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广丰的春节吧!
照广丰的老规矩,春节在腊月二十三哪天开始。腊月二十三早上咱们准备去拜灶君。把家里准备好的食物,献给灶君。
拜完灶君后,咱们就开始大扫除了。咱们还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来迎接新的一年。爸爸和我一起擦窗户,妹妹扫地,妈妈洗碗,大家都忙得满头大汗。
咱们打扫完,就来到大街上买年货。大街上,人可真多啊!我买了一张“福”字,爸爸买了两个灯笼,妈妈还买了些对联和窗花。
新春要有新气象,大家要把房间装扮得格外漂亮。我在门上贴“福”字,妈妈贴对联和贴窗花,爸爸在挂灯笼。大家都非常累,但是很开心。
除夕之夜,咱们围坐在桌边包饺子。我在拌饺子馅儿,爸爸包饺子,妈妈就在煮饺子。
咕噜噜!大家的肚子都饿了,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喽!咱们围在桌前,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联欢晚会。年夜饭可真丰富啊,有饺子,有年糕,还有一条大鱼,这叫年年有鱼(余)!
零点,新春的钟声敲响了,咱们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烟花,也点燃了自己的爆竹。
大年初一,咱们纷纷穿上了新衣服,正准备拜年收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咱们来到街上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春节差不多过完了!
过年喽!过年喽!
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终于到了,人们顿时忙碌起来。我家也不例外。除夕那一天,我和爸爸把家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又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忽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爸爸点点头,微笑着说:“福就是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谐音啊!妈妈呢?她在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有饺子、炸鱼、红烧肉、鸡汤……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坐在沙发上,迫不及待地等待春晚的开播。春晚终于开始了,我们一边吃着零食,还一边讨论着春晚的节目。春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魔幻三兄弟》、《我就这么个人》。
看着春晚,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午夜12时,我和爸爸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和烟花下楼,一开门,刺鼻的火药味扑面而来,忽然,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我耳边响起,我望着空中五颜六色炸开的火花,心想:盼望已久的20xx终于到来了。
初一早上,我穿着新衣服和爸爸妈妈早早地来到爷爷家,我调皮地对爷爷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紧接着,爷爷笑呵呵地给我一个红包。
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在家舒舒服服地看电视,过年可以和家人团聚……
春节是我们大家最最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过年”一词还有一个传说。
春节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都早早地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所以称为“羊日”。以前初三日夜要把去年的松柏枝、挂的门神全都烧掉,表示去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过新年了,人们就要吃一些传统的食物,有哪些?它们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等。人们喝腊八粥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
年糕和饺子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一种食物,关于年糕,还有个传说:为了让“年”不吃人,聪明的“高氏族”用糯米做了大量的食物,“年”吃饭了,又回到了山上,人们成功赶走了“年”。因为食物是高氏所做,目的又是为了喂“年”,不让它吃人,为了纪念高氏,人们就把“年”和“高”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称作为“年糕”了。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会觉得,原来,普通的年糕也有传说呀!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祝大家新年快乐!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龙潭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人们穿新衣服,戴新帽,回老家杀鸡宰鸭,拜老祖宗。然后,小孩子们放鞭炮,大人门做年夜饭,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鱼,因为“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吃蒜的,表示新年和算。
当午夜交十二点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灯火通明,门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一时间,龙潭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节来了!春节来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新衣,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夜幕悄悄降临,我们一家三口先到外面看邻居家放礼炮。要开始放了,邻居点燃了火线,火线发出了“哧哧”的声音,后来我们又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烟花冲上了天空,在空中炸开了美丽的花环,五颜六色别提有多漂亮了。
