏5000米;响应“厕所革命”,累计新建公厕33座;建成区路灯7680盏,亮化设施200处,保障亮灯率达到96%以上。

㈢城市宜居品质持续优化。一是城区交通堵点逐步疏通。新建了汇源小学人行天桥、四中地下通道,消除学生通行安全隐患,黄田里大道地下通道、良塘公园人行天桥、修河景观桥正在有序建设过程中,将有效提升重点区域道路通行能力。二是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1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正在改造中4个,通过增设部分停车位、优化小区环境、完善小区功能等方式,有效缓解小区周边道路停车压力,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明显改善,居民反响良好。三是市民休闲场所日益完善。先后建成马家洲、大洋洲、良塘、黄田里滨水生态、竹坪河滨水生态等公园,完成配套路网景观带以及防洪、美化亮化工程,市民休闲娱乐更加方便,城市功能不断优化。

㈣市政设施管护不断加强。对市政设施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维护管理,注重设施的使用率。一是管护部门积极履职。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涉及部门多、内容广,相关主管单位成立了对应股室部门,履行建管职能,如县住建局成立了建设股、建管股、园林所、路灯所、污管办等专门管护机构,市政设施管护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供水、供电、燃气等单位专门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确保设施故障处置及时。二是管护机制日益完善。县住建局、县城管局等单位对市政设施管护按网格化管理要求,划片分区管理城区的绿地、道路、桥梁等设施,按照“定人员、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间”的巡查责任制,进行“地毯式、立体式”零界限排查,同时成立考核小组定期对责任干部进行考核。三是管护成效更加明显。部分市政管理部门积极推行徒步巡查法,便于有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近三年来,城区共计维护路面5185㎡、人行道37017㎡、厕所5座,更换路灯5800盏(其中更换新型led路灯965盏)、井盖和盖板20xx个,清理排水井1954个,新做雨水井54座,维修排水排污管道200m,管护成效较为明显;交管部门结合主要路段、重要时段交通流量变化特点,通过合理调整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监控、电子抓拍等方式,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较大提高了城区道路通行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中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城市发展、城市面貌、功能布局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城市发展规划、智能管理、设施建设与管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专项规划编制相对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已深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目前,我县执行的`仍然是20xx年调整的城市总规,部分市政建设专项规划还存在空白,如强弱电、市政管网等方面没有制订专项规划,有的专项规划还不够全面、调整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特别是城北老城区、东城区市政专项规划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还不够紧密,与多规合一要求还有差距。

㈡市政基础设施仍需提升。一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一方面城市交通治堵前瞻不足,随着车辆增多,原有道路结构已跟不上形势发展,尤其是老城区、东城区道路狭窄,功能不全,瓶颈路段多,通行能力较差,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力度,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猛增的需求,如宁红大道、凤凰山路、沿江路、衙前大道等,长期出现固定时段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停车需求激增,静态交通压力不断攀升。城区现有汽车保有量2.5万辆,共有停车泊位30117个,其中商住小区、行政企事业单位、酒店等停车泊位26629个,公共停车泊位相对偏少,并且布局不均,城区公共停车场及道路两边施划的泊位仅有3488个,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城北区16个,城南区2个、良塘区1个,东城区一个也没有。一方面总停车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车辆无处停放,部分商住小区地下停车场闲置,有的只售不租、有的售价过高、有的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企业,小区业主车辆无处停放;有的小区建设之初,规划停车位明显不足,大部分小区车库改装另作他用,导致周边人行道、交通主干道等区域车满为患;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相对偏高,计费标准不一,市民宁愿冒着违章风险也不愿进停车场,停车场大量车位空置。10月份开始,县城市管理局联合县交管大队集中开展城区人行道违法停车综合整治,人行道上除施划的停车泊位外,不得再停放汽车,小区停车压力骤增。老旧小区、早期建成的居民楼几乎没有配置停车位,如城北沿江路沿线,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一些大型商业中心周边,停车问题日益严峻,如联盛购物广场周围,经常车满为患、交通不畅。第三,东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非机动车道缺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之沿线学校较多,安全隐患较大。此外,公交枢纽虽已建成,但仍未投入使用,大型货车停放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大型货车夜间路边随意停放,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黄港片区短途客车面临即将无处可停等问题。二是环卫设施有待加强。城区内公益环卫设施仍有不足,如东城区建成公厕仅2座,其中一座位于黄庭坚纪念馆内,下班时间不对外开放,城南区公厕设施依然较少;城区垃圾转运站9个,其中良塘敞开式垃圾中转站无渗透液、除臭系统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够齐全,尤其是一些餐饮单位厨余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污损路面,影响市容市貌;城区污水处理厂急需扩容改造,直达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压力管仅有一处,已满负荷运载,需增设一根dn800污水压力管,城区污水管网每年虽检测一段,但仍旧不够到位;城北、城南雨污分流还需加快推进,城东区域有的污水还没有进管网,居民小区阳台上的排水大部分都没有纳入污水管网,含磷重、污染大。三是配套改造还需提升。城区老旧供水管网、燃气管网有的出现漏损,供电线路、通信管网“蜘蛛网”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线路触手可及,隐患较大,需要更新改造;一些小微市政项目在建设与管护时质量不高,如有的小区与道路交接口,地面砖反复修补,甚至一年挖几次;有的部分路段盲道和残障设施不健全,影响残障居民通行。

㈢城市品质功能尚存短板。一是绿化品质相对不高。尽管目前全县已建成的城区绿地率达40%以上,已基本达到20xx年规划水平,但由于城北、城南一些公共绿地建成时间较早,部分绿化苗木品质相对不高,有的出现干枯损耗补种不够及时,如城北南门头至晚晴乐园沿河红豆杉等树木有枯死现象,与新时代城市功能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还需逐步更新改造和提升。二是休闲广场布局不均。休闲广场是提高城市品位、拓宽休闲空间的具体形式,我县市民休闲广场还有欠缺,尤其是东城区“第二代”老城区,小楼盘见缝插针,市民无休闲健身场所,部分居民甚至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上散步,在主干道旁边跳广场舞,安全隐患很大。三是亮化工程更新不快。近三年来,城区更换了连接线、山谷大道、沿江路、衙前路等城区部分主要道路新型led节能路灯965盏,还有大部分主、次干道路灯尚未进行更换,一些路灯安装年限较长,采用的都是老旧、耗能的照明材料,照明效果不理想。个别小街小巷还还没有路灯,有的线路老化,城北大部分巷道路灯直接从公用线路搭线取电,存在安全隐患。

㈣统筹协调仍有提升空间。一是市政设施多头管理。市政设施管护涉及住建、创建、环卫、市政、绿化、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单位,监管主体多且部分职责交叉,部分公共区域和设施既有主管部门,又隶属社区、乡镇,多个单位管理,责任落实偶有空档。有的管线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破挖随意性较大,管网建设标准不一,个别施工单位只管建设,不管维护,造成他人管线损坏情况时有发生,管线损毁市政设施恢复原样时标准降低。二是责任划分不够明确。部分交叉区域监管主体责任不明确,造成不少地段垃圾成堆无人清理,成为城市卫生“死角”。如黄田里大道,以道路两侧绿化为界,道路中间归新城管委会管,绿化两边归宁州镇管,造成环卫清扫中间往两边扫、两边往中间扫的情况屡禁不止,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三是市政维护不够及时。市政管护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仍有差距,市政维护维修时效性还有待加强。有的路面破损较快,维护维修未能及时跟进,车辆行驶存在安全隐患;有的人行道、路灯、交通标识标牌、户外运动健身器材、井盖排水盖板等设置不够规范,有时出现损坏,维护不及时,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不便。四是日常管理有待提升。有的人行绿化道路面保洁不够及时,影响市容环境,如秀水大道人行绿化道路面,落叶清扫不到位;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人员、交管警力、片区管理用房等配备依然偏少;市民爱护市政设施意识有待提高,破坏花果树木、随意拆除挪动市政维修围板等时有发生,还有个别餐饮商家、铺面经营者随意破挖人行道,埋设油烟管道、排水管,日常管理还需加强。

四、意见建议

㈠强化规划引领,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一是注重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基础,要以《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为统领,以“城市双修”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补足城市短板为重点,尽快完善、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超前、科学、形成整体,达到多规合一,实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尽快启动地下管网设计施工图档案整理,集中归档管理,确保地下管网设计有据可查、施工精准合理。二是强化规划执行。重规划的同时,也要重执行,要强化规划执行意识,规划制订了,就必须严格按规划执行,避免执行随意性。要加强《x城乡规划法》、《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严查各类乱修乱建乱改乱占等违反规划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力。

㈡完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城区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建立市政设施年检机制,每年末对城区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汇总,制定维修改造计划,编制预算安排,第二年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改造和提升。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管网、人行道、井盖、盲道及残障设施等影响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市政基础设施,有损坏的及时维修,有隐患的及时整改,有条件的改造提升,并把好质量验收关,如地下弱电管网建设改造、残障设施完善提升等,确保将群众生活不便将至最低限度。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施工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已纳入市政设施相关规划的项目,要制定计划,尽快启动施工,使城区市政设施更加完善、更加便民。二是提升城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优化交通设计,加快城区部分道路拓宽、改造和提升,同时可通过举办市民听证会,充分征求市民、交管部门意见等方式,积极改善交通环境,如可将有条件改造的公交车站改造成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缓解上下客造成的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大城区交通管理科技投入,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重点路口智能灯控设施,保障畅通通行;针对商圈、市场、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的拥堵路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调整绿化带、增设过街地下通道或架设人行天桥等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如宁红大道银河湾至向阳骨科医院路段,可通过科学调整绿化带等方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对已建成的公交枢纽站,要尽快验收并交付使用,确保东片区、黄港片区短途客车有序停放;加快建设湘竹大型货车停车场,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缓解停车难。对城区停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推动智慧停车建设,试点建设一部分占地面积小、使用效率高的智能停车场、停车楼,切实缓解停车难,并在各片区主要入口设置电子诱导屏,引导群众有序停车;进一步盘活小区地下停车场和城区停车场资源存量,对一些收费停车场采取政府收购或补贴等方式,让利于民,实现市民低价或免费停车,助力县内静态交通秩序改善,提高城市车位的公共资源利用率;有序开放城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时段、逐步开放,明确收费标准,停放社会车辆;有条件停车的人行道、主次干道,适当施划停车位,缓解供需矛盾;四是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提升处理能力。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城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环卫设施,在考虑服务半径需要和周边居民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提升和规范管理;加快环卫市场化运营推进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和推广实施,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配齐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减少垃圾混合投放造成环境污染;制定城区污水管网检测计划,加大检测力度,消除污染隐患;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和污水管网运载能力建设,缓解污水处理压力,满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加大雨污分流推进力度,启动小区阳台排水纳入污水管网系统改造,减少雨污混流、生活污水直排造成环境污染。

㈢优化功能配置,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提升工程。结合宁州古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四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提升进度,重点考虑小区功能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根据古城协调区的要求,在立面改造和风貌提升中注入仿古元素;小区改造征迁出来的空场地,结合景观设计重点设置一批中小型停车场,并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居民楼房前屋后,见缝插针设置一些公共停车位,缓解无处停车的难题。二是加大市民休闲设施建设力度。在老城区和东城区“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适当配置一些休闲广场、运动健身器材,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有改造条件的路段,科学设置非机动车道、绿化带,实现让路于民、还绿于民,减少安全隐患。三是稳步推进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对城区公共绿地建设时间较早、品质相对不高的苗木等绿化设施,逐年进行改造提升,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城区道路路灯、新型节能灯更新换代进度,降低照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对背街小巷路灯照明查漏补缺,实现大街小巷照明全覆盖,让群众夜间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㈣形成部门合力,夯实市政管理基础。城市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统筹协调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各项工作,针对各单位“各自为政”的施工行为,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在施工前,调阅档案资料,并建立完善好相关台账,做到统一审批、许可开工、精准施工、达标复原,避免随意破挖、二次损坏、重复建设和市政复原不达开挖前标准,切实解决“马路拉链”问题。二是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管理主体责任,同一路段同一类型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管理的,明确主管单位,主体责任,确保不推诿、不扯皮,并建立好城区市政设施建设和管护分片包干责任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增加联动工作力量,部门单位之间既要各司其职,更要协调配合,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打击力度,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有效保障执法时效,提升城市执法有效度。四是强化宣传教育。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方式广泛宣传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方面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继续推广实施我县“小手牵大手”“小辣椒”等好的传统宣传模式,着力提升市民爱护市政设施意识,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市民通过“随手拍”等方式,记录不文明行为,并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曝光通报,以案说法,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0

6月初起,市城管执法总队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对照年度工作菜单,由赵桂飞政委带队,总队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评议、边查摆、边整改,深入全市各区(园区)大队、派驻街道中队,专题调研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突出“实”,工作安排落实到位。

