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演讲稿(3篇)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通用3篇)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诚信是璀璨夺目的阳光,她的光芒点亮了希望;诚信是广袤无垠的.大地,她的胸怀承载了山川;诚信是翩翩飞舞的蝶儿,她的灵动带来了生机。

诚信,精神与道义上的生命。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么面对每一次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讲诚信吧,昨天你答应过老师要努力学习;今天早上你答应过爸妈要认真听讲,你就一定要做到。

诚信,让黑暗变得光明,让生命充满活力,让世界变得美丽。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在我心中》。

谈起诚信,我想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学校向我们宣传诚信的重要。可到底什么是诚信呢?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诚信的意思是诚实守信;在百度百科里,对诚信的解释是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我觉得诚信更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证明。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诚信的故事,教会我不要说谎骗人;长大点,“拉钩钩”游戏教会了我说话要算话,不要食言;走进校园,“人无信而不立,事无信不成”“言必行,行必果”等格言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守信。

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乃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荣誉更具时效性。诚信,它是人类文明的财富,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在八年级的社会书上有一个叫立木为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变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树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五十金,商鞅此举,在百姓中树立威信,也让百姓相信他是一个说话算话,诚信的人。随后,变法便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自古以来,类似的故事很多:曾子杀猪,让他的儿子学会了诚信做人,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诚信的重要性;尾生抱柱,不但让我们感动于他对爱情的忠诚,更是用他的生命证明了守信的美德;季布一诺千金,则用他的诚信告诉我们诚信的价值!诚信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也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可以让灵魂贬值,也可以让人心灵高贵。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对利益的追求,在某些人的身上,诚信正在逐步流失。从小事看,考试作弊,捡到物品不物归原主,答应别人却一次次违约,这都是不诚信的'做法,不诚信可能会让我们获得一时之利,但同时失去的也许是友情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从大事看,毒大米,注水肉,地沟油等事件频频发生,更是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我们敲响了诚信的警钟。

我借此机会,向我们所有同学发出倡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作业、默写、考试讲诚信,不弄虚作假。

(2)与长辈相处坦诚相待,不撒谎、不欺瞒。

(3)对待同学朋友要信守诺言,不搞表里不一。

心怀诚信,让人心胸坦荡;心怀诚信,让人做事问心无愧。无论当初我们有没有过一些不守诚信的行为,那么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让诚信在你我心中,伴我们一路同行。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 篇3

诚信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更应始终是一面诚信的大旗!我们教师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让全社会满意;家长把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一定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尽职尽责让每一个家长放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坚定。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这样的坚定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所以我们庄严宣誓:任尔东西南北风,咬住“诚信”不放松,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以自己的诚信去洁净千万学生的心灵。

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暂差学生,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犯错会一犯再犯;有时会偏偏在你强调之后闯红灯;而有时又恰恰在不应该的场合捅娄子……做一个孩子的家长如此,更何况是整天面对五十多个学生的老师呢?但神圣的职责不允许有丝毫懈怠。所以我们教育系统及时赋予诚信服务新的内涵:“让微笑走进课堂,让学生快乐成长!”

让微笑走进课堂

虽然只有七个字

却包含着太多太多

老师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

所以当老师因种种原因而心情索然时

却仍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这是对教育事业多么的忠诚

当你苦口婆心辛勤教育的学生又惹起是非时

你依然满脸微笑循循善诱

这时的微笑是对学生多么深厚的爱呀

让微笑走进课堂

抒写着老师对学生的关怀

让微笑走进课堂

更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呼唤

有这样一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有一道习题:比较爸爸说的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显而易见答案是第2句,因为第2句语气更加坚定。的确,全班51位学生有50位都选择了第1句。然而却有一位学生选了第1句,他是这样写的:我喜欢第1句,因为第1句语气温和些。

我当时一愣:他怎么能选第1句?怎么会还有这样的`理由?静心一想,“语气温和些。”不正是每个孩子犯了错后在心中对批评者想提而永远不敢提的最低的要求吗?这才符合小孩当时的心态啊!

还有一次,用“可爱”造句。这个学生连造两句:1,我是个可爱的孩子。2、妈妈说:“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我们看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为什么?因为他可以说是典型的“三不产品”:上课几乎不听、作业几乎不做、错误几乎不断。这样的学生到哪儿都是“两头丢脸”:丢家长的脸,丢老师的脸。就这样的学生竟然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我们怎能不笑?

然而笑过之后,更多的是震动。“语气温和些。”“我是个可爱的孩子。”这是什么?这不正是一个孩子心底的呐喊吗?课堂是舞台,但他们不愿做永远的配角!课堂是花园,可他们不愿做被人遗忘的小草野花!他们也渴求学习的快乐,他们也渴望成为课堂的主人!

是的,也许他们是暂差生,可只要想到他们也是不幸被虫害咬伤的花草,你怎么忍心再来伤害?也许你是恨铁不成钢。可这也不对,一旦“恨”字当头,就很容易做出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从而导致悲剧的酿成!也许他是一犯再犯。可我想,这也很正常,好比人伤风感冒。人都会感冒,感冒了怎么办?很简单,治。治好了还会得,得了可以再治。反复感冒,说明身体抵抗力弱。一个小孩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们自制力差。需要什么?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怀更大的耐心,而决不是粗暴的打骂!

让微笑走进课堂

课堂活了

道理象蜻蜓彩蝶在舞

一双双翅膀,扇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