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演讲稿 弘扬优秀家风演讲稿(精选4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孝顺便是我家的一大家风。记得前年的春天,妈妈单位有个去桂林的旅游机会,论资排辈,单位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妈妈,妈妈好开心,因为这次旅游是双飞,对于还没有坐过飞机的妈妈来说,无疑是个天赐的良机,正当妈妈欢天喜地的准备外出事宜时,外婆突然病倒了,医生开出了一级住院手续,妈妈吓傻了,妈妈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去桂林旅游的机会,留下来照顾外婆,妈妈的同事知道后都说妈妈真傻,不就五天吗?这哪里是傻,这是对外婆的一片孝心!那几天,看到妈妈奔波于单位、医院、家之间,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在妈妈的个性签名里看到妈妈这样写到:旅游不是生活必需品,旅游的机会还会有,可妈妈只有一个。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亦是我的一大家风。记得有一次,和妈妈去菜场买菜,当我们买完菜,对方老奶奶找给我们零钱时,我仔细一数,咦,怎么多了十元钱,我以为数错了,又重新数了一遍,发现还是多了十元钱,于是我对老奶奶说:您多找了十元钱,给您。老奶奶笑盈盈地对我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事后妈妈也夸我诚实,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爱读书也是我家的一大家风。
我的爷爷喜欢看书,看报纸,我的大伯是南大的高材生也喜欢看书,远在深圳的大伯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买几本书。瞧,灯光下,我在看书、写作业,爸爸为了能检查我的数理化,也在那充电,看书。妈妈为了能检查我的语文和英语,也在那充电,看英语单词。家里的书橱也摆满了中外名著,我有时间就会翻翻看看,读书,使我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想。
孝顺,诚实,爱读书,是我家的三大家风。我在这三大家风的熏陶之下,拙壮成长,时刻不敢忘记!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家,是心灵的归宿,让我们在风雨中无所畏惧;家,是心灵的依托,让我们在伤痛中有所慰藉;家,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在落寞时有所倾诉。家风,尤其是良好的家风、家训,在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是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语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只有家风优良,家训规范,才能塑造美好的家庭,激发美好的心灵之源。
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已经渐渐将中国传统家风遗忘,当有人问起何为“五常”,何为“八德”时,我相信在座的`至少有90%甚至更多的人会被问的哑口无言,因为我们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重视度太低,特别是已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家风遗忘,遗忘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遗忘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这13个简单的汉字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倘若我们能身体力行将这13个字践行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去,那么借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那就是“完美”!然而人无完人,我们不提倡虚假的绝对化,相对的能够践行或者具备传统优良家风的一点或几点就已足矣。
遗忘了优良家风的内涵,我们的社会开始变得冷淡无情;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精髓,我们社会中的群体开始变得自私自利: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灵魂,我们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开始变得寡言少语,我们丢失了基本的尊老爱幼,事事以我为中心,我们开始寡言少语,仅限于自己的一隅之地,我们不再乐于助人,生怕惹祸上身,人的情绪越来越焦躁,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集体,这样的家庭难道是我们想要的,需要的吗?
不,我们坚决拒绝接收这样的未来,作为一名基层年轻的工作人员,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是主力,是中坚力量,我们坚决拒绝生活在遗失传统优良家风的大环境中,人情冷漠非我们所追求,我们所向往的是温暖,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的互助,是家与家的和谐,是充满色彩、洒满阳光的五彩世界,拒绝灰色与阴霾的笼罩,作为未来发展力量的一份子,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阳光的人,一个守礼守法的人,一个守信勤劳的人,影响身边的人,传递良好家风所散发的正能量,扩大影响范围,找回被遗忘的家风、家训,打造美好的小家庭,为重塑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献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传承。当然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文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个性等都应该有所体现。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息,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一个温暖的家庭,亲人间的爱。奉献和包容会造就一个有温度的人。温暖的家庭首先会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诚信友善等等。温暖的人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因而要营造积极地情感氛围。自由地去表达爱吧,亲人间的爱,朋友间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山川河流之爱尽情释放生命的热情,把快乐与自信带给周围的人。靠近我,温暖你。
当然还要有认真的学习氛围。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尊重知识,热爱阅读,生活的乐趣将会成倍的增加并且充满希望。
节俭的生活氛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有温度的家庭会明白,懂节制方能持久。其实,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风,对于我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乍听起来是那么的陌生。实在弄不懂的我便向高老师请教。高老师告诉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信仰。”我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师看到我疑惑的样子,就给我讲起了晚清时期曾国藩的家风。作为朝廷重臣,他一生勤奋、俭朴、好学、务实。他的家风一直被其后人所传承,也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典范。他曾留下脍炙人口的十六字家风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整个家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回,我心里的疙瘩算是解开了一点点。
回到家,我还是禁不住问姥姥家风到底是什么,姥姥说她不懂什么叫家风,只知道从小告诉我应该“知书达理”,见人从最基本的礼仪开始。姥姥说,你给家里每个人都分个苹果吧,我马上去洗苹果,然后先给姥姥一个大的,再给爸爸妈妈稍大的,最后我留给自己最小的一个,姥姥看见了,喜上眉梢,连连说,这就是她心里的家风。我乐了,原来家风就像是分个苹果这么简单啊。
妈妈在一边忍不住要问我,在学校和同学过的快乐吗?我连忙把同学扯我帽子的事告诉了她。原本想着她会帮我说话,妈妈说,“我相信同学都会和睦相处,你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是不是你先去惹同学玩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羞红了脸。原来,妈妈是在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过了一会儿,爸爸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了,他下班后给爷爷奶奶买完药,然后又送过去了。爸爸的孝顺,我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爸爸说,他绝不会和不孝顺的人交朋友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不能叫做人的。哦,爸爸是在用行动说“百善孝为先啊!”
感动中,姥爷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学习和身体情况。姥爷今年都六十二岁了,依然坚持从事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经常豪迈地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几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是老师说的“勤俭”,是姥姥的“知书达理”,是妈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爸爸的“百善孝为先”,也有姥爷的“自立自强”,还有……还需要我去进一步的观察和汇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