市城管执法总队预先制定了详细的基层调研通知方案,力争调研工作准备充分、有的放矢、指向性强。整个调研过程中,紧紧围绕队伍的中心工作,坚持少讲成绩,多讲问题,强调发现问题是关键,分析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扑下身子干实事。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座谈交流、互动研讨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全市各区(园区)大队、派驻街道中队的真实情况,确保调研工作沉到基层触摸地气。在调研内容方面,做到主次分明,着重听取了各区(园区)对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网格化巡查执法工作,“门前三包”专项执法工作,市管“定岗点”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总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的情况汇报。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市城管执法总队牢牢抓住了全市队伍规范化大队和规范化中队建设的主动权,打通了联系服务基层中队的“最后一公里”,为下步工作科学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学”,调研交流学习到位。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市城管执法总队全体调研人员坚持与基层队员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接触,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查看、听取基层队员意见,收集各区大队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热点、难点、关键点,重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真正做到问计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政于基层、取信于基层。对于基层执法队员在执法一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当场给予一一解答,并为他们出谋划策,教他们在工作中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本职、自我协调、不等不靠。在基层调研和征求意见过程中,认真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仔细记录基层中队摸索出来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总结规律、提取共性,力争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将典型经验在全市队伍范围内实施推广。

三、突出“帮”,扶助措施跟进到位。

市城管执法总队领导带队,深入到每个派驻街道基层中队的办公驻点,对于基层队伍提出的困难,能够现场予以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列入今后工作菜单,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抓好工作落实。针对一些基层中队提出的市管“定岗点”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实际人流量和街面情况有所区别的建议,调研组当场议定,各区大队可以依据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书面申请,调整市管“定岗点的定岗时间和工作范围,进行分类考核。同时,结合全市目前规划类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市城管执法总队将进一步加大全市城管队伍规划类行政执法专项培训力度,对郊园区进行专门的规划类专项送教上门活动,得到了各区(园区)大队的一致好评。

“三严三实”无止境,干在实处谋新篇。“三严三实”体现的是作风,彰显的是境界,是检验城管执法干部的一把新标尺。市城管执法总队借此次基层调研工作契机,将继续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强化“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立足城管执法工作本职,聚焦新任务新常态出实招用实劲,提升工作标杆,增创工作新优势,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新跃升。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1

20xx年元月17日,我有幸来到辰泰(广德)汽配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参观调研,经过我自己观察和厂方人员的介绍,现将调研报告行文如下。

辰泰企业集团是一家以市场为导向、贸易为龙头、实业为依托的综合性出口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辰泰从进出口起步,已逐步发展成在国外有自属销售渠道,在国内海南、浙江、安徽等地有多家企业,集生产、出口、国际营销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目前主要经营汽车制动配件、汽车摩托车蓄电池、以及水龙头、橱柜、浴室柜、淋浴房等多种卫浴产品。该集团旗下的辰泰(广德)汽配有限责任公司现位于安徽省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我所参观调研的就是该公司的一个工厂。

参观期间,我来到该公司的人事部进行调研,得知该工厂现有工人200人左右,大部分为普工,少部分为蓝领技术工人。起初,我对所谓普工以及蓝领技术工人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后经厂方人员介绍得知,普工就是能简单操作机器但并不精通的工人,而技术蓝领则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受过专业培训,甚至可以进行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人员,而现在工厂缺少的也正是此类人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谈到了关于节后用工荒的问题,厂方面对这个问题大多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制定工作计划、适当提高节后工资待遇等等,以留住大部分工人,特别是那些技术蓝领,厂方反映从往年的情况来看,通过一采取系列

措施,节后返工率可以达到95%以上。当我们谈到近年来工人工资待遇增长的问题时,厂方表示现在较前两年,普工的人均月收入增加300到500元,而技术蓝领甚至达到500元以上,就目前来看,普工的人均月收入大约在20xx元左右,而技术蓝领则达到3000元以上。

由于该集团公司目前主要经营汽车制动配件、汽车摩托车蓄电池、以及水龙头、橱柜、浴室柜、淋浴房等不同产业,因此这家工厂的工位工种也比较多,大大小小将近三十个,而每个工位的工作大多是要求至少一个工人完成。厂方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工厂的大部分工位都是采用的半自动化,由一名或者多名工人操控一台机器,产品检测方面则都为人工负责,按照现在的情况,工人每天生产的成功率在90%左右。当我向工厂的负责人提出了工业自动化的概念时,他们认为这种全自动化生产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成功率,但问题在与就目前的生产设备及生产规模而言,只有少数工位符合条件,特别是如果采用全自动化生产,则要求更新整条生产线,倘若生产某产品的只有一部分零件能进行自动化生产,还有一部分不能,那么生产整个产品的效率也不能提高,这样的投资反而是没有意义的;再者,目前工厂的生产速率还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倘若没有那么多订单,那又何必要生产那么多产品呢;还有,该公司的产品很多都是自主生产研发的,市场上也没有同类产品的生产线,他们不能每生产一种产品就为其制作一条生产线,如果市场不景气,或者该产品退出市场,则生产线也随之报废。

虽然厂方对我所提出的生产自动化有很大的疑惑,但同时也抱有

一定的兴趣,因此给我介绍了三种他们认为适合自动化生产的工位。第一个是在他们的成品检测车间,有一个叫做施水施压的检测工程,主要工作对象是已生产好的水龙头,其实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给生产好的水龙头进行水压检测,看该产品是否合格。虽然这个工作很简单,但目前必须采用纯人工,每个产品都由工人亲自检测,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工作枯燥程度较高,导致工人出错率也比较高,因此厂方比较头疼。对于这个工位,我想采取自动化应该不是很困难,首先工人重复的是同样的工作,没有变化性,也很少发生偶然情况,我们只需在每个检测点安装一台自动检测仪,设置好自动施水施压的合格标准,然后把合格和不合格产品分流,最后可以多个检测点的工作情况汇总到一台液晶显示仪上,再给每个检测点配上监控以免发生意外,所以我们只需一到两名会维护机器的监测人员就可已完成这个工位所有的工作,而且机器的工作成功率一定比人工要高出很多。

我得到的第二个工位是他们目前已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的数控机床。我们知道,机床在以前对工人的要求很高,在没有实现数控机床的年代,工人们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测量等等很复杂的方法去控制机床生产的标准,工作存在的误差也较大,而且每台机床都至少需要一名工人,生产效率低下。但近些年来,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工人们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只需要设定好生产标准,就可以同时操作两台机床,效率提高了,误差减小了。然而正是这种普及使机床工人都成了搬运工,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半成品搬上机床,然后按下“开始”按钮,就可以再去搬运另一台机床上的产品了,因此厂方认为这种简单的操作

过程是否可以变为自动化生产。我想要在这个工位实现生产自动化就要改进我们的数控机床了,最起码要能通过一台电脑同时控制所有的机床,甚至是将各种机床组合在一起,而且要取代人工的搬运过程就需要一些大型的装载机了,或者通过履带传输产品,同样是要改变数控机床现有的工作模式,试问如果生产很多不同的产品,那我们需要改进数控机床多少次呢?看来在这个实现生产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改革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要遵循工业发展的原理和脚步,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生产线就没有人能做出来,只是我们做的是要符合工业生产的利益才会有人需要,否则就是无用功。

我最后了解的是生产砂芯的砂芯机。目前这也是一个半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工人把制作砂芯的原料放入砂芯机,然后设置好砂芯机的制作标准,砂芯机会自动合成砂芯,整个过程有点像我们家用的全自动洗衣机,衣服拿出来熨一下就能穿了。这种从制作原料的配比,搅拌到合成的全部过程几乎都是由机器完成的,可以说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了。因此,这种生产我们唯一可以取代人工的就是其中的装原料过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生产车间内将很多砂芯机按规律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在砂芯机上方制作一台自动装原料的机器,给它设定好运行轨道,一旦生产开启,它就从砂芯机上方逐个给砂芯机装入原料,假如时间控制的好,当它给最后一台砂芯机装完原料后恰好第一台工作完成,然后就可以循环往复的进行生产,再用履带将制作好的砂芯搬运出来,整个生产过程就算完成了。当然在这里我只是大致提了一下想法,期间有很多的问题我并没有考虑进去,但

倘若真能实现这样的生产过程,那么所需的人力资源将以数十倍的减少,我想这种工作效率的提高将是工厂愿意看到和尝试的。

通过这次工厂的调研和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和状况,我通过网上一些资料了解到,在国外,特别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工业自动化程度远远高于我们,或者说国内的大型企业远远高于那些中小型企业,很多他们早就普及的自动化技术我们才刚刚接触,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作为我们自身来讲,想要发展,想要不被淘汰,那么工业自动化是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个自动化的过程也是需要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任然要尊重整个社会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律,但在这个范围内,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新和实干精神,这也是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社会每年培养的几百万大学生就是未来二十年的中流砥柱,我们不敢说究竟要为着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但起码,要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有一点点的改变。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2

一、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存在安全隐患多、学习成绩差、心理障碍凸显等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担负主要的责任.国家应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农村基层政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建立灵活、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等等.

二、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剩余劳动力 农民工 工业化 城市化 户籍制度教育投入 灵活、多元的教育教学

三、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

1.导语

伴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各地学校和社区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关爱模式。为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现有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寻求解决的政策。

2.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查者实现设计好的书面的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因而,它有着自身吐出的特点:(1).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在广阔的范围内对地域上相隔千里的众多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评课在脚断掉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3).便于资料定量分析。(4).能够排除人为干扰。(5).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

3.结果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亲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儿童均“十分想念父母亲”,但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亲是家常便饭。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暴燥叛逆,不服临时监护人和老师的管教。

二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心理上对孩子有歉疚,总是以金钱来弥补,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三是不爱学习,不守规章。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留守儿童,不爱学习、不守规章,长期寻衅滋事,同学之间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现在学生之间打架,动不动就是铁棍、砍刀。

四是管理空档,早恋成风。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方面寻求亲情,寻求保护,另一方面管理空档,他们行为自由,行事懵懂,早恋成风。

五是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其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是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 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4.讨论

对策与建议

一是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强主导。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一是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合格学校的建设。二是要推进政策的完善配套。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特别是要杜绝网吧和游戏厅接纳未成年学生的行为。三是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学校应尽职尽责,担当使命。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其次要注重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老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老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缺失。再则要努力架起畅通的家校桥梁。要组织老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教育孩子。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工具,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三是家庭应善于作为,履行职责。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思想教育不好,就是危险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父母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关心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当好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爱国爱民、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优良品德,以身示范。

四是社会应奋力敢为,形成合力。加强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要构建监护体系。构建一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队伍。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鼓励帮助农民返乡创业,使父母双方或一方能留在家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好出路和长久之计。

四、小结

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3

一、两地渔业基本情况,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渔业大省(市),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居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第三位。

四川省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水库、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896万亩,宜渔水面达358.5万亩,宜鱼稻田面积近1000万亩。全省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主要的鱼类栖息地,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种,有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等55种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xx年,四川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301.35万亩,水产品产量98.25万吨,水产业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29.69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2.36%、91.48%、197%。在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名优水产品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产量比重已上升到35%。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和渔药渔饲料工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境内有河流223万亩,池塘49.24万亩,建成后的三峡水库水面达140万亩,其他水库35.25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辖区内地下冷、热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鱼类资源丰富。20xx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7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5.06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6%、25%。渔业经济总产值3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

今年1月~9月,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76.17万吨,同比增长9.14%;渔业经济总产值116.25亿元,同比增长12.0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百万吨,比上年增长7%左右;渔业经济总产值可望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重庆市由于遭受特大旱灾损失较大,1月~9月水产品总产量为17.3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减缓。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约为22.5万吨,同比下降10%左右。

二、主要措施与特点,四川省和重庆市渔业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分别提出了“努力构建西部渔业强省”和“渔业发展新阶段”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渔业“转变、拓展、提升” 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争取和落实惠渔政策有新突破。四川省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省水利厅及时召开全省水产工作会议,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省财政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水产良种补贴和技术培训,并建立水产科研创新机制,开展水产育种攻关,有力地带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重庆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试行)办法》,集中运用农发资金,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补助,引导和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受到渔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二是开辟渔业投入渠道有新进展。重庆市利用本地资源特色优势,吸引资金开发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黄颡鱼、翘嘴红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观赏鱼养殖已发展成为打造郊区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四川省利用中西部结合带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建设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预计全省今年的投入将超过10亿元。许多养殖户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丘陵地区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稻鱼轮作,成为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

三是建设生态渔业有新思路。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西部渔业的基本要求。两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重庆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水面大量增加的机遇,积极探索并科学规划三峡水库渔业的发展思路与措施,努力实现发展渔业生产促进库区移民增收和保护水库生态环境的协调并举。同时,为减轻工程建设对长江渔业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了水产原良种场,储藏、研究和保护长江特有鱼类资源,并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实保护三峡生态环境,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四川省结合地方实际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从今年开始逐步取缔施肥养鱼,并积极推行环境友好的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四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有新做法。今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川渝大地,两省市渔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尽量减少渔业生产损失,重庆市从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组织、落实抗旱保渔措施和恢复渔业生产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开展救灾工作。同时争取落实了200万元救灾资金,专项用于补贴鱼种补救。由于抗灾救灾措施得力,保住了大批亲鱼和鱼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

