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忙忙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 纷繁现实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去努力奋斗实现理想,直到实现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片。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界:“独上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点燃理想的星星之火。理想让我在烦恼的生活中找到一片空地重新种植理想,让我在茫茫大海中,把握往前进的道路。理想是一块大石头,让我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正是有理想才去追求有诗意的生活,人生之路,如何扬起风帆起航冲出一片云霄。
奋斗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得伊人憔悴。”诗意的生活就是要奋斗实现理想,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头劈开理想的石头,卷起千层浪来万丈豪情。没有水的奋斗便会激起万丈的浪花,人没有奋斗就没有希望。历史上有法国没有拿破仑奋斗,从一小兵升到将领就不存在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对后世的贡献最大的《人民法典》,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担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撑起属于自己的确生活的一片艳阳。正像拿破仑的“不想当将领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正是由于奋斗才会实现理想,有了理想生活就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日。秋天,收获的季节,这一田麦田无论是大是小都鉴证了收获的果实,也不再讨论这收获是否值得付出,只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生活,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游一片金黄的浓浓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琐,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努力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奋斗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心只要向前的我们总是会在繁忙的学业中忽略好多东西,当我们静下心来,才发现身边一直有一种爱关怀着我们,一直有一个人在身旁为我们付出着——那种突然间袭来的温暖让我永远无法忘怀。那夜,深沉着,集疲惫与困倦于一身的我还在灯下苦读,客厅中妈妈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陪伴着我。妈妈渐渐放下手中的针线,走到我身边,俯身摸摸我的头,看看我书页上潦草的字迹,妈妈轻声说道:“困了吧,明天早上再写吧,天太晚了。”点点头,我跟随妈妈走出书房,妈妈讲桌上早已倒好水水杯递到我手中,我惊了一下,接过来又放回桌上。我拉着妈妈坐在沙发上,侧身躺在妈妈的膝盖上,轻轻闭上眼睛,说道:“妈妈,你给我挖耳朵吧,我突然想起你在我小时常常给我挖耳朵,哄我睡觉。”看着在她膝上撒娇的女孩,妈妈笑着,嗔怪道:“你都多大了,还像孩字一样……”她嘴上怪罪着,手上却拿起了火柴棒开始探我的耳朵。我闭着眼睛躺在她柔软的双膝上,却依稀可以感受到她温柔。她一边绾起我耳边的发丝,一手握着火柴棒轻轻的在耳朵中活动,力度适宜,不痛不痒,反而十分舒服,那种感觉就像一阵春风吹入心田,撩起了心中的紧张与疲惫,带来无限的温暖与轻松,微微睁眼看着她的眼神安详而温柔,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像那苍老的脸上焕发出了年轻的光彩。她的气息轻轻打在我的脸上,连她的气息都是暖的呢!听着她平稳的心跳声,我缓缓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种温柔。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小时候妈妈给我挖耳朵的'情景,也似这般安宁温暖。时过境迁,我长大了,妈妈却苍老了,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痕迹,时光染白了她的发丝,但亲情的味道还是一样,母爱的温度始终没有变化。这种温暖与温柔是一种什么情愫,也许是诗意吧,我竟在妈妈身上发现了这春风般的诗意,我惊愕了。也许是诗意常在却一直被我忽视了罢。我将头在妈妈怀中更深了。是的,这一刻,我发现了诗意。他是一个精灵,活在我与妈妈的心中。
亭廊水榭,松花酿酒,春水煮茗,侍花弄草,对弈抚琴。人生唯简单方可静雅,唯朴素得以长久,唯清淡方有滋味。
我喜读诗。多少名胜古迹,人情物意,山水花鸟,皆落诗中。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春雨,妙意無言。读“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落人”,日暮春风,时闻鸟啼,如痴如怨;纷纷飞花坠落,随风飘逝,凄美绝伦,读“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此诗言辞清丽,像月光下的花影,香风习习,又缥缈难捉,我喜读诗。诗,清丽含蓄,婉约多情如一位含蓄典雅的佳人,幽居空谷,抑或豪气奔放,端然大气,似一位明净旷达的隐士,隐于世外。