我们要自己放了,我们先把礼炮放在石板上,再把鞭炮的火线点燃,然后火速跑到两米之外的地方。又听一声“轰”的巨响,我们的礼炮也飞上了天,又炸开,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蹁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夜空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犹如水金石靓丽夺目,色彩斑斓的焰火好似彩绸绚丽多姿。
看过美丽的焰火,我们要回家吃年夜饭了。餐桌上都是美味佳肴:有团圆饺子,猪肉,鸡肉,羊肉,牛肉……应有尽有。我们边吃年夜饭便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里的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畅。人们个个欢天喜地。
我们高高兴兴地过了春节,假如每天过春节,那该多好啊!这是去年春节在我头脑中泛出的画面,真期盼今年春节快快到来。
在我看,春节永远是孩子们的。
记忆中的春节,正是祖国大地一片红之时,那时的春节,除夕之夜起,人们便全家团聚,挑亮了玻璃罩的油灯,听老人们讲故事,说笑话,父母们则张罗着年初一的元宵,直到讨来压岁的红包,长辈们才宣布守岁结束。第二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大家穿上新衣,吃过元宵,便开始了快乐的拜年之旅。祖父辈、伯父辈、叔父辈等挨个拜年,说大吉大利的话。长辈们也格外的慷慨,格外的客气,有的包了个红包,有的则捧上一捧瓜子、花生或糖果塞满你的口袋。
说起红包,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发笑,那时的也只有二元一元甚至还有五毛的票子。当然两三只红包加起来在当时也就是一个学期的学费或全身新的衣裳。拜完年后,太阳爬到了树梢,几个庄子的孩子们凑在一起疯狂地玩,跳绳、砸钱、踢毽子、竹蜻蜓、抖空竹等等。只要不过分,大人们也不会介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对春节的那份情结,也逐渐淡化。看着如今孩子们大把大把的、数百或数千的压岁红包,喜悦之余我们感慨万千,的确,春节是快乐的,最快乐的还要数孩子们,不过孩子们的快乐也就是我们以及长辈们的快乐。辞旧迎新之际,愿千家万户,快快乐乐。
春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腊月二十九下午,爸爸忙着贴春联,我和弟弟忙着帮爸爸抹浆糊,我们在大门中央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大门两边贴上了喜庆的春联,上联是“银蛇携福气”,下联是“紫燕舞春风”,横批“新春大吉”。我们很快就贴好了春联,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非常开心。在大门的两旁爸爸还挂起了两个大红灯笼,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夕早晨,我穿上新衣服,就和弟弟看爸爸放鞭炮。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从我们耳朵里穿过,好像要把祝福送到千家万户,我们开心极了。夜晚,我们吃过晚饭,我就和爸爸、妈妈和姐姐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精彩的表演让我心情豁然开朗,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非常好看。
大年初一我刚起床,就发现枕头底下有压岁钱,弟弟也有,我们开心的笑了,然后我们吃完饺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爷爷奶奶,就给我们压岁钱,还把好吃的都拿出来了,给我们吃,我们都非常开心。
我喜欢过年,过年真好!
过春节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
在一声声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忙忙碌碌,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除夕的夜晚,人们都纷纷团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联欢晚会,谈天说地,热闹非凡。除夕的夜晚美丽极了,洁白的雪花像美丽的花仙子一样在空中飞舞,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灿烂的烟花和银白的雪花慢慢地融合在一起给美丽的夜空献上了一幅神奇的画,亮出了一道无比美丽的风景线。
正月初一,这是一个最快乐的日子,那天清晨,我早早起床,极想闻到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洪亮,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份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大街上的色彩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家家户户的对联高高挂起,迎风招展。商场门口和广场上挂起了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上一眼就让人心里舒服。
过春节是大人们的节日,更是孩子们的节日,儿童玩具,文具柜台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来了一群又一群,都满载而归,留下了童年的欢笑和天真。
我喜欢过春节,大家都高高兴兴,没有争吵只有欢笑。如果大家每天都能像过春节一样开心快乐就好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羊年!在春节中我放烟花、吃年夜饭、大佛寺拜佛、拜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抢红包和放孔明灯。
初四中午,大家正在客厅玩得欢只听一声:“开始抢红包!”于是大家都向仓库蜂拥而去。瞬间,仓库沸腾了起来只听见翻东西的声音和欢呼声。我首先锁定了两个衣柜,我立刻以猛虎下山般的速度跑去,生怕有人比我快一步。我拉一个衣柜的门,用目光搜索只每一个角落,突然我在一件大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红包。我又看见了一顶帽子,想:“这下面会有吗?”我拿掉帽子,下面果然有一个红包,我欣喜若狂!后来我有在另一个衣柜中发现了几个红包,在厕所里发现了几个红包,抢红包的人越来越多大人们也下来了。
抢红包令我印象深刻,放孔明灯也令我印象深刻。我先叫弟弟和妹妹将孔明灯拎起来,然后我取出一块蜡架在下面两根铁丝交叉的地方。然后我叫他们两个拎牢了我要点火了!说完我就拿起打火机对着蜡点火。可过了好一会都没见起色,我心急如焚:“这蜡怎么还不着?!”又过了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着了。现在就等着它鼓起来,带着我们的愿望飞走。
这次春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次!难道是本命年的关系吗?呵呵。