五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新举措。四川省各级渔业部门抓住各级政府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努力把水产发展纳入规划中去。截至目前,全省以水产为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并已开始启动的新农村达到183个。重庆市开展了“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建设,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规划渔业对接项目,并推动建设了两个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示范村。

两地渔业的快速发展,为调整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和三峡库区移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今年以来,两地渔业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

第一,特大旱灾造成渔业生产巨大损失,且潜在不利的后续影响。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两省市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四川省渔业受灾面积达162.03万亩,损失水产品8.53万吨,损失达6.4亿元,分别占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的8%、4%。重庆市损失更为严重。全市12万亩池塘、500多座小型水库干涸、10万亩河沟断流。因灾损失水产品 47630吨,直接经济损失共达6.3亿元,占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达19%、17%。

这次特大旱灾不但造成了鱼类大量死亡,间接损失也较为严重。为减少损失,渔民被迫将大量成鱼提前出塘销售,由于规格尚小,且集中销售,导致售价极低,效益大幅下降,渔民入不敷出。此外,由于旱灾导致大量养殖户储备的鱼种死亡,对今后的恢复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水”和“种”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明年制约渔业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对渔业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面临困难。

三峡水库蓄水后,随着水位的升高,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库区渔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是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发生重大变化,原有 822处传统鱼类产卵场约85%消失;二是库区水域鱼类种群数量严重不足,组成结构明显低质化;三是水位升高后,江水基本没有流速,捕捞生产方式和网具发生变化,需用静置高网捕捞,但是渔民缺乏资金更换网具,仍沿用原有的流刺网捕捞,捕捞效率极低。

上述影响导致库区渔民的捕捞量大为减少,收入大幅度减少。据重庆市万州区介绍,三峡蓄水前的20xx年单船年捕捞量在1500公斤左右,渔民人均收入 5000元以上,20xx年单船捕捞量仅为579公斤,降低约三分之二,同时由于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渔民人均收入约20xx元,降低了约60%,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还要低300元左右。

第三,对三峡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和措施认识尚未统一,库区渔业发展尚未起步。

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56米,水面面积也由此大幅增加,达到140万亩,未来蓄水到175米后水面将达到162万亩。为充分发挥库区水面资源优势、发展库区产业、增加库区移民收入,有关部门在三峡水库移民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渔业、柑橘、草饲牲畜、旅游作为库区四大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有关方面对三峡水库渔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专家以保护库区水质为由,反对在库区进行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生产,库区渔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出台,导致库区渔业发展缺乏指导,成为最有潜力但是发展最为滞后的产业。

四、几点体会与建议,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西部渔业大省。两地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始终把渔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结合两地实际提出的渔业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渔业的方向。今年的特大旱灾对四川和重庆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两地渔业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渔民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减少了损失,值得肯定。针对两省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真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恢复渔业生产这次特大旱灾,既考验了渔业主管部门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暴露出长期以来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两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采取措施,从水源供应和苗种供应等方面,切实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解决生活困难;二是要认真总结此次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池塘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二)发展生态渔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三峡水库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打好三峡牌,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将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整个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大战略中,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要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协调,推动三峡库区渔业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指导库区渔业发展;二是加强库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摸清库区渔业资源状况;三是进一步加大库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补充库区鱼类资源种群数量,保护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建议明年在三峡库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放流活动,邀请两省市、国务院三峡办的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工作。

(三)加快建设“平安渔业”,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产业支持保障水平今年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部分省市频繁发生强台风,重庆、四川等省市发生严重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更加凸显了建设“平安渔业”、提高渔业抗御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能力、灾后恢复渔业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尽快编制建设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争取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落实中央财政试点补贴资金。

(四)加快研究论证,实行水产良种补贴,推动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良种”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为支持和鼓励农民使用良种,提高种养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对使用粮食、畜禽良种等给予财政补贴。据了解,四川省从20xx年即开始探索实行水产良种补贴,将过去用于水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的财政资金转变为用于支持水产优势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对养殖户的种苗补贴(不少于75%)、必要的设备购置及技术培训。今年,省财政拿出900万元,确定给予补贴的优势品种包括:草、鲢、鳙、长吻、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加州鲈、红鳟和鲟鱼等。补贴标准为同期市场价格的30%~50%,但是每户不超过200元(草、鲢、鳙),或1000元(其他品种)。补贴实行项目招标制,由良种生产单位和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向渔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补贴方式以农民差价购买鱼种方式兑现,即农户向良种生产单位购买鱼种时,直接扣除应享受的补贴额,只付差价款提货。上述实行补贴的范围、标准、对象、方式以及良种生产单位和价格等,均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农民直接受益。从四川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在全国范围对使用水产良种实行财政补贴的可行性。建议加快研究和论证,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推动国家水产良种补贴政策的早日出台,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4

近年来,在银监会的直接领导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银行业案件数量较往年有明显减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几经更迭、内部管理及员工素质仍较低,且点多面广的特点,各类案件和风险隐患仍时有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今年初,在内蒙古、河南、广东和上海连续发生了几起大案要案,影响特别重大,突显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的严峻性。本文就当前农信社案件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做一粗浅探讨。

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的特点

从近年来全面开展的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专项治理大检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看,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的主要特点是:

㈠案件风险面广。从历年来案件专项治理检查暴露的违规操作看,案件风险涉及到存款、信贷、结算、财务管理、安全保卫、计算机等业务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存在风险隐患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此外,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操作风险易发、多发领域,造成的危害最大,且违规违纪现象多种多样,违规手法五花八门。

㈡危害性较大。由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频率高,而且大部分是以侵占资金为主要目的引起的,因此,社会危害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资金沉淀。工作中存在的贷款违规操作是直接原因;二是直接资金损失。各类违规行为如违规拆借资金、携款潜逃、票据诈骗、计算机犯罪、安全保卫事故等均带来直接资金损失;三是风险隐患较大。如“印、押、证”管理不规范,均为不法分子侵占信用社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四是掩盖经营真相。贷款形态反映不够真实、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现象的存在,其直接后果是虚增利润、给管理者提供错误决策信息,掩盖了真实经营状况,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㈢基层涉案较普遍。从案件发生的层级看,县联社和基层机构发生案件风险较多,部份县联社及基层社负责人权利很大,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会计、信贷员和记账员对主任的指令有令即从,“以信任代替制度”的现象较普遍。从涉案人员年龄看,35岁以下年青人作案较多,这主要是一些年轻员工道德、法律意识淡薄,对信用社事业缺乏忠诚度和敬业精神。

㈣作案手法较低劣。从各类操作风险和案件发生来看,其涉案人员作案手法多较低劣。如个别人侵占资金如同“明拿明抢”,而有关工作人员不顾制度规定,明知不对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或怕得罪领导不敢纠正和制止,甚至协助办理,最后酿成大错。从内蒙古案件的情况看,持续作案时间长达十多年,作案手法简单且低劣,这也足以说明稽核检查工作不到位。

㈤违规代价低。从案件责任追究情况看,普遍处理较轻,有些人为此还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如存在只处理基层社不处理管理层,只追究当事人责任而不追究上级领导责任的情况;有的虽然追究了相关领导人的责任,也多避重就轻,起不到对违法违规人员的惩戒和对其他员工的警示作用,缺乏应有的威慑力和公信力,这就降低了违规和犯罪的成本,违规代价低,提高了违规和犯罪的收益率,客观上纵容了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

二、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的成因

㈠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仍不到位。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清晰,管理职能缺位,法人治理机制及“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统一法人社后,各联社虽按照法人治理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组织构架,但是,在法人治理机制的运行和具体操作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仍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规范和健全。同时,农村信用社至成立以来,管理体制也几经变化,历经农行、人行、银监局多层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管理,导致了一些法人社存在经营管理薄弱的局面。省联社成立后,虽在加强经营管理和防范内控风险上不断加大力度,各联社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的省联社在管理体制改革仍不够科学,管理体制改革仍不到位,产权制度改革仍须进一步加强。

㈡内控机制仍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非常薄弱,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有的制度缺乏持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些业务领域仍存在制度盲区,导致各类违规操作和案件发生。这些年,在省联社的直接领导下,各联社结合央行票据兑付的契机,制定和修改了原有的许多内控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但由于各类规章制度较多,且执行上较繁杂,可操作性不强,各类规章制度基层员工存在学习不够深入,执行制度和规定上存在盲目性,制度执行不力现象较普遍,也造成一定的案件风险隐患。

㈢员工素质较低,教育管理仍不够。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现有员工与各大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学历较低、综合素质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现状。虽然省联社在员工培训上不断加大力度,对各联社业务骨干经常性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以及法律法规、职业操守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大多数员工培训和再深造的机会仍较少,只是依托平常的业务学习,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个别员工规章制度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心存侥幸。此外,在员工教育管理、重要岗位任用、年度考核机制、不良行为排查,日常考核和监督,岗位交流、轮岗、强制休假制度等方面执行不够到位,也为少数人利用职务便利作案提供了机会。

㈣检查监督不够到位,稽核工作仍须加强。农村信用社许多内部案件在实施时,往往在一连串的几个环节和不同岗位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究其原因是没有一个环节的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检查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违规行为和案件的发生。有些基层网点是实行双人临柜、相互监督的制度,但临柜人员对凭证不认真核对,也没有对同时临柜的同事尽到监督之责。第一道防线就失去了有效监督约束。事后监督本来是第二道防线,但农村信用社原来基本上不设事后监督岗。稽核检查作为第三道防线,但稽核检查工作普遍存在不够深入、不细致、不全面,作案人虽然作案手法简单低劣,但还是有惊无险,使违规问题和案件得以长期隐藏、并连续作案。

三、防范案件风险的对策及措施

㈠切实加强操作风险和案件防范意识。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企业,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是操作风险点,因此,防范操作风险必须从每一名员工做起,将每位员工作为防范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员工风险和案件防范意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对操作风险的案件危害性的认识,树立和强化“违规就是风险”“案件防范重于泰山”的经营理念,养成高度的敬业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从小处着手,力求把案件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第一道关口。

㈡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制度建设是防范操作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要“把防范农村信用社系统性风险作为加强管理的关键环节”的科学管理理念贯穿始终,秉承“审慎经营,内控优先”的经营方针,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使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及时更新、完善、补充各项规章制度。内部规章制度要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在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时,应该建立覆盖全面、简明有效、衔接配套的内控制度;对一些在实际执行中出现操作性不强、或已经过时或不适应业务需要的制度,要及时废止;对存在缺陷或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二是要建立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要针对各地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同时监控下级报告的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掌握辖区农信社风险状况;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对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各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按预案要求进行快速处置。

㈢不断加大稽核检查及整改力度。稽核检查工作要做到制度化、常态化,提高稽核检查手段,强化工作力度;要突出稽核检查的重点,从过去注重专项稽核转向常规稽核检查;要实行防范风险关口前移,变过去事后被动式的核查为事前主动式的预防性检查。特别是对一些苗头性、趋向性问题,要提前介入,重点检查,防患于未然。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加大稽核检查的深度、广度和频率,要改进稽核方式,实行内外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对难以通过一般对账查出的收储收贷收息不入账、假、借、冒名贷款和账外经营问题,要采取公告的方式与存款人、借款人进行核对。此外,对稽核检查出的问题及风险隐患,要加强整改力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有错必纠、违规必罚、违法必处”的高压态势,把案件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㈣强化岗位监督约束,加大制度的执行力。要科学设置内部岗位,使之建立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并按制度和内控要求合理配置人员;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员工岗位轮换制度、强制性休假及离岗审计制度、近亲回避制度”等四项制度,重点加强对信贷、储蓄、财会、联行等涉及钱、账等重要岗位操作人员的管理;要不断加强制度执行力检查,督促各联社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制度执行能力是建立防范风险长效机制的关键,要从提高执行力出发,切实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建设,要选拔好信用社主任,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有战斗力的团队,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业务、防范案件风险的机制,要强化制度执行,创造一个能够能促进农村信用社良性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㈤进一步加强企业内控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能够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纪意识、降低内控执行成本,有效防止内部团伙作案,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将良好的内控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文化与农信社经营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让“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内控文化理念,扎根于员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让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风险要防范,什么事情要监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更加健康、有序、稳健发展。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5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既是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资产,还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土地市场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土地资本运营已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显得尤为重要。20xx年下半年实施县乡机构改革,新组建**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土地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资源保护与资产管理并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各项制度,加大国有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规定,土地市场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土地市场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如何盘活土地,抓好土地储备交易工作成为经营城市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城工作中,为实现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完善土地储备交易制度方面结合县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成立机构建章立制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土地二级市场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县城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过去长期实行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进行转让,非法入市现象严重,应征土地出让金随意减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政府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为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床。针对这一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xx]15号)和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等文件精神,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确保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20xx年8月,我县成立了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隶属**县国土资源局,定编5人,主要从事土地征收征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等工作。

