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节气小满快到了,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 与农候相关。“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第二,与降水相关。谚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满,既可指籽粒之熟,也可指雨水之盈。 小满,标志着炎夏登场。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1、饮食:“小满”前后青黄不接,民间有吃野菜习俗
说到饮食习俗,《周书》有云: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麦类、谷物等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于是人们逐渐形成了在这个时间吃包括苦菜在内的各类野菜的习惯。
在很多人看来,吃野菜好像是穷苦人的行为。但实际并非如此。这种习俗的形成实际源自饮食上讲究“清补”的说法,要去吃应时当令的食物,假如有去年积攒下的白面之类,人们会蒸一些麦糕麦饼,用意在于警示人们夏季多食欲不振,要多吃主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传统习俗也并非一成不变,其寓意也随着实际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比如“小满”前后形成的这些习俗便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在提醒人们,小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去适应自然的变化,做到不误天时。
2、仪式:相传“小满”为蚕神生日,民间祭祀“车神”
除去饮食之外,民间还有不少颇有意味的祭祀仪式。在“小满”前后,南方民间有“动三车”的说法,三车即为“牛车、水车、纺车”,同时要“祭三神”,即掌管这“三车”的神灵,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能有好收成。其中比较有趣的`是祭祀“车神”的仪式。
相传“车神”为白龙,高巍介绍,人们会摆出大鱼大肉等好吃的食物作为祭品,同时准备香烛,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把水撒入农田内,祈求雨水充足。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祭祀蚕神的仪式。自古传说小满为蚕神的生日,由于南方养蚕较多,小满又是幼蚕孵出、桑叶生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因而对“祭蚕神”也相对更重视一些,这时人们会以米粉或面粉为原料,制成形似蚕茧的小吃食一起享用,期盼蚕茧能够丰收。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即便南方各地“祭蚕神”的仪式也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地会非常隆重热烈。在农村会有在蚕神庙举办的祭祀仪式,在城里则有售卖丝织品的行业会馆会去专门的祠堂祭祀,并请来戏班唱戏,这大概都是源自对养蚕业的重视吧。
3、祈蚕节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4、“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
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5、动三车
江南一带则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有的地方称之为“祭三车”,三车指的是水车、丝车、油车。小满对于农民而言,是繁忙的时节,此时要保证田地里的水充足,如干旱少雨,就需要用水车引水灌溉;此时节,春蚕开始吐丝结茧,蚕妇则要忙着修整丝车,开始煮茧缫丝;田地里的油菜籽也成熟了,收割、打籽、脱粒、晾晒,最后送到油坊去榨油。
水车、丝车、油车三连转,所以就有了“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的农谚。
吃苦菜
到了小满,最具代表性的时蔬就是刚刚长成的野菜,苦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又名荼、荼草、苦马菜,苣荬菜,为菊科植物苣菜的全草。苦菜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腌苦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具有爽口开胃、消暑、清心除烦的作用。
麦糕饼
自古传说小满是蚕神的生� 这时人们会以米粉或面粉为原料,制成形似蚕茧的麦糕麦饼一起享用,期盼蚕茧能够丰收。
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医认为,枸杞苗全株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适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口干、手足心热以及肝肾亏虚、两目干涩、虚火牙痛等病症。
苦瓜
夏季吃点苦瓜是清热解毒的一剂良方。苦瓜具有清热、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选苦瓜关键在果瘤,也就是苦瓜表面凸起的地方。果瘤的颗粒越大越饱满,瓜肉就越厚;果瘤颗粒越小,瓜肉就越薄。发黄的苦瓜一般都过熟,口感不好。
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医认为,枸杞苗全株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适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口干、手足心热以及肝肾亏虚、两目干涩、虚火牙痛等病症。
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汤内灼熟或滚汤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则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浆(发打蛋浆时先加入盐,胡椒粉及生油拌匀)煎至金黄半焦,佐粥下饭皆美。
苦瓜
夏季吃点苦瓜是清热解毒的一剂良方。苦瓜具有清热、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选苦瓜关键在果瘤,也就是苦瓜表面凸起的地方。果瘤的颗粒越大越饱满,瓜肉就越厚;果瘤颗粒越小,瓜肉就越薄。发黄的苦瓜一般都过熟,口感不好。
小编建议您,在自己炒苦瓜之前,可以将苦瓜用开水烫一下的,这样可以去掉一点苦味,并且可以去除苦瓜里面的草酸,这样可以促进钙质更好地吸收。
莴笋
中医认为,莴笋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利气、坚筋骨、去口气、白牙齿、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血尿、小便不利、产妇缺乳、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症。
并且经常吃芦笋的话,还可以消除您的紧张,可以改善您睡眠差的情况,给您一个好的睡�
莴笋叶中维生素B1、B2、C、E的含量分别是茎的3~5倍。叶中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几乎是茎的6倍。
莴笋叶所富含的叶绿素,有“绿色精灵”的美誉,能润肤美容、清洁口腔、防龋除臭。因此食莴笋弃叶,大大降低了其食用的营养价值。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的全草,全国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利胆、保肝、健胃、降血压等作用。
为了减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时可将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8分钟,然后泡在水中数小时,将苦味浸出冲洗干净,再煮汤或熬粥。
仙人掌
仙人掌的开发价值较高,具有独特的清香味,营养丰富,除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之外,还含有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抱壁莲、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贵成分。长期食用可对人体产生清热解毒、消炎解暑、开胃健脾、清咽润肺等功效。
在购买菜用仙人掌时,应选择生长15~35天的嫩片,色泽嫩绿,少刺或无刺,表皮有光泽,无皱褶,以手掌大小为宜。嫩片在常温下一般可保存15天,冰箱保鲜可达40天。
制作菜肴的仙人掌首先应剔除小刺,选择锋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地把小刺削掉;如果仙人掌偏老,还可以适当削掉一些皮,使得口感更好。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小满”这个名字,来源于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一、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1、小满的寓意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到来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这个时候的农作物颗粒开始灌浆,但是还未成熟,也就是小满。