我好听雨。宋人陆游有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斑驳的老墙刻满苔痕,坑洼的石道镌刻时光的痕迹。寄身小楼,闲听春雨,煮春茶。窗外细雨敲窗,嘀嘀嗒嗒,一声声,似琴音冷韵,错落有致。雨能洗去世间一切尘埃,美好的,不美好的,皆被洗尽。我好听雨,独自寄身于小楼,品一杯香茗,读一卷诗词,守一窗烟雨,心中也应欢喜,也当自珍。
我亦嗜赏花。浮云,暖阳,晕染出梦幻的光影,捉几片朦胧的云彩,织几米轻柔的薄纱。百花之中,我最喜海棠。海棠树枝丫凌乱,宛若龙蛇般曲折蜿蜒。枝丫上粉花簇簇,粉中带白,灿若云霞。任阳光透过叶脉洒落,似走过的细碎流年。有时,花瓣上尚存着点点清露,如银饰玉砌般晶莹剔透,映着黄玉般的蕊,殷红宝石样的花瓣,相得益彰,更添几分娇俏玲珑。细腻而绵柔的花瓣娇而不艳,媚而不俗,氤氲出若有若无的香气。我亦嗜赏花,唐人杜荀鹤有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重影”,置于春风丽日之下,闻轻碎鸟声,看层叠花影,感受人世之静雅,岁月之无华。
人世风景,匆匆而过。过诗意的生活,享受诗酒年华的闲逸。在庭院里,约上三两知己,煮茗弄花,赏晨光,送烟霞;抑或独自寄身小楼,赏一剪明月,守一窗烟雨,读一首好诗。
最近,我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她在信中抱怨自己最近的学习压力大,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朋友们好像都套上了“面具”,变得很虚伪等等。
我很想回信劝她不要这么悲观,但又突然发现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便不免有些恐惧。
我很喜欢将夜幕的降临当作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因为无论在一个多么灿烂辉煌的黎明,都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过程。而它,才是真正的辉煌的开始。而我们现在巨大的学习压力,正是我们今后梦想的开端。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人生在世,难免会受到一些问题的约束,受到一些困难的羁绊,成为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是,行为被束缚了,思想不能被束缚啊。如果连思想都被禁锢了,那岂不是就成为一只被茧闷死的蚕了吗?这会是多么可悲啊!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摘下“套子”,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感受一番外面的鸟语花香。
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总喜欢自作聪明,总觉得自己早已看破红尘,早已将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了解得透彻。可是,其实我们只是看出了生活的冰山一角罢了。就算是真正的哲学家也不会将它看得透彻的。
这就使得年轻的我们拥有了一份本不该属于我们的忧愁,增添了一抹本不该属于我们的沧桑。于是,我们开始变得多愁善感,眉宇间透出一抹蓝色。
但我们并不从此善罢甘休,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将那点蓝色放大,让它充斥着我们的整个生活。
于是,我们发现,每一个朋友竟都戴着“面具”,竟然都是那么虚伪,那么可笑。其实,我们错了。是我们戴着被放大了的面具看别人,看得那么仔细,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也戴着“面具”。
其实,我们没必要这么折磨自己。透过镜片看世界,镜片是什么颜色的,这个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诗意的生活都是大家所向往和追求的,只要你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富有诗意。否则,我们得到的不是诗意的生活,而是“失意的生活”了。
春天来了,我突然多了一份诗意。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在小区玩耍。走进一片小树林中有一棵光秃秃的树特别抢眼,在树枝上我发现了许多绿色的小点点,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原来是新长的嫩芽。嫩芽那嫩绿嫩绿的颜色是如此的美丽,虽然它不像夏天的叶子一样又大又深绿,也不像秋天的叶子一样颜色非常多变,但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旁边的草地上,也发现了一些刚才在树上发现的`同伴。我和我的朋友趴在地上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在茁壮成长,也有他们的“长辈”来呵护他们。这时,嫩芽问我:“你想到了哪一句诗呢?”我马上回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们正走在小区弯曲的小径,突然天上飞过几只鸟,它们边飞边叫。我们看着鸟,跟着他们跑。然后来到一棵树底下。树旁的地上有许多白色的点点。然后我们抬头望着那个光秃秃的大树,上面有一圈黑黑的东西。然后我们仔细的看,原来是一个鸟窝。我们听到了好多次“叽叽喳喳……”声音,还看见有两只大鸟来回的飞出鸟巢,又飞回来。