确定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接受县政府委托实施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工作的法定机构,代表县政府对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统一征收、储备、经营和管理,做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国有土地收储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县国有土地收储运营程序》和《**县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为规范有序地实施土地储备交易提供了保障。

(二)清理整治土地市场,优化土地储备交易环境

20xx年2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下发相关通知,针对一些地方土地管理松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混乱问题,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为优化土地储备交易环境,我县以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为契机,抓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促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明确划拨供地范围,切实抓好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自20xx年以来,我县就完善土地储备交易机制,加大土地市场配置力度,连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结合我县实际,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让的土地管理“五统一”的原则;根据土地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改我县的城镇规划区基准地价,并就土地储备范围、土地储备工作程序、储备土地的处置程序等内容进一步明细化、规范化;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区内土地管理的通告》、《关于加强土地市场秩序管理、严禁非法买卖土地转让土地的通告》,坚决冻结县城区内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审批,查处非法买卖、转让土地。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搞好土地收购储备和规范土地市场提供了法律法规支持。

(三)多形式并举,广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

为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县在宣传力度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土地国情、国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采用书写张贴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利用网络、广播电视、举办专栏板报、演讲比赛、印发资料、召开座谈会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每年开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传活动,使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县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白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以此增强土地忧患意识,全面提高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觉性。这样,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更加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我县推进土地储备工交易工作和规范土地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认真履行职责,实施土地交易“阳光工程”

招拍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是《土地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公开土地出让的方式。法律规定,经营性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着力于挂牌出让精心打造土地交易“阳光工程”。全县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一律实行市场化运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并通过《中国土地网》、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对外发布公告,实施阳光交易。参加竞买土地者有县内、县外,州内、州外,也有省内、省外的投资商、开发商。每宗地挂牌出让公告期满后,有两家以上要求现场竞价,均由县政府牵头组织新区建设指挥部、国土资源、建设、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举行现场竞价会,在媒体上发布交易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规定对国有土地实行统一征用、储备、经营和管理,依法按程序对全县经营性用地实施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自土地储备交易成立至今的5、6年时间,**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在**县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以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合理流转土地资源为工作出发点,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2.4840公顷,其中划拨21.39公顷,出让11.0940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5054.2625万元,为**县城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解决了72个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单位的办公用地问题,为**县城特别是县城新区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土地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土地市场建设正处于发育起步阶段,经过五年多的培育和规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出让供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供地的比例还有待提高。由于行政行为和部门利益驱动,在发展经济、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供地操作不够规范,低价出让、甚至减免出让金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还有待加强。土地市场发展的前提是政府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但社会上部分人员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意识淡薄,违法占地、随意占用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开发商与乡(镇)、村违法私自签订用地协议圈占土地搞建设,多头分散供地久治不绝,影响了政府对土地供应宏观调控的实施和耕地保护。

三是由于我县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年供地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加上收购土地的资金无来源,财政提供不了专项周转金,银行贷款困难,造成收储资金无着落,从客观上给土地“招拍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四是土地私下交易行为比较突出,少数单位和个人为逃避税费,不依法申报办理变更手续,部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原划拨土地直接非法入市或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造成土地交易市场混乱。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国土部门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外部的诸多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建设项目用地选址随意性大,未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选址,在项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往往实行规划跟着项目走,随意调整规划。多数情况下,用地单位或个人忽视城市规划,认为只要获得政府批准的土地,建设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严格执行供地过程中的规划设计要求;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不够,宗地管理无法实现,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的职能不到位,政府不能集中统一供地,多头供地现象依然存在,使“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对土地政策、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乡镇过分强调发展经济,随意提供工业用地,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计划。为引进资金,兴办企业,一味迁就企业不合理要求,以牺牲土地和农民利益为代价,不要求企业主严格地完善依法用地手续,造成农村土地市场混乱。四是缺乏土地储备资金,从而对老城区企业改制、划拨用地改变用途等国有土地管理的难度加大,无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五是利益分配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征收的土地出让金未按上级要求管理、分配使用,致使在应对上级检查时捉襟见肘。

三、解决土地市场建设问题的对策措施

规范土地市场就是政府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国有土地,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限度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行为,它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我县土地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从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大力宣传规范土地市场、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公开供应制度。建立土地市场集中统一供应制度,国有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促进土地“招拍挂”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三是要同相关协作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土地招拍挂工作中的问题,完成供地前期规划、供地后期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验收工作;建立统一协作关系,共同促进和培育规范的土地市场。

四是要求县财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土地收储周转金,银行提供相应的贷款,以保障土地收储运营工作的正常运行。通过协调资金(政府出资或银行借款等方式),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确保土地储备交易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储及出让管理规范化、合法化。

五是要加强同纪检监察机关的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与土地有关的违纪违法案件,推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实施。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6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就必须严格执法。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土地违法案件不断发生,“执法难” 似乎是已成共识。土地执法疲软既然成为了常态,那就一定有它的原因。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上的,也有体制上的,也有机制上的,当然还有更深层次上的原因。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观念偏差。

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在政绩观、发展观和利益观上出现偏差,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工业强乡成为首选,就连许多村也完全不顾自身实际,纷纷高喊“工业强村”了。发展工业,必然要大量占用土地,在当前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紧把土地供给闸门的形式下,一些地方政府铤而走险违法占用土地发展经济也就势在必然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管理者,还是相当一部分土地占用的审批者,甚至又是土地的使用者,政府领导在耕地保护与“政绩”之间发生矛盾时,天平向何方倾斜是十分明了的了。面对这种形势,土地管理部门要想规范用地秩序、依法查处政府主导下土地违法行为无疑只是一厢情愿的事了。

(二)基层执法手段偏软。

目前,土地执法监察人员相对不足、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不高,也是土地违法履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动态巡查不到位,一些土地违法行为难以发现,即使发现后也只能口头或书面停工,如果当事人无理取闹,拒不停工,强行制止,可能引发矛盾激化,执法人员可能受到围攻和人身威胁。依法处理必须经过调查取证、处罚听证、复议诉讼、申请执行等许多环节,一个环节遇阻,就会造成案件查办久拖不决。另外,国土资源部门在对违法占地作出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后,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无权强行拆除,必须申请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此类申请,法院一律不予受理。土地执法监察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执法人员乃至执法机构对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缺乏了动力、丧失了信心。

(三) 法律法规明显缺失。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六条都有没收地上建筑物的处罚规定。但如何没收,由哪个或哪些部门来没收,没收后如何处理,法律上没有相应的规定,实践中也就难以操作。那么,最后就会演变成不操作,或者是以罚款代没收。这样的处罚就形同虚设。土地管理部门照这样的规定下处罚,违法者却并不拿它当回事。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容易执行到位,但这不是目的,“责令限期改正”才是目的。可被处罚人拒不改正怎样处理,法律上没有给出答案。土地管理部门拿被处罚人没辙。就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恐怕也难以处理。所以这一目的事实上难以达到或者说根本达不到。

《土地管理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没有任何条款对村级组织的违法行为作出法律规定,因此村级组织就会以集体的名义钻法律的漏洞,从事涉及违法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针对主要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条款很多,但并不能适用于村委会这些责任人。这样对这类直接责任人而言,行政处分不适用,刑事犯罪构不上,剩下的只有行政处罚中的罚款了。实际情况是通过土地违法行为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罚款的实际数目,致使土地执法的威慑力大大折扣。

(四) 执法执纪相互脱节。

现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了。法律法规纪检监察都有规定,对土地违法行为者的责任追究有行政的、刑事的、民事的和经济的,不可谓不全面。对案件的查处规定有移送的、联合办案等机制,可能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公安、检察、纪检监察,按说是阵容强大,可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什么原因?主要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机制发挥不了很好的作用,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各种责任是明确的,但如何去做才能追究到责任人的责任却并不明确。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处理人是得罪人的事,都不想沾。由于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移送或提出联合办案,若是不合意,有关单位和部门总能说出若干条理由来加以婉拒。即使勉强接受,也是久拖不决。上级部门追得实在太紧,处理几个小鱼小虾应付一下,或者是大事化小,从轻发落,风头过去了,可能还把处分决定从档案中抽走,即搞所谓的“假处理”。违法者不仅毫不畏惧,事后可能还被提拔重用。这种在党纪政纪方面执纪不严,行政法上处罚不当,刑法上罪刑不适应,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者的违法心态,刺激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违法用地。

二、严格土地执法的思考

要解决土地执法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目标,对土地违法者敢于动真格,使我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严格”落到实处。

(一)严格实行问责制。

近些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土地管理新政,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在具体的土地执法中如果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对每一起土地违法案件尤其是影响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问责到位,土地违法的蔓延趋势一定会得到遏止。

(二)提高行政执法效果。

在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公信力、确定力、执行力,保证土地执法监察的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建议国家高层研究制定土地执法与纪律检查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机制,使土地行政处罚的拆除、没收、罚款以及移送后的纪律处分、刑事处罚都能落到实处,真正把国家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在国家机器的个个环节。

(三)调整法律责任标准。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存在着对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罚标准或过重或过轻、处罚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等的情形,况且在新形势下的一些土地违法行为找不到处罚依据。所以建议修改完善土地法律法规,提高土地行政处罚的针对性,使土地执法行政处罚依据完全充分、处罚标准具体明确,处罚措施易于操作。

(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国土资源部门要解决好执法难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积极为地方首长当好参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搞好服务。xx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自然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向黄河滩要农业用地,向山前冲积坡要工业用地,向浅山区要城市用地,向空间拓展要建设用地的战略措施。通过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这样土地违法现象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或者消失。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7

一、对电力线路被盗的认识和保护意义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输电线路电力设施是电力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电力设施的保护,先后制定颁布了多项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由于利益驱动,我们的电力设施不断遭到破坏和盗窃,这些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辖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可以说,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所以,我们供电部门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发挥部门牵头作用,积极行动起来,加强联防,群防群治,打防结合,确保电网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我们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二、电力线路被盗情况分析

(一)宣传没有到位。保护电力设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可以说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但是,《电力法》颁布多年,电力企业宣传电力法法律法规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以法保护电力设施效果并不明显。

(二)打击没有到位。少数不法分子法纪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严重。认为抓住属于运气不好,抓不住就会得到利益。有的不法分子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认为盗窃几个电力设施算不了什么,构不成犯罪,没有真正想到破坏、被盗电力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后果。有关部门联合打击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没有起到应有的“杀一儆百”的作用。

(三)防范没有到位。打防结合的群众性社会性保护措施还真正落实到位。应该明白,保护电力设施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群防群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机制没有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电力设施领导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保护电力设施的长效机制。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这样势必存在个别电力企业保护电力设施领导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保护电力设施的长效机制。

因此,造成我县电力线路被盗情况屡禁不止,20xx年,据统计,全县就发生偷盗电力设施案件起,被盗电力设施主要包括电缆、导线、变压器、铁塔、拉线、接地线、线夹和其他金属配件等。由于电力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盗窃电力设施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供电部门,还给社会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计算。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线路被盗经济损失为:1至5月是60万人民币,6月18万,7月20万,8月25万,9月25万,10月31万,11月15万。

三、防范电力线路被盗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树立责任意识和保护防范意识

我们县供电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建立健全保护电力设施领导机制,针对不法分子破坏电力设施的严峻形势,责任到人,分工负责,成立企业电力设施保护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形势分析,配合公安等部门共同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形成电力设施保护的长效机制。并且,大力加强了对广大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发动,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完善体系建设,加大打击力度制止犯罪。

电力设施不断遭到破坏和盗窃的结果,无疑是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影响着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所以对于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必须不断加大处罚力度,要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比照法律严加惩处,从重从快,快捕快审快判。另外,作为公安机关要要重拳出击,彻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建设,织制保护电力设施的坚强网络,彻底杜塞犯罪分子的销脏渠道,为电力设施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群防群治,编织电力设施保护网络。

保护电力设施不光是电力企业的事,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采用各种手段,形成保护电力设施的坚强网络。

1、强化工作责任,群防群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三级护线网络建设、落实护线承包工作,加大电力设施防范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各级保护电力设施的法制意识,增强其保护电力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法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

2、加强警电合作,打防结合。电力企业不管从侦破、防犯各方面都经验不足,单纯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同当地公安机关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成立“警电联合警务室”,会同“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研究对策,共同搞好联防,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

3、加强季节防范,严加防范。针对电力设施破坏、被盗季节性特征,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工作,加强防范,保持“内紧外松”的良好态势,为电力设施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基层站所要不断强化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保护电力设施的能力,要随时撑握各种异常情况,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始终使电力设施处于安全的环境氛围之中,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四)加大力量和资金投入,增强电力设施“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在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人防工作上。实行企业内部风险目标责任制,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签订电力设施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对专业巡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巡线员巡视到位率和缺陷消除率的工作能力,从人力防范上提升层次。