2、小满的传统
小满节气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忙收种、吃苦菜、抢水等传统风俗。
二、人生最好是小满的寓意
1、古人云:“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
2、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
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恰好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三、小满是什么季节
小满是夏季,小满的到来也是标志这夏天湿热正式开始了,要做好夏季养生。小满开始夏季就湿热了,养生可以多关注祛湿气,解暑气方面,饮食注意不要油腻,味重的。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清淡味苦的食物,如多喝绿豆汤,多吃苦瓜、苦菜等味苦的食物,以及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清淡素食。禁忌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鲜、及油煎熏烤类食物。
对于脾胃不和的人群来说,在此时节,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严重的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小满防湿,脾胃不和的人群尤其要注意调养,多进食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
习俗一:面条加馒头
南京有句老谚语,“小满毒日头,面条加馒头”,就是说南京人的饮食习惯从小满开始转向减少米饭增加面食了。其实这个习俗挺有科学道理的。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细粮与粗粮要适当搭配吃。
习俗二: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习俗三:祭三神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习俗四:菜端上桌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习俗五:抢水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在小满时启动,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这一习俗流行于浙江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待执事者将以鼓锣为号,大家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岸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吃苦苦菜
苦苦菜有些人可以都没有听过,苦苦菜是一种野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小满时节,饮食以清淡为宜,而过去这个时候,正是各类野菜上市的时候,包括苦菜在内的野菜。因此,这天民间有着小满吃野菜、苦菜,清热解毒的习俗。而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就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吃苦菜也是小满时节一项重要的习俗。
吃麦糕饼
在古代,蚕丝的生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自古传说小满是蚕神的生� 这时人们会以米粉或面粉为原料,制成形似蚕茧的麦糕麦饼一起享用,期盼蚕茧能够丰收。麦糕饼不仅好吃,还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吃苦瓜
苦瓜是日常最普遍的蔬菜。苦瓜为夏季食用佳品,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可炒肉、烧鱼,清脆爽口,别有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等作用。苦瓜除了含有味苦的奎宁外,还含有蛋白质。研究发现,蛋白质能刺激免疫细胞而具有抗癌作用。所以夏季适合吃苦瓜,对身体大有好处。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度时为小满。
据古籍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由此得名。
因为小满节气是和农作物成熟紧密关系的缘故,小满时节也就形成了很多和农耕有关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对今人来说,好像真的是太遥远了,被遗忘似乎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一、吃苦菜应对热症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做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遍布全国,在虽然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却是一致的。
苦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来治疗热症,古时人们还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满时节吃人们喜欢吃苦菜,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二、“抢水”灌溉农田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丰沛,将来愈是大丰收。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著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旧时,人们以水车车水排灌,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农人 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众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三、“祭三神”祈福祝愿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
“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四、庆贺蚕神诞辰
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所以在小满这天,养蚕的人家要给蚕神贺寿庆生。
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为了有个好收获,也为了表达对蚕神的感激之情,养蚕人家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为蚕神过生日。
尤其是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更是重视蚕神的诞辰。很多地方都兴建有祠堂,供奉蚕神。在小满时节,还要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需要说明的是,唱戏的曲目大多是祥瑞戏,以讨个好口彩、吉利。
1、宜健脾祛湿
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
2、防热病湿疹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此时天气闷热潮湿,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易引发脚气、湿疹等疾病。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
3、忌心神不宁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4、按揉足三里
取足三里穴时,应当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横指,旁开胫骨前嵴1横指处;丰隆穴为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预防三种疾病
1、预防皮肤病
初夏时节,是生发的季节,同时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风湿症、脚气、湿疹等皮肤病。
2、预防上火症状
在小满节气里,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熬夜则很容易让人产生内热,这样内热、外热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因此,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