飞过来的时候嘴里都叼着一条黑黑的东西。原来是鸟爸鸟妈在喂养它们的宝宝。我们又听到了“呱呱……”我们寻着声音来到了池塘。虽然我们只能看见鱼,但是一直都可以听到“呱呱”的声音。这时,做“呱呱”的声音,似乎在问我:“这时你又想到了哪一句诗呢?”我犹豫了一下,回答的出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我和朋友正在努力的探索着春天的秘密,“滴滴答答……”的水滴正落在我们的头上。这一丝朦胧的春雨撒在我们的身上,它带着一阵阵清风,非常的凉快。春雨也是春天的一部分,被春雨淋过的一切生物都变得生机勃勃。春雨中也有一丝旋律,每当我打开窗就能听见它的旋律。它的旋律那样优美,那样好听。我每次听它的旋律都会陶醉。这时它问:“这时你又会想到哪一首诗呢?”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天里,诗意盎然,万物开始苏醒,我也该开始萌芽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知什么时起,这个句子频繁出现在我的耳边,无论多么沮丧,多么难过,我知道,生活中总有一抹诗意。
初次听到钢琴的声音,它那流水般的旋律,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在音乐中穿过森林,越过河流,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每次听到月光曲,我总能想起“水中藻荇交横”;每次听到水边的阿狄丽娜,我总能想起“相见时难别亦难”;每次听到天鹅湖,我总会想起“只是当时已惘然”。听音乐是一件令我十分享受的事,当我累的时候,弹一首自己喜欢的钢琴曲,往往疲劳顿消。
聚光灯照在我身上,我站在舞台中央:一个人,一架琴,静静地展现音乐的魅力,我想起嵇康弹奏《广陵散》的情形。悠扬的琴声从我手中传出,那一刻,我的梦想似乎实现了。每一滴血液似乎都受到琴声的`感染,欢呼雀跃着。此刻,我眼前已不是单一的琴键,而是一片音乐的海洋,每一个音符都变成一条鱼,在海中欢快得游戏,这场景似曾相识。
也是在这样的大厅,聚光灯打亮整个舞台。我年仅四岁,学音乐还不到一年,我期待久久的郎朗终于上台了,随着热烈的掌声,悠扬的钢琴声在他的指下散播开来,小小年纪的我听得那么入迷,如水滴般清亮的音符,融入我的血液,流经到身体的每个角落。我缓缓地闭上双眼,身体靠在椅子上,嘴角忍不住地上扬。
那一刻,他似乎已经不是我们熟知的天才钢琴家朗朗了,而是音乐界的君王,我听出了郎朗的野心,听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所以古人征战,琴也可以是武器。只见他的手越弹越快,跳跃的音符接连不断地蹦出来,铿锵有力,令人心潮澎湃。那场音乐会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如一抹诗意滋润了我的生活。
此刻,我的身影仿佛和当年的朗朗重叠在一起,我闭上眼睛,醉心于钢琴的魅力。片刻后,我起身,在观众的掌声中,缓缓走下了舞台。
单调的生活中,不要放弃追寻那一抹诗意,我们的生�
当时间如过往云烟一般消散,岁月一去不回返,还记得我们一起生活过的日子,那盛夏的梧桐般充满诗意的日子。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从我遇见你开始,你似乎一直在为我编织文学的梦。那时懵懂的我,总爱听你念绝句,听你把满天大雨划为古韵,把水墨画画在心里。是红楼梦吗?是苏小妹吗?是陆游吗?是李太白吗?太多太多了,让我觉得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就像一场属于文学的盛大的桃花宴,甜美而滋润。这样的你,这样深沉,儒雅,才华横溢的你。
“凝望里,你被望成千翼之鸟;聆听里,你被听成千孔之笛”。记得你说,你要带我们这群孩子去北京,看看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值不值得奋斗。记得你说,学习有时候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毅力。也曾记得,你读张洁的《我的四季》“一个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全力以赴。”那坚定的声音,我从来不敢忘记。那时的盛夏,梧桐落下一地清凉的绿意,铺垫我们一起走过的光影。这样的你,这样热情,奋斗,诲人不倦的你。
“说是那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那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有你的三年短暂得就像睡了一觉,可是正是在这一觉里,你让春风寄给我一场幸福的梦。在梦里,你教给我文学知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你教会我自信,奋斗。现在想起来,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就像一席凉凉的烟雨,点洒在花前,我的眉间。这样的你,这样循循善诱,让我铭记的你。
“愿你有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一支曲子已温柔而起,是不是你的二胡弦音?想象的河流正奔向远方,有没有浸透你的梦境?再小坐一会吧,喝一口碧螺春再走吧,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已经结束,我将用整个春天为你饯行。
亲爱的老师,请允许我最后改变舒兰的《乡色酒》来感谢你陪我走过这三年:
三年来,你用文浸染了我,我正年少韶华正好,你浓,春色也浓;三年后,我在考场回忆你,你是一杯清水酒,你满,思念也满。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当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当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隐居,谁说我们不可在心中开辟一方心灵田园不可率性,难道在适当的时机也不可放纵一下自我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倾吐自我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我的精神,放飞到自我静谥,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我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在足球比赛胜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场里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还有激动的泪水混合着流过脸颊,打湿衣襟。有人对你的这种举动感到不理解,问一场小球赛的胜利何以令你高兴至此。但我说,你这正是在诗意地生活。一次小的胜利是以令我们欢欣鼓舞,一将小的成功也足够让我们尽情狂欢。不要收敛自我的情感,让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里有了不顺心的事情,可是身边没有听众,这时候如果将这些事情都锁在心中,只能徒添自我的烦恼。不如选择一种现代的方式诗意地生活吧!在自我的博客上写上自我的烦心琐事,就像对花草倾吐自我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语,可是这些“花草”却能替你排忧解难,让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其实,要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话说得好,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我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
诗者,天地之心。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诗歌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角,每一隅。小的时候,谁没有奶声奶气地随着大人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不懂得什么叫做思乡,但那背诗的声音却像月光一般清清亮亮。
再长大一些,谁没有在课本上学到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不能体味诗人那般的心境,却从此在心中埋下了上进的种子。
到了那豆蔻年华,逐渐有了一些酸涩的心事,谁没有想起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对此有些懵懂,但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明白那诗后隐藏的深意。
当烦恼、压力纷至沓来,有了想休息、想放松的时候,谁没有记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那一份恬淡闲适,便足矣使我们心往神驰。
最终当我们年华老去的时候,人人都会谓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似水流年,没有悲号,不正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倾听着诗歌的呢喃,你会发现,古人正透过诗歌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也许,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他们活得机械而又忙碌。但纵然是家财万贯的人,内心也并不快乐,为什么?是因为心中缺少了那份诗意。他们的眼睛里装满了商机与财富,乍看充实,实际是空洞。他们看不到那枝头冒出新绿的喜气;看不到那夏日树木的浓郁,阳光的粘稠;看不到秋风扫落叶的悲凉、萧条;看不到白雪皑皑的壮观。他们的表情里写满了阿谀或冷漠,乍看丰富,实际是木然。他们感受不到亲人的关怀,亲情早已被磨光;他们感受不到朋友之间的友谊,友谊只能沦为加以利用的对象;他们感受不到对祖国的爱,而对那些怀着一腔热血的人们嗤之以鼻。
而正是因为这种对美的漠不关心,才使人感受不到快乐与幸福。
但只要我们将心灵托付给诗意,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那么容易满足,打动它的可以是一株木、一棵草、一朵花、一片云…… 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令古人迷醉的意象其实并没有远离我们,它们隐藏在一花一木之中,在岁月中深情等待。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诗意,只要用心寻找诗意、唤醒诗意,那么诗意的生活就会与我们如影随形。年华有限,诗意无穷。让我们享受天地之间的诗意,让诗意成全最美人生。
我愿走出小屋,只因一蝶飞过
——题记
当汽车马达的声音震耳欲聋,当浓妆艳抹代替了粉面失唇,当皮德基麦当劳充斥国内市场,我愿意,手捧书卷,香茗独品,望天边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只为寻找生活中的诗意,只愿享受这诗意的生活。
在惊讶中回眸,是谁在那里黯然神伤?是谁在那里轻拭泪水?看看这周围和稀世古董,早已散乱,旁边还有马蹄踏过的痕迹,想必那位是易安居士。不禁想起了那句凄凄惨惨戚戚,不禁叹出了那句,这次筝,怎一个愁字了得?