其次,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物防和技防上,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输电线路电力设施技术防范上,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技术措施和手段的科技含量,新建的输电线路一定要按规定配置防盗技术装置,对老线路也要根据资金状况,列出计划,逐年进行技防改造。保证物防和技防严密科学,不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四、电力线路被盗工作设想与发展方向

(一)继续精心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范措施,标本兼治,落实责任,广泛开展“平安电力”活动,动员和依靠广大企事业员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保障和保护工作机制。

(二)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共同行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通报有关案件情况,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公安、工商等部门打击整治工作提供各种保障和支持。

(三)开展电力企业安全自我大检查,督促指导基层单位落实防范责任,增加防范资金投入,健全治安保卫机构,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措施,全面提高企业自身防范水平。同时,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完善专门安保方案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并切实加强实战演练。

(四)进一步加强企地协作,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健全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督促业主严格遵守站点备案、物品登记、流向查验和情况报告等制度。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处罚抄告等制度,与有关部门联合严肃查处无照经营、收赃销赃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集中清查废旧金属收购站点专项行动,坚决切断犯罪分子的运赃销赃渠道。

(五)继续发挥行业的优势,大张旗鼓地做好电力设施安全保护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居区、收购站点集中地的宣传教育。要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专项斗争的积极性。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8

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它即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用途,又要满足供人们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快感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所以说,家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家具二重特点。 家具的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当时的占有情况,还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家具是某一国家或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现,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

调研时间:

20xx年5月20日

调研地点:

大连万和家居广场

调研目的:

通过家具市场的实地调研,了解家具设计风格、材料、结构以及人们对家具的喜好偏向。

调研内容:

家具的构成要素大致可分为四种:材料、结构、造型、功能。家具功能是基础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1、材料

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在家具的发展史上,从用于家具的材料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除了常用的木材、金属、塑料外,还有藤、竹、玻璃、橡胶、织物、装饰板、皮革、海绵等。然而,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应用于家具生产中,家具材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主要应考虑到下列因素。

(1)加工工艺性。

(2)质地和外观质量。

(3)经济性

(4)强度。

(5)表面装饰性能。

2、结构:

结构是指家具所使用的材料和构件之间的一定组合与联接方式,它是依据一定的使用功能而组成的一种结构系统。它包括家具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内在结构是指家具零部件间的某种结合方式,它取决于材料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金属家具、塑料家具、藤家具、木家具等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

另外,家具的外在结构直接与使用者相接触,它是外观造型的直接反映,因此在尺度、比例和形状上都必须与使用者相适应。例如座面的高度、深度、后背倾角恰当的椅子可解除人的疲劳感;而贮存类家具在方便使用者存取物品的前提下,要与所存放物品的尺度相适应等。按这种要求设计的外在结构,也为家具的审美要求奠定了基础。

3、造型:

家具的外观形式作为功能的外在表现,具有认识功能,因此,具有信息传达和符号义;还能发挥其审美功能,从而产生一定的情调氛围,形成一定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4、功能:

可把家具产品的功能分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功能、经济功能、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家具分类:

(一)此次调研的家具按风格主要分为:古典家具和现代家具。

(二)按地域主要分为:东亚家居、东南亚家具、地中海家具、北欧家具、西欧家具、北美家具、拉丁美洲家具、非洲家具等。

(三)按材质主要分为:木质家具、金属家具、玻璃家具、石材家具、藤制家具、布艺家具、皮革家具等。

(四)按应用角度主要分为:室内家具、室外家具(城市家具)。

(五)按功能角度可以分为:坐具、床、柜子、桌椅等。

(六)按档次角度可以分为:高档家具、中高档家具、中档家具、中低档家具等等。

此次调研的家具城里的家具按风格主要分为现代家具、欧式古典家具、中式家具等。

1、现代家具

a、简洁明快、实用大方。因为“极简主义”的生活哲学普遍存在于当今大众流行文化中。

b、依靠新材料、新技术加上光与影的无穷变化追求无常规的空间解构大胆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布置以及刚柔并举的选材搭配。

2、欧式古典家具

欧式古典家具主要分为“巴洛克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后期又出现了比较简洁的“新古典家具”他们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

(1)讲装饰:不管是“古典”还是“新古典家具”常可看到各式绣布、流苏及铆钉等装饰品。

(2)重雕工:“巴洛克式家具”都有复杂而精美的雕刻花纹“洛可可式家具”虽然也很注重雕工但线条就较为柔和一些而“新古典家具”的线条则更为明快一些主要以嵌花贴皮来呈现质感。

(3)偏艳色:尤其是“巴洛克式家具”色彩都很强烈,其中又以金色为其主色,多用镀金或以金箔来装饰,显得金碧辉煌。“洛可可式家具”的色彩较为柔和米黄、白色的花纹图案是其主色,“新古典家具”色彩较偏向暖色系,如原木色等。

3、中式家具

中式家具的特点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以传统文化内涵为设计元素,革除传统家具的弊端,去掉多余的雕刻,糅合现代西式家居的舒适。根据不同户型的居室采取不同的布置。

家具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家具不是只要好看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家具产品本身是为了使用的,所以家具设计中的尺寸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须符合人体各部分活动规律,以便达到安全、实用、方便、舒适、美观的目的。

现代家具的设计特别强调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人体工程学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的工业产品设计,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也正日趋成熟。因此,良好的家具设计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节约时间、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而良好的家具设计得益于正确地使用人体工程学原理。

调研总结: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对家具的材料、结构工艺、尺寸以及室内各种家具之间大小比例的设计等有了进一步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19

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之一,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及公信力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增强了民警规范执法意识,提高了执法办案水平。但受执法环境、民警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丹江口市实际,就县级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对新的治安形势和执法环境,少数领导、民警主动应对不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历史时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治安形势更加复杂。同时,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对公权力的制约力度明显加大,对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以上变化,少数领导和民警认识不够,应对不够,主要存在三个偏差:一是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执法是公安机关的“权力”,用权意识强,规范意识差,重法律效果,忽视社会效果。少数民警谈“以往”眉飞色舞,谈“现在”垂头丧气,束手无策。二是部署上有偏差。没有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来抓,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法制部门的事情,没有形成全警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落实上有偏差。片面认为抓执法规范化会束缚公安机关的手脚,是在自找麻烦、自寻烦恼,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口头上表示支持,但内心存在抵触心理,“作表面文章”、“喊口号”可以,抓落实不够。

(二)没有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关系,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思想不统一、思路不清。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期坚持,分步推进。但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处理好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执法规范化建设思想不统一,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少数单位领导不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措施,而是今天一个方案,明天一个措施,对实际工作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的单位还存在有方案不落实,有措施不执行,应付差事的现象,这已成为基层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少数民警学习不够,自身素质与执法规范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公安执法主体是民警,关键在民警。民警执法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执法质量的好坏。虽然法律对案件的实体、程序和证据等相关要求有明确规定,但在执行中往往受到民警个体素质的影响,执法质量也往往差别较大。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民警执法思想陈旧。存在惯性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凭经验执法。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忽视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权利,甚至有辱骂、体罚现象。部分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下,不会打字,不会查询,网上办理案件要靠别人代劳。二是部分民警学法用法不够。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对新法律、新程序、新知识不愿学、学不进、学不精,在工作中对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取证不及时全面,程序不到位。三是少数民警宗旨意识淡薄。一些民警在执法活动中,思想上不贴近群众,感情上不尊重群众,工作上不依靠群众,不能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调查难、取证难,造成案件证据不足,久拖不决。还有的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讲程序,不重细节,消极应付,以致授人以柄,陷入被动。

(四)执法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存在落实不够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上做出了努力,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是,一方面一些突出执法问题的解决尚未形成制度,如涉案财物管理制度、法制员考核制度等。另一方面因领导重视程度、注意力的转移以及职责分工的变换,使得许多制度抓一阵放一阵,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如,法制员跟班培训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因人员紧张、督办不力等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在月查季考上,人为因素干扰较大,没能起到应有的把关审核作用。在执法档案建设上,由于没有“严格过程记载、严格质量监控、严格考核激励、严格责任追究”,与实际执法管理工作脱节,利用率较低,使得这个本来很好的制度变成了基层民警的负担,引起普遍反感和抵制。

(五)内部执法监督乏力,存在把关不严,责任追究不到位现象。一是案件审核把关不严。虽然实行了“三级五审”案件审核机制,但是各个环节的监督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存在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现象,致使部分问题案件“过五关,斩六将”,突破监督圈。主要表现为民警办案水平不高,把握案件的能力不强。法制员责任心不强,怕麻烦,审核积极性不高。单位领导把关流于形式,过于依赖法制部门审核。法制部门因职能不断拓展,工作任务繁重,法制民警忙于事务,法律知识更新不够,审核出来的案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以致案件天天在审,问题月月通报,考评年年进行,但执法问题仍屡纠屡犯。二是责任追究不到位。执法责任制提得多,落实少,笼统规定多,具体规范少,对执法质量瑕疵案卷、问题案卷没有具体明确的追责规定,板子举得高,但打不到具体人。执法过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警示,以致少数民警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三是内部执法监督部门职能缺位,监督效能弱化。少数单位领导怕“露丑”,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敢大胆监督,遇到矛盾绕着走。执法监督部门工作不主动,除非因上级督办或群众上访投诉,捂不住、盖不严了才去查处,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通过提醒和内部监督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执法是“权力”,自己有绝对自主权,想怎样就怎样,以致随意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有的认为执法就是“摆平”,只要当事人不追不闹,程序上、法律适用上无所谓,以致问题案卷、“口头案卷”多,经不起检验,存在较高的信访、诉讼风险。甚至还有少数领导、民警廉洁执法意识不强,在执法办案中追求个人私利,有利益的偏着办,无利益的拖着办,有的办人情案、关系案,严重影响执法公正和执法效率,削弱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培训机制不健全,对学习效果要求不高,对参训民警约束不严,民警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氛围不浓。有的单位忙于事务,平时不组织学习,在集中培训时不支持、甚至阻挠民警参训。同时,贴近民警执法活动的培训较少,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存在脱节,民警法律知识得不到更新,执法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到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奖惩落实不到位。现有的考评方式单一,“虚”指标多,“硬”指标少,考评过程不透明,考评标准不统一,执法考评流于形式,甚至暗箱操作,以致少数单位热衷于“公关”,不愿费力去抓执法质量,影响了基层单位抓执法规范化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考评中,能干事、想干事的民警容易出现干事越多扣分越多的现象,严重挫伤民警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执法责任没落到实处,执法过错没有得到真正追究,一些单位领导和民警头脑里没有一个“怕”字,执法考评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三、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深入开展宗旨意识教育,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一是要认真开展宗旨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教育整训,进一步树立“执法是公安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公安机关公信力要通过规范执法来体现,信访案件要通过规范执法来预防,群众满意度要通过规范执法来提升,切实提高干部、民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营造领导抓、抓领导,警种抓、抓警种,全警参与的氛围,让领导、民警自觉成为本单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动者、实践者。二是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要通过真实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以案说法,让广大民警认识到规范化建设不是束缚民警的手脚,而是通过规范执法活动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争取群众广泛支持,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二)加强调研,理清思路,在查找问题、落实整改上下功夫。要深入调研,对本单位执法工作全面把握,正确判断,制定切合实际的执法规划、措施,并一抓到底,长期坚持。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找准症结。认真分析研究本单位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围绕接处警、受立案、涉案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认真分析梳理涉警信访案件,作为判断掌控本部门执法维稳情况的“晴雨表”,在全力化解的同时,分析研究规范执法活动的对策,切实抓好整改,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养执法人才,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一是以考促学。根据上级要求和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实际,制定法律知识学习计划、考核标准,分阶段考试考核。组织民警积极参加网上学法考试、执法等级考试和司法考试,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民警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评优升职的依据之一。二是以培促学。建立民警轮训制度,保证民警每年能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结合实际,克服大轰隆上阵,一刀切的培训模式,避免会的不愿听,能力差的听不懂的问题,保证培训效果。三是跟班带学。选派法制员、办案骨干到法制室短期跟班培训,提高案件审核水平。组织执法办案民警到法院旁听庭审,通过观摩案件控、辨、审全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证据、程序意识,提高办案水平。四是信息领学。以全面推广应用警综平台为契机,深入开展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应用学习培训,做到案件网上录入、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网上监督,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五是建立法制人才库。挑选各单位执法办案业务骨干和法制人才进人才库,由法制、政工部门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对入库人才优先培训,优先交流,优先提拔,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民警学业务、当骨干的积极性。