3、预防腹痛、腹泻等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特别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高梁
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湿热吐泻、消化不良、下痢等症。
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是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苡仁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脾虚泄泻、风湿痹痛、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食少便溏、脾虚呕吐、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鲍鱼
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浮肿、消渴引饮、小便不利等病症。
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小便热淋、尿血、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一、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1、小满的寓意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到来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这个时候的农作物颗粒开始灌浆,但是还未成熟,也就是小满。
2、小满的传统
小满节气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忙收种、吃苦菜、抢水等传统风俗。
二、人生最好是小满的寓意
1、古人云:“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
2、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
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恰好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小满时节有什么风俗
祭车神:
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传说中,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祝福水源涌旺,希望雨季能够多下些雨。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中国盛产的丝绸便由此而来。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
吃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中提及这种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小满是属于什么季节
小满属于夏季,它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中国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节气就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的时节。有农谚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也就是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意思是说如果小满的时候田里蓄不满水,就有可能导致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是什么意思
小满(grain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各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品种及其生长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左河水“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脚走款丝商。”之句,则道出了小满时节大江两岸水稻小麦的生产生长状况,包括着名茶叶、蚕丝产区的商贸活动。
小满的含义是什么
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小满前后,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
我国古代一些著作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第三候原写的是小暑至,后来《金史志》改为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
元吴澄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其一含义是说这时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在南方民间民谚中“满”的意思与北方的“麦粒开始饱满”意思不同。小满节气期间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满,如果江河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的年份。民谚云:“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下,犁耙高挂”。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在南方,小满的含义是指“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谓之小满。民谚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这句话正反映此时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如《说文解字》中说:“满,盈溢也”。小满指雨水的盈缺。一般来说,小满期间南方活跃的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随着端午节临近,广东也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水”时期(气象上指公历5月21日至6月20日)。当龙舟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小满”节气,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
对于江南地区来说,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满”,是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江南地区还有一种说法,“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在小满忙着踏水车翻水。
小满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的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并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加热北方的干空气比加热南方的湿空气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上升得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在北方流传这样的说法,小满名称是因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做“小满”。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
小满的寓意: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未成熟。
小满(grain buds),“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南方)。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北方)。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易满”。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小满节气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的“满”释义有两种。其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在小满这天,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小满饮食原则
