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作文(精彩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

皮影戏作文 1

3月2日早上,我心里满怀着期待的心情,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南山路的皮影博物馆。

一进去,就被眼前的许多漂漂亮亮、五花八门的皮影艺术品所惊呆了!刚好现在10:00了。我在下面就听见上面弄皮影戏的人在开始演了,于是我立马跑上二楼,开始观看起来。

我看见了演员在用皮影戏再打《武松打虎》简直是太精彩啦!

看完后,我们大家都来到后台体验皮影戏,真的太好玩啦!我最喜欢里面的`小猴子和小鸟啦!在皮影戏里,我把它们两个当做了朋友开始玩耍起来。

临走前,我还买了个小鸟买回家玩。啊!体验这么快就结束啦!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皮影博物馆。

皮影戏作文 2

一个夏日的夜晚,聒噪的蝉在树梢喋喋不休地叫嚷。月下,一栋传统的中式阁楼伫立着,门前是一块不小的空地,空地的前部摆着一块屏,屏后点着灯。一位五十来岁的大伯在屏边踱步,不久,他抬抬手,见观众都到齐了,便走向屏后。

忽听见“哈”的一声巨响,铜鼓齐鸣,观众的吵闹声顿时都停止了,人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屏幕看。鼓声很快便弱下去。只见一位“皮影人物”走向前来,唱了一段独白,听着十分哀怨。紧接着,她便坐在了“椅子”上。一位年长些的“女子”走来劝她,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手舞足蹈的。台下的`观众都有些不耐烦了,便开始聊起天来。

幸亏,下一出是武打戏。一个容貌俊俏的“青年男子”,骑着一匹壮实的“马”走向台前,耀武扬威,观众们的目光又被吸引了回来。这时,他的前面出现了另一个“男子”。两人不由分说便开始混战了起来,你举剑,我拔刀,锣声、铜声、鼓声也在一瞬间响了起来。观众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战斗的激烈在“乒乓”声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两位侠客打的不可开交,你死我活,时而跳跃,时而翻打,好像在舞台上表演的不是一张张用竹竿挑起的兽皮,而是一个个富有生命的灵魂,拙朴而又生动,粗犷而又细腻,使人拍手叫绝。

接下来是一出比较有名的戏,叫《张三怕婆娘》。开始,“张三”的一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俺家娃他妈”,一下就将观众引入了情境。虽然总共才出场了两个人物,但人的语言,动作可谓十全十美,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似乎已经冲破了平面,成为了一个三维的戏剧表演。“张三”生气时,手臂上下挥动着,哭泣时,还偷偷用手去抹眼泪。谁能想到,人和影之间还隔了一根竹竿?

戏终了,意犹未尽的艺人提着道具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群配乐者。艺人——也就是那位大伯,打算给意犹未尽的观众们再加一场戏,他左右两手各提一个皮影,在没有屏幕遮挡的情况下进行即兴表演,他精湛的技法显得一览无余。

在没有电的时代,皮影戏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乐趣。一根小小的竹竿,磨合着人与影,传递着喜与忧,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这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 3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门艺术早已被人们遗忘在生活的角落里。然而,在我们海宁的南关厢、皮革城,就有着几支皮影戏的队伍,坚持给大家的生活增加古色古香的味道,让我们这一代人还能了解皮影戏的文化。

记得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锦霞馆吃饭,爷爷指着东北角说:“等会儿,那边有一场皮影戏表演。吃完饭。我带你去看看,怎么样?”“皮影戏是什么啊?好看吗?”我睁大双眼,好奇地问。爷爷神秘一笑,说:“等会儿,你就知道喽。”我匆匆把饭扒完,催爷爷赶紧带我去看演出。

我们刚来到广场上,就听见锣鼓声、笑声、喝彩声交织成一片。演皮影戏的场地已经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只见戏台中央用作文一块半透明的驴皮挡起来,驴皮上孙悟空把妖精打倒在地,挥动金箍棒来了一个高空翻斗使劲打去。妖精也毫不示弱,奋力反击,从地面打到空中,又从空中打回地面,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一阵较量后,妖精大叫起来,从空中坠落下来,变成了一只老虎。此时,锣声、鼓声、加油声、喝彩声更响了。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闹海》、《武松打虎》等精彩的节目。

爷爷告诉我,这些道具都要先在牛皮上画好,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涂上不同的色彩,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一个节目至少要2人以上在幕后操作才能完成。哇,皮影的制作这么复杂!制作和表演的人真是太厉害了!

我爱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更爱我们海宁的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4

随着清脆的锣鼓声响起,皮影戏隆重登场了。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主题曲响起——“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现在演的是其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

最先出场的'就是“白骨精”,她妖里妖气地说:“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哈哈哈哈……”一阵奸诈而刺耳的笑声,白骨精瞬间变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手提饭盒的老头,在山间小路踽踽独行。

紧接着出场的是唐僧师徒,只见那唐僧身穿红色袈裟,头戴金色毗卢冠,手提九环锡杖,骑着龙太子化身的白龙马,气定神闲地向前走。那悟空瞪着一双火眼金睛,手提如意金箍棒,身着虎皮裙和藕丝步云靴。他手搭凉棚,定睛一看,手指前方说到:“师父!前面来了一个提饭盒的老头,您在此等候,待俺老孙前去探个究竟!”说时迟,那时快,孙悟空大喝一声,从耳中拔出金箍棒一棍将老头打死。地上立即冒出一阵青烟,白骨精逃走了,在空中留下一串妖怪的笑声……

舞台上的人物个个神气活现,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它们都是由薄片制作而成,在人物的头、肩、胳膊、腿及手脚处均有可活动的关节,再用长竹签固定在上面,以便操纵。竹签操作时可使头360度转,可使下巴和嘴自由开合,可使手臂前后左右任意拉伸,还可使腿脚灵活摆动……

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到后台,发现音乐伴奏是由笛子、二胡、扬琴、锣、鼓等乐器“咚咚锵”合奏的,人物的台词是由二位老先生用字正腔圆的上海方言配音,整场演出风趣幽默,简直可与木偶戏的舞台效果一决高下,直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通过观看皮影戏,我觉得它富有很高的欣赏和艺术价值,以后还要来看,我也希望拥有一套自己的皮影戏道具,太有趣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