(四)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要完善细化考评制度。制定出台教导员、法制员考核细则,实行量化考评,进一步落实初级审核把关责任。制定具体的案件评查评分标准,完善考评方式,简化考评程序,依托省警综平台,大力推行网上考评,最大限度地弱化主观因素,力求考核公开公正,并把日常考评、个案考评情况作为年度考评成绩的重要依据。要完善关键环节制度规定。从接处警、办理行政、刑事、劳动教养等案件的程序规定入手,进一步完善审核审批、涉案财物管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健全完备的执法流程体系。在抓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落实,实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切实提高制度、考核的权威性。

(五)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一是发挥有效做法。要充分发挥三级五审制的层层监督把关优势。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每一级责任都落实到位,切实减少执法问题发生。二是抓好内部监督。要树立监督既是对执法大局负责,也是对监督对象负责的理念,摒弃老好人思想,大胆监督,将执法问题的苗头性、萌芽性问题及时指出、制止。同时,内部执法监督部门不参与内部测评,使监督的同志放下包袱、没有顾虑。三是实行人性化执法监督。对执法办案中屡纠屡犯的错误,坚决予以考评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一些因认识上、能力上的原因导致的错误,实行第一次帮助提高、第二次通报批评的分层次监督管理。法制部门对问题案件只通报到单位和单位负责人,消除办案民警与法制部门的“矛盾”,提高单位负责人抓执法质量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设立执法办案奖,对优秀一线办案民警进行奖励。同时,在考评上实行总扣分除于案件总数的办法,解决办案越多,扣分越多的问题,保护愿做事、能做事民警的积极性。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0

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途径,我们于近期开展了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且深入有关部门对当前农民素质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村人口共有45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19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我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216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35.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0,中专文化的仅有4人。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世界农业较发达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县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40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的农民,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掌握方面,在与村民的访问与座谈中,我们发现村民对“一号文件”的了解仅止于农业税费减免和粮食补贴,对其中农民如何增收、农业如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方法措施则不甚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一个好政策”,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内容、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样子,特别是要求农民自身怎样参与、配合和努力,村民们一片茫然,对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等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法制意识方面,有些农民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受到伤害时首选私了了事,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事时有发生。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我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农广校、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扶贫办、党校、团委、妇联等八家单位,各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办班培训时都是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对象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而“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无论哪个部门到乡镇办班,乡镇都得组织一次,加大了组织难度,难于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培训链有断点,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完善。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是由县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

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但由于有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造成同一个村同一个人参加多次培训,而其他一般群众从未直接参加过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也缺乏灵活性。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

三是职业教育滞后,主阵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是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县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技能教学设施普遍陈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致使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够,不利于农民素质的加快提高。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全县20个乡镇已基本没有文化站,原先的村级文化活动室早已普遍处于瘫痪状态,农村文化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和农民题材的节目十分有限。广播电视这种对当前农民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传播工具,很少讨论农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题材的文艺节目更是少得可怜。

三、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当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总体目标规划。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农业、科技、劳动、财政、司法、人事等等多个部门,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同时,科学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当前,应结合新村建设,制订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提高农民素质,服务新村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一半以上的农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有3—4名大学生,10名以上中专生,具备条件的16—45岁农民参加过培训。用10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由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主要村干部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文化;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大提高,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搜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前所述,我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单位有八家,在培训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成本高、成效较差。因此,应将农民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在每年年初,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可将培训计划上报给县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综合全县情况,科学安排全年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和撞车。在培训时,可将教育对象分为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确保各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市场营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同时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健全培训网络。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县广播电台、电视台、乡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不能只关心和实施单纯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彻底根除农村地区愚昧落后封建习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文明,才能通过生产经营和流通手段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开展树立“新风尚”、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1

近年来,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创造了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尤其是义堂和朱保两镇的板材产业,吸引了等地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到XX年底,常住人口5.4万的义堂镇,外来务工人员已达到10万余人,这其中30%以上的人员是女性,成为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人力资源。近期经过对义堂镇部分板材企业的调查,对外来务工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作了初步的思考与探讨。

一、目前外来务工妇女的现状及特点。

外来务工妇女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群体,她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正逐步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所重视,并已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改善外来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

1、人员构成及基本信息。从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妇女主要来源于中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来自本省市的约占24.3%,来自等外省的约占75.7%。年龄处于16—18岁的约占60.9%,19—25岁的约占30.1%,25岁以上的约占10%。其文化程度大部分在初中以下,85%以上的人员未婚,原来在家主要从事种植业,一般在外打工2--3年即返回原籍。

2、劳动环境及劳动强度。外来务工妇女多数从事的是板材业的贴面、修补等工作,全部按照计件工资的方式获得报酬,每天工作一般在8—9小时,每个月休息的时间为2—3天。工作在企业厂房中的外来务工妇女,除了长时间的忙碌在工作线上以外,每天所面临的最大人身伤害威胁就是噪音、粉尘和甲醛等有毒化合物。

3、生活条件及安全保障。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板材企业都设有职工宿舍和餐厅,水电免费,规模较大的企业还专门设有“夫妻房”,但还约有40%的外来务工妇女在外自己租房居住。所有的企业都给所属的工人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但其他险种基本没有涉及。通过调查还发现,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竟然未给务工妇女签定劳动合同,更不用说各种保险了。

4、经济收入。绝大多数务工妇女主要从事贴面、修补等工作,她们的月收入一般在1000——1500元,极少数做技术人员、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妇女月收入达到了—2500元。调查显示,90%以上的妇女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比较满意,但同时几乎所有的外来务工妇女都遇到了收入低消费高的问题,并且工作场所经常变动,缺少稳定的生活。

5、业余生活。一些大企业在职工业余生活方面做得较好,定期举办生产技能比赛、体育项目比赛,卡拉ok大赛等活动,对获胜的选手除公开表彰、发放奖金外,还组织员工及家属外出参观旅游。与此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方面,基本没有任何举措。另外所有的企业在餐厅、操场等公共场所都配有电视和宣传栏,但使用率相对偏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外来务工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对于外来务工妇女来说,能够为其提供劳动权利保障的就是劳动用工合同,但调查发现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仍有待提高。调查中发现,有的妇女尽管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约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对用人单位一些显失公正的条款全盘接受。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多数女工选择了沉默。虽然是计件工资,但外来务工妇女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比例较高,噪音、粉尘和甲醛等有毒化合物又无时不在侵蚀着她们的身体,而对此,外来务工妇女基本上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以保住目前的工作岗位。

2、社会保险、卫生保健问题。在企业与外来务工妇女的雇佣过程中,只有少数企业能按照人性化的管理来考虑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大部分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在对劳动数量及质量做出明确规定的同时,简单的确定了所应给付报酬的数额,社会保障问题根本不予考虑。参保内容大多只限于意外伤害保险。此外,落后的传统观念、薄弱的卫生保健意识及社会保障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着外来务工妇女的健康。她们大部分人不注意甚至不了解“四期保护”(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也没有条件做妇科病检查,平时生病也很少去正规医院就医。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2

义务教育,是由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自我国XX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迄今为止,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近25年,这为未来10年实现基本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而国家丰厚的财力资源和地方成功的试点经验则提供了重要的外在保障。由此,本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以调查问卷方式,围绕着“群众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看法”和“是否支持将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列”两大主题发起了调查,并研究最新教育方面的时事报道,方法步骤介绍:

一、查阅资料,确定主题,查询最新关于教育的新闻和政策。

二、拟出问卷调查,发布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三、针对不同阶层的人做采访调查,并分析结果

四、总结,拟出报告

资料分析研究

背景:

自国家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并为祖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调查,将学前教育和高中三年教育归入义务教育是人们普遍的愿望。然而更多人认为,不少偏远的农村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仍旧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农村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因此,国家应当均衡发展,解决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公共资源差距,保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权益。

资料:

20xx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一两年来,随着农村和城市九年义务教育相继免缴学杂费,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接近4%。

统计

一、调查报告统计

据统计,53.33%的被调查者,也就是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满意程度一般。他们认为目前九年义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还有很多偏远地区实施得并不理想,而且教育方式也不够理想。而接近60%的被调查者指出,自己身边的中小学仍旧有小部分收取学杂费。而阻碍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施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教育经费层层克扣以及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而解决方法大部分人选择支持解决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公共资源差距,保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权益。

二、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

“科教兴国”。20xx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的最后一年。

那么,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呢?笔者了解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印度、哥伦比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超过4%。因此,根据数据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支出相对较少,还有较大提高空间。

三、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度

20xx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教育发展的近30年来,我国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度为95%以上,而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

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在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国家教育的投入总量,提高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争取延长人均受教育年限。

四、国家的财政收入数据与义务教育支出

如果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后,是否有能力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呢?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xx年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亿元。而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

20xx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但也只占GDP的3.48%,离开4%的计划比例尚有0.52%的差距,以300670亿元计算,就是20xx亿。而据此前有关人士对20xx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DP的5%计算,在GDP数值不变的情况下,1%即为3000亿。因此,国家应当是有能力承当十二年义务教育的。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3

一、摘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使社会上存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多数远离父母,于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存在,而且他们与父母在思想等方面缺乏交流沟通,养成叛逆等心里。通过社会调查进行了解,找出问题根源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关键字:留守儿童、叛逆、调查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目的:为了能够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及时纠正他们的叛逆行为,找到问题根源进行此次调查活动,希望能够真正帮助那些留守儿童。

(二)调查背景:该地理位置较偏僻,距县城较远,无法选择就地务工。为了生计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和老一辈一起生活。老一辈的溺爱和娇惯使得许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很多恶习,在心里上和他们缺乏交流和沟通,使他们把不快都憋在心里,渐渐的形成一种心理压力,为了缓解这些压力他们往往选择上网,打架等方式来发泄,甚至犯罪。

(三)调查时间:20xx年8月

调查地点: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潘庄

调查对象:该村6----14岁的留守儿童

调查人员: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10级二班潘从金

调查方式:与当地村干部交流了解,向当地村民了解,上网搜查资料

四、调查过程及结果

该村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致富、增加收入的根本来源。但是由于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多在家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

进行心理交流。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教育缺失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使得当地的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地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等都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措施来挽救这种问题的发生。因人口流动引起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监护不力导致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学校和家庭的监管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的发生,并且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都不如正常家庭儿童。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与父母缺乏交流沟通,有被遗弃的感觉,感到自己被忽视,因而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或者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犯罪率较高。

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被拐卖等现象多发生在留守儿童中。

五、意见和建议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产生,解决好这类问题关系到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派专门的计时人员到该村进行调研,寻求该村更好的致富之路。或者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该村进行投资建厂,使该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挣钱,这样能够使父母和孩子长时间在一起,从而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生长。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防止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的发生。并且在课余时间加强管理,禁止未成年儿童进入网路,在虚拟世界寻找存在,进而模仿引发犯罪。

第三、家庭父母都应该给儿童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到社会温暖和家庭温暖,避免其有孤独的情绪。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想法,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感到父母在乎他。

六、结束语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调查研究留守儿童有助于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让家庭、学校、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也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使我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4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之基,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各项财产权益,是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农民最为关切的经济权益。**市妇联与市农委联合,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通过交流座谈、深入走访、个案追踪等方式,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状况及实践的分析,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对策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期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一些助益。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概况

目前,**市总人口810万,农业人口160万。随着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土地面积逼近红线,农业人口逐年减少,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环境大致如下:

1、在二轮土地承包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起点是公平的。无论是第一轮还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基于户藉规则和人均分地原则,农村妇女和男子土地分配权的起点是公平的。二轮土地承包刚开始时,农业税较高,土地抛荒比较严重,土地承包证的农户发放率为89%。

2、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引起土地争议增多。20xx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村土地上的负担减轻,当初弃耕抛荒的农民包括许多农村妇女,纷纷返乡要地,争利夺地的矛盾纠纷不断上升。仅农委每年要处理土地矛盾纠纷百十起,并且有日益增多之势。

3、农村土地功能变化引发土地收益矛盾激增。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土地功能日益多元化,派生出来的收益、增值问题也日益突出。除了承包责任田、宅基地分配,又出现了土地入股分红、征用土地补偿、拆迁安置房等利益攸关的矛盾。

4、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逐年上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村的婚姻关系不再象以前一样稳定,农村妇女往往是随着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流动,但土地却是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因此,伴随农村妇女婚姻关系的变化,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情况也日益复杂。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中的五类妇女群体土地权益易受侵害

一是外嫁他村妇女。按照妇从夫居婚俗,农村妇女一旦同外村人结婚,其承包地很可能会被娘家村收回,或是被娘家兄弟分割。而婆家村本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也不会分给她土地。因此嫁到外村的妇女,多半会失去土地的实际使用权和受益权。

二是农嫁非妇女。农村妇女与非农业户口家庭的男性结婚,在我国现行户籍政策下,其户籍很难转成城镇户籍。这些妇女在娘家的田地,往往会由村民小组收回重新分配,并助丧失村民资格,一旦遇到土地征用,外嫁妇女很难取得补偿。