小满吃苦菜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营养专家说,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小满见“三鲜”
黄瓜、蒜台、樱桃
中医认为: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胜湿、嫩白皮肤、去皱消斑的功效。”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营养科主任专家重点“品”樱桃。樱桃可营养肌肤,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病,防癌抗癌;其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小满应季吃桑葚
常食桑葚,可营养肌肤、延缓衰老、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改善白内障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视觉功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功能,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贫血、自汗盗汗、须发早白、眼目昏花、遗精……
勿食生姜易伤阴
小满时节,由于热与湿的特点较为明显,因此,一切影响阴津、助火生热的食物均不宜多食。如:生姜性温燥,易伤阴,故不宜多食。对于体内有实热,或患痔疮、高血压的患者尤须忌食;石榴易于助火生痰,不宜食用,患有便秘、尿道炎、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吃。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度时为小满。
据古籍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由此得名。
因为小满节气是和农作物成熟紧密关系的缘故,小满时节也就形成了很多和农耕有关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对今人来说,好像真的是太遥远了,被遗忘似乎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一、吃苦菜应对热症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做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遍布全国,在虽然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却是一致的。
苦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来治疗热症,古时人们还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满时节吃人们喜欢吃苦菜,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二、“抢水”灌溉农田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丰沛,将来愈是大丰收。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著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旧时,人们以水车车水排灌,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农人 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众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三、“祭三神”祈福祝愿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
“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四、庆贺蚕神诞辰
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所以在小满这天,养蚕的人家要给蚕神贺寿庆生。
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为了有个好收获,也为了表达对蚕神的感激之情,养蚕人家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为蚕神过生日。
尤其是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更是重视蚕神的诞辰。很多地方都兴建有祠堂,供奉蚕神。在小满时节,还要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需要说明的是,唱戏的曲目大多是祥瑞戏,以讨个好口彩、吉利。
小满节气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的“满”释义有两种。其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在小满这天,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的“满”释义有两种。其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在小满这天,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1.宜健脾祛湿
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
2.防热病湿疹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此时天气闷热潮湿,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易引发脚气、湿疹等疾病。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
3.忌心神不宁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4.按揉足三里
取足三里穴时,应当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横指,旁开胫骨前嵴1横指处;丰隆穴为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预防三种疾病
1.预防皮肤病
初夏时节,是生发的季节,同时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风湿症、脚气、湿疹等皮肤病。
2.预防上火症状
在小满节气里,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熬夜则很容易让人产生内热,这样内热、外热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因此,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
3.预防腹痛、腹泻等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特别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小满节气寓意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降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完全饱满,只是小满。
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吃苦菜、和抢水等活动。这些传统习俗无不寄托着农民们对今收获满满的渴望,还有祝愿水源涌旺之意。
小满的来历和风俗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不过在南方地区,小满也有着不同的表示,“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为了迎接小满的到来,各地区流传着不同的习俗。
吃苦菜便是其中之一,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小满还有动三车的习俗,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小满古诗
《小满》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刘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民间俗语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小满好插田,芒种快种豆
小满节无雨,黄梅节少雨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小满气候谚语
风静闷热,雨在半夜后,乱云天顶绞
不怕阴雨天气久,雷雨必来临
南闪火开门,不刮西风不晴,未来雨更凶
云绞云,大雨淋淋,几天几夜不停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大雨下在小满前,农民不愁水灌田。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