带着同情与怜悯,我又向前走去,只见这里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尘土飞扬,一位将领在奋勇杀敌,可再一眨眼,金戈铁马的景象早已散落,只留那位将领在那里手拍栏杆,红巾翠袖,英雄泪,我知道了,那是辛弃疾,在为祖国担忧,不能前去对话,我只能在心里轻叹:英雄,不是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而是他的内心早已心系天下。
我思绪翩飞,感叹年华,偶然又听见有人在轻叹;望见浓烟滚滚的虎门海滩,一位身披官服,手举长剑的人,再一次地点燃***,那是林则徐,是那个身负皇命前往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我随他而去,只见他拾起桌上的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泛黄的纸上熠熠生辉。
我感叹,我敬仰,当年若不是这样的英雄气慨,哪有今日的浩荡中华驾长风,哪有改革开放奔小康。
林则徐,用他们那一代人的铸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载着激情,含着热情,我又向前只闻见一股呛人的烟味,之后一看是鲁迅在那里奋笔疾书,“我以我血溅轩辕”几个大字,又刺伤了我的眼,不得不为这位作家的豪情万丈所打动。
诗意的生活,是在人声鼎沸时,仰望蓝天,是在饮料咖啡肆意横流时独品香茗。
如果“相濡以沫,未若相望千江湖”的境界不能达到,那么,我愿选择这种一个人的狂欢。
这历史选择的人,人创造的历史深深让我着迷,如果能在诗意中沉睡,我愿千年不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几百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苏东坡遥赏一轮明月,独饮一樽清酒,沐浴在乳白的月光中,静静地让思绪伸展开来。他在思索着什么呢?是无法团聚的遗憾,还是独来独往的自在?是在感叹人世的无常,还是满足于这红尘的欢乐?不管怎样,大诗人的才情终究还是幻化成天才的诗意,一如那姣洁的月光倾泻出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美好的祝愿以这样一种方式,沁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你看,那阴晴了千年的月亮,不是更加妩媚,更加动人了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个快乐的农夫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独自欣赏着西沉的落日。手中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处的南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这位农夫听着自由的鸟鸣,也情不自禁哼起了小曲,他多么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地过下去,与自然做朋友是多么惬意啊!他闭上眼,诗人的性情还是不经意间显现出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直到今日,在山清水秀之间,似乎还能听到陶渊明对自然的咏叹。默念着他的诗句,你瞧,水不是更清,树不是更加青翠了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又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韩愈踏在润湿的青石板路上,望着这迷人的春色。翠绿的嫩草在细雨的轻拂下,竟显得朦胧了,远处的街道似乎被抹过酥油一般,竟是那样的洁净,宛若一块块温婉的美玉。清脆的马蹄声渐近,韩愈缓步登上车,目光却仍被牢牢吸引在这半含半露的春雨之中。兴起之下,一首诗已于心中咏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今,你是否仍记得那个沐雨的淅沥声,不是更加悦耳了么?
吟咏着这些诗意的词句,眼前的生活也不觉变得艺术,变得动人起来。
诗意,犹如一又神奇的手,让原本就多彩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雨洗碧岩,风净尘烟,万紫千红满庭院。孤灯一盏,茅舍一间,一樽醇饮香满园,悟诗赏章录片言,花前弄剑蝶蹁跹,渴望生活诗意,但愿语笑嫣然。
光阴如电,转瞬间,已过繁华数载。那引以为傲的青春蜕变成驿站的缕缕炊烟,渐远消散,仿若从酣甜的梦中被温柔地打断。苦恼,何必呢?也许正是梦的中断,让你欣赏到满天星辰的粲然,正是青春的远逝,让你在成长中得到历练。诗意地生活,勇敢地把嘴角笑弯,不在乎时光的火,烧老娇嫩的容颜。
诗意地生活,无须在脆弱中强装笑脸。
雨打芭蕉,那孤寂多是心灵的寂寞使然。生活,本无那些缤纷的色彩,坎坷、欢乐不过是风过无痕的泡影梦幻。习惯,被生活的箭完美地射穿,痛到表情扭曲,却从不肯卸下那浓妆构筑的笑颜,把喧哗后的落寞留给心承担。谁又能否认,伪装是别样的孤单?脆弱中生活的味道很苦,但那原汁原味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难觅的诗意。
诗意地生活,无须苦心经营奔波的快乐。
生活是路,奔波便是沿途的风景,然而,那其中却不乏黯然神伤的荒凉,忧愁,何必呢?“菊残犹有傲霜枝”不还是千古流芳,峭壁上的孤松,耸立在凛冽的寒风中,不是别有一份恬淡?那不畏严寒便是对生活的挑战,一份孤单的乐观,一抹诗意的坦然。
诗意地生活,无须暗香逆转的意境。
粉饰的盛世,很难持久地支撑。浓妆下的青春,很难永恒地纷呈。也许剥落生活的帷幕后,你会大吃一惊,原来浮华背后仍旧有完美的意境,事业不顺后的独品香茗,友人作别时的泪眼朦胧,满身伤痕后的愈挫愈勇,久别经年后的惬意相逢。生活的意境纵有万种,那诗意的芽却要用心萌生,诗意地生活,完美地流动。
南归的鸿雁排满初秋的天,门前的苍松印证岁月的脸,沿岸的翠柳垂引探春的燕,金黄的麦穗铺满肥沃的田。春荣秋枯,沧海桑田,改变,随着时间的变迁,那份坦然却亘古流传。诗意地生活,诗意的人生。
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花一鸟一天堂。
一山一水一轮回,一诗一赋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