三是离婚妇女。如果在婆家村没有赶上二轮承包或10年一次的土地调整,农村妇女一旦离婚就会失去拥有土地的可能性,而娘家村的土地往往又被收回。少数分得土地的妇女,如果离婚不离村,有可能保存土地权益。若离婚又离村,其土地或被前夫家庭继续承包,或被村集体收回。

四是丧偶妇女。若妇女丧偶时较年轻,子女年龄尚小,其改嫁的意愿较大,其土地很可能被村集体收回,或被夫家的弟兄分割。若丧偶妇女与夫家家族有矛盾,丧偶后即失去在婆家继续生活的条件,土地权益也会因失去家族庇护而流失。

五是招婿妇女。有人说,不给上门女婿分地表明土地分配并没有歧视妇女,因为身为男性的上门女婿同样分不到地。然而事实是,在男尊女卑思想深根蒂固的农村,家中有无成年男丁决定了其家庭在村中的地位,即使成年男丁做了上门女婿,原村集体也不敢贸然收回土地,而如果是出嫁女,村集体往往会毫不客气地收回土地。

2、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是指妇女作为具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承包合同对其所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经营和收益的权利。在现实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往往限制或剥夺上述五类妇女承包集体土地,损害其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是征地补偿款、拆迁安置房的分配权。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农村集体组织在分配征地补偿款过程中,往往对上述五类妇女群体少分甚至不分。在拆迁安置房分配上,由于牵涉利益更大,矛盾则更加突出,如果所在区经济形势好,往往还会顾及上述五类妇女群体利益。如果所在地区经济水平欠发达,则会选择剥夺和限制上述五类妇女群体的分配权。

三是宅基地及土地股份分红。基本发放了农村宅基地的《农村集体土地证》,但由于妇从夫居婚俗,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不能在婆家拥有相应的份额,而娘家也可能取消其份额。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量的增加,土地股份分红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而目前,上述五类妇女群体涉及土地的附加或增值收入不同程度都受到限制和剥夺。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成因的探究

1、落后的性别文化及政策强化与农村妇女地位从属化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农村妇女地位总体得到较大提升的今天,农村的传统习俗、宗派势力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影响一时还难以消除。在农村社会体系里,婚姻、继承、姓氏等习俗仍以男子为中心、以父系家庭为本位。农村妇女未出嫁前的土地权益从属于娘家,出嫁则从属于婆家。一些区、街道在拆迁安置、土地分红的土政策中,对农村女性的土地权益存在有意或无意的限制和剥夺。《土地承包法》规定以农户为承包经营权主体,妇女在土地承包中,没有被当作一个有权利的个人来看待。在村集体的土地收益分配、家庭财产登记中,大多只登记男性户主的名字,一旦家庭破裂,妇女就很难争取到财产,也会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

2、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妇女婚嫁流动的矛盾性仍然突出。《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一般来说,农村以10年为周期调整一次土地分配。而根据妇从夫居婚俗,农村妇女一生中至少要变动一次长期居住地,她们因婚姻而流动,往往在婚姻关系中失去土地的承包权和受益权。当前,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已经大大增强,农村家庭的稳定性也在减弱,就更加加剧了这一矛盾。

3、村规民约合法化与农村土地政策相结合产生影响。在农村男权文化背景下,有权参与村规民约制定的基本为男性,思考问题、做出决定也往往从保护男性家族利益出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个别土地承包者之间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常常就在表面民主的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通过的村规民约中流失。

4、现行的法律和政策在调整社会性别利益关系上基本缺位。土地承包法中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及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没有考虑妇从夫居婚俗下,政策的实施对不同性别的影响。将农户作为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没有主体资格的妇女就不能单独享有土地承包权。表面上看是中性的法律和政策,由于没有考虑到社会性别利益关系的差别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给农村妇女带来不利。

5、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的救济途径基本缺失。一是政府救济的缺失。《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这样,村民大会在处理妇女土地权益分配上的违法决定,就属于村民自治范围,政府很难为侵权妇女提供救济。二是司法救济的缺失。法院在处理涉及妇女土地权益案件时,一般都不愿受理这类诉讼。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5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做好区委常委会重点调研审议课题的通知》要求,局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课题认真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在20天的调研工作中,深入一线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达标检查和达标数据核实工作,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各项创模指标完成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调研组以此为依据,对我区创模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就我区如何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模工作步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创模工作进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模工作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于正式提出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区的奋斗目标,计划完成创建工作。我区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更佳,不求形式,但求实效”的创模工作理念,把社会经济指标与环境建设指标相结合,把环境质量指标与环境管理指标相结合,用创建环保模范城区的工作,带动和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快速开展,成效显著。

(一)三项工作,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创模目标提出后,区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分解责任目标,部署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统一和深化对创模工作的认识。创模工作启动之初,区政府先行制定出工作草案,分发到各有关部门讨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经过反复几次讨论研究,报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最终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在工作方案形成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在充分酝酿过程中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分工、达成了共识,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创模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全区创模工作纳入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区领导与区属相关委办局、乡镇、办事处领导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并明确要求区属各部门立足自身实际,确定自己在创模工作中的位置和角色,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创模活动中来。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使创模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在原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工作通报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20余项制度和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全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提高了全区上下对创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争为创模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区创模工作快速发展。

(二)重点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创模工作

我区把创模工作以政府目标形式确定下来,并向全区提出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的创模工作总体要求,全区齐心合力向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目标稳步迈进。

1、强力推进,齐心协力抓创建

为进一步明确责任,提高创模工作整体水平,我区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了部门责任分工,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按照细化后的责任分工,相关部门成为了创模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包标落实,按标推进。同时,各部门工作相互支援,形成合力,共解难题,通过定期联席会议整合推进情况并查摆难点问题,通过联合踏查和现场会等途径集中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排除障碍,极大地提高了创模工作效率,从而形成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环保、城建、教育、公安等10余个责任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2、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区域环境整治

(1)以创模为基础,加快生态城区建设步伐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快生态城区的建设步伐。

一是开展经济示范区试点工作。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红旗满族乡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示范区建设,合理整合资源,使该区域内种植、养殖、加工能有序循环起来,延长产业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双赢”。目前,示范区5区7链的循环经济运作模式已初具规模。

二是积极创建生态城区。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快生态城区建设步伐,全区建成了省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1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1处,有机食品基地2处,全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到7万亩。

三是城区绿化和管理工作成果显著。启动环城生态圈林带建设工程,有效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两年来,林带共种植各类树木45000棵,新增绿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加大城区园林绿化力度,成片辟绿,缺空补绿,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实施城区中心部位提档升级,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景观绿地和广场,以“百家姓”生态园林为依托,增加树木品种,丰富姓氏文化内涵,整合周边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将其建成集生产性、经营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态特色园林。加强城区绿化管理工作,维修、油饰绿地栅栏,保持绿化设施经常完好。对公共绿地内杂物进行及时清理,加强庭院内绿地管理,做到树木无枯死,花草无缺空断苗。

(2)以创模为目标,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以水、气、声治理为重点,以环境专项整治为载体,一些重点、难点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区创模工作得以扎实推进。

一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区管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在13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区污水设施运行率达9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3%上,城市生活污染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二是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近两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区限期更新改造锅炉、除尘器111台套,拔掉烟囱30余根;改用清洁能源锅炉、茶炉、大灶598台;限期治理灰堆、煤堆、物料堆等扬尘“三堆”81处;消减烟尘、扬尘、粉尘1400万吨,全区烟控区面积达100%,废气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04天。

三是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通过开展扰民噪声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将区域声环境质量控制在了较好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55.7分贝,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为68分贝,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了82.2%(以上数据均超过了创模规定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安静小区”创建活动,目前,全区已建成省、市级安静小区20余个,有效净化了区域生活环境。

(3)以创模为载体,大力弘扬环境文化

我区借助全民环境教育、“绿色家园”创建等途径,让群众切实参与到创模活动中来,使他们亲自感受到创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积极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在全区127个社区开办环保讲座,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公众达10余万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省市新闻媒体对我区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几年来,我区共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单位”、“绿色企业”及“绿色社区”百余个。这些活动,不仅把群众的环境要求引导到了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上来,而且有效地弘扬了环境文化。

二、创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创建环保模范城区考核指标共计29项,其中考核区级政府指标共有17项,不考核区政府指标共有7项,暂无法统计或未上报项目共有5项。在我区承担的17项指标中,截至末,我区已完成了其中的15项指标,还有两项指标尚未完成。请见附件:《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区考核指标分解及工作进展情况表》。

(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此项指标国家规定标准为〉35%,我区现达到标准为32.35%。到,我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可达到33.35%,但仍无法达到35%的国家创模标准。其原因是由于,我区现有可绿化面积只有全区总面积的33.35%,可绿化面积不足所致。

(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指标任务尚未完成。此项为国家新增考核指标,从国家到省、市均为明确考核标准。现在我区已针对该项指标任务开展了辖区城乡结合部综合环境调查摸底、污染源排查及整治规划制定等基础工作,待考核指标确定后,在制定整治规划,按要求组织推进实施。

三、下一步我区创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并有效运作创模工作机制。贯彻执行相关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每季组织召开创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创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通报制度,每个创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信息员,定期向《创模简报》供稿,汇报工作进展;加强督办制度,“区创模办”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检查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对进度缓慢的单位下发督办通知,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创模领导小组;建立监督机制,邀请区人大、政协对创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监督。

(二)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城区居民区内及周边、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和美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治理水平,同时,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集中整治扰民污染源,对规模小、污染重、景观差的小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逐步减少城区内的烟囱数量,规范宣传广告牌,加强绿化建设。从而,切实提高公众环境满意率。

(三)加强创模宣传,强化全民参与。创模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参与,要通过创模宣传,把政府的决心和想法表达出来,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出来,把创建过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重大进展呈现出来。

(四)做好创模资料整理工作。创模检查要求至少整理汇总三年的资料,在深度上要提供汇总、分类和基础支撑材料共三层资料,我区要提早做好创模资料整理工作。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6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行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具体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就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持续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xx年2月上旬,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行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积极支持扩大内需。由于项目准备工作基础扎实,因而迅速形成信贷投放。仅xx年后两个月就新增贷款555亿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建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实体经济需要,围绕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发挥传统优势,大胆创新探索,采取了全面的服务措施。

(1)积极主动地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除了主动帮助部门、地方和企业做好相关规划,搞好项目评估和造价咨询,还努力降低企业筹资成本,改善财务效益。xx年通过投资银行、信托理财、租赁等方式为企业融资xx年增加近900亿元。xx年前2个月,基础设施贷款新增3265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额的56%。

(2)努力为居民提供最好的住房金融和消费信贷服务。重点支持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28亿元,稳居同业前列;个人消费贷款达到xx年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增幅xx年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6亿元。已设立5家村镇银行,正在筹备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村镇银行达到00家,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近两年涉农贷款平均增长率超过25%。

(5)破解出口加工企业产品转内销遇到的金融难题。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能够生产全球一流的消费品,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萎缩,国内消费者虽然有巨大需求,但苦于没有内销渠道。这些企业转内销,除品牌、渠道外,融资颈瓶也是主要约束因素。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建行推出了“内贸通”系列产品,累计向出口企业授信xx年9月末民生领域贷款余额85亿元,同比增长6亿元,高于贷款平均增速9.52个百分点。

(8)以金融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内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体制、政策和观念的原因,长期缺乏融资渠道。建行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大胆探索,文化产业贷款比年初增加00多亿元。为支持文化企业广辟发债等融资渠道,向文化产业客户提供担保249亿元。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正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大的文化企业集团筹备发起文化产业基金。

xx年初建行确定了“积极审慎”的经营方针。所谓积极,就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创新方式方法,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所谓审慎,就是把风险管理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把握合规底线,避免出现“一哄而起”和“萝卜快了不洗泥”。

反复提示各分支机构要坚持有效发展,不盲目争夺市场第一。总行为此还调整了业绩考核体系,一反往年做法,不再考核分行的市场占比,

避免了盲目攀比放贷规模和月末、季末冲时点现象。xx年以来新增贷款由前几年的第一、二名变为第四名,市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增速比同业平均慢5.37个百分点。监管部门对建行信贷投放的总量控制和节奏把握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7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xx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8

因为缺水,数以万计的良田与丰收无缘。

因为缺水,一批一批的农民与贫困相伴。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场围绕加强水资源管理、节水措施落实和产业结构调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节水战役全面打响。

如今,不论你来到县哪个灌区,昔日大水漫灌、沟渠跑水的场景彻底消失,水在一条条衬砌得整整齐齐的渠道中缓缓流淌,这是用水户采用节水的小畦灌溉技术浇灌农田。

这得益于河古丰灌区地下水计量设施安装工程的实施。工程投入运行后,地下水水权配置量逐年减少,全县实际使用地下水资源量也逐年下降,彻底改变了该县多年来地下水管理失控的局面,实现了地下水开采使用“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目标。