春节就是农历新春,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风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咱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春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咱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要向长辈讲好话,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元旦节、中秋节、元宵节……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好不容易盼到大年三十,我们一家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奶奶家。奶奶家的大门上早就贴好了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庆新春。横批是春风扑面。爷爷奶奶早早地准备了年饭,十个菜摆了满满一桌,表示十全十美。这么多菜里肯定少不了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我们围在火炉边看春节晚会,爸爸妈妈在给远方的亲人发短信拜年,人人都说着喜庆的话……接近十二点,整个城市都沸腾起来啦!家家户户都在放爆竹,五颜六色的烟花腾空而起,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小孩子们开心地在烟花旁跳来跳去,嬉笑玩耍,大家都在迎接新年的钟声。
我还去广州过了一个春节。广州是南方,过春节时仍然很温暖。那儿的风俗是过春节逛花市,每个小区里就有一个很大的花市,里面摆放着许多吉祥的花儿:百合花、招财树、金钱桔、杜鹃花……花市里人来人往,大家都买了自己喜欢的花送给亲人和朋友。
春节不但每天都有许多好吃的,而且能得到许多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能一家团圆。我喜欢春节!
哦!令人向往的时刻终于到了!今天是大年三十,我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期盼它呢?因为过年不仅可以吃团圆饭,还可以放烟火、送红包。最令人兴奋的是可以去武冈和我的死党--朱向宇一起玩耍。
全家团聚,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也是过年很重要的一项,主要是为了增进家人们的感情,使家庭更和睦美满。吃完饭,我和朱相宇一起蹦蹦跳跳地跑出去玩。大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手里还拿着饭碗。这种感觉真令人难忘。
仰望星空,烟花竞赛放
啊!大人们终于吃完团圆饭了!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大人吃完饭和小孩有什么关系?因为大人吃完饭后我们就可以放烟花了。我从屋子里拿出许多烟花,给周围的人发烟花,把点火的“重任”交给了朱相宇,朱相宇豪不犹豫,朱相宇来到烟花旁,点燃导火线,然后跑了回来。只见天上五彩缤纷,天上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夜空上的花朵越来越多,有的像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有的像少女在翩翩起舞,还有的像几个好朋友一样手拉着手。
大家的说话声,歌声和笑声汇聚在一起,合成了一首欢快的歌,久久回荡在我的耳旁。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红对联,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红灯笼,到处呈现出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除夕那天,我们每个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显得精神焕发,奶奶夸我真帅气,妈妈准备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有我最爱吃的红猪肉,大龙下,小炒鱼……我们一家人坐在大圆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胜利,万事如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还了我好多压岁钱,我的心乐开了花,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到院子里放烟花,我一手拿点燃的线香,和爸爸一起点燃着烟花的导火线,屯时只听到一声“嗖——”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有的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有的拼写成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图案,还有的像一个个漂亮的降落伞,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天空,我们兴高采烈地喊着,欢笑着……
放完烟花,我们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一年中,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明天,我们又长大一岁了。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大街小巷响起了这首喜庆了歌曲,一年中最热闹,祥和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了!
春节前,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开车去买年货,走进商场,里面人山人海,热闹极了。妈妈和爸爸买了一些大的烟花,我选了一些“小蜜蜂”和一个叫“五彩缤纷”的烟花,听商店老板说,这些烟花色彩斑斓,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这五种颜色,所以叫五彩缤纷。我迫不及待的想立马回家放烟花,可是妈妈说要吃过年夜饭才能放。
奶奶在家准备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有红烧肉、鸡、鱼,就在我刚吃上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时,忽然一阵鞭炮声响起,听到这一阵鞭炮声,我的手就更痒痒了,心想:我得赶快把这顿年夜饭吃了,然后去放烟花。
吃完了年夜饭,我拉着爸爸陪我一起放烟花。我拿出一个“五彩缤纷”,爸爸按下了打火机的开关,慢慢的点燃了引线。“嘶……”只听见烟火呼哧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像喷泉一样四面散开,美丽极了!我又把小蜜蜂放了起来,小蜜蜂点燃了,片刻迸发出五颜六色的火花……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快到来了。我爱放烟花,更爱美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