从今年开始实施的河古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35970万元,其中骨干工程11512万元,田间工程24458万元,重点建设或改建总干渠、干渠、支渠,配套渠灌、温室滴灌、暖棚养殖。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后,可实现年节水4938万立方米,其中工程建设可实现年节水3274万立方米,配水面积减少部分可实现年节水1664万立方米。实现年削减地下水指标2249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5提高到0.65。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用水,是实现节水的有效途径。

县积极开展水权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确定镇、乡为全县以水调结构试点乡镇。试点乡镇按方案要求预留了水量,并将预留水量以以奖代配方式逐级分配到农户。至目前,2个试点乡镇共落实奖配水量143万立方米。

走进镇李家窝铺村的油桃大棚时,一棵棵油桃树枝繁叶茂,桃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小油桃冒出尖尖的小芽,在一个劲地争着往外窜。“种桃子比种地好得多,还节省了不少水费,去年收入了1.4万元,今年收入近2万元。看来,政府号召我们调整种植结构没有错。”

全村原来粮经草种植比例为60:35:5,今年经过结构调整,变为38:57:5。利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既可节水抗旱,又能确保增收。

用水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让县农业生产模式由低投入、低产出、高耗水的.传统模式,向高投入、高产出、低耗水、高效益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依靠科技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转变,迈出了由传统农业向节水高效农业跨越的新步伐。

2024年关于调研报告 篇29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与周边省市商业工作的交流,学习借鉴外地商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海淀商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11月11日至15日,区商务局会同甘家口大厦管理层一行6人,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沈阳市考察商业发展情况。

一、考察情况

哈尔滨和沈阳是东北地区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商业项目的聚集,哈尔滨、沈阳商业的布局、规模和品质有了较大的提升,成为立足区域、辐射东北、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发展潜力的商业城市。

11月11日至12日,考察组先后来到哈尔滨市远大购物中心、好百客超市、松雷商业大厦、新世界百货商场、哈尔滨地下商场、中央大街、道里菜市场进行考察;11月12日至15日,考察组先后来到沈阳市中兴商业大厦、五爱服装市场、卓展购物中心、西武百货、华府天地购物中心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包括都市商圈的打造、品牌建设、商业设施的软硬环境建设、商业管理、特色街区建设、社区商业等方面。

二、主要特点

(一)城市商圈比较发达

南岗商圈是哈尔滨市商业发展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汇集了哈尔滨最优质的商业资源,每天汇集数十万购物人潮,新世界百货、松雷商厦、远大购物中心、百年秋林、红博商场、人和地下商业街等哈尔滨成熟高端商业坐落其中,成为哈尔滨市居民购物和品牌消费型商业中心。

我们认为,南岗商圈的特点主要是:

1.大型商业设施密集,商业氛围浓厚。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商业大厦、新世界百货商场三家,建筑面积就超过13万平米,营业面积达8万平米。

2.商业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新世界百货商场、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商业大厦定位互相错位,新世界定位于精品百货,引领高端消费;远大突出青春流行,体现前卫、时尚;松雷商业大厦定位于大众百货,以工薪阶层为主,以高档商品、品牌商品为辅;三者互相烘托,形成了商业发展的金三角,成为哈尔滨的商业地标。

3.业态分布合理。区域内有大型的时尚购物中心、高端百货店、大型超市、中小专业店、专卖店以及大规模的地下小商品市场,业态齐全,满足消费者高中低档的消费需求。

4.高端品牌的聚集程度较高。

5.商圈内企业经营秩序良好,各大商场都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整体进步,实现了有效竞合。

此外,我们认为南岗商圈商场外公共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待改进,以满足消费者休息、休闲的需要;商业广告需要进一步规范,突出商圈整体形象;重要交通节点的管理需要加强,实现车流、人流分离;城市广场的开发利用有待提高。

(二)国际品牌聚合程度高

以沈阳西武百货为例,沈阳西武占地1.5万平米,坚持主题精品百货的定位,走进沈阳西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世界高级时装的独特陈列,与其引领潮流的服装设计和考究做工相互辉映。东北地区唯一的louis vuitton大型旗舰店占地300余平,款式新颖、货品齐备。引领“时尚恶魔”风潮的prada亦独家落户沈城。这里还拥有zegna、ferragamo东北地区最大的旗舰店。像armani、versace、tod’s、paul&shark、dunhill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时装、皮鞋、皮包及手表等配饰也一应俱全。“精品”定位在西武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占地9万平米的沈阳卓展购物中心也聚集了“lv”等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

1.引进国际品牌对于提升城市商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沈阳一提到高档购物,消费者首选西武和卓展,沈阳商业形象也因此越来越突出。

2.国际品牌的聚集效应。XX年,西武百货成功引进了站在时尚之巅的世界顶级大牌lv。在lv标杆作用的号召下,gucci、dior、阿玛尼龙等国际大牌纷至沓来。

3.选址和目标定位非常重要。沈阳西武坐落于沈阳著名的商贸和高档生活区——五里河地区,卓展购物中心位于沈阳市市府广场中央商务带,目标客户主要是高端人群。

4.引进品牌带动商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周边地区交通、停车场、环境的改造提升。

5.经济效益可观,据网络报道,西武lv开业当天,销售额达700万元;目前西武销售额保持20%以上的增长。

6.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引进高端品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协调。

(三)软硬件设施水平较高

以远大购物中心为例,该中心坐落于哈市黄金地段,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4万平方米,融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是黑龙江最大的多元组合现代化购物中心。据《哈尔滨日报》报道,XX年,远大已经跨入了全国百货店单店前十强,全国零售业前三十强行列。

以下方面给我们印象深刻:一是远大专门聘请了国际著名设计专家进行环境设计,每个楼层有不同的主题设计。二是远大硬件设施齐全,配有智能化中央空调制冷制热设备,27部自动扶梯,在客流集中处三上三下同时运送顾客。三是远大每年都对商场相应楼层进行相应调整与规划,商场内部的装点也随季节、节日的变换更新。四是远大在设计场内商品摆设时更多考虑人性化,增加大量宽敞的通道及开放式公共空间。五是与百货店相配套的好白客超市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货品摆放、员工穿戴、购物环境、服务管理水平都具有较高水准。六是有奖促销的标准让人心动,推出宝马轿车作为奖品。

(四)购物环境趋于人性化、现代化

在考察中,沈阳中兴商厦、卓展购物中心的购物环境整体效果让人印象深刻。中兴大厦呈回形设计,大厦中间具有宽阔的公共区域,大厦做了小桥、流水、喷泉等景观设计,辅至以特色咖啡店、水吧等业态,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保持心情愉悦。卓展购物中心的一些设计也打动人心,如:卓展专门为小孩子设计了儿童专用洗手间,里面按照孩子的天性与特点精心设计;安全疏散标识采用埋入地面的地标形式,清晰、连续,消防设施设备色彩淡雅,与卖场设计浑然一体;每个楼层围绕赏心悦目的中空区域设有顾客休息区,桌椅家具都依每层商场的风格有所变化;电梯间、休息区簇簇绿植点缀在商场中,有移步换景之妙;细微之处如垃圾箱设置,电子导购牌、消防标示设置,特色餐饮布局等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处理,处处体现出卓展倡导的时尚、文化、生活的“新百货主义”内涵。

(五)专业市场满足大众消费

哈尔滨、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存在大规模的小商品市场,在辐射周边省份的同时,也因商品的物美、价廉,满足了当地中低端消费需求。

沈阳五爱市场占地13.9万平方米、摊位2万余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日均客流量30万,节假日可达40万人次,经营服装、小百货、鞋帽、针织等14大类,3万多个品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满足了大众消费需求,同时施放出不可估量的市场效应,使五爱市场地区已成为经商的黄金地区。哈尔滨市则立足于大规模开发地下商业,先后建设了21个人防地下商场,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主要经营服装、百货的批发与零售,年创销售收入已达30亿元,年上缴各种税费1.4亿元,安排就业人员万余人。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

1.按照商业地产供给量应该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原则,哈尔滨、沈阳两市大规模小商品市场的存在,商业面积是否供大于求值得研究。

2.在保证小商品市场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的前提下,提倡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结合,规范经营行为和加强行业管理至关重要。

3.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和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尤需重视和加强。

(六)特色街建设成效显著

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充分体现出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社区商业比较规范

考察中,我们参观了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该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分地上地下各一层,室内设计新颖,宽敞明亮,装修华丽,装有先进的空调设备和冷冻柜台,是目前国内同类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性国营副食品商场。菜市场的销售额和利润额两大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名列榜首,已成为全国同行业首家销售额超亿元企业。考察中,我们也发现在推进规范化社区菜市场建设的同时,哈尔滨市的早市也比较发达,通过直接便捷的服务和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保障蔬菜供给、方便市民生活方面起到了有效地补充和促进作用。

三、主要体会

哈尔滨、沈阳一行,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转变思想。在考察中,我们有四个没想到:一是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商业发展首选北京、上海、广州,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杭州等沿海开放城市,东北地区的商业感觉一般,没想到哈尔滨和沈阳的商业如此发达。二是没想到品牌的聚合度如此之高,国际一线品牌扎堆儿聚集的情况如此之多。三是没想到哈尔滨、沈阳的消费能力如此之大。四是没想到地方政府对商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因此,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吸收借鉴外地商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我区商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支持和促进海淀商业发展,是我们需要重点加强的一项工作。

(二)做好规划。商业规划对于地区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哈尔滨市南岗商圈、沈阳市五爱市场等地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尊重市场自发形成的基础上,加强对商业的规划和引导,对于提升地区的商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可借鉴的地方包括:一是做好公主坟地区的商业发展规划调研,明确功能定位、找准问题症结、研究具体措施,通过改善环境和交通等要素来完善商圈的综合功能,提升商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落实好海淀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促进四大商圈建设,抓好一批区级商业中心的建设和培育。三是重点抓好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四是严格执行《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协调工商部门对新开大型商业设施把好准入关,同时注意控制商业规模,防止商业地产过量供给造成的恶性竞争。

(三)调整结构。调整结构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对哈尔滨南岗商圈的考察中,我们看到新世界百货商场、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商业大厦三者虽然都是以经营百货为主,但是三者错位经营,高中低互补,品牌特色相得益彰。对于我们来说,有几点启示:一是根据不同区域来进行不同的商业功能区域定位,南部的公主坟商圈以发展中高端客户为主,提供品牌消费;中部的中关村商圈、四季青商圈面向工薪阶层,主攻中端市场,突出时尚特征;北部的上地商圈,主要为城乡接合部的市场服务。二是对于同一功能区域内的企业,要强调差异化经营,明确不同的经营定位。以公主坟商圈为例,翠微大厦面向中高档消费,城乡贸易中心面向中端客户,即将开业的翠微广场定位高端精品百货店,再辅之以一些专卖店,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从目前翠微和城乡的良好业绩来看二者间的差异化错位经营开展得不错。

(四)发展品牌。考察中,沈阳、哈尔滨两市琳琅满目的国际高端奢侈品牌让人眼花缭乱,相比而言,名品名店数量少、品质相对较低也是我区商业发展的短板。国际品牌能带来高端消费,提升区域的消费品质,同时,通过引进国际品牌可以带动传统商业改造提升。因此,支持和鼓励区内企业引进国际一线品牌是我们需要重点加强的一项工作。据当代商城金玉华总经理介绍,“在引进品牌的过程中,品牌更重视一个地区的商业软环境。依靠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赢得财富的海淀庞大消费群体无疑对一流品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仅靠这种自然形成的市场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和谐宽松的市场环境,积极有效的配套政策,以及活跃浓厚的商业氛围,只有调动多种因素,才能真正打造出为一流品牌所垂青的商业平台”。这可以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方向。

(五)强化特色。考察中,我们有一点突出感受:大型百货的定位应该是独特的,必须张扬自身的核心价值,以沈阳的大商场为例,西武、卓展主打高档,中兴、华府天地主打青春时尚。这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特色街区建设上也得到深刻体现。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树立“以特取胜”的思想,一方面要结合市商业专项资金有关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区域内特色商业街区和特色商业市场,鼓励企业对现有商业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经营特色商品、提供特色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扩大海淀企业在全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考虑由政府出政策、行业出标准,积极鼓励街道、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各种规模的特色商业街区,培育海淀特色品牌,吸引外区消费者,积极打造“城市名片”。

(六)改善环境。沈阳、哈尔滨两市商场的购物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从上下电梯的设计、公共区域的布局、商品的陈列,还是小到垃圾箱、消防器材的设置,无不体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当前,在宏观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正是企业苦练内功,真正提高商品组合和购物环境,提高管理、营销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生存能力最好的时机。

对于我们而言,需要学习的地方包括:一是加强内外环境的建设。包括外部的交通组织、景观设置、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的建设,内部商场布局、货品陈列、标识设置等等。二是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硬件包括停车场改造、公共区域